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性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1
作者 张琨 《南方农业》 2023年第23期61-67,共7页
当前我国鼓励再生水利用,让再生水逐步代替传统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已成为解决农业用水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目前的处理工艺难以完全去除再生水中的杂质,因此长期灌溉可能会使水中残留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在土壤中积累,甚至对土壤环境和... 当前我国鼓励再生水利用,让再生水逐步代替传统水资源进行农田灌溉已成为解决农业用水短缺问题的必然选择。目前的处理工艺难以完全去除再生水中的杂质,因此长期灌溉可能会使水中残留的化学物质和微生物在土壤中积累,甚至对土壤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介绍了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现状,从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养分、生物学性质和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等方面综述再生水灌溉研究进展。再生水灌溉后土壤的变化已有较多研究,但国内相关研究年限较短,缺乏对土壤性质、重金属分布与盐离子累积效应等长期、系统性的研究。因此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注意长期灌溉过程中土壤性质的变化;加强理论机制研究,并开展长期、系统的大田试验,对土壤各项指标进行定期监测与分析;依据当地土壤、水质状况选择合适的再生水灌溉模式,以期给我国再生水长期灌溉的风险控制和资源化利用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土壤 理化性质 养分 重金属
下载PDF
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再生水灌溉下土壤粒度分析
2
作者 张兴 徐洋洋 +3 位作者 左西宇 王天阳 樊向阳 陈俊英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7-237,共11页
再生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矛盾的有效途径,为表征再生水灌溉后土壤粒度分布(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特性,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生活污水(W1)、再生水1(W2)和再生水2(W3)共计3种灌溉水质,并以自来水(W4)作为对照,采用... 再生水灌溉是缓解水资源矛盾的有效途径,为表征再生水灌溉后土壤粒度分布(Soil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PSD)特性,通过室内土柱模拟试验,设置生活污水(W1)、再生水1(W2)和再生水2(W3)共计3种灌溉水质,并以自来水(W4)作为对照,采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灌溉1 a后各处理土壤颗粒百分比,运用分形理论分析了4种水质处理下土壤PSD的分形特征。结果表明:(1)4种水质处理下土壤PSD呈单峰分布;与W4处理相比,W1、W2、W3处理下土壤黏粒含量增加0.40%~6.38%,砂粒含量降低1.58%~13.80%,土壤非均匀性增强,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再生水灌溉下土壤颗粒呈细粒化趋势,土壤PSD多重分形参数增大,土壤PSD趋于不均匀。在0~10 cm土层,W3处理下土壤PSD多重分形参数容量维数D(0)、信息维数D(1)、相关维数D(2)和多重分形奇异谱宽Δα(q)最大,分别为0.943、0.837、0.823和1.035;在10~20 cm土层,W2处理下D(0)、D(1)、D(2)和Δα(q)最大,分别为0.943、0.851、0.852和1.009。(3)土壤PSD的多重分形参数D(0)、D(1)、D(2)、Δα(q)和α(0)与土壤黏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分形特征由土壤中黏粒与砂粒的相对含量控制。研究表明,在试验期内,再生水灌溉下土壤PSD的空间异质性与非均匀性增大,可以通过多重分形参数进行定量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土壤粒度 广义维数谱 多重分形 非均质性
下载PDF
冬小麦再生水灌溉时水分与氮素利用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黄冠华 查贵锋 +1 位作者 冯绍元 齐志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5-68,共4页
农田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可为农田灌溉和施肥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该文用田间实验研究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水分与氮素的利用效率。田间试验设置了高、中、低3个不同灌水水平下的清水灌溉加施肥、再生水灌溉加施肥和再生水灌溉不施肥(... 农田水氮利用效率的研究可为农田灌溉和施肥提供相应的科学依据。该文用田间实验研究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水分与氮素的利用效率。田间试验设置了高、中、低3个不同灌水水平下的清水灌溉加施肥、再生水灌溉加施肥和再生水灌溉不施肥(仅施底肥)9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灌水量、灌溉水质、施肥量对冬小麦株高的影响很小;叶面积指数随灌水量的减少而减小;再生水灌溉加施肥条件下的产量最高。不同灌溉水量条件下,冬小麦再生水灌溉的耗水规律与清水灌溉的耗水规律十分接近,且累积耗水量随灌溉水量的增大而增加;水分利用效率与灌溉水质和施肥无关,仅与灌水量有关,且随灌溉水量的增加而减少。氮的利用效率受灌水量、灌溉水质、施肥量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需水规律 水分利用效率 氮利用效率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盐分和重金属累积分布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魏益华 徐应明 +4 位作者 周其文 秦旭 孙扬 戴晓华 林大松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共4页
再生水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资源,采用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再生水,以自来水为对照进行叶类蔬菜小区种植试验,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盐分离子和重金属离子累... 再生水是农业灌溉的重要水资源。为了合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资源,采用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再生水,以自来水为对照进行叶类蔬菜小区种植试验,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菜地土壤次生盐渍化及盐分离子和重金属离子累积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除0~15cm土层全盐量增加外,15~45cm土壤层盐分累积现象与自来水灌溉相比无明显差异。与自来水灌溉相比,短期内采用再生水灌溉不会显著增加土壤阳离子含量。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也不明显。同时,不同再生水灌溉水量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无显著差异,且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都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值,表明再生水短期灌溉对土壤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全盐量 重金属 土壤系统
下载PDF
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再生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亢连强 齐学斌 +4 位作者 马耀光 乔冬梅 李平 黄仲冬 樊向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5-100,共6页
为给地下水浅埋区再生水作物安全灌溉提供科学指导,该文利用地中渗透仪控制地下水位,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再生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相同时,地下水埋深对作物生长影响顺序为:埋深2 m>埋深3 m>埋深4 m;... 为给地下水浅埋区再生水作物安全灌溉提供科学指导,该文利用地中渗透仪控制地下水位,研究不同地下水埋深条件下再生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相同时,地下水埋深对作物生长影响顺序为:埋深2 m>埋深3 m>埋深4 m;灌水量不同时,地下水埋深为2 m的处理,低水处理较高水处理更能促进冬小麦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增长;地下水埋深为3 m和4 m时,高水处理较低水处理更能促进冬小麦干物质量和产量的增长。再生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地下水埋深 冬小麦 影响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对小白菜生长发育与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徐应明 魏益华 +4 位作者 孙扬 秦旭 周其文 戴晓华 林大松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共4页
为了合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资源,采用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再生水,以自来水为对照进行叶菜类蔬菜小区种植试验,通过对蔬菜生长性状、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等项目的测定分析,对再生水灌溉情况下的蔬菜生长及品质... 为了合理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再生水资源,采用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再生水,以自来水为对照进行叶菜类蔬菜小区种植试验,通过对蔬菜生长性状、微量元素和重金属含量等项目的测定分析,对再生水灌溉情况下的蔬菜生长及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对小白菜后期生长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小白菜产量;对小白菜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影响;在微量元素方面,再生水灌溉对Na在小白菜茎、叶中的影响同对照差异不显著,Mg和Ca有不同程度的下降,Zn在小白菜茎、叶中显著增加,根中Na、K、Mg含量显著增加,而Zn在根中含量同对照差异不显著;小白菜茎、叶和根中重金属镉、砷、铬、铅含量虽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但小白菜地上部中As、Cr含量随再生水灌溉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累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蔬菜 微量元素 重金属 累积
下载PDF
减量追氮对再生水灌溉设施番茄根层土壤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平 胡超 +3 位作者 樊向阳 赵志娟 樊涛 齐学斌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72-979,共8页
为探讨再生水灌溉减量追氮对于设施番茄生产的可行性,以期确定再生水灌溉设施番茄合理氮肥追施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再生水灌溉不同氮肥追施水平根层土壤氮素残留、番茄生物量、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及表观氮素损失量进行了对比分析。... 为探讨再生水灌溉减量追氮对于设施番茄生产的可行性,以期确定再生水灌溉设施番茄合理氮肥追施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再生水灌溉不同氮肥追施水平根层土壤氮素残留、番茄生物量、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及表观氮素损失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施番茄土壤矿质氮的消耗主要集中在30 cm以上根层土壤;与常规氮肥追施处理相比,减量追氮处理,可协调番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平衡,番茄产量增加明显,同时显著提高氮肥偏生产力;番茄收获后,减量追氮处理的表观氮素损失量显著低于常规氮肥追施处理。因此,减少氮肥追施量辅以再生水灌溉可以实现番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同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量追氮 再生水灌溉 设施番茄 矿质氮 氮肥偏生产力
下载PDF
回填土下再生水灌溉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志超 史海滨 +3 位作者 李仙岳 李河 程光远 李祯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6-202,277,共8页
为了对劣质土及再生水灌溉下农田水分高效利用进行研究,通过野外试验的方法,以内蒙古干旱区城郊建筑回填土农田再生水灌溉玉米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劣质土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期间共灌溉4次水,共设不同再生... 为了对劣质土及再生水灌溉下农田水分高效利用进行研究,通过野外试验的方法,以内蒙古干旱区城郊建筑回填土农田再生水灌溉玉米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劣质土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期间共灌溉4次水,共设不同再生水(Z)—清水(Q)5个处理,分别是T1(4Q)、T2(2Q2Z)、T3(1Q3Z)、T4(1Q2Z1Q)、T5(1Q1Z1Q1Z)5种模式。结果表明:建筑回填土下再生水灌溉玉米能显著增加玉米干物质、株高、叶面积及产量,且增产最大为15.91%;短期再生水灌溉不会对玉米重金属含量产生影响;再生水灌溉后土壤容重呈增加趋势,长期再生水灌溉会对深层土壤盐分累积产生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回填土 再生水灌溉 玉米
下载PDF
施氮和再生水灌溉对设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周媛 李平 +1 位作者 郭魏 齐学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8-273,共6页
为探讨再生水灌溉和氮肥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清水不施氮肥和再生水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4种氮素水平下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及生育期土壤矿质氮、全氮的盈... 为探讨再生水灌溉和氮肥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以清水不施氮肥和再生水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4种氮素水平下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及生育期土壤矿质氮、全氮的盈亏状况。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提高了土壤脲酶和淀粉酶活性,降低了土壤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不同施氮水平下,再生水灌溉土壤脲酶活性、高氮处理土壤蔗糖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低氮处理过氧化氢酶活性和番茄收获后土壤全氮含量均低于清水灌溉处理;相同灌水水质下,再生水灌溉施肥处理对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起到促进作用,对脲酶和淀粉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清水灌溉施肥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起到促进作用,对淀粉酶和过氧化氢活性有抑制作用;再生水灌溉土壤矿质氮变化量较清水灌溉显著提高,而再生水灌溉下施肥处理降低了土壤矿质氮变化量。因此,适量减氮并辅以再生水灌溉处理能够提高土壤供氮能力和自净能力,增强土壤解毒能力并提升土壤肥力,减少再生水的排放和氮肥用量;不同施氮水平再生水灌溉对土壤脲酶、蔗糖酶、淀粉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土壤矿质氮含量、全氮含量影响存在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设施土壤 脲酶 蔗糖酶 淀粉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对番茄品质、重金属含量以及土壤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李波 任树梅 +1 位作者 张旭 孔清华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3-165,共3页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再生水灌溉对番茄果实品质、重金属以及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果实中蛋白质、维生素C、有机酸含量为清水灌溉(QG)>清水再生水交替灌溉(HG)>再生水灌溉(ZG),差异显著;番茄果实中Cr,Cd,Pb的含量随再... 通过田间试验,分析了再生水灌溉对番茄果实品质、重金属以及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果实中蛋白质、维生素C、有机酸含量为清水灌溉(QG)>清水再生水交替灌溉(HG)>再生水灌溉(ZG),差异显著;番茄果实中Cr,Cd,Pb的含量随再生水灌溉量的增大而增大,差异不显著,没有造成重金属的累积,而且远低于国家无公害蔬菜安全标准。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差异不显著,远低于国家土壤质量标准。因此,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再生水,短期灌溉除了降低番茄部分品质外,不会造成重金属在番茄果实和土壤中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番茄 品质 重金属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冬小麦/夏玉米土壤N_2O排放DNDC模型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薛彦东 任树梅 +2 位作者 杨培岭 牛永涛 邹其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3-78,85,共7页
基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再生水灌溉田间试验数据对DNDC模型及其参数进行验证,以再生水灌溉条件下N2O排放量与无机氮肥N2O施用条件下N2O排放量的比为1.14-2之间为依据,假定再生水中氮素与土壤中氮素对N2O排放的贡献效应之比为1∶1、1.... 基于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再生水灌溉田间试验数据对DNDC模型及其参数进行验证,以再生水灌溉条件下N2O排放量与无机氮肥N2O施用条件下N2O排放量的比为1.14-2之间为依据,假定再生水中氮素与土壤中氮素对N2O排放的贡献效应之比为1∶1、1.7∶1、2∶1,对模型在再生水灌溉条件下土壤N2O排放的适用性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DNDC模型较好地描述再生水(r=0.716,n=29,P<0.01)和地下水(r=0.703,n=29,P<0.01)灌溉处理土壤表层水分、地下水灌溉处理土壤5 cm温度(r=0.89,n=35,P<0.01)的动态变化。模型能够捕捉到灌溉、降雨和施肥等事件所引起的N2O排放峰值,但是实测值往往滞后于模拟值,说明模型还无法精确预测单个时间结点的N2O排放通量。当再生水中氮素有效性是无机氮肥中的1.7倍时,模型模拟的N2O累积排放量(1.84 kg/hm2)与实测值(1.83 kg/hm2)最为接近,表明再生水中具有更高的氮素有效性,模型适用于短期再生水灌溉条件下的土壤N2O排放总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再生水灌溉 N2O排放 DNDC模型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对甘蓝品质和重金属累积特性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应明 周其文 +3 位作者 孙国红 魏益华 孙扬 秦旭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16,共4页
采用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再生水,以自来水为对照进行甘蓝栽培大田灌溉试验,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甘蓝品质、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对甘蓝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与自来... 采用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再生水,以自来水为对照进行甘蓝栽培大田灌溉试验,研究了再生水灌溉对甘蓝品质、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灌溉对甘蓝维生素C含量、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影响与自来水灌溉相比,各处理间检验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短期再生水与自来水混灌或轮灌对甘蓝微量元素Na、Mg、K、Ca和Zn含量与自来水灌溉间无显著性差异;甘蓝地上部中重金属镉、铅、砷、铬含量虽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GB 15201—1994、GB 14935—1994、GB 4810—1994和GB 14961—1994)规定,且与自来水灌溉对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甘蓝 品质 重金属 累积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土壤主要盐离子迁移模拟 被引量:6
13
作者 叶文 王会肖 +2 位作者 高军 刘海军 李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07-1015,共9页
在北京市通州新河灌区,再生水已逐步成为农田灌溉的主体水源。与一般常规灌溉水源不同,再生水虽经过处理,仍含有多种重金属和盐分离子以及一些有机污染物。针对再生水灌溉过程中盐离子可能在土壤中积累进而产生地下水污染问题,运用非饱... 在北京市通州新河灌区,再生水已逐步成为农田灌溉的主体水源。与一般常规灌溉水源不同,再生水虽经过处理,仍含有多种重金属和盐分离子以及一些有机污染物。针对再生水灌溉过程中盐离子可能在土壤中积累进而产生地下水污染问题,运用非饱和土壤水流和溶质运移模型Hydrus-1D,模拟再生水灌溉条件下主要盐离子SO2-4、Cl-和NO3-N在土层中的垂向分布及其随时间向深层的迁移情况,讨论了再生水灌溉是否对地下水构成潜在威胁。模拟结果显示,新河灌区的再生水盐离子主要集中在50 cm以内的表层土壤中,其浓度累积不足以迁移到深层土壤并进而污染地下水,盐离子甚至会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被作物吸收利用。该灌区的使用现状表明再生水进行农田灌溉是可行的,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极小,但为避免表层土壤含盐量超标影响作物生长,建议采用基于土壤环境和作物生命健康的再生水灌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HYDRUS-1D 盐离子运移 地下水污染
下载PDF
ICP-MS对再生水灌溉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田媛 王文月 +1 位作者 孙迎雪 李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82-85,95,共5页
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对北京市3个再生水灌溉区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将其分别与当地井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作对比,探究再生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再生水灌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汞污染,土壤中... 采用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对北京市3个再生水灌溉区8种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并将其分别与当地井灌区土壤重金属含量作对比,探究再生水灌溉对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再生水灌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汞污染,土壤中的Cd、Ni、Cu和As含量均符合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而Pb、Zn和Cr含量的最大值(39.90、103.1和120.3 mg/kg)未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Ni和Hg在多数采样点出现重金属向土壤深层移动的趋势;与对照区(井灌区)相比,Cd在3个再生水灌区的土壤中含量均无显著变化,Hg含量仅在通州区大北关井灌区超过再生水灌区,其余6种重金属则呈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累积现象。再生水灌溉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并非一定由再生水灌溉所致,早期的污水灌溉和有机肥施用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土壤 重金属 再生水灌溉
原文传递
地下水埋深对再生水灌溉的夏玉米生长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亢连强 齐学斌 +4 位作者 马耀光 乔冬梅 李平 黄仲冬 樊向阳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46,共4页
为探讨地下水埋藏较浅地区再生水灌溉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利用地中蒸渗仪控制不同地下水埋深(2、3和4 m),对夏玉米进行再生水灌溉试验,灌水量设900 m3/hm2和1200 m3/hm2二个处理,并与清水灌溉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再生水灌溉... 为探讨地下水埋藏较浅地区再生水灌溉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利用地中蒸渗仪控制不同地下水埋深(2、3和4 m),对夏玉米进行再生水灌溉试验,灌水量设900 m3/hm2和1200 m3/hm2二个处理,并与清水灌溉进行对比。试验表明,与对照相比,再生水灌溉叶面积指数和株高最大值出现时间要提前近10 d左右;不同地下水埋深的低水和高水处理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相同,都为埋深2 m>埋深3 m>埋深4 m;地下水埋深2 m3、m处理,低水和高水的株高非常接近,且都大于相应灌水量4 m地下水埋深处理;地下水埋深2 m、3 m处理再生水灌溉理论产量明显大于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地下水埋深 夏玉米 生长 影响
下载PDF
再生水灌溉水处理工艺及灌溉技术要求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裴亮 蒋树芳 +1 位作者 刘士平 颜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93-97,共5页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目前再生水回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再生水处理和灌溉工艺的确定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建设目的、水质标准、工艺流程方面进行了阐述和研究。最后,就污水处理相关技术与工艺、再生水灌溉...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结合目前再生水回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再生水处理和灌溉工艺的确定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建设目的、水质标准、工艺流程方面进行了阐述和研究。最后,就污水处理相关技术与工艺、再生水灌溉的技术要求与标准以及再生水灌溉的管理和监测等方面,对再生水灌溉提出了相应的新型再生水处理工艺和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水质标准 污水处理技术 膜生物反应器 管理要求
下载PDF
冷季型草坪草对再生水灌溉响应及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逍宇 熊薇 +1 位作者 宫辉力 赵文吉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57-361,共5页
以北京市常见冷季型草坪草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为对象,借助于CAT、POD、MDA、脯氨酸、叶绿素等生理指标,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研究再生水灌溉下冷季型草坪草的生理反应,及各种生理指标与基质盐分累积的关系,对3种草坪草2种... 以北京市常见冷季型草坪草多年生黑麦草、高羊茅和草地早熟禾为对象,借助于CAT、POD、MDA、脯氨酸、叶绿素等生理指标,采用室内盆栽的方法研究再生水灌溉下冷季型草坪草的生理反应,及各种生理指标与基质盐分累积的关系,对3种草坪草2种水源灌溉生理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再生水中盐分含量刺激多年生黑麦草和高羊茅体内保护型酶活性保持较高水平,从而保持较强的生理优势,再生水作用使得草地早熟禾生长发育受阻,但盐分不是造成生长受阻的主导因素。在盆栽条件下,不同草坪草对不同灌溉水源生长适宜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再生水高羊茅,自来水高羊茅,自来水草地早熟禾,再生水多年生黑麦草,自来水多年生黑麦草,再生水草地早熟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冷季型草坪草 生理反应 适宜性评价
原文传递
草地早熟禾幼苗对矿井再生水灌溉的生理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闫利军 米福贵 +3 位作者 郭郁频 于洁 刘伟伟 王晓龙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1-1037,共7页
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4个品种(新歌来德、奖品、午夜Ⅱ号、橄榄球Ⅱ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矿井中水(二级处理水)、矿井中水与清水2:1混合、矿井中水与清水1:1混合以及清水(三级处理水)对照灌溉条件下草地早熟禾基质盐分的变化... 以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4个品种(新歌来德、奖品、午夜Ⅱ号、橄榄球Ⅱ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法研究矿井中水(二级处理水)、矿井中水与清水2:1混合、矿井中水与清水1:1混合以及清水(三级处理水)对照灌溉条件下草地早熟禾基质盐分的变化,及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和脯氨酸(Pro)等生理指标的反应,对4个品种对4种灌溉水的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材料在矿井中水和2:1混合灌溉条件下基质盐分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POD和CAT活性增幅较大,MDA和Pro含量显著增高。1:1混合灌溉基质盐分与清水对照无显著性差异,各项生理指标增幅相对较小,并保持相对稳定状态。表明奖品和新歌来德在基质盐分的累积和生理指标变化表现出较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早熟禾 矿井再生水灌溉 生理反应 适应性评价
下载PDF
长期再生水灌溉后土壤孔隙分布的多重分形特征 被引量:7
19
作者 管孝艳 杨培岭 +1 位作者 李柳 谭亚男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63-1167,共5页
土壤结构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定量表征长期再生水灌溉后土壤孔隙分布的非均匀性,以不同年限再生水灌溉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KYKY-2800B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土壤数字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定了土壤的孔隙分布特... 土壤结构是表征土壤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定量表征长期再生水灌溉后土壤孔隙分布的非均匀性,以不同年限再生水灌溉后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KYKY-2800B型扫描电子显微镜获取土壤数字图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测定了土壤的孔隙分布特征,运用多重分形谱参数描述了土壤孔隙分布的非均质性,探讨了土壤孔隙分布多重分形曲线对称性的意义.结果表明:多重分形谱可以定量描述土壤孔隙分布的非均质性,土壤孔隙分布的多重分形奇异谱函数α-f(α)表现为非对称连续性分布,奇异谱宽度Δα表征了土壤孔隙分布的非均质特征;大兴区北野厂灌区农田土壤孔隙分布的多重分形谱宽度Δα普遍大于石景山衙门口灌区土壤,即具有30 a再生水灌溉历史的土壤其孔隙分布的非均匀性较50 a再生水灌溉历史的土壤孔隙分布的非均匀性大,且北野厂灌区土壤小孔隙的数目小于石景山衙门口灌区土壤小孔隙数目.多重分形参数可以作为定量表征土壤孔隙分布非均匀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水灌溉 土壤孔隙分布 多重分形 分形谱宽度
下载PDF
土壤浸提液电导率与再生水灌溉土壤化学性质关系的通径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林林 杨培岭 +1 位作者 任树梅 孟凡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7,10,共4页
为确定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影响程度,应用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再生水灌溉次数的污灌土壤的1∶5土水比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C1∶5)与土壤化学性质各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全盐量、Cl-、Na+是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 为确定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影响程度,应用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再生水灌溉次数的污灌土壤的1∶5土水比土壤浸提液电导率(EC1∶5)与土壤化学性质各要素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全盐量、Cl-、Na+是影响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最主要因素;pH值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影响很小;Ca2+、Mg2+、HCO3-、SO42-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直接通径系数并不高,但是由于被其他化学性质要素的间接效应所增强,使得其对溶液电导率的间接通径系数之和较大。EC1∶5与全盐量、Cl-、Na+有很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径分析 化学性质 全盐量 电导率 再生水灌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