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6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吡格雷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肥胖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陈孝芹 叶奎 《糖尿病新世界》 2025年第5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结合二甲双胍改善2型糖尿病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肥胖的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4年6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肥胖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50例...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结合二甲双胍改善2型糖尿病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肥胖的价值。方法纳入2023年1月—2024年6月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接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肥胖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对照组(50例)给予氯吡格雷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50例)给予氯吡格雷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糖指标、心功能指标、体重指数及胰岛功能。结果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更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治疗总有效率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比干预前更低,左室射血分数比干预前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心功能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利用氯吡格雷结合二甲双胍改善2型糖尿病伴冠心病肥胖,便于调节血糖指标,治疗有效性更高,且有助于体重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肥胖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冠心宁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武天坤 孟醒 +7 位作者 杨庆宇 杨宏辉 李清曼 杨亚攀 杨廷杰 徐桂安 朱利杰 杨巧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 分析冠心宁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4年3—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 目的 分析冠心宁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4年3—9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郑州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冠心宁(0.38 g/片),3次/d,4片/次,疗程15 d。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7%)优于对照组(78.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积分情况、中医主症积分情况、硝酸甘油减停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冠心宁片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老年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其能切实缓解患者的心绞痛症状,有效改善中医证候,提升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宁 老年人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王巧 葛红玥 +2 位作者 符精 王肖云 杨鹏 《中国医刊》 2025年第2期138-143,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214例冠心病PCI术后患...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1月至2024年7月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214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冠心病自我效能问卷及冠心病知识与认知问卷进行调查。运用潜在剖面分析探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得分为(73.30±12.87)分。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显示,214例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可分为4个潜在类别,分别为疾病知识缺乏-自我管理行为不佳型(9.4%),情绪认知良好-自我管理行为良好型(49.5%),生活管理不佳-自我管理行为中等型(25.7%),疾病管理不佳-自我管理行为中等型(15.4%)。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冠心病确诊时间、冠心病疾病知识和认知、冠心病自我效能是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处于中等水平,且存在明显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早期识别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潜在类别,对于自我管理行为中等型的患者需识别生活管理和疾病管理情况。针对不同类别特征的患者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管理 潜在剖面分析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方案的经济性评价
4
作者 王培培 吴义来 《中国药业》 2025年第7期117-121,共5页
目的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就诊某院且诊断为冠心病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 目的基于CYP2C19基因多态性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不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的经济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就诊某院且诊断为冠心病并行CYP2C19基因检测的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CYP2C19基因检测结果分为快代谢基因组(37例)和功能缺失基因组(47例)。快代谢基因组患者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功能缺失基因组患者予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再入院率和成本-效果比,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情境分析。结果功能缺失基因组患者出院后1年内MACE再入院率为2.13%,显著低于快代谢基因组的10.81%(P=0.025)。功能缺失基因组的成本-效果比为249.87±45.76,显著高于快代谢基因组的204.04±48.76(P<0.05)。敏感性分析结果提示经济性评价结果稳健。情境分析假定功能缺失基因组患者选用国产替格瑞洛,功能缺失基因组和快代谢基因组的成本-效果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YP2C19基因检测指导下的双联抗血小板方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相比阿司匹林联合进口替格瑞洛更具经济性,但若换用国产替格瑞洛,则二者经济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替格瑞洛 CYP2C19基因多态性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济性评价
下载PDF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技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晓宇 潘媛媛 +3 位作者 付明欢 林赟 陈怡然 彭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6-920,共5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临床多给予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微创介入治疗为冠状动脉多支狭窄患者首选,但多支血管病变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多推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然而,经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临床多给予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微创介入治疗为冠状动脉多支狭窄患者首选,但多支血管病变合并其他疾病患者多推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然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存在血管再狭窄、血栓等事件风险,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随之诞生。基于此,该文主要对冠心病进行介绍,就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优势、应用、对患者的选择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技术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进展
下载PDF
尼可地尔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6
作者 詹敏霞 阎芹 《大医生》 2025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尼可地尔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方法为... 目的探讨采用尼可地尔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纳入时间为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尼可地尔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心功能水平、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疗效更佳,总有效率更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T、TT、APTT均延长,且观察组均更长(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缩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均更优(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更低(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联合达比加群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心功能指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绞痛 尼可地尔 达比加群酯 凝血功能 心功能
下载PDF
基于“伏邪学说”探讨铁死亡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调控机制及中医药干预
7
作者 柳岳 张书萌 +3 位作者 陆玉雯 刘映志 陈伶利 李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318-324,共7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在全球范围内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铁死亡作为一种特征为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在细胞形态学与生物化学特性上区别于传统的细胞死亡模式。铁过载与脂质过...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在全球范围内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铁死亡作为一种特征为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的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在细胞形态学与生物化学特性上区别于传统的细胞死亡模式。铁过载与脂质过氧化物的积累等机制,符合中医理论中的“伏邪”概念,被视为促进铁死亡发生的重要因素,进而加剧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进程。本文基于“伏邪学说”的视角,探究铁死亡在CHD发病机制中的调控作用,分析中药及中药复方对铁死亡过程的干预效果,旨在为中医药在CHD的防治领域提供新的理论见解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邪学说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铁死亡 脂质过氧化 铁过载
下载PDF
基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临床队列及分子对接验证银杏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
8
作者 刘惠婷 林珺尧 +3 位作者 王宇 陈铭瑜 陈敏 高红瑾 《中医临床研究》 2025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临床队列验证的方法研究银杏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银杏叶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 目的: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临床队列验证的方法研究银杏叶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银杏叶活性成分及靶点。通过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取冠心病靶点,采用Cytoscape构建银杏叶治疗冠心病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将靶点蛋白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出银杏叶治疗冠心病的核心靶点。通过AutoDock Tools和Vina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GEO的GSE20681数据集进行临床队列分析,获得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核心靶点mRNA表达方面的差异。结果:获得银杏叶治疗冠心病的活性成分14个、作用靶点42个。通过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到13个核心靶点。银杏叶治疗冠心病的关键活性成分为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异鼠李素、豆甾醇,度值居前5位的关键靶点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G)和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hemokine C–C Motif Ligand 2,CCL–2),分子对接证明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结合活性良好。通过GEO GSE20681数据集验证MMP9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02)。结论:研究揭示了银杏叶的多个活性成分通过MMP9介导的多个通路发挥抗冠心病效应,为进一步探索银杏叶治疗冠心病的分子机制及临床合理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银杏叶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CT血流储备分数联合斑块分析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赵璐 庞蒙蒙 +1 位作者 宋庆桥 吴华芹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5年第1期20-24,共5页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对于CHD的无创和有创诊疗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在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缺血功能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同时由于斑块特征与缺血密切相关,采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 随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高,对于CHD的无创和有创诊疗方式不断改进。近年来,CT血流储备分数(FFR_(CT))在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缺血功能领域逐渐受到关注,同时由于斑块特征与缺血密切相关,采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进行斑块分析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现总结FFR CT联合斑块分析在CHD中的研究进展,探讨FFR_(CT)联合斑块分析在冠状动脉评估中的优势及不足,以期为CHD的诊断、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CT血流储备分数 斑块特征
下载PDF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李傲 张兆志 +2 位作者 李博 李晓川 孟晓萍 《中国医刊》 2025年第1期9-13,共5页
近年来,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与评估价值逐渐受到关注,该技术能避免高角度依赖、高检查者经验依赖,做到定量、全面地观察心肌运动,评价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提高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 近年来,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与评估价值逐渐受到关注,该技术能避免高角度依赖、高检查者经验依赖,做到定量、全面地观察心肌运动,评价整体和局部心肌功能,提高超声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和评估价值。本文就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技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 应变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肌梗死 微循环障碍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结合阿司匹林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1
作者 陈鑫 刘后春 董方亮 《系统医学》 2025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合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合用于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非随机选取2022年7月—2023年7月连云港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老年U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20 mg/d)+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86%(39/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指标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UAP患者临床治疗中,给予大剂量(20 mg/d)阿托伐他汀钙+阿司匹林的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阿司匹林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临床效果
下载PDF
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张咪咪 樊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50-155,共6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68例为冠心病组,91例单纯高血压患者...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收治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68例为冠心病组,91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为非冠心病组,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Gensini评分将冠心病组患者分为轻中度组(35例)与重度组(33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变量与冠心病的发生、严重程度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变量预测冠心病的发生、严重程度的效能。结果冠心病组高血压病程≥5年患者比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管紧张素Ⅱ、载脂蛋白B、Lp-PLA2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载脂蛋白A1低于非冠心病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程≥5年、Lp-PLA2均是预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p-PLA2预测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AUC值为0.740(95%CI:0.672~0.809,P<0.001)。重度组病程≥5年患者的比例、吸烟患者的比例、血管紧张素Ⅱ及Lp-PLA2水平均高于轻中度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是预测高血压并发重度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Lp-PLA2预测高血压并发重度冠心病的AUC值为0.821(95%CI:0.719~0.923,P<0.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对冠心病的发生、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高血压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下载PDF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因素分析
13
作者 刘素蒂 何泽子寅 +1 位作者 王亚慧 赵红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5年第2期12-15,共4页
我国是冠心病高发国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上升阶段。冠心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使其死亡。因此,寻找对冠心病具有高预测价值的预测因子,以经济、简便且无创的方法,对无症状或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早期准确的筛查,以提高预后... 我国是冠心病高发国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处于上升阶段。冠心病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可能使其死亡。因此,寻找对冠心病具有高预测价值的预测因子,以经济、简便且无创的方法,对无症状或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早期准确的筛查,以提高预后和降低死亡率,一直是临床研究中的热点。本文主要探索冠心病与尿酸水平、视网膜微血管变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的相关性,从而为新的冠心病预测模型的建立提供思路,为临床早期筛查无症状或疑似冠心病患者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相关因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血尿酸 视网膜微血管变化
原文传递
依洛尤单抗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姜红柳 于淼 陈凯勃 《大医生》 2025年第5期68-70,共3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心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应用依洛尤单抗的效果,并分析其对心功能、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长春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药物,观察组患者加用依洛尤单抗。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血脂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心排血量(LVCO)水平均升高,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均更优(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的治疗中,依洛尤单抗能增强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血脂状况,有效缓解炎症反应,并且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依洛尤单抗 心功能 血脂
下载PDF
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诊断中应用血清胆红素联合血清尿酸检验的诊断价值分析
15
作者 王士然 孔维红 梁婷玉 《系统医学》 2025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联合血清尿酸检验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测定血清胆红素、血清尿酸... 目的研究血清胆红素联合血清尿酸检验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的价值。方法非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济宁市兖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测定血清胆红素、血清尿酸水平。以临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血清胆红素、血清尿酸单一与联合检验的诊断效能。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冠心病患者有52例。血清胆红素联合血清尿酸检验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75%(79/80)、100.00%(52/52)、96.43%(27/28),高于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8、41.769、5.250,P均<0.05)。血清胆红素联合血清尿酸检验的Kappa值为0.972。结论在老年患者冠心病诊断中,实施血清胆红素联合血清尿酸检验,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血清胆红素 血清尿酸检验 诊断 准确度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联合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程度中的应用价值
16
作者 杨锦 杨明礼 朱双剑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5年第3期162-167,共6页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联合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天柱县人民医院收治...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联合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天柱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心动图、CCTA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为金标准,分析超声心动图、CCTA联合诊断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及狭窄程度的效能及符合率。结果 80例冠心病患者共完成267处血管狭窄段检查,CAG共检出91处狭窄,超声心动图共检出78处狭窄,CCTA共检出80处狭窄,超声心动图联合CCTA共检出88处狭窄。超声心动图、CCTA及联合诊断与CAG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53、0.871、0.958)。超声心动图联合CCTA诊断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超声心动图、CCTA单独诊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心动图、CCTA联合诊断重度狭窄冠状动脉符合率高于超声心动图、CCTA单独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声心动图、CCTA单独及联合诊断轻度狭窄及中度狭窄的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超声心动图、CCTA联合诊断软斑块的符合率为100.00%(33/33),高于超声心动图的81.82%(27/33)及CCTA的90.91%(3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19,P=0.012)。但超声心动图、CCTA单独及联合诊断钙化斑块及混合斑块的符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联合CCTA能有效检出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稳定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 超声心动图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7
作者 朱志欣 王夏莉 +1 位作者 沈渝玥 李白山 《中国医刊》 2025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5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西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05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情况分为Ⅰ~Ⅱ级组(98例)、Ⅲ级组(60例)和Ⅳ级组(47例),比较三组患者QRS波时限。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156例)与预后不良组(49例)。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Ⅲ级组和Ⅳ级组的QRS波时限长于Ⅰ~Ⅱ级组,且Ⅳ级组长于Ⅲ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QRS波时限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23(95%CI0.651~0.783),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55岁、高血压、室性早搏、NYHA心功能分级Ⅳ级的患者比例以及QRS波群时限、室间隔厚度、脑利尿钠肽(BN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心功能Ⅳ级和QRS波时限延长、BNP水平增高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LVEF较高为其保护因素(P<0.05)。结论心电图QRS波时限与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关系密切,且是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QRS波时限 心肌损伤 预后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超检查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诊断意义
18
作者 韩毅 魏森森 王庆芳 《世界复合医学(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76-178,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应用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台儿庄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颈动脉超声及心脏彩超检查,以冠状...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应用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1月台儿庄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疑似老年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实施颈动脉超声及心脏彩超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效能。结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结果显示,阳性74例,阴性49例;联合检查的灵敏度为98.65%(73/74)、特异度为95.92%(47/49)、准确度为97.56%(120/123),均高于颈动脉超声检查的91.89%(68/74)、81.63%(40/49)、87.80%(108/123)和心脏彩超检查的87.84%(65/74)、79.59%(39/49)、84.55%(104/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571、6.290、12.462,P均<0.05)。结论应用颈动脉超声联合心脏彩超检查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超声 心脏彩超 老年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循证护理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反搏中的护理效果
19
作者 颜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4期161-164,共4页
探究循证护理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在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遴选4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处理,向得到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剩余的观察组以循证护... 探究循证护理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反搏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在2024年2月至2025年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中遴选40例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处理,向得到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剩余的观察组以循证护理提供服务,对两组心功能指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心功能指标中的LVDEd小于对照组(P<0.05),LVEF在对照组之上,同时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对患者治疗中身体状况改善,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对治疗效果优化的作用显著。此外,在循证护理下,患者机体状况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也会显著提高。因此,循证护理有在临床中积极推广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循证护理 心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心电图联合凝血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
20
作者 温宏燕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17-120,共4页
目的研究心电图联合凝血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 目的研究心电图联合凝血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随访6个月,根据短期预后情况的不同分为短期预后良好组(69例,恢复良好,无复发、再住院、并发症等情况)和短期预后不良组[21例,心源性死亡、心绞痛复发、心血管性再住院(或就诊)、再次血运重建]。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心电图指标联合凝血指标预测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价值。结果短期预后不良组患者的多支病变占比、QRS时限值、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高于短期预后良好组,凝血酶原时间(PT)长于短期预后良好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多支病变、QRS时限INR升高、PT延长均为影响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QRS时限值、PT、INR单独及联合检测预测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0.812、0.691、0.939,敏感度为0.714、0.762、0.667、0.857,特异度为0.797、0.754、0.696、0.870(均P<0.05)。结论多支病变、QRS时限值、PT、INR升高与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不良有关,检测以上指标对于预测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心电图 凝血指标 短期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