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2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陈雪飞 《心理学进展》 2024年第4期584-592,共9页
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MHT)、同伴关系量表、父母社会支持量表、感知教师支持问卷对西部农村14,786名小学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表现为随年级的... 使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表(MHT)、同伴关系量表、父母社会支持量表、感知教师支持问卷对西部农村14,786名小学四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发现,西部农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表现为随年级的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增高的特点,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男生要差,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比非留守学生差。同伴关系、父母社会支持、感知教师支持均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同伴关系好、感知父母社会支持高、感知教师支持高的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较低,心理健康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心理健康现状 留守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困境与突破路径
2
作者 韩薇 刘孙渊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4-52,共9页
目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基于对校长、班主任、家长的访谈,依据扎根理论原则,通过NVivo12.0Plus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农村中小学家校社... 目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已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目标。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基于对校长、班主任、家长的访谈,依据扎根理论原则,通过NVivo12.0Plus软件进行资料整理,分析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困境,发现家庭、学校、社会主体在参与意愿及参与能力方面存在农村家庭教育缺失、学校育人片面化、社会教育“缺位”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中小学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形成协同联动的共振效应,其突破路径是:资源是动力,能力是关键,机制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协同育人 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下载PDF
“五项管理”背景下的农村中小学英语学科学困生教学策略研究
3
作者 苗寒菊 陈杰 《学周刊》 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夯实基础、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对学生发展非常重要。其中英语学科是学生的必学科目,也被认为是三大主科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意义。但在...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夯实基础、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抓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对学生发展非常重要。其中英语学科是学生的必学科目,也被认为是三大主科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意义。但在农村中小学,英语学科是出现两极分化问题最为严重的学科,导致农村中小学英语学科学困生问题较为突出。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当前的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项管理” 农村中小学 英语教学 学困生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策略
4
作者 王红英 《青海教育》 2024年第3期55-55,共1页
“互联网+”背景下,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文根据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现状,探讨深化信息化教学理念,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的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 农村中小学教师 信息素养 提升策略
下载PDF
深度教学视角下农村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与评价策略
5
作者 汪启永 郭翠华 何群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14期13-14,共2页
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已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其智慧课堂与应用已实现全覆盖。文章通过探究,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与评价的策略:个性化教育内容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动力;教学方法... 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农村中小学已进入信息化发展阶段,其智慧课堂与应用已实现全覆盖。文章通过探究,提出了农村中小学智慧课堂教学与评价的策略:个性化教育内容设计,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和动力;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其可以通过探究式学习、数字化工具和跨学科学习等方式实现;评价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以提高教学效率,便于总结与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教学 农村中小学 智慧课堂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
6
作者 鞠晓青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4期0017-0020,共4页
本研究自编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对青岛市219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归纳了青岛市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几个维度:职业认同、领导管理、收入福利、社会支持、学生家长交往、同事交往、工作环境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据此从教育主管部... 本研究自编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问卷,对青岛市219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归纳了青岛市农村教师幸福感的几个维度:职业认同、领导管理、收入福利、社会支持、学生家长交往、同事交往、工作环境方面的现状和问题,并据此从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自身三方面提出了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借助外源性动力支持和提升教师自身职业认同感的农村教师幸福感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教师 职业幸福感
下载PDF
根植乡土·立足“农”字: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开发
7
作者 李鑫 李宏龙 《当代教育家(下半月)》 2024年第4期23-26,36,共5页
农村中小学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精神,根植乡土挖掘独有的地域环境资源,在“农”字上下功夫。通过匡正劳育观念,深化劳动认识;创生农耕课程,构建劳育场域;学科融合实施,多元主客体评价,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劳动... 农村中小学根据《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精神,根植乡土挖掘独有的地域环境资源,在“农”字上下功夫。通过匡正劳育观念,深化劳动认识;创生农耕课程,构建劳育场域;学科融合实施,多元主客体评价,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发挥学校劳动教育的“增智”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农村学生对劳动的价值认知提升,是培养农村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学科融合 教育指导纲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课程开发 劳育 乡土特色 中小学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8
作者 金贵勇 《学苑教育》 2024年第1期52-54,共3页
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课程缺乏系统性、教师缺乏专业性、教学资源不足以及缺乏家长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阐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劳动教... 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课程缺乏系统性、教师缺乏专业性、教学资源不足以及缺乏家长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文章通过阐述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劳动教育课程的意义、深入探讨各项问题,提出了明确教学目标、结合学科知识、提供实践机会、加强教师培训以及加强家校合作等有效实施策略,以期为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提供指导和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劳动教育课程 实施策略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优化对策研究
9
作者 周环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期0025-0028,共4页
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学创新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不齐和课业繁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师徒结对”培训方式的建议。文章探讨了培训内容的多层面涵... 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推动教学创新和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水平不齐和课业繁重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师徒结对”培训方式的建议。文章探讨了培训内容的多层面涵盖,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理论、专业理论以及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强调了培训后的跟进指导制度的重要性,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学习平台,实现信息素养的循序渐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信息素养 多层面培训内容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策略探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靖 郭炯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2-128,共7页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亟待有效提升,以帮助农村教师应对日益严峻的数字化挑战。本研究认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是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能够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走向纵深;有利于教师适应新技...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亟待有效提升,以帮助农村教师应对日益严峻的数字化挑战。本研究认为,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是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动力源泉,能够持续赋能数字化转型走向纵深;有利于教师适应新技术、新模式,从而创新教育教学体验;有助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农村学生带来高质量的教育资源;能够带动农村学生数字素养提升,有效弥补城乡学生间的“数字鸿沟”等。提升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有: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提升意愿较弱、农村教师研修仍存在诸多现实桎梏、难以准确评价并表征教师数字素养等。对此,应以智慧教育平台为“桥梁”缩减城乡教师提升动力差,强化农村中小学教师提升积极性;以农村教师真实需求为“蓝本”开展循证式研修,提升研修定位的准确性与实施的有效性;以数字徽章为“支点”,撬动农村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评价及表征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数字徽章 农村中小学教师 教师研修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价值、困境与优化策略
11
作者 弓巧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0036-0040,共5页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是实施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具有规范价值、育人价值和时代价值。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在实施中存在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认知不准确、课程的设置和落实不到位、课程资源... 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是实施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具有规范价值、育人价值和时代价值。通过调查发现:农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在实施中存在对劳动教育课程目标的认知不准确、课程的设置和落实不到位、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充分、课程开展方式上的实践性和融入性不够、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现实困境,从学校层面和教师层面分析了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实施困境的原因,进而从劳动教育课程的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开展方式和课程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劳动教育课程 实施困境 优化策略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校控辍保学的实践经验、困境与对策
12
作者 雷腾英 陈亮 +1 位作者 于学媛 尹可丽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100-106,共7页
我国边远、高寒、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经过多年持续开展控辍保学行动,在领导带头抓、坚持依法控辍、强化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情感保学等方面积累了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也凸显出许多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统... 我国边远、高寒、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经过多年持续开展控辍保学行动,在领导带头抓、坚持依法控辍、强化管理控辍、教改控辍、情感保学等方面积累了值得借鉴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也凸显出许多亟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集中表现为:统筹兼顾效果有待提升、执行能力尚需完善、外界因素干扰较多、思想动态重视不够深入等。以构建“控辍保学联盟”为保障,形成学校与各级主要部门合作共同体;以智慧控保为目标,推动“互联网+”助力控辍保学;以学生情绪情感为起点,重视劝返学生的思想动态等;是我国农村中小学校未来控辍保学对策举措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控辍保学 实践经验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河北、贵州调研情况为例的分析
13
作者 孙英杰 熊海燕 +1 位作者 李妍 高勇 《理论观察》 2023年第4期153-156,共4页
随着我国普法工作地深入开展,法治建设已取得巨大成效。但是经对河北、贵州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发现这些中小学法制教育仍此相对落后,呈现法制教育课程不被重视、普法活动缺乏且实践性弱等问题。究其原因... 随着我国普法工作地深入开展,法治建设已取得巨大成效。但是经对河北、贵州部分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状况进行调研,发现这些中小学法制教育仍此相对落后,呈现法制教育课程不被重视、普法活动缺乏且实践性弱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年龄、心理等个体差异,学校设施设备等条件不足、管理不当以及学生成长环境、社会风气和政治、文化、卫生等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各层次普法活动脱节也是其中主要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校法制教育、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家庭法制教育,多方面营造良好社会风气,增强农村中小学获取外界资源等方式改进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 法制教育课 普法 法制教育改革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体教融合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祖泉 张静 周祖恩 《武术研究》 2023年第5期153-156,共4页
体教融合就是把竞技人才的培养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最为薄弱的一环,应当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抓住机遇,乘改革的东风,对农村中小学的学校体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同时也要迎接挑战,积极面对农村中小学体教融合出现... 体教融合就是把竞技人才的培养融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农村中小学体育教育作为最为薄弱的一环,应当如何顺应时代要求,抓住机遇,乘改革的东风,对农村中小学的学校体育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同时也要迎接挑战,积极面对农村中小学体教融合出现的问题,为促进农村中小学实现体教融合的目标。在农村中小学开展的体教融合工作中,还面临着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体育教师的缺乏以及专业能力有待提升、评价制度不完善、应试教育的影响等挑战。同时,也因为国家的重视,国家及社会各方的支持、体育人才的回流、多样化的教学能力提升渠道、社会关注度的提升等机遇,利于实现农村中小学体教融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体教融合 机遇 挑战
下载PDF
2017—2021年苏州市部分地区农村中小学校环境卫生状况调查
15
作者 李杰 刘强 +1 位作者 赵敏娴 周晓龙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3年第4期66-69,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农村中小学校环境卫生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学校环境卫生,保障学生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要求,从苏州市随机抽取2个县作为监测县,每年从每个监测县随机抽取5个乡镇... 目的:了解苏州市农村中小学校环境卫生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学校环境卫生,保障学生健康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农村环境卫生监测项目技术方案》要求,从苏州市随机抽取2个县作为监测县,每年从每个监测县随机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初中、小学各1所进行学校环境卫生监测。调查校内供水方式和学生饮水卫生、校内厕所以及卫生设施的配备与管理情况。结果:2017—2021年苏州市农村中小学校供水方式以区域供水为主,学生饮水方式以饮用桶装水为主,占比为60.0%~85.0%,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0.05)。2017—2021年共调查苏州市农村中小学校厕所2 720座,均为卫生厕所,以下水道水冲式厕所为主。中学厕所蹲位比合格率高于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8,P<0.05)。中学、小学男厕蹲位比合格率均高于女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6.00和4.43,P<0.05)。经常在洗手池配备肥皂(洗手液)的农村中小学校占比为85.0%~100.0%,安排专人管理厕所的学校占90.0%~100%,随着年份的增加,占比均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6和4.08,P<0.05)。结论:苏州市农村中小学校在供水、饮水、厕所卫生、厕所管理等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建议统筹和增加女厕蹲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环境卫生 饮水方式 厕所卫生
下载PDF
浅谈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化方法
16
作者 赵小宁 《中国标准化》 2023年第16期211-213,共3页
中小学教师承担着文化育人、思想育人的双重职责。在职业生涯中,其不仅要完成岗位上的职业教育任务,更要积极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在道德上、思想上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农村中小学教师承担着多元育人的重要使命,其职业道德修养... 中小学教师承担着文化育人、思想育人的双重职责。在职业生涯中,其不仅要完成岗位上的职业教育任务,更要积极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在道德上、思想上对学生实施全方位的教育引导。农村中小学教师承担着多元育人的重要使命,其职业道德修养决定了教育活动的整体有效性。关注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综合发展,才能使教育人才全面展现自身的教育价值。本文结合一线教育人才发展经验展开论述,分析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论述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标准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职业道德修养 发展与提升 标准化方法
下载PDF
农村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三个层次及关键问题
17
作者 刘玲玲 《教育评论》 2023年第4期62-68,共7页
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改革的好坏关乎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和乡村学生的内涵式发展,也引领和牵动着乡村教育质量未来的发展方向。农村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存在乡村学校评价标准化、同质化及乡村离场,... 农村中小学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评价改革的好坏关乎乡村学校、乡村教师和乡村学生的内涵式发展,也引领和牵动着乡村教育质量未来的发展方向。农村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存在乡村学校评价标准化、同质化及乡村离场,教师评价照顾性及自信缺失,学生评价单一性及离农倾向等问题。提升农村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质量,发挥评价机制在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教育发展的评价制度和指标,探索乡村教育评价的民主科学程序,提升乡村教育发展评价的激励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 农村中小学 教育评价
下载PDF
父母干预与农村中小学生的智能手机使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黎藜 刘滔 《少年儿童研究》 2023年第2期15-24,共10页
通过对重庆W县13名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对于智能手机使用的看法更具有反思性,并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包括限制型干预措施、积极型干预措施、共同使用等。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往往认为智能手机的使... 通过对重庆W县13名农村中小学生的父母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父母对于智能手机使用的看法更具有反思性,并采取多种干预措施,包括限制型干预措施、积极型干预措施、共同使用等。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往往认为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子女有害,大多采取限制型干预措施。从自我效能感的角度来看,不能轻松使用智能手机的父母倾向于采取限制型干预措施。从对于潜在结果的考虑来看,父母如果认为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子女的学业发展有消极影响,则更倾向于采取限制型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父母干预 农村中小学 手机使用 社会认知理论 受教育程度
原文传递
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与改善策略
19
作者 张会芳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第14期5-8,共4页
课后服务作为一项社会福利政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关注农村学校课后服务发展有重要意义。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起步较晚,质量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给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为缺乏明确制度指导、供给主体不足、供给客体定位模糊... 课后服务作为一项社会福利政策,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关注农村学校课后服务发展有重要意义。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起步较晚,质量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供给体系不健全,具体表现为缺乏明确制度指导、供给主体不足、供给客体定位模糊以及教师积极性不高。应当对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供给体系加以改善,可通过完善制度、拓宽渠道、开展调研和提供支持,提高农村中小学课后服务供需匹配度,促进课后服务有效开展,实现育人和减负的教育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课后服务 供给体系 改善策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