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潍坊科技学院新农科人才“UGRE”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
作者 丁莹莹 孙翠萍 孔文乙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21期201-204,208,共5页
潍坊科技学院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办学宗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创新、丰富农业农村现代化“寿光模式”新内涵,探索出多学科交叉、学研创融合、科产教一体、校地企联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农科人才“UGRE”培养模... 潍坊科技学院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根本办学宗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创新、丰富农业农村现代化“寿光模式”新内涵,探索出多学科交叉、学研创融合、科产教一体、校地企联动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新农科人才“UGRE”培养模式,解决了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其他高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人才 “UGRE”模式 应用型高校 问题 实践 成效 潍坊科技学院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下的新农科人才培养
2
作者 钱昱含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1-I0001,共1页
培养一批“知农爱农为农”的新农科人才,对当前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将新农科人才培养工作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提高人才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深入挖掘思政课程中有关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有益因素... 培养一批“知农爱农为农”的新农科人才,对当前农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将新农科人才培养工作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提高人才思想品德和政治素养,深入挖掘思政课程中有关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有益因素,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新农科人才提供助力。粟国康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一书,系统阐述了思政教育对社会与人发展的重要作用。全书共七章。第一章与第二章阐述思政教育功能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包括内涵、特性、要素、结构等内容。第三章至第七章分别从思政教育功能的生成、发挥、优化、协调及发展五个方面具体论述思政教育对人与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可为优化思政教育、提升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思政课程 农科人才培养 社会与人 政治素养 农业院校
原文传递
产教融合联合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科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思考
3
作者 齐翠翠 《当代农机》 2023年第9期97-97,99,共2页
阐述了农业院校强化人才培养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介绍了产教融合联合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现状,探讨了产教融合联合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农科人才培养教育改革措施。
关键词 产教融合 乡村振兴 农科人才培养 改革创新
下载PDF
中国农科人才结构与区域预测及需求因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志民 高耀 张振华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1-24,97,共5页
基于灰色理论预测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矩阵,对我国未来农科人才结构的预测显示:未来年份农科硕士和农科专科人才数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而农科本科及农科博士的增长率则较为缓慢;未来六大区域农科人才增长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西南区、东北区... 基于灰色理论预测模型和灰色关联分析矩阵,对我国未来农科人才结构的预测显示:未来年份农科硕士和农科专科人才数量将有较大幅度增长,而农科本科及农科博士的增长率则较为缓慢;未来六大区域农科人才增长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西南区、东北区、华东区、西北区、华北区和中南区,并且区域间呈现明显非均衡性;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均GDP是影响农科人才需求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人才 人才结构预测 灰色理论 GM模型 灰色关联矩阵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涉农企业对农科人才需求结构调查及高校教育策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天保 李俊龙 +2 位作者 吴彦宁 王恬 胡锋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24,共4页
如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农业生产发展实际,培养大批面向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的生产、管理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经济发达地区涉农... 如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农业生产发展实际,培养大批面向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一线的生产、管理和科技服务等方面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以经济发达地区涉农企业为研究对象,对农科人才需求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企业对农科人才培养工作的评价,为农业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企业 农科人才 需求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立足区域农业农村发展培养应用型卓越新农科人才 被引量:2
6
作者 姚国新 汤亚芳 +2 位作者 李长春 温馨 王有宁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梳理了地方高校卓越农科人才培养现状和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发展特点,提出了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卓越农科人才培养路径,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应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办学,应服务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产业,以地方农业经济特点为办... 梳理了地方高校卓越农科人才培养现状和新时期“三农”问题的发展特点,提出了立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卓越农科人才培养路径,地方高校农科专业应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办学,应服务区域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乡村振兴产业,以地方农业经济特点为办学特色,加强农科学生实习实践教学环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卓越农科人才,形成地方农科院校人才培养路径与特色,服务国家战略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农业发展 地方农科院校 卓越新农科人才
下载PDF
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的地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2
7
作者 曹丽 梁运江 +3 位作者 李艳茹 冉丽萍 吴荣哲 朴一龙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7期193-195,共3页
新农科建设理念为地方高校在新时代构下建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该文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结合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地方高校实施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和... 新农科建设理念为地方高校在新时代构下建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方向。该文基于新农科建设理念,结合传统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农科建设对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在要求、地方高校实施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和深化新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点建议,以期使农科人才培养不断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 地方高校 农科人才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服务现代农业推进创业型农科人才培养 被引量:6
8
作者 田传信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65-68,共4页
创业型农科人才是在农业领域能生产、会管理、懂经营的创业型人才。推进创业型农科人才培养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农林院校走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观需求。农林院校应结合创业型大学建设理论和已有的创业教育实践... 创业型农科人才是在农业领域能生产、会管理、懂经营的创业型人才。推进创业型农科人才培养既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农林院校走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观需求。农林院校应结合创业型大学建设理论和已有的创业教育实践,明确创业型农科人才的内涵、特质和培养定位,积极探索创业型农科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农林院校 创业型农科人才 创业教育
下载PDF
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科人才的实践 被引量:7
9
作者 邢金亮 陈雨海 +3 位作者 王洪刚 董树亭 房爱理 仵允峰 《高等农业教育》 2000年第8期43-45,共3页
本文根据调查研究结果 ,围绕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业科技人才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农科人才体系的构建 ,三段培养模式的优化 。
关键词 农业教育 应用型 复合型 农科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基地
下载PDF
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文学 刘在洲 《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第6期115-118,共4页
有效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农科人才的保证。当下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出发,对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与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 有效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农科人才的保证。当下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的培养,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出发,对面向基层的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与内涵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基层农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校 基层农科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下载PDF
2020—2025年我国农科人才需求预测——基于灰色GM(1,1)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志民 赵杏娜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第5期42-51,共10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阶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补齐“短板”,需要大批农科人才积极献身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激发各类人才到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的热情,这就对农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2013—2017年农...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阶段,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补齐“短板”,需要大批农科人才积极献身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激发各类人才到农业农村创新创业的热情,这就对农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2013—2017年农科毕业生有效供给数作为原始序列,建立农科人才需求量的时间序列GM(1,1)模型,预测2020—2025年我国农科人才需求总量及其结构层次需求量。结果显示:未来六年我国农科人才的总需求量呈稳步上升趋势,2020—2025年我国农科人才需求预测数分别为:143231人、145206人、147207人、149237人、151294人、153380人;农科专科生在农科总人才中所占比重缓慢下降;本科和硕士生所占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对于农科博士而言,未来六年所占比重基本保持不变;未来我国农科人才需求将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农科人才 需求预测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中农科人才培养的讨论 被引量:9
12
作者 盖钧镒 《高等农业教育》 2002年第8期3-4,共2页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农科人才培养 岗位需求 办学条件 培养模式
下载PDF
拔尖创新型卓越农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郝佩佩 孙磊 汪欢欢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随着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农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农科人才,是当前农业类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近年来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国家对农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农科人才,是当前农业类高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是近年来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调查分析当前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提出实践教学改革对策,为拔尖创新型卓越农科人才培养,探讨构建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尖创新型 卓越农科人才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下载PDF
社会学教育——21世纪高等农科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涨宝 冯兰 《高等农业教育》 1998年第8期42-44,共3页
文章论述了21世纪高等农科人才培养中社会学教育的必要性;根据21世纪农村经济、社会、科技、生态协调发展对农科人才的素质要求。
关键词 社会学教育 农科人才培养 课程类型
下载PDF
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15
作者 冯军 何泳生 俞惠时 《高等农业教育》 1996年第5期35-37,共3页
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冯军,何泳生,俞惠时(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农村产业结构不断... 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农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冯军,何泳生,俞惠时(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与农村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农科人才 探索与实践 宽口径 计算机教学 厚基础 基础课教学 人才培养模式 毕业生 农业与农村经济
下载PDF
高校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状况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聂志平 《中国农业教育》 2020年第2期55-67,共13页
农科人才培养以服务乡村为主要目标,以满足农户科技需求为基本导向。论文在探讨高校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依托3所院校农科学生及3个省份抽样调查数据,以描述性统计分析探寻对接现状,并运用logistic... 农科人才培养以服务乡村为主要目标,以满足农户科技需求为基本导向。论文在探讨高校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的基础上,依托3所院校农科学生及3个省份抽样调查数据,以描述性统计分析探寻对接现状,并运用logistic分析影响对接的基本因素。研究表明,农科人才服务乡村意识比较薄弱、农户科技需求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供需对接,迟滞了乡村产业振兴步伐。为此,建议通过改进农科人才培养体制、提高农户科技需求、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举措来化解矛盾,实现供需对接、促进乡村农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人才 科技需求 需求对接
下载PDF
研究型大学农科人才培养问题研究——以浙江大学农科人才培养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一平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44-248,共5页
农科人才对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研究型大学培养模式是提高农科人才素质的关键。本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农科人才培养现状和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以浙江大学农科人才培养体系为例,从定位优势、模式创新和资... 农科人才对于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而研究型大学培养模式是提高农科人才素质的关键。本文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农科人才培养现状和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以浙江大学农科人才培养体系为例,从定位优势、模式创新和资源保障三方面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研究型大学农科人才培养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农科人才 培养
下载PDF
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聂志平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55-59,共5页
促进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是促进农科人才有效服务乡村的便捷通道。居于教育学的视域,实施农科大学生学杂费全免政策,吸引更多学生安心学农;创设农科大学生乡村志愿服务培养环节;引导农科大学生知农爱农;试行农科毕业生乡村... 促进农科人才培养与农户科技需求对接,是促进农科人才有效服务乡村的便捷通道。居于教育学的视域,实施农科大学生学杂费全免政策,吸引更多学生安心学农;创设农科大学生乡村志愿服务培养环节;引导农科大学生知农爱农;试行农科毕业生乡村就业创业激励政策,鼓励学生入乡展才;加大农民大学生培养力度,锻造农科知识与科技需求融入一体的本土人才;加强农民培训,增强农民自身的科技认知与需求层次,是打通农科人才培养与农产科技需求对接通道的多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人才培养 农户科技需求 对接路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