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对农业生产效率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基于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2
1
作者 钟成林 周峰 胡雪萍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36-144,共9页
为总结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演变规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以发展经济学农业劳动力城乡迁移理论为指引,利用我国30个省份1991-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和门限面板回归模... 为总结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演变规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本文以发展经济学农业劳动力城乡迁移理论为指引,利用我国30个省份1991-2016年的相关数据,综合采用Malmquist指数法和门限面板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整个城镇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将依次经历“大规模化转变”(零星乡-城单向迁移向大规模乡-城单向迁移的转变)和“双向化转变”(大规模乡-城单向迁移向乡-城与城-乡流动模式并举的双向流动模式的转变)两次转变,其中第一次转变对应的城市化率临界区间为31%-40%,而第二次转变对应的城市化率临界区间为55.2%-63.2%。(2)总体而言,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有效地促进了全要素农业生产效率的增长,但与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第一次转变相比,第二次转变对全要素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边际促进作用相对更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对规模效率捕获能力的下滑是导致上述差异的结构性根源,而我国农地产权制度不完善、土地产权交易市场体系不健全、农地的家庭之间流转以及家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集中过程受阻、生产经营规模无法实现同步扩张,农业生产系统对规模效率的捕获能力持续下滑等是导致上述差异的内在根源。根据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的阶段特征,应实行差异化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和农地流转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流动模式变迁 大规模化转型 双向化转型 全要素农业生产效率 规模效率 面板门限回归模型
下载PDF
农村家庭生计模式变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新渠村调查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万冰 龙开义 《西部论坛》 2013年第2期20-27,共8页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模式可概括为"农业生计模式""农业兼非农业生计模式"和"非农业生计模式"三种。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新渠村的家庭生计模式经历了从以牧业为主到以种植业为主,到多元化发展的历程... 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生计模式可概括为"农业生计模式""农业兼非农业生计模式"和"非农业生计模式"三种。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新渠村的家庭生计模式经历了从以牧业为主到以种植业为主,到多元化发展的历程,生计模式的变迁是村民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及其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思想观念的转变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现代化背景下,农村家庭生计模式变迁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农业的集约化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需要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引导村民转向非农生产,增加村民的非农收入;另一方面,要实现小规模农业生产向大规模农业生产的转变,农村需要引进农业技术人才,也需要政府的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家庭生计模式 农村家庭经济 生计模式变迁 农村劳动力转移 家庭收入 非农收入 农业集约化 农业技术人才
下载PDF
几个著名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分析
3
作者 刘茂松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Z3期415-423,共9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流动,或者说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生现象。尽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种流动的方式可能很不一样,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但这种流动是确实存在的,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象... 农村劳动力就业流动,或者说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生现象。尽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种流动的方式可能很不一样,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但这种流动是确实存在的,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一般都是二元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农村劳动力流动既是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转化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流动 工业部门 发展中国家 工资水平 农业部门 模式分析 刘易斯模式 边际生产率 城市 农业剩余
下载PDF
几个著名的农村劳动力流动模式分析
4
作者 刘茂松 《经济研究参考》 1992年第68期43-51,共9页
农村劳动力就业流动,或者说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生现象。尽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种流动的方式可能很不一样,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但这种流动是确实存在的,是一种普遍的客... 农村劳动力就业流动,或者说从农业部门流向非农业部门,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生现象。尽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这种流动的方式可能很不一样,各自具有自己的特点,但这种流动是确实存在的,是一种普遍的客观现象。特别是发展中国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就业 流动模式 发展中国家 经济发展过程 农业部门 共生现象 人类社会 发达国家
下载PDF
重新审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选择
5
作者 迟爱敏 秦玉良 《乡镇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重新审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业劳动力流动 增加农民收入 富余劳动力 理论与实践 理论工作者 劳动力剩余 科学合理 农村市场 重新认识 优化配置 人力资源 政策扶持 转移模式 回眸
下载PDF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斌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3期89-92,共4页
我国农村目前有4.5亿劳动力,其中约有2.5亿过剩,今后还将以每年12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劳均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5.5亩降到1991年的1.25亩。因此,转移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一件大事,它关系到中国整个社会发展... 我国农村目前有4.5亿劳动力,其中约有2.5亿过剩,今后还将以每年12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而劳均耕地面积由1978年的5.5亩降到1991年的1.25亩。因此,转移和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我国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一件大事,它关系到中国整个社会发展水平。为了明了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及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转出地、转入地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笔者利用自身的优势,指导学生分别对我国江西省萍乡市上票区,广东省中山市所属乡镇、辽宁昌图县、湖南衡阳县洪市镇、华容县、广西恭城谣族自治县及湖南长沙县七个地区进行了走访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开放程度、生存压力、文化素质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的特点。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可归纳为以下五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模式 我国农村 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农业剩余劳力 乡镇企业 农村社区 中山市 流动 华容县
下载PDF
浅论南雄市农业产业化模式
7
作者 钟新华 《韶关大学学报》 1999年第5期62-66,共5页
农业产业化是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路子,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农村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面貌,这种变化虽然不是奇迹,但却是一种质的变化。处在粤北边睡的南雄市,既不沿边靠海,也无强大的经济基础后盾,就是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这... 农业产业化是近几年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路子,它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农村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的面貌,这种变化虽然不是奇迹,但却是一种质的变化。处在粤北边睡的南雄市,既不沿边靠海,也无强大的经济基础后盾,就是紧紧抓住农业产业化这根主弦,努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促进了南雄市山区经济的全面发展,创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发展模式 南雄市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农业生产基地 农产品市场 劳动力流动 科技
下载PDF
浅谈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8
作者 戴友锋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1994年第3期6-8,共3页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行业,而落后的农业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尽快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状况,对发展国民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造成我国农业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物力、财力(即支农资金、支农工业品如农业...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基础行业,而落后的农业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尽快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状况,对发展国民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造成我国农业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物力、财力(即支农资金、支农工业品如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的不足,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以及不重视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等。所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投资 国民经济基础 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投入 劳动力资源 支农资金 我国农业经济 现代化农业生产 社会公共消费 流动模式
下载PDF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9
作者 陈永正 《农业经济丛刊》 1987年第1期6-11,共6页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当前关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依据农作物亩用工量的历史变迁,提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构想。一、三种类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全部农村...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当前关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本文试图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分类的基础上,依据农作物亩用工量的历史变迁,提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些构想。一、三种类型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全部农村劳动力的供给在一定时期超过农村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按其经济原则对劳动力的需求而产生的那部份多余的劳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 非耕地 历史变迁 五十年代 农业模式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乡镇企业 种植业 农作物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需要关注的几对关系
10
作者 周丽萍 《团结》 2013年第6期40-42,共3页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现化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社会变迁。城镇化过程的重要表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世界各国城镇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 城镇化是世界各国在实现工业化、现化化过程中必然经历的社会变迁。城镇化过程的重要表现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村人口在空间上的转换;二是非农产业向城镇聚集;三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劳动力转移。世界各国城镇化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超大城市(日本)和中心城市辐射型(韩国)为主的集中式城镇化模式;另一种是以中小城镇主导型(德国)为主的分散式城镇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建设 农业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模式 城镇化过程 社会变迁 农村人口 非农产业 中心城市
下载PDF
生产力经济学文献索引(续3)
11
《生产力研究》 1988年第1期80-81,共2页
关键词 生产力经济学 文献索引 智力投资 能源问题 农业科技人才 中国经济问题 厉以宁 劳动力质量 劳动力资源 流动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