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2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共体共享平台的延续性干预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雅钗 李燕 刘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25年第3期411-415,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医共体共享平台的延续性干预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12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1匹配设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医共体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基于医共体共享平台的延续性干预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12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1匹配设计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医共体组(n=60)、对照组(n=60),对照组进行常规延续性护理,医共体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医共体共享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每搏输出量(SV)、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自护行为[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Ⅱ)]、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干预后医共体组SV、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LVEDD指标低于对照组(t=36.411,6.286,8.272;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医共体组ESCA评分升高幅度更大(t=6.022,7.712,9.263,5.477;P<0.05);干预后医共体组HPLP-Ⅱ评分高于对照组(t=21.005,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医共体组GQOI-74评分升高幅度更大(t=9.164,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基于医共体共享平台的延续性护理,能提高自护行为、健康行为,改善心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共体共享平台 延续性护理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自护行为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
2
作者 郑甜甜 何芳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24期0213-0214,共2页
重点评价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与影响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开展心脏康复延... 重点评价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的应用价值与影响意义。方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本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8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参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开展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模式。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95.35%)高于参照组(81.39%),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康复延伸护理服务不仅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还可切实增进护患关系和谐,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延伸护理模式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替格瑞洛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效果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国恺 梁华添 黄永健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872-875,共4页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恩平市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 目的:分析替格瑞洛联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恩平市人民医院2021年6月~2022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选择氯吡格雷联合急诊PCI治疗,观察组则选择替格瑞洛联合PCI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功能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形成时间(K)、血肌酐(EPL)、心脏指数(C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最大振幅(MA)、凝固角(Angel)、血凝块减少速率(LY30)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IMI分级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治疗后的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LVEF、TIMI分级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时,给予替格瑞洛联合治疗能对血小板聚集进行有效抑制,对心功能进行显著改善,而且能够明显减少MACE的发生,并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效果 血小板功能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的护理
4
作者 贾永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17-0120,共4页
本次主要围绕开展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开展护理干预的疗效进行具体调研。方法 本次纳入的调查对象都是在本科室就医的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干预,各指标达标是84例,为评估护理效果实施组间处理,对照组42... 本次主要围绕开展以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在术后开展护理干预的疗效进行具体调研。方法 本次纳入的调查对象都是在本科室就医的患者,均给予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干预,各指标达标是84例,为评估护理效果实施组间处理,对照组42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操作,观察组也同步上述干预行为,并配合优质护理干预,此组病例42例,对此次患者干预后的是否有并发症情况进行了统计,对比此次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对患者康复行为方面进行调研。结果 因为治疗方式、术后护理手段、患者自身等因素,促使患者在术后干预后方式并发症,其中此类患者多集中在对照组,观察组发生病例较少;对此次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观察组评分较突出;对此次患者干预后的康复行为做对比,观察组改善比较突出(P<0.05)。结论 冠心病属于高发病率疾病,有较高致死率,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需要针对患者病情选择有效治疗手段,本次围绕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进行评估,主要调研术后护理效果,结束为术后给患者加以优质护理,更能预防并发症的发展,同时可以改变患者的不良习惯,让其逐渐地养成好的健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病人 护理
下载PDF
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3
5
作者 彭贵海 孙天敏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心内科2011年1-12月出院的CASI患者255例,按出院单双日分为对照组119例和干预组1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宣教,干预组实施6个月多途径、多方式的护理延伸服务,调查两组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行为的差异。结果出院6个月时,干预组CASI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指标得分率总水平为81.02%、临床医嘱行为为84.18%、生活改良行为为81.29%、应急处理行为为78.23%,与对照组各对应项目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提供护理延伸服务,可以提升CASI患者出院后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以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延伸服务 自我管理行为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出院病人药物素养现状调查 被引量:41
6
作者 郑凤 丁四清 +3 位作者 钟竹青 潘辰 谢建飞 秦春香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5年第5期1732-1734,共3页
[目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出院病人药物素养进行调查,分析对药物素养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在我院首次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118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药物素养得分为(4.98±1.52)分,年龄、受教育... [目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出院病人药物素养进行调查,分析对药物素养影响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对在我院首次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118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药物素养得分为(4.98±1.52)分,年龄、受教育水平、出院带药数量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出院病人药物素养有影响,而访视间隔时间、住院天数对出院病人药物素养无影响。[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出院病人药物素养不理想,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病人药物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出院病人 药物素养 护理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肖玲 方琴 +3 位作者 肖明朝 肖爽 王攀 赵庆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21-24,41,共5页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 目的深入了解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需求,以期为临床护士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提供指导。方法2015年7-9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重庆市某三甲医院心内科接受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2例,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应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得到3个主题:患者疾病知识缺乏,健康教育需求迫切;健康信息获取渠道少;健康促进行为不佳。结论医疗机构应加强护士健康教育意识及能力的培训,落实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健康教育 需求
下载PDF
超声评价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左心室舒张功能的早期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朱栋晓 刘小铭 +2 位作者 马逸宜 王晓彦 施晶晶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4期82-83,共2页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能开通狭窄血管,最大程度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临床诊疗中较积极的治疗方法。作者应用超声技术评判该治疗方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PCI)能开通狭窄血管,最大程度恢复心肌血流灌注,是临床诊疗中较积极的治疗方法。作者应用超声技术评判该治疗方法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8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0例,其中男3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 稳定型心绞痛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E/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彭贵海 谭利 +4 位作者 陈玲玲 张雨馨 王治校 詹中群 王崇全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11期3526-3528,共3页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影响。[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科住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 05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研究组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病人进行传统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并发症发生、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研究组整体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护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桡动脉痉挛/闭塞、血肿/出血、心律失常、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病人满意度、护患沟通率、健康教育覆盖率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能明显降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整体护理 冠心病 并发症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冠状窦内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变化:药物洗脱与普通支架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宇 张向阳 +2 位作者 黄定 马依彤 杨毅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4期6745-6747,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静脉窦血浆内皮素1水平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动态变化,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对术后再狭窄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5-05/10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住院行冠脉支架... 目的:观察冠状静脉窦血浆内皮素1水平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动态变化,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对术后再狭窄防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05-05/10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专科医院住院行冠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26例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普通支架组16例置入普通支架,分别于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前、支架术后即刻、1,3和6h自冠状静脉窦采血,非平衡法检测血浆内皮素1的质量浓度。结果:42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两组血浆内皮素1水平在术后即刻均降至最低点后即开始回升,到术后1h已超过术前水平,以后普通支架组继续升高出现内皮素1释放的第2峰,术后6h时与术前比升高了69.5%(P<0.01);但药物洗脱支架组内皮素1释放程度较为缓和,未出现明显的第2峰,术后6h时与3h时比下降了12.4%(P<0.05)。普通支架组在术后6h内皮素1水平是药物洗脱支架组的2.24倍(P<0.01)。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可有效抑制冠状静脉窦血浆内皮素1水平的升高,从而产生防治再狭窄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内皮素1 药物洗脱支架
下载PDF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毛秀建 陈翠芹 李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9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观察组服药总依从率和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后,两组ESCA中各维度评分、GQOLI-74各维度评分均较护理前提高(P <0. 01),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1);护理后,两组LVEF、SV、NT-proBNP均较护理前改善(P <0. 01),且观察组LVEF、SV高于对照组同期(P <0. 05)、NT-proBNP低于对照组同期(P <0. 01);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 <0. 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中,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水平,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使其更加满意于护理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多元化 延续护理
下载PDF
运动试验评价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疗效 被引量:9
12
作者 汤亚明 刘健 +1 位作者 阚瑞媛 李佐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3期14-14,30,共2页
目的 :运动试验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CASI)疗效的评定。方法 :对在我院成功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 3~ 18月的 15例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 :运动试验 5例阳性 ;运动耐量增加。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 目的 :运动试验对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CASI)疗效的评定。方法 :对在我院成功进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 3~ 18月的 15例患者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结果 :运动试验 5例阳性 ;运动耐量增加。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运动试验可以作为常规检查 ,判断患者的心肌灌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CASI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心理干预 被引量:4
13
作者 秦志华 娄百玉 石玉中 《上海精神医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02-203,共2页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PTCA)治疗前后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在心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患者有明...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PTCA)治疗前后患者的情绪障碍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在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并用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在心理干预前后对患者进行测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心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明显改善。结论 心理干预是减轻PTCA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有效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心理干预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的早期康复护理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春燕 张艺 余芳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7期543-544,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 6 8例AMI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无严重合并症 )的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34例 ,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后行...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AMI)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病人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 6 8例AMI急诊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无严重合并症 )的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34例 ,对照组在介入治疗后行常规护理 ,康复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康复组平均离床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缩短 (均P <0 0 5 ) ;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出院前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AMI急诊PTCA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 (无合并症 )病人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是安全的 ,有利于促进病人早期康复 ,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急性心肌梗死 支架植入术 康复护理
下载PDF
渐进式康复护理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杨倩云 杨平 莫惠彬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18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13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 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心脏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13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给予常规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加用渐进式康复护理。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其对促进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胆固醇、甘油三酯、胸闷发作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可提高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的康复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式康复护理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心脏康复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健 汤亚明 李佐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病人进行运动员荷试验及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的价值。方法 :1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病人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4例病人同时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结果 :示运动试验阳性 4例 ,运动耐量增加 ,核素心肌断层显像...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后病人进行运动员荷试验及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的价值。方法 :10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病人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4例病人同时行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结果 :示运动试验阳性 4例 ,运动耐量增加 ,核素心肌断层显像示 :1例心肌下后壁放射性缺损、 2例心肌放射性稀疏、 1例正常。结论 :对于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病人进行运动负荷试验可了解患者的心肌血流灌注状况 ,核素心肌显像能准确提供心肌缺血的范围和程度 ,可预测血管的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心肌断层显像 疗效 运动耐量 心肌血流灌注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 心肌显像 运动负荷试验 缺损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20例报告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东升 郑若龙 +7 位作者 张华 苏伟 钱惠东 崔俊友 李伟章 石源 王菊芸 唐菊娣 《江苏医药》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768-768,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SELDINGER法 效果判断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临床常见症状及处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万华 彭华生 +5 位作者 徐贤华 钟景烨 赵涛 薛亚琴 梁国君 陈娟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消化和运动系统三大类主要症状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以及治疗效果,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将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入院患者的症状按心血管、消化和运动系统三大类以轻、中、重度分别统计其发...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消化和运动系统三大类主要症状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以及治疗效果,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将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入院患者的症状按心血管、消化和运动系统三大类以轻、中、重度分别统计其发生率和治疗效果,分析发生原因。结果 156例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心血管系统症状发生率为94.23%,发生原因与冠状动脉痉挛、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有关,经积极处理后有97.96%的患者都能在2 w内得到有效控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为98.71%,发生原因主要与药物影响、活动减少和饮食结构不合理有关,治疗后1个月内症状改善占70.78%;运动系统的症状发生率为97.43%,主要原因与药物副作用、运动减少和心功能减退有关,治疗后1个月内症状改善占97.79%。结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心血管、消化和运动系统症状发生率较高,经过积极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症状在1个月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和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不良反应 临床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亓春霞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13期1460-1462,共3页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将实验组...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经皮穿刺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84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2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将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55%)明显低于对照组(76%),且GQOL-74评分与HPLP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强化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培养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保证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干预 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抗血小板与抗凝药物在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家一 贾国良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0年第5期285-289,共5页
由冠状动脉阻塞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 PT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入技术 ,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技术对于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 由冠状动脉阻塞所致的缺血性心脏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是在 PTCA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介入技术 ,其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介入技术对于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但无论是 PTCA还是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均面临着急性血管闭塞和再狭窄的难题 ,特别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显著激活血小板而增加了亚急性支架血栓形成的风险。目前 ,主要预防措施是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治疗以减少血栓形成 ,针对这两大类药物的研究报道很多 ,本文主要对其在药理学 ,预防血栓形成及再狭窄的疗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 抗血小板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