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角Ⅱ类开[牙合]患者上下颌前牙根长及中切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研究
1
作者 任庆源 包丽娜 +1 位作者 周梦娇 伍春兰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3期196-201,共6页
目的探讨高角Ⅱ类前牙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及中切牙冠根形态,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81例高角Ⅱ类患者(前牙开[牙合]40例、正常覆[牙合]41例)正畸治疗前... 目的探讨高角Ⅱ类前牙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前牙牙根长度及中切牙冠根形态,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81例高角Ⅱ类患者(前牙开[牙合]40例、正常覆[牙合]41例)正畸治疗前的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图像进行分析,运用Dolphin软件对上下颌前牙的牙根长度以及中切牙冠根形态进行研究,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角Ⅱ类开患者(开[牙合]组)与高角Ⅱ类正常覆患者(正常覆[牙合]组)的上颌尖牙和侧切牙牙根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开[牙合]组上颌中切牙(11.12±1.37)mm、下颌中切牙(10.15±1.09)mm、下颌侧切牙(11.27±1.15)mm和下颌尖牙(12.81±1.48)mm的牙根长度均较正常覆[牙合]组短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一方面,开[牙合]组的上颌中切牙冠根成角(1.10°±3.62°)显著小于正常覆[牙合]组(4.53°±2.30°)(P<0.01),而开[牙合]组的下颌中切牙冠根成角与正常覆[牙合]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角Ⅱ类开[牙合]患者的上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和下颌尖牙牙根均较高角Ⅱ类正常覆[牙合]患者短,高角Ⅱ类开[牙合]患者上颌中切牙牙冠长轴相对于牙根长轴偏唇侧,冠根成角较小,利于开[牙合]患者的前牙转矩控制或内收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角 Ⅱ类错[牙合] 正畸 前牙开[牙合] 前牙 牙根长度 冠根形态 锥形束CT
下载PDF
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上颌腭侧错位侧切牙牙槽骨形态及冠根形态的CBCT研究
2
作者 余岭 司超 +4 位作者 许竞予 叶素荣 叶子桐 唐倩 杨陆一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36-641,共6页
目的:研究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上颌腭侧错位的侧切牙牙槽骨形态及冠根形态的特点。方法:纳入骨性Ⅰ类(0≤ANB≤4°)与骨性Ⅲ类(ANB<0°)符合纳入标准伴上颌侧切牙腭侧错位患者CBCT资料各50例,测量上颌腭侧错位侧切牙唇侧、腭... 目的:研究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上颌腭侧错位的侧切牙牙槽骨形态及冠根形态的特点。方法:纳入骨性Ⅰ类(0≤ANB≤4°)与骨性Ⅲ类(ANB<0°)符合纳入标准伴上颌侧切牙腭侧错位患者CBCT资料各50例,测量上颌腭侧错位侧切牙唇侧、腭侧牙槽骨厚度、以及冠长、根长、冠根角并计算冠根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性Ⅰ类患者T1-T5平面与骨性Ⅲ类患者T1-T6平面牙根明显偏唇侧(P<0.01);骨性Ⅲ类患者唇侧牙槽骨厚度在T1-T3界面明显大于骨性Ⅰ类(P<0.01);骨性Ⅲ类患者冠根角明显小于骨性Ⅰ类(P<0.01);骨性Ⅰ类与Ⅲ类错患者冠根形态与牙槽骨形态有不同程度相关性(P<0.05)。结论:骨性Ⅰ类与骨性Ⅲ类腭侧错位上颌侧切牙唇侧牙槽骨普遍偏薄并且骨性Ⅲ类错患者冠根成角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侧错位 上颌侧切牙 牙槽骨形态 冠根形态
下载PDF
成人骨性Ⅲ类错下前牙冠根形态的锥形束CT分析 被引量:20
3
作者 王博 房兵 张莉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472-476,共5页
目的:借助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结合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描述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下前牙的冠根形态,为此类错畸形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 目的:借助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结合计算机辅助测量技术,描述研究成人骨性Ⅲ类错下前牙的冠根形态,为此类错畸形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正颌-正畸联合诊治门诊中心寻求正畸治疗的成人连续病例中,选取诊断为骨性I类及Ⅲ类的错畸形各30例(以下简称为I类组及Ⅲ类组),按照矢状向骨性不调的严重程度,将Ⅲ类组分为轻、中、重度3类。以I类组作为对照,应用CBCT,从角度、线距两方面比较Ⅲ类组下前牙的冠根形态,评价其是否与错畸形的严重程度有关。采用SAS8.02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成组t检验分别比较Ⅲ类组与I类组之间轻、中、重度Ⅲ类组与I类组间下前牙冠根角度及冠根偏移距离的差异。结果:I类组下前牙冠根角度平均为175.39°,冠根偏斜距离平均为0.70mm;Ⅲ类组下前牙冠根角度平均为172.40°,冠根偏斜距离平均为1.1514mm,下前牙的冠根形态较之I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骨性Ⅲ类错(以下简称为轻度Ⅲ类组)前牙冠根角度平均为173.36°,冠根偏斜距离平均为0.99mm;中度骨性Ⅲ类错(以下简称为中度Ⅲ类组)下前牙冠根角度平均为173.27°,冠根偏斜距离平均为1.01mm;较之I类组,下前牙冠根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重度骨性Ⅲ类错(以下简称为重度Ⅲ类组)下前牙冠根角度平均为171.03°,冠根偏斜距离平均为1.38mm,较之I类组,下前牙冠根形态有显著差异。结论:重度成人骨性Ⅲ类错畸形下前牙存在明显的冠根成角现象,牙冠相对牙根明显舌倾。提示此类患者的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下前牙移动的理想位置应由牙根而不是牙冠的位置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Ⅲ类错 成人 冠根形态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上颌尖牙腭侧阻生邻近侧切牙冠根形态特征的锥形束CT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波 李雪燕 +3 位作者 陈荟忆 费露 郭丽娜 袁小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80-285,共6页
目的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是口腔常见的阻生畸形,但其病因仍存在争议。文中旨在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成像研究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患者邻近侧切牙冠根形态大小特征以探究其病因。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5... 目的上颌尖牙腭侧阻生是口腔常见的阻生畸形,但其病因仍存在争议。文中旨在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成像研究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患者邻近侧切牙冠根形态大小特征以探究其病因。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四川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就诊的错牙合患者84例,对所有患者共计94颗上颌尖牙(实验组:上颌尖牙腭侧埋伏阻生患者24例,27颗阻生尖牙;对照组A:30例上颌尖牙唇侧埋伏阻生患者,37颗阻生尖牙;对照组B:30例上颌尖牙正常萌出患者,30颗尖牙)使用口腔专用CBCT影像扫描。利用CS 3D Imagine软件选择需要的参考平面测量所选尖牙方位及邻近侧切牙形态,对17个测量值[牙体长度、牙冠长度、牙根长度、唇侧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处近远中径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牙体长度、牙冠长度、离CEJ4 mm处牙冠近远中径[(21.240±1.651)、(8.150±0.889)、(5.900±0.581)mm]均小于对照组A[(22.930±1.849)、(9.270±0.559)、(7.260±0.579)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J处近远中径、离CEJ4 mm处牙根颊舌径、CEJ处颊舌径、尖牙牙尖顶到冠状平面、牙合平面的距离亦小于对照组A(P<0.05)。实验组牙体长度、牙冠长度、离CEJ4 mm处牙冠近远中径均小于对照组B的[(23.200±0.474)、(9.070±0.534)、(6.680±0.684)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根长度、CEJ处近远中径、CEJ处颊舌径、离CEJ 4 mm处牙根颊舌径、离8 mm处牙根颊舌径、尖牙牙尖顶到矢状平面及牙合平面的距离均较对照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腭侧阻尖牙牙尖顶到矢状平面、冠状平面、牙合平面的距离、尖牙长轴与矢状平面、冠状平面所成角度与邻近侧切牙的牙根长度、CEJ处颊舌径、离CEJ 4 mm处牙根颊舌径、离8 mm处牙根颊舌径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腭侧阻生尖牙尖牙顶到矢状平面、牙合平面的距离和年龄存在相关性(r=-0.472、-0.489,P<0.05)。结论上颌尖牙腭侧阻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邻近侧切牙过小而对尖牙引导不足。年龄越大,上颌尖牙腭侧阻生程度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牙腭侧阻生 侧切牙 冠根形态 锥形束CT
下载PDF
基于CBCT分析安氏Ⅰ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
5
作者 朱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7期107-109,共3页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Ⅰ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淮安市口腔医院收治的6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安氏分类将错牙合畸形患者分为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组(A组,2... 目的:基于锥形束CT(CBCT)分析安氏Ⅰ类、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上前牙的冠根形态差异。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期间淮安市口腔医院收治的63例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安氏分类将错牙合畸形患者分为安氏Ⅰ类错牙合畸形组(A组,2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组(B组,19例)和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组(C组,24例)。测量三组患者颌前牙的冠根角(CRA)和面轴角(SSA),并进行比较。结果:三组左侧中切牙CRA、SSA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左侧侧切牙CRA、SSA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左侧尖牙CRA、SSA值和右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CRA值均小于A、B组,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SSA值均大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安氏Ⅰ类和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相比,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有其特殊的冠根形态,它的牙根相对于中切牙和侧切牙而言,更接近唇部。在对错牙合畸形患者矫正治疗时,需重视不同错牙合畸形类型的冠根形态,特别是在转矩调整时,避免出现牙根吸收和骨裂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Ⅰ类 安氏Ⅱ类 错牙合畸形 冠根形态
下载PDF
前牙冠根成角现象及其与牙槽骨形态的关系
6
作者 张珍珠 黎敏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6期105-108,共4页
前牙牙冠长轴和牙根长轴不总在一条直线上,存在二者之间成角的现象,这个角被称为冠根角。由于冠根成角,在牙齿上施加相同的转矩力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影响牙齿的移动。上下颌切牙和尖牙的冠根成角程度各有不同,同一牙齿的冠... 前牙牙冠长轴和牙根长轴不总在一条直线上,存在二者之间成角的现象,这个角被称为冠根角。由于冠根成角,在牙齿上施加相同的转矩力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从而影响牙齿的移动。上下颌切牙和尖牙的冠根成角程度各有不同,同一牙齿的冠根角度在不同的矢状骨面型、垂直骨面型及安氏分类的错畸形患者中也存在差异。前牙区牙槽骨宽度较窄,牙齿移动范围有限,为了保证治疗中牙根在牙槽骨内高效、安全地移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不同类型错患者前牙的冠根成角特点对其进行准确的转矩控制,使牙根位于牙槽骨中央。因此,了解前牙的冠根成角特点及其与牙槽骨形态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根成角 冠根形态 前牙 牙槽骨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磨牙的拔除和保留(二十一)——应用全颌曲面断层片对下颌磨牙冠根形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林氢伟 刘进 郭鑫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7年第8期508-510,共3页
目的:统计分析下颌第一、第二、第三磨牙牙冠近远中宽度、牙体长度、分根情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下颌无缺失牙,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发育已完成的全颌曲面断层X线片249张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牙体长度下颌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依次递减;... 目的:统计分析下颌第一、第二、第三磨牙牙冠近远中宽度、牙体长度、分根情况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下颌无缺失牙,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发育已完成的全颌曲面断层X线片249张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牙体长度下颌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依次递减;牙冠近远中宽度下颌第一磨牙最大,第二、第三磨牙无差别;分根率下颌第一磨牙至第三磨牙依次递减,根分叉程度下颌第一磨牙最大,第二、第三磨牙无差别;下颌第三磨牙萌出组牙体长度大于第三磨牙阻生组,并且与其牙冠近远中宽度成正相关,分根率也偏大;下颌第三磨牙相对宽度在单根、双根组间有差别;下颌第三磨牙牙冠宽度/磨牙后间隙长度比值与下颌第三磨牙相对长度比成负相关关系。结论:下颌第一磨牙冠根形态最好;第二、第三磨牙冠根形态有较大的相似性,只要有足够的空间,下颌第三磨牙牙根就能得到良好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颌曲面断层片 下颌磨牙 冠根形态
原文传递
锥形束CT的前牙冠根形态测量及差异性分析
8
作者 马灵芝 王小明 +3 位作者 郑军 严美芳 王密 薛慧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20年第4期330-334,共5页
目的用锥形束CT测量比较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牙冠唇面角及Collum角(冠根角的补角),为正畸前牙转矩恰当表达及牙槽骨开裂、骨开窗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从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口腔科并拍摄CBCT影... 目的用锥形束CT测量比较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牙冠唇面角及Collum角(冠根角的补角),为正畸前牙转矩恰当表达及牙槽骨开裂、骨开窗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4月,从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口腔科并拍摄CBCT影像患者筛出200例,男66例,女134例,年龄18~40岁,平均26.7岁。将影像数据导入Invivo5.4软件,使用牙弓断面视图功能获取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的正中唇舌向截面,导入Auto CAD 2007软件分别测量牙冠长轴根方延长线与牙根长轴的夹角(Collum角),过牙冠唇面中心点的唇面切线与牙冠长轴的夹角(唇面角),对两测量指标分别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两两比较不同牙位间大小差异,对同一牙齿两测量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上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和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尖牙Collum角(唇面角)分别为0.17°±5.11°(15.50°±2.91°),-5.67°±5.74°(15.52°±3.50°),-5.56°±4.67°(20.07°±3.66°),-3.97°±4.49°(14.40°±3.20°),-6.50°±4.03°(14.76°±3.25°),-3.70°±4.91°(18.27°±3.07°)。Collum角正值显示牙根长轴相对于牙冠长轴明显舍侧偏斜,负值显示牙根长轴相对于牙冠长轴明显唇侧偏斜。上下颌尖牙唇面角显著大于同牙弓内中切牙(P<0.001)及侧切牙(P<0.001),而中切牙和侧切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上颌中切牙外,同一前牙Collum角与唇面角大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上下颌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冠根成角有较大差异;牙根长轴的舌侧偏斜越明显,牙冠唇面曲度也越大,此时牙齿的转矩表达更多变,在正畸术前评估中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 前牙 冠根形态 Collum角 唇面角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不同骨面型错[牙合]畸形患者尖牙冠根成角特征
9
作者 张珍珠 徐卫华 +2 位作者 秦波 柳汀 黎敏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7期407-41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骨面型错[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尖牙的冠根角度。方法:选择135例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矢状骨面型及垂直骨面型分为9个小组。比较9个小组间上下颌尖牙的冠根角度是否存在差异,分析上下颌尖牙冠根成角与矢... 目的:研究不同骨面型错[牙合]畸形患者上下颌尖牙的冠根角度。方法:选择135例成人错[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矢状骨面型及垂直骨面型分为9个小组。比较9个小组间上下颌尖牙的冠根角度是否存在差异,分析上下颌尖牙冠根成角与矢状骨面型及垂直骨面型的相关性。结果:上、下颌尖牙的冠根角在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尖牙冠根角度与矢状骨面型呈负相关,下颌尖牙冠根角度与垂直骨面型呈负相关(P<0.05)。结论:正畸医生在使用非个性化设计固定矫治器时,可参照不同矢状向与垂直向错[牙合]类型的冠根成角规律,力争对尖牙的控制更加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根 冠根形态 尖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