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1篇文章
< 1 2 1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实相间:模式化和写真视阈下与辽人“性格”相关内容之书写——以辽代石刻文字为史料
1
作者 张国庆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8,共8页
检索出土辽代石刻文字发现,辽人墓志铭作者在书写志主“性格”及与其相关的“姿容”“行为”及“命运”等内容时,大多从“模式化”和“写真”双重视角切入,交替映现“性格”关联“姿容”,“性格”支配“行为”,“性格”影响“命运”等... 检索出土辽代石刻文字发现,辽人墓志铭作者在书写志主“性格”及与其相关的“姿容”“行为”及“命运”等内容时,大多从“模式化”和“写真”双重视角切入,交替映现“性格”关联“姿容”,“性格”支配“行为”,“性格”影响“命运”等文本景观。但其中也有些书写内容属于溢出常态之外者,需要稍作辨析或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人墓志铭 模式化和写真 性格 姿容 行为 命运
下载PDF
符号消费视域下AI写真用户的身份建构与认同研究——以“妙鸭相机”小程序为例
2
作者 丁梦颖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107-110,共4页
目的:在AI技术的加持下,以“妙鸭相机”小程序为代表的AI写真不仅拓宽了写真拍摄的途径,创造了新的符号消费方式,还引发了用户对身份建构与认同的新思考,因此研究AI写真用户在数智时代的身份建构与认同,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拟像世界与现实... 目的:在AI技术的加持下,以“妙鸭相机”小程序为代表的AI写真不仅拓宽了写真拍摄的途径,创造了新的符号消费方式,还引发了用户对身份建构与认同的新思考,因此研究AI写真用户在数智时代的身份建构与认同,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拟像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异同,把握用户的需求和心理,为未来的技术应用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文章从符号消费视角出发,以“妙鸭相机”AI写真小程序的用户为研究对象,分析数智时代AI写真用户的符号消费机制如何形成、拟像世界中AI写真用户身份如何建构等问题,并由此深入探讨AI生成的图像对他者的目光吸引和自我形象的反思。结果:研究发现,AI写真的用户将理想的自我通过AI技术投射到虚拟场景中,从“镜中我”到“雾中我”来构建自身形象,对于外在形象的过度重视,使AI写真用户陷入了一种精神乌托邦的世界。结论:AI写真本质上属于流水线式的生产,其标准化制作、个性化输出的生产方式,让用户所得到的写真图像的差异性仅仅体现在面部特征的个性化,用户过度沉溺于虚拟的建构当中,很可能成为资本的附庸。此外,当前AIGC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是未来需要继续探索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消费 身份建构 AI写真 “妙鸭相机”
下载PDF
真人真事写真话 直接间接真情——“让真情自然流露”习作指导
3
作者 于春梅 《今日教育(作文大本营)》 2024年第4期49-49,共1页
同学们,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内心世界。生活中经历的一切,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如果我们善于捕捉内心情感的变化,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法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就能让真情自然流露。
关键词 习作指导 情感真实 自然流露 真人真事 情感体验 真情 写真 善于捕捉
下载PDF
“写真”何以“是照相的正用”?——刘半农晚年的摄影“转向”及其写真摄影观研究
4
作者 裴帅 李小汾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12-120,共9页
在中国摄影史进程中,刘半农是我国早期美术摄影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在中国第一本摄影理论著作《半农谈影》中将摄影分为“写真摄影”和“写意摄影”两大类,并花费大量的笔墨高调推崇写意摄影。然而他这种对写意的推崇与创作实践到... 在中国摄影史进程中,刘半农是我国早期美术摄影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他在中国第一本摄影理论著作《半农谈影》中将摄影分为“写真摄影”和“写意摄影”两大类,并花费大量的笔墨高调推崇写意摄影。然而他这种对写意的推崇与创作实践到了其晚年似乎逐渐被弱化,他似乎更加重视作为工作用途的写真摄影。本文在对刘半农晚年摄影生涯的两段重要外出考察经历进行铺开的基础上,从知识生产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刘半农的写真摄影观及其影响,揭示了刘半农晚年出现摄影转向的原因,弥补了学界在该领域研究中的空白与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摄影 刘半农 写真摄影 知识生产
下载PDF
张宏写真山水画风格解析
5
作者 李皓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3年第2期51-53,共3页
山水画家张宏的作品带有一种自然主义的精神,他遵从自己主观上的感受,真实地去描绘山川景致,但也没有丢失山水画的传统。此种于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可以说为晚明的山水画创作带来一缕新鲜的空气。现从晚明的时代背景、张宏的山水画作品等... 山水画家张宏的作品带有一种自然主义的精神,他遵从自己主观上的感受,真实地去描绘山川景致,但也没有丢失山水画的传统。此种于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可以说为晚明的山水画创作带来一缕新鲜的空气。现从晚明的时代背景、张宏的山水画作品等方面去论述其独具风格的写真山水画形成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画 张宏 山水画 写真风格
下载PDF
新见王钊《大观园全图》及《红楼梦写真》考
6
作者 许军杰 《曹雪芹研究》 2023年第2期123-136,共14页
新见晚清画报画家王钊所绘《大观园全图》是目前已知最早含有人物的大观园题材版画作品,研究价值颇高。该图构图严谨,画工精细,独具特色,对于补充完善红楼绘画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物及文献史料考证了《红楼梦写真》最初名为《石... 新见晚清画报画家王钊所绘《大观园全图》是目前已知最早含有人物的大观园题材版画作品,研究价值颇高。该图构图严谨,画工精细,独具特色,对于补充完善红楼绘画史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物及文献史料考证了《红楼梦写真》最初名为《石头记画谱》,系王钊受人聘请而绘制的作品,曾于光绪十四年至次年以半月刊的形式连载发行,后在民国七年翻印时更名,《大观园全图》则是《石头记画谱》第七号发行的内容。照相石印术为近代出版业的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与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钊 大观园全图 石头记画谱 红楼梦写真 照相石印术
下载PDF
从《写真秘诀》来看传统艺用人体解剖
7
作者 程付婷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3年第5期46-49,共4页
丁氏一族世代精于写真,丁皋《写真秘诀》是丁氏写真世家写真经验的集大成之作,从《写真秘诀》来看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对传统肖像画技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及教学。通过部位、起稿、虚实等多个篇章进行论述,循序渐进,图文并茂,笔者尝试从技法... 丁氏一族世代精于写真,丁皋《写真秘诀》是丁氏写真世家写真经验的集大成之作,从《写真秘诀》来看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对传统肖像画技法进行了详细分析及教学。通过部位、起稿、虚实等多个篇章进行论述,循序渐进,图文并茂,笔者尝试从技法方面探索传统艺用人体解剖在写真之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皋 传统艺用人体解剖 写真
下载PDF
自我的凝视:白居易的写真诗与对镜诗 被引量:10
8
作者 衣若芬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7,共7页
文章探讨的是作者书写"看见自我"的视觉经验及其反思。在唐代诗人中,题咏自己的肖像画、书写揽镜自照心情者,以白居易(772~846)的作品最多,至少有十五首。文章即以白居易观看自己的肖像画以及照镜题材的诗作为例,分析诗人从... 文章探讨的是作者书写"看见自我"的视觉经验及其反思。在唐代诗人中,题咏自己的肖像画、书写揽镜自照心情者,以白居易(772~846)的作品最多,至少有十五首。文章即以白居易观看自己的肖像画以及照镜题材的诗作为例,分析诗人从凝视自我的视觉体验中感知的自我意识。诗人透过画像再现或镜面反射,得知三重层次的"自我形象"——真实自我的幻影、他人眼中的"我"以及理想之"我"的期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居易 写真 凝视 唐代
下载PDF
论晚明小说戏曲中的“写真图” 被引量:2
9
作者 蔡亚平 程国赋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6-148,共13页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与绘画艺术的关系相当密切,晚明小说戏曲中可以见到“写真图”的相关描述。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晚明小说戏曲中的“写真图”进行探讨:1.统计这一时期出现“写真图”情节的小说戏曲作品数量,共有18篇作品。2.晚明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戏曲与绘画艺术的关系相当密切,晚明小说戏曲中可以见到“写真图”的相关描述。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晚明小说戏曲中的“写真图”进行探讨:1.统计这一时期出现“写真图”情节的小说戏曲作品数量,共有18篇作品。2.晚明小说戏曲中描述的“写真图”体现出以下特点:通常是对人物的正面描摹、有时对人物形象进行美化、强调形神兼备以及追求人物与景物的融合。3.晚明小说戏曲中时常出现“写真图”情节的原因在于:人物画复兴,晚明叙事文学题材自身发展演变的影响以及文坛上生命意识与自我意识的崛兴,均对这一文学现象的产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4.晚明小说戏曲中“写真图”的功用主要体现在:对小说戏曲故事的发展、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与形象塑造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明 小说戏曲 写真图”
下载PDF
敦煌写真邈真画稿研究——兼论敦煌画之写真肖像艺术 被引量:13
10
作者 沙武田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1期43-62,共20页
本文首先对Stein painting163、P.4522v、P.2002v三份人物写真白描画作了说明,然后就藏经洞绘画和敦煌石窟艺术中之写真肖像艺术展开讨论,表明在敦煌画资料中写真肖像艺术作品如同敦煌石窟艺术一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不断发展... 本文首先对Stein painting163、P.4522v、P.2002v三份人物写真白描画作了说明,然后就藏经洞绘画和敦煌石窟艺术中之写真肖像艺术展开讨论,表明在敦煌画资料中写真肖像艺术作品如同敦煌石窟艺术一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佛教石窟中有敦煌特色之人物肖像画。文中最终确定了三份白描画为人物写真邈真画稿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画稿 写真邈真
下载PDF
高僧写真传统钩沉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善庆 《敦煌学辑刊》 CSSCI 2006年第3期97-106,共10页
敦煌莫高窟以及藏经洞出文书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高僧写真作品,填补了美术史研究资料中的一个空白。本文首先对和高僧写真这一传统有关的文献、考古资料进行了梳理,其次对敦煌禅定高僧写真所特有的形制规范的源头和概况做了推论,最后论述... 敦煌莫高窟以及藏经洞出文书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高僧写真作品,填补了美术史研究资料中的一个空白。本文首先对和高僧写真这一传统有关的文献、考古资料进行了梳理,其次对敦煌禅定高僧写真所特有的形制规范的源头和概况做了推论,最后论述了双履图在写真形成过程中角色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僧写真 传统钩沉 图像组合 双履图
下载PDF
写真照与桑塔格的“照相式观看” 被引量:2
12
作者 边千慧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69,共3页
本文以桑塔格的"照相式观看"为视角,从四个层次探讨了以"上相"为标准的影楼写真照,在作为视觉证据纪录并塑造了美的同时导致了美的消解。影楼写真照作为"失真"的自我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重塑着大众... 本文以桑塔格的"照相式观看"为视角,从四个层次探讨了以"上相"为标准的影楼写真照,在作为视觉证据纪录并塑造了美的同时导致了美的消解。影楼写真照作为"失真"的自我形象,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重塑着大众的自我认知及观看方式,并且成为消费社会的神话式图像标本,最终用"上相的完美"偷换掉并不完美的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相式观看 写真 上相
下载PDF
论传统写真艺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玲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2年第4期108-110,共3页
传统写真属于人物画的范畴 ,要求达到“形神兼备”。通过对写真艺术历史的考察 ,认为 :传统写真在我国绘画中是发展很早的一种艺术体裁 ,传神是写真艺术的优良传统 ,背拟是写真艺术的重要法则 ,线描和笔墨法是写真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 传统写真属于人物画的范畴 ,要求达到“形神兼备”。通过对写真艺术历史的考察 ,认为 :传统写真在我国绘画中是发展很早的一种艺术体裁 ,传神是写真艺术的优良传统 ,背拟是写真艺术的重要法则 ,线描和笔墨法是写真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传统写真艺术成就是由民间画工和优秀的文人画家共同创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真艺术 传神 背拟 线描法 笔墨法
下载PDF
《兄弟》:从寓言到“写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骆志方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47-49,共3页
《兄弟》暗示了余华小说艺术发生的新变。其《兄弟》之前的作品多是寓言性的,《兄弟》逐步走向了"写真",作品因而消解了隐喻性和荒诞性色彩;人物也不再是小说叙事结构中的符号和工具,而是具备了性格特征且具有个性魅力的形象... 《兄弟》暗示了余华小说艺术发生的新变。其《兄弟》之前的作品多是寓言性的,《兄弟》逐步走向了"写真",作品因而消解了隐喻性和荒诞性色彩;人物也不再是小说叙事结构中的符号和工具,而是具备了性格特征且具有个性魅力的形象;小说的主题内容也从"闹剧"走了出来,而成为描绘人物命运、揭示历史真相的正剧,其中也透露出作家的情感和价值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兄弟》 寓言 写真 符码
下载PDF
传神写真之杰作--浅谈《韩熙载夜宴图》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合民 《美术大观》 2009年第4期72-72,共1页
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传统,突出地表现在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以“传神”和“形神兼备”作为塑造艺术形象最根本的要求,《韩熙载夜宴图》生动地体现出这一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
关键词 《韩熙载夜宴图》 “传神” 艺术特色 写真 艺术传统 造型手段 艺术形象 形神兼备
下载PDF
美国早期文学中的艰难探索——加兰的《大路》与写真主义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罗小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18,共5页
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早期作家的探索具有重要的作用,当许多人模仿欧洲传统文学虚构浪漫故事时,哈姆林.加兰提倡写真主义,其艺术思想和文学实践对民族文学的形成做出了较大贡献,他的成功既得益于西部开发运动又与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艺术... 在美国文学发展史上早期作家的探索具有重要的作用,当许多人模仿欧洲传统文学虚构浪漫故事时,哈姆林.加兰提倡写真主义,其艺术思想和文学实践对民族文学的形成做出了较大贡献,他的成功既得益于西部开发运动又与当时盛行的印象主义艺术的影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姆林·加兰 西部开发 写真主义 印象主义
下载PDF
《双城记》——社会转型期的人性写真 被引量:4
17
作者 鲁永进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1期234-235,共2页
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用充满温情的笔触向世人展示了19世纪英国社会所出现的"人性"的扭曲、异化的现实,将他对社会、人性的童话式理解通过《双城记》表达出来,《双城记》被誉为描写法国大革命最... 英国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用充满温情的笔触向世人展示了19世纪英国社会所出现的"人性"的扭曲、异化的现实,将他对社会、人性的童话式理解通过《双城记》表达出来,《双城记》被誉为描写法国大革命最杰出的代表作。本文首先阐述了《双城记》的特点,其次,深入探讨了《双城记》对人性美的赞扬和《双城记》对人性丑恶的鞭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城记 社会转型 人性写真
下载PDF
吐蕃占领敦煌时期邈真赞问题的探讨——兼论唐代高僧写真像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3-35,共3页
敦煌沦陷吐蕃之后,其境内集中出现了一批邈真赞文,年代的下限至北宋太平兴国年间。这一画赞的传统来自中原,但是敦煌地区的高僧写真像赞有其特殊之处,即它不是以寺院祖师像为主体,而是从属于僧官的谱系。
关键词 邈真赞 高僧 写真
下载PDF
实现从实景到画景唯是“写真” 被引量:1
19
作者 束新水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7,共6页
中国画从实景到画景的转变全依赖于“写真”。在此我没使用“写生”一词,是因为我不想在“写真”与“写生”之间多费口舌,而“写真”的含义大家都明白,不存在任何歧义。荆浩《笔法记》载曰:“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 中国画从实景到画景的转变全依赖于“写真”。在此我没使用“写生”一词,是因为我不想在“写真”与“写生”之间多费口舌,而“写真”的含义大家都明白,不存在任何歧义。荆浩《笔法记》载曰:“太行山有洪谷,其间数亩之田,吾常耕而食之。有日登神粧山,四望回迹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真 《笔法记》 中国画 太行山 写生 荆浩
下载PDF
走进美妙的“交往”世界——江苏省海安县海陵小学交往教育校本课程写真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金贵 许卫兵 《基础教育课程》 2010年第1期146-148,共3页
·针对留守儿童的急剧增加,孩子直面父母亲情缺失等现象,对5800名城镇儿童进行独特调研; ·以“交往”为主题来重建教育理想,“以体验为学习方式,以唤醒为教育要义”;
关键词 交往教育 “交往” 校本课程 海安县 江苏省 写真 小学 海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