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7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少年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1例
1
作者 田卫东 潘昱 赵林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2-113,共2页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与中老年人有明显的不同。其病因除动脉粥样硬化外,尚可见于大动脉炎、川崎病后遗症等。现报道1例由川崎病后... 近年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及发病危险因素与中老年人有明显的不同。其病因除动脉粥样硬化外,尚可见于大动脉炎、川崎病后遗症等。现报道1例由川崎病后遗症导致的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以提高临床对于此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川崎病 冠心病患者 发病危险因素 发病年龄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合并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豪 张吉凤 赵雷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期25-29,共5页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目前发现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CTO病变。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CTO-PCI策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冠状动脉CTO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该文介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目前发现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CTO病变。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发展,CTO-PCI策略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冠状动脉CTO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治疗。该文介绍冠状动脉CTO病变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与侧支循环的关系及CTO-PCI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糖尿病 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支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泽蒙 张燕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88,共6页
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中,侧支的形成是特征性的表现。侧支维持着病变远端的心肌活力,对于后续的血运重建十分重要。了解侧支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助于理解侧支的形态学与功能学评价方法,从而及时地对CTO病变进行诊断... 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中,侧支的形成是特征性的表现。侧支维持着病变远端的心肌活力,对于后续的血运重建十分重要。了解侧支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过程,有助于理解侧支的形态学与功能学评价方法,从而及时地对CTO病变进行诊断和治疗。本文拟综述CTO病变中侧支形成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以及形态和功能的评估方法,论述侧支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慢性完全闭塞 侧支 血运重建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菲尔凯提·玉山江 蒋学俊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4年第1期62-64,69,共4页
药物涂层球囊(DCB)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现结合DCB的作用机制和DCB在CTO病变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阐述DCB... 药物涂层球囊(DCB)已成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在支架内再狭窄、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中应用的相关研究较少,现结合DCB的作用机制和DCB在CTO病变中应用的相关报道,阐述DCB在CTO病变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涂层球囊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研究热点及趋势的可视化分析
5
作者 覃胜德 徐广马 +1 位作者 罗美凤 邱雪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对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以分析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至2022年发表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的文献,初步筛选后导入Citespace软件去重,生成关键词共线、突现、聚类、峰峦、时间线... 目的对冠状动脉(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呈现,以分析其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检索2000年至2022年发表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上的文献,初步筛选后导入Citespace软件去重,生成关键词共线、突现、聚类、峰峦、时间线和时区图谱,从而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539篇,经过筛选后剔除19篇,经过去重后最终纳入分析的文献510篇。年度发文量在整体上呈现出了持续稳步增长的趋势,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关键词共线和突现分析显示,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预后等研究方向是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研究热点,但发文量不多。结论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PCI治疗预后研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开展更多的预后预测模型研究,并促进模型的临床转化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侧支循环的建立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
6
作者 胡司淦 程增为 +3 位作者 李敏 高世毅 高大胜 康品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0-786,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影响的调节机制。方法87例经冠脉造影确诊至少1支血管为CTO的冠心病患者,根据Cohen-Rentrop分级标准将侧支循环建立水平分为2组,0~1级为侧支循环水平低患者42例,2~3级...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冠心病患者侧支循环建立影响的调节机制。方法87例经冠脉造影确诊至少1支血管为CTO的冠心病患者,根据Cohen-Rentrop分级标准将侧支循环建立水平分为2组,0~1级为侧支循环水平低患者42例,2~3级为侧支循环水平高患者45例,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别比较胰岛素抵抗(IR)水平。应用数学模型稳态模式评估法计算IR指数(HOMA-IR)。22例患者介入术中获得侧支循环及外周血标本,采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比较侧支循环与外周血代谢物差异。结果两组在NT-proBNP(P<0.05)和LVEF(P<0.01)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非糖尿病CTO患者中,侧支循环水平0~1级组胰岛素抵抗水平高于2~3级组(P<0.01)。CTO伴糖尿病与CTO非糖尿病患者相比,侧支循环及外周血中存在明显差异性代谢物,在侧支循环中,上调代谢物63种,下调48种;外周血中,上调代谢物23种,下调14种。侧支循环中差异性代谢物显著相关的富集通路为芳香化合物降解,脂肪酸生物合成,类固醇降解通路;在外周血中差异代谢物富集通路为戊糖磷酸代谢,细菌趋化性,己内酰胺降解,甘油磷脂代谢,赖氨酸降解通路。结论CTO非糖尿病患者中侧支循环建立水平较低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芳香化合物的降解,脂肪酸生物合成,类固醇降解通路与侧支循环形成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胰岛素抵抗 侧支循环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夹层重回真腔术式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院内及术后1年结局分析
7
作者 李金 禹天同 +10 位作者 高好考 王欢 王博 蔡越 陈根锐 廉坤 张亚敏 杨丽 杨华 陶凌 李成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1-668,共8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使用夹层重回真腔(DR)术式开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患者院内及术后1年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过程中使用夹层重回真腔(DR)术式开通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对患者院内及术后1年结局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CTO病变并经PCI治疗成功的815例患者,根据病变开通术式分为DR组(n=239)和非DR组(n=576)。收集患者临床特征、造影特征、术中结果及并发症等资料,使用1:1倾向性评分匹配对临床及造影特征进行校正(两组各208例),比较两组间院内并发症及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和心肌梗死)、临床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TVR)的差异,并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MACE与TVR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为(60.9±10.9)岁,男性占87.4%。相比非DR组,DR组靶病变为钝性头端、入口不清、钙化、成角>45°及登陆区不良的比例和J-CTO评分更高(P均<0.05);DR组支架长度和手术时间更长,导丝及对比剂用量更多(P均<0.001)。DR组与非DR组患者院内发生死亡、心肌梗死、穿孔、边支丢失、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3型以上出血和对比剂肾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DR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07)。倾向性评分匹配后,DR组与非DR组患者术后1年MACE(2.9%vs.2.4%,log-rank P=0.750)和临床驱动的TVR(5.8%vs.3.9%,log-rank P=0.365)的发生率相当,全因死亡(2.9%vs.1.0%,log-rank P=0.154)和心肌梗死发生率(0.5%vs.1.9%,log-rank P=0.18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匹配前患者的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R术式对MACE(HR=1.129,95%CI:0.427~2.979,P=0.807)和TVR(HR=0.606,95%CI:0.213~1.722,P=0.347)均无显著影响,左心室射血分数≤40%(HR=2.775,95%CI:1.137~6.774,P=0.025)和残余SYNTAX评分增加(HR=1.089,95%CI:1.032~1.150,P=0.002)是MACE的危险因素,登陆区不良(HR=2.144,95%CI:1.019~4.513,P=0.045)、补救使用正向DR(HR=3.479,95%CI:1.109~10.919,P=0.033)及手术时间延长(HR=1.007,95%CI:1.002~1.013,P=0.007)是TVR的危险因素。结论:PCI过程中,应用DR术式的CTO病变更复杂、手术消耗更大、支架长度更长,但其应用不增加院内并发症及术后1年MACE及临床驱动的TVR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夹层重回真腔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不同时间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MACE发生情况及心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白军林 郭肖立 秦晓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8期108-111,共4页
目的评估将不同时间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闭塞2~12周行PCI、闭塞12周后行PCI分别予以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后,对其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数据(71例样本)取自林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慢性... 目的评估将不同时间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闭塞2~12周行PCI、闭塞12周后行PCI分别予以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后,对其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数据(71例样本)取自林州市人民医院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以PCI治疗时间窗为分组依据,得到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分别于闭塞12周后、闭塞2~12周行PCI。对比两组患者PCI手术差异及手术前后心功能、实验室指标和6 min步行试验距离(6 MWT)。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造影剂用量更少,特殊技术使用率更低,PCI成功率更高(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导丝用量、支架置入数量略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相比于手术前均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相比于手术前均升高(P<0.05);且手术后观察组LVEDD、LVES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两组血浆脑钠肽(BNP)、血清肌钙蛋白水平(cTnI)水平均低于手术前,6 MWT长于手术前(P<0.05);且手术后观察组BNP、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6 MWT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皆未出现心源性猝死;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再发心肌梗死、血运重建、脑卒中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总发生率均略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闭塞12周后行PCI,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于闭塞2~12周行PCI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造影剂与特殊技术的使用,提高PCI成功率,改善心功能及步行能力,但可能增加MACE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心功能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自制圈套器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逆向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涛 张宇晨 +5 位作者 冯婷婷 王旭 王志坚 孙伟 李学鹏 赵林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评价自制圈套器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逆向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冠状动脉CTO病变逆向介入治疗患者74例,自制圈套器组32例使用自制圈套器辅助完成导丝体外化,无圈套器组42例采用... 目的评价自制圈套器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逆向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冠状动脉CTO病变逆向介入治疗患者74例,自制圈套器组32例使用自制圈套器辅助完成导丝体外化,无圈套器组42例采用逆向导丝直接进入指引导管完成导丝体外化。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CTO病变特点、导丝体外化时间、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使用自制圈套器组比无圈套器组能更高效地完成导丝体外化[(6.8±1.2)min比(8.9±1.8)min,P<0.001],且成功率更高(100.0%比85.7%,P=0.026)。使用自制圈套器组发生术后心脏压塞1例,两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2)。结论CTO病变的逆向介入治疗过程中应用自制圈套器协助完成逆向导丝体外化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可提高逆向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自制圈套器 逆向介入治疗
下载PDF
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对患者心率震荡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江峰 杨超前 +1 位作者 安明春 畅晓燕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探讨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60例CTO患者,根据血管是否开通,分为开通组219例与非开通组41例;... 目的探讨开通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60例CTO患者,根据血管是否开通,分为开通组219例与非开通组41例;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无心肌缺血和器质性心脏病变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计算HRT指标:震荡初始值(TO)和震荡斜率(TS);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评价心功能的相关指标。比较CTO组与对照组的HRT差异;并于3个月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开通组与非开通组的HRT差异、开通前与开通后的HRT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TO组TO明显升高(0.31%±2.12%比-2.38%±2.53%,t=9.089,P=0.023),TS明显降低[(0.35±2.73)ms/RRI比(5.93±2.78)ms/RRI,t=5.542,P=0.017]。3个月后,与非开通组比较,开通组TO下降不明显(-0.16%±1.08%比0.35%±1.93%,t=2.412,P=0.059),而TS有明显回升[(3.98±2.45)ms/RRI比(0.10±1.28)ms/RRI,t=9.897,P=0.015];与开通前比较,开通后TO下降(-0.16%±1.08%比0.33%±1.67%,t=3.662,P=0.042),TS回升[(3.98±2.45)ms/RRI比(0.57±1.53)ms/RRI,t=17.487,P=0.039],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50.31%±2.12%比44.86%±1.83%,t=28.770,P=0.043),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变化不明显。结论CTO患者HRT现象明显受损,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下降;开通闭塞血管后HRT现象恢复,心功能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闭塞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心率震荡 心脏自主功能 冬眠心肌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不同治疗方式疗效评价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凯阳 宁怡 +1 位作者 闵轩 谢翔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1期51-62,共12页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最佳药物治疗(OMT)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hiCTR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PC... 目的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最佳药物治疗(OMT)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VIP、ChiCTR和WanFang Data数据库,搜集关于PCI、CABG和OMT治疗CTO病变疗效比较的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12月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3.6.2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3项研究,涉及29项队列研究和4项RCT,共计21889例患者。在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概率排序第一位的是PCI(53%),第二位是CABG(47%),第三位是OMT(92%);在全因死亡(ACM)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92%),第二位是PCI(92%),第三位是OMT(100%);在血运重建(RV)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100%),PCI(50%)和OMT(50%)并列第二位;在心肌梗死(MI)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98%),第二位是PCI(97%),第三位是OMT(99%);在心原性死亡(CM)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中第一位概率最高的是PCI(90%),第二位是CABG(90%),第三位是OMT(100%);在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方面,三种治疗排序第一位的是CABG(59%),第二位是PCI(58%),第三位是OMT(95%)。CTO病变三种治疗方式的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显示:对于ACM、RV、MI和MACCE发生率,CABG>PCI>OTM;对于MACE和CM发生率,PCI>CABG>OTM。结论PCI能降低CTO病变患者MACE和CM发生率,疗效排在第一位;CABG能降低CTO病变患者ACM、RV、MI和MACCE发生率,疗效排在第一位。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最佳药物治疗 网状Meta分析
下载PDF
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杨锐 范春雨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3年第24期4611-4614,共4页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70例CTO病人,将其中接受CTO治疗的30例病人作为DCB组,接受药物... 目的:探讨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70例CTO病人,将其中接受CTO治疗的30例病人作为DCB组,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的40例病人作为DES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术前、术后冠状动脉介入情况、复查造影结果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DCB组术后即刻管腔直径小于DES组;术后随访12个月,DES组靶血管晚期管腔丢失(LLL)高于DCB组(P<0.01)。DES组与DCB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5%与10.0%,P>0.05)。生存分析显示,两组无MACE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666,P=0.414)。结论:DCB应用于CTO是一种有效的血运重建策略,与DES相比,DCB术后LLL更优,两组MACE发生率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证据解读
13
作者 耿雪 集铄媛 +1 位作者 刘德敏 崔炜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116-121,共6页
近年随着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及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展迅速,但不成功的血运重建增加了心血管事件风险,影响了预后,使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仍然是介入心脏病专家面临的最大挑... 近年随着设备和技术的改进及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发展迅速,但不成功的血运重建增加了心血管事件风险,影响了预后,使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仍然是介入心脏病专家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现通过回顾既往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行PCI的相关临床证据,分析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行PCI的获益和风险,以期为临床医生应用PCI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临床证据
下载PDF
当代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流程图解读及对比
14
作者 仲昕 葛雷 葛均波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随着技术、理念的精进及新型器械的出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成功率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球多个国家、地区陆续形成了各自的手术推荐路径,即流程图。各流程图特点鲜明,有着明显的时代及地... 随着技术、理念的精进及新型器械的出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成功率较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球多个国家、地区陆续形成了各自的手术推荐路径,即流程图。各流程图特点鲜明,有着明显的时代及地区印记,体现出了流程图制定者对CTO-PCI的深刻理解,对全球CTO-PCI的普及与规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未来学术交流环境更加全球化、规范化,CTO-PCI的技术、理念也必将得以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流程图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面临的思考与挑战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晋帆 邢浩然 +2 位作者 张丽君 任燕龙 宋现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93-1097,共5页
伴随着器械、技术的进步以及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理论的更新,CTO病变开通成功率升高,但CTO病变依然是冠状动脉介入领域的难点及热点之一。目前研究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否减少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尚... 伴随着器械、技术的进步以及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介入理论的更新,CTO病变开通成功率升高,但CTO病变依然是冠状动脉介入领域的难点及热点之一。目前研究对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否减少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尚无定论。近年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一项纳入2659例CTO病变患者的研究显示,高质量的开通与CTO病变患者MACE的减少相关。基于此,哪些人群更需要开通CTO病变或者从CTO病变开通中获益是目前面临的问题,如何高质量地开通CTO病变以及在无法完成高质量开通后的处理策略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挑战。目前内膜下路径提高了CTO病变开通成功率,介入无置入以及内膜下斑块修饰的理念也在不断涌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高质量开通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智能分析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中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振 张宏凯 +5 位作者 李庆 高一峰 陈炎 徐思怡 金海英 徐磊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69-74,共6页
目的:通评估基于深度学习(DL)算法的冠状动脉CTA(CCTA)智能分析技术在辅助诊断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中的可行性。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分割、重建CCTA图像,同时提供辅助诊断信息。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 目的:通评估基于深度学习(DL)算法的冠状动脉CTA(CCTA)智能分析技术在辅助诊断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中的可行性。方法:基于卷积神经网络自动分割、重建CCTA图像,同时提供辅助诊断信息。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行CCTA检查的冠状动脉CTO患者100例,所有入组患者同时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DSA)。以DSA检查为参考标准,比较基于DL的CCTA智能分析技术与人工判读诊断CTO病变的准确性。结果:与人工判读相比,CCTA智能分析技术显著缩短了约80%的后处理和诊断时间,分别仅需(2.7±0.9)min和(1.4±0.6)min,其在冠状动脉中度狭窄中的诊断准确率与人工判读相近(89.3%vs.89.8%,P>0.05);而智能分析技术对于重度狭窄与CTO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不及传统人工方法(重度狭窄:59.9%vs.74.3%;完全闭塞:61.3%vs.80.8%;P<0.05)。结论:基于DL的CCTA智能分析技术可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评估效率,在冠心病患者中度狭窄病变中的诊断准确性较高,但其在重度狭窄与CTO病变中的诊断鉴别能力还有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慢性完全闭塞 深度学习
下载PDF
无创影像学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血运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倩 黄晶 +1 位作者 乔瑾 黄明刚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4期308-311,共4页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占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20%~30%。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发展迅速,但CTO-PCI仍然是冠心病治疗领域最后的壁垒,CTO-PCI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导丝或球囊无法通过闭塞病变及球囊不能充分扩张...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占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20%~30%。尽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发展迅速,但CTO-PCI仍然是冠心病治疗领域最后的壁垒,CTO-PCI失败最常见的原因是导丝或球囊无法通过闭塞病变及球囊不能充分扩张,而冠状动脉夹层、穿孔及同侧侧支损伤则是常见的操作并发症。因此,PCI前需要综合考虑病变的解剖特征、存活心肌及患者的一般情况,选择适合CTO-PCI的患者,现就无创影像学在CTO-PCI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完全闭塞 无创影像学 心肌活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管腔内衰减梯度
下载PDF
养心氏片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患者的影响
18
作者 雷雪丽 陈滢如 +4 位作者 刘杨 王咏 张娟 张文斌 王震 《世界中医药》 2023年第22期3234-3238,共5页
目的:分析养心氏片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心绞痛及焦虑、抑郁状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TO心绞痛及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目的:分析养心氏片对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心绞痛及焦虑、抑郁状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CTO心绞痛及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通过血清一氧化氮(NO),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量表评分作为结局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NO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血清NO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在SAQ量表中躯体活动受限程度(PL)、心绞痛稳定状态(AS)、心绞痛发作情况(AF)、治疗满意程度(TS)、对疾病认识程度(DP)均比治疗前升高(P<0.05);且PL、AS、AF、TS 4个方面提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DP(P>0.05)。2组SAS、SDS等量表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且SAS、SDS等量表评分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TO介入术后容易出现“双心疾病”。因此,养心氏片基于“以补为养”“以通为养”“以安为养”的养心理论学术思想,在改善患者血清NO、SAQ、SAS、SDS方面效果显著,使患者生命质量得到提高,且安全性好,可在临床上运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心氏片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 心绞痛 焦虑 抑郁 双心疾病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