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7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朝阳)简介
1
《微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2-I0002,共1页
2023年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被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确认为省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库圃名称为辽宁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库主要承担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保藏、共享及交流任务,具备中长期种质资源... 2023年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被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确认为省级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库圃名称为辽宁省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库。种质资源库主要承担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保藏、共享及交流任务,具备中长期种质资源库、超低温保藏库、短期保藏库、常温保藏库、菌体库、资源档案室等农业微生物保藏与管理设施设备,拥有专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保藏与研究团队。库存资源涵盖国内主要生物肥料、生物饲料、生物农药、食药用菌等领域微生物资源,持续为我国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单位及个人提供农业微生物种质资源、产品与技术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种质资源库 生物种质资源 科研机构 生物肥料 生物饲料 种质资源保护 食药用菌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草业科学专业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呈玉 崔俊涛 黄宁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11期132-135,共4页
在新农科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产学研用融通共促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本文以草业科学专业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分析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现状,积极探索... 在新农科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培育卓越农林人才,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产学研用融通共促的创新创业型人才,本文以草业科学专业农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为例,分析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现状,积极探索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产学研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改革措施,具体包括重视知识系统性和前沿性,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法,多维度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特色一流农业大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微生物 草业科学 农林教育
下载PDF
黑龙江省农业微生物发展困境及振兴对策
3
作者 曹旭 王向向 +5 位作者 商亮 姜超 刘治廷 樊川 陈静宇 孟利强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95-99,共5页
农业微生物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应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它们在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被认为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为实现农业微生物产业和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 农业微生物是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应用的微生物的总称。它们在物质转化和能量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被认为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为实现农业微生物产业和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从推动农业微生物行业振兴的角度,阐述了农业微生物在应用领域、技术发展、资源保护和菌种保藏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农业微生物研究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包括知识产权风险、科研创新水平不高、监管监测体系不完善,以及缺乏农业微生物信息数据库等。从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黑龙江省农业微生物行业振兴的对策建议,即开展系统性科学攻关、加强生物安全实验室平台建设、促进形成产业集群、加强政策保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资源保护 监管监测体系 知识产权风险 信息数据库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4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在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学科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创建的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发展起来。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依托单位,于1990年由原农业部批准建设,1992...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在我国土壤微生物学学科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华癸教授创建的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学科的基础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逐步发展起来。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依托单位,于1990年由原农业部批准建设,1992年经专家评估,被确认为“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重点开放实验室”。2002年经申请和论证,被命名为“农业微生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中国科学院院士 重点实验室 土壤微生物 国家重点学科 专家评估 华中农业大学 发掘与利用
下载PDF
微生物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分析——评《农业微生物学及实验教程》
5
作者 张钊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3期I0010-I0011,共2页
随着生态农场、绿色农业经济、无污染农产品等环保概念的提出,农业领域逐渐提高了对微生物技术的重视与应用。微生物种群决定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自然演化的“执行者”。一方面,微生物通过对有机物的分解、转化,形成各种植物所需的... 随着生态农场、绿色农业经济、无污染农产品等环保概念的提出,农业领域逐渐提高了对微生物技术的重视与应用。微生物种群决定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自然演化的“执行者”。一方面,微生物通过对有机物的分解、转化,形成各种植物所需的无机元素,可为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科学利用微生物种群可以实现农业种植过程中抑制病虫害、增产提质的目的。因此,农业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系统独立、要素完整的应用科学,对于提高农业生态意识、创新农村社会生产模式、促进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 微生物技术 农业微生物 生态农场 绿色农业经济 自然演化 微生物种群 农业种植
下载PDF
《湖北省加快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实施方案》出台
6
《中国农药》 2024年第4期34-35,共2页
农业微生物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湖北省加快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实施方案》正式公开印发,这是全国首份支持该领域发展的文件。农业微生物,通俗来讲,就是能够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微小生物体,比如细菌、真... 农业微生物产业,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湖北省加快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实施方案》正式公开印发,这是全国首份支持该领域发展的文件。农业微生物,通俗来讲,就是能够用在农业生产中的微小生物体,比如细菌、真菌及藻类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国家粮食安全 实施方案 农业绿色发展 湖北省 产业 生物
下载PDF
化农业微生物资源优势为产业竞争优势
7
作者 杜洪燕 燕继晔 《中国科技财富》 2024年第4期31-32,共2页
近年来,农业微生物产业凭借可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健康以及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等优势,正成为各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近年来,农业微生物产业凭借可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土壤健康以及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使用等优势,正成为各国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分领域制定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一号文件 食物供给 农业微生物 产业竞争优势 新引擎 农业可持续发展 化学肥料 作物产量
下载PDF
我国农业微生物发展趋势
8
作者 吴清平 《中国农药》 2024年第1期9-11,共3页
以动物、植物"二元结构"为特征的传统农业正在向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元结构的新型农业转变,微生物在农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多认识。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耕地质量提升,支持农业碳达峰、碳中... 以动物、植物"二元结构"为特征的传统农业正在向动物、植物、微生物"三元结构的新型农业转变,微生物在农业领域中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多认识。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和耕地质量提升,支持农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力始终存在,而微生物产业将在解决粮食可靠供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保障 可持续农业发展 农业微生物 国家粮食安全 碳中和 三元结构 二元结构 农业转变
下载PDF
绿色农业背景下农业微生物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9
作者 高桂凤 尹秀玲 《优质农产品》 2024年第2期87-89,共3页
农业微生物课程是涉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农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由于农业微生物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政元素,围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开展农业微生物课程思政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与其相关的人生观和价... 农业微生物课程是涉农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对农业人才的培养非常重要,是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由于农业微生物具有极其丰富的思政元素,围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开展农业微生物课程思政教学,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与其相关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而对学生进行服务“三农”、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等家国情怀的教育。同时,对农业微生物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点及具体措施在课程的应用和实践中进行总结与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绿色农业 农业微生物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发展生物有机肥 推动农业绿色发展——访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巧云
10
作者 陈蕾 《中国农资》 2024年第1期6-6,共1页
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化肥使用量不断下降,生物有机肥迎来了蓬勃发展。近日,《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巧云,对目前我国的生物... 发展绿色农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化肥使用量不断下降,生物有机肥迎来了蓬勃发展。近日,《中国农资》记者采访了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黄巧云,对目前我国的生物有机肥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资 农业微生物 行业发展现状 重点实验室 生物有机肥 化肥使用量 绿色农业 华中农业大学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菌剂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方面的作用及机理研究进展
11
作者 徐凤 陈兰道 +1 位作者 赵宝清 郭兆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11期165-168,共4页
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人口增长、土地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微生物菌剂被认为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综述农业微生物菌剂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方面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并总结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微生... 农业生产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人口增长、土地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微生物菌剂被认为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综述农业微生物菌剂在提高作物产量和抗逆性方面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并总结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微生物菌剂可通过固氮、溶磷钾、合成生长激素等机制促进作物生长,并通过竞争性抑制、诱导植物抗性等机制控制病虫害,从而提高产量。此外,微生物菌剂还可改善土壤环境、缓解盐渍化和干旱胁迫、提高植株重金属耐受性,增强作物抗逆性。未来,微生物菌剂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产业化、环境影响等挑战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菌剂 作物产量 抗逆性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制剂的活性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彭铁成 陈俊 +1 位作者 谢俊 汤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2-84,共3页
微生物制剂是以自然界中分离的有益菌为主体开发的产品,在健康、环保及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某农业微生物制剂在海南的热带农业生产中能显著增产和增强作物抗性,为了了解该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活性菌进行分离... 微生物制剂是以自然界中分离的有益菌为主体开发的产品,在健康、环保及农业生产上应用广泛。某农业微生物制剂在海南的热带农业生产中能显著增产和增强作物抗性,为了了解该微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平板划线法对活性菌进行分离和纯化,对分离菌株进行生长、形态及显微观察,对16S rDNA进行序列PCR扩增、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鉴定活性菌的种属。结果表明,分离得到2个形态不同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观察及16S rDNA序列的分子鉴定,发现这2个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具有99.9%的同源性;2个菌株的16S rDNA序列的比较结果发现它们有7个碱基的差别,说明这2个菌株可能是不同的生理小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制剂 活性菌分离 16S RDNA 分子鉴定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学设计性实验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芳 叶宝兴 贾泽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4-106,共3页
从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两方面探讨了农业微生物学开展设计性实验的一些做法和体会。实践表明,设计性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实验知识及实验技能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实践的积极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 设计性实验 教学模式
下载PDF
构建基于校园网的《农业微生物学》教学论坛 被引量:3
14
作者 湛方栋 何永美 +3 位作者 李元 祖艳群 段红平 陈建军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26-828,共3页
本文分析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论坛辅助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和可行性,以《农业微生物学》教学论坛为例,介绍了该论坛的设计、技术实现、建设内容、特色和有待加强之处,展望了基于校园网的教学论坛的前景。
关键词 校园网 农业微生物 教学论坛
下载PDF
我国农业微生物产业发展战略与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陆建中 林敏 邱德文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2-25,共4页
农业微生物产业是转变"二维结构"传统农业为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并重的"三维结构"的新型农业,具有拓展农业功能、培植新型产业等特点,可有效缓解我国粮食需求、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等压力,建议国家将发展农... 农业微生物产业是转变"二维结构"传统农业为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并重的"三维结构"的新型农业,具有拓展农业功能、培植新型产业等特点,可有效缓解我国粮食需求、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污染等压力,建议国家将发展农业微生物产业列入科技发展、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重点加强农业微生物资源收集与评价、农业微生物产业技术创新和农业微生物产业科技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微生物产业 科技创新 产业战略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农业微生物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美仙 方勇 朱惠洪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203-204,共2页
在分析传统实践课程教学指导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缺陷的基础上,阐述了PBL教学法的特点及优势,总结了运用PBL教学法指导农业微生物实践课程取得的效果。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实践课程 指导效果 农业微生物
下载PDF
基于试卷分析的几点农业微生物学改革建议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林 赵明富 +2 位作者 杨根华 王万军 陈斌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98-101,共4页
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还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08—2013级四年制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专业的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为例... 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还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本文以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2008—2013级四年制植物保护和植物检疫专业的农业微生物学课程为例,进行了试卷难度、区分度、信度等试卷分析,探讨了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情况,以改善今后的教学方法,更好地适应当前高等教育专业基础课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卷分析 农业微生物 改革
下载PDF
农业微生物资源在国家经济及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宁国赞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26,共4页
农业微生物在农作物种植业、畜禽饲养业、水产养殖业、农产品加工、农业环境保护及农业生物技术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农业微生物菌种资源收集、整理、保藏工作是重要的科技基础性工作 ,与国家经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作用 农业微生物资源 国家经济
下载PDF
将PBL教学模式引入农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19
作者 钮旭光 韩梅 +2 位作者 宋立超 肖亦农 刘灵芝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8期25-27,共3页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先进教学模式。在充分理解PBL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微生物实验课的特点,探讨了PBL教学法在农业微生物实验课中应用的可能性,并对其具体应用做出课程设计,... 基于问题式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的先进教学模式。在充分理解PBL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农业微生物实验课的特点,探讨了PBL教学法在农业微生物实验课中应用的可能性,并对其具体应用做出课程设计,以期将此教学模式引入农业微生物实验课,弥补传统教学体系中的一些不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L 农业微生物课程 实验教学 自主学习 创新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探索农业微生物课程考核方式的优化创新 被引量:3
20
作者 付健 王玉凤 +2 位作者 洪艳华 赵长江 杨克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1年第18期326-328,共3页
课程考核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肩负着评定学习效果、反馈教学效果、发挥育人作用、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等重要作用。目前,高等农业教育盛行的以“单纯检验知识掌握”和“一次性终结考核”为主要特点的考评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难... 课程考核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肩负着评定学习效果、反馈教学效果、发挥育人作用、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等重要作用。目前,高等农业教育盛行的以“单纯检验知识掌握”和“一次性终结考核”为主要特点的考评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难以满足现行的教育教学要求,导致教与学的脱节、考核效果与培养目标的背离;而且更难以满足“六卓越一拔尖”2.0计划,以及适应全世界范围内新兴技术产业革命的需求、支撑现代化高等农业院校教育体系“新农科”的战略和战术发展需求。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专业《农业微生物》课程为例,探讨构建“新农科”背景下适合该课程的考核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农业微生物 考核方式 考核过程 考核结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