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SSO回归的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测模型构建及验证
1
作者 徐以康 刘蕾 +4 位作者 刘丽敏 马晶茹 王嘉钰 马军 甄紫伊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9-143,149,共6页
目的 分析新疆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语言软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 目的 分析新疆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塔城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6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用R语言软件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LASSO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初筛。按7∶3的比例将629例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440例)和验证组(189例)。训练组数据用于模型构建,以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因变量,将LASSO回归筛选出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建模。验证组用于模型验证。基于logistic分析结果,用R语言软件构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预测的可视化列线图。应用曲线下面积(AUC)、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CA)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度、临床效用和校准度。结果 年龄、非汉族、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病史是发生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纳入风险预测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AUC分别为0.905 (95%CI:0.790~0.863)和0.864(95%CI:0.744~0.861),校准曲线预测值与实际值一致度较高(训练组和验证组Brier得分分别为0.03和0.14),模型的预测性能好,DCA结果提示本模型具有临床净获益。结论 本研究所构建塔城地区人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为筛查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提供简便易行、经济、易推广的评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列线图 预测模型 LASSO回归
下载PDF
收缩压心率乘积联合Gensini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窦军政 吕风华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7期128-132,共5页
目的探讨收缩压心率乘积(RPP)联合Gensini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评分,同时测... 目的探讨收缩压心率乘积(RPP)联合Gensini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计算Gensini评分,同时测量患者的收缩压(SBP)和心率(HR),计算RPP值。通过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RPP和Gensini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能力。结果轻中度狭窄组与重度狭窄组三酰甘油水平、脑钠肽水平、肌红蛋白水平、D-二聚体水平、同型半胱氨酸水平、RPP、Gensini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PP值是影响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因素(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PP值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RPP值、Gensini评分及两项联合预测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AUC分别为0.954、0.894、0.982。结论RPP联合Gensini评分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收缩压心率乘积 GENSINI评分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与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韩殿伟 刘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本项目拟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析基本资料与U-mAlb/Ucr等数据。全部病例经冠脉造影(CAG),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75%... 研究冠心病(CHD)患者尿中微量白蛋白和尿肌酐比值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 本项目拟选择2023年1月-2023年12月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分析基本资料与U-mAlb/Ucr等数据。全部病例经冠脉造影(CAG),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75%严重狭窄组(C组)、50%-75%狭窄组(B组),<50%组为单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A组)。采用免疫比浊法和苦酸法分别测定尿中的微量白蛋白。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冠心病患者冠脉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 严重狭窄患者中,有吸烟史和糖尿病史的患者、HbA1c和U-mAlb/Ucr均明显增高(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吸烟史〔OR=2.049,95%CI(1.048,4.212)〕,糖尿病史〔OR=2.426,95%CI(1.256,5.016)〕,HbA1c〔OR=1.436,95%CI(1.034,1.707)〕,U-mAlb/Ucr〔OR=1.051,95%CI(1.032,1.086),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与其 U-mAlb/Ucr 值呈现正相关。结论 在临床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尿中白蛋白/肌酐比值(U-mAlb/Ucr)是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在冠心病患者中,尿中白蛋白/肌酐比值(U-mAlb/Ucr)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呈现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微量白蛋白 尿肌酐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在冠脉狭窄程度及分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温莉芳 曹杰 程章松 《医疗装备》 2025年第3期82-84,8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冠脉狭窄程度和分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影像科收治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A、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在冠脉狭窄程度和分叉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医院影像科收治的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A、冠脉造影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CTA对冠心病的诊断效能、冠脉狭窄程度的检出率及在冠脉分叉病变中的诊断效能。结果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100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中阳性90例、阴性10例;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显示,真阳性88例,真阴性9例,漏诊2例,误诊1例;冠状动脉CTA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58);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9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冠脉轻、中、重度狭窄分别为35、30、25例;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中冠脉轻、中、重度狭窄的检出率与冠脉造影比较,差异无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90例确诊冠心病患者中存在左冠脉分叉病变55例,正常35例;冠状动脉CTA诊断左冠脉分叉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2.73%、91.43%、92.22%,与冠脉造影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09)。结论冠状动脉CTA可有效诊断冠心病,明确冠脉狭窄程度和左冠脉分叉病变,与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冠脉造影 冠脉狭窄程度 左冠脉分叉病变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及其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5
作者 周潘潘 《影像技术》 2025年第1期81-85,共5页
目的:评估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及其临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术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技术对冠状动脉不... 目的:评估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及其临界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间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均接受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冠脉造影术作为金标准。分析双源CT技术对冠状动脉不同节段狭窄程度和临界病变的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的诊断效能较佳,诊断一致率、一致性分析Kappa值较好,而且对不同节段血管狭窄程度进行诊断期间应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进行干预,提示一致性良好;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诊断获得诊断效能、诊断一致率、一致性分析Kappa值,提示一致性一般(P<0.05)。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冠状动脉狭窄及其临界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技术 冠状动脉分支狭窄程度 临界病变 诊断价值 灵敏度 特异度
下载PDF
320排CT冠状动脉减影对冠脉钙化斑块狭窄程度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宏波 冯硕 +1 位作者 纪超 王超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4年第5期451-458,共8页
目的:探讨320排CT冠状动脉减影对冠脉钙化斑块狭窄程度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进行320排CT冠状动脉减影(Sub-CCTA)的1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中共检出狭窄的钙化斑块节段236个。... 目的:探讨320排CT冠状动脉减影对冠脉钙化斑块狭窄程度诊断价值及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9月至2023年11月期间进行320排CT冠状动脉减影(Sub-CCTA)的19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患者中共检出狭窄的钙化斑块节段236个。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Sub-CCTA与DSA对冠脉狭窄程度、狭窄率的诊断结果,并分析Sub-C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诊断效能。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Sub-C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与图像质量的关联强度。结果:Sub-CCTA与DSA在冠脉狭窄程度和狭窄率的诊断上表现出高度一致性(Kappa值为0.912,组内相关系数分别为0.983和0.972)。Sub-CCTA在不同狭窄程度冠脉的诊断中准确性高,尤其在对Ⅳ级狭窄的灵敏度和对Ⅱ级狭窄的特异度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为影响Sub-CCTA图像质量的独立保护因素,心率为影响其图像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BMI、心率与图像质量的关联强度呈非线性关系(非线性检测,P<0.001)。结论:Sub-CCTA对不同狭窄程度的冠脉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与DSA诊断结果高度一致。BMI是影响Sub-CCTA图像质量的独立保护因素,而心率是独立危险因素,二者与图像质量呈现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减影 狭窄程度 钙化 图像质量
下载PDF
非血管性心脏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临床研究
7
作者 胡静宜 都曼·阿吾江别克 韩菲菲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1期049-052,共4页
探究非血管性心脏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因为心绞痛样症状而到本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出240例,患者接受西门子双源CT检查检测患者的非血管性心脏钙化等指标,并计算心脏钙化积分(eCS)以此了... 探究非血管性心脏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因为心绞痛样症状而到本院就诊的患者中选出240例,患者接受西门子双源CT检查检测患者的非血管性心脏钙化等指标,并计算心脏钙化积分(eCS)以此了解患者心脏钙化发生和发展情况,进一步了解非血管性eCS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联系以及eCS对冠心病(CAD)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可知240例患者中有56例患者正常,归入正常组;有184例患者存在CAD,归入CAD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eCS几项指标方面有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饮酒史、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方面差异不大(P>0.05)。针对CAD患者的eCS积分与Gensini冠脉狭窄程度积分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两者之间有紧密的联系(P<0.05)。结论 患者年龄、吸烟情况、糖尿病史、LDL-C以及eCS是导致患者出现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当CAD患者的eCS积分越高时患者的冠脉狭窄程度越狭窄,出现冠心病的风险也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血管性心脏钙化 心脏钙化积分 冠状动脉狭窄 狭窄程度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冠状动脉狭窄风险识别模型
8
作者 吕勇峰 王钰婧 +3 位作者 张乐怡 李一心 原娜 田晶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8-146,共9页
【目的】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冠状动脉狭窄风险识别模型,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山西省两所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以患者临床资料为自变量,Gensini积分为结局... 【目的】采用机器学习方法构建冠状动脉狭窄风险识别模型,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山西省两所医院,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以患者临床资料为自变量,Gensini积分为结局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和随机森林(RF)算法构建冠状动脉狭窄风险识别模型。通过灵敏度(TPR)、特异度(TNR)、准确率(ACC)、阳性预测值(PV+)、阴性预测值(PV-)、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和校准曲线进行模型评价。并对最佳模型进行特征重要性排序。【结果】Logistic回归、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随机森林模型的TPR分别为75.76%、74.30%和93.70%,ACC分别为74.05%、72.30%和79.49%,AUC分别为0.7399、0.7231、0.7522,随机森林模型综合效能表现最佳。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表明,胸痛症状、心电图提示ST段异常、室性早搏、合并高血压、房颤、心脏彩超提示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血管疾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是冠脉狭窄的前10位重要变量。【结论】在识别冠状动脉狭窄方面,随机森林模型表现出最佳的综合性能,可较为准确地评估冠脉狭窄的程度,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SINI积分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随机森林 冠状动脉狭窄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显像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其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徐红梅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21期79-81,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显像(TTDE-CF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其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6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单纯左前降支狭...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显像(TTDE-CFI)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其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6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3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单纯左前降支狭窄率在50%~75%的设为A组(31例)、单纯左前降支狭窄率大于75%的设为B组(42例),均采用TTDE-CFI检查,比较A组和B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高血脂病史、吸烟史、急性冠脉综合征、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病变数目、体质量指数等资料以及舒张期峰值流速(PDV)、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速度时间积分(DVTI)、舒张期平均流速(MD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狭窄程度的因素。结果:B组有高血压病史、高血脂病史患者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PDV、DVTI、MDV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SV与A组而无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高血压病史(OR=1.714,P=0.001)、高PDV(OR=1.956,P=0.032)、高MDV(OR=1.826,P=0.011)是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TTDE-CF血流动力学参数PDV、MDV是影响冠心病患者左前降支狭窄程度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显像 血流动力学 狭窄程度
下载PDF
估计葡萄糖处置率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关系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育彬 陈志腾 +5 位作者 吴茂雄 刘文浩 陈倩 周仕熠 陈样新 夏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6-145,共10页
【目的】探讨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与冠心病(CAD)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258人(平均年龄:62(53~68)岁;男性占53.9%)。按照eGD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 【目的】探讨估计葡萄糖处置率(eGDR)与冠心病(CAD)严重程度的关联。【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设计,纳入因疑似冠心病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258人(平均年龄:62(53~68)岁;男性占53.9%)。按照eGDR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水平(IR):eGDR=21.158-[0.09×腰围(WC,cm)]-[3.407×高血压(hypertension,是/否)]-[0.551×糖化血红蛋白(HbA1c,%)]。根据eGDR三分位数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冠心病的严重程度由狭窄血管的数量决定:无明显CAD组(所有冠脉狭窄均<50%,n=704),单支血管CAD组(只有一条受累的主要冠脉狭窄≥50%,n=205),多支血管CAD组(两条或两条以上受累的主要冠脉存在狭窄≥50%,n=349);以无明显CAD作参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GDR与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eGDR和CAD在整个eGDR范围内的线性关联。采用亚组分析评估不同糖尿病状态下eGDR和CAD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eGDR对提高CAD筛查模型的价值。【结果】eGDR降低与CAD严重程度的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2.79;95%CI:1.72~4.5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eGDR最低分位(T1)的个体患多支血管CAD的风险是eGDR最高分位(T3)的2.79倍。(OR:2.79;95%CI:1.72~4.55;P<0.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显示,eGDR与CAD以及多支血管CAD之间存在负线性关联(P-linearity<0.05)。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与参照组(T3)相比,T1组患CAD和多支血管CAD的风险显著增加,OR分别为1.42(95%CI:1.00~2.01;P<0.05)和1.86(95%CI:1.21~2.86;P<0.05)。而在糖尿病患者中未发现此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eGDR加入到CAD传统筛查模型中时,AUC、IDI、NRI的结果显示,模型对CAD和多支血管CAD的筛查有显著改善。【结论】eGDR与CAD及CAD严重程度呈负相关。eGDR作为一种无创且易于获取的非胰岛素测量指标,具有筛查大规模人群中CAD严重程度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葡萄糖处置率 冠心病严重程度 多支血管病变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蕾 刘凯 于卫中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6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62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62例疑似冠状动...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CTA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10月以来我院收治的62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A、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观察分析诊断结果。结果:62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患者CAG检查确诊55例,冠状动脉CTA检查确诊59例,两种检查方式共同确53例,冠状动脉CTA检查误诊2例,漏诊2例,两种诊断方式对比并未有显著差异性(P>0.05);以CAG作为金标准,冠状动脉CTA诊断轻度、中度及重度狭窄的灵敏度依次为97.52%、96.20%、95.24%、96.58%,冠状动脉CTA同CAG有比较高的一致性;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比,冠状动脉CTA诊断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选择冠状动脉CTA这种检查方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灵敏度及准确性,其优势在于安全便捷、无创等,且同CAG筛查结果接近,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CTA 冠状动脉造影 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
下载PDF
HDL内miR-223、miR-33a/b表达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张若男 张斌强 +6 位作者 钱航 陈琴华 武伦 陈俊 杨汉东 闵新文 陈继舜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血浆中分离提取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内miR-223、miR-33a、miR-33b表达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胸闷、胸痛、心悸不适就诊于本院心内科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 目的:探讨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患者血浆中分离提取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内miR-223、miR-33a、miR-33b表达水平变化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因胸闷、胸痛、心悸不适就诊于本院心内科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的86例患者,依据CAG结果分为对照组、冠心病(CAD)组,CAD组采用Gensini积分分为轻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通过超速离心分离法提取血浆中HDL,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HDL内miR-223、miR-33a、miR-33b的表达含量变化。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AD发生的影响因素,应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CAD患者HDL中miRNA表达与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并绘制ROC评价HDL内miRNA表达水平对CAD诊断价值。结果:CAD组HDL-miR-223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HDL-miR-33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且CAD重度狭窄组HDL-miR-223相对表达量高于轻中度狭窄组。CAD患者HDL-miR-223相对表达量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OC分析显示HDL-miR-223、HDL-miR-33a均对CAD的诊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二者联合对诊断CAD预测价值更高。结论:HDL内miR-223、miR-33a与CA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冠脉狭窄程度进展,HDL内miR-223表达量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密度脂蛋白 MIRNA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溶栓危险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统文 郑伯仁 陈寿菲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3种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之间是否有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气虚证型患者32例,心血瘀阻证型患者38例,气虚血瘀证型患者36例,对其分别进行冠状动... 目的探讨3种中医证型冠心病患者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积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之间是否有相关性,为中西医结合诊疗冠心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气虚证型患者32例,心血瘀阻证型患者38例,气虚血瘀证型患者36例,对其分别进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和TIMI危险积分评估,并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比较3种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结果与气虚、心血瘀阻两种中医证型比较,气虚血瘀证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TIMI危险积分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虚型证型与心血瘀阻型证型比较,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TIMI危险积分均无明显区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气虚血瘀证型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积分与TIMI危险积分存在线性正相关关系(r=0.539,P<0.05)。结论对于气虚血瘀证型患者可以采用TIMI危险积分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但是对气虚证型、心血瘀阻证型尚不可以采用TIMI危险积分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型 冠状动脉狭窄积分 TIMI危险积分
下载PDF
CTA联合血清HDAC9、PKM2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评估价值
14
作者 刘平安 谭凡 陈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4期3064-3068,共5页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PKM2)检测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该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患者106例作为CA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联合血清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HDAC9)、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PKM2)检测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在该院治疗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患者106例作为CA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6例为对照组。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组(38例)、双支血管病变组(44例)和多支血管病变组(24例)。根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CA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44例)、中度狭窄组(39例)和重度狭窄组(23例)。分析HDAC9、PKM2、CTA参数对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 CA组血清HDAC9、PKM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血清HDAC9、PKM2水平、斑块负荷、重建指数(RI)依次降低(P<0.05)。重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轻度狭窄组高血压史比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AC9、PKM2水平、斑块负荷、RI依次降低(P<0.05)。LDL-C、HDAC9、PKM2、斑块负荷及RI是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CTA联合血清HDAC9、PKM2诊断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效能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 CA患者血清HDAC9、PKM2水平升高,联合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9 丙酮酸激酶同工酶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联合载脂蛋白A1在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张诗慧 侯善荣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1534-1537,共4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指数)联合载脂蛋白A1(ApoA1)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初次就诊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并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212例患者,根据其Gensini评分的...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指数)联合载脂蛋白A1(ApoA1)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初次就诊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并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的212例患者,根据其Gensini评分的中位数分为高狭窄组和低狭窄组,每组106例,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和实验室数据,分析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高狭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TyG指数、载脂蛋白B(ApoB)、ApoA1、ApoB/ApoA1与低狭窄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TyG指数和ApoA1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TyG指数联合ApoA1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75.5%,高于两者独立预测时的AUC,且预测性良好。结论TyG指数和ApoA1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影响因素,两者联合可以更好地预测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 载脂蛋白A1
下载PDF
冠脉CTA与DSA评估冠状动脉斑块和狭窄程度的价值对比 被引量:2
16
作者 朱永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4年第13期90-92,95,共4页
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冠状动脉斑块和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长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冠心病患者,对其冠脉CTA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冠脉CTA与DSA检查... 目的:探讨冠脉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冠状动脉斑块和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12月于天长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0例冠心病患者,对其冠脉CTA与DS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冠脉CTA与DSA检查结果、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斑块情况、CTA与DS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价值。结果:70例患者经DSA检查共检出124支狭窄血管,其中轻度狭窄血管42支、中度40支、重度42支;检出614个斑块,其中非钙化斑块238个、混合斑块242个、钙化斑块134个;混合斑块和非钙化斑块在重度狭窄血管中比例(42.11%、43.16%)高于中度狭窄(41.67%、42.80%)和轻度狭窄(32.50%,2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钙化斑块在轻度狭窄血管中的比例(40.63%)高于中度狭窄和重度狭窄(15.53%、1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DSA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CTA对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轻度92.68%(38/41)、中度92.31%(36/39)、重度93.18%(41/44),Kappa值为0.891,提示CTA与DSA检查结果一致性良好。结论:CTA对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评估准确性高,可有效诊断筛查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及斑块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CTA DSA 冠状动脉斑块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纵向轨迹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红锦 焦云根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4年第5期53-56,共4页
目的 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纵向轨迹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8-2022年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TyG指数、生化指标、心脏彩超结... 目的 分析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G)指数纵向轨迹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8-2022年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TyG指数、生化指标、心脏彩超结果进行记录,行冠状动脉造影并以Gensini评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n=42)、中度组(n=64)和重度组(n=44),比较三组TyG指数、生化指标、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TyG指数与Gensini评分相关性、TyG指数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 三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比较(P>0.05);三组患者的生化指标TyG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yG指数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048,P<0.05);TyG指数评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曲线值为0.755(95%CI:0.722-0.788,P<0.05),最佳诊断值TyG指数≥9.28,诊断敏感度为0.611,特异度为0.805。结论 TyG指数纵向轨迹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关系,且与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作为判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有效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纵向轨迹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预后关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巍巍 杨露 周少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3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ApoB/ApoA值及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67...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水平、ApoB/ApoA值及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6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归于观察组,再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CAG)对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诊断,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组(22例,Gensini评分<20分)、中度组(24例,20分≤Gensini评分<45分)、重度组(21例,Gensini评分≥45分)。同期纳入52名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将其归为对照组。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基线资料,并检测载脂蛋白水平以及凝血指标,分析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载脂蛋白、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ApoA水平降低,ApoB、ApoB/ApoA、FIB水平均升高,APTT均缩短;与轻度组比,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ApoA水平均降低,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ApoB、ApoB/ApoA水平均升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APTT均缩短,且重度组短于中度组(均P<0.05);各组间PL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ApoA、APTT呈负相关,与ApoB、ApoB/ApoA、FIB呈正相关(均P<0.05),与PLT无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加重,ApoB、ApoB/ApoA、FIB水平均升高,ApoA水平降低,APTT缩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ApoB、ApoB/ApoA、FIB呈正相关,与ApoA、APTT呈负相关,临床可根据其水平变化评估病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载脂蛋白A 载脂蛋白B 凝血指标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肝脏脂肪含量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研究
19
作者 王钰璇 任超 +2 位作者 孙宵宇 赵亚子 翟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肝脏脂肪含量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确定的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2022年9月在本院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发现有冠状动脉狭窄的2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肝脏脂肪含量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确定的心肌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5月-2022年9月在本院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发现有冠状动脉狭窄的229例患者资料,测量其冠状动脉狭窄程度、FAI和CT-FFR。将CT-FFR≤0.80和>0.80者分别归为心肌缺血组(n=74例)和非缺血组(n=155例)。受试者均行腹部CT平扫,采用QCT Pro软件测量其肝脏脂肪分数。比较上述各指标在2组间的差异,并将其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因素单独或联合对预测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结果:冠状动脉三支大血管FAI值及FAI均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肝脏脂肪分数在心肌缺血组与非缺血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指标可能是心肌缺血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I均值(OR=1.155,95%CI 1.088~1.226)、冠状动脉狭窄程度(OR=7.435,95%CI 3.708~14.908)是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FAI均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单独及两者联合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4、0.738、0.828,联合模型与2个单一指标模型比较,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11,P=0.000 9;Z=4.185,P<0.000 1)结论:随着肝脏脂肪含量增加,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更易发生心肌缺血。FAI均值、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CT-FFR确定的心肌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两者均对心肌缺血有一定预测价值,且两者联合预测模型效能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CT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肝脏脂肪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RG1、ACSL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刘海燕 湛小波 +3 位作者 徐秀兰 陈凤 杜巧 谭丹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419-142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神经调节素1(NRG1)、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1(ACSL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MI患者203例为AMI组,同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神经调节素1(NRG1)、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1(ACSL1)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急诊医学科收治的AMI患者203例为AMI组,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05例为健康对照组,AMI患者根据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冠脉狭窄亚组(63例)、中度冠脉狭窄亚组(81例)和重度冠脉狭窄亚组(59例);根据1年预后随访分为不良预后亚组(52例)和良好预后亚组(15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RG1、ACSL1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AMI患者Gensini评分与血清NRG1、ACSL1水平的相关性;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NRG1、ACSL1水平与AMI患者预后的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NRG1、ACSL1水平对不良预后预测效能。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NRG1、ACSL1水平升高(t/P=15.801/<0.001、15.824/<0.001)。轻度冠脉狭窄亚组、中度冠脉狭窄亚组、重度冠脉狭窄亚组血清NRG1、ACSL1水平依次升高(F/P=277.241/<0.001、423.452/<0.001)。AMI患者Gensini评分与血清NRG1、ACSL1水平呈正相关(r s/P=0.764/<0.001、0.772/<0.001)。随访1年,203例AMI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为25.62%(52/203)。与良好预后亚组比较,不良预后亚组血清NRG1、ACSL1水平升高(t/P=7.040/<0.001、7.865/<0.001)。Gensini评分高、ACSL1高、NRG1高为AMI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041(1.019~1.062)、1.272(1.120~1.443)、1.337(1.193~1.497)]。血清NRG1、ACSL1水平联合预测AMI患者不良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大于血清NRG1、ACSL1水平单独预测的0.783、0.786(Z/P=3.730/<0.001、3.329/<0.001)。结论AMI患者血清NRG1、ACSL1水平升高,与冠脉狭窄程度加重和不良预后有关,血清NRG1、ACSL1水平联合预测AMI患者预后的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神经调节素1 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1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