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1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五位一体”实践育人体系构建路径研究
1
作者 赵越 李峰 +1 位作者 苏莉 金满文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46-49,共4页
立足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分析构建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课堂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大课堂、网络育人平台“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使理论教... 立足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际,分析构建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体系的重要意义,指出实践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构建课堂实践活动、主题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大课堂、网络育人平台“五位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使理论教学和实践锻炼相结合、课上实践和课下实践相配合,满足农业高职院校学生的成长需求和期待,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思政课 “五位一体” 实践育人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2
作者 郭益红 李慧敏 +1 位作者 束剑华 李振陆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期135-138,共4页
课程思政是农业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践行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学习贯彻“三农”思想的时代需要和践行培养知农爱农“新农人”的使命需要,对培养知农爱农农业创新人才、落实新时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 课程思政是农业职业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践行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改革的内在需要、学习贯彻“三农”思想的时代需要和践行培养知农爱农“新农人”的使命需要,对培养知农爱农农业创新人才、落实新时代高等农业职业教育改革要求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农业高职院校实施课程思政存在教书育人功能有待提高、教师思政能力有待加强、课程整体设计有待完善等问题,该文建议通过理清课程思政基本思路、确立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和完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等途径来全面提升农业高职院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教育 课程思政建设 教学改革 实施路径 考核评价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数字化转型的逻辑理路及实践进路
3
作者 胡克伟 史迎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4,共4页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农业高职院校响应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但转型过程中存在技术底座建设不足、数据壁垒、师生数字素养不高等挑战。为此,农业高职院校应从更新理念、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 数字化转型不仅是农业高职院校响应时代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其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但转型过程中存在技术底座建设不足、数据壁垒、师生数字素养不高等挑战。为此,农业高职院校应从更新理念、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基座,推进专业升级改造、丰富数智内涵,打通平台数据壁垒、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提高师生数字素养,完善制度保障体系、创新评价机制等多维路径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培养农业新质人才,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数字化转型 实践进路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实践路径研究
4
作者 杨德兴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6期78-80,共3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思想政治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模式,强调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具备思想政治素养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模式,强调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为此,探讨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分析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有助于为农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思政课程 协同育人 实践路径
下载PDF
河南省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
5
作者 刘依云 《当代农机》 2025年第3期66-66,68,共2页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然而,尽管高校在毕业生培养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鉴于此,有必要探讨河南省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包括加强校企合作、发展“双... 近年来,随着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然而,尽管高校在毕业生培养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鉴于此,有必要探讨河南省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对策,包括加强校企合作、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产学研融合体系、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以促进农业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毕业生就业 对策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措施
6
作者 周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5年第2期029-032,共4页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单纯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胜任。本文立足于农业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责任感,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探讨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式,提高教师在...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单纯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难以胜任。本文立足于农业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责任感,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探讨了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途径与方式,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地位。根据学生的职业特征,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认识农业,了解农村,与农民亲密,为乡村振兴发挥思政课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业高职院校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和推进路向 被引量:9
7
作者 李云飞 张政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30,共9页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职院校责任重大。农业高职院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农业高职院校作为服务“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机构,应全面把握新质生产力...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下,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高职院校责任重大。农业高职院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包括现实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价值逻辑。农业高职院校作为服务“三农”事业发展的重要机构,应全面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意蕴,人才培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产教融合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思维导向,科教融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变革动力,社会服务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行动策略,国际合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质量加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新质生产力 时代内涵 内在逻辑 产教融合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建设乡土特色“大思政课”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8
作者 朴素艳 赵丽梅 +1 位作者 赵越 陶辰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54-58,共5页
农业高职院校建设乡土特色“大思政课”具有先天的行业背景、教育资源、实践平台优势,有利于在劳动教育中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在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中厚植爱农情怀,通过培养红专结合“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面向乡村振兴时... 农业高职院校建设乡土特色“大思政课”具有先天的行业背景、教育资源、实践平台优势,有利于在劳动教育中培养艰苦奋斗精神,在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中厚植爱农情怀,通过培养红专结合“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面向乡村振兴时代主题,提出农业高职院校建设乡土特色“大思政课”要从讲好中国乡村故事、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建立乡村实践教学大平台、开展寒暑假农村社会调查与实践等路径多维发力,彰显行业和职业特色,体现思政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大思政课” 乡土特色 农耕文化
下载PDF
基于POA理论的农业高职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波 李爱华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0-54,共5页
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为准则,以POA理论为指导,构建农业高职英语“二场域三阶段四素养”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教学促成和综合评价的课堂教学为路径,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实现对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和职场综合能力的... 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为准则,以POA理论为指导,构建农业高职英语“二场域三阶段四素养”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教学促成和综合评价的课堂教学为路径,课程思政融入其中,实现对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和职场综合能力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A 农业高职 英语 教学模式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野下农业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创新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其志 《职业技术》 2024年第7期32-38,共7页
农业高职院校遵循“三全育人”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有助于增强农业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分析当前农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全员参与的“大协同”育人共同体尚未形成,... 农业高职院校遵循“三全育人”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有助于增强农业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落实“三全育人”的理论和实践双重价值,分析当前农业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存在的全员参与的“大协同”育人共同体尚未形成,全过程衔接的“全贯通”育人生态链有待完善,全方位互联的“强融合”育人要素群需要深挖等三个问题,从构建大思政格局、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健全一体化育人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创新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和农业行业办学特色的思政教育路径,能够显著提升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深化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农业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德技并修 路径创新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劳创融合”育人逻辑考量与实践进路
11
作者 韩德伟 王振龙 +2 位作者 矫天育 张群 王丹炜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1-15,共5页
推动劳创融合是新时代农业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选择,也是农业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劳创融合逻辑考量和农业高职院校“劳创融合”育人现状分析,提出强化理念认同、创新育人体制机制、构建多育融... 推动劳创融合是新时代农业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应然选择,也是农业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劳创融合逻辑考量和农业高职院校“劳创融合”育人现状分析,提出强化理念认同、创新育人体制机制、构建多育融合育人体系、加强教师聘任与培训、建强劳创融合型师资队伍等实践进路,以此促进农业高职院校劳创融合育人改革见行见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双创教育 劳动教育 劳创融合 实践进路
下载PDF
优化农业高职院校线性代数课程思政的策略思考
12
作者 袁建华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课程思政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举措。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线性代数课程思政尚存在教师课程思政水平不高、课程建设滞后、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文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强关键、夯基础、拓... 课程思政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举措。当前农业高职院校线性代数课程思政尚存在教师课程思政水平不高、课程建设滞后、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文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强关键、夯基础、拓思路、优模式、重特色等优化线性代数课程思政的策略,以更好地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线性代数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农耕文化融入农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路径
13
作者 葛小丽 贺雅静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4年第14期186-188,共3页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农业知识、生活智慧和传统价值观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耕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导致许多大学生对农耕文化了解不多,甚至出现对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误解...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农业知识、生活智慧和传统价值观念。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耕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视野,导致许多大学生对农耕文化了解不多,甚至出现对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误解。如何让大学生认识、理解并认同农耕文化,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农耕文化在思政课堂教学中的融入”为基本论点,对其内涵、价值、困境、路径等进行了研究,期望能增强农业高职学生对农耕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为学生职业发展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耕文化 农业高职 思政教学 乡村振兴
下载PDF
农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4
作者 乔小倩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14期116-119,共4页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该... 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该文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学院如何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德育水平以及德育成效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力求完善农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各项工作机制上作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劳动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实效
下载PDF
黄炎培农村职教思想融入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三农”情怀培养的研究
15
作者 赵丽丽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5期144-148,共5页
黄炎培农村职教思想对培养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三农”情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黄炎培农村职教思想的内涵,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新时代职业道德内在要求和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凝炼了黄炎培农村职教思想对于农... 黄炎培农村职教思想对培养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三农”情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梳理了黄炎培农村职教思想的内涵,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取向、新时代职业道德内在要求和农业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凝炼了黄炎培农村职教思想对于农业高职院校学生“三农”情怀培养的启示,并提出将黄炎培农村职教思想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优化农业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厚植学生“三农”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职教思想 农业高职院校 “三农”情怀
下载PDF
新时代农业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价值蕴涵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楠 朱其志 张龙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6-92,共7页
实践育人是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农业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实践育人的价值蕴涵,厘清当前实践育人存在的理念认识模糊、育人主体不明、... 实践育人是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农业高职院校要深刻认识新时代实践育人的价值蕴涵,厘清当前实践育人存在的理念认识模糊、育人主体不明、多维联动不够、育人形式单一、与思政教育融合不深等现实问题,积极探索实践育人的实现路径,培养更多具有“三农”情怀的时代新人,更好地担负起农业高职教育的时代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实践育人 价值蕴涵 现实挑战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创新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力 杨亚飞 王国强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0期20-22,共3页
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为农村农业发展创造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扩大了农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空间。农业院校作为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人才保障作用。以下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 乡村振兴政策的提出,为农村农业发展创造了全新的机遇,同时也扩大了农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空间。农业院校作为培养“三农”人才的重要场所,在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人才保障作用。以下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同时就当前时期农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创新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进一步认识农业人才培养重要性及探寻人才创新培养路径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不足之处 创新策略
下载PDF
新时代农业高职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路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于海秋 王振龙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12,共7页
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农业高职教育质量和培养兴农人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面对教师队伍规模扩大、结构不合理和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机制不活、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成因;强调了新时代农业高职教师队伍建... 教师队伍建设在提高农业高职教育质量和培养兴农人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面对教师队伍规模扩大、结构不合理和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机制不活、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成因;强调了新时代农业高职教师队伍建设价值观引领、拥有国际化视野、学科交叉与综合能力、健全教师职业发展体系和教师团队高水平、结构化的时代内涵和重要性;提出了优化路径:一是更新教育理念,培树创新思维、创业心态;二是目标愿景和价值观引领,构建教师团队协作共同体、教师职业发展和教师培训“三体系”;三是机制创新,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科研“三能力”;四是科学管理,促进结构与激励双优化,以促进新时代农业高职教师队伍建设和农业高职教育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教育 教师队伍建设 内涵 路径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思雨 王丽丽 +1 位作者 夏岩磊 李丹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24年第7期143-147,共5页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为乡村培养优秀“三农”人才的重要职责与使命。针对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殊性,提出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应担负起培养学...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核心要素,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农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肩负着为乡村培养优秀“三农”人才的重要职责与使命。针对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特殊性,提出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应担负起培养学生的时代担当精神、创新意识,以及面向未来发展的多学科能力的新使命,课程建设应满足专业课与课程思政价值取向一致、显性教学与隐性教学相结合、职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的新要求。针对当前农业高职院校仍然存在的“尚未构建课程思政目标”“教师课程思政水平不高”“学生认知水平具有局限性”等问题提出“注重思政课程的渗透融合”“深化农业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类型属性特征”等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高职院校 乡村振兴 课程思政
下载PDF
“双高计划”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路径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思璇 成维莉 《现代园艺》 2024年第2期188-190,共3页
“双高计划”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的计划,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农业双创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双高计划”的实施对农业高职院校双创人才... “双高计划”是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的计划,是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农业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农业双创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双高计划”的实施对农业高职院校双创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农业高职院校双创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鉴于此,探究了农业高职院校双创人才的培养路径,针对双创人才培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对策,以期达到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高计划 农业高职院校 双创人才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