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5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如何守护“心”健康
1
作者 高岩 王雪娇 栗蕾 《漫科学(新健康)》 2025年第2期153-153,共1页
心脏支架手术,即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是现代医学对抗冠心病的强大武器,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更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之光。但是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仅仅是恢复的开始,术后的细致护理与自我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 心脏支架手术,即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是现代医学对抗冠心病的强大武器,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心绞痛,更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之光。但是外科手术的顺利进行仅仅是恢复的开始,术后的细致护理与自我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们通过对冠心病支架手术治疗过程中9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来帮助患者能更好地开展康复计划,保证患者在手术后能有效恢复,并能稳定地提高生活品质,让健康的光芒照耀着你的明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计划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手术治疗过程 心脏支架 外科手术 PCI术 现代医学 细致护理
下载PDF
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冠心病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刘小英 李葛冬 郑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19-122,共4页
探讨在冠心病治疗中,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对治疗后的心功能状况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128例冠心病患者,样本选取来源为弋阳人民医院,时间为2024年01月-2025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患者样本数量均... 探讨在冠心病治疗中,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在疾病治疗中的价值,对治疗后的心功能状况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128例冠心病患者,样本选取来源为弋阳人民医院,时间为2024年01月-2025年12月。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两组患者样本数量均为64例,分别实施常规治疗、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上述治疗前后的数据分别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对两组血清学脑钠肽、住院时间、NYHA等级、治疗总有效率、心功能、六分钟步行距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更高(P<0.05);与治疗实施前相比,六分钟步行距离、血清学脑钠肽的数据较治疗前优势显著,且研究组各指标水平更佳(P<0.05);NYHA等级、住院时间组间差异大,结果 显示研究组短于对照组,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心功能指标状况进行数据对比,各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得到有效改善,差异大,且研究组治疗后各水平更低(P<0.05)。结论 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实施效果更高,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改善心功能状况,延长六分钟步行距离,缩短NYHA等级降低两级以及住院时间,预后好,可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导管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功能 住院时间 脑钠肽 六分钟步行距离 有效率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发生久坐行为的决策树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3
作者 李菁 万栗娟 刘琳 《中国疗养医学》 2025年第4期85-90,共6页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发生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决策树预测模型与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76例均行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久坐行为进行分组,分为久坐行为组(...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后患者发生久坐行为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决策树预测模型与验证。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1月收治的176例均行PC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是否发生久坐行为进行分组,分为久坐行为组(n=56)和非久坐行为组(n=120),分析影响PCI术后发生久坐行为的相关因素,构建决策树预测模型。另选取2023年12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75例行PCI的患者作为验证组,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176例PCI术后的患者中发生久坐行为56例(31.82%),没有发生久坐行为120例(68.18%)。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已婚、家庭月收入≤3 000元、慢病数量≥3种、不运动、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和高水平D-二聚体为PCI术后发生久坐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低水平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是其保护因素(P<0.05)。以PCI术后发生久坐行为所占节点构成比例代表该类人群PCI术后发生久坐行为的风险,筛选出6类高危人群:(1)正常水平D-二聚体、家庭月收入≤3 000元,占该节点构成的71.40%。(2)高水平的D-二聚体、正常水平SSRS评分,占该节点构成的44.00%。(3)高水平的D-二聚体、正常水平SSRS评分、慢病数量<3种,占该节点构成的80.00%。(4)高水平的D-二聚体、低水平SSRS评分、已婚,占该节点构成的30.00%。(5)高水平的D-二聚体、低水平SSRS评分、未婚,占该节点构成的40.00%。(6)高水平的D-二聚体、低水平SSRS评分、慢病数量<3种,占该节点构成的80.00%。在ROC曲线中,训练集的AUC为0.912(95%CI:0.860,0.963),灵敏度为80.40%,特异度为92.50%;验证集的AUC为0.860(95%CI:0.749,0.970),灵敏度为69.20%,特异度为91.90%,证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结论 PCI术后患者发生久坐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以相关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能够良好预测PCI术后发生久坐行为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久坐行为 影响因素 决策树 预警模型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李晓飞 杨柳 +2 位作者 崔慢飞 张云飞 李晓琪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的17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年随访期间是否发生IS...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的176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1年随访期间是否发生ISR将其分为ISR组(n=27)与对照组(n=149)。收集所有患者支架植入术前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介入术的主要指标、术后1年随访期间的干预措施、1年随访期末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及随访期间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分析DES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后发生ISR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老年(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多支病变、C反应蛋白(CRP)升高、发生至少1次心绞痛、因心肌缺血再次住院行再血管化治疗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多支病变、随访期间CRP升高均是DES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后发生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ES植入术后进行强化药物治疗仍有部分冠心病患者发生ISR,老年(年龄≥60岁)、吸烟、糖尿病、多支病变和随访期间CRP升高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可以适当参考以识别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药物治疗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循证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评价
5
作者 赵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改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上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4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包含20人。对照组... 分析循证护理干预在改善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上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PCI治疗的40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入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包含2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涵盖基础病情监测、常规用药指导等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则推行循证护理干预,依据循证医学理论,结合患者个体状况、临床经验及最新研究成果,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全面且细致的护理方案。通过对比相关指标全面评估循证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方面的实际成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经研究发现,针对PCI术后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可在用药依从性上,让患者更主动、准确地遵循医嘱用药;在生活质量方面,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多维度改善患者状态;在满意度层面,大幅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认可程度,全面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循证护理 用药依从性 效果评价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张宁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9月于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9月于北京市朝阳区垡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较对照组高(P=0.003)。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未达标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达标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依折麦布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血清CK、BGP、LTBP-2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王霏 常晓烨 张景鑫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5年第3期290-294,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肌酸激酶(CK)、骨钙素(BGP)、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在预测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13例患者为样本,收集所有患者... 目的评估血清肌酸激酶(CK)、骨钙素(BGP)、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LTBP-2)在预测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再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张家口市第一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13例患者为样本,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并在术前行心脏超声和颈动脉超声检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将发生再狭窄的患者设为观察组,未发生再狭窄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中CK、BGP和LTBP-2水平。利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评估患者术后再狭窄的风险因素,并利用ROC曲线评估中CK、BGP和LTBP-2水平对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113例患者中因治疗方案改变脱落7例,因病情变化脱落4例,因未完成随访脱落6例。最终有96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随访结果显示发生再狭窄的占比为40.62%(39/96)。观察组患者的植入支架数和支架直径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术前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CK和LTBP-2均比对照组增加,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BGP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患者术前心脏超声和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以及血清指标水平均是影响其再狭窄的重要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K、BGP和LTBP-2三者联合检测对术后再狭窄的预测准确度为0.958。结论术前检测血清中CK、BGP和LTBP-2水平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肌酸激酶 骨钙素 潜在转化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姜浩 毛雪姣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6)。护理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04)。结论:优质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缓解不良情绪,并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心功能
下载PDF
延伸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焦傲 刘晓静 李静 《临床研究》 2024年第6期161-164,共4页
目的将延伸护理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探寻护理成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入的122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 目的将延伸护理用于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中,探寻护理成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入的122例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延伸护理,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遵医嘱量评分、遵医嘱次数评分、遵医嘱时间评分、完全遵医嘱用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社会功能评分、身体疼痛评分、总体健康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生理职能评分、情感职能评分、生理功能评分、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3.28%)低于对照组(14.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应用延伸护理能提高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延伸护理 用药依从性
下载PDF
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郭玉凡 付征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7期3172-3175,共4页
目的:探究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2年11月于安阳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 目的:探究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功能、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22年11月于安阳市中医院进行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5例)和研究组(65例)。对照组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加味小陷胸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小板活化功能指标溶血磷脂酸(LPA)、血小板活化糖蛋白αⅡbβ3抗体(PAC-1)和CD 63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胸闷、胸痛、胸胁胀满、心悸积分降低,且研究组胸闷、胸痛、胸胁胀满、心悸积分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升高,ET-1降低,且研究组NO较对照组高,ET-1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SV升高,LVEDD降低,且研究组LVEF、SV较对照组高,LVEDD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PA、PAC-1、CD 63降低,且研究组LPA、PAC-1、CD 63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小陷胸汤联合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可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降低血小板活化功能,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加味小陷胸汤 心功能 血小板活化功能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模型-XI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公方娜 单鸿伟 +3 位作者 廉明 宝璐尔 阿拉腾宝力德 关宏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83-985,共3页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XI(MELD-XI)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6例,根据入院时MELD-XI评分,将患者分为高...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XI(MELD-XI)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26例,根据入院时MELD-XI评分,将患者分为高MELD-XI评分组和低MELD-XI评分组,每组各113例。比较两组患者近、远期预后。结果 与低MELD-XI评分组比较,高MELD-XI评分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著降低[(51.67±7.91)%vs.(60.91±5.91)%],(P<0.001);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显著增高(822.87±462.38) vs.(701.84±338.21)ng/L,(P=0.026)。与低MELD-XI评分组比较,高MELD-XI评分组患者不良结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增高(16.81%vs. 6.19%,P=0.012)。MELD-XI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不良结局事件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0.671~0.798,(P<0.001)。结论 MELD-XI对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肝病模型-XI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功能 预后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冯珊珊 王彩香 王波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1896-1899,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ASI)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行CASI术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SV Heart)、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锻炼社...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CASI)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在该院行CASI术治疗的8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TSK-SV Heart)、一般资料调查表、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感量表、锻炼社会支持量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实施问卷调查,调查CAS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CASI术后患者TSK-SV Heart总分为(40.22±4.72)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文化程度、年龄、CASI术后时间、支架植入总数与其CASI术后发生运动恐惧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性别、吸烟史、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NYHA心功能分级、近1周存在久坐行为与其CASI术后发生运动恐惧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社会支持、运动锻炼自我效能与运动恐惧呈负相关(P<0.05),疼痛程度与运动恐惧呈正相关(P<0.05)。经多因素分析显示,文化程度低、年龄大、CASI术后时间短、近1周存在久坐行为、锻炼社会支持与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水平低、疼痛程度重是影响CASI术后患者运动恐惧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CASI后患者运动恐惧水平偏高,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CASI术后时间短、支架植入总数多、锻炼社会支持与运动锻炼自我效能水平低、疼痛程度重者易产生运动恐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锻炼社会支持 运动恐惧 运动锻炼自我效能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非靶病变进展的相关性
13
作者 沙翔 王国余 +1 位作者 王斌 王如珠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860-867,共8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非靶病变(NTL)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支架植入术,并在术后9~12个月内再次入院复查CAG的患者...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与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非靶病变(NTL)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人民医院进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支架植入术,并在术后9~12个月内再次入院复查CAG的患者679例。根据两次住院的定量CAG结果评估NTL进展情况,将患者分为NTL进展组和无进展组(对照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1∶1构建匹配后的数据集,分析TyG指数与NTL进展之间的关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TyG指数对NTL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采用PSM后,与对照组相比,NTL进展组的TyG指数及其总体四分位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是NTL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与TyG指数最低四分位组相比,最高四分位组的NTL进展风险增倍(OR=2.05,95%CI:1.03~4.45,P=0.038)。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提示,随着TyG指数的增加,NTL进展的风险逐渐增加,存在剂量-反应关系。TyG指数预测NTL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07(95%CI:0.554~0.660)。结论:TyG指数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NTL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对NTL进展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向评分匹配法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非靶病变进展
下载PDF
认知行为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及炎症细胞比值的影响
14
作者 戴秋婷 刘明 +2 位作者 郝巧蓉 彭朦 吕建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2期109-114,共6页
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病人中的临床效果、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及对炎症比值的具体影响。方法 利用SPSS随机数生成器将134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划分为实验组(n=67)和对照组(n=67),其... 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在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病人中的临床效果、生命质量改善情况及对炎症比值的具体影响。方法 利用SPSS随机数生成器将134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划分为实验组(n=67)和对照组(n=67),其中对照组接受标准的常规治疗方案,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额外实施了认知行为干预疗法。为了评估治疗效果,在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了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14)、汉密尔顿抑郁评分(HAMD-24)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生存质量测量表(WHOQOL-BREF)的评估,并比较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以及炎症细胞比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干预实施一年后,认知组的HAMD、HAMA评分以及主要MACE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均呈现出显著较低的水平,而WHOQOL-BREF评分则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对于冠心病行支架植入术且伴有焦虑抑郁症状的患者,能够有效降低其焦虑抑郁水平,并显著提升其生活质量。然而,关于认知行为干预对炎症指标的具体影响,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焦虑 抑郁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性研究
15
作者 赵亚男 王少莲 +1 位作者 程方星 李媛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15期60-63,76,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术后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心内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23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受试患者均检测糖化血...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术后相关血清学指标的关系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本院心内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233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受试患者均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B型脑钠肽(BNP)、肌钙蛋白T(CTNT)水平。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DS)和抑郁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并根据得分将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合并2型糖尿病的233例患者分为情绪异常组(n=159)和情绪健康组(n=74),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产生焦虑、抑郁、共病情绪的相关因素。结果情绪异常组与情绪健康组进行Pearson相关系性分析,表明HbA1c、TG、cTNT水平与焦虑情绪的发生呈正相关,饮酒与焦虑情绪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高血压、支架数量、HbA1c、TG、cTNT与抑郁情绪的发生呈正相关,饮酒与抑郁情绪的发生呈负相关(P<0.05);上述各项指标通过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在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HbA1c、TG、HDL-C、LDL-C、cTnT水平上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HDL-C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共病情绪的保护因素,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HbAlc、LDL-C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共病情绪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HDL-C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共病情绪的保护因素,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HbAlc、LDL-C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发生焦虑、抑郁、共病情绪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焦虑抑郁
下载PDF
术前适应性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焦虑、抑郁和舒适度的影响
16
作者 桂敏 徐艳秋 +1 位作者 张莉莉 户学敏 《现代临床护理》 2024年第10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PCI)患者焦虑、抑郁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6月至12月收治的45例PCI... 目的探讨术前适应性训练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stent implantation,PCI)患者焦虑、抑郁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90例P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2年6月至12月收治的45例PCI患者设为对照组,2023年1月至5月收治的45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术前适应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负性情绪(焦虑、抑郁)、舒适度、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导管室前,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24h、72h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PCI患者实施术前适应性训练,可有效缓解其术前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缩短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有利于患者恢复和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适应性训练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焦虑 抑郁 舒适度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支架内血栓的预测价值
17
作者 杨凯 张羽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支架内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因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462例,对其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支架内血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因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462例,对其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支架内血栓,分为支架内血栓组(n=54)和对照组(n=408)。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使用ROC曲线分析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支架内血栓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年龄、糖尿病、支架数目、药物依从性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等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支架内血栓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为0.786(95%CI:0.725~0.846,P=0.000),最佳诊断界值为653,此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704和0.686。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未规律服药、支架数目≥2和系统免疫炎症指数≥653,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对照组比较,支架内血栓组患者再发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增高(33.33%vs.13.24%,P=0.000);死亡率显著增高(11.11%vs.2.70%,P=0.002)。结论系统免疫炎症指数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的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支架内血栓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心肌梗死 支架内血栓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联用脑心通胶囊的疗效分析
18
作者 罗友斌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8期101-103,共3页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 1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0例。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联用脑心通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 1200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600例。两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显效220例(36.67%),有效280例(46.67%),无效100例(16.67%),总有效率为83.33%;观察组治疗显效250例(41.67%),有效330例(55.00%),无效20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10.00%)(P<0.05)。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的效果更好,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不良反应明显减少,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疗效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血清MMP-3、AnnexinⅡ水平及其与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
19
作者 夏文君 卢嘉成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0期3776-3780,共5页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膜联蛋白A2(AnnexinⅡ)水平及其与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唐山市中医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02例病人。术后随访1年,依据术后再狭窄...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膜联蛋白A2(AnnexinⅡ)水平及其与术后再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唐山市中医医院2019年10月—2021年10月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102例病人。术后随访1年,依据术后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无再狭窄组(80例)和再狭窄组(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MMP-3、AnnexinⅡ表达水平,分析术后再狭窄与血清MMP-3、AnnexinⅡ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MP-3、AnnexinⅡ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1年,102例病人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为21.57%。再狭窄组血清MMP-3、AnnexinⅡ、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表达水平及Gensini评分、斑块面积(PLA)、内膜面积(IPA)较无再狭窄组明显升高,最小管腔面积(MLA)、外弹力膜横截面积(EEM-CSA)较无再狭窄组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MMP-3与IL-6、Gensini评分、IPA呈正相关(P<0.05),MMP-3与EEM-CSA呈负相关(P<0.05),AnnexinⅡ与TNF-α、IL-6、Gensini评分、IPA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MP-3、AnnexinⅡ联合预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术后再狭窄的效能优于单指标独立预测(P<0.05)。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血清MMP-3、AnnexinⅡ水平异常高表达,与术后再狭窄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支架内再狭窄 基质金属蛋白酶-3 膜联蛋白A2
下载PDF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联合RPF评估下的抗阻运动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钱若冰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9期157-160,共4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联合主观疲劳量表(RPE)评估下的抗阻运动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暴露疗法联合主观疲劳量表(RPE)评估下的抗阻运动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88例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康复运动干预,观察组术后在常规康复运动管理基础上行虚拟现实暴露疗法联合RPE评估下的抗阻运动干预。比较两组的运动恐惧程度(心脏病患者运动恐惧量表)、运动依从性(运动依从性问卷)、运动耐力[峰值摄氧量(VO_(2)peak)、无氧代谢阈值氧耗量(VO_(2)T)]及心功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结果干预2个月后,观察组的运动恐惧评分低于对照组,运动依从性评分、VO_(2)peak、VO_(2)AT、LVEF、CO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现实暴露疗法联合RPE评估下的抗阻运动能够改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运动恐惧及运动依从性,提高运动耐力及心功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暴露疗法 主观疲劳量表 抗阻运动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 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