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4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
1
作者 王佳旺 吴琼 +3 位作者 刘莲莲 韩雪 董传政 于靖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57-60,共4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方法267例既往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44例、非再狭窄组123例,收...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方法267例既往行PCI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144例、非再狭窄组123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基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法、Bootstarp内部验证法评价预测列线图的准确度、区分度及符合度。结果高脂血症、血管钙化病变、血管迂曲病变、植入支架时间是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分别为2.896、20.711、9.856、1.244,95%CI分别为1.201~6.895、4.674~91.775、2.088~46.525、1.139~1.359,P均<0.05)。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为Logit(P)=-2.988+1.063×(高脂血症,有=1,无=0)+3.031×(钙化,是=1,否=0)+2.288×(迂曲,是=1,否=0)+0.219×支架植入时长(年)。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95%CI 0.782~0.880),χ^(2)=12.072,P=0.148,Bootstarp内部验证校准曲线与标准曲贴合良好。结论存在高脂血症、血管钙化病变、血管迂曲病变及PCI术中、植入支架时间较长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易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成功构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模型,模型的准确度、区分度及符合度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并发症 支架内再狭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心病
下载PDF
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病的影响
2
作者 刘晓罡 杨世诚 +2 位作者 付乃宽 邵独婧 张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994-2999,共6页
背景达格列净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药物,还具有降低T2DM肾病进展风险、减少尿蛋白以及心脏保护等作用,然而,达格列净能否降低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 背景达格列净是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药物,还具有降低T2DM肾病进展风险、减少尿蛋白以及心脏保护等作用,然而,达格列净能否降低T2DM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发生率,目前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探讨达格列净对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影响。方法根据达格列净使用情况以1∶1倾向性匹配原则,回顾性连续纳入2021—2023年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T2DM患者共484例为研究对象,其中达格列净组242例、对照组242例。收集2组患者PCI术前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同时记录2组患者PCI术前、PCI术后48 h及PCI术后1周的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变化。主要终点事件为CIN发病率,次要终点事件为PCI围术期肾功能的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达格列净对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影响。结果达格列净组患者CIN发病率为6.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CIN发病率(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0,P=0.039);达格列净组患者CIN危险评分及B型钠尿肽高于对照组(P<0.05)。PCI术前、术后1周,2组患者BUN、Scr、Ccr、Cys-C、β2-MG、NGA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48 h,达格列净组患者Cys-C、β2-MG、NGA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IN危险评分高(OR=1.213,95%CI=1.085~1.358,P=0.001)、B型钠尿肽水平升高(OR=3.940,95%CI=1.479~10.494,P=0.006)是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达格列净(OR=0.338,95%CI=0.159~0.717,P=0.005)是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使用达格列净是T2DM患者PCI术后CIN发病的独立保护因素,达格列净并不增加T2DM患者PCI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病风险,并可能降低CIN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急性肾损伤 达格列净 对比剂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5G技术远程操控R-OneTM机器人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动物实验研究
3
作者 余小林 马玲 +6 位作者 郭自同 刘永国 林蕾 孙洪军 李国庆 陈韵岱 杨毅宁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147-153,共7页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5G技术远程操控血管介入机器人(R-One^(TM))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实验猪3头,平均体质量(32±1)kg。每头实验猪各选取两支冠状动脉血管,分别设为实验组(5G网络下R-OneTM远...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估5G技术远程操控血管介入机器人(R-One^(TM))辅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实验猪3头,平均体质量(32±1)kg。每头实验猪各选取两支冠状动脉血管,分别设为实验组(5G网络下R-OneTM远程辅助PCI)和对照组(R-One^(TM)本地辅助PCI)完成猪的PCI手术。记录手术时长、对比剂用量、围术期手术安全性等,手术结束当天处死动物(安乐死),进行解剖取样,分离靶血管进行病理分析。同时记录网络延时、数据包丢失及术者远程操作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PCI成功率均100%,无围术期不良事件,PCI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血流分级Ⅲ级,无分支丢失及冠状动脉穿孔。实验组未发生中途切换本地操作。手术期间5G远程乌鲁木齐-上海网络信号往返时间(RTT)延时平均106.66 ms(87.94~1927.12 ms),数据包丢失率0.8256%、断网后网络恢复时间<10 s;北京-上海网络信号RTT延时平均60.43 ms(40.61~377.77 ms),数据包丢失率0.0550%、断网后网络恢复时间<10 s。远程主-从端术者操作评价几乎无延时;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影像质量非常清晰,传输几乎无延时;术中远程音视频传输几乎无延时,传输稳定且质量高;从端器械操控非常灵活。整个实验过程中R-OneTM机器人系统未出现任何软件及硬件故障,所有动物术中及术后未出现相应的介入并发症,术后动物解剖未发现冠状动脉夹层及穿孔等严重不良事件。结论本研究验证了5G技术远程操控R-OneTM行PCI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今后临床应用这一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 远程手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与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韦艳 李爱琴 +5 位作者 赵鹏 杨长宝 晋辉 毋领娟 柴文文 郑海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拟行PCI,于PCI术前、术中及术后依次行IVUS和OCT检测,获取两组图像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与血管内超声(IVUS)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0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拟行PCI,于PCI术前、术中及术后依次行IVUS和OCT检测,获取两组图像并比较两种方法检测冠状动脉斑块成分特征、病变管径相关参数及并发症。结果 术前OCT脂质斑块、纤维斑块的检出率均明显低于IVUS,混合斑块、斑块侵蚀及斑块破裂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IVUS(均P<0.05);支架植入后,OCT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边缘夹层、支架内残余血栓及支架内斑块脱垂检出率均明显高于IVUS(均P<0.05);术后12个月,OCT晚期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边缘夹层及支架内斑块/血栓脱垂检出率均明显高于IVUS(均P<0.05)。结论 OCT和IVUS均可用于指导PCI术,OCT对术前斑块性质(斑块侵蚀、斑块破裂、红、白血栓)及术后并发症(支架贴壁不良、支架内残余血栓、支架边缘夹层及支架内组织脱垂)的识别优于IVUS,OCT能准确测量内衬纤维帽厚度,识别出薄帽纤维粥样斑块(TCFA),而IVUS能检测斑块负荷及血管重构指数。二者联用可取长补短,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 血管内超声 不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应用D-SPECT评估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
5
作者 李柳 李晓燕 +3 位作者 高志超 郑庆厚 赵甫刚 王硕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58-362,共5页
应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D-SPECT)评价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红芪治疗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心肌缺血节段数和心肌... 应用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D-SPECT)评价红芪饮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关心肌损伤的影响。红芪治疗后患者血浆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脑钠肽前体的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心肌缺血节段数和心肌灌注总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P<0.05)。红芪饮片可显著改善PCI相关心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芪 中药饮片 动态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肌损伤
下载PDF
血管内碎石术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钙化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6
作者 晋辉 孙红蕾 +6 位作者 韦艳 王中明 曾辉 刘静 周庆庆 尹遇冬 郑海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167-171,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碎石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l syndrome,NSTE-ACS)合并钙化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 目的观察血管内碎石术(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IVL)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l syndrome,NSTE-ACS)合并钙化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焦作市人民医院和焦作市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接受IVL治疗的所有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临床数据、手术操作具体数据及相关并发症,观察IV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43例患者在此期间接受IVL辅助PCI,年龄(67.77±7.21)岁。76.7%的患者为不稳定型心绞痛,23.3%的患者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6例(60.5%)为原位病变,11例(25.6%)为支架内再狭窄,6例(13.9%)为支架膨胀不全“补救”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支架植入/DCB后狭窄率为(3.372±4.040)%,最小管腔面积为(9.416±0.940)mm^(2)。围术期有1例患者出现慢血流,围术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为16.7%,均为手术相关性心肌梗死,共7例。术后30 d无MACE发生。结论IVL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修饰冠状动脉钙化以实现支架充分膨胀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钙化 血管内碎石术 冠状动脉原位病变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邓文燕 程德梅 那润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10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水平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10月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收治的241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量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问卷、家庭复原力评估量表收集数据。结果 :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为(41.16±8.41)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总分、家庭复原力、冠心病病程、吸烟史、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直系亲属心肌梗死史是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P<0.05),可解释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变异的54.1%。结论 :PCI患者心脏康复锻炼自我效能欠佳,尤其是心脏康复知识和态度较差、家庭复原力水平较低、冠心病病程短、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受教育程度较低、无吸烟史及无直系亲属心肌梗死史的患者,医护人员应重视对这类患者的心脏康复自我效能的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自我效能 心脏康复锻炼 家庭复原力
原文传递
急性心肌梗死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8
作者 王倩 任琳 +3 位作者 陈皓 李芳 张鹏宇 王小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0-112,118,共4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AMI多支病变患者112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多支病变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秦皇岛市第一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AMI多支病变患者112例,开展前瞻性研究。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PCI术前应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56例,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试验(TIMI)分级、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LVESVI)、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PAR)、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水平。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比较两组患者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术后TIMI分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125,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LVEF均较术前提高,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12,P>0.05);LVEDVI、LVESVI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LVEDVI较对照组低[(59.70±5.63)ml/ m^(2) vs.(64.18±6.14)ml/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LVESV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3,P>0.05)。两组患者术后MPAR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术后24 h和术后1个月MPAR均较对照组低[(57.02±4.18)%vs.(58.79±4.51)%、(31.24±6.67)%vs.(39.36±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5.332,P<0.05);在术后12 h和24 h两个时点观察组的cTnI、CK-MB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出血事件发生率(7.14%)与对照组(3.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6,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比较,AMI多支病变患者PCI术前应用替格瑞洛对血小板聚集有更好的抑制作用,术后冠状动脉血流灌注恢复效果更好,未增加短期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下载PDF
叙事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焦虑和睡眠的影响
9
作者 王敏敏 张芳 +3 位作者 薄静静 陈晓阳 侯永娜 王新霞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焦虑和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焦虑和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60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叙事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焦虑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对改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有显著效果,可以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焦虑 睡眠
下载PDF
有高血压脑出血史的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标准双抗治疗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乔曼丽 马立萍 余英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16-122,共7页
目的:心脏支架置入术后要求使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而脑出血后使用抗血小板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有高血压脑出血病史者,对使用双重抗血小板(双抗)治疗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 目的:心脏支架置入术后要求使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而脑出血后使用抗血小板治疗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评估有高血压脑出血病史者,对使用双重抗血小板(双抗)治疗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临床研究,纳入有高血压脑出血病史的PCI患者128例作为观察组,有高血压但无脑出血病史的PCI患者153例作为对照者。所有患者在PCI术后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75mg治疗,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疗效结局为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病事件,安全性结局为再发脑出血和主要出血。结果:共随访到228例患者,其中观察组102例,对照组126例。既往脑出血病史(HR:1.998,95%CI:1.164~3.415,P=0.012)和冠心病病史(HR:2.664,95%CI:1.388~5.111,P=0.003)是导致高血压的PCI患者,双抗治疗下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危险因素。既往脑出血病史并未增加高血压的PCI患者,双抗治疗下再发脑出血(HR:2.292,95%CI:0.368~14.254,P=0.199)和主要出血的风险(HR:1.467,95%CI:0.475~4.536,P=0.506)。结论:脑出血病史和冠心病病史,是高血压的PCI患者双抗治疗下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病事件的危险因素。脑出血病史的高血压患者,PCI术后,在标准双抗治疗下,再发脑出血和主要出血的风险未增加,但明显增加主要不良心脑血管病事件的风险,需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介入 高血压脑出血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不稳定心绞痛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11
作者 张丽萍 丁雯 +3 位作者 陆静钰 孙吉 孙芳 哈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186,191,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部分UA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U... 目的分析影响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老年住院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部分UA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采用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其生活质量得分与健康素养各项得分间的关系。结果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103.76±14.3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9岁(β=5.829)、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β=5.264)、家庭人均月收入<3000元(β=4.064)、非医保付费方式(β=7.103)、无运动训练(β=6.182)、未规律服药(β=8.176)是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方差分析结果显示,UA老年住院患者的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得分均随其生活质量评分降低而降低(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UA老年住院患者信息获取能力、交流互动能力、改善健康意愿、经济支持意愿各维度得分均与其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影响UA老年住院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的因素较多,且生活质量与其健康素养各项得分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不稳定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缩短解压间隔时间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影响
12
作者 徐莎 高西旺 +5 位作者 古换华 周雅慧 闫清华 王平凡 陈保增 王志敏 《全科护理》 2024年第7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探讨缩短解压间隔时间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8月入住聊城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内科114例行桡动脉PCI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目的:探讨缩短解压间隔时间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8月入住聊城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内科114例行桡动脉PCI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8例。两组病人住院期间经桡动脉行PCI术后,均接受螺旋式桡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试验组至少每1 h解压1次,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每2 h解压1次。比较两组桡动脉PCI术后病人桡动脉压迫时间、并发症、舒适度。结果:桡动脉PCI术后病人桡动脉压迫时间比较,试验组(5.1±1.2)h,少于对照组(6.5±2.4)h(P<0.05);在出血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肿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胀并发症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3.6%、20.7%,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在皮肤压力性损伤并发症方面,试验组和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0.0%、12.1%,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13);在舒适度方面,试验组舒适度为(72.4±7.9)分,对照组舒适度为(54.1±6.3)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缩短解压间隔时间能有效缩短经桡动脉行PCI术后病人桡动脉压迫时间,减少并发症,改善病人舒适度,促进病人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动脉 解压 间隔时间 压迫时间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
13
作者 任琳 王倩 +2 位作者 陈皓 赵甲彧 马利祥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202-20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 目的探讨老年(年龄≥65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行PCI后接受替格瑞洛+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65岁急性STEMI患者105例(应用DAPT评分系统评估均≥2分),在阿司匹林长期用药基础上,根据患者服用替格瑞洛时间不同分为对照组(n=37,使用时间为PCI治疗后1年)与观察组(n=68,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延长替格瑞洛治疗1年),其中观察组根据延长应用替格瑞洛的剂量不同又分为2个亚组,即观察A组(n=40,标准剂量,90 mg/次,每日2次)和观察B组(n=28,小剂量,45 mg/次,每日2次)。比较3组患者急诊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3级血流、心电图完全回落比例、血栓弹力图中的血小板功能(MA)、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随访1年,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PCI术后,观察A、B组的TIMI 3级血流患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99、4.353;P=0.030、0.036),而观察A组与观察B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I治疗后2年,观察A、B组血栓弹力图中的MA值、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8.752、6.524;均P<0.001),但观察A组、观察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年,3组总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4;P=0.039),其中观察组A、B组MACCE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769、5.082;P=0.028、0.024),但观察A组与观察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65岁)STEMI患者(DAPT评分≥2分)PCI后延长应用替格瑞洛可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且小剂量(45mg/次)替格瑞洛并未增加出血发生的风险,仍需长期随访观察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替格瑞洛 延长治疗
下载PDF
冠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的价值
14
作者 熊丹东 夏日辉 +3 位作者 杨圆珍 熊辉 吴高祥 徐仕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期122-126,共5页
目的:探究冠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8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究冠脉造影联合血流储备分数(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在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8月丰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FFR诊断,依据FFR结果判定PCI方式。对比两组支架置入数量、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心功能、6 min步行距离(6-minute walking distance,6MWD)、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eattle angina questionnaire,SAQ)评分。结果:观察组支架置入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心功能、6MWD、SAQ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6MWD、SAQ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联合FFR,对PCI术的方式具有显著的评估价值,提高临床治疗准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血流储备分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计划护理方案的构建研究
15
作者 姚丽 姜婷 毕敏 《甘肃医药》 2024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建立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计划护理方案,旨在提高出院计划的实施效果。方法:经文献检索,整合出院计划护理方案并制定专家咨询问卷,应用德尔菲法由16名专家对问卷进行两次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897,两次专家... 目的:建立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出院计划护理方案,旨在提高出院计划的实施效果。方法:经文献检索,整合出院计划护理方案并制定专家咨询问卷,应用德尔菲法由16名专家对问卷进行两次咨询。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897,两次专家咨询结束后,最终形成了包括5项Ⅰ级指标、15项Ⅱ级指标和60项Ⅲ级指标的出院计划护理方案,各指标重要性赋值平均4.00~4.75,变异系数0.09~0.19,操作性平均值为4.00~4.88,变异系数为0.07~0.19。结论:构建的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出院计划护理方案内容全面、可靠,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患者出院计划的实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出院计划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德尔菲法
下载PDF
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胱抑素C、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邸杰 李新政 张晓敬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胱抑素C(CysC)、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表达及对靶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PCI术... 目的探讨老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患者胱抑素C(CysC)、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表达及对靶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PCI术后1年内发生ISR的6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5例PCI术后1年内未发生ISR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术后血清CysC、TIMP-1、SFRP-5水平,分析血清CysC、TIMP-1、SFRP-5水平与ISR发生的相关性,并比较观察组不同Mehran分型患者血清CysC、TIMP-1、SFRP-5水平,分析各指标水平与Mehran分型的相关性,分析血清CysC、TIMP-1、SFRP-5水平预测靶血管发生ISR的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t=6.949,P<0.05),TIMP-1、SFRP-5水平低于对照组(t=7.301、8.765,P<0.05);血清CysC水平与ISR的发生呈正相关(r=0.587,P<0.05),TIMP-1、SFRP-5水平与ISR的发生呈负相关(r=-0.609、-0.640,P<0.05)。观察组四种Mehran分型的患者CysC、TIMP-1、SFRP-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759、8.326、19.764,P<0.05)。随着Mehran分型Ⅰ型到Ⅳ型的变化,CysC水平逐渐升高,TIMP-1、SFRP-5水平逐渐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C水平与ISR患者Mehran分型呈正相关关系(r=0.722,P<0.05),TIMP-1、SFRP-5水平与Mehran分型呈负相关关系(r=-0.799、-0.826,P<0.05)。血清CysC、TIMP-1、SFRP-5水平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内靶血管发生IS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7(95%CI=0.729~0.871)、0.786(95%CI=0.706~0.853)、0.811(95%CI=0.733~0.874),联合预测的AUC最大,为0.943(95%CI=0.887~0.976)。结论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血清CysC水平升高,TIMP-1、SFRP-5水平降低与ISR的发生发展相关,术后早期检测各指标水平有助于预测靶血管发生ISR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支架内再狭窄 胱抑素C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
下载PDF
血清FGF21、Sfrp5、miRNA-21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彭红建 田香勤 贾国立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微小RNA-21(miRNA-21)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商水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间行PCI手术治疗的CH... 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分泌型卷曲蛋白5(Sfrp5)、微小RNA-21(miRNA-21)对冠心病(CHD)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商水县人民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间行PCI手术治疗的CHD患者218例为CHD组,同期非心血管疾病的住院患者9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FGF21、Sfrp5及miRNA-21;CHD组术后随访6个月,以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n=56)及无ISR组(n=162);分析CHD患者行PCI手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分析FGF21、Sfrp5及miRNA-21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CHD组FGF21、miRNA-21均高于对照组,Sfrp5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196、15.030、13.685,P<0.05);ISR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FGF21、miRNA-21均高于无ISR组,Sfrp5水平低于无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3、7.216、6.388,P<0.05),ISR组吸烟、合并糖尿病比率高于无IS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5、11.29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合并糖尿病、FGF21、Sfrp5、miRNA-21是CHD患者行PCI术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FGF21、Sfrp5、miRNA-21三者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PCI术后发生ISR的AUC分别为0.772、0.758、0.763、0.905(P<0.05)。结论血清FGF21、Sfrp5、miRNA-21在行PCI手术后发生ISR的CHD患者中表达异常,联合检测三者水平对于预测CHD患者PCI术后发生ISR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分泌型卷曲蛋白5 微小RNA-21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支架内再狭窄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访视需求与焦虑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解翠 李媛 +1 位作者 牛亚琦 石磊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820-827,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及STA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陕西省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193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制手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及STAI状态–特质焦虑问卷对陕西省西安市三级甲等医院193例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访视需求总分为(59.26 ± 14.50)分,相关费用维度得分最高,其次为术中过程、环境信息、术后健康指导和术前准备。特质焦虑总体得分为(49.41 ± 7.14)分,处于较高水平;相关性结果显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访视与特质焦虑呈显著性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居住地、婚育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特质焦虑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访视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总体上对术前访视有较高需求且存在焦虑情绪,其中相关费用、术中过程需求尤为强烈。建议护士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需求给予个性化、多元化的术后指导及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焦虑负性情绪,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访视需求 焦虑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效果
19
作者 张浩 郭明凯 张晓东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34-36,57,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复杂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90例复杂冠脉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PCI治疗,研究组采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PCI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随访3个月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手术成功率和随访3个月的冠脉再狭窄率。结果:术后,研究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D和LVED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ET-1、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89%(4/45),低于对照组的24.44%(11/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冠脉再狭窄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超声指导下PCI治疗复杂冠脉病变患者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冠脉再狭窄率,效果优于常规PCI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复杂冠状动脉病变 心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冠状动脉再狭窄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尿肾损伤分子1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20
作者 张小薇 李洋 黄杰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尿肾损伤分子1(KMI-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行PCI的11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PCI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尿肾损伤分子1(KMI-1)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缺血再灌注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行PCI的114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PCI术后72 h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PCI后2 h的ANC、尿KMI-1与其他实验室指标,分析ANC、尿KMI-1与AMI患者PCI后缺血再灌注AKI的关系。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分析ANC、尿KMI-1水平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关系。结果AKI组病变冠状动脉支数≥3支占比、ANC、C反应蛋白(CRP)、肌酐(Cr)、尿KMI-1水平均高于非AKI组,淋巴细胞绝对值(ALC)低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t分别=3.67、2.12、6.24、8.36、2.96,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NC、Cr、尿KMI-1与AMI患者PCI后缺血再灌注AKI有关(OR分别=5.04、1.32、1.36,P均<0.05);ANC、尿KMI-1单独及联合模型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0.91、0.93。随访3个月发现,随着ANC、尿KMI-1升高,PCI后短期MACE发生率也随着升高(χ^(2)分别=13.77、9.36,P均<0.05)。结论ANC、尿KMI-1与AMI患者行PCI后缺血再灌注AKI有关,同时可提示AMI患者行PCI后短期预后情况,其机制与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肾损伤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