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与人均GDP和农业人口比重之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左相国 黎志成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双因素回归分析 单因素关系分析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 人均GDP 农业人口比重
下载PDF
人均GDP和农业人口比重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边际贡献 被引量:7
2
作者 左相国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农业人口比重 第三产业 人均GDP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发展 分析样本 边际贡献
下载PDF
我国第三产业与人均GDP、农业从业人口的关系
3
作者 罗祥立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1-173,共3页
考察我国各省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三次产业中农业从业人口比重的关系 ,对他们之间数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得出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从业人口比重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的观点 ,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必须... 考察我国各省区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三次产业中农业从业人口比重的关系 ,对他们之间数量关系的回归分析 ,得出了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从业人口比重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的观点 ,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必须保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 ,以及通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即通过城市化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人均GDP 农业从业人口比重
下载PDF
兰州农业发展的问题思考 被引量:5
4
作者 牛永红 卢生康 《发展》 2007年第12期49-50,共2页
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城市,交通便利,农业发达,农业生产区位优势显著。全市人口众多,非农业人口比重达50%以上,2003年已达57.68%,城市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潜力巨大。蔬菜尤其高原夏菜、瓜果、肉类和乳制品发展迅速,但农业产品地域... 兰州作为甘肃省省会城市,交通便利,农业发达,农业生产区位优势显著。全市人口众多,非农业人口比重达50%以上,2003年已达57.68%,城市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潜力巨大。蔬菜尤其高原夏菜、瓜果、肉类和乳制品发展迅速,但农业产品地域性特征较强。生态农业发展迅猛,产业格局日益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发展 兰州 农业人口比重 省会城市 农业产品 地域性特征 交通便利 区位优势
下载PDF
史无前例的人口迁移与社会转型
5
作者 徐匡迪 《中国中小企业》 2013年第12期78-79,共2页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是以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为核心,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演进过程。在现代意义上,城镇化是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的一种发展现象,它... 什么是城镇化?城镇化是以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上升为表征,以产业结构从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为核心,社会结构从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的演进过程。在现代意义上,城镇化是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的一种发展现象,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人口迁移 农业人口比重 城镇化 城镇人口 工业经济 农业经济 产业结构
下载PDF
对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思考——肇州县个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忠印 李艳光 李志平 《黑龙江金融》 2009年第2期52-53,共2页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途径。肇州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比重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发展现代农业不但是紧迫任务,更是...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矛盾,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途径。肇州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比重占全县人口的70%以上,发展现代农业不但是紧迫任务,更是必然选择。为此,笔者就肇州县发展现代农业情况进行了调查,力求找出制约因素,破解现代农业发展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发展 肇州县 个案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人口比重 农村工作 现实途径
下载PDF
影响绵阳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7
作者 岳含云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58-62,共5页
近年来,绵阳市的农业有了迅速的发展,政策因素无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农业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对农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而有些因素则具有潜在的作用。因此弄清影响绵阳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近年来,绵阳市的农业有了迅速的发展,政策因素无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农业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因素对农业的发展有明显的制约作用,而有些因素则具有潜在的作用。因此弄清影响绵阳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侧重对自然、生产及社会经济因素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 主要因素分析 社会经济因素 农业人口比重 生产因素 水平指标 逐步回归分析 农业生产水平 农村改革 种植业产值
下载PDF
关注现代农业
8
《广西经济》 2007年第3期1-1,共1页
当前,我区农业农村出现了多年企盼、十分难得的好局面,但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我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乘着中... 当前,我区农业农村出现了多年企盼、十分难得的好局面,但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越要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感。我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农业基础比较薄弱,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乘着中央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的春风,我们要借势抓特色、强基础、促长远,扎扎实实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登上一个新台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业人口比重 “三农”工作 农村发展 新农村建设 忧患意识 农业基础 持续增收
下载PDF
河南县级农业信息网建成
9
《中国供销商情(村官)》 2005年第6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农业信息网 农产品购销 农业人口比重 价格行情 信息化网络 网上公布 上网计算机 信息体系 地方特色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高度全球化下的农业发展策略
10
《四川省情》 2017年第1期5-5,共1页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较高但却已高度融入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改革面临国内成本上涨与国际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国内农业政策目标与WTO补贴限制的双重约束。如何从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 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较高但却已高度融入全球农产品市场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农业支持政策改革面临国内成本上涨与国际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双重压力、国内农业政策目标与WTO补贴限制的双重约束。如何从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造成的困境中走出来,发挥市场机制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眭作用,提高农业质量、效率和竞争力,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策略 全球化 农业人口比重 农业政策目标 农业资源配置 发展中国家 农产品市场 农产品价格
下载PDF
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李蓓蓓 徐峰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41,共8页
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本文采用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估算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率。这一研究方法,同时也解决了因中国近代城市人口统计资料奇缺而导致的衡量城市化率的困难和失真,... 基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结构具有内在的稳定性,本文采用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估算近代中国的城市化率。这一研究方法,同时也解决了因中国近代城市人口统计资料奇缺而导致的衡量城市化率的困难和失真,并在勾勒城市化率变化曲线的基础上,划分中国近代城市化发展的阶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比重 城市化率 城市化分期
下载PDF
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雷世平 《湖南社会科学》 2005年第5期145-149,共5页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入学问题 城市农民工 进城农民工 农业人口比重 城市化进程 农民工人 农业大省 统计资料
下载PDF
定西市建筑业发展问题探微 被引量:3
13
作者 魏奋子 姚兵祥 《发展》 2006年第7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建筑业发展 定西市 经济欠发达地区 农业人口比重 农民人均收入 人均GDP
下载PDF
强化县域创新 文化产业 县域创新驱动力 被引量:1
14
作者 郜亮亮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第8期52-55,共4页
我们国家农业人口比重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是支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础产业,文化与农业的结合会让文化产业带来的巨大收益传递到农户那里,这样脱贫致富的效率才会提高,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县域经济在中国经济里占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 我们国家农业人口比重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农业是支撑贫困人口脱贫的基础产业,文化与农业的结合会让文化产业带来的巨大收益传递到农户那里,这样脱贫致富的效率才会提高,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县域经济在中国经济里占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个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里可以看到,他把县域治理概括成'接天线'又'接地气'。县城在我们国家政权结构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力 产业 产业振兴规划 跨界融合 农业人口比重
下载PDF
城镇密集区综合竞争力的测度与对比分析
15
作者 刘荣增 徐赛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Z期52-54,共3页
城镇密集区,国外也称做多中心城市区域,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多个大中型城市为核心,城市之间、城市与区域之间发生着密切联系,城市化水平较高,城镇连续性分布的城镇密集地域。
关键词 城镇密集区 城市化水平 城市区域 对比分析 综合规划 农业人口比重 城市群 利用外资总额 经济发展潜力 做多
下载PDF
谈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九占 《现代乡镇》 2002年第10期57-60,共4页
积极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十五"期间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它对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要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客观分析当前小城镇建设的现... 积极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十五"期间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它对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要充分认识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客观分析当前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分析城镇化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活动,为节约时间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交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市场化和社会化发展。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从1978年的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人口比重 城乡经济结构 经济发展水平 空间集聚 小城镇发展 经济良性循环 客观分析 社会化发展 交换方式 小城镇规划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纪实
17
作者 马小平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6-38,共3页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对于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更显得重要.为把握这一经济现象的未来走势,探索做好这项...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对于农业人口比重较大的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来说,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更显得重要.为把握这一经济现象的未来走势,探索做好这项工作的新路子,我在2004年暑假,来到家乡河南南阳方城县,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座谈、发放问卷等方式,基本掌握了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转移工作 农村劳动力转移 纪实 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人口比重 社会稳定 未来走势
下载PDF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8
作者 贺红兵 《中外企业家》 2013年第12期32-34,共3页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经历的一种趋势。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在75%-80%,甚至更高。中国改革开放30...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所经历的一种趋势。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和服务业从业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农业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一般在75%-80%,甚至更高。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我国的城镇化比率也得到了大幅提高。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进程 农业人口比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 城镇化率 从业人口 第二产业
下载PDF
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
19
作者 冯颖 《理论建设》 2011年第1期107-109,共3页
城镇化是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向特定空间集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人口比重下降,工业、服务业人口比重上升,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聚,生产方式、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农业人口比重 社会活动 空间集聚 城市集聚 生产方式 服务业 经济
下载PDF
城市国际化相关概念辨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海如 《杭州(生活品质)》 2010年第11期18-19,共2页
城市国际化是从国别的尺度去衡量城市影响地域,特别是指其吸引和辐射功能等的国际意义的一种属性,其程度的强弱依城市本身的国际地位而异。在国际上展开城市国际化的系统研究。
关键词 城市国际化 城市现代化 现代化国际城市 概念辨析 农业人口比重 国际意义 城市经济结构 国际性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