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冗余理论及其在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
作者 韩明春 吴建军 王芬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5-378,共4页
冗余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生态学理论.本文扼要介绍了冗余的概念、冗余假说和冗余度的含义,对近年来国内外物种冗余、层次冗余、基因冗余和生长冗余等有关冗余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 冗余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个生态学理论.本文扼要介绍了冗余的概念、冗余假说和冗余度的含义,对近年来国内外物种冗余、层次冗余、基因冗余和生长冗余等有关冗余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回顾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作物最佳生长冗余度假说在一定的栽培管理条件下,农作物存在着一个与最高产量相对应的生长冗余度(最佳生长冗余度),在生产中,如果能通过各种栽培管理措施使农作物的生长冗余度达到最佳值,就能获得高产.用水稻高产栽培实例,对这一假说作了分析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冗余 冗余度 最佳生长冗余度 农业生态系统管理
下载PDF
用生态学思维重构传统农学学科:以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作为核心应用科目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松良 Claude D. Caldwell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9-46,共8页
传统农学体系源于近代实验科学浪潮,并在工业革命巨大成就的推动下不断细分,失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把握。导致人类重新面临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系统破坏引发的生产力衰退)和食品安全(农业环境破坏导致食物污染物残留)的双重危机。在我... 传统农学体系源于近代实验科学浪潮,并在工业革命巨大成就的推动下不断细分,失去对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把握。导致人类重新面临粮食安全(农业生态系统破坏引发的生产力衰退)和食品安全(农业环境破坏导致食物污染物残留)的双重危机。在我国,传统农学不论作为学科还是专业都属于生态系统以下的生物组织层次,是现代化石农业带来的生产和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农学学科及其专业教育体系的再构极为紧迫。作者提出以农业生态学为核心理论科目,以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为核心应用科目而重构传统农学学科和教育体系。本文重点探讨了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技术选择,并深入讨论了农业生态系统管理科目的内涵、外延及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学 生态 农业生态 农业生态系统管理 全球食品系统
下载PDF
重述一方风土:云南南部市场整合加强背景下的民族生态学与茶农业生态系统管理
3
作者 王蔚淇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22年第4期84-95,共12页
随着中国和国际市场对普洱茶需求的不断增加,云南南部农业生态系统的集约化发展导致当地出现了众多形态多样的农业生态系统,包括茶园、混合作物系统,以及单一栽培梯田茶园。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 assamica)通常为林地乔木,而茶(C.si... 随着中国和国际市场对普洱茶需求的不断增加,云南南部农业生态系统的集约化发展导致当地出现了众多形态多样的农业生态系统,包括茶园、混合作物系统,以及单一栽培梯田茶园。普洱茶(Camellia sinensis assamica)通常为林地乔木,而茶(C.sinensis sinensis)则通常在梯田茶园中作为灌木生长。受葡萄酒行业的启发,本文以“风土”(Terroir)概念为框架,分析了形成不同植物学特征的环境和人为因素,从而量化评估种植过程所创造的价值。这种方法可促使人们将茶产品的关注点回归产地源头,而非外在因素,从而解决当地“过度包装”的风土问题。考虑到茶叶种植和营销趋势之间尚存在植物和文化价值方面的差距,本文研究了一种替代方案,该方案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茶叶生产和推广模式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利用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在社区尺度上推进针对文化复杂性的土地保护工作。通过景观敏感性生态旅游方法保护茶林和减轻贫困的策略适用于云南古代茶山的较多地区,本文选取布朗古普洱茶山的两个试点社区作为实验项目的场所。设计干预措施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基于保护目的的民族生态旅游,以及茶林保护计划。本文还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整体保护或生态旅游承载力方面的诸多不确定性和差异进行了分析。尽管制定了土地利用分区总体规划,但鉴于当地村民常在森林空间中开展特定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还根据其社会活动模式、活动类型和范围,以及参与者的不同情况,构想了一系列未来景观场景,希望当地的经济机会不再受市场需求限制,而由被重新设计的“风土”所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栽培 风土 民族生态 农业生态系统管理 民族志 植物品质 产品原真性
原文传递
作为学科与专业的“农学”之历史反思与体系再构——以农业生态学作为新农学的核心理论科目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松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55-1460,共6页
现代农学学科的形成源于欧洲工业革命主导的实验科学归纳论思维,取得农业产量巨增的同时,却破坏了农业可持续性赖以维持的自然基础。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日益清晰,农学学科及其教育体系的重构也日益迫切。联姻生态学,建立以&qu... 现代农学学科的形成源于欧洲工业革命主导的实验科学归纳论思维,取得农业产量巨增的同时,却破坏了农业可持续性赖以维持的自然基础。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日益清晰,农学学科及其教育体系的重构也日益迫切。联姻生态学,建立以"农业生态学"为核心科目的新农学理论体系,并据此调整和拓宽"作物栽培学"、"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学"等农学分支学科的研究领域;建立以"农业生态系统管理"为核心的新农学应用体系,以融合现代生物工程、生态工程、信息工程和材料工程技术;也意味着我国"古代"演绎论和西方"近代"归纳论携手为实现"现代"可持续农业(低碳农业)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学学科 归纳论 演绎论 农业生态 农业生态系统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