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5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业务实践与思考
1
作者 郭安红 何亮 +3 位作者 姬兴杰 侯英雨 李森 张弘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1期20-27,共8页
开展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是当前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和防灾减损的重要工作之一。2022年开始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联合开展了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业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和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 开展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是当前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和防灾减损的重要工作之一。2022年开始气象部门和农业部门联合开展了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业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和成功案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简述了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的内涵,提出了综合农业气象灾害可能性预报、危险性和脆弱性预估,构建基于风险矩阵的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的技术框架,并以2022年小麦干热风风险预警工作为例,展示了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的技术流程。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工作刚刚起步,尚有很多工作不完善,包括如何与已有的灾害风险评估成果进行深入融合,开展定量化的灾害影响预报和预警指标率定等。此外,在提升冬小麦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准确率和开展服务效益评估等方面,未来还需要做大量的研发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农业气象灾害 风险预警 业务实践
下载PDF
石河子垦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气象服务措施
2
作者 郭金强 郭璇 +1 位作者 雷薇 王肖娟 《石河子科技》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石河子垦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光照充足,热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大风沙尘、霜冻、冰雹、干旱等是石河子垦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本文针对影响石河子垦区农业生产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进... 石河子垦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其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全年干旱少雨,蒸发量大,光照充足,热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大风沙尘、霜冻、冰雹、干旱等是石河子垦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本文针对影响石河子垦区农业生产灾害性天气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加强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建立健全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及时发布各类气象预警信息,提高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河子 农业气象灾害 服务措施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现状、调度与识别
3
作者 刘布春 陈迪 韩锐 《中国减灾》 2024年第8期34-35,共2页
随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农业生产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气象灾害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水稻、小麦和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准确识别这三种主粮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灾害情况和受灾程度,对于提高... 随着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农业生产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气象灾害频发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影响。水稻、小麦和玉米是我国的三大主要粮食作物,准确识别这三种主粮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灾害情况和受灾程度,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的防灾减灾能力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受灾程度 防灾减灾能力 气候变化 主粮作物 不确定性 三大主要粮食作物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影响及预防对策探究
4
作者 车智敏 王广维 董琳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期140-142,共3页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自然气候因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水稻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尤为显著。探讨了不同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旨在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保障国家... 农业气象灾害是指自然气候因素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农作物造成的不利影响。水稻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尤为显著。探讨了不同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及预防对策,旨在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的经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水稻生产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强化气象服务及农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的措施研究
5
作者 张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0094-0097,共4页
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对气象服务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根据气象信息对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气象灾害防御系统的构建来看,在未来,必须要对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系统进行更多的研究,获得更多的专业... 现代农业生产和发展对气象服务的依赖性日益增强,根据气象信息对提高防灾减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从目前的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和气象灾害防御系统的构建来看,在未来,必须要对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系统进行更多的研究,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全面地提升我国的地质灾害防御能力。充分利用气象防灾系统的功能,为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本文以重庆市巫溪县农业为例,就此展开了相关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服务 农业气象灾害 灾害防御能力
下载PDF
山西北部极端气候事件与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6
作者 蔡霞 蔡琳 +2 位作者 李亚军 王咏梅 栾青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21-127,134,共8页
根据山西北部28个国家气象站1972─2020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t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北部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并统计了1983─2020年该区域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站次。结果表... 根据山西北部28个国家气象站1972─2020年逐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t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北部极端气候事件的时空变化,并统计了1983─2020年该区域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站次。结果表明:49 a来山西北部极端高温日数的倾向率为4.5 d/10 a,极端低温日数的倾向率为-5.7 d/10 a,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极端低温日数的下降趋势比极端高温日数的上升趋势更明显;极端高温日数在1993年发生了突变,极端低温日数在1999和2000年发生了突变;49 a来山西北部极端降水日数和暴雨日数均呈小幅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日数的突变年份为1981年,暴雨日数的突变年份为1979和1997年;在空间分布上,山西北部28个气象站极端高温日数的倾向率都在3 d/10 a以上,大部分站点的信度检验达到了0.001水平;山西北部大部分站点极端低温日数的线性趋势达到了α=0.001的信度检验;极端降水阈值和暴雨日数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西部大东部小、南部大北部小、山区大盆地小的特征;山西省北部地区由暴雨洪涝和低温冷害灾害导致的受灾站次均在2010年之后明显增加;从地域分布来看,暴雨洪涝灾害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大同市受灾站次最多,21世纪10年代以后忻州市受灾站次明显多于大同市;低温冷害灾害大同市受灾站次最多,忻州市次之;在3个地级市中,朔州市2种灾害的受灾站次均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北部 极端气候事件 时空分布 突变 农业气象灾害
下载PDF
基于GIS技术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研究
7
作者 陈鑫洋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3年第11期118-120,共3页
农业气象灾害对全球粮食安全、经济稳定性及农村生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需要精确、实时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和监测方法。探讨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和监测的可能性。遥感技术提供地区的可靠即时数据,GIS技... 农业气象灾害对全球粮食安全、经济稳定性及农村生计产生深远影响,因此,需要精确、实时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和监测方法。探讨了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和监测的可能性。遥感技术提供地区的可靠即时数据,GIS技术有助于快速精确定位和映射受灾社区、关键基础设施和农田损坏。信息交换和整合的互操作性可能影响灾害响应效率和效果。开放标准如OGC和ISO制定的标准可解决互操作性问题,提供共享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的通用语言和协议,为决策过程提供更全面情况和对受影响区域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技术 农业气象灾害 预警系统 风险分析
下载PDF
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及防御措施分析
8
作者 董巍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3期187-190,共4页
对2017—2021年辽宁省干旱、暴雨、寒潮、大风、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2017—2021年,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并未减弱,且对辽宁省农业和其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提出了农业气象灾... 对2017—2021年辽宁省干旱、暴雨、寒潮、大风、冰雹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数据分析发现,2017—2021年,辽宁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并未减弱,且对辽宁省农业和其他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提出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即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优化灾害预警的服务产品、开放合作与推进科技创新,以第一时间播报气象灾害,为有效预防气象灾害,减轻气象灾害产生的影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农业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下载PDF
气候变暖下南昌县双季早稻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9
作者 王尚明 张崇华 +3 位作者 蔡哲 张金恩 杨爱萍 汪建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35-139,共5页
利用1954—2021年南昌县气象局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江西省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对南昌县春季低温、小满寒和高温逼熟等气象灾害的发生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稳定通过10、12℃初日80%保证率的日期分别在3月下旬和4月上... 利用1954—2021年南昌县气象局历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江西省双季稻气象灾害指标》,对南昌县春季低温、小满寒和高温逼熟等气象灾害的发生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稳定通过10、12℃初日80%保证率的日期分别在3月下旬和4月上旬前期,春播期≤12℃轻度、中度、重度灾害发生年份的频率分别为77.9%、47.1%、16.2%;春季低温灾害发生的年次数略呈下降趋势;小满寒轻度、中度、重度发生年份的频率分别为14.7%、7.4%和2.9%,早稻发生小满寒的天数和次数均有减少的趋势;高温逼熟发生的年频率为57.4%,发生轻度、中度和重度高温逼熟的占比分别为20.6%、22.1%和14.7%,2000年后的高温逼熟天数显著增多,灾害风险有增加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南昌县 双季早稻 农业气象灾害
下载PDF
面向极端气候事件的冀鲁豫地区农业气象灾害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毛喜玲 殷淑燕 刘海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7-337,共11页
[目的]研究冀鲁豫地区表征极端气候事件的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区域内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冀鲁豫地区1960—2020年52个气象... [目的]研究冀鲁豫地区表征极端气候事件的极端气候指数时空变化特征,揭示区域内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为农业生产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冀鲁豫地区1960—2020年52个气象站点数据,1970—2019年农作物受灾面积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R/S分析、IDW、Mann-Kendall和Pettitt检验分析了极端气候指数变化特征,通过灰色关联度和相关分析法研究了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结果]1960—2020年,冀鲁豫地区气候呈暖干化趋势,表征高温(低温)事件的指数呈上升(下降)趋势,气候逐年暖化;降水量略微下降,降水强度缓慢上升;未来该区气温会强持续上升,降水量(降水强度)会弱持续下降(上升)。近61年来该地区极端高温事件发生频率与持续时间呈大范围上升趋势,冀北与鲁东地区最为显著;河北中南部和山东中部地区极端低温事件发生频率与持续时间显著降低;山东中部与河南中东部地区降水极端化特征显著。1970—2019年,研究区农作物洪涝、旱灾、风雹受灾面积(受灾率)呈下降趋势,低温冻害受灾面积(受灾率)略有增加;旱灾和洪涝是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高温和降水对其影响最为显著。[结论]未来,河北中北部、山东中东部地区农作物受高温胁迫可能性较大,山东中部与河南中东部地区需加强对洪涝灾害的防范,河北东北部、河南西部地区应注意风雹、低温冻害等突发性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气候事件 农业气象灾害 冀鲁豫地区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东部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1
作者 罗晓玲 杨梅 +2 位作者 李岩瑛 蒋菊芳 伏芬琪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05-112,共8页
基于近60 a武威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和近10 a区域气象观测站的逐日观测资料,以及近37a的灾情数据,采用概率统计、线性倾向率等方法,详细分析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威市干旱强度呈减弱趋势... 基于近60 a武威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和近10 a区域气象观测站的逐日观测资料,以及近37a的灾情数据,采用概率统计、线性倾向率等方法,详细分析了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对农牧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武威市干旱强度呈减弱趋势[春旱(-0.10/10 a)<春末夏初旱(-0.08/10 a)=伏旱(-0.08/10 a)],其中中度以上干旱近10 a发生频次最少,较20世纪70─80年代减少了2.4次;大风在天祝乌鞘岭呈增加趋势(5.0 d/10 a),在其他县(区)呈减少趋势(-2.8~-0.6 d/10 a);沙尘暴显著减少(-7.1~-0.3 d/10a),其中近10 a减少最明显,较20世纪70年代减少了13.2 d;晚霜冻显著提前,早霜冻显著推迟,无霜期逐年延长(6.7~8.0 d/10 a),近20 a无霜期较20世纪70年代延长了35 d;寒潮呈缓慢减少趋势,24 h寒潮减少速度为-0.83~-0.06次/10 a,48 h为-0.13~-0.02次/10 a。气象灾害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建议根据农业气候区划和气候趋势预测,合理安排种植品种和规模,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技术的支撑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时空分布特征 变化趋势 影响 防御措施
下载PDF
基于KPCA-SSA-BP的农业气象灾害预测
12
作者 李思宇 李玥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66-1371,共6页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发展有很大阻碍,为优化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的估算模型,本研究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影响因子进行降维,以传统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粒子群算法(PSO)、遗传算...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发展有很大阻碍,为优化农业气象灾害预测的估算模型,本研究以山东省作为研究区域,利用核主成分分析(KPCA)对影响因子进行降维,以传统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粒子群算法(PSO)、遗传算法(GA)3种优化算法,构建了SSA-BP、PSO-BP、GA-BP 3种优化模型。结果表明,在旱灾受灾率的模型评价指标对比中,发现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SSA-BP、PSO-BP、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下降23.55%、12.28%和17.74%;在洪灾受灾率的模型评价对比中,发现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相比,SSA-BP、PSO-BP、GA-BP神经网络模型的RMSE分别下降了29.96%、9.49%和13.88%。说明SSA-BP神经网络模型对旱灾受灾率、洪灾受灾率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以及PSO-BP、GA-BP优化的神经网络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核主成分分析(KPCA) 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 麻雀搜索算法 粒子群算法 遗传算法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对玉米生产影响及预防对策探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畅 陈梦龙 《种子科技》 2023年第5期130-132,共3页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又称呼伦城,总面积达23.5万km2,因其具有土地规模大、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其中包括霜冻、热害、低温等温度条件影响,旱灾、洪涝灾... 呼伦贝尔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又称呼伦城,总面积达23.5万km2,因其具有土地规模大、土壤肥沃、气候条件适宜等优势,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易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其中包括霜冻、热害、低温等温度条件影响,旱灾、洪涝灾害等水分条件影响和由风引起的大风天气影响。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目前我国在气象灾害预防工作上取得了巨大进步,该技术优势尤其体现在农业生产领域。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其生长对温度、水分和光照都有一定要求,科学分析气象资源、合理布局和管理作物生长是推动玉米增产提质的重要方式。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对玉米生产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旨在提高玉米防灾能力和最终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玉米生产 预防对策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分析
14
作者 王洪明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8期68-71,共4页
气象灾害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山东省作为农作物产量大省,其农业为GDP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然而受气象灾害影响,农作物产量呈梯阶跨越变化,收入稳定性难以保障。该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阐述山东省泰安市主要气象灾害类型,结合... 气象灾害一直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山东省作为农作物产量大省,其农业为GDP增长作出巨大贡献,然而受气象灾害影响,农作物产量呈梯阶跨越变化,收入稳定性难以保障。该文以山东省泰安市为例,阐述山东省泰安市主要气象灾害类型,结合泰安地区地理特征、气候环境,分析农作物的实际种植情况,探讨气象危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农作物产量 灾害特征 自然环境 灾害防御体系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15
作者 佟钢 刘忠梅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2期55-57,共3页
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旱、低温冷害、寒害、洪涝等是最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现代农业提倡通过加强农业气象观测来监测气象变化,分析和预测农业气象灾害,为相关部门指导农业生产和应对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可靠... 农业气象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干旱、低温冷害、寒害、洪涝等是最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现代农业提倡通过加强农业气象观测来监测气象变化,分析和预测农业气象灾害,为相关部门指导农业生产和应对农业气象灾害提供可靠依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证农业生产安全。主要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发展现状,分析了农业气象灾害指标,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测技术研究,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模式的创新和监测预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遥感监测 地面监测 数理统计预报 监测预警模式
下载PDF
基于熵值法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模型
16
作者 陈大鹏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19期187-189,共3页
该文以熵值法为基础,旨在提出一种全面而实用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气象灾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并在评估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历史气象数据和相关农业损失数据。首先,文章介绍了熵值法的基本原理和其在风险评估中... 该文以熵值法为基础,旨在提出一种全面而实用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气象灾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并在评估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历史气象数据和相关农业损失数据。首先,文章介绍了熵值法的基本原理和其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其次,详细阐述了农业气象灾害的分类与影响因素,以及建立风险评估模型所需的数据收集和预处理过程。接着,采用真实的气象数据和农业损失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并与其他常用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值法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综合评估模型在准确性和可靠性上均具有显著的优势。最后,该文探讨了模型的局限性和未来的改进方向,以期为农业灾害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风险综合评估 熵值法 不确定性 气象数据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危害及防御策略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杨 《当代农机》 2023年第8期76-76,78,共2页
介绍了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特征,探讨了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策略。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危害 防御策略
下载PDF
芜湖地区农业气象灾害损失变化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18
作者 徐芸皎 李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农业科学》 2023年第4期0056-0059,共4页
利用1981-2010年气象灾情资料和气象数据,对芜湖地区近40年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农业气象灾害损失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0年来,洪涝和干旱灾害是影响芜湖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也是造成作物受灾面积最多的灾害... 利用1981-2010年气象灾情资料和气象数据,对芜湖地区近40年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农业气象灾害损失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40年来,洪涝和干旱灾害是影响芜湖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也是造成作物受灾面积最多的灾害。雪灾出现频次少,但直接经济损失却很大,对农业生产的间接影响应引起重视。洪涝灾害与主汛期降水量最为相关,干旱灾害与8-11月降水最为相关,风雹灾害与大风日数相关性大,台风灾害与日雨强和过程降水量密切相关,雪灾与积雪日数、极端最低气温相关性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灾害损失
下载PDF
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研究
19
作者 邓俊淼 董铠进 王瑄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01-108,共8页
采用200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随机Tobit模型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总受灾率和旱灾受灾率对粮食生产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洪涝灾的影响不显著;农业基础设施可以减轻气象灾... 采用2001—2020年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使用随机Tobit模型分析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总受灾率和旱灾受灾率对粮食生产效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洪涝灾的影响不显著;农业基础设施可以减轻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按照粮食主产区、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的分类,不同功能区粮食生产效率受气象灾害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加强气象灾害防范和补救措施,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粮食产销平衡区气象灾害防范力度,以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粮食生产效率 农业基础设施
下载PDF
吉林省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与预防对策
20
作者 范婷婷 杨智媛 姚宏伟 《乡村科技》 2023年第22期74-76,共3页
吉林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地之一,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具有直接的影响。为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简要概述了吉林省水稻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高温、干旱、寒潮、大风沙尘、暴雨等,论述了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 吉林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地之一,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具有直接的影响。为减轻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简要概述了吉林省水稻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包括高温、干旱、寒潮、大风沙尘、暴雨等,论述了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农业气象灾害影响水稻生产的对策,以期实现吉林省水稻的高产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水稻生产 吉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