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的关系研究
1
作者 申丽君 李晗歌 +1 位作者 王培成 朱纪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66-2772,共7页
背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是缓解农村地区基层医生匮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完成“5+3”培养模式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以下简称定向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其基层工作现状... 背景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是缓解农村地区基层医生匮乏、提升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重要举措。目前,完成“5+3”培养模式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以下简称定向毕业生)逐步履约进入基层工作,其基层工作现状及服务期满后留任意愿受到高度关注。目的探讨职业倦怠和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对离职意向的影响,为稳定全科医生队伍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于2021年12月—2022年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9个省份,在各省卫生健康委科教处的协助下向定向毕业生开展电子问卷调查。定向毕业生的职业倦怠采用职业倦怠量表-服务行业版(MBI-HSS)评估,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涉及语言暴力和躯体暴力,离职意向的测量问题为“服务期满后,您是否愿意继续服务基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定向毕业生的职业倦怠和工作场所患者源暴力对离职意向的影响。结果3615份定向毕业生的问卷被有效回收。87.77%(3173/3615)的定向毕业生服务期满后不愿意/不确定是否留任。17.46%(631/3615)的定向毕业生遭受过躯体暴力,60.33%(2181/3615)的毕业生遭受过语言暴力。定向毕业生的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5.82%(2018/3615),其中,60.80%(2198/3615)的定向毕业生处于中度/重度情感耗竭,去个性化和个人低成就感的占比分别为67.55%(2442/3615)和83.76%(3028/36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职称、个人月收入等社会经济学因素后,处于职业倦怠的定向毕业生有4.92倍[95%CI(3.87~6.25)]的风险离职,1.92倍[95%CI(1.50~2.46)]的风险不确定是否留任(P<0.05);遭受语言暴力和躯体暴力的定向毕业生分别有1.46倍[95%CI(1.12~1.91)]和0.38倍[95%CI(0.27~0.52)]的风险会在服务期满后离职(P<0.05)。结论目前,定向毕业生的离职意向较高,预计服务期满后基层全科人才流失较多。职业倦怠是离职意向的核心影响因素,我国定向毕业生职业倦怠状况不容乐观,应从多个层面加强对工作的调节,缓解员工负面情绪,从而稳定全科医生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工作场所暴力 离职意向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全科医生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海南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基层工作情况及职业规划调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林芸芸 黄珊珊 +3 位作者 宋艳玲 张云波 刘学军 顾申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4-503,共10页
背景我国从2010年开始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在基层的工作情况和职业规划,以及基层用人单位对其各方面的评价情况,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的全面... 背景我国从2010年开始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在基层的工作情况和职业规划,以及基层用人单位对其各方面的评价情况,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目的全面了解海南省正在履约的经“5+3”模式培养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简称“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在基层的工作情况(包括服务能力、岗位满意度、专业能力提升意愿等)及其职业规划状况,探讨其履约期满后留任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今后调整优化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政策提供依据,为医学院校确立全科医学院(系)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04-25至2021-05-06,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海南省19个市(县)的“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309例及其所在单位的经“3+2”模式培养的助理全科医生56例、转岗全科医生2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邀请其对服务能力进行自我评价,了解其对岗位的满意度及专业能力提升意愿。同时邀请“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所在单位的管理者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共1574例对其服务能力进行评价。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履约期满后留任意愿的影响因素。于2021年5月7—8日,分别从海口市、琼中县、三亚市选取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线下调研组到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市(县)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负责人,以及随机抽取的38例“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共同参与座谈会,了解“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等方面的情况,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与建议。结果309例“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自评服务能力总得分为(19.31±2.59)分,低于经“3+2”模式培养的助理全科医生〔(20.46±2.72)分〕和转岗全科医生〔(20.77±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岗位满意度总得分为(39.77±4.66)分,低于经“3+2”模式培养的助理全科医生〔(41.59±4.56)分〕和转岗全科医生〔(41.10±5.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专业能力提升意愿总得分为(7.80±2.25)分,低于转岗全科医生〔(9.10±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位的管理者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对“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服务能力的评分为(20.29±3.43)分,高于其自我评价结果(t'=5.735,P<0.001)。36.89%(114/309)的“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表示在履约期满后愿意留任。职称、个人月收入、“一名全科医生的情怀”是“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履约期满后留任愿意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专题座谈会上各方反馈的信息:“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在工作岗位上有较高的热情,且富有团队精神;一半以上“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拥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同时“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在基层工作中面临诸多问题,例如:薪酬待遇水平整体偏低,基层全科医疗执业环境欠佳,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全科医生和全科医疗工作了解不够、重视程度不高,有关政策落实存在偏差,以及知识更新、接受继续教育情况受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条件限制。结论“5+3”订单定向全科医生服务能力较强、对岗位的满意度较高,但其专业能力提升意愿及履约期满后留任愿意不强;其所在单位的管理者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对其服务能力普遍表示认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基层卫生人才激励机制的执行力偏低,存在政策落实有偏差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多措并举,形成合力,切实落实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 基层服务意愿 职业规划 教育 医学 卫生政策 卫生人力 初级卫生保健 海南
下载PDF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现状、长期工作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申颖 黄星 +8 位作者 于佳 李虹 陈恩然 孔燕 韦思羽 吴华贝 赵越 张鑫 左延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3995-4002,共8页
背景2010年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启动,旨在为农村地区培养具备本科学历的全科医生,改善农村地区基层医师匮乏的状况。2018年首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返回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始履行为期3年的农村地区卫生服务合约。目的了解... 背景2010年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启动,旨在为农村地区培养具备本科学历的全科医生,改善农村地区基层医师匮乏的状况。2018年首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返回乡镇卫生院工作,开始履行为期3年的农村地区卫生服务合约。目的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在乡镇卫生院的工作现状,以及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探索促进农村地区长期保留医疗卫生人才的机制。方法于2019年1—8月,对64例广西医科大学2015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进行半结构式焦点小组访谈,访谈内容包括在农村乡镇卫生院的薪酬待遇、工作内容、工作氛围、工作条件、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等。将访谈录音资料完整转录为书面文字,采用主题分析法编码、提炼主题。结果访谈共提取11个主题,分别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在乡镇卫生院的薪酬水平达到预期,但呈现地域差异化;兑现入编、“五险一金”等待遇,基本解决住房问题;进修培训机会少;职务晋升空间大;工作内容以临床诊疗活动为主,部分涉及医技工作;工作氛围和谐,竞争感不强,院负责人重视;基本药物不足,所学难以致用;实验室检查设备落后,卫技人员匮乏,无法开展多种常用检查;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不明确;支持乡镇发展的国家政策、明晰的职业发展、友好的工作氛围、解决农村卫生问题的意愿、在农村地区工作获得的成就感等是促进其长期留任乡镇卫生院的因素;基本药物短缺、医疗设备落后、培训进修机会缺乏、工作繁重及收入水平偏低等是阻碍其长期留任乡镇卫生院的因素。结论多数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暂未明确长期在农村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意愿,薪酬水平不是影响其服务期满后继续留在农村地区工作的主要因素,而乡镇卫生院基本药物不足、医疗设备落后及继续教育短缺是阻碍其长期留在农村地区工作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教育 医学 工作现状 长期工作意愿 影响因素分析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基层服务困境及对策建议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寅生 余昌胤 +4 位作者 肖雪 张年 袁成菊 蒲海峰 魏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021-2027,共7页
背景随着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的持续开展,基层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得到不断的充实,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简称定向毕业生)的服务现状成为当前关注焦点。目的探讨定向毕业生在履约期内服务基层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 背景随着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项目的持续开展,基层全科医学人才队伍得到不断的充实,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简称定向毕业生)的服务现状成为当前关注焦点。目的探讨定向毕业生在履约期内服务基层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方法于2021年1—3月选取贵州省2010级和2011级已在基层卫生院工作的定向毕业生73例为访谈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访谈提纲内容包括:介绍单位发展概况和个人工作职责、个人工作开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个人能力存在的“短板”、现阶段继续教育情况、当前的生活条件、医院对定向毕业生的重视情况、今后工作打算等。遵循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梳理出127个概念、21个范畴、7个主范畴(工作环境、政策保障、家庭因素、未来规划、心理与认知、工作匹配、成长需求)。形成4条脉络:工作实际脉络(基层医疗条件、环境、管理等因素制约了定向毕业生工作开展,其希望得到更多的组织支持和合适的岗位安排)、家庭因素脉络(部分定向毕业生基层服务期间受到家庭距离、经济压力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兼顾家庭照顾的责任)、内在需求脉络(定向毕业生易产生心理和认知上的落差,认为个人能力和发展受限,希望有更好的职业发展前景)、政策驱动脉络(政策因素贯穿定向毕业生基层服务的各环节,部分政策的落实和推广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结论贵州省定向毕业生在基层服务期间主要存在业务开展、能力提升、家庭照顾、经济待遇等方面的困难,建立反馈联络机制、长效培训指导、异地生源调配、加快医共体建设、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及明确服务期满后安排等措施有助于改善当前定向毕业生的服务现状,使其能够在基层“留得住、有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教育 医学 工作现状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参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情况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昊哲 王子岳 +6 位作者 张柏松 王惠娟 魏添添 程晓冉 李明月 胡丹 刘晓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1期4003-4008,共6页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卫生工作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于2010年发文启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从2015年起至今已有数届订单定向医学生完成了本科学业,其在疫情防控中的工作情况值... 背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基层卫生工作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于2010年发文启动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从2015年起至今已有数届订单定向医学生完成了本科学业,其在疫情防控中的工作情况值得关注。目的调查订单定向毕业生和其他临床五年制毕业生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分析订单定向毕业生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订单定向医学生队列研究”项目,本次随访调查于2020年9月采用电子问卷形式开展,有效随访我国中西部4所医学院校2015—2019届共1631例订单定向毕业生和1009例其他临床五年制毕业生,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基本工作情况、疫情期间工作情况等。结果在调查期间处于工作状态的毕业生中,订单定向毕业生的疫情防控工作参与率高于其他临床五年制毕业生〔70.18%(1113/1586)比51.58%(293/568),P<0.05〕。订单定向毕业生中,男性参与率高于女性(P<0.05),2015—2016届参与率高于2017—2019届(P<0.05),已婚者参与率高于未婚/离异/其他婚姻状况者(P<0.05)。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订单定向毕业生中,参与较多的服务类别为健康宣传与教育〔88.59%(986/1113)〕、社区防疫与管理〔85.62%(953/1113)〕、核酸检测与筛查〔67.30%(749/1113)〕,面临的常见挑战为缺少防护设备〔77.72%(865/1113)〕、工作量和/或工作压力太大〔41.87%(466/1113)〕、担心自己或家人被感染〔37.56%(418/1113)〕,认为疫情防控期间的日常临床工作量、日常公共卫生工作量增多的人员占比分别为57.50%(640/1113)和62.26%(693/1113)。结论订单定向毕业生在疫情防控过程中承担了多项重要工作,对全国的疫情防控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同时存在着防护设备不足、工作压力过大等问题。建议进一步改善基层卫生设施,为基层医务工作者提供更多的防护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教育 医学 初级卫生保健
下载PDF
阜阳市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履约情况分析及对策
6
作者 李瑞 李健 高彬彬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目的:了解阜阳市自2011年开展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以来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履约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完善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与使用政策的建议。方法:以阜阳市2011年以来培养并履约的171名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为整群... 目的:了解阜阳市自2011年开展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工作以来订单定向医学毕业生履约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完善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与使用政策的建议。方法:以阜阳市2011年以来培养并履约的171名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为整群抽样问卷调查对象,结合人才使用单位访谈,利用卡方检验和描述性分析订单生就业履约、工作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订单定向医学生服务期满后愿意留任基层的88例(53.66%),收入压力和发展前景成为制约订单定向医学生留任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多部门协作,落实全科医生培养和使用激励机制。注重人才大学期间及毕业后服务期间的全过程学习和成长、创建良好执业发展环境,多方面推动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全科医生 履约情况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回顾与展望
7
作者 万晓文 曹晓辉 +3 位作者 武媛 陈小可 盛文彬 黄蓉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2,27,共5页
通过政策文件梳理与重点文献分析,系统性回顾与总结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项目的发展。结果显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激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应完善培养体系,开展农村订单定... 通过政策文件梳理与重点文献分析,系统性回顾与总结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项目的发展。结果显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但也存在培养体系不完善、激励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对此,应完善培养体系,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全阶段培养;创新使用激励机制,加快改革薪酬制度,落实政策激励措施,鼓励地方政策创新,使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发展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全科医生 培养体系 激励机制
下载PDF
重庆市首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后就业情况调查
8
作者 黄秘 冯桂波 谢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4期120-123,共4页
目的了解重庆市首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后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培养及使用定向医学生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方法以重庆市2010级完成“5+3”年培养且已到基层工作3年,完成履约期的首批定向医学生... 目的了解重庆市首届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定向医学生)履约期满后就业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培养及使用定向医学生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方法以重庆市2010级完成“5+3”年培养且已到基层工作3年,完成履约期的首批定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1名(32.63%)定向医学生在履约期满后继续留在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定向单位的薪资待遇、工作氛围、晋升空间以及对员工的重视度是影响定向医学生留在基层医疗单位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重庆市首届定向医学生在履约期满后继续留在基层医疗单位服务的人数偏少。建议提高定向医学生在基层医疗单位的薪资待遇,重视定向医学生的职业发展,完善基层医疗单位管理制度,出台向定向医学生倾斜的有益政策,以增强定向医学生工作积极性及职业认同感,为基层医疗事业留住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就业 基层服务意愿
下载PDF
陕西省某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医学本科毕业生履约情况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宋娟 梅姗姗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8年第1期59-60,共2页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履约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本文以陕西省承担项目培养任务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就业去向和影响履约率的原因分析,发现违约成本较高、生源地与定向地一致是高...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毕业履约情况直接关系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本文以陕西省承担项目培养任务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就业去向和影响履约率的原因分析,发现违约成本较高、生源地与定向地一致是高履约率的主要原因;就业心理落差大及高考报考不够理性而转向考取研究生是违约的主要原因。建议通过加强招录政策宣传、增加录取和就业安置过程的人性化安排,建立定向地卫计委和在校生的沟通机制等措施提高农村定向医学生毕业履约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履约
下载PDF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临床医学毕业生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樱 许荣 +1 位作者 汪玲红 邹晓琴 《科技视界》 2018年第22期201-202,共2页
目的:构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的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编制评价问卷。结果:该模型包含8个维度,分别为学习方法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临床基本能力、信息管理能... 目的:构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的临床医学毕业生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方法: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专家小组讨论,编制评价问卷。结果:该模型包含8个维度,分别为学习方法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合作能力、临床基本能力、信息管理能力、职业道德能力、非医学专业知识、心理适应性。模型拟合指数分别为:x2/df为1.86,GFI=0.95,NFI=0.98,NNFI=0.96,PNFI=0.92,RMSEA=0.069,CFI=0.98,IFI=0.96,模型拟合理想。回归分析表明,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工作绩效有显著影响。结论:构建的职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可以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教育、培养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职业能力 模型
下载PDF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睿 刘峰 朱坤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目的:构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高校全科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计算... 目的:构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为推动高校全科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2个三级指标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德尔菲法结果显示,专家的积极系数为1,权威系数为0.858。指标体系权重结果显示,知识水平、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3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1532、0.4207、0.4261;二级指标中,权重系数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职业道德(0.2614)、社区实践技能(0.1526)、沟通技能(0.1308)。结论:本研究构建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能力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作为测评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毕业生能力素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全科医学 农村订单定向 能力素质
下载PDF
江苏省2009〜2012级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履约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颖 朱滨海 《浙江医学教育》 2022年第4期193-198,共6页
目的探讨江苏省2009~2012级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履约情况,分析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更好地履约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2009~2012级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 目的探讨江苏省2009~2012级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履约情况,分析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为促进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更好地履约提供建议。方法采取分层抽样方法,选取江苏省2009~2012级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其就业履约现状和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2009~2012级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310名毕业生到派送的县区卫健委报到率为87.4%(271/310),整体履约率为75.5%(234/310);工作满意度评分为(3.19±0.83)分,户籍所在地、独生子女情况、入学年份、政治面貌、月均收入、报考志愿时对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等对工作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均P<0.05);36.5%(113/310)的毕业生愿意6年服务期满后继续在基层工作;57.9%(157/271)的毕业生有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的诉求。结论江苏省2009~2012级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履约情况较好,薪酬待遇是影响其工作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合约期满后继续留在基层工作的意愿不高。因此,建议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保障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薪酬待遇、不断拓宽农村订单定向中医学专业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空间等,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中医学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专业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履约 影响因素 现状 思考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一项质性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乔雪 尹永田 +4 位作者 罗文君 李颖慧 杨金光 李静蔚 陈宏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52-2758,2765,共8页
背景随着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公费医学生)培养项目的持续开展,基层全科医学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备受关注。目的分析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以山东中医药大学... 背景随着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以下简称公费医学生)培养项目的持续开展,基层全科医学人才队伍不断充实,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备受关注。目的分析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以山东中医药大学2018-2022级中医学(五年制)惠民班的30名公费医学生为访谈对象,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方式于2022年12月—2023年3月进行访谈。遵循AnselmStrauss、JulietCorbin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采用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结果经开放性编码提取到初始概念482个,基本范畴47个;经主轴编码获得9个主范畴;经选择性编码形成典型关系结构,显示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由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选择、职业意志、职业情感、职业信念6大维度构成。结论公费医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由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选择、职业意志、职业情感、职业信念6大维度构成,其中职业认知、职业行为、职业选择属于外显因素,职业意志、职业信念、职业情感属于内隐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社会认同 影响因素分析 职业认同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扎根理论 定性研究
下载PDF
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的多源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勇 李诗薇 李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是提升基层医疗诊治水平、加强全科医疗队伍建设、补充基层医疗人才的关键举措。基于多源流经典要素构建二维政策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研究发现,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是提升基层医疗诊治水平、加强全科医疗队伍建设、补充基层医疗人才的关键举措。基于多源流经典要素构建二维政策分析框架,系统分析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研究发现,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历经引入落实、持续推进、全面深化三个阶段,需直面问题源流、遵循政策源流、把握政治源流,抓住政策之窗开启的契机。未来我国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政策应完善人才免费培养的政策机制,优化政策执行衔接效果,把握定向医学生生命周期的成长轨迹,发挥干预措施合力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多源流理论 医学教育政策
下载PDF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广西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蒙珊珊 陈丽丽 +5 位作者 黎娴菁 黄凌波 冯启明 覃娴静 刘佩芸 卢德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759-2765,共7页
背景我国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该项目在完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该项目的推进,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 背景我国自2010年起开始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以下简称该项目),该项目在完善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该项目的推进,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紧迫且重要的核心问题尚未明确。目的通过梳理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推进该项目提供借鉴。方法于2023年5月,采用文献分析法检索中文数据库,梳理文献记载的该项目存在的问题;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梳理得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对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对文献中有关问题进行整理统计。得出频次排名靠前的问题依次为定向医学生基层薪资待遇偏低(14次)、定向医学生基层职业发展空间有限(10次)、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10次)、基层工作条件差(7次)、定向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欠缺(7次);通过TOPSIS法对社会网络分析法计算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排名前4位的问题依次为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Ci=0.867)、定向医学生基层职业发展空间有限(Ci=0.800)、定向医学生基层薪资待遇偏低(Ci=0.786)和基层工作条件差(Ci=0.621)。结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项目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较大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该项目以确保项目高质量发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强化监管与评估;畅通职业晋升渠道,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完善薪酬制度,提高待遇水平;改善基层工作环境,为基层工作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全科医生 卫生政策 问题分析 社会网络分析法 TOPSIS法
下载PDF
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违约风险及其治理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勇 李诗薇 李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36-342,共7页
定向医学生违约直接影响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政策效能。文章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与理性经济人学说的双重分析发现,国家与定向医学生不同价值取向背后有限理性博弈、政策确定性承诺与不确定性过程拉扯中背离倾向加剧、定向医学生免费培... 定向医学生违约直接影响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政策效能。文章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与理性经济人学说的双重分析发现,国家与定向医学生不同价值取向背后有限理性博弈、政策确定性承诺与不确定性过程拉扯中背离倾向加剧、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信息不对称性滋生机会主义行为、医学教育专用性投资与个体利益间失衡诱发套牢问题等多重因素会引发违约风险。规避定向医学生的违约风险,须承认定向医学生就业契约不完全性的客观存在,联动各方利益主体让渡利益空间,构建有效的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违约风险 治理策略 不完全契约理论 理性经济人学说
下载PDF
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恩然 申颖 +1 位作者 韦宇宁 韦思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561-1567,共7页
背景本科医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沟通能力的起点,为毕业后教育阶段的沟通能力培训及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与患者及家属、同行、其他卫生行业人员有效沟通奠定了基础。探讨如何提高医学院校教育阶段医患沟通教育质量,并提升此... 背景本科医学教育阶段是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沟通能力的起点,为毕业后教育阶段的沟通能力培训及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与患者及家属、同行、其他卫生行业人员有效沟通奠定了基础。探讨如何提高医学院校教育阶段医患沟通教育质量,并提升此阶段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的探讨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于2019年9月,选取广西医科大学2019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259名建立队列1,选取同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262名建立队列2。队列1学生于2019年9月—2022年1月接受长达5个学期的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培训,两队列学生均于2021年9月—2022年1月学习《医患沟通学》课程。比较两个队列学生的《医患沟通学》课程期末考试成绩、过程性考核成绩,调查队列1学生对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和满意度。结果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学》期末考试总分及案例分析题、论述题得分高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单项选择题得分低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P<0.05)。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学》课程过程性考试总分及信息收集、信息给予、协商解决、非语言沟通技巧使用维度得分高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P<0.05);建立第一印象维度得分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80.0%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对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师资、课程编排、教学效果感到很满意/满意,>60.0%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对阶梯式沟通技能课程在提升学习兴趣、增强接触困难患者信心、提高共情能力、提高医患沟通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方面表示很有帮助/有帮助。结论阶梯式医患沟通技能课程可明显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医学教育阶段医患沟通教育效果,促进培养医患沟通能力及其他综合能力素养。阶梯式课程模式是医学院校教育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有效手段,并为全科医学毕业后教育及继续教育阶段开展沟通能力培训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本科 全科医学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医患沟通 沟通技能 阶梯式课程
下载PDF
学习投入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影响及专业承诺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谢媛 刘浩 +2 位作者 连婷慧 田亚艳 李建涛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63,共7页
目的:探索学习投入、专业承诺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影响,为提升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S省两所医学院校的520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分层回归法分析... 目的:探索学习投入、专业承诺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影响,为提升基层卫生人才队伍的质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通过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S省两所医学院校的520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分层回归法分析学习投入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影响,简单斜率检验分析专业承诺对前述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S省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核心能力总体平均得分为(3.39±0.549);学习投入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核心能力存在显著正向影响(β=0.358),且专业承诺对前述两者关系存在调节效应,该调节效应使得学习投入对核心能力的影响变强(β=0.206)。结论:完善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严把录取质量,加大基层基地的建设与投入,重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提升核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核心能力 学习投入 专业承诺
下载PDF
新医科背景下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与实践
19
作者 崔海丽 郭若杉 +1 位作者 瓦热斯·土尔孙 阿仙姑·哈斯木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42期165-168,共4页
在新医科和新医改背景下,为进一步落实医教协同,推进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业发展,提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新疆医科大学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持续优化。突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专业人才岗位胜任... 在新医科和新医改背景下,为进一步落实医教协同,推进临床医学(全科方向)专业发展,提升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新疆医科大学对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持续优化。突出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专业人才岗位胜任力这一核心,设置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必修课(一点),结合医学内部学科融会贯通和跨学科特点的选修课课程体系(二线);在各类教学活动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教育、专业能力教育和科研创新能力教育(四融合)的人才培养全过程“一点二线四融合”的培养路径,以期培养符合新时代基层医疗服务需求的高素质全科医学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医科 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 岗位胜任力 人才培养
下载PDF
预约、限定与激励: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政策引导回流分析
20
作者 周勇 李诗薇 李旭 《卫生软科学》 2024年第11期85-89,94,共6页
基于劳动力回流迁移理论与政策功能构建分析框架,分析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政策引导回流机制。结果发现,引导回流机制的运作逻辑在于政策功能及其力的作用,预约功能(拉力牵引)、限定功能(规制力约束)与激励功能(引力驱动)... 基于劳动力回流迁移理论与政策功能构建分析框架,分析我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的政策引导回流机制。结果发现,引导回流机制的运作逻辑在于政策功能及其力的作用,预约功能(拉力牵引)、限定功能(规制力约束)与激励功能(引力驱动)共同促成定向医学生的回流。但政策功能下的引导回流机制也存在不足,表现为预约对象回流动力与农村地区牵引力不足、回流限定条件与医学生自我发展相悖、回流激励措施与定向医学生权益错位。需围绕定向医学生契约遵守、主体选择、专业保障等方面,不断完善政策功能定位发挥作用力,优化引导回流机制增强运作效用,确保定向医学生如期回流并长期扎根农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 免费培养模式 人口迁移 引导回流机制 政策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