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Klotho表达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张虹 武宏伟 +2 位作者 李慧杰 刘若凡 王欣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521-525,共5页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Klotho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河北华奥医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76例AMI病人作为AM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 目的: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Klotho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河北华奥医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176例AMI病人作为AMI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5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两组血清Klotho表达水平。依据SYNTAX评分将AMI组病人分为轻度病变组(60例)、中度病变组(65例)、重度病变组(51例)。随访2年,根据不同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66例)、预后良好组(110例)。分析AMI病人血清Klotho表达水平与SYNTAX评分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清Klotho表达水平与AMI病人预后的关系;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AMI病人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血清Klotho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血清Klotho表达水平依次显著降低(P<0.05)。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血清Klotho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MI病人血清Klotho表达水平与SYNTAX评分呈负相关(r=-0.679,P<0.001)。Kaplan-Meier法分析显示,Klotho低表达组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高于血清Klotho高表达组(χ^(2)=22.046,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Klotho低表达是AMI病人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AMI病人血清Klotho表达水平降低,与AMI病人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有关,有望成为预测AMI病人不良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KLOTHO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预后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miR-130a、AngⅡ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2
作者 冯天保 刘宏颖 +3 位作者 方媛 张阳 闻志军 李臻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4期3001-300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微小RNA-130a(miR-130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ACS患者160例作为ACS组,按总Gensini评分将ACS患者分为轻度组(57例)、中度组...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微小RNA-130a(miR-130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该院收治的ACS患者160例作为ACS组,按总Gensini评分将ACS患者分为轻度组(57例)、中度组(54例)、重度组(49例)。同期选取160例该院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miR-130a和AngⅡ水平;比较对照组、ACS组临床资料和血清miR-130a、AngⅡ水平,比较不同病变程度ACS患者血清miR-130a、Ang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CS患者血清miR-130a水平与AngⅡ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CS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miR-130a、AngⅡ水平对中、重度ACS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比例及血清miR-130a、AngⅡ水平升高(P<0.05);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ACS患者血清miR-130a、AngⅡ水平依次升高(P<0.05);ACS患者血清miR-130a水平与AngⅡ呈正相关(r=0.584,P<0.05);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血清miR-130a、AngⅡ水平升高是影响A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130a、AngⅡ及二者联合诊断中度ACS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8、0.823、0.885,二者联合诊断的AUC更高(P<0.05);血清miR-130a、AngⅡ及二者联合诊断重度ACS的AUC分别为0.731、0.730、0.825,二者联合诊断的AUC更高(P<0.05)。结论ACS患者血清miR-130a、AngⅡ水平较高,且血清miR-130a、AngⅡ水平均与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二者联合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微小RNA-130a 血管紧张素Ⅱ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ITLN-1、ANGPTL4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田塬 冯俊 +8 位作者 黄海涛 章美华 孙召金 余世成 丁胜楷 李峰云 张梦达 许盼 马玲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目的 观察血清凝集蛋白-1(ITLN-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二者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AMI患者128例... 目的 观察血清凝集蛋白-1(ITLN-1)、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二者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1年7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AMI患者128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者12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亚组35例(Gensini评分<18分),中度亚组43例(Gensini评分为18~40分),重度亚组50例(Gensini评分>40分)。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ITLN-1、ANGPTL4水平。Pearson法分析血清ITLN-1、ANGPTL4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因素。结果 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健康对照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高于健康对照组(t/P=9.368/<0.001、2.810/0.005、8.229/<0.001、7.006/<0.001);研究组血清ITLN-1、ANGPTL4低于健康对照组(t/P=8.170/<0.001、7.986/<0.001),轻度亚组、中度亚组、重度亚组AMI患者血清ITLN-1、ANGPTL4水平依次降低(F=38.240、16.527,P均<0.001);经Pearson分析显示,血清ITLN-1、ANGPTL4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397,-0.429,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TLN-1低、ANGPTL4低、BNP高、LVEDD高、LVEF低是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危险因素[OR(95%CI)=2.103(1.136~3.892)、2.114(1.170~3.821)、1.514(1.068~2.146)、2.514(1.340~4.716)、2.624(1.134~6.071)]。结论 AMI患者血清中ITLN-1、ANGPTL4呈低表达,且与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凝集蛋白-1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血清Sestrin2、Dickkopf-1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和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4
作者 方帆 周明敏 许卫攀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9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estrin2、Dickkopf-1(DKK1)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15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 目的探讨血清Sestrin2、Dickkopf-1(DKK1)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153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09例门诊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组分为轻度病变组51例(Gensini评分≤40分)、中度病变组69例(Gensini评分41~79分)和重度病变组33例(Gensini评分≥80分)。检测血清Sestrin2、DKK1水平,出院随访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冠心病组血清Sestrin2、DKK1水平高于对照组(t=21.075、33.941,P<0.05),重度病变组血清Sestrin2、DKK1水平高于中度病变组和轻度病变组(P<0.05)。Gensini积分、Sestrin2、DKK1是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OR(95%CI)=3.762(2.069~6.840)、1.669(1.198~2.324)、1.831(1.245~2.694),P<0.05]。联合Sestrin2、DKK1预测冠心病患者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单独指标(Z=5.023、5.963,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Sestrin2、DKK1水平增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以及不良心血管事件有关,两者联合时对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不良心血管事件 Sestrin2 DICKKOPF-1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RPs、RBP4、H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5
作者 魏亚倩 陈兴龙 张璐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16期2295-2300,共6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网织血小板(RPs)、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抗凋亡多肽(H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13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网织血小板(RPs)、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抗凋亡多肽(HN)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的13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病变组(63例)、中度病变组(48例)和重度病变组(27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是否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发生MACE组(34例)和未发生MACE组(104例)。比较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患者(术前),发生MACE组和未发生MACE组患者(术前、术后7 d)的血清RPs、RBP4、HN水平、心肌缺血总负荷(TIB)、Gensini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术前患者血清RPs、RBP4、HN与TIB及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RPs、RBP4、HN水平联合检测对冠心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分析术前、术后7 d各指标不同水平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度。结果轻度病变组患者的血清RPs、RBP4水平、TIB、Gensini评分<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轻度病变组患者的血清HN水平>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IB、Gensini评分与术前血清RPs、RBP4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HN水平呈负相关(P<0.05);术前、术后7 d,发生MACE组患者的血清RPs、RBP4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MACE组,HN水平明显低于未发生MAC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术后7 d血清RPs、RBP4、HN水平联合预测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816,最佳预测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35%、65.38%和94.12%、69.23%,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P<0.05);经危险度分析发现,术前血清RPs、RBP4、HN高水平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2.095、3.330、0.538倍(P<0.05),术后7 d血清RPs、RBP4、HN高水平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度是低水平的2.679、4.960、0.421倍(P<0.05)。结论RPs、RBP4、HN参与冠心病发生发展,在评估冠心病病情程度、预测PCI术后MACE发生风险方面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网织血小板 视黄醇结合蛋白4 抗凋亡多肽 预后 相关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脂蛋白(a)、总胆红素的相关性
6
作者 赖增华 窦学凯 +2 位作者 陈瑞娟 陈晓茹 贾春文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10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蛋白(a)[LP(a)]、总胆红素(TBIL)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12例(AMI组)和同期健康体...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蛋白(a)[LP(a)]、总胆红素(TBIL)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收治的AMI患者112例(AMI组)和同期健康体检者98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Gensini评分将AMI组患者分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36分)40例和重度狭窄组(>36分)72例。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及VEGF、LP(a)、TBIL水平,并分析不同病变血管支数患者VEGF、LP(a)、TBIL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VEGF、LP(a)、TBIL是否为重度冠状动脉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ROC评价上述指标对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预测效能。结果AMI组VEGF、LP(a)高于对照组(P<0.05),TBIL低于对照组(P<0.05)。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组白细胞计数、D-二聚体及VEGF、LP(a)低于重度狭窄组(P<0.05),TBIL高于重度狭窄组(P<0.05)。单支病变患者VEGF、LP(a)低于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P<0.05),TBIL高于双支和三支病变患者(P<0.05);双支病变患者VEGF、LP(a)低于三支病变患者(P<0.05),TBIL高于三支病变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LP(a)、TBIL是AMI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OR(95%CI)=2.012(1.218~3.324)、1.011(1.004~1.018)、2.684(1.331~5.412),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VEGF、LP(a)、TBIL对AMI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均有一定预测效能,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4、0.707和0.717;三项指标联合预测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结论VEGF、LP(a)、TBIL与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均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联合应用可作为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早期筛查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脂蛋白(a) 总胆红素
下载PDF
脉压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4
7
作者 祖秀光 武宇洲 +3 位作者 崔炜 刘凡 郝玉明 都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 :探讨脉压 (PP)、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水平与冠状动脉 (冠脉 )狭窄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 418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及冠脉狭窄评分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狭窄组、非冠脉狭窄组 ,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 ... 目的 :探讨脉压 (PP)、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水平与冠状动脉 (冠脉 )狭窄程度的关系。  方法 :对 418例入选病例均行冠脉造影及冠脉狭窄评分 ,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冠脉狭窄组、非冠脉狭窄组 ,测量收缩压、舒张压及脉压 ,应用统计学方法评定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关系。  结果 :冠脉狭窄组脉压显著高于非冠脉狭窄组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脉压是冠心病冠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脉压可作为预测冠心病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水平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关性研究 脉压 收缩压 舒张压 冠心病
下载PDF
PAPP-A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慧 李海剑 +3 位作者 高传玉 毛绍芬 陶雅非 任东升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488-2490,2493,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8例(观察组),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选...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的表达及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来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98例(观察组),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选取同期来该院健康体检者98例(对照组),分别于患者就诊时和对照组体检时抽取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PAPP-A的蛋白水平,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PAPP-A基因的IVS6+95多态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外周血PAPP-A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多支病变组患者外周血PAPP-A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患者(P<0.05)。外周血PAPP-A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PAPP-A基因IVS6+95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包括CG杂合型、CC纯合型和GG纯合型。其中多支病变患者CC纯合型位点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患者(P<0.05)。结论 PAPP-A蛋白水平及IVS6+95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存在密切关系,CC基因型患者可能是冠心病患者遗传易感性基因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9
作者 徐锐 赖红梅 +5 位作者 杨毅宁 马依彤 李晓梅 赵倩 陈邦党 刘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0-234,共5页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01至2013—12在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49例STE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的SYNTAX积分评...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PL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8-01至2013—12在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649例STEMI患者,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的SYNTAX积分评价,将患者分为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SYNTAX积分〉22)231例,非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SYNTAX积分≤22)418例。另外按照PLR三分位又将649例患者分为高PLR组(PLR≥207)216例,中PLR组(207〉PLR〉94)215例,低PLR组(PLR≤94)218例。分析PLR水平与SYNTAX积分的相关性,及30天全因死亡与PLR的相关性。结果: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PLR高于非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组(P〈0.001);SYNTAX积分与PLR存在正相关性(r=0.34,P〈0.001);PLR是严重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338,95%可信区间:1.028~2.026,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LR是STEMI患者发生30天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风险比=1.245,9.5%可信区间:1.153~1.825,P〈0.001);Kaplan~Meier生仔曲线显示随着PLR水平升高,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9)。结论:STEMI患者PL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并且对患者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比值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预后
下载PDF
冠心病并糖耐量受损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常学伟 张守彦 +3 位作者 马惠芳 田利平 魏毅东 魏经汉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52例冠心病并IGT患者及35例冠心病非IGT患者(对照组),采用HOMA2法测定IR指数(HOMA2-IR),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B...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葡萄糖耐量受损(IGT)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52例冠心病并IGT患者及35例冠心病非IGT患者(对照组),采用HOMA2法测定IR指数(HOMA2-IR),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定量评定冠状动脉狭窄程度,B2/C型病变定义为冠状动脉形态学复杂病变。以HOMA2-IR四分位数为切点将冠心病并IGT患者分为4组:第1四分位数组(n=38)、第2四分位数组(n=38)、第3四分位数组(n=38)、第4四分位数组(n=38),比较5组基线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5组间餐后2 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胰岛素和Gensini积分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4四分位数组多支病变和B2/C病变明显高于第1四分位数组和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Gensini积分与HOMA2-IR(r=0.712,P<0.001)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OMA2-IR、Hb A1c和2h PBG是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OMA2-IR是多支病变和B2/C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R是反映冠心病并IGT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糖耐量受损 胰岛素抵抗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4
11
作者 戴秋艳 孙宝贵 +4 位作者 何奔 温沁竹 吴莹 汪玮 庄文燕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9期1396-1397,共2页
目的观察脉压(PP)增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变量,探讨脉压(P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脉造影阳性患者1250例(男668例,女582例,平均年龄(62±11)岁。根据脉压不同分别将有或无高血压病者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PP≥65m... 目的观察脉压(PP)增加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变量,探讨脉压(PP)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脉造影阳性患者1250例(男668例,女582例,平均年龄(62±11)岁。根据脉压不同分别将有或无高血压病者分为3个亚组:分别为PP≥65mmHg(1mmHg=0.133kPa);PP≤40mmHg;40mmHg<PP<65mmHg。冠脉病变程度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Ⅰ,Ⅱ,Ⅲ级。分别在高血压及非高血压组进行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并在各亚组内进行Ⅰ型回归分析。结果(1)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显示无论高血压及非高血压组,3组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587,P<0.01)。(2)Ⅰ型回归分析显示当PP≥65mmHg时,无论高血压及非高血压,随脉压增高,冠脉病变分级增加(P<0.05)。当PP≤40mmHg时,无论高血压及非高血压,脉压与冠脉病变分级无明显相关(P>0.05)。当40mmHg<PP<65mmHg时,高血压组随脉压增高,冠脉病变分级增加(P<0.05),而非高血压组无增加。结论脉压增高,无论高血压组或非高血压组,均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相关关系,脉压为独立于高血压病之外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心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关性 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血清Hcy、IMA、炎性因子水平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月华 陈志成 +3 位作者 白永成 陈国新 彭赟 李勇逵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895-897,共3页
目的:探索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蛋白(IMA)及各炎性因子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并经临床确诊的96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 目的:探索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蛋白(IMA)及各炎性因子与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并经临床确诊的96例NSTEM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清Hcy、IMA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并分析各因子与NSTE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NSTEMI患者Hcy、IMA及TNF-α、IL-6、hs-CRP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增加,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NSTEMI冠状动脉双支病变组患者Hcy、IMA及TNF-α、IL-6、hs-CRP水平与单支病变组进行比较均有明显增加,而多支病变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与双支病变组进行比较均有明显增加,且各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Hcy、IMA及TNF-α、IL-6、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cy、IMA及TNF-α、IL-6、hs-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加,且随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Hcy) 缺血修饰蛋白(IMA) 炎性因子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6
13
作者 宋艳东 张京梅 +2 位作者 王苏 陶英 李志忠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66-268,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40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并根据SYNTAX评分,将冠心病组分为低危组(1~22分)、中危... 目的:探讨血清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者408例。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状动脉正常组和冠心病组,并根据SYNTAX评分,将冠心病组分为低危组(1~22分)、中危组(23~32分)及高危组(>33分)。测定空腹UA水平、空腹血脂:包括TC、TG、HDL-C及LDL-C。比较各组患者血脂、血UA水平。男性UA以<416μmol/L为正常值,女性以<357μmol/L为正常值,再将患者分为高UA组和正常UA组,比较两组SYNTAX评分,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SYNTAX评分高危组、中危组与正常组比较TC、LDL-C显著增高,而正常组、低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YNTAX评分高危组、中危组与同性别冠状动脉正常组比较,血UA水平显著增高。正常UA组与高UA血症组在年龄、性别、TC、TG、HDL-C及LDL-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UA血症组患者的冠状动脉SYNTAX评分显著高于正常血UA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血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结论:血UA是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随着血UA水平的增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尿酸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SYNTAX评分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倩 刘欣跃 +5 位作者 李林静 梁伟 李婧 张尚弟 刘泽菁 王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268例)和非冠心病组(268例),统计冠心病组患者病变累及支数,并按冠状动脉狭窄...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268例)和非冠心病组(268例),统计冠心病组患者病变累及支数,并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计算Gensini积分。分别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Hcy、Cys C等生化指标结果,分析Cys C、Hcy水平与Gensini积分、病变支数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Cys C、Hcy水平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P均<0.01);Cys C、Hcy水平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245,0.232,P均<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ys C、Hcy对Gensini积分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β=20.255,t=2.749,P<0.05;β=0.327,t=2.093,P<0.05);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Cys C、Hcy水平与Gensini积分均增高(P<0.05)。结论Cys C和Hcy水平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可为临床开展危险分层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同型半胱氨酸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GENSINI评分
下载PDF
血压变异性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范军 韩昊 +2 位作者 徐新娜 赵兴山 郝志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7月到2015年2月选择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诊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单支病变组50例、双支病变组20例、三支病变组10例;同期在我院住院的疑诊冠心病... 目的探讨血压变异性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11年7月到2015年2月选择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行诊治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其中单支病变组50例、双支病变组20例、三支病变组10例;同期在我院住院的疑诊冠心病,经冠脉造影证实非冠心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都进行了常规指标调查、血压变异性监测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判断,同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三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Gensini积分分别为(67.43±12.24)分、(42.32±12.49)分、(21.24±12.78)分和(6.67±2.45)分,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组的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和24h平均脉压(24hPP)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多血压变异性逐渐增大(P〈O.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4hSBP、24hDBP和24hPP均与Gensini积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233,0.193,0.313,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4hSBP、24hDBP、24hPP对冠脉狭度程度有独立的预测价值(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多表现为血压变异性大,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血压变异性也可能是冠状动脉病变发生发展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变异性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相关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16
作者 宫柏琪 张琳 +1 位作者 王娜 李强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数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为CHD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200例患...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数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武警北京总队医院接受治疗的疑似为CHD并实施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显示共有152例CHD患者,为观察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单支55例,双支57例,多支40例。另48例非CHD患者,为对照组。根据狭窄程度(Gensini)积分将观察组划分亚组:Gensini积分≥82分(高分组)37例,32~81分(中分组)64例,≤31分(低分组)51例。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支数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及不同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患者的Cys C及反应性充血指数(RHI)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Cys C水平高于对照组,RH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双支及以上病变患者Cys C水平明显高于单支病变者,而多支病变者高于双支病变者;双支病变和多支病变患者的RHI水平明显低于单支病变者,而多支病变者低于双支病变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分组和高分组患者的Cys C水平明显高于低分组,而高分组又高于中分组;中分组和高分组患者的RHI水平明显低于低分组,而高分组又低于中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法分析结果发现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均与Cys C呈正相关(P<0.05),与RHI呈负相关(P<0.05)。结论 CHD患者的血清Cys C升高、RHI降低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临床上可将Cys C和RHI纳入到CHD的监测指标体系中,从而可更加全面地服务于诊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清胱抑素C 血管内皮功能指数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关系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脂成分异常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郭永和 昝朝霞 张维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血脂成分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1-04至2006-10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70例患者,其中确诊冠心病311例。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三方面表示:造影是否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即0支、1支、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与血脂成分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1-04至2006-10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470例患者,其中确诊冠心病311例。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由三方面表示:造影是否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支数即0支、1支、2支、3支;冠状动脉狭窄病变Gensini总积分。根据病变积分分为4组,积分为0分的病例159例(积分0分组),积分大于0的病例以3分位点法,分位点积分为21、67,分为3组,0<积分≤21组(104例),21<积分≤67组(104例),67<积分≤197组(103例)。采用单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在病变程度不同的患者中,随病变支数和病变Gensini总积分的增加,各血脂成分异常病例的发生率随之增加。在调整高血压,2型糖尿病,吸烟,性别和高尿酸危险因素后,Logistu多因素分析示各血脂成分异常均增加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危险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增高(OR=3.661,95%可信区间2.556,5.245,P=0.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OR=3.473,95%可信区间2.154,5.602,P=0.006),脂蛋白a[LP(a)]增高(OR=3.040,95%可信区间1.752,5.273,P=0.003),载脂蛋白B(Apo B)增高(OR=3.003,95%可信区间2.239,4.341,P=0.007)和载脂蛋白A1(Apo A1)降低(OR=2.746,95%可信区间1.606,4.694,P=0.019)。在调整收缩压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年龄、性别和血尿酸水平后,各血脂成分水平与病变积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与LDL-C水平(β系数=0.279;SE:0.052;P=0.001),LP(a)水平(β系数=0.262;SE:0.083;P=0.011)和ApoB水平(β系数=0.417;SE:5.494;P=0.007)呈正相关,与HDL-C水平(β系数=-0.284;SE:0.177;P=0.001)和Apo A1(β系数=-0.465;SE:5.923;P=0.009)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冠状动脉造影病变程度随各血脂成分异常发生率的增加而加重,故对血脂各异常成分的有效干预在控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冠状动脉造影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对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江时森 黄浙勇 +1 位作者 汤沂 蔡晓敏 《微循环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不同严重程度对左室射血分数 (LVEF)的影响。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 (CAG) 1593例 ,分别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和病变积分分组 ,测定LVEF。对LVEF和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病变积分(CAS)、年龄、性别、心...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病变不同严重程度对左室射血分数 (LVEF)的影响。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 (CAG) 1593例 ,分别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和病变积分分组 ,测定LVEF。对LVEF和冠脉病变支数、狭窄程度、病变积分(CAS)、年龄、性别、心梗史、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左室舒张末压 (LVEDP)作相关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LVEF与受累冠脉数量、程度及病变积分明显负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 - 0 .15、- 0 .2 0、- 0 .2 2 ,P均 <0 .0 1) ;冠状动脉狭窄直径百分比小于 75%时 ,冠状动脉病变对心室收缩功能的影响较小 ,病变严重时收缩功能出现明显减退。逐步多元回归提示病变积分、LVEDP、高血压、性别和年龄与LVEF独立相关 ,影响因素和影响方向较为复杂。结论 :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LVEF明显负相关 ,呈“先无后有 ,先小后大”的影响。其中病变积分与LVEF独立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室射血分数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LVE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影响 CAG 左室收缩功能 平行关系 具体 下降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血红素氧合酶1的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关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宋明 李玉光 +1 位作者 王东明 卢成志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81-584,共4页
为观察血红素氧合酶 1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最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 0 %的冠心病患者 136例纳入该研究 ,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 4 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病变处斑块的形态分为Ⅰ型病变组 5 3例、Ⅱ型... 为观察血红素氧合酶 1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将经冠状动脉造影最少有一支血管狭窄≥5 0 %的冠心病患者 136例纳入该研究 ,并选择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 4 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病变处斑块的形态分为Ⅰ型病变组 5 3例、Ⅱ型病变组 70例和Ⅲ型病变组 13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血红素氧合酶 1的表达进行定位分析 ,并通过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血红素氧合酶 1表达的程度及强度。通过Westernblot脉病变组血红素氧合酶 1表达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 (P <0 .0 1) ;Ⅰ型病变、Ⅱ型病变和Ⅲ病变组的血红素氧合酶 1表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P <0 .0 1) ,且随着病变程度加重 ,血红素氧合酶 1表达水平升高。推测血红素氧合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学 血红素氧合酶1表达 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 白细胞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血清骨保护素和脑利钠肽水平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助荣 郑卫星 +4 位作者 张克己 郑磊磊 徐高阳 林毅 盖晓波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55-65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和脑利钠肽水平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92例受试者分为三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9例,对照者35例,入院时检测血清骨保护... 目的探讨血清骨保护素和脑利钠肽水平与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192例受试者分为三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99例,对照者35例,入院时检测血清骨保护素和脑利钠肽水平,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两种标志物与冠状动脉狭窄数及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所有冠心病患者骨保护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骨保护素水平低于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脑利钠肽水平略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组脑利钠肽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P<0.01);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脑利钠肽水平显著高于单支血管病变患者(P<0.01),脑利钠肽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轻微相关(r=0.45,P<0.01),骨保护素与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评分显著相关(r=0.64,P<0.001),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骨保护素和脑利钠肽与冠心病独立相关(P<0.01)。结论血清骨保护素与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变进展有关,提示骨保护素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疾病的进程。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脑利钠肽水平也增高,表明脑利钠肽水平与缺血范围以及严重程度有较大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骨保护素 脑利钠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