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略论 被引量:31
1
作者 韩茂莉 《中国农史》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91-99,64,共10页
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从短期或定期轮荒耕作制向土地连作制转换 ,从一年一熟制向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等土地复种制转换 ,历经数千年的历史 ,其中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清代中后期是农业种植制度的几个重要转型时期 ,本文以这三个转... 中国古代农作物种植制度从短期或定期轮荒耕作制向土地连作制转换 ,从一年一熟制向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等土地复种制转换 ,历经数千年的历史 ,其中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清代中后期是农业种植制度的几个重要转型时期 ,本文以这三个转型时期为线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农作物种植制度 中国 耕作制
下载PDF
商代前期中原地区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的初探:以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宁 桑哲成 +1 位作者 刘效彬 吴倩 《人类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6-107,共12页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郑洛地区作为夏商王朝建都和统治的核心区域,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在龙山时期中原地区的出现,在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之一,郑洛地区作为夏商王朝建都和统治的核心区域,其农业经济发展状况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相关研究表明,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在龙山时期中原地区的出现,在华夏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索这一种植制度在商代前期中原地区的具体实践情况,本文选取河南新郑望京楼遗址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时期)29例先民肢骨和23例先民肋骨进行C、N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先民骨胶原的δ^(13)C值变化范围为–18.1‰~7.0‰,平均值为–9.5‰±2.1‰(n=52),δ^(15)N值变化范围为7.3‰~10.5‰,平均值为8.9‰±0.7‰(n=52),先民仍以C_(4)类食物(粟黍)为主,但是也包含少量C_(3)类(水稻、小麦或大豆)食物,证明中原地区自龙山时代出现的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在商代得以延续,但是粟作农业的主导地位,始终未发生明显变化,这可能与中原地区长期以来的旱作农业经济模式习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京楼遗址 商代 中原地区 多品种农作物种植制度 C、N稳定同位素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4
3
作者 邱炳文 闫超 黄稳清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6-188,共13页
及时准确掌握农作物种植制度时空分布信息,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合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序遥感影像质量的不断提高,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从研究框架、遥感特征参数以及数据产品等角度,分析... 及时准确掌握农作物种植制度时空分布信息,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结构合理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时序遥感影像质量的不断提高,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备受关注。本文从研究框架、遥感特征参数以及数据产品等角度,分析了基于时序遥感数据的农作物种植制度最新研究进展。研究发现:①前农作物种植制度研究框架,主要包括耕地复种指数和农作物制图等相关内容,其问题在于需要高质量耕地分布数据支撑以及易将热带亚热带湿润区撂荒地误判为农作物等;②于红边和短波红外的新型多维度光谱指数,有助于更好地揭示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大尺度农作物时序遥感制图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但需要应对不同作物光谱差异细微、同种作物在不同区域和年份存在明显类内异质性的挑战;③尺度中高分辨率耕地复种指数产品不断丰富,但其时效性和时空连续性有待加强;④欧美少数国家外,目前农作物分布数据产品覆盖的作物类型有限,我国大尺度农作物种植制度数据产品欠缺,特别是复杂多熟制农业区。随着多源遥感数据时空谱分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云计算平台性能的不断发展,我们对以下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①新研究框架,建立直接提取耕作区、农作物种植模式的农作物种植制度一体化遥感监测技术框架;②一步加强新型多维度遥感指数及其物候特征指标设计,拓展农作物种植制度监测的遥感特征参数;③立作物种植制度变化遥感监测技术,实现多年信息连续自动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种植制度 时序遥感 复种指数 农作物物候 自动制图 耕地抛荒 光谱指数 时空连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