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民融合项目采用PPP模式的重点风险及防范建议
1
作者 彭颖政 李芍毅 +2 位作者 赵珩 唐文哲 孟祥鑫 《建筑经济》 2024年第1期37-45,共9页
军民融合项目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仅依靠国家财政专项拨款进行建设,面临着与地方技术脱节、创新动力不足、工程活力不够和利益诉求多元等诸多问题。基于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在地方的典型案例分析,本文指出在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项目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仅依靠国家财政专项拨款进行建设,面临着与地方技术脱节、创新动力不足、工程活力不够和利益诉求多元等诸多问题。基于PPP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在地方的典型案例分析,本文指出在军民融合项目应用中应重点关注风险、政策、成本、融合度、模式应用、契约精神、社会资本方选择等问题,并提出加快推动立法、强化法制意识、选择合理模式、深化军民融合等针对性建议,希望为军队老旧营区改造、红色教育基地建设和军民服务站建设等工程实施PPP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P模式 军民融合 军队工程 建议
下载PDF
军民融合创新联合体:内涵、逻辑与进路
2
作者 尹西明 陈泰伦 陈劲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60,共10页
军民融合是协同推进国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巩固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核心议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强化科技安全、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关键纽带。针对我国军民融合协同创... 军民融合是协同推进国防事业与经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巩固提升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核心议题。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强化科技安全、保障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的关键纽带。针对我国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面临的新挑战与新使命,基于使命驱动型创新和整合式创新理论,提出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军民融合创新联合体。系统解析军民融合创新联合体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和典型特征,构建军民融合创新联合体基本架构,探讨强化军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协同和整合式创新,积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攻关,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和场景化应用,以科技安全支撑经济、国防和新型国家安全的过程逻辑。提出以军民融合创新联合体为抓手,健全国家安全体系,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路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军民融合创新联合体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科技安全 科技强国
下载PDF
军民融合装备维修保障及能力评价研究综述
3
作者 廉伟 吴凡 曲婧华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2期8-11,共4页
为构建新型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使命任务,需准确掌握军民融合维修保障及能力评价研究现状。文章首先基于CNKI数据库,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军民融合装备维修保障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 为构建新型军民融合维修保障模式,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使命任务,需准确掌握军民融合维修保障及能力评价研究现状。文章首先基于CNKI数据库,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软件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军民融合装备维修保障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等情况;然后从军民融合装备维修保障研究和装备维修保障能力评价研究两个方面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梳理,并指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未来军民融合装备维修保障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维修保障 能力评价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军民融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黄朔 余长春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9期12-14,共3页
军民融合是国家为稳固国防建设和兼顾经济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探讨价值。本文使用2014~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并将其整合成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军民融合对区域创新能... 军民融合是国家为稳固国防建设和兼顾经济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探讨价值。本文使用2014~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军民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并将其整合成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军民融合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区域创新能力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人才教育体系构建
5
作者 祁宁 张澳 吴志红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期126-129,共4页
军民融合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机制,旨在打通军工和民用经济两大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优势互补,实现国民经济大循环。由于当前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两用人才法律规范、教育体系不健全,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两用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军民融合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机制,旨在打通军工和民用经济两大体系,优化资源配置、优势互补,实现国民经济大循环。由于当前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两用人才法律规范、教育体系不健全,通过分析地方高校军民融合两用人才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以军民融合为路径,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教育体系,旨在培育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尖端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端的科研、技术人才提供理论支持,对实现军民融合战略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地方高校 教育体系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建立军民融合物流体系保障军械物资供应的对策建议
6
作者 高健 于永刚 李洋 《物流科技》 2024年第3期154-155,共2页
文章以利用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提升军械物资供应能力和安全水平为主要内容,在分析军民融合发展策略基本情况后,梳理总结了建立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立军民融合物流体系保障军械物资供应的矛盾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制... 文章以利用军民融合物流体系提升军械物资供应能力和安全水平为主要内容,在分析军民融合发展策略基本情况后,梳理总结了建立军民融合物流体系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建立军民融合物流体系保障军械物资供应的矛盾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研究制定了提升军队军械物资保障能力和安全水平的针对性对策建议,为物流和仓储行业军民融合式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物流 供应
下载PDF
沈阳市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7
作者 姜宝山 宋伟滨 《辽宁经济》 2024年第1期37-43,共7页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讲话精神,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与优势,探索军民融合路径的深入实践与制度创新,推动东北地区国防安全、产业安全建设,带动东北再振兴,对于推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任务目标...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讲话精神,结合自身产业基础与优势,探索军民融合路径的深入实践与制度创新,推动东北地区国防安全、产业安全建设,带动东北再振兴,对于推进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任务目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剖析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的内涵,分析沈阳市军民融合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充分吸纳、总结绵阳、青岛与深圳等示范区科技创新与军民融合建设发展的有益经验,基于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的有机衔接与融合的总体方向与目标实施,提出厚植发展土壤环境、成果转化、平台建设等6项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创新体系 制度创新 中心城市
下载PDF
军民融合供应链风险研究综述与展望
8
作者 王晓燕 毛子荐 +1 位作者 宋辞 刘昭凡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由国有军工企业与民参军企业构成的军民融合供应链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载体,确保军民融合供应链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的迫切需求。文中以2011-2022年间中国知网军民融合供应链核心文献为研究样本,围绕系... 由国有军工企业与民参军企业构成的军民融合供应链是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重要实施载体,确保军民融合供应链安全稳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军民深度融合的迫切需求。文中以2011-2022年间中国知网军民融合供应链核心文献为研究样本,围绕系统特征、风险因素、风险控制的研究成果探究发现:军民融合供应链复杂的系统特征造成了军民企业二元分离与协同创新不足,极易放大风险因素对于军民融合供应链的负面影响,致使供应链安全稳定面临严峻挑战;受限于国防科技工业安全保密性,军民融合供应链运作情况鲜有披露,学术界对军民融合战略实施载体认识不足,给后续研究造成了困扰。未来该领域研究应坚持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以创新驱动军民企业突破合作壁垒,增强军民融合供应链安全性与竞争力;立足中国特色的管理实践,加强军民融合供应链案例研究,丰富实践素材与理论基础,为我国军民融合供应链研究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供应链 系统特征 风险因素 风险控制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9
作者 樊大乙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5期15-16,共2页
军民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是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困境,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出路。旨在... 军民融合发展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是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设航天强国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困境,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航天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出路。旨在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航天领域 军民融合
下载PDF
军民融合战略下军民协同虚拟教研室建设探究
10
作者 刘铁 庄振民 冯佳晨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5期25-26,34,共3页
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军队现代化建设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自2012年军地共同培养定向培养军士以来,为军队培养了大量合格军士,随着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时代的发展,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尝试建立军... 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军队现代化建设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自2012年军地共同培养定向培养军士以来,为军队培养了大量合格军士,随着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新时代的发展,暴露出一些问题。为解决实际问题,尝试建立军民协同虚拟教研室,从军民协同虚拟教研室的内涵、特色与优势以及军民协同虚拟教研室建设的内容与路径方面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军民协同 虚拟教研室
下载PDF
基于“行业云+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军民融合供应链融资模式研究
11
作者 李凌 余梦园 杨文峰 《中国军转民》 2024年第6期59-60,共2页
供应链金融在军民融合领域落地实施难度较大,大部分民参军企业难以通过自身配套交易背景解决融资需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针对民参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问题,着力新技术应用和模式研究创新,提出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设... 供应链金融在军民融合领域落地实施难度较大,大部分民参军企业难以通过自身配套交易背景解决融资需求,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针对民参军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的问题,着力新技术应用和模式研究创新,提出区块链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建设,设计运行模式,在保障数据安全性、私密性基础上,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帮助民参军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供应链融资服务模式 行业云平台 区块链
下载PDF
军民融合发展的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健 吴泽翔 张丽岩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年第9期5-8,共4页
军民融合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为研究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总结二元结构理论、协同创新理论、技术创新体系等理论基础,分析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创新要素构成、创新要素分析... 军民融合对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为研究内容,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总结二元结构理论、协同创新理论、技术创新体系等理论基础,分析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的内涵、创新要素构成、创新要素分析以及概念模型,结合国内外军民融合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军民融合发展发展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协同创新 创新要素
下载PDF
军民融合背景下的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3
作者 宋伟志 陈智勇 +3 位作者 李洲稷 姚永玉 程广伟 仝岐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3期93-96,共4页
立足本科院校实际,探索军民融合背景下专创融合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挖掘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点,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课程内容相融合,推行多方协同融合的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交叉融合专业知识体系,搭建分层递进式... 立足本科院校实际,探索军民融合背景下专创融合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挖掘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点,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与课程内容相融合,推行多方协同融合的产教融合模式,构建交叉融合专业知识体系,搭建分层递进式创新实践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锻炼学生科研分析和创新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专创融合 创新创业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核电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核心范畴与机理探究
14
作者 方炜 张明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6-136,共11页
新发展时期,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使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加快推动以核电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带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统一刻不容缓。选取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核电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 新发展时期,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使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与机遇,加快推动以核电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之路,带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统一刻不容缓。选取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核电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核心范畴及其作用机理进行探索性分析,将中国核电产业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概括为以安全第一为基本要求,技术创新为起点,融合政策推动、融合需求牵引为动力机制的,具有高度关联性的全产业链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模式,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实施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扎根理论 全产业链 军民融合 核电产业
下载PDF
以军民融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15
作者 田力 《经济师》 2023年第4期15-16,共2页
构建大型军工企业为龙头科技创新的产业集群,制度创新,聚集高端产业,推动全产业链转型升级。构建开放协同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体系,财政、金融和社会资本多方支持,提升国防产品产能储备,共同创新促进区域转型升级。
关键词 军民融合 产业集群 创新 转型升级
下载PDF
军民融合背景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16
作者 郑旭 蒋宏志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40-42,共3页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普通高校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阵地,开展国防教育是普通高校参与军民融合建设的重要手段。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新格局,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拓展了军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新时期的... 军民融合是国家战略,普通高校是军民融合的重要阵地,开展国防教育是普通高校参与军民融合建设的重要手段。军民融合战略思想的提出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开创了新局面、新格局,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拓展了军民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新时期的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必须深刻把握军民融合思想的科学内涵,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力争为我国的全民国防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普通高校 国防教育 创新路径
下载PDF
航空类院校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以南昌航空大学为例
17
作者 李林桂 谢冰 祖彦 《中国军转民》 2023年第24期144-145,共2页
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类院校持续推进军民融合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是全面贯彻学习习近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实际研究航空类院校军地... 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是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类院校持续推进军民融合人才双向培养交流使用,是全面贯彻学习习近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牢牢把握新时代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举措。根据实际研究航空类院校军地培养的使命任务、现状问题、构建路向,确保航空类院校培养的人才符合强军事业需要,以期更好地发挥人才对强军事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为提高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新时代强军事业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类院校 军民融合人才培养 军民融合发展
下载PDF
军民融合体系下军事体能训练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18
作者 姜勇 张岸淇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4期236-239,共4页
针对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目标要求的实战化训练已在部队掀起热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分析世界军事强国军事体能训练人才培养的特点,研究结果发现:世界各军事强国具有训练理念实战化、战争化... 针对人民军队建设发展目标要求的实战化训练已在部队掀起热潮,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逻辑分析等方法,梳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比分析世界军事强国军事体能训练人才培养的特点,研究结果发现:世界各军事强国具有训练理念实战化、战争化,组训人员体系化、专业化以及训练实施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对比外军先进理念,从实战化的角度,发现当前我国在军事体能训练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组训人才缺乏、评估体系不健全等现实困境。为切实改善我军军事体能训练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建议:充分发挥我国教育资源充沛、瞄准基层紧贴实战、按级建立评估机制、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发挥专项运动特点等军民融合优势,进一步优化完善实战化军事体能训练人才培养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战化训练 军事体能训练 军民融合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策略探讨
19
作者 孙琪霞 胡文俊 陈子阳 《中国军转民》 2023年第18期80-81,共2页
本文探讨了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策略。首先对当前高校军民融合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了高校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优势,进一步从国内外高校已有参与军民融合的经验、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两方面入手,提出高校参... 本文探讨了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策略。首先对当前高校军民融合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归纳了高校参与军民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和优势,进一步从国内外高校已有参与军民融合的经验、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两方面入手,提出高校参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径,最后指出高校深度参与军民融合的难点所在。本文的研究旨在对高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供一些战略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参与 军民融合 发展思路 融合难点
下载PDF
军民融合商用车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
作者 苏庆列 余庚 黄美婷 《机电技术》 2023年第1期118-120,共3页
为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高部队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新时代发展对商用车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通过分析军民融合培养部队商用车应用技术人才的意义和现状,探索“一基地双训练三协同”的军民融合合作模式;依托地方院校专业办学优势,... 为贯彻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提高部队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新时代发展对商用车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通过分析军民融合培养部队商用车应用技术人才的意义和现状,探索“一基地双训练三协同”的军民融合合作模式;依托地方院校专业办学优势,充分发挥汽车专业教学资源,实施“三教改革”,构思并实践军民融合紧缺人才创新培养长效机制,取得积极成效,为开展军民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民融合 三教改革 人才培养 商用车应用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