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业保险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吗?--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军 易焕欢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65-79,147,共16页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首先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村和城市两个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阐释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渠道和影响效应;其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首先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村和城市两个地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阐释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渠道和影响效应;其次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业保险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动力,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农业保险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农业保险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农业规模化水平和农地流转程度不同表现出明显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粮食主产区,农业保险在非粮食主产区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更显著的影响效应;城市就业机会越多,农业保险通过农业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农业劳动力转移 城乡收入差距 共同富裕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基于农户风险偏好视角的考察
2
作者 高延雷 王秀东 +1 位作者 林龙飞 田媛 《新疆农垦经济》 2023年第4期25-34,共10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农户风险偏好情境下的异质性讨论仍不充分。为此,在引入农户风险偏好因素后,基于2019年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考察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效应...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议题,但农户风险偏好情境下的异质性讨论仍不充分。为此,在引入农户风险偏好因素后,基于2019年中国农村微观经济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实证考察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地流转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农业劳动力转移显著提高农地转出行为的发生概率,并且具有明显的农户风险偏好异质性,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农户在面临劳动力供给约束时更倾向将农地转出,但该效应在风险偏好型农户群体不显著。此外,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地转出规模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章认为应关注农业劳动力转移影响农地流转的农户风险偏好情境依赖性,疏通农地流转的堵点,助力实现农业规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地流转 风险偏好 异质性
下载PDF
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2
3
作者 蒋勇 林柏浪 +1 位作者 陈泮 冉瑞平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6-20,共5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如何思考和对待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理论课题。该文立足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概...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要素重新配置的过程。在经济、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如何思考和对待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理论课题。该文立足发展经济学的一般理论,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概况、绩效以及深层制约因素等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有序推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在政府政策制定、保障农民权益、农村劳动力就业等的几点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劳动生产率 二元经济
下载PDF
论农地制度创新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42
4
作者 张笑寒 黄贤金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45,共5页
建国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变迁过程 ,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 ,我们应当... 建国以后我国农地制度经历了一段曲折的发展变迁过程 ,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现行农地制度的某些缺陷又对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形成了效率性、功能性、市场性制约。为此 ,我们应当立足于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构建农地财产权新框架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培育起以农地承包权流转为主体的市场运行机制 ,有效地促进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国 农业土地制度 制度创新 发展历史 可持续利用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农村金融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 被引量:11
5
作者 钟润涛 马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71-276,共6页
基于2000—2015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是农村金融规模、政府财政支农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是,农业信贷比率、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 基于2000—2015年的数据,从理论和实证2个方面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收入是农村金融规模、政府财政支农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是,农业信贷比率、农村外出务工人数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反之不是。误差修正模型结果显示,农民收入表现出较弱的对长期均衡关系的误差修正效应。脉冲响应分析结果显示,农民收入受到农村信贷比率、外出务工人数、自身的正向冲击后,会有所提高;金融规模对农民收入冲击的影响有限,财政支农的冲击会抑制农民增收。最后针对结论,提出可通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整合拓展农村金融服务领域、提高农业财政补贴效率、创造当地就业机会以提高农民收入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服务 农民收入 农业劳动力转移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下载PDF
乡村振兴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刘艳 杨阳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3-99,共7页
本文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比、劳动投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比和单位农地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均显著正相关,但不同类型区域存在差异,劳动投入对粮食... 本文基于30个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农业劳动力转移比、劳动投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比和单位农地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均显著正相关,但不同类型区域存在差异,劳动投入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不确定。在全国样本和粮食主产区样本中,劳动力转移比和机械化水平的交互项与粮食生产效率显著正相关,机械化水平和劳动投入的交互项与粮食生产效率显著负相关。在非粮食主产区中,劳动力转移比和机械化水平的交互项与粮食生产效率不相关。总之,机械化水平对粮食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正效益,劳动投入在粮食主产区过于冗余,粮食主产区机械化替代劳动的弹性高于非主产区。因此,政府应大力推进农地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地流转,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并积极引导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转移,积极探索禀赋异质性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机械化水平 粮食生产效率
下载PDF
农业机械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协调性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祝华军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农业机械装备弥补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农业劳动力空缺,并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同时指出,为保证社会稳定,需要使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 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农业机械装备弥补了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农业劳动力空缺,并为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供应。同时指出,为保证社会稳定,需要使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与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机械化 协调
下载PDF
二元经济结构转换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22
8
作者 梅建明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4,共7页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仍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性。从国际经验来看,二元经济转换的中心问题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而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由于诸多障碍的影响其规模还相当有限。因此,如何促进农业部门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是...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仍表现出明显的二元性。从国际经验来看,二元经济转换的中心问题是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度,而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转移由于诸多障碍的影响其规模还相当有限。因此,如何促进农业部门劳动力大规模地向非农产业转移,是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化的一元经济转换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农业劳动力转移 非农产业 中国 国际经验 产值结构 就业结构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与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郝枫 赵慧卿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6年第6期53-57,共5页
利用历史统计数据,采用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总量提高和收入结构优化,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做... 利用历史统计数据,采用劳动力配置效应模型,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民增收和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转移不仅促进了农民收入总量提高和收入结构优化,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配置效应对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最后,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各种模式进行考察,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资源配置 经济增长 劳动生产率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村减贫 被引量:15
10
作者 孙亚南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9-156,共8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助于减少农村贫困,人力资本积累是转移劳动力减贫和预防返贫的关键。文章基于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增强收入挣得能力、引发人力资本投资效应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扩大人力资本存量... 农业劳动力转移有助于减少农村贫困,人力资本积累是转移劳动力减贫和预防返贫的关键。文章基于逻辑推演和数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意愿增强收入挣得能力、引发人力资本投资效应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扩大人力资本存量增强经济发展动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人力资本投资促进农村减贫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构建了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中介变量、“农业劳动力转移—中介传导—农村减贫”为传导机制的中介效应理论模型,并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基于迁移的人力资本投资中介模型还是基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中介模型,农业劳动力转移通过人力资本投资均能够显著促进农村减贫。为更好地提升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减贫效应,本文提出了增加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职业技能水平、健康人力资本水平,着力做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等因应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村减贫 中介效应 人力资本投资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存在要素替代关系吗?——来自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3
11
作者 栾江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21,共10页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 在城乡差异较大、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背景下,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将持续存在;而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非农转移导致的劳动力短缺及其成本上升必然引发农业生产中的要素替代。基于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要种植省份的面板数据,对农业劳动力非农转移引致的农业生产要素替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研究,并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过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表明:目前我国三大粮食生产中的化肥施用量均已超过了经济意义上的最优施用量,存在"经济过量"问题;由于劳动力成本增长远高于化肥价格增长,劳动力非农转移是导致农民化肥施用过量的重要原因,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之间存在要素替代关系。因此,只有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劳动力转移导致的化肥过量施用和农业生产要素低效配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施用量 经济过量 农业劳动力转移 化肥过量施用 农业生产要素配置 要素替代 粮食生产 劳动力机会成本
下载PDF
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与现实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德化 胡月英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2,共5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现象进行了研究,阐释了机器和现代耕作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资本积累是农业劳动力转...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世界农业发展过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为背景,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现象进行了研究,阐释了机器和现代耕作技术在农业中广泛应用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直接原因,资本积累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根本驱动力。一个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规模要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和制约,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过程也伴随着农民社会关系的转型。梳理和挖掘马克思农业劳动力转移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还可以为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力转移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农业劳动力 农业现代化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振坤 李享章 《农业经济问题》 1988年第1期19-23,共5页
总的来看,城市化是一个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这在我国,实质上是一个农业人口的转化过程。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我国农村人口基本上就是农业人口。与国外城市化的动力来自城市工商业对劳动力巨大需求不同。
关键词 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业劳动力转移 城市化过程 乡镇企业 小城镇 二元结构 层次性 城市转移 剩余劳动力转移 小城市
下载PDF
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前景及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海发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34,共7页
文章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从总体规模态势、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结构、外出时间选择、流向区域选择、外出方式与工作寻找方式、就业范围和产业领域、职业分布层次、流动变更程度等八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作者认为,90年代后期和... 文章对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现状从总体规模态势、性别、年龄与文化程度结构、外出时间选择、流向区域选择、外出方式与工作寻找方式、就业范围和产业领域、职业分布层次、流动变更程度等八个方面做了统计分析。作者认为,90年代后期和下个世纪初期,将是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最剧烈、劳动力转移最活跃的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开发利用和就业转移问题也将变得更加突出,成为影响中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对策:把农业劳动力转移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系统;加快乡镇企业发展;加大城市化推进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国农业 农业剩余劳动力 外出劳动力 劳动力就业 农村劳动力 中西部地区 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发展
下载PDF
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其启示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红平 高金三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9-52,共4页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然而,不同的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又各具特色.日本和我国一样,同属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也有某种类似的伦理道德、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因此,研究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并从... 农业劳动力转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然而,不同的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又各具特色.日本和我国一样,同属人多地少、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也有某种类似的伦理道德、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因此,研究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并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对解决我国剩余农业劳动力的出路问题,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明治初期,日本还是一个典型的、落后的农业国家,但一百多年后,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在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农业劳动力转移更是如此,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日本农业 农业就业 兼业农户 启示 非农产业 小农户 军需工业 1990年 就业者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中国三大区域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杰飞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03-208,共6页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既有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且多数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整体性分析。考虑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97年以来全国及三大区域(东、...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既有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且多数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整体性分析。考虑到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97年以来全国及三大区域(东、中、西部地区)计量分析发现:无论是全国还是三大区域,农业劳动力对农业产值都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用化肥施用量对农业产值则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农业产值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要小于农业产值对农用化肥施用量的弹性。藉此提出了实现中国农业产出稳定增长的两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农业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粮食产量——基于中国三大类粮食产量区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杰飞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9-54,共6页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了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既有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且多数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整体性分析。考虑到粮食生产的区域环境差异,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97年以来全国及三大类粮食产量区(粮食... 关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是否影响了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既有研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且多数都是针对全国范围的整体性分析。考虑到粮食生产的区域环境差异,基于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中国1997年以来全国及三大类粮食产量区(粮食主产区、粮食主销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计量分析发现:尽管从全国整体来讲,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三大产量区并不相同(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而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产量具有负面影响但不显著);在对粮食产量产生正向作用的三个影响因素中,粮食产量对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弹性最大,而粮食产量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弹性最小。为了保障中国的粮食产量与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重点应保护耕地,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可大力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全国应有效加速土地流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粮食产量 面板数据
下载PDF
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土地制度变革 被引量:6
18
作者 沈晓丰 《经济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85-186,共2页
我国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不足 ,农民从事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 ,引起农业劳动力转移。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使得劳动力转移后土地使用权没有得到合理转移 ,不能有效配置土地资源 ,对土地投入严重不足 ,分散经营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我国人均拥有的土地资源不足 ,农民从事农业的比较利益较低 ,引起农业劳动力转移。由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 ,使得劳动力转移后土地使用权没有得到合理转移 ,不能有效配置土地资源 ,对土地投入严重不足 ,分散经营 ,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农民的生存保障问题 ,实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对接 ,逐步将土地向普通生产资料和单纯经济产权制度转变 ,变革现行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土地制度变革 土地使用权转移 土地利用效率 社会保障制度
下载PDF
论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进程中的制度约束 被引量:7
19
作者 曹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10-16,130,共8页
二元双重的制度结构向一元一重的现代制度结构转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特殊制度背景。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发展,在保留小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之上去谋求非农就业更大的收益,务工经商但不彻底离农离土,是获得... 二元双重的制度结构向一元一重的现代制度结构转换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所面临的特殊制度背景。乡镇企业与小城镇的发展,在保留小块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之上去谋求非农就业更大的收益,务工经商但不彻底离农离土,是获得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广大农村居民在现行制度约束下,面对制度给定的“选择集”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所作出的理性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劳动力转移 制度约束
下载PDF
农民增收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被引量:1
20
作者 牟子平 吴文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36-38,共3页
一、农民收入增长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7年与1996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幅由9.0%降到4.6%;1998年与1997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幅又由4.6%降到4.3%;1999年进一步回落到3.8%;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继续缓慢增长,农民实际人均收入的增... 一、农民收入增长现状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1997年与1996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幅由9.0%降到4.6%;1998年与1997年相比,农民收入增幅又由4.6%降到4.3%;1999年进一步回落到3.8%;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继续缓慢增长,农民实际人均收入的增长幅度再度回落,农民年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2.1%,增速比上年下降了1.7个百分点,比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低约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业劳动力转移 中国 可持续发展 剩余劳动力 人口结构 户籍制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