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融合对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马改艳 陈颖 《中国高校科技》 2024年第2期75-81,共7页
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农林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大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价值认同和“学农、爱农、为农”的情怀,进而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发展。文章基于对3所农林院校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 农业农村事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农林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大学生产生学以致用的价值认同和“学农、爱农、为农”的情怀,进而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发展。文章基于对3所农林院校的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就产教融合对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农科大学生参与产教融合能显著提升其农村基层就业的意愿;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其中发挥了中介作用;不同产教融合模式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产教融合模式对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共建产业学院这种模式的效果最好,并据此对农林院校开展产教融合提出优化建议,以便为农业农村事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农科大学生 农村基层就业意愿 实践能力 协同育人
原文传递
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农科大学生留赣就业对策研究
2
作者 何剑飞 马超 《继续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73-77,共5页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具有“三农”情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而农林高校培养的农科大学生肩负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但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很多高等教育实践中发现农科专业的毕业生仅有很少部分会从事具有“乡村”属性的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具有“三农”情怀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而农林高校培养的农科大学生肩负乡村振兴的历史使命,但是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很多高等教育实践中发现农科专业的毕业生仅有很少部分会从事具有“乡村”属性的工作,供给与需求很难达到预期的平衡。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应注重把乡村振兴精神融入人文情怀培育中,用乡村振兴理念助推教学实践提升,通过乡村振兴实践引导职业生涯规划。在实践中更应立足本省加大政策宣传、推进产教融合、树立理想信念、强化榜样引领、指导生涯规划、传承红色文化,通过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留赣就业 乡村振兴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农科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可行性与培养体系构建
3
作者 李阿特 刘影 《中国农业教育》 2023年第4期41-48,共8页
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针对当前农业发展“人才荒”与农科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农科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具有一定可行性:涉农高校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农科大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入职基层可... 农业现代化需要大量高素质专业人才。针对当前农业发展“人才荒”与农科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农科大学生入职高素质农民具有一定可行性:涉农高校积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促使农科大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入职基层可获得相应条件保障和专业发展空间,半数以上的农科大学生有基层就业意愿。基于此,农业高校可在探索学农务农关键因素的基础上,形成有效遴选机制;定位农业发展需求,实现产学研“无缝对接”;完善生涯规划教育,提升职业认同;融入职业精神培育,将爱农情怀、强农意识与知识、能力的提升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农科大学生 人才培养
下载PDF
科技小院厚植农科大学生爱农情怀功能探析
4
作者 肖红新 谢思远 智俊铭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23年第6期38-43,88,93,共8页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农业人才的需求量剧增。但是,目前农业人才的缺口依然较大,农林院校毕业生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7%—20%。因此,厚植农科大学生的爱农情怀,从根源上提升农科大学生服务“...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道路上,农业人才的需求量剧增。但是,目前农业人才的缺口依然较大,农林院校毕业生从事农林牧渔业的数量占毕业生总数的7%—20%。因此,厚植农科大学生的爱农情怀,从根源上提升农科大学生服务“三农”的意愿,具有紧迫性。科技小院使农科大学生在体验农村生活中培养情感,在扎根一线服务中产生情感认同,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提升技能,有利于实现从专业到职业再到事业的感情和境界的提升。科技小院育人模式不仅是厚植农科大学生爱农情怀的生动实践,更为其他学科大学生深入一线开展实践、培养职业情怀和敬业精神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小院 农科大学生 爱农情怀
下载PDF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大学生返乡就业方式探究——以农科大学生为例
5
作者 孙光野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47-52,共6页
充分的人才储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返乡就业有利于充实乡村人才队伍、培育和巩固乡村产业、提升乡村的规划和治理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家庭情况以及国家的政策引导措施。农科大学生与乡村振兴的各项事... 充分的人才储备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返乡就业有利于充实乡村人才队伍、培育和巩固乡村产业、提升乡村的规划和治理水平,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的职业定位、家庭情况以及国家的政策引导措施。农科大学生与乡村振兴的各项事业存在较高的契合度,可通过公费农科生项目、招聘考试制度前往乡镇基层事业单位就业,在涉农企业任职或开展涉农创业是主要的返乡就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科大学生 返乡就业方式 优化策略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农科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提升路径探究
6
作者 董如壮 《河南农业》 2023年第3期8-9,共2页
农科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储备力量,其对涉农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个人职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当前部分学生存在专业兴趣不足、专业认同不强、学习热情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通过分析不同... 农科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的储备力量,其对涉农专业的专业认同感直接影响个人职业发展和农业科技创新。当前部分学生存在专业兴趣不足、专业认同不强、学习热情较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人才培养质量。因此,通过分析不同层面影响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原因,旨在探讨通过高度重视主流引导、充分发挥学校作用、加快提升学生认知等方式,多方合力,不断提升农科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为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新农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专业认同感 农科 提升路径
下载PDF
新时代农科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多元协同培育研究
7
作者 葛玉兰 张秀广 刘文宝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第12期123-128,共6页
创新素养是农科大学生成长为建设农业强国有用之才的应有素养,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是新时代农科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农科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应该建立在深厚的通识知识、扎实的农科专业知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高... 创新素养是农科大学生成长为建设农业强国有用之才的应有素养,培育大学生创新素养是新时代农科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农科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应该建立在深厚的通识知识、扎实的农科专业知识、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尚的人文精神与强烈的社会担当等基础上。通过分析以情感态度养成、专业知识更新、技术技能提升、学科专业交叉融通、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以及“高校+N主体”等多元协同方式培育农科大学生创新素养,有助于培养新时代高水平农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创新素养 多元协同培育
下载PDF
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提高农科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其椿 何龙飞 +2 位作者 黄桂香 盛玉萍 王爱勤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02-104,107,共4页
"三下乡"即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是一项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农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重大,能够延续"五四运动"光荣传统,使广大青年学子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区情、民情,发挥农科专业优... "三下乡"即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是一项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农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意义重大,能够延续"五四运动"光荣传统,使广大青年学子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区情、民情,发挥农科专业优势,服务农业生产。"三农"问题调查、"三农"政策宣传、农村文化建设、科技支农等活动内容是农科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特色。实践证明,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农科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发挥专业优势和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良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乡” 社会实践 农科大学生 创新实践
下载PDF
基于SEM的家庭文化资本对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9
作者 张艳 张双月 张莉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3-99,共7页
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强化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措。基于SEM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实证调研的方法,以量化的方式研究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方式和具体路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是家庭文化资本与农科... 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是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强化国家治理的重要举措。基于SEM结构方程模型,运用实证调研的方法,以量化的方式研究家庭文化资本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方式和具体路径,结果表明:学习成绩是家庭文化资本与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中介变量,家庭文化资本通过学习成绩间接影响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家庭文化资本越高,农科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越低;城乡之间家庭文化资本对农科大学生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方式存在路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文化资本 农村基层就业 农科大学生
下载PDF
农科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2
10
作者 翁礼成 何宝国 王浩 《高等农业教育》 2006年第8期63-64,88,共3页
本文通过对农科大学生就业观的调查,分析当前农科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并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提出了农科大学生转变观念的对策。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就业观 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 竞争能力 高校
下载PDF
我国农科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现状及反思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敏 武晓君 束景丹 《高等农业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0-93,共4页
对全国6所农业院校2292名农科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进行量化评价。研究显示我国农科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农科大学生与全国非农科大学生规律生活行为、饮食营养行为、人际支持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无显著差异。农科大学生健康... 对全国6所农业院校2292名农科大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进行量化评价。研究显示我国农科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处于中等水平,农科大学生与全国非农科大学生规律生活行为、饮食营养行为、人际支持行为和生命欣赏行为无显著差异。农科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和年级差异。提出改善农科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应以提高运动锻炼水平为突破口,建设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立大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筛查制度的养成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健康生活方式 养成策略
下载PDF
对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22
12
作者 田爱民 孟祥龙 《高等农业教育》 2005年第3期73-75,共3页
本文从现行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环境条件、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科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分析了农科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困难,提出了解决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就业 培养模式 创业 择业观
下载PDF
当代农科大学生培养与就业新探 被引量:9
13
作者 林丽娟 赵建明 周树红 《中国农业教育》 2005年第6期38-40,共3页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体系是一项集学校、学生、社会为一体的全方位系统工程,面对高校扩招、国企改革、机构精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各项政策变化,毕业生就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必须认真调研、仔细分析目...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体系是一项集学校、学生、社会为一体的全方位系统工程,面对高校扩招、国企改革、机构精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我国加入WTO后的各项政策变化,毕业生就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高校必须认真调研、仔细分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与果,将培养与就业相结合,在不断实践和探索中寻求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培养 就业 实践
下载PDF
提升农科大学生创业竞争力的对策 被引量:5
14
作者 段志萍 蔡思佳 +1 位作者 陈巍 胡健 《中国农业教育》 2009年第1期44-46,共3页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其中尤以农科大学生创业问题更受关注。提升创业竞争力是成功创业的关键。农业院校应深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优化农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农科大学生开展系统的...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其中尤以农科大学生创业问题更受关注。提升创业竞争力是成功创业的关键。农业院校应深化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优化农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构建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农科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推进创业实践活动的开展,最终实现提升农科大学生创业竞争力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升 农科大学生 创业竞争力 对策
下载PDF
农科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调查分析与德育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小平 王亦达 +2 位作者 李双奎 韩旭峰 张岁玲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11-118,共8页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现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给予了客观评价和分析,即思想道德的主流积极建康,但在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综合正反两方面因素总结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自主性、多元性、矛盾性、层次性... 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对现阶段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给予了客观评价和分析,即思想道德的主流积极建康,但在政治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综合正反两方面因素总结出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自主性、多元性、矛盾性、层次性等特点,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大学生思想道德的环境因素。主体因素和个体因素,据此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德育 思想首先调查分析 思想政治工作
下载PDF
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剑仲 於朝梅 +1 位作者 孙政国 宫佳 《中国农业教育》 2009年第3期22-24,共3页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理念,受到教育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模式不系统、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因此,必须结合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加...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理念,受到教育界普遍的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认识不到位、模式不系统、渠道不通畅等问题。因此,必须结合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对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通过加深认识,更新就业与创业教育理念;加强改革,创新就业与创业教育模式;加大力度,拓展就业与创业教育渠道,推动农科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以达到不断提高就业与创业率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就业与创业教育 研究与实践
下载PDF
农科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树红 楼成礼 《高等农业教育》 2003年第7期73-76,共4页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主体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起了主要作用,在主体因素中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对就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客体因素中社会的用人观念、就业的市场和政策对就业也起了重要作用;"所学专业&...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发现主体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起了主要作用,在主体因素中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对就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客体因素中社会的用人观念、就业的市场和政策对就业也起了重要作用;"所学专业"、"工作经验"、"外语水平"、"社会用人观念"、"学历层次"依次排在诸因素的前5位。结合调查结果,文章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就业 影响因素 调查分析 实践能力 社会用人观念 工作经验 对策
下载PDF
农科大学生就业认知与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沈阳地区的948个样本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双月 张艳 张默 《中国农业教育》 2018年第2期80-85,96,共7页
基于948个农科大学生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认知与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学校层次越高、家庭所在地条件越差认为就业形势越严峻,且女生认为就业形势更严峻;英语水平越高,对... 基于948个农科大学生样本的调查数据,采用卡方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认知与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因素。结果表明:学校层次越高、家庭所在地条件越差认为就业形势越严峻,且女生认为就业形势更严峻;英语水平越高,对就业困难了解越多;家庭所在地条件越好的学生就业目标越清晰。具有学生干部经历的学生更倾向于体制内工作;学校层次较高的学生倾向于在学校所在地和家乡就业;男生相对于女生更愿意从事涉农职业和农村基层就业。根据研究提出下列建议:一是提高农村基层就业发展保障及就业待遇,二是从政策层面加大基层就业的扶持力度,三是有针对性地选拔农村基层就业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基层就业 农科大学生 就业认知 就业意愿
下载PDF
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实证分析——以708份调研数据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亚东 张应良 《中国农业教育》 2019年第2期72-81,共10页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理论上分析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因素。分析得到六类变量:个体基本特征与偏好、家庭基本特征与偏好、专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就业考虑因素和政策认知,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 文章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理论上分析影响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的因素。分析得到六类变量:个体基本特征与偏好、家庭基本特征与偏好、专业基本特征、人力资本特征、就业考虑因素和政策认知,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第一,六类变量均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意愿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个人基本特征与偏好对就业考虑因素影响最大;第二,对"重要的他者"的态度的态度,即农科大学生是否考虑父母期望,对自身就业地域选择意愿影响最大;第三,父母对农科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意愿上的影响,更多体现在子女的社会层面思考,而不是经济层面。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文章提出四点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就业地域选择意愿 计划行为理论 有序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科大学生实用型人才培养 被引量:8
20
作者 卢奕坤 王蕴波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82-183,共2页
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代背景入手,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大批实用人才,阐述了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提高农科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新农村建设实用型人才。
关键词 农科大学生 社会主义新农村 实用型人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