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再造烟叶表面改性膜材料的配方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子维 陈一桢 +9 位作者 舒灏 徐耀威 刘奔 何山 童宇星 晏群山 高颂 郭琼 贺靖鹏 赵德清 《中国烟草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背景和目的】针对加热卷烟用再造烟叶吸湿性过强的问题,克服其在制丝、卷包以及贮存过程中易吸潮的缺陷,确保其耐加工性以及感官质量的稳定性。【方法】以壳聚糖、石蜡、黄原胶为配方组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主成分分... 【背景和目的】针对加热卷烟用再造烟叶吸湿性过强的问题,克服其在制丝、卷包以及贮存过程中易吸潮的缺陷,确保其耐加工性以及感官质量的稳定性。【方法】以壳聚糖、石蜡、黄原胶为配方组分,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主成分分析法优化膜材料配方,开发出具有适中疏水性的膜材料涂布液,用于再造烟叶表面疏水改性。【结果】优化得到膜材料配方为:壳聚糖、石蜡和黄原胶的涂布量分别为0.6 g/m^(2)、1.5 g/m^(2)、1.6 g/m^(2),在此条件下制得改性再造烟叶的接触角87.542°、吸湿率10.98%、放湿率2.16%、感官质量得分87分。相比于传统再造烟叶,改性后再造烟叶的吸湿率和放湿率均显著降低,感官质量基本保持,抗张强度有所提升,再造烟叶的综合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吸湿性 壳聚糖 石蜡 响应面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研究
2
作者 庄海锋 杨振 +4 位作者 章存勇 彭晓萌 贾良元 王健 葛少林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31,I0005,共11页
为研究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本工作利用元素分析仪(EA)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表征天然烟叶、再造烟叶以及基片,解析3种原料的化学组成差异。利用U型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对3种原料进行热解实验,产生的气态产物... 为研究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本工作利用元素分析仪(EA)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表征天然烟叶、再造烟叶以及基片,解析3种原料的化学组成差异。利用U型固定床热解反应器对3种原料进行热解实验,产生的气态产物先通过与固定床反应器出口相连的光电离质谱(SPI-MS)进行实时在线检测,同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离线定性分析结果确定热解产物的具体组成。随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谱图进行统计学分析,以区分3种原料热解后特征产物的质荷比(m/z),选择含量显著差异的产物作为模型化合物,开展嗅辨实验。结果表明,再造烟叶烟气中刺激性气味的关键化学组分主要为环戊酮、环己酮和4-乙基苯酚。此外,根据产物随温度的实时变化谱,能够准确了解上述模型化合物在热解过程中的温度释放范围。该研究可为后续减少再造烟叶中刺激性气味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刺激性气味 光电离质谱(SPI-MS) 主成分分析(PCA)
下载PDF
新型保润剂丙二醇吡咯酯的制备及其对再造烟叶保润效果研究
3
作者 楚文娟 樊文鹏 +5 位作者 高子婷 韩路 田海英 姬小明 万纪强 来苗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3,共7页
为克服传统保润剂丙二醇在加热烟草制品中吸湿性过强的缺点,制备了一种新型保润剂丙二醇吡咯酯,并利用热重-微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考查其热行为及其在再造烟叶中的保润效果。结果表明:丙二醇... 为克服传统保润剂丙二醇在加热烟草制品中吸湿性过强的缺点,制备了一种新型保润剂丙二醇吡咯酯,并利用热重-微商热重-差示扫描量热法、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和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考查其热行为及其在再造烟叶中的保润效果。结果表明:丙二醇吡咯酯的热失重区间为149.9~400.0℃,在298.7℃时质量损失率达最大(77.39%);在200℃、300℃和350℃下的主要裂解产物为吡咯酸和丙二醇,其中丙二醇可以起到协调和降低烟气干燥感的作用;在低湿环境下添加丙二醇吡咯酯的再造烟叶丝保润能力高于空白组,但低于丙二醇组;丙二醇组、丙二醇吡咯酯组和空白组中再造烟叶丝内部结合水占比分别为75%、70%、68%,即丙二醇吡咯酯可以降低再造烟叶丝的强吸湿性,同时保持一定的保润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醇吡咯酯 保润剂 热行为 再造烟叶 加热卷烟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模型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筛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
4
作者 李锦 罗冲 +2 位作者 闫瑛 马建荣 李高辉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为充分考虑造纸法再造烟叶筛分工艺参数的随机变化,以水流速度和烟浆固含量为设计参数,以筛分后12目以上纤维质量占比和50目以下纤维质量占比为性能响应,提出了基于Kriging模型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筛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首先,以当前工艺... 为充分考虑造纸法再造烟叶筛分工艺参数的随机变化,以水流速度和烟浆固含量为设计参数,以筛分后12目以上纤维质量占比和50目以下纤维质量占比为性能响应,提出了基于Kriging模型的造纸法再造烟叶筛分工艺参数优化方法。首先,以当前工艺参数为继承点进行继承拉丁超立方采样和筛分实验,在此基础上构建初始Kriging模型以拟合水流速度和烟浆固含量与12目以下纤维质量占比和50目以上纤维质量占比间的隐式关系;其次,采用局部自适应采样方法开展序列采样以提高Kriging模型在优化迭代关键点的精度;最后,利用蒙特卡罗仿真-序列二次规划计算最优的再造烟叶筛分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优化得到的水流速度和烟浆固含量分别为6.31 L/min和0.53%,该工艺参数下的12目以下纤维质量占比为13.72%,较优化前提升了7.19%;50目以上纤维质量占比为17.65%,较优化前降低了4.13%。该方法能够满足造纸法再造烟叶筛分工艺参数优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KRIGING模型 继承拉丁超立方采样 概率约束 局部自适应采样
下载PDF
葫芦巴在加热非燃烧稠浆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刘鑫 肖永银 +4 位作者 刘劲芸 常健 雷萍 杜超 吴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期178-182,194,共6页
[目的]为开发葫芦巴作为加热非燃烧稠浆法再造烟叶固体香料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为加热卷烟香料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青海、甘肃和新疆3个产地葫芦巴,研究其对再造烟叶物理性能、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热裂解香味成分和赋香功效。[结... [目的]为开发葫芦巴作为加热非燃烧稠浆法再造烟叶固体香料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为加热卷烟香料开发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青海、甘肃和新疆3个产地葫芦巴,研究其对再造烟叶物理性能、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热裂解香味成分和赋香功效。[结果]多糖含量高的葫芦巴更有利于提升再造烟叶物理性能,添加2.0%多糖含量为12.0%的葫芦巴固体香料后,再造烟叶较对照样抗张强度提升46.67%,松厚度降低10.08%,密实感和均匀性明显提升;葫芦巴的中性香味成分,尤其是内酯类中性香味成分可明显地提升烟香,碱性香味成分可通过中和烟草原料中的酸性成分改善香气质和口感。[结论]适用于加热非燃烧稠浆法再造烟叶的葫芦巴应具有较高含量的多糖,同时应以中性、内酯类中性和碱性香味成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葫芦巴 加热非燃烧 稠浆法再造烟叶 固体香料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对卷烟产品感官质量与烟气指标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崔健 鲁平 +2 位作者 侯加文 冯银龙 李春洋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期33-36,共4页
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国内外卷烟厂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对此,简述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分析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生产工艺。为了解造纸法再造烟叶卷烟产品质量的差异性,选择4种造纸法再... 造纸法再造烟叶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国内外卷烟厂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对此,简述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特点和应用价值,分析了造纸法再造烟叶的生产工艺。为了解造纸法再造烟叶卷烟产品质量的差异性,选择4种造纸法再造烟叶制成卷烟样品,由评吸员对样品的香气特性、协调特性、烟气特性、口感特性等项目进行评价。之后采用同种造纸法再造烟叶以不同的比例掺配到卷烟产品中,根据相关测试标准测定不同添加量下卷烟产品的烟气指标变化。结果表明,该评价方法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卷烟产品感官质量的判定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再造烟叶使用比例的增加,卷烟中的焦油量、烟气烟碱量以及抽吸口数都呈逐步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卷烟产品 工艺 感官质量 烟气指标
原文传递
分段式蒸汽控制在再造烟叶涂布液温度控制环节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识超 魏勇 +7 位作者 崔捷 雷翔 王堂学 郭田伟 李慧帆 罗文 邹悦 张云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24年第1期5-9,共5页
以再造烟叶涂布液温度控制中常见的问题与原因为出发点,来探讨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主要以分段式蒸汽控制的方式,通过对各控制阀门之间的蒸汽管道进行分段,并逐次、逐段进汽对热交换器进行保温和补温,逐次、逐段卸空蒸汽来冷却热交换器... 以再造烟叶涂布液温度控制中常见的问题与原因为出发点,来探讨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主要以分段式蒸汽控制的方式,通过对各控制阀门之间的蒸汽管道进行分段,并逐次、逐段进汽对热交换器进行保温和补温,逐次、逐段卸空蒸汽来冷却热交换器,使热交换器在补温、保温、冷却再到补温的稳定循环过程中,实现涂布液温度在生产控制过程中稳定常态化。对涂布液温度的控制逻辑、控制措施与控制效果进行较详细论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实际运用中可以将此控制思路作为参考,在控制形式和细节上作出多样性变化,实现涂布液温度平稳性控制并满足工艺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涂布液 温度控制 蒸汽热交换
原文传递
八角植物粉体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刘王 李忠任 +6 位作者 李潇逸 邱帅 金权蓉 李美红 熊珍 尚珂超 秦瑜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为探讨八角植物粉体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采用超微粉体加工工艺技术,制备出八角植物粉体,并将粉体直接添加应用于再造烟叶产品中。通过对产品造碎率、内在感官质量、化学和致香成分的评测分析,研究论证八角植物粉体对... 为探讨八角植物粉体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中的应用效果,研究采用超微粉体加工工艺技术,制备出八角植物粉体,并将粉体直接添加应用于再造烟叶产品中。通过对产品造碎率、内在感官质量、化学和致香成分的评测分析,研究论证八角植物粉体对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品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八角植物粉体目数越高,应用于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造碎率越低,八角粉体中特有的辛香、辛甜等香气成分能有效改善再造烟叶的抽吸品质,并具有降低刺激、改善口感和调节烟气状态的作用;八角植物粉体添加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产品内在感官品质表现,添加比例为5%、目数600目时,添加后的再造烟叶产品复合辛香香气特征表现较好;此研究为八角植物粉体在造纸法再造烟叶中的应用研究作了进一步扩展,对赋予造纸法再造烟叶复合辛香香吃味特征的应用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 超微粉 再造烟叶 造碎 感官质量 应用研究
下载PDF
适用于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的不同齿型磨片对比研究
9
作者 王志鹏 冯涛 +6 位作者 李海龙 袁珏 尚恒 陈宇超 周俊 王堂学 熊珍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研究对比不同齿形磨片对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采用两种不同齿形磨片处理再造烟叶生产原料制成浆料,将浆料抄造成片基,最后涂布得到产品。对处理后浆料的纤维形态、片基物理性能和产品感官质量评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段式磨片的纤... 本文研究对比不同齿形磨片对再造烟叶品质的影响,采用两种不同齿形磨片处理再造烟叶生产原料制成浆料,将浆料抄造成片基,最后涂布得到产品。对处理后浆料的纤维形态、片基物理性能和产品感官质量评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段式磨片的纤维数量、长度和粗度优于两段式,两段式磨片制得的片基透气度值上升,抗张强度有所下降;三段式磨片制得的产品化学指标和感官质量评吸均优于两段式,两种齿形的磨片均能抄造成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形 再造烟叶 磨片 纤维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再造烟叶综合品质评价
10
作者 王丽芳 刘泽 +3 位作者 何科毅 刘杰 段宜杉 左雯 《品牌与标准化》 2024年第1期121-123,共3页
为探究再造烟叶综合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并建立品质评价方法体系,选取不同类型的再造烟叶共12种,对其进行了理化指标、致香成分的测定和感官质量的评价。针对测定结果,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再造烟叶品质评价的10个关键性指... 为探究再造烟叶综合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并建立品质评价方法体系,选取不同类型的再造烟叶共12种,对其进行了理化指标、致香成分的测定和感官质量的评价。针对测定结果,运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筛选出再造烟叶品质评价的10个关键性指标,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到再造烟叶综合评价模型,可对再造烟叶综合品质进行量化。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发现综合评价模型有效,且与感官评价结果一致。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再造烟叶综合品质的量化评价和加工工艺研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评价
下载PDF
再造烟叶用转化糖浆质量管控
11
作者 朱婷 许永明 +6 位作者 郭建松 李美红 张梦源 王子权 杨熙 李淳皓 李忠任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2期78-81,共4页
为解决再造烟叶用的转化糖浆缺乏质量管控手段的问题,采用《YC/T 164—2012烟用香精》规定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优选具有代表性均匀、稳定的3个转化糖浆样品,通过不同区域的10个实验室联合试验,对转化糖浆的酸值、相对密度、折光指数... 为解决再造烟叶用的转化糖浆缺乏质量管控手段的问题,采用《YC/T 164—2012烟用香精》规定的检测指标和检测方法,优选具有代表性均匀、稳定的3个转化糖浆样品,通过不同区域的10个实验室联合试验,对转化糖浆的酸值、相对密度、折光指数、挥发性成分总量进行质量管控,评价使用其生产的再造烟叶产品质量情况。结果表明,采用《YC/T 164—2012烟用香精》方法对转化糖浆质量进行管控,该方法有效可行,可及时发现转化糖浆的品质异常;且检测酸值重复性限(r)在0.65~1.06 mgKOH/g,再现性限(R)在1.18~2.02 mgKOH/g;相对密度重复性限(r)在0.0001~0.0103 kg/m^(3),再现性限(R)在0.0004~0.0151 kg/m^(3);折光指数重复性限(r)在0.0014~0.0017,再现性限(R)在0.0014~0.0057;挥发性成分总量重复性限(r)在0.58%~1.41%,再现性限(R)在1.54%~2.38%。所验证的4种检测方法准确、精度高、抗干扰性好,适用于不同浓度转化糖浆的酸值、相对密度、折光指数、挥发性成分总量的测定,采用该方法对转化糖浆进行质量管控,满足以上管控指标的转化糖浆能够满足再造烟叶的产品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转化糖浆 质量管控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率的快速测定方法研究
12
作者 吴丽君 张文军 +5 位作者 刘晶 段如敏 白晓莉 朱婷 张梦源 刘静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针对目前烟草行业现有涂布率快速检测在具体的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条件、精密度及准确度等方面不统一的问题,以及已有经典烘箱法检测存在时效低、滞后性等问题。【方法】在经典烘箱法测定涂布率的基础上,采用平板干燥法分... 【目的】针对目前烟草行业现有涂布率快速检测在具体的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条件、精密度及准确度等方面不统一的问题,以及已有经典烘箱法检测存在时效低、滞后性等问题。【方法】在经典烘箱法测定涂布率的基础上,采用平板干燥法分别探索了烘干温度、烘干时间、烘干片数对涂布率的影响,同时对该快速测定方法的精密度、重现性、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最终优化并确定出平板干燥法快速测定再造烟叶涂布率的最佳检测条件为:干燥温度为120℃、烘干时间3min、烘干片数为6片;重复性实验相对标准偏差(RSD)均<2.00%,中间精密度RSD<2.00%;相同样品在不同实验室间测定的涂布率结果的RSD<2.00%;测定样品的涂布率与设计样本的涂布率之间差异较小。【结论】平板干燥法可作为生产企业在线监控快速测定涂布率的方法,对调整生产过程参数及提高成品质量稳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涂布率 快速测定
下载PDF
不同干燥工艺对再造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13
作者 左雯 何科毅 +2 位作者 王丽芳 邱昌桂 孔维蓉 《中国食品工业》 2024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研究旨在探索更适宜的再造烟叶丝掺配模式下的干燥加工工艺模式,开展再造烟叶单独成丝并分别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分析再造烟叶不同干燥处理方式对卷烟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对再造烟叶有机酸和挥发性香味成分均... 研究旨在探索更适宜的再造烟叶丝掺配模式下的干燥加工工艺模式,开展再造烟叶单独成丝并分别经滚筒干燥和气流干燥处理,分析再造烟叶不同干燥处理方式对卷烟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方法对再造烟叶有机酸和挥发性香味成分均有较大影响;不同加工方式的再造烟叶的主成分得分聚类后各自一类,差异较大,说明不同加工方式的再造烟叶具有各自特有的数据特征,在制丝加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再造烟叶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干燥处理方式 化学成分 卷烟加工质量
下载PDF
真空回潮对造纸法再造烟叶质量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永红 田云恒 +9 位作者 张二强 王宗英 宋祖国 赵敏 潘广乐 赵汉文 徐大勇 巩佳豪 徐磊 邓国栋 《轻工科技》 2023年第3期40-43,共4页
为了解并掌握回潮工序对再造烟叶质量特性的影响,研究真空回潮不同强度对5种造纸法再造烟叶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回潮后,再造烟叶常规化学指标无明显变化,致香成分均有显著性减少;真空回潮后,再造烟叶香... 为了解并掌握回潮工序对再造烟叶质量特性的影响,研究真空回潮不同强度对5种造纸法再造烟叶化学成分、致香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回潮后,再造烟叶常规化学指标无明显变化,致香成分均有显著性减少;真空回潮后,再造烟叶香气质、杂气和烟气细腻程度明显改善,但香气量有较大减少、刺激性和灼烧感有较大增加,且在高强度加工条件下,感官质量变差的指标数量增多。卷烟生产中宜采用中等加工强度真空回潮工序处理再造烟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法再造烟叶 真空回潮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原文传递
低氧加热状态下温度对加热卷烟用再造烟叶热转化的影响
15
作者 张柯 付丽丽 +5 位作者 王诗雨 张齐 张展 雷萍 吴金凤 李斌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80,共8页
为探究低氧条件下加热温度对烟草热解释放物及固相残余物理化结构演变的影响规律,使用管式炉反应器实现低氧条件下不同加热温度再造烟叶烟气成分捕集及固相残余物制备,通过GC-MS分析系统完成代表性烟气成分检测,并采用多种分析表征技术... 为探究低氧条件下加热温度对烟草热解释放物及固相残余物理化结构演变的影响规律,使用管式炉反应器实现低氧条件下不同加热温度再造烟叶烟气成分捕集及固相残余物制备,通过GC-MS分析系统完成代表性烟气成分检测,并采用多种分析表征技术检测固相残余物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再造烟叶受热过程中,甘油、丙二醇、烟碱等基础物质受热后多直接转移至烟气气溶胶中,巴豆醛、羟基丙酮、异戊二烯等随温度升高释放量增加,萘随温度升高释放量降低,愈创木酚、甲酚、苯酚、2,3-丁二酮、1-羟基-2-丁酮、2(5H)-呋喃酮等随温度变化呈现波动性,烟气中以异戊二烯为代表的低温裂解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固相残余物纤维骨架灰化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370℃之前再造烟叶主要以低沸点物质的挥发/蒸馏及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脱羟/脱羧反应为主,随温度升高热解过程中存在氧化反应,且再造烟叶表面上更稳定的含氧官能团相对含量突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热转化 低氧加热 加热卷烟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液黏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金涛 张琳琳 +2 位作者 周必贵 何亮 彭林才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为探究影响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液黏度的相关因素及变化规律,从涂布液的检测条件及其组成两个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0~80℃区间内,随着温度升高,涂布液的黏度逐渐下降;相同温度下,转子转速越快,涂布液黏度测定值越低。涂布液黏... 为探究影响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液黏度的相关因素及变化规律,从涂布液的检测条件及其组成两个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20~80℃区间内,随着温度升高,涂布液的黏度逐渐下降;相同温度下,转子转速越快,涂布液黏度测定值越低。涂布液黏度与添加的粉末物性及添加量关系紧密,如在涂布液中添加粉末,建议添加量小于6%,在此条件下涂布液黏度变化不大。粉末添加量在0~15%时,300、600、900目3个粒径对应的涂布液黏度变化不大。当保润剂和胶黏剂的添加量分别在0~3%、0~0.3%范围时,涂布液的黏度有一定程度增加,且胶黏剂影响大于保润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涂布液 黏度 粉末 保润剂 胶黏剂
下载PDF
一种再造烟叶纸质滤棒的开发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金涛 林瑜 +2 位作者 张云龙 何亮 彭林才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1-57,共7页
为拓展再造烟叶材料化及新型滤棒应用思路,形成一项再造烟叶纸质滤棒配方和技术,对纤维质量、片基性能、滤棒成型工艺及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针叶浆、阔叶浆、烟草浆组配开发的纸质滤棒片基抗张强度、湿强度及柔软性较好,... 为拓展再造烟叶材料化及新型滤棒应用思路,形成一项再造烟叶纸质滤棒配方和技术,对纤维质量、片基性能、滤棒成型工艺及其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针叶浆、阔叶浆、烟草浆组配开发的纸质滤棒片基抗张强度、湿强度及柔软性较好,可满足纸质滤棒成型要求,但片基的组织结构不同;在滤棒成型参数确定,滤棒长度、圆周和硬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片基定量、幅宽的增加,滤棒重量和吸阻增加;片基定量、幅宽与滤棒重量、吸阻间具有极显著的关系,建立的模型可预测滤棒重量和吸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滤棒 材料化 纤维 片基
下载PDF
造纸法再造烟叶浓缩液中抗逆酵母的分离鉴定与代谢活性研究
18
作者 舒明 潘凡达 +5 位作者 边腾飞 袁凯龙 项波卡 张勇刚 杨洋 钟卫鸿 《轻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2,共9页
采用稀释离心、富集培养、梯度平板筛选等方法,从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的烟草废弃物水提液(TWE)浓缩液中分离获得具有正常代谢活动的菌株,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鉴定,并将其添加到TWE浓缩液中进行发酵,考查其生长代谢特性和... 采用稀释离心、富集培养、梯度平板筛选等方法,从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的烟草废弃物水提液(TWE)浓缩液中分离获得具有正常代谢活动的菌株,对其进行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等鉴定,并将其添加到TWE浓缩液中进行发酵,考查其生长代谢特性和对TWE浓缩液中代谢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从TWE浓缩液中筛选获得一株高抗逆性的酵母菌株MC-9A1,其属于拜耳接合酵母(Zygosaccharomyces bailii);该菌株能在TWE浓缩液中生长并进行正常代谢活动,消耗大量的糖分;菌株MC-9A1在TWE浓缩液中消耗了大量强极性物质和少量中极性物质,并生成了大量弱极性或非极性物质,310多种代谢物发生显著上调或下调,如苯乙酰胺、木糖醇等极显著增加,而熊果苷、D-半乳糖醛酸等显著减少;菌株MC-9A1发酵改善了TWE浓缩液感官效果,使其香气质量增加,杂气、残余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拜耳接合酵母 再造烟叶 烟草废弃物水提液 代谢活性
下载PDF
纤维吸湿特性与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涂布性能适配性研究
19
作者 赖炜扬 付丽丽 +5 位作者 张柯 郑泉兴 毛娟芳 刘秀彩 林强 李斌 《轻工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72,共10页
为考查纤维吸湿特性差异及其对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涂布液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了5种植物纤维(亚麻纤维、草纤维、竹纤维、阔叶纤维、针叶纤维)、1种再生纤维(天丝纤维)结构及组成对其片基吸湿特性的影响,制备含有上述6种外加纤维的再... 为考查纤维吸湿特性差异及其对加热卷烟专用再造烟叶涂布液吸收能力的影响,研究了5种植物纤维(亚麻纤维、草纤维、竹纤维、阔叶纤维、针叶纤维)、1种再生纤维(天丝纤维)结构及组成对其片基吸湿特性的影响,制备含有上述6种外加纤维的再造烟叶片基,并研究纤维吸湿特性与再造烟叶涂布性能的适配性。结果表明:1)6种纤维片基的吸湿特性有较大差异,其中天丝纤维吸湿特性最强,竹纤维次之,亚麻纤维最差;水分迁移过程中纤维片基的最大吸附速率和最大脱附速率均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大。2)采用平行指数动力学PEK模型将纤维片基水分动态吸附-脱附拟合为快速和慢速两个过程,快速过程主导纤维片基中水分迁移行为,且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快速过程平衡吸水率变大,特征时间减小;慢速过程特征参数随相对湿度变化无明显规律。3)纤维微观结构形态、环境条件等因素与纤维吸湿特性密切相关,各纤维平衡吸水率与环境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表观结晶度呈负相关,而温度对其影响较弱。4)外加纤维添加比例一定时,选择高吸湿特性纤维的再造烟叶片基对水和涂布液均具有较好的吸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吸附-脱附 水分吸附等温线 涂布性能 结晶指数
下载PDF
再造烟叶实验室辊压法薄片装置的开发及应用
20
作者 刘兴乐 张敦铁 +5 位作者 王吉利 杨俊鹏 朱峰 夏璠 王昊 邓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91-194,共4页
研发了实验室环境下再造烟叶辊压法薄片装置,开展了实验室环境下干燥参数对试制薄片质量的影响研究。实验室辊压法薄片装置主要包括辊压模块、厚度控制模块、薄片剥离模块、热风干燥模块,其具有薄片厚度可调可控、厚度均匀、烟粉原料需... 研发了实验室环境下再造烟叶辊压法薄片装置,开展了实验室环境下干燥参数对试制薄片质量的影响研究。实验室辊压法薄片装置主要包括辊压模块、厚度控制模块、薄片剥离模块、热风干燥模块,其具有薄片厚度可调可控、厚度均匀、烟粉原料需求少、占地面积小、制样时间短等优点;实验室环境下采用烘箱模拟薄片干燥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干燥参数对试制薄片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室辊压法薄片装置可制备的薄片厚度为0.1~0.4 mm,厚度偏差为±0.02 mm;由正交试验得到了实验室最佳干燥工艺条件,即在干燥温度为95℃、干燥时间为180 s时,薄片感官质量的评价得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造烟叶 实验室辊压法薄片装置 干燥参数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