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27篇文章
< 1 2 15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规则再生骨料建模及再生骨料混凝土数值模拟
1
作者 胡焱博 高鹏 +6 位作者 李景哲 章国辉 王国陶 董帅志 储玉婷 詹炳根 余其俊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6-286,294,共12页
传统再生骨料混凝土(RAC)模型多采用基本几何形状来代表再生骨料(RA)结构,这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本文结合数字图像技术和傅里叶描述法构建了真实的二维骨料数据库,并提出了基于骨料叠加法随机生成RA的新方法。基于外接矩形框/内切圆的... 传统再生骨料混凝土(RAC)模型多采用基本几何形状来代表再生骨料(RA)结构,这与实际情况差异较大。本文结合数字图像技术和傅里叶描述法构建了真实的二维骨料数据库,并提出了基于骨料叠加法随机生成RA的新方法。基于外接矩形框/内切圆的粗判定和基于重叠框的精细判定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傅里叶重构骨料的快速投放算法,实现了不同RA取代率和RA残余砂浆含量的RAC细观结构的构建。基于内聚力模型根据随机生成的RAC的细观结构建立了数值模型,研究了RA取代率和RA残余砂浆含量对RAC单轴抗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AC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RA取代率和RA残余砂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但峰值应变变化不大。该RA模型更符合实际,且附着砂浆的含量和分布可自主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重构 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混凝土 细观结构 骨料投放算法 内聚力模型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动态抗压性能研究
2
作者 董静 王颖 +3 位作者 于成洋 刘云贺 宁致远 陈亮亮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93,共10页
为进一步研究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在水工建筑物中的适用性,本文在不同温度环境中对再生骨料水工沥青混凝土的动态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对再生骨料水工沥青混凝土在温度为-10℃~10℃和应变速率为10^(-5)~10^(-2)s^(-1)的条件下进行动态... 为进一步研究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在水工建筑物中的适用性,本文在不同温度环境中对再生骨料水工沥青混凝土的动态力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对再生骨料水工沥青混凝土在温度为-10℃~10℃和应变速率为10^(-5)~10^(-2)s^(-1)的条件下进行动态抗压性能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水工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温度成反比关系,与加载速率成正比关系;峰值应变与温度成正比关系,与加载速率成反比关系。通过温度影响因子和相关性系数分析,发现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并趋于某一定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水工沥青混凝土 动态抗压 温度影响因子 相关系数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建筑再生骨料人工湿地植物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
3
作者 马越 姬国强 +4 位作者 胡艺泓 杨亚欧 王辉 李家科 李亚娇 《净水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76-84,201,共10页
研究以混合建筑再生骨料、红砖和砾石为填料,菖蒲、香蒲、鸢尾、芦苇、美人蕉、再力花、风车草为供试植物,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植物生长特性、生理特性、水质净化效果和经济成本为准则层的人工湿地植物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对4个... 研究以混合建筑再生骨料、红砖和砾石为填料,菖蒲、香蒲、鸢尾、芦苇、美人蕉、再力花、风车草为供试植物,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基于植物生长特性、生理特性、水质净化效果和经济成本为准则层的人工湿地植物评价体系。结果表明,对4个准则层进行排序为水质净化效果(0.6144)>生长特性(0.1727)>经济成本(0.1187)>生理特性(0.0942);在净化效果中,4个因子的权重排序为TN(0.3050)=TP(0.3050)>氨氮(0.2769)>COD_(Cr)(0.1131)。生长特性中风车草得分最高(0.585),鸢尾得分最低(0.229);生理特性中芦苇得分最高(0.410),鸢尾得分最低(0);净化效果中风车草得分最高(2.858),菖蒲和再力花得分最低(1.361)。根据该评价体系,7种植物的综合排序依次为风车草、香蒲、芦苇、美人蕉、鸢尾、菖蒲、再力花。为充分发挥植物在湿地中的作用,可选取综合排序前3的植物用于影响因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建筑再生骨料 层次分析法 湿地植物 净化效果 评价模型
下载PDF
再生骨料表面残留附着砂浆含量统计
4
作者 胥民尧 王耀 +1 位作者 秦煜 侯长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8-154,共7页
再生骨料表面残留的附着砂浆是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的主要区别,也是劣化其力学性能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再生骨料表面残留的附着砂浆含量,建立了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附着砂浆含量统计方法,统计了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再生骨料表面附着砂浆含量... 再生骨料表面残留的附着砂浆是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的主要区别,也是劣化其力学性能的根本原因。为了获得再生骨料表面残留的附着砂浆含量,建立了基于图像分析技术的附着砂浆含量统计方法,统计了不同粒径范围内的再生骨料表面附着砂浆含量,系统研究了再生骨料粒径对附着砂浆含量的影响,通过高温-低温循环试验处理同粒径范围的再生骨料,论证了图像分析方法的适用性和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图像分析方法是一种高效、安全的统计方法,可以用来统计再生骨料表面残留的附着砂浆含量;在骨料粒径为10.0~31.5 mm内,附着砂浆含量介于35.94%~38.99%;粒径为16.0~20.0 mm内的再生骨料表面残留附着砂浆含量最低,相对其他粒径具有较高的质量和性能;在设计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时,应适当增加该粒径范围内的再生骨料含量,以降低附着砂浆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劣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附着砂浆 图像分析法 高温-低温试验
下载PDF
不同再生骨料生产模式的环境影响评价——以浙江省为例
5
作者 陈文江 陆鑫星 +3 位作者 叶建军 毛建东 孔德玉 章玉容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1,共8页
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与其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由于处理过程和运输距离的差异,采用集中式处理工厂和移动式破碎站生产再生骨料时,两者的环境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立足于浙江省基于三维数字地球确定运输距离,科学定量地给出了2种再生骨料... 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过程与其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由于处理过程和运输距离的差异,采用集中式处理工厂和移动式破碎站生产再生骨料时,两者的环境影响具有明显差异。立足于浙江省基于三维数字地球确定运输距离,科学定量地给出了2种再生骨料生产方式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清单,开展了相应的生命周期环境负荷和环境效益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集中式处理工厂环境负荷主要产生于材料运输阶段,占总环境负荷的53.42%;移动式破碎站的环境负荷则主要来源于骨料外运和残渣的焚烧与填埋,分别占总环境负荷的37.26%和25.54%。虽然移动式破碎站生产1 t再生骨料的环境负荷低于集中式处理工厂,但集中式处理工厂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年产量和生产能力,极大地提高了其年环境效益,利用集中式生产再生骨料其年环境效益比移动式高44.44%。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可大力推广采用集中式生产再生骨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生产模式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负荷 环境效益
下载PDF
基于双目标优化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智能配比设计方法研究
6
作者 叶林杰 吴迪高 +3 位作者 白丽辉 殷向红 弓扶元 李鹏飞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3期61-67,共7页
针对现有再生骨料混凝土配比设计未综合考虑资源、经济等因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低碳排、低成本等多因素的智能配比设计方法。引入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明确再生骨料与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的数理关系。基于帕累托优化... 针对现有再生骨料混凝土配比设计未综合考虑资源、经济等因素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低碳排、低成本等多因素的智能配比设计方法。引入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明确再生骨料与矿物掺和料对再生混凝土强度影响的数理关系。基于帕累托优化与目标优化决策,实现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双目标配比优化;再通过代码撰写将研究理论应用于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软件的开发,实现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智能化,并应用于舟山人工鱼礁工程,实现了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优选。结果表明:提出的智能配比设计方法可有效提高再生骨料取代率、低碳排胶凝材料掺量,实现再生混凝土应用的高绿色度、高强高性能、低能耗、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配合比设计 碳排放 目标优化
下载PDF
钢纤维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吴杨飞 马斌 周延波 《土木工程》 2024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为研究钢纤维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通过掺加体积分数0、0.8%、1.2%、1.6%、2.0%的钢纤维开展抗压试验、劈裂抗拉、抗折试验和坍落度的研究,探讨在不同钢纤维掺量下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为研究钢纤维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影响,通过掺加体积分数0、0.8%、1.2%、1.6%、2.0%的钢纤维开展抗压试验、劈裂抗拉、抗折试验和坍落度的研究,探讨在不同钢纤维掺量下的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坍落度持续降低;抗压强度先呈现先增大后减小,且抗压强度值均高于对照组,当钢纤维为0.8%掺量时,达到了最大值,抗压强度提高了10.66%;当钢纤维为1.2%掺量时,劈裂抗拉与抗折强度相较于对照组,劈裂抗拉最大值达到3.91 MPa,提高了32.54%,抗折强度达到了最大值8.1 MPa,提高了42.11%。适量添加钢纤维不仅可以改善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还能提高抗压、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且可以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早期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纤维 再生骨料混凝土 抗压强度 劈裂抗拉强度 抗折强度
下载PDF
不同建筑固废再生骨料取代率下粗粒土填料永久变形特性及安定行为研究
8
作者 肖源杰 王政 +6 位作者 AMINU Umar Faruk 王萌 李昀博 孔坤锋 陈宇亮 周震 李志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08-1022,共15页
为探究城市建筑拆除固废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用于粗粒土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开展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含水率、围压和剪应力比等组合下的室内大型静动三轴试验,定量研究土性参数和应力状态对试样抗剪强度和累积塑性应变特性的... 为探究城市建筑拆除固废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取代天然骨料用于粗粒土路基填料的可行性,开展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含水率、围压和剪应力比等组合下的室内大型静动三轴试验,定量研究土性参数和应力状态对试样抗剪强度和累积塑性应变特性的影响规律。基于半对数坐标下累积塑性应变发展的多阶段特征,分别考虑不同阶段塑性变形累积速率以及相邻两阶段的塑性变形累积速率的差异,提出适用于建筑固废再生骨料路基填料的新型安定行为判定准则。研究结果表明:再生骨料路基填料试样的累积塑性应变随含水率和剪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当再生骨料路基填料试样在剪应力比为0.3和0.5时,抗累积变形性能与天然骨料路基填料试验所得的抗累积变形性能接近,综合考虑抗剪强度和累积塑性变形特性的再生骨料路基填料最优取代率为85%;新安定行为判定准则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为相似路基填料的长期路用性能评定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建筑固废 再生骨料 永久变形 安定行为
下载PDF
水泥稳定再生骨料混合料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研究
9
作者 单社 郭海贞 +3 位作者 魏定邦 刘辉 阮志琦 任国斌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4-780,共7页
为促进再生骨料在半刚性基层中的应用,实现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采用等质量置换法,系统分析了再生骨料掺量(质量分数)为0%、30%、50%、70%、100%时对无机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的影... 为促进再生骨料在半刚性基层中的应用,实现建筑垃圾在公路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本文采用等质量置换法,系统分析了再生骨料掺量(质量分数)为0%、30%、50%、70%、100%时对无机混合料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率、无侧限抗压强度、抗冻性能的影响,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内在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掺入再生骨料降低了无机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增大了最佳含水率;再生骨料可以有效提高无机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冻性能,当再生骨料掺量为70%时提升效果最佳,此时再生骨料无机混合料7、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为4.6、6.8 MPa, 28、90 d冻融循环后残留抗压强度比可达82.4%、8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无侧限抗压强度 抗冻性能 最大干密度 最佳含水率
下载PDF
再生骨料裹浆改性用碱激发材料浆液配比优化
10
作者 李克亮 弓晋伟 +3 位作者 申翔宇 孙作正 杜晓蒙 李宁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2,共10页
再生骨料的表面存在微裂缝和残余砂浆,导致由其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强度较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碱激发材料浆液对再生骨料进行裹浆改性处理,研究碱激发材料浆液中不同组分交互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对浆液配比进行优... 再生骨料的表面存在微裂缝和残余砂浆,导致由其制备的再生混凝土强度较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通过碱激发材料浆液对再生骨料进行裹浆改性处理,研究碱激发材料浆液中不同组分交互作用对再生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对浆液配比进行优化。通过响应面设计方法(RSM)中Box-Behnken优化试验设计,建立以碱激发材料浆液中矿渣粉与粉煤灰比值、水泥熟料掺量、氯盐掺量为变量,再生混凝土强度为响应的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基于响应面数据库通过BP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构建一种BP-GA高精度预测优化模型。研究表明:再生骨料裹浆改性用碱激发材料浆液中水泥熟料掺量和氯盐掺量交互作用对再生混凝土性能影响最显著;响应面优化浆液配比时,相对误差精度控制为4.00%;利用BP-GA模型进行预测优化时,相对误差精度控制为0.78%,实现了对裹浆改性用碱激发材料浆液配比高精度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裹浆改性 碱激发材料浆液 响应面 BP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下载PDF
砖混再生骨料制备全再生混凝土试验研究
11
作者 黄嘉俊 杜书廷 +1 位作者 孔亚美 陈松雨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99-103,共5页
将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用MRA 100%取代配置全再生混凝土.以3种水灰比和3种浆骨比为变量,设计试验配合比.对新拌混凝土进行坍落度试验,对养护龄期为3d、7d、14d、28d和56d的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二次搅拌工艺、水灰比和浆骨比... 将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用MRA 100%取代配置全再生混凝土.以3种水灰比和3种浆骨比为变量,设计试验配合比.对新拌混凝土进行坍落度试验,对养护龄期为3d、7d、14d、28d和56d的试件进行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二次搅拌工艺、水灰比和浆骨比对坍落度的影响程度依次增大;MRA全再生混凝土的强度发展较为缓慢,采用降低水灰比、提高浆骨比和二次搅拌的方式能有效提高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混再生骨料 再生混凝土 搅拌工艺 水灰比 浆骨比
下载PDF
适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维修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改善研究
12
作者 赵再海 《广东建材》 2024年第3期15-18,共4页
针对当前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低、抗裂强度低的问题,开展适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维修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改善研究。选择三种化学改善试剂对适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维修的再生骨料进行试剂浸泡改善,最终确定将水玻璃作为最优改善试剂。在此... 针对当前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低、抗裂强度低的问题,开展适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维修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改善研究。选择三种化学改善试剂对适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维修的再生骨料进行试剂浸泡改善,最终确定将水玻璃作为最优改善试剂。在此基础上,优化再生混凝土配合比。最后,实现再生骨料高吸水率处理。通过对改善结果分析得出,采用新的改善方案可以有效促进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裂强度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公路 养护 维修 再生骨料 混凝土
下载PDF
风积沙再生骨料自密实混凝土抗渗透性能研究
13
作者 张国星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对风积沙及再生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使用风积沙取代率为20%、40%、60%,再生骨料取代率为25%、50%、75%制备自密实混凝土,对其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及抗渗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风积沙掺入可以填充再... 对风积沙及再生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的抗渗透性能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使用风积沙取代率为20%、40%、60%,再生骨料取代率为25%、50%、75%制备自密实混凝土,对其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及抗渗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风积沙掺入可以填充再生骨料与混凝土中微小孔隙,同时再生骨料具有一定活性,可以帮助混凝土进一步水化,两者适量掺入可使自密实混凝土更加密实,抗渗透性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积沙 再生骨料 自密实混凝土 抗渗透性能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硅强化再生骨料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
14
作者 李美寿 《广东建材》 2024年第5期14-18,共5页
利用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的再生骨料(RAs)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并研究其微观结构。试验中选取5种浓度(0%、1.0%、1.5%、2%、2.5%)的纳米二氧化硅溶液,分别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常压和1bar的真空加压)浸泡RAs。测试了纳米二氧化硅增强RAs和... 利用纳米二氧化硅增强的再生骨料(RAs)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RAC)并研究其微观结构。试验中选取5种浓度(0%、1.0%、1.5%、2%、2.5%)的纳米二氧化硅溶液,分别在两种不同条件下(常压和1bar的真空加压)浸泡RAs。测试了纳米二氧化硅增强RAs和RAC的化学组分、孔隙率和孔隙结构并表征了其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真空加压条件时,2%为二氧化硅溶液的最佳浓度。该处理条件使CH含量降低了40%以上,总孔隙率下降,平均孔径缩小,以及少害孔(小于50nm)的体积分数降低。该结果经环境扫描电镜(ESEM)验证,归因于二次水化使水化产物增多和纳米颗粒的填充作用。微观层面的研究解释了纳米二氧化硅对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化作用,为建筑与拆除废弃物的高质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混凝土 再生骨料 纳米二氧化硅 孔结构
下载PDF
基于Weibull分布的不同冻融介质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乔宏霞 苏睿 +1 位作者 李琼 孙鑫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34-3142,共9页
为探究不同环境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RPC)耐久性变化规律,以3种再生骨料替代率(0、30%、50%)和4种冻融介质(H 2O、3.5%NaCl、5%Na_(2)SO_(4)、3.5%NaCl+5%Na_(2)SO_(4))为变量进行冻融试验。定期测定RPC质量损失率和相对抗压强度损失率... 为探究不同环境下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RPC)耐久性变化规律,以3种再生骨料替代率(0、30%、50%)和4种冻融介质(H 2O、3.5%NaCl、5%Na_(2)SO_(4)、3.5%NaCl+5%Na_(2)SO_(4))为变量进行冻融试验。定期测定RPC质量损失率和相对抗压强度损失率,对RPC取样并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以冻融试验下RPC相对抗压强度损失率为依据,利用Weibull函数对RPC进行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同一环境下,RPC质量损失率和相对抗压强度损失率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的增加而增加;同一再生骨料替代率下,3.5%NaCl、5%Na_(2)SO_(4)、3.5%NaCl+5%Na_(2)SO_(4)均加速RPC冻融破坏,3.5%NaCl+5%Na_(2)SO_(4)对RPC质量损失率和相对抗压强度损失率影响最严重。由SEM分析可知RPC内部孔隙和侵蚀产物数量均因循环次数和冻融介质的变化呈现明显的差异性,NaCl和Na_(2)SO_(4)对RPC侵蚀破坏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由寿命预测结果可知,H 2O中RPC-0可靠度退化持续时间最长,即预测寿命最长,为4675 h左右,3.5%NaCl+5%Na_(2)SO_(4)溶液中RPC-50可靠度退化持续啥时间最短,为2200 h左右,表明NaCl和Na_(2)SO_(4)对RPC侵蚀作用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 再生骨料替代率 冻融介质 Weibull函数 寿命预测
下载PDF
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优化掺玄武岩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研究
16
作者 金鑫龙 《砖瓦》 2024年第4期39-43,共5页
为应对我国天然砂石资源枯竭与生态保护的需求,以及扩大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市政工程领域的应用,试验使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优化掺玄武岩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选择混凝土水灰比、粉煤灰掺量与玄武岩纤维掺量为影响因子,综合考虑混... 为应对我国天然砂石资源枯竭与生态保护的需求,以及扩大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市政工程领域的应用,试验使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优化掺玄武岩纤维再生骨料混凝土性能,选择混凝土水灰比、粉煤灰掺量与玄武岩纤维掺量为影响因子,综合考虑混凝土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提出的二次项函数可以较好地拟合试验值。根据模型得到最优配合比为混凝土的水灰比为0.396、粉煤灰掺量为13.5%、玄武岩纤维0.75vol.%,模拟值与试验值间拟合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再生骨料 玄武岩纤维 响应面 配合比优化
下载PDF
再生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与流变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杨立君 李烨 +3 位作者 刘彩虹 凌一峰 高天明 葛智 《市政技术》 2024年第1期175-181,共7页
针对再生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SCC)工作性能与流变特性的影响问题,使用再生砖粉、再生骨料取代SCC中的水泥、天然骨料,研究了再生砖粉不同取代率(1%、2.5%、5%)下SCC的工作性能与流变特性变化规律;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15%、30%、50%... 针对再生骨料对自密实混凝土(SCC)工作性能与流变特性的影响问题,使用再生砖粉、再生骨料取代SCC中的水泥、天然骨料,研究了再生砖粉不同取代率(1%、2.5%、5%)下SCC的工作性能与流变特性变化规律;分析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15%、30%、50%)与预湿时间(0、2、24 h)对SCC工作性能与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再生细骨料的种类(混凝土再生细骨料、黏土砖再生细骨料以及混合型再生细骨料)、取代率(25%、50%、75%、100%)、预湿时间(0、2、24 h)对SCC工作性能与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黏土砖再生细骨料对SCC的工作性能影响最大,混凝土再生细骨料的影响相对较小,混合型再生细骨料介于二者之间;SCC的工作性能都随着这3种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提高而降低,屈服应力与塑性黏度升高,即流变特性增强;相同取代率下,预湿时间越久,再生细骨料的工作性能就越低,再生粗骨料的工作性能在2 h时最优。该研究成果对于再生SCC的应用和推广有较好的理论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C 再生骨料 工作性能 流变特性
下载PDF
掺再生骨料的植生混凝土试验及应用
18
作者 杨幸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075-0078,共4页
植生混凝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产品,兼具适宜植被生长、水体过滤等多重功能,植物混凝土的主体是一种有一定透水性的多孔结构,植物的根既能在混凝土的孔隙中生根,也能在孔隙中生根,能够帮助植物很好的生长,使得植生与混凝土制品、土壤形... 植生混凝土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新产品,兼具适宜植被生长、水体过滤等多重功能,植物混凝土的主体是一种有一定透水性的多孔结构,植物的根既能在混凝土的孔隙中生根,也能在孔隙中生根,能够帮助植物很好的生长,使得植生与混凝土制品、土壤形成生态性能良好的共体。为此,本文章拟开展再生骨料植生混凝土的实验研究,以期对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植生混凝土 应用
下载PDF
试析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开发利用
19
作者 孙振铭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3期29-31,共3页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以废弃混凝土为基础,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可再生的混凝土,通过对废弃混凝土展开减量化、绿色化处理,实现有限资源的重复利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资源保障。基于此,文章以再生骨料混凝土为探究重点,...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以废弃混凝土为基础,经过一系列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可再生的混凝土,通过对废弃混凝土展开减量化、绿色化处理,实现有限资源的重复利用,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资源保障。基于此,文章以再生骨料混凝土为探究重点,进一步阐述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详细讲解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再生骨料混凝土开发利用的相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混凝土 碳化处理 回收利用
下载PDF
掺再生骨料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方法探讨
20
作者 张耀 《新材料·新装饰》 2024年第8期6-9,共4页
文章研究了掺再生骨料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优化设计,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干缩试验、失水率试验等,对比天然骨料水泥稳定碎石的结果显示,10次以上的集料筛分结果较为可靠;在确保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较粗的级... 文章研究了掺再生骨料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的优化设计,通过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干缩试验、失水率试验等,对比天然骨料水泥稳定碎石的结果显示,10次以上的集料筛分结果较为可靠;在确保强度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选择较粗的级配类型以提高混合料的耐久性;掺入再生骨料会增加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减小最大干密度,并使混合料的干缩量和失水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骨料 水泥稳定碎石 配合比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