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erclose缝合器在冠状动脉疾病诊疗术后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玉华 张俊峰 +2 位作者 周军 王瑾 沈卫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11期1593-1595,共3页
【目的】通过与手工压迫止血比较,评价Perclose缝合器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的止血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2例连续患者分成Perclose缝合器组(80例,其中CAG 44例,PCI 36例)和手工压迫组(92例,其中CAG 50例,... 【目的】通过与手工压迫止血比较,评价Perclose缝合器在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和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的止血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2例连续患者分成Perclose缝合器组(80例,其中CAG 44例,PCI 36例)和手工压迫组(92例,其中CAG 50例,PCI 42例)。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制动时间、血管并发症、止血成功率。【结果】与手工压迫组比较,Perclose缝合器组的止血时间[CAG为(4±1)vs(30±3)min;PCI为(4±1)vs(35±10)min,均P<0.001]和制动时间[CAG为(5.1±0.6)vs(13.3±1.3)h;PCI为(6.5±1.2)vs(18.3±2.2)h,均P<0.001]显著缩短,血管并发症显著减少(0 vs 16.3%,P<0.001)。止血成功率相似(96.25%vs 96.74%,P>0.05)。【结论】冠脉诊疗术后用Perclose缝合器止血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缝合技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心肌桥18例临床诊断和治疗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姚鸿立 李美兰 +1 位作者 屈锐毅 张普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711-712,共2页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出的18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肌桥的发生率3%,均为单桥,15例位于前降支近段,3例位于前降支远段。临床诊断为孤立性心肌桥3例,并发冠脉粥样硬... 目的:探讨心肌桥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00例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检出的18例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心肌桥的发生率3%,均为单桥,15例位于前降支近段,3例位于前降支远段。临床诊断为孤立性心肌桥3例,并发冠脉粥样硬化9例,并发高血压6例。18例心肌桥患者均有胸部不适症状,其中12例有典型心绞痛发作。1例疑诊为急性心肌梗死,17例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经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选择性冠脉造影可用于心肌桥的诊断,心肌桥可以引起心肌缺血表现,应用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或支架置入术治疗心肌桥患者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心电图踏车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强 乔鹏 +3 位作者 杨丽红 苑小壮 张娟 杨月景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51-52,共2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3例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同期内接受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敏感性64%,特异性89%。结论:心电图踏车试验可以作为冠脉造... 目的:探讨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73例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同期内接受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将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敏感性64%,特异性89%。结论:心电图踏车试验可以作为冠脉造影的一个替代检查方法,适合于在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描记术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持续性ST-T改变对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王顺保 高恩民 楚英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566-567,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心电扫描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672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马生山 宋晶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4期3373-3374,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老年人冠心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建峰 刘郎 《现代医药卫生》 2012年第18期2790-2791,共2页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老年人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9例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拟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活动平板试验应用Bruce方案,冠状动脉造影采用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的方法分别进行... 目的探讨活动平板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老年人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29例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拟诊断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活动平板试验应用Bruce方案,冠状动脉造影采用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的方法分别进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并多体位投照。对诊断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平板运动试验的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符合率较高,多支病变较单支病变平板运动试验检出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作为一种简便、无创且准确性较高的检查方法,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筛查,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血管造影术 运动试验 老年人
下载PDF
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重新评价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7
作者 丁邦晗 邹旭 +1 位作者 李松 张敏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了解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ECG)改变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对375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5例中252例ECG异常,123例正常;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78例确诊为冠心病,97... [目的]了解拟诊为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ECG)改变在诊断冠心病方面的价值。[方法]对375例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75例中252例ECG异常,123例正常;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278例确诊为冠心病,97例除外冠心病;心电图异常的252例有205例诊断为冠心病,心电图正常的123例有73例诊断为冠心病,ECG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sensitivity)为73.7%,特异度(specificity)为51.5%;心电图的不同改变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意义不同(P<0.001)。异常Q波的96.8%、ST段抬高的90.0%、ST段下移的83.7%诊断为冠心病。[结论]拟诊为冠心病患者进行普通体表心电图检查的价值有限,其不同导联所致的不同改变对诊断冠心病的意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造影术/诊断应用 心电描记术/诊断应用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对不同严重程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所致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黄震 洪新华 印春涛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11期2201-2203,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不同严重程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所致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冠脉钙化病变所致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金标准),...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不同严重程度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所致狭窄的诊断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75例冠脉钙化病变所致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金标准),确诊前均遵医嘱行64排螺旋CT检查。将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对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所致狭窄情况准确性进行评估,并记录不同情况下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所致狭窄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结果】75例冠状动脉钙化所致狭窄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其中通畅14例,轻度狭窄24例,中度狭窄16例,重度狭窄10例,闭塞11例。患者均完成64排螺旋CT检查,最终确诊71例,诊断准确率为94.67%与经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例患者共检出狭窄部位90处,64排螺旋CT在左主干、左前降支、对角支、左回旋支、纯缘支、右冠状动脉、后降支、左室后支及锐缘支诊断准确率与冠脉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冠状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64排螺旋CT诊断总体灵敏度为90.13%,特异度为88.54%。【结论】将64排螺旋CT用于不同严重程度冠脉钙化病变所致狭窄患者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无创、定位准确等优点,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原文传递
动态心电图结合颈动脉斑块超声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董新 张岩 +3 位作者 张春艳 路艳 王聪霞 朱建宏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472-1474,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结合动态心电图(Holte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相关性,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结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脏事件预测的可能性。方法:对278例疑似冠心病的研究对象经CAG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均行超声观察颈...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结合动态心电图(Holter)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的相关性,评价超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结合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脏事件预测的可能性。方法:对278例疑似冠心病的研究对象经CAG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均行超声观察颈动脉斑块及动态心电图结果,分析颈动脉斑块检出率、Holter、颈动脉斑块结合Holte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呈明显的相关性。颈动脉斑块阳性对诊断冠心病敏感度69.2%,特异度62%,Youden指数J=0.53,Kappa值Κ=0.53。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72.5%,特异度68.8%,Youden指数J=0.58,Kappa值Κ=0.62。Holter结合颈动脉斑块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为91%,特异度76.4%,Youden指数J=0.82,Kappa值Κ=0.80。Holter、颈动脉斑块,Holter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之间敏感度、特异度比较:Holter与颈动脉斑块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olter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与Holter或颈动脉斑块检查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斑块检测在一定程度上诊断冠心病并且可反应冠心病的严重程度,颈部动脉斑块的存在可以预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存在。Holter诊断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较优于颈部动脉斑块,对诊断存在较高的一致性。Holter同时结合颈动脉斑块检查可显著提高冠心病的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心电描记术 便携式/方法 超声检查 多谱勒 彩色/方法 冠状血管造影术/方法 动脉硬化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习智 王豫辉 +4 位作者 董根山 王爱风 孟宪丽 李瑞敏 王留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600-160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48例ACS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常规组),治疗组在患者发病48h内口服阿托伐他汀(20m g/d)。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48例ACS患者随机分成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常规组),治疗组在患者发病48h内口服阿托伐他汀(20m g/d)。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和Q u icR ead法分别测定二组血浆中治疗前、治疗4周时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设健康对照组(健康组)。结果:ACS患者CRP、TNF-a、IL-6水平较健康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4周后两组CRP、TNF-a、IL-6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治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CS早期患者血浆CRP、TNF-a、IL-6水平较健康人明显升高,ACS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血脂和血浆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疾病/药物疗法 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C反应蛋白质/血液 @阿托伐他汀
下载PDF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尚文 张雪林 +4 位作者 曾建华 王江云 李天然 钱根年 高荣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8-222,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对象行MSCTCA检查,利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影响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MSCT对冠脉的显示能力,冠脉斑块...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coronary angiography,MSCTCA)的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9例对象行MSCTCA检查,利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影响冠脉成像质量的重要因素,MSCT对冠脉的显示能力,冠脉斑块性质及钙化程度,评价管腔狭窄及其程度,并对桥血管和支架的显示及通畅性进行评价.结果左冠脉主干及前降支重建的最佳时相为75%R-R时相,左回旋支及右冠脉为62.5%R-R时相.以75%的相位窗重建得到容积再现的图像为最佳.MSCTCA对冠脉l~3级分支、甚至部分4级分支显示清晰,对冠脉斑块显示良好,对冠脉狭窄显示较佳,对搭桥血管及内支架显示良好.结论16层MSCTCA可作为冠心病的筛选手段及在血运重建术后复查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方法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尿白蛋白肌酐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梁磊 潘军强 +1 位作者 王毅 姚晓伟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178-1179,共2页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顺序入选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443例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行三组间SYNTAX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分的比较及其尿... 目的:探讨尿白蛋白肌酐比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将顺序入选心血管内科住院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443例按照尿白蛋白肌酐比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行三组间SYNTAX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危险分的比较及其尿白蛋白肌酐比与SYNTAX积分相关性分析。结果:SYNTAX积分在大量白蛋白尿组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与微量白蛋白尿组(P<0.05),SYNTAX积分在微量白蛋白尿组显著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P<0.05)。冠状动脉病变高危人群在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和大量白蛋白尿组三组间检出率分别为:16.88%、40.0%、77.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白蛋白肌酐比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尿白蛋白肌酐比越高,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程度越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动脉疾病/血液 尿白蛋白肌酐比/代谢
下载PDF
218例运动平板试验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白志生 赵晓新 陈万林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730-731,共2页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可疑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18例有胸闷、胸痛症状,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在1周内先行运动平板试验,之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者结...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可疑冠心病患者运动平板试验(TET)与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评价运动平板试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18例有胸闷、胸痛症状,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在1周内先行运动平板试验,之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将两者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运动平板试验对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为81.29%,特异性为51.89%,准确度为70.24%。患者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病变范围、年龄及性别对TET的结果有影响。结论:运动平板试验是一种安全、无创、价廉、操作简单的冠心病诊断方法,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冠心病的严重程度能够进行较准确地评估,并能够判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血管造影术/方法 运动试验/方法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心电图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于红 王斌 郭继鸿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3726-3726,共1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血管/病理学 心电描记术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受累程度与病程的关系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民强 王德峰 +2 位作者 王海涛 白宝银 牛红霞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患病年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2002-06/2004-02河北工程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2例。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92例,其中非糖尿病患者42例(非糖尿病组),患2型糖尿病5年患者22例(... 目的:探讨不同患病年限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的特点。方法:2002-06/2004-02河北工程学院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122例。符合标准的冠心病患者92例,其中非糖尿病患者42例(非糖尿病组),患2型糖尿病5年患者22例(糖尿病5年组);患2型糖尿病>5年患者28例(糖尿病>5年组)。分析比较3组之间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结果:糖尿病5年组病变血管数量分布上以及病变程度、形态与无糖尿病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5年组患者冠状动脉发生单支病变、局限性病变、3支病变以及弥漫病变、闭塞病变犤4例(14%),12例(43%),2例(7%),9例(32%),8例(29%)犦情况与无糖尿病组犤14例(33%),10例(24%),9例(21%),9例(21%),7例(17%)犦,糖尿病5年组犤8例(36%),5例(23%),5例(23%),5例(23%),4例(18%)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53~13.99,P<0.05~0.01)。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受累程度随糖尿病患病年限增加而加重,是冠心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并发症 发病年龄 冠状动脉疾病/ 病因学: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血脂检测在糖尿病及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等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波 闫福堂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374-375,共2页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诊断 糖尿病/诊断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高血压/诊断 脂蛋白/诊断应用
下载PDF
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4
17
作者 徐瑛 卢竞前 李易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2期5337-5338,共2页
目的:观察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异常组和2型糖尿病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糖耐量异常患者冠状动脉呈现多支弥漫性狭窄,末梢血管病变常... 目的:观察糖代谢异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分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异常组和2型糖尿病组,比较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结果:糖耐量异常患者冠状动脉呈现多支弥漫性狭窄,末梢血管病变常见,与2型糖尿病患者相似。结论:糖耐量异常患者已经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葡萄糖代谢障碍 冠状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造影阳性患者多种运动试验参数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磊 胡健 +1 位作者 齐国先 田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2期2272-2272,共1页
关键词 运动试验 冠状血管造影术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下载PDF
平板运动试验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程昌霞 施艳红 +1 位作者 胡玲 何朝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31-532,共2页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56例,同期先后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的结果为标准,分析TET结果。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68.2%、预测准确性为71.4%... 目的:评价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56例,同期先后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以CAG的结果为标准,分析TET结果。结果: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68.2%、预测准确性为71.4%。结论:平板运动试验安全,可作为无创性诊断、评价冠心病的重要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冠状血管造影术 运动试验
下载PDF
POCT在急诊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海英 谢环英 孙宏娟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3期417-419,共3页
目的探讨床旁检测(POCT)在急诊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疑似ACS经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50例,在急诊科采用POCT法测定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和肌... 目的探讨床旁检测(POCT)在急诊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该院急诊科收治的疑似ACS经心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患者50例,在急诊科采用POCT法测定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同时采血送检验科进行MYO、cTnI和CK-MB测定,对化验回报时间、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POCT可明显缩短检验时间,2种检验方法测定MYO、cTnI、CK-MB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CT法快捷、方便,有利于急诊科ACS的诊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诊断化验信息系统 急诊室 医院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 急性病 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