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9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晓鹏 钟容 +2 位作者 钟燕 林峰 叶书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6期5799-5804,共6页
背景:有关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研究较多,但其相关危险因素仍在争论中,如何将其风险直观地呈现以便于临床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 背景:有关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研究较多,但其相关危险因素仍在争论中,如何将其风险直观地呈现以便于临床应用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1月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68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3个月根据是否发生相邻椎体再骨折分为研究组(发生相邻椎体再骨折,n=31)和对照组(未发生相邻椎体再骨折,n=237)。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独立风险因素,利用R软件“rms”包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的年龄、绝经年龄、体质量指数、骨折病史、术前骨折椎体数、骨水泥渗漏、骨密度、术后后凸畸形角度、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9岁)、绝经年龄(≤51岁)、体质量指数(>24.7 kg/m^(2))、骨折病史(有)、术前骨折椎体数(≥2)、术后后凸畸形角度(>13°)是影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Nomogram预测模型决策曲线结果显示,当风险阈值>0.09时,此预测模型可以提供显著额外的临床净收益;④结果表明,年龄较大、绝经年龄较低、体质量指数较高、有骨折病史、术前骨折椎体数较多、术后后凸畸形角度较大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可为此类患者相邻椎体再骨折的防治提供重要的策略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女性 相邻椎体再骨折 影响因素 列线图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少量骨水泥治疗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牛海平 翟玉斌 +1 位作者 李杰 安文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48-53,共6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少量骨水泥治疗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3月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少量骨水泥治疗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3年3月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1例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患者PVP骨水泥填充剂量分为对照组(常规剂量骨水泥)40例和研究组(少量骨水泥)4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骨折愈合情况,两组患者骨水泥分布类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疼痛情况;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患者伤椎功能;比较两组患者伤椎影像学参数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静息状态下VAS评分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VAS评分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JOA评分、ODI指数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差值、后凸Cobb角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PVP术中小剂量骨水泥、常规量骨水泥填充治疗Kümmell病术后伤椎再骨折均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伤椎功能恢复,减轻疼痛,但小剂量骨水泥填充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Kümmell病 伤椎再骨折 疗效
下载PDF
骨密度联合骨代谢指标在胸腰椎PVP后再骨折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张爱军 颜欢欢 崔照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195-198,共4页
胸腰椎骨折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需及时治疗。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PVP)是临床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常见技术,具有疗效高、术后康复快等优势。部分患者于术后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再骨折等情况... 胸腰椎骨折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可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需及时治疗。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PVP)是临床用于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常见技术,具有疗效高、术后康复快等优势。部分患者于术后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出现再骨折等情况,不仅影响远期预后,严重时可加重病情,增加手术治疗难度。因此,如何评估胸腰椎PVP后再骨折风险与治疗效果,分析影响胸腰椎PVP后再骨折的主要因素,加强高危人群管理,预防胸腰椎PVP再骨折发生至关重要。目前,临床主要将骨密度、骨代谢相关指标作为预测胸腰椎PVP后再骨折的主要观察指标,能够有效预测再骨折发生率,同时还能用于疾病治疗后临床效果的评估,应用价值较高。文章主要从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在胸腰椎PVP后再骨折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分析了骨代谢指标与骨密度在胸腰椎PVP后再骨折中的应用进展,此文的研究结果为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 PVP 骨密度 骨代谢 再骨折 预测 评估
下载PDF
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再骨折的相关性 被引量:1
4
作者 杨策凯 蔡卓延 +5 位作者 陈明 刘昊 翁汭 崔健超 张顺聪 姚珍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14-1419,共6页
背景:目前关于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程度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影响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目前关于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程度对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影响研究较少,此次研究旨在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椎旁肌退化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住院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治疗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骨质疏松性椎体再骨折分为2组,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组39例,对照组42例。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椎体骨矿物密度、椎旁肌的横截面积及平均CT值(Hu)。结果与结论:①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及腰大肌平均CT值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的体质量指数、椎体骨密度、椎旁肌横截面积及椎后肌群的平均CT值明显高于再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低椎体骨矿物密度(OR=0.004,95%CI:0.000-0.555,P<0.05)、低椎后肌群平均CT值(OR=0.940,95%CI:0.894-0.988,P<0.05)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性再发椎体压缩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提示椎旁肌退化会导致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再骨折风险增高,其中椎后肌群平均CT值较低的绝经后女性,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后再发生椎体压缩骨折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再骨折 椎旁肌 骨矿物密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影像学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胡克正 孙文省 +2 位作者 陶文静 邹士东 汪明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6期44-46,49,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引起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3月在单县中心医院就诊的17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骨折,分为骨折组36例与非骨折组140例,记录... 目的:分析总结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引起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及影像学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3月在单县中心医院就诊的176例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骨折,分为骨折组36例与非骨折组140例,记录基本信息、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术后随访情况等,采用单、多因素回归分析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评估数字X射线摄影(DR)及磁共振成像(MRI)在骨水泥渗漏及新发骨折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骨折组年龄偏大(P <0.05)。骨折组术前骨密度T值为(-3.9±0.86)、非再发骨折组术前骨密度T值为:(-2.9±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纠正不当、骨质密度偏低均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人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CT检查发现30个椎体35个部位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椎旁静脉渗漏20个,椎管渗漏3个,椎间孔渗漏2个,椎旁软组织渗漏10个。DR发现23个部位发生骨水泥渗漏,MRI发现28个部位发生骨水泥渗漏;MRI诊断椎体成形术后椎体再骨折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DR检查,误诊率、漏诊率均低于DR检查,同临床综合诊断进行一致性分析,一致性良好(Kappa值=0.879)。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有可能产生再发骨折,引发因素很多,可从多方面干预以减少椎体再发骨折的产生;DR应作为术后影像学评价必要的检查方法,MRI可以作为重要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PVP PKP 再骨折
下载PDF
基于行为改变的康复护理模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功能恢复及再骨折的影响
6
作者 游孟孟 袁慧 +2 位作者 李英 王培霞 王彦艳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953-1957,共5页
目的探究基于行为改变的康复护理模式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02例OVCF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 目的探究基于行为改变的康复护理模式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102例OVCF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此基础上予以基于行为改变的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持续至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功能恢复指标[脊柱功能(JOA)、腰椎功能(ODI)]及随访6个月期间的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健康信念量表中的易感性、摄钙益处、运动益处、运动障碍、严重性、健康动机等维度评分分别为(22.34±4.55)分、(25.33±4.12)分、(27.64±3.54)分、(23.21±2.97)分、(20.75±2.25)分、(25.59±3.1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45±3.56)分、(19.67±3.47)分、(23.25±2.76)分、(19.21±3.12)分、(17.26±2.12)分、(22.13±2.5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经常日照、豆类、深绿色蔬菜、牛奶、规律运动等健康行为占比分别为78.43%、82.35%、96.08%、76.47%、72.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90%、64.71%、74.51%、50.98%、52.94%,饮料、浓茶占比分别为15.69%、5.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14%、3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ODI评分为(8.69±1.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87±2.12)分,JOA评分为(26.74±2.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10±3.3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再骨折发生率为0,略低于对照组的6.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行为改变的康复护理模式可促进OVCF患者健康信念的形成,积极履行健康行为,改善腰椎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是否能减少再骨折的发生还需加大样本量或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改变 康复护理模式 骨质疏松 胸腰椎体压缩骨折 再骨折
下载PDF
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危险因素及与脊柱骨盆参数的关系研究
7
作者 刘宪翠 王路 徐浩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危险因素及与脊柱骨盆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01例,根据术后随访1年邻椎是否再骨折分为骨折组(47例)和无骨折组...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危险因素及与脊柱骨盆参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101例,根据术后随访1年邻椎是否再骨折分为骨折组(47例)和无骨折组(54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发生独立危险因素,进一步评估脊柱骨盆参数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椎体骨密度、腰椎前凸角、胸腰椎后凸角、矢状面垂直轴偏移量及手术椎体局部后凸角均可能与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椎体骨密度较低、腰椎前凸角较小及矢状面垂直轴偏移量较大均是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腰椎前凸角及矢状面垂直轴偏移量均可用于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风险预测,最佳cut-off值分别为40.1°、5.39 cm;同时两者联合预测AUC为0.9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03%、85.48%,预测效能显著优于单一危险因素(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后邻椎再骨折发生除与椎体骨密度有关外,还受脊柱骨盆参数直接影响;其中腰椎前凸角与矢状面垂直轴偏移量联合预测术后邻椎再骨折发生风险具有良好临床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后凸成形术 邻椎再骨折 危险因素 脊柱 骨盆
下载PDF
PVP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及再骨折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兴鑫 陈施展 +3 位作者 娄延举 张玉恒 贺勇杰 汪丙昂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及再骨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西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136例OVCF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 目的探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及对患者腰椎功能及再骨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西部战区空军医院收治的136例OVCF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PVP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磷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骨密度、血清生化指标[血钙、血磷、血清骨钙素、骨碱性磷酸酶(NBAP)]及术后再骨折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疗效有等级差异,研究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ODI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ODI为(51.76±5.69)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4.95±5.48)分],ADL评分为(87.19±7.4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5.66±7.6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L 1~5和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腰椎L 1~5和股骨颈骨密度分别为(0.86±0.18)、(0.88±0.15)g/cm^(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0.77±0.16)、(0.74±0.17)g/c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钙、血清NBAP均低于治疗前,两组血磷、血清骨钙素均高于治疗前,研究组骨钙素为(10.34±1.45)ng/mL,高于对照组[(8.16±1.56)ng/mL],研究组NBAP为(19.46±2.34)U/L,低于对照组[(25.94±2.38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研究组再骨折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1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唑来磷酸治疗多椎体OVCF疗效满意,患者自理能力提高,骨密度及成骨细胞活性显著增加,无再骨折现象,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 唑来磷酸 腰椎功能 再骨折
下载PDF
建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再骨折预测模型 被引量:2
9
作者 施崭 范明星 +1 位作者 王祺龙 何达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05-210,共6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再骨折风险,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确定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19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再骨...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术后再骨折风险,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确定有效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6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19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再骨折与否分为再发组和非再发组,其中再发组22例,男11例,女11例;年龄55~86岁,平均(72.02±5.58)岁。非再发组97例,男50例,女47例;年龄55~86岁,平均(70.79±6.81)岁。统计两组一般资料,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OVCF术后再发骨折自变量,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kaike’s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BIC)比较全变量Logistic回归、逐步Logistic、Lasso-Logistic回归预测效能,构建诺莫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校准曲线分析OVCF术后再发骨折诺莫图模型效能。结果术后随访8~20个月,平均(12.00±2.4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再发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T值、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5b,TPACP-5b)、核因子kB受体激活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骨保护素(osteoprotegrin,OPG)、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长期糖皮质激素使用史、脊柱畸形指数(spinal deformity index,SDI)值、手术段Cobb角、后凸角度与非再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lambda.lse值0.049为最优模型,此时进入模型的变量涉及骨密度、SDI值、IL-17、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经BIC、AIC验证表明所构建模型拟合和预测效果相对较好;诺莫图模型的ROC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65,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45%、68.04%,且校准曲线显示,其预测效能与实际吻合较好。结论OVCF术后再骨折的发生受围手术期多方面影响,涉及骨密度T值、SDI值、IL-17、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基于以上因素可有效预测患者再骨折风险,为临床防治再骨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畸形指数值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术后再骨折 风险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预防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华彬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术后整体护... 目的分析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邻近椎体再骨折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于我院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术后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康复效果、疼痛程度(VAS)、腰椎功能(ODI)、心理状态(SAS、SDS)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ODI、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邻近椎体再骨折1例(2.22%),对照组6例(13.33%);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开展整体护理,有利于提高康复效果,预防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邻近椎体再骨折 腰椎功能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对脊柱再骨折的影响
11
作者 祖丹 李钦亮 李士春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1期3296-3298,3302,共4页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对脊柱再骨折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2...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对脊柱再骨折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拟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2组术后均给予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唑来膦酸治疗,观察组给予地舒单抗治疗,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骨代谢情况[骨钙素(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P)、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β-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Ⅰ)]、疼痛情况[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再骨折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2组BAP、BGP、β-C TXⅠ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25-OH-D3水平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β-CTXⅠ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间BAP、BGP、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VAS评分、ODI指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再骨折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热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术后应用地舒单抗与唑来膦酸均能改善患者骨代谢情况,获得理想的脊柱再骨折预防效果,但相较于唑来膦酸,地舒单抗的应用在改善术后腰背疼痛、功能障碍及用药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地舒单抗 唑来膦酸 脊柱再骨折
下载PDF
重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康复指导,积极预防再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解读
12
作者 王卫国 赵建鹏 张晟恺 《中医正骨》 2024年第2期4-6,16,共4页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预防再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重点内容,也是治疗后康复的重中之重。《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关于预防再骨折的内容,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预防再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的重点内容,也是治疗后康复的重中之重。《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医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关于预防再骨折的内容,对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两大方面,对《指南》中预防再骨折的内容进行解读,旨在为临床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再骨折 指南
下载PDF
儿童前臂骨干骨折弹性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危险因素分析
13
作者 高志鹏 路真 +1 位作者 郭海滨 杨港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9期788-792,共5页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ESIN)治疗儿童前臂骨干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儿童前臂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经ESIN治疗的127例前臂骨...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ESIN)治疗儿童前臂骨干骨折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以期提高儿童前臂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通大学附属常州儿童医院经ESIN治疗的127例前臂骨干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再骨折分为再骨折组和非再骨折组。再骨折组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5~14岁,平均(8.35±2.65)岁。非再骨折组117例,男66例,女51例;年龄5~12岁,平均(9.58±2.43)岁。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伤侧、石膏拆除时间、血液25羟-维生素D含量、骨折部位、骨折数量、骨折类型及内固定移除时间。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析儿童前臂骨干再骨折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术后随访7~40个月,平均(11.26±3.93)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性别、骨折部位和内固定移除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内固定移除时间短于6个月(P=0.032,OR=10.846)及中段1/3骨折(P=0.013,OR=15.374)是前臂骨干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SIN治疗儿童前臂骨干骨折后再骨折较少见,中段1/3骨折及内固定移除时间短于6个月患者需警惕再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骨折 前臂 儿童 弹性髓内钉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PVP术后水泥椎再骨折1例
14
作者 郝运兵 孔建军 《安徽医学》 2024年第1期128-12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弯腰搬重物后出现腰背部剧烈疼痛1周”,于2022年5月入院治疗。入院后追溯病史,3年前因轻微扭伤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于本院行腰椎MR示L3/5椎体压缩变形伴骨髓水肿,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住院行L3单侧...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弯腰搬重物后出现腰背部剧烈疼痛1周”,于2022年5月入院治疗。入院后追溯病史,3年前因轻微扭伤后出现腰背部疼痛,于本院行腰椎MR示L3/5椎体压缩变形伴骨髓水肿,诊断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住院行L3单侧、L5双侧椎弓根入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术后腰背部疼痛得到明显缓解,佩戴腰围可自主下地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骨水泥椎再骨折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
15
作者 赵胜江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42例,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 目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吴中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142例,均接受PKP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术前、术后7 d伤椎Cobb角变化、疼痛程度、椎体骨折压缩程度,统计术后再骨折发生情况,并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索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7 d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伤椎Cobb角、椎体骨折压缩程度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2例PKP治疗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38例,发生率为26.76%。再骨折组年龄≥70岁、术前骨密度T值1.0~2.5 S、使用糖皮质激素、术前骨折椎体数≥2个的患者较未发骨折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70岁(OR=2.657)、术前骨密度T值1.0~2.5 S(OR=4.024)、使用糖皮质激素(OR=5.137)、术前骨折椎体数≥2个(OR=3.276)是影响PKP治疗OVCF患者术后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VCF患者采用PKP治疗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伤椎Cobb角、椎体骨折压缩,年龄、术前骨密度T值、糖皮质激素使用史及术前骨折椎体数均与再骨折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术后再骨折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分阶段中西医综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再骨折的影响
16
作者 钟伟立 朱一文 +1 位作者 招仕富 王晓丽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究分阶段中西医综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再骨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 目的探究分阶段中西医综合治疗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再骨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2年8月—2023年12月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根据术后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0,使用唑来膦酸钠治疗)和观察组(n=30,实施分阶段中西医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骨密度、胸腰椎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椎体再骨折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05,P<0.05)。治疗前,两组骨密度、Cobb角,椎体间活动范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椎体间活动范围均提升,Cobb角减小,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将分阶段中西医综合治疗应用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精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患者的治疗中,能有效提升骨密度,降低术后再骨折发生率,改善胸腰椎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中西医综合治疗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再骨折发生率 胸腰椎活动度 COBB角
下载PDF
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对侧髋部再骨折危险因素策略探讨
17
作者 刘智超 常德海 +1 位作者 侯作保 郭二鹏 《智慧健康》 2024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出现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出现对侧髋部再骨折情况,分别记作骨折康复组(n=30)、骨折危险组(n=70),统计侧髋部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制... 目的 分析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出现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出现对侧髋部再骨折情况,分别记作骨折康复组(n=30)、骨折危险组(n=70),统计侧髋部再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科学的预防方案,促进患者更好康复。结果 骨折危险组患者年龄均值(80.23±4.28)岁,术后不能及时进行功能训练有71例患者、占比73.3%,属于骨质疏松有19例、占比63.3%,伴随内科病症有23例、占比76.7%,依从性差为17例、占比56.7%,末次观察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值(82.03±2.40),各个项目数据和骨折康复组患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髋部再骨折的危险因素比较多,有高龄、骨质疏松、伴随内科病症、术后没有及时进行功能训练、依从性差、末次观察髋关节功能评分。结论 对髋部骨折术干预的老年患者,医护工作者应针对性实施干预工作,预防患者有骨质疏松、设计科学的功能训练方案、动态了解髋关节功能表现,有效开展术后指导,避免患者在术后出现侧髋部再骨折问题,保障患者康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侧髋部 再骨折 危险因素 相关策略
下载PDF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18
作者 车正瑶 毕怀梅 +2 位作者 王涛 杨淞棉 张栌匀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4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二次骨折或多次骨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知网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1月15日发表的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相关的文献。2名研究者单独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信息...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再骨折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二次骨折或多次骨折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知网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4年1月15日发表的与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发生再骨折相关的文献。2名研究者单独对文献进行筛选、提取信息、质量评价及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5篇,包含4750例样本、危险因素12个。Meta分析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使用史(OR=1.97,95%CI 1.40~2.77)、骨密度(OR=2.54,95%CI 1.87~3.46)、术前骨折椎体数(OR=5.49,95%CI 3.41~8.84)、手术椎体数(OR=4.35,95%CI 2.68~7.04)、骨水泥椎间盘渗漏(OR=3.62,95%CI 2.25~5.81)、年龄(OR=3.52,95%CI 2.81~4.41)、性别(OR=2.31,95%CI 1.59~3.35)、体质量指数(OR=7.38,95%CI 2.96~18.40)、COPD(OR=2.53,95%CI 1.49~4.28)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骨水泥注入量、是否经常锻炼、骨折病史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使用史、骨密度、术前骨折椎体数、手术椎体数、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COPD是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再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预防其中可控因素可有效降低再骨折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骨质疏松性骨折 再骨折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再骨折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
19
作者 吴广焕 杨思郭勇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0期0050-0053,共4页
目本文本文将深入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将对梧州市中医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一次回顾性的分析。研究中将没有再次发生骨折的50例患者作... 目本文本文将深入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因素。方法 本研究将对梧州市中医医院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一次回顾性的分析。研究中将没有再次发生骨折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再次发生骨折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两组相关资料并进行对比得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单因素,并将单因素进行Logistic分析得出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大、骨密度低、初次骨折椎体数目多、手术椎体数多、骨水泥不适量、发生骨水泥渗漏、未规范化抗骨质疏松治疗、依从性低均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术后再骨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再骨折可能与年龄大、骨密度低、初次骨折椎体数目多、手术椎体数多、骨水泥不适量、发生骨水泥渗漏、未规范化抗骨质疏松治疗、依从性低有关,临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进行干预,预防术后再骨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术后再骨折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