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子生产与社会剥夺:南方农村婚姻的两极困境
1
作者 张朝华 张紫薇 《江汉学术》 2024年第1期16-24,共9页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和城乡关系的变化,南方农村出现了早婚和“剩男”的婚姻困境。一方面,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的男多女少意味着部分男性“无婚可结”;另一方面,在家长的默许甚至撮合下,农村部分青年提早步入婚姻历程,成为稚嫩的父母...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和城乡关系的变化,南方农村出现了早婚和“剩男”的婚姻困境。一方面,性别比例失衡导致的男多女少意味着部分男性“无婚可结”;另一方面,在家长的默许甚至撮合下,农村部分青年提早步入婚姻历程,成为稚嫩的父母。把农村婚姻市场的特殊形态放到粤北村庄的整体关联中考察,在经济分化与社会分层的结构性压力下,中下层群体试图利用婚姻缔结完成阶层跨越,婚配压力的层层传导最终引发了下层弱势男性的婚姻困境。然而,乡村社会的发展变化并没有改变农村熟人社会的基本形态,面子依然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性评价,一方面,面子危机直接将宗族与个体荣辱相连接;另一方面,面子文化又对社区内生活的熟人群体进行行为约束,保障社区的同质性。家庭根据婚姻市场变化进行婚姻策略调整,子代婚姻的缔结并不完全为了符合家庭利益,也有确保面子再生产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婚姻 婚姻市场 社会剥夺 面子文化 婚姻策略 婚姻家庭
下载PDF
流动视角下客家农村婚姻家庭变迁:以梅州市大埔县百侯镇为例
2
作者 郭迅羽 周大鸣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8-72,共5页
城市化带动了人的流动和迁移,与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同时产生的是人们在观念认知与生命实践上的变化。这一物理性和文化性并存的流动既冲击着传统的农村社区,也给乡村中个体的婚姻家庭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从流动视角出发,通过一个梅州... 城市化带动了人的流动和迁移,与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同时产生的是人们在观念认知与生命实践上的变化。这一物理性和文化性并存的流动既冲击着传统的农村社区,也给乡村中个体的婚姻家庭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从流动视角出发,通过一个梅州农村的多代际个案研究阐释当代客家乡村的婚姻家庭变迁,并结合案例思考流动所导致的当代农村婚姻与家庭在更深层的观念、权利、功能、运作上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婚姻家庭 流动 变迁 大埔百侯
下载PDF
农村婚姻消费水平与结构变动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崔明堂 王广金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122-123,共2页
本文从促使婚姻成立的消费、婚姻合法性的消费、攀比排场性消费三个方面,对宁夏盐池县佟记圈村的农村婚姻消费个案进行调研,并从不同层面分析了该村婚姻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佟记圈村的农村婚姻消费在农牧交错区有一定的典型性,对... 本文从促使婚姻成立的消费、婚姻合法性的消费、攀比排场性消费三个方面,对宁夏盐池县佟记圈村的农村婚姻消费个案进行调研,并从不同层面分析了该村婚姻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佟记圈村的农村婚姻消费在农牧交错区有一定的典型性,对认识该地区农村婚姻消费特点、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其历史变迁有借鉴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牧交错区 农村婚姻 婚姻消费水平 婚姻消费结构
下载PDF
农村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及性别差异初探——来自吴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邓晓梅 《西北人口》 CSSCI 2011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前国内关于农村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还处于空白。本文利用《2010年吴江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研究中236份婚姻移民的数据,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从主观感知、经济层面、社会关系、文化适应等方面探索农村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和性... 目前国内关于农村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还处于空白。本文利用《2010年吴江市居民生活质量调查》研究中236份婚姻移民的数据,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从主观感知、经济层面、社会关系、文化适应等方面探索农村婚姻移民的社会适应状况和性别差异。实证研究发现,婚姻移民的主观适应感较好,其总体经济适应程度要低于本地居民,在社会关系、文化等方面也仍有少数人未能融入当地生活;社会性别因素对社会适应的主观感知没有显著影响,但在社会适应的经济、社会关系、文化等不同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婚姻移民 社会适应 性别差异
下载PDF
农村婚姻移民的家庭融合及对其异地适应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晓梅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44-48,共5页
异地联姻是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县、市、省而形成的跨地区通婚,婚姻移民是因为异地联姻而发生了迁移的人员。婚姻移民家庭融合程度较高,这是因为异地联姻是在各种结构性因素限制下联姻双方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符合婚姻移民和当地居民双方... 异地联姻是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县、市、省而形成的跨地区通婚,婚姻移民是因为异地联姻而发生了迁移的人员。婚姻移民家庭融合程度较高,这是因为异地联姻是在各种结构性因素限制下联姻双方所做出的理性选择,符合婚姻移民和当地居民双方的利益。但是,异地联姻家庭中也存在一些较为普遍的家庭问题与家庭矛盾,"异地联姻"的因素仍对其家庭融合产生负面影响。家庭融合对婚姻移民的异地生活适应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婚姻移民 家庭融合 异地适应
下载PDF
社会流动下的农村婚姻变化——以青海省湟中县大磨石沟村为个案
6
作者 拉毛措 马文慧 +1 位作者 肖莉 文斌兴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37-46,共10页
在社会流动加快的背景下,青海省的一些农村特别是偏远脑山地区人们在婚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问题,比如传统婚姻观念受到冲击,婚姻成本不断攀升,婚姻圈不断扩大,"娶妻难"问题凸显,婚姻潜在问题比较多等。本文以西宁市湟... 在社会流动加快的背景下,青海省的一些农村特别是偏远脑山地区人们在婚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问题,比如传统婚姻观念受到冲击,婚姻成本不断攀升,婚姻圈不断扩大,"娶妻难"问题凸显,婚姻潜在问题比较多等。本文以西宁市湟中县大才乡大磨石沟村为例,通过抽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探寻青海省东部地区农村婚姻变化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探究社会结构、价值取向和文化变迁对农村婚姻变化的作用,及为解决这些问题进行相关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流动 农村婚姻 变化
下载PDF
范式转换与问题意识: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研究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飞龙 《古今农业》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近些年,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婚姻家庭研究逐渐成为当代史研究的热点之一,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乡村史、日常生活史、婚姻家庭等诸多研究领域的进展。范式转换和问题意识成为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研究重点考察的对象,研究者将婚姻家庭... 近些年,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婚姻家庭研究逐渐成为当代史研究的热点之一,这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乡村史、日常生活史、婚姻家庭等诸多研究领域的进展。范式转换和问题意识成为集体化时期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研究重点考察的对象,研究者将婚姻家庭研究与集体化时期的国家权力、社会变迁、集体化生产紧密联系起来,扩展了婚姻家庭史的研究领域与视角。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范式研究的单一和问题意识的薄弱等问题仍十分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化时期 农村婚姻家庭 问题意识 范式转换
下载PDF
我国农村婚姻市场中彩礼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孙善侠 史清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184-188,共5页
从我国农村的婚嫁习俗出发,首先分析了彩礼现象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基础,继而利用生男生女得益对彩礼与妇女地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抑制农村彩礼现象会破坏女性发展的教育基础,不利于女性地位提高,最后通过博弈模型对彩礼的短期发... 从我国农村的婚嫁习俗出发,首先分析了彩礼现象在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基础,继而利用生男生女得益对彩礼与妇女地位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发现抑制农村彩礼现象会破坏女性发展的教育基础,不利于女性地位提高,最后通过博弈模型对彩礼的短期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认为短期内会存在彩礼金额上升的一段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礼 妇女地位 博弈 农村婚姻
下载PDF
农村婚姻现状及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
9
作者 张兰新 《商情》 2014年第13期293-294,共2页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农村婚姻家庭是保持农村的稳定,构建和谐农村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农村...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中。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农村婚姻家庭是保持农村的稳定,构建和谐农村的关键。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离婚率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农村婚姻家庭问题的解决必定要依靠婚姻家庭法。而现有婚姻家庭法在这些方面明显缺失。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如何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婚姻家庭法,使其在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婚姻 和谐新农村 法律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下农村婚姻家庭两性平等关系构建研究
10
作者 陈成 《四川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63-64,共2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短板在农村。家庭作为农村社会的细胞,是维护农村社会大环境稳定的基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婚姻是家庭的核心,婚姻的稳定、和谐是建立幸福美满家庭的基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短板在农村。家庭作为农村社会的细胞,是维护农村社会大环境稳定的基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婚姻是家庭的核心,婚姻的稳定、和谐是建立幸福美满家庭的基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坚持两性平等基本国策是实现共享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新的社会发展理念下,研究农村婚姻家庭两性平等关系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 农村婚姻家庭 构建研究 两性平等
下载PDF
打工经济背景下农村婚姻脆弱性与留守家庭困境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存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2-123,共12页
通过对河南、江西、四川及贵州四省农村的婚姻家庭状况的实地调研发现,随着劳动力流动加剧,当前我国农村婚姻关系呈现出高度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主要表现为:跨域婚姻、早婚早育、“闪婚”以及事实婚姻等多样化的新婚恋模式及其潜在的... 通过对河南、江西、四川及贵州四省农村的婚姻家庭状况的实地调研发现,随着劳动力流动加剧,当前我国农村婚姻关系呈现出高度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主要表现为:跨域婚姻、早婚早育、“闪婚”以及事实婚姻等多样化的新婚恋模式及其潜在的不稳定性逐步显化;离婚、逃婚与婚外情等婚变现象日渐增多。打工经济浪潮下,这种婚姻脆弱性不仅致使留守妇女(及丈夫)长期陷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抑,还造成留守老人因代际剥削而面临养老困境、留守儿童因弱势延续而遭遇成长困境,进而导致农村留守家庭陷入整体性发展困境。农村婚姻问题不仅触及留守妇女群体,更波及整个留守人口群体乃至整个农村社会,而不稳定的农村婚姻状态只是整个农村社会转型过程的折射与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工经济 农村婚姻 婚姻脆弱性 留守家庭
下载PDF
农村婚姻女性市场要价的社会理性解释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锐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1-83,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流动打工经济的盛行,农村婚姻的高消费已转变为以女性为中心的婚姻市场要价。通过对一手实证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农村婚姻女性市场要价高于城市且逐年上升,支付内容主要为婚房和彩礼,支付主体主要为男方父母和家庭。... 随着我国人口流动打工经济的盛行,农村婚姻的高消费已转变为以女性为中心的婚姻市场要价。通过对一手实证数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发现农村婚姻女性市场要价高于城市且逐年上升,支付内容主要为婚房和彩礼,支付主体主要为男方父母和家庭。金钱至上的婚恋观念对婚姻市场要价具有推动作用,婚姻女性市场要价与家庭的传统社会性别意识成正比,与家庭现代社会性别意识成反比,家乡文化对婚姻市场要价影响较大,而个人和原生家庭收入、女性个人的社会性别意识以及打工经历对婚姻的市场要价影响不显著。可见,农村婚姻市场要价更多的是家庭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其更多的是受到农村家乡文化的影响,相比经济理性,农村婚姻女性市场要价更多的是一种家庭社会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背景 农村婚姻 女性市场要价 社会理性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农村婚姻观念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文艳 《科技风》 2013年第9期213-214,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冲击着农村传统社会结构,农村传统婚姻观念也受到挑战并开始出现变动。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转型与微观婚姻生活之间的关...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农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些变化极大地冲击着农村传统社会结构,农村传统婚姻观念也受到挑战并开始出现变动。本文试图通过对社会转型与微观婚姻生活之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中国农村传统婚姻观念的特点以及其在社会变迁的冲击下所呈现的新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农村婚姻观念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社会学视角下的农村婚姻的意义及形式探讨
14
作者 黄凯 《知识经济》 2012年第13期62-62,共1页
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婚姻具有社会意义的原因以及未来农村婚姻的形式。婚姻的性质和功能、农村社会的文化特征、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等原因是造成农村婚姻具有社会意义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当今社会的农村婚姻形式会逐渐发... 本文主要论述了农村婚姻具有社会意义的原因以及未来农村婚姻的形式。婚姻的性质和功能、农村社会的文化特征、中国人的社会心理等原因是造成农村婚姻具有社会意义的主要原因。随着社会条件的发展变化,当今社会的农村婚姻形式会逐渐发生变化,未来的农村婚姻将变成"联偶婚"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婚姻 社会意义 联偶婚
下载PDF
浅探农村婚姻纠纷的解决机制——基于河南省部分农村地区的实地调查
15
作者 葛媛婕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260-263,共4页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农村婚姻纠纷的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折射出这种改变。通过探究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婚姻纠纷的现状,分析我国在解决农村婚姻纠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结合...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农村婚姻纠纷的解决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就折射出这种改变。通过探究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婚姻纠纷的现状,分析我国在解决农村婚姻纠纷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结合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本文旨在构建一个公正有效的多元化农村婚姻纠纷解决机制体系。这一体系,注重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相结合,提倡全面有效地发挥私力救济、社会救济和公力救济的手段,以实现各种农村婚姻纠纷解决方式相互衔接,良性互动,从而及时有效地解决农村的婚姻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婚姻纠纷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衔接机制
下载PDF
婚配实践的个体本位:农村“老实人光棍”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永萍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3-184,共12页
老实人光棍是当前农村一种新型的光棍,这类光棍群体的出现是农村婚配实践变迁的产物。婚配实践包括婚配权力和婚配能力两个重要变量。在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婚配实践的主体发生变迁和分化。其中,婚配权力的主体逐渐从父代向子代转移,子... 老实人光棍是当前农村一种新型的光棍,这类光棍群体的出现是农村婚配实践变迁的产物。婚配实践包括婚配权力和婚配能力两个重要变量。在乡村社会转型过程中,婚配实践的主体发生变迁和分化。其中,婚配权力的主体逐渐从父代向子代转移,子代个体的婚配意志凸显,父代成为退居于后台的支持者;婚配能力的主体日益从家庭整体转向子代自身,子代的个体性禀赋在婚姻达成中愈益凸显,因而婚配实践呈现出个体本位的特征。当年轻人主导婚配权力之后,其个体性的情感偏好和交往能力直接影响了婚配对象的选择。那些太老实、不善于与女孩子交往的男性很容易成为婚姻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者,极可能面临打光棍的命运。可见,当前的婚姻市场竞争不再是局限于以父代为核心的家庭经济竞争,而是扩展为子代的个体性竞争,后者放大了个体性因素的婚姻市场分化效应,“老实人”群体沦为光棍的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配模式变迁 婚配权力 婚配能力 婚姻挤压 农村婚姻市场 个体本位 初婚率 婚姻家庭
下载PDF
中国农村婚姻形态的流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周占杰 方奕 《青年学报》 2016年第1期60-66,共7页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宏观阐述中国农村婚姻形态从传统向现代趋变,而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中国农村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外来思想观念和传统思想观念的交锋在中国农村婚姻与家庭上表现明显。总之,中国农村婚姻... 本文基于文献研究,宏观阐述中国农村婚姻形态从传统向现代趋变,而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中国农村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外来思想观念和传统思想观念的交锋在中国农村婚姻与家庭上表现明显。总之,中国农村婚姻形态在逐渐适应新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我们要跳出"出现问题—置之不理或忽视—造成严重后果—正视问题—补救和解决问题"的固有模式,争取在造成严重后果之前正视问题和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婚姻 家庭结构 综述
原文传递
社会变迁中农村婚姻基础的司法判断 被引量:1
18
作者 徐康平 高立克 《法学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6-68,95,共4页
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应当认识到农村婚姻价值的多元性以及离婚的多因性,司法需要对婚姻价值依照社会现实与功能的需要进行衡量,必要时应在判断原则、法律适用、程序适用上进行适当的扩张。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农村婚姻基础 司法判断
原文传递
农村婚姻移民的群体身份认同和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邓晓梅 《理论界》 2011年第8期163-166,共4页
本文运用2010年吴江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数据,采用交互表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村婚姻移民群体身份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流动人口和城市婚姻移民,农村婚姻移民的群体身份认同程度较高,同时也呈... 本文运用2010年吴江居民生活质量调查数据,采用交互表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农村婚姻移民群体身份认同的现状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流动人口和城市婚姻移民,农村婚姻移民的群体身份认同程度较高,同时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在控制其他变量后,是否拥有本地户口、与本地人的交往意愿、是否按照当地习惯做事等3个因素对其群体身份认同仍然有显著影响,且影响作用由大至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婚姻移民 群体身份认同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面子文化视角下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诗慧 《青年探索》 2020年第3期91-100,共10页
本文基于面子文化的视角,通过在豫南F村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与地域性面子文化变化有关。婚俗中体现的面子文化包含规范性面子、人情面子以及炫耀性面子三种内涵。传统上,村民受规范... 本文基于面子文化的视角,通过在豫南F村进行田野调查,分析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的原因。研究发现农村男方婚姻高支付与地域性面子文化变化有关。婚俗中体现的面子文化包含规范性面子、人情面子以及炫耀性面子三种内涵。传统上,村民受规范性面子和人情面子影响较大,导致婚俗繁琐复杂,礼节性支付较多。随着经济发展,规范性面子约束机制下降,人情面子工具性增强,炫耀性面子影响增大。这使得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的村民受经济驱动,出现婚姻支付"越轨"行为,提高了婚姻支付的内在标准。普通村民受面子文化驱动,被迫提高婚姻支付标准,使得农村婚姻支付普遍性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婚姻支付 面子文化 婚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