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例
1
作者 刘建国 梁恬媛 《社科纵横》 2024年第1期20-29,共10页
为了廓清数字经济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影响,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九省区2011一2020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从全流域、各区段、流域内各省份等维度,计量分析黄河流域九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典型特点及动态变化... 为了廓清数字经济对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具体影响,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黄河流域九省区2011一2020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从全流域、各区段、流域内各省份等维度,计量分析黄河流域九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典型特点及动态变化,进一步探究数字经济影响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九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目前处于有效状态,2011年至2020年间呈整体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黄河流域上游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高于下游省区均值,而自2019年开始,中下游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反超上游。(2)数字经济的发展有效推动了黄河流域省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且对中下游的助推作用更为显著。(3)为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应继续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节水技术推广和设备创新、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非期望产出 SBM-Undesirable模型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风险及防范
2
作者 李小雨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4年第6期7-9,共3页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却出现诸多农业水资源风险。本文在分析农业水资源纵向变动、区域变动基础上,总结现阶段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存在法律缺陷,农业水权交易体系不健全,地下水开采、污染严重的风险,并提出必须完善... 河南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却出现诸多农业水资源风险。本文在分析农业水资源纵向变动、区域变动基础上,总结现阶段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存在法律缺陷,农业水权交易体系不健全,地下水开采、污染严重的风险,并提出必须完善农业水资源法律体系、健全农业水权交易市场、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工程等建议,以提高水资源持续利用率,实现河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水资源保护 风险治理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实证研究
3
作者 杨庚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4-60,69,共8页
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关系到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的安全.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BCC模型),建立了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计算模型,把研究区域2013—2021年的面板数据代入... 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关系到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的安全.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和数据包络分析模型(BCC模型),建立了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计算模型,把研究区域2013—2021年的面板数据代入计算模型中,分析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用水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得出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呈波动下降趋势,青海、内蒙古、陕西三省(自治区)农业水资源利用率达到有效水平,四川与青海两省的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出现下滑现象,宁夏回族自治区则实现了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农业水资源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指数的变化趋势接近.所得结果为黄河流域生态脆弱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 黄河流域 生态脆弱区
下载PDF
基于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分解的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研究
4
作者 邓正华 邓丽萍 +1 位作者 何姣 高小玲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6-111,186,共7页
近年来,洞庭湖区农业用水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提升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对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农业水资源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 近年来,洞庭湖区农业用水供求矛盾日益凸显,提升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对实现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19年农业水资源投入与产出数据,运用三阶段超效率SBM-Malmquist指数模型对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误差项影响,2011—2019年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均值为0.5832,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人均GDP和政府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加可以促进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提升,人均水资源量增加会降低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洞庭湖区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经历上升—下降—上升三个主要阶段,农业水资源全要素生产率指数与技术进步变化指数基本同步。最后提出了洞庭湖区农业用水绿色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庭湖区 农业水资源 绿色效率 三阶段超效率SBM模型 Malmquist指数模型
原文传递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脱钩关系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楚杰 李晓云 江文曲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9-489,共11页
我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探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的关系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分析粮食主产区2004—2018年农业水资源压力的时空变化,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的脱钩状态进行解... 我国粮食生产与水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探讨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的关系尤为重要。本研究首先分析粮食主产区2004—2018年农业水资源压力的时空变化,运用Tapio脱钩模型对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的脱钩状态进行解析,其次结合“粮食生产水资源投入”这一指标与全局参比的超效率SBM-DEA模型测算了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分析了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对农业水资源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粮食主产区农业水资源压力存在时空异质性,总体上北方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水资源压力大于南方,尤其是河北、河南、山东,其压力值始终大于1.5;2004—2018年,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的脱钩状态具有阶段性特征,前期以扩张负脱钩为主,中期北方与南方粮食主产区分别以绝对脱钩和扩张负脱钩为主,后期强负脱钩类型的省份范围扩大;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均值为0.719,仍有一定提升空间,且提高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对缓解农业水资源压力具有显著作用。研究结果为理解粮食生产与农业水资源压力的关系变动提供了新的视角,强调了未来在促进粮食稳定生产的同时,应注重通过提高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粮食种植布局、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等途径缓解农业水资源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农业水资源压力 水资源利用效率 脱钩模型 超效率SBM-DEA模型
下载PDF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农业水资源风险及其治理重点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鑫 穆月英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94,共12页
农业水资源风险治理中的局部风险管理思维,不能有效防范化解农业水资源风险。其治理难点表现为:食物消费升级引发的回弹效应使得农业水资源生态风险扩大,小农户利益未得到充分保护导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迟滞,地下水污染仍然严重且防治困... 农业水资源风险治理中的局部风险管理思维,不能有效防范化解农业水资源风险。其治理难点表现为:食物消费升级引发的回弹效应使得农业水资源生态风险扩大,小农户利益未得到充分保护导致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迟滞,地下水污染仍然严重且防治困难,特别是过于依赖农业用水效率提高而催生了农业水资源系统性风险。由此提出以风险耦合思维灵活调整农业水资源管理目标和工具,强化控制灌溉水回弹效应的经济激励、建立农业水价多元化形成机制、推进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保护工程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粮食安全 风险耦合 风险治理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丽霞 刘淑英 +2 位作者 王平 张瑞浩 王静怡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2期71-74,共4页
以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为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对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耕地灌溉率、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2)从时间上来... 以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为对象,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熵权法对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影响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耕地灌溉率、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量。(2)从时间上来看,2015年、2016年与2017年均处于中等承载力,2018年处于弱承载力,2019年处于高承载力。总体来看,2015—2019年黑河中游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呈上升趋势。(3)从空间上来看,甘州区处于高承载力,民乐县和临泽县处于中等承载力,高台县和山丹县处于弱承载力且山丹县承载力最小。黑河中游各县(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存在明显差异,要因地制宜,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承载力 黑河中游 熵权法 主成分分析法
下载PDF
碳排放和水污染约束条件下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8
作者 杨蕊 王龙 +1 位作者 何永美 梁泉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48-1757,共10页
【目的】以云南16个州(市)2010—2019年碳排放和水污染约束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基于此提出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方法】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核密度法和Malmq... 【目的】以云南16个州(市)2010—2019年碳排放和水污染约束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时空变化特征,基于此提出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建议。【方法】采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结合核密度法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结果】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存在巨大的提升潜力;各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呈以“滇中-滇南T字带”为中心向四周辐射降低的空间分布;10年间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呈较明显的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上升趋势各异,中高水平区增幅和增速较大,低水平区增幅和增速较小;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现象,中高效率区范围增大,低效率区范围减小甚至消失,呈“强者更强,弱者增强”的态势;全省呈现滇中-滇南-滇西“三足鼎立”的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格局,聚集区的聚集程度和范围持续增强,聚集程度和范围由大到小为滇中-滇西-滇南。【结论】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水平低,在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技术进步是提高云南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根本之计,应对不同州(市)采取差异化的提升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非期望产出 Super-SBM模型 核密度 MALMQUIST指数 云南
下载PDF
中国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与耕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分析
9
作者 覃梦香 伍国勇 刘金丹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7-105,共9页
为了协调优化农业水土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2005-2019年31省(区、市)面板数据,在构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和耕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熵权TOPSIS测算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其时序和空间特征,并探索影响两系统耦合... 为了协调优化农业水土资源,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2005-2019年31省(区、市)面板数据,在构建农业水资源承载力和耕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熵权TOPSIS测算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分析其时序和空间特征,并探索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关系的障碍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与耕地利用效益指数均呈现上升趋势,但呈现不同程度的地区差异;(2)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与耕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水平持续增强,由中度耦合向高度耦合转变;不同地区耦合协调关系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差异;(3)耕地利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影响中国农业水资源承载力与耕地利用效益耦合协调度的两大障碍因素。从微观指标来说,节水灌溉面积比例、农业供水模数和人均耕地面积主要影响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承载 耕地利用效益 耦合协调
下载PDF
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动态演化及驱动机理
10
作者 邓椿 蒋晓辉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22-128,共7页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EBM模型,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机理。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低于...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构建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基于EBM模型,测度2000—2020年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采用Tobit模型,探究其驱动机理。研究表明: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低于长江流域,但效率差距呈收敛态势;黄河流域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历年均值下游最高、上游最低;研究期内,青海、甘肃、宁夏、陕西、河南、山东的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显著提高,山西持续低下,但四川、内蒙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人均水资源量、节水农业发展水平、水库总库容量、经济发展水平对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力度呈现显著负向影响,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效率的影响程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EBM模型 绿色效率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柯锋 《河南农业》 2023年第5期56-58,共3页
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也更为明显。农业水资源同时具备灌溉、养殖、供水、旅游及生态补水等诸多功能。因此,地方政府应科学开展农业水资源利用工作,在不影响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稳... 伴随着我国农业经济体系的快速发展,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也更为明显。农业水资源同时具备灌溉、养殖、供水、旅游及生态补水等诸多功能。因此,地方政府应科学开展农业水资源利用工作,在不影响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稳定的前提下,不断增加农户收入,优化区域农业经济结构。近年,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比例不断提升,农业水资源被大量占用,水污染及水生态环境问题也愈发凸显,这一现状不仅严重破坏农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给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带来巨大威胁。本文以当前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针对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发展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希望给相关从业人员一些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生态环境保护 协同发展
下载PDF
兰州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毛力 李盼 王少华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3期85-89,共5页
兰州新区地表水、地下水匮乏,主要靠外调水进行农业灌溉,研究兰州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本文根据兰州新区西岔镇、中川镇、秦川镇农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结合新区水资源现状,从农业水资源总量优化配置、用水效率控制提升2... 兰州新区地表水、地下水匮乏,主要靠外调水进行农业灌溉,研究兰州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势在必行。本文根据兰州新区西岔镇、中川镇、秦川镇农作物种植种类、面积,结合新区水资源现状,从农业水资源总量优化配置、用水效率控制提升2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农业用水总量经数学模型计算优化配置后用水量减少131.6万m3,节水率2.41%。以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用水效率提升,梳理总结了近几年兰州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以期为兰州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指导,为西北其他地区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新区 优化配置 用水效率 农业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下载PDF
基于LMDI模型的江西省农业水资源利用——碳排放耦合分析及碳减排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婧文 申澳 +2 位作者 刘晴兮 邓桂雨 付帅 《科技经济市场》 2023年第3期100-102,共3页
农业水资源碳排放是重要的农业碳源,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优化农业水资源利用,有利于碳减排。以江西省农业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助Kaya恒等式构建LMDI模型,探索江西水资源利用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及碳减排策略。结果表明:1997—202... 农业水资源碳排放是重要的农业碳源,在“双碳”目标指引下,优化农业水资源利用,有利于碳减排。以江西省农业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借助Kaya恒等式构建LMDI模型,探索江西水资源利用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以及碳减排策略。结果表明:1997—2020年江西省农业碳排放和农业水资源碳排放总体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农村经济水平是农业水资源碳排放最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农业低碳技术效应是农业水资源碳排放最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通过技术研发改进、政企合作统筹推进农业规模化等,推动江西省农业现代化、规模化、低碳化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碳排放 LMDI模型 碳减排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胡岩 赵淇浩 陈诺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3年第8期16-19,共4页
水资源一直是人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对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农业用水相关数据,采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对河南省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 水资源一直是人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基础,农业用水效率的提升对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借助农业用水相关数据,采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和Tobit模型,对河南省农业用水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2016~2018年河南省各地级市间农业用水效率存在差异,整体呈波动状,有小幅度降低;(2)技术进步是河南农业用水效率升高的主要原因;(3)地下水占比、水库设施及农户受教育水平与用水效率呈正相关。依据现状和分析结果,从技术、市场、农民节水意识、环境等方面提出促进用水效率提高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水资源利用效率 DEA模型 MALMQUIST指数 TOBIT模型
下载PDF
农业水资源的计算机控制管理工作研究
15
作者 丁平亮 《自动化应用》 2023年第S01期201-203,共3页
农业水资源管理是我国资源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构成之一,也是进一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措施。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农业水资源的计算机控制管理工作发展成果,之后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入探究农业水资源... 农业水资源管理是我国资源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构成之一,也是进一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措施。本文简要阐述了当前农业水资源的计算机控制管理工作发展成果,之后从不同角度入手,深入探究农业水资源的计算机控制管理工作的推进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 计算机 控制管理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16
作者 邹亚文 张红军 雷宇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6-50,共5页
水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结合陕西省2016-2020年农业水资源相关数据,借助水足迹理论与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业水足迹整体呈现小幅波动、总体平稳态势,各市水足迹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 水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素。结合陕西省2016-2020年农业水资源相关数据,借助水足迹理论与数理统计法对陕西省农业水资源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农业水足迹整体呈现小幅波动、总体平稳态势,各市水足迹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衡;农业单位面积水足迹逐年上升;水资源匮乏度超过了可控制的范围,必须调整水资源战略,完善水利设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逐年下降,但指数仍超标并处于超载状态,且水资源开发利用潜量不大。因此陕西省应高度重视水资源短缺情况,优化各市种植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节水技术,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农业水资源 可持续评价
下载PDF
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与可持续利用研究
17
作者 徐保鹏 《新农业》 2023年第21期95-96,共2页
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制约,农业发展速度减缓。为推动农业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利用水资源。1农业水资源现状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090立方米,居于世界第109位,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水资... 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受到水资源短缺的制约,农业发展速度减缓。为推动农业发展,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合理利用水资源。1农业水资源现状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090立方米,居于世界第109位,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我国水资源存在严重的时间与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至少81%的水资源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耕种面积主要集中在淮河以北地区,这就导致水资源利用难度高,限制了农产品产量。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工业生产、城市生活用水越来越多,农业用水比例逐步下降,这也不利于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发展。据统计,1980年我国农业用水占比达到83.4%,1999年,农业用水占比下降至69.2%,2020年,农业用水占比为62.1%。灌溉工程老化、水资源利用不科学、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都是造成农业水资源减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发展速度 农产品产量 耕种面积 城市生活用水 可持续发展道路 农业用水 长江以南地区 农业水资源
下载PDF
基于虚拟水视角的四川省农业水资源压力时空演化
18
作者 赵思翔 王伟 +2 位作者 刘艺琳 张萍 张慧敏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90,121,共7页
【目的】探明四川省作物虚拟水流动对农业水资源压力产生的间接影响及其时空演化格局。【方法】以四川省内种植的16种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AquaCrop模型模拟2000—2018年四川省各市(州)作物生产水足迹,基于每年作物产品供需平衡和最优运... 【目的】探明四川省作物虚拟水流动对农业水资源压力产生的间接影响及其时空演化格局。【方法】以四川省内种植的16种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AquaCrop模型模拟2000—2018年四川省各市(州)作物生产水足迹,基于每年作物产品供需平衡和最优运输成本法量化省际间作物贸易格局,分析各市(州)主要作物虚拟水流动平衡格局,解析作物虚拟水流动对四川省农业水资源压力的影响。【结果】2000—2018年,四川省多年平均作物生产水足迹为284亿m^(3)/a,各市(州)作物生产总水足迹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乐山市作物生产总水足迹变化幅度最大。四川省为作物虚拟水净输入地区,虚拟水净输入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西部作物虚拟水净输入量高于东部。作物虚拟水流动缓解了各市(州)农业水资源压力,因虚拟水输出导致水资源压力小幅度增加的地区由2000年的4个市(德阳市、资阳市、遂宁市和绵阳市)减少至2018年的1个市(资阳市)。【结论】根据各市(州)水资源分布现状与作物耗水规律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田间管理优化和虚拟水贸易调控,综合考虑实体水配置和虚拟水贸易可有效缓解四川省农业水资源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产水足迹 时空演变 虚拟水 农业水资源压力 四川省
下载PDF
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测度与时空演进分析
19
作者 王田月 陆晨 +2 位作者 石保纬 梁盛凯 陆泉志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48,55,共8页
为探究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的特征、时空分布格局以及演进规律,构建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模型测算全国各地农业水资源压力,并借助可视化工具分析时空分布格局,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Kernel密度估计、Moran指数模型分析空间差异、动态演... 为探究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的特征、时空分布格局以及演进规律,构建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模型测算全国各地农业水资源压力,并借助可视化工具分析时空分布格局,利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Kernel密度估计、Moran指数模型分析空间差异、动态演进和空间相关性规律。结果表明:①2005-2021年全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从2.13下降至1.59,区域压力指数从高到低排序为东部>西部>中部>东北;②考察期内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江苏、新疆、宁夏等九个地区压力指数均大于1,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大致呈“由北向南”、“由东北向西南”递减的空间分布规律;③Dagum分解结果显示,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的总体基尼系数仅有小幅下降,超变密度贡献率是总差异的主要来源;④Kernel密度估计呈现出“波峰减少,曲线向左运动,右尾缩短,宽度加大”的动态演进规律;⑤空间Moran指数从2014年开始显著为正,并且主要分布在第一、二、三象限。研究结论认为,虽然中国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呈下降态势但总体仍然偏大;农业水资源不可持续地区主要集聚在华北地区、环渤海经济区以及西北地区,区域间(内)压力指数呈明显的非均衡演进特征;农业水资源压力空间集聚特征主要呈现高高集聚(16.67%地区),低低集聚(50%地区)以及低高集聚(30%地区)三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农业水资源压力 时空分布 动态演进 空间相关性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时空演变规律研究
20
作者 吴梦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5-62,共8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部分受水城市农业用水效率偏低、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地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各受水城市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采用2009-2020年20个受水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利用超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部分受水城市农业用水效率偏低、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制约着地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提高各受水城市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采用2009-2020年20个受水城市的面板数据,以灰水足迹作为非期望产出,利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进行测度,分析其时空演变规律,利用Tobit模型识别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2009-2020年受水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水平不高且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主要源于较低的规模效率。其中,北京市及河北省多数受水城市效率相对较高,而天津市及河南省多数受水城市效率较低。②受水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总差异主要源于地区内部尤其是河南省内部的差异,但是持续增加的省际差异推动总体差异不断扩大。③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较高或较低的城市保持平稳转移的概率较大,而中水平城市在转移时存在较大的不稳定性。同时,受水区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现象,在节水用水技术、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高效率城市对邻近城市产生了正向的溢出效应,而低效率城市对邻近城市存在负向的拖累效应。④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化程度、农业固定资本、节水农业发展水平、水资源禀赋、供水结构是影响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的主要因素。各受水城市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农业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资源绿色效率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灰水足迹 超效率SBM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