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5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人气蟠天 万虑净无尘——记冯其庸先生
1
作者 王运天 《大学书法》 2023年第5期23-27,共5页
宽堂冯其庸教授知识面宽博,又能书善画,属高人,今岁百岁冥诞,无尽之怀念,归诸大造。我是家父京簠公于1979年领进明两庐,首次拜谒王瑗仲讳蘧常教授,1982年暑期又由沪上晋人世伯大人邓云乡教授邀我同去北京,在恭王府《红楼梦学刊》所在地... 宽堂冯其庸教授知识面宽博,又能书善画,属高人,今岁百岁冥诞,无尽之怀念,归诸大造。我是家父京簠公于1979年领进明两庐,首次拜谒王瑗仲讳蘧常教授,1982年暑期又由沪上晋人世伯大人邓云乡教授邀我同去北京,在恭王府《红楼梦学刊》所在地拜识宽堂冯其庸教授。冯教授大名早已名倾天下,在未识荆前,我一直以为他是很老很老的老先生,见他就像吾父年龄(吾父肖狗,他肖猪),非常诧异。冯教授十分健谈,十分和蔼,给我的印象极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其庸先生 恭王府 拜谒 大名
下载PDF
诗文养气 金石立骨——冯其庸先生的书法艺术
2
作者 谢孜菡 《大学书法》 2023年第5期28-33,共6页
冯其庸先生作为当代红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其在该领域的贡献一直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红学研究之余,其对书画艺术也投以极大的热忱。冯先生对书画艺术尤其是书法艺术有着自身独到的见解,其书法艺术主要以“二王”为根基,后博采众家之长,取... 冯其庸先生作为当代红学研究的领军人物,其在该领域的贡献一直为人们所熟知,然而在红学研究之余,其对书画艺术也投以极大的热忱。冯先生对书画艺术尤其是书法艺术有着自身独到的见解,其书法艺术主要以“二王”为根基,后博采众家之长,取碑学之自然天趣为己用,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本文通过对其作品的具体分析,从三个方面阐释冯先生书画艺术的特色,铭记冯先生在文艺史上做出的卓越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画艺术 冯其庸先生 冯先生 碑学 红学研究 文艺史 博采众家 艺术风格
下载PDF
冯其庸:站在时代前沿的学艺通才
3
作者 刘正成 《大学书法》 2023年第5期12-12,共1页
一、从旧红学到新红学的开拓者。自胡适之后,中国红学的两位主将,一位是周汝昌,一位就是冯其庸。冯先生几乎罄一生的精力研究《红楼梦》和曹雪芹,从版本研究、点校勘误、作者身世、小说与历史比较等方面,为建立红学学科立下学术标杆,并... 一、从旧红学到新红学的开拓者。自胡适之后,中国红学的两位主将,一位是周汝昌,一位就是冯其庸。冯先生几乎罄一生的精力研究《红楼梦》和曹雪芹,从版本研究、点校勘误、作者身世、小说与历史比较等方面,为建立红学学科立下学术标杆,并为中国文学史和文学作品研究确立了某种范式。同时,冯先生以其广博的学识和阅历对文学、诗词代表作的评论,对作家年谱的考证编撰,将旧学与新学融通,是当代学者难以企及的文化传薪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其庸 中国文学史 旧红学 新红学 文学作品 《红楼梦》 冯先生 周汝昌
下载PDF
冯其庸的红学贡献与书法成就
4
作者 张庆善 《大学书法》 2023年第5期18-22,共5页
李一兄说《大学书法》杂志拟作“冯其庸专题”,希望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冯其庸先生的红学贡献与书法,我虽然对书法没有研究,但写冯其庸先生的纪念文章则是责无旁贷的,更何况明年2月就是冯其庸先生百年诞辰,《大学书法》杂志的“冯其庸专... 李一兄说《大学书法》杂志拟作“冯其庸专题”,希望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冯其庸先生的红学贡献与书法,我虽然对书法没有研究,但写冯其庸先生的纪念文章则是责无旁贷的,更何况明年2月就是冯其庸先生百年诞辰,《大学书法》杂志的“冯其庸专题”无疑是对冯老百年诞辰最好的纪念。说起冯其庸先生,人们就会想到《红楼梦》和红学。的确,冯其庸先生以《红楼梦》研究名世,他在红学的各个领域多有建树,他不仅著述等身、学富五车,而且对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建立、对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和《红楼梦学刊》的创建都付出了毕生的心血。毫无疑问,冯其庸先生是新时期红学最主要的推动者,是当代最具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红学大家,是新时期红学第一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其庸先生 中国红楼梦学会 《红楼梦》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大学书法 百年诞辰 纪念文章 红楼梦
下载PDF
当代《红楼梦》评点“四家评”综论之二——周汝昌与冯其庸的《红楼梦》评点比较谈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淮生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4-120,128,共8页
周汝昌与冯其庸的《红楼梦》评点既有相同之点,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将二者对曹雪芹的思想艺术成就、《红楼梦》本旨论、人物论、结构论、笔法论等方面进行更全面的比较研讨,应当有助于读者对《红楼梦》的理解和鉴赏,有助于读者对当代《... 周汝昌与冯其庸的《红楼梦》评点既有相同之点,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将二者对曹雪芹的思想艺术成就、《红楼梦》本旨论、人物论、结构论、笔法论等方面进行更全面的比较研讨,应当有助于读者对《红楼梦》的理解和鉴赏,有助于读者对当代《红楼梦》评点的感受和评价。"周评"与"冯批"各自在《红楼梦》评点原则、政治历史说、思想艺术超前说等方面有着值得言说的话题内容和话题价值,比较研究其优劣得失,将有益于进一步探求《红楼梦》"四家评"的学术意义和鉴赏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评点 四家评 周汝昌 冯其庸
下载PDF
我见其大、继往开来:冯其庸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九 被引量:3
6
作者 高淮生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1-17,共17页
冯其庸新时期红学批评观点和思想较为集中地体现在《论红楼梦思想》、《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解梦集》等著作之中。冯其庸认为红学需要深化研究,即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他的... 冯其庸新时期红学批评观点和思想较为集中地体现在《论红楼梦思想》、《重校〈八家评批红楼梦〉》、《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解梦集》等著作之中。冯其庸认为红学需要深化研究,即对《红楼梦》的思想、艺术内涵进行深入的研究,他的曹雪芹《红楼梦》思想与艺术研究以及《红楼梦》重议评点派等方面体现了他文本深化研究的倡导。冯其庸由文献考证向文本研究拓展的学术实践不仅有益于优化《红楼梦》研究的基本格局,而且也符合红学未来发展方向。"大哉乾坤内,吾道长悠悠",这是冯其庸执著的为人和为学的信念,也足可为同道和后来者取法:红学发展之道路漫长,取经惟诚,人能弘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其庸 《论红楼梦思想》 资本主义萌芽 程朱理学 重议评点派 重校评批《红楼梦》
下载PDF
冯其庸先生与《北方论丛》的“红楼梦研究”专栏——从冯其庸写给夏麟书的信函谈起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立波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28,共7页
1981年春,冯其庸先生在《北方论丛》发表了《关于当前〈红楼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长文,围绕这篇文章的撰写、投稿和几番修订,从1980年11月到1981年4月,冯其庸先生亲笔草书给《北方论丛》责编夏麟书写去9封书信。本文真实再现了信函原... 1981年春,冯其庸先生在《北方论丛》发表了《关于当前〈红楼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长文,围绕这篇文章的撰写、投稿和几番修订,从1980年11月到1981年4月,冯其庸先生亲笔草书给《北方论丛》责编夏麟书写去9封书信。本文真实再现了信函原文,书信往来之间,反映出冯其庸先生作为一位中国红学会的负责人,对红学事业的执着;作为一位专家,对著书立说的严谨;作为一名编辑,对业内同行的体贴。9封书信的字里行间,传达出新时期红学的历史风貌,记录了《北方论丛》的"红楼梦专栏"在当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其庸 红学 信函
下载PDF
冯其庸先生访谈录 被引量:2
8
作者 郑铁生 《曹雪芹研究》 2013年第1期112-126,共15页
郑铁生:冯先生,首先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您的《瓜饭楼丛稿》三十三卷出版了。这套丛书凝聚了您一生的心血,记录了您的心路历程,铺垫了您的学术造诣,体大精深,无论对学术界、出版界,还是对红学研究领域都是一件大事。我想请... 郑铁生:冯先生,首先感谢您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访谈。您的《瓜饭楼丛稿》三十三卷出版了。这套丛书凝聚了您一生的心血,记录了您的心路历程,铺垫了您的学术造诣,体大精深,无论对学术界、出版界,还是对红学研究领域都是一件大事。我想请您先简单介绍一下这套丛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其庸先生 庚辰本 甲戌 五庆 豪宴 乌进孝 评点派 红学研究 顾平旦 脂砚斋
下载PDF
新时期红学研究的“定海神针”——漫话冯其庸先生和红学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瑞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3-6,共4页
为了总结上个世纪的《红楼梦》研究成果,并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2003年1月,我刊开办了"百年红学"专栏。栏目得到中国红楼梦学会和诸多红学家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先生作为栏目特邀顾问,始终对... 为了总结上个世纪的《红楼梦》研究成果,并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2003年1月,我刊开办了"百年红学"专栏。栏目得到中国红楼梦学会和诸多红学家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先生作为栏目特邀顾问,始终对我们给予无私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们受益良多;我们的栏目题字和《百年红学》一书书名均由冯其庸先生题写。2005年6月,他亲自来豫出席由我们栏目策划运作的"2005全国中青年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给我们莫大的鼓励。2010年10月16日,为纪念冯先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六十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隆重举行"国学前沿问题研究暨冯其庸先生从教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百年红学"栏目主持人,我因故未能参加。现栏目特编发一组会议专辑,以示对冯其庸先生崇高敬和诚挚感谢。衷心祝愿冯先生健康长寿、再创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学研究 冯其庸 新时期 漫话 海神 博士论文
下载PDF
阔大恢宏 坚韧执著——感受冯其庸先生治学为人的精神力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启祥 《社会科学论坛》 2010年第22期122-126,共5页
在前辈学者中,其庸先生应是我相处最长、受教最多的一位,算来已有三十余年,其中包括退休以后的十多年间,他仍一如既往甚至更加勤勉地治学诲人。按常理,我应当对他的治学理路有较多的领会和心得,而其实却做不到。究其原因,除去自... 在前辈学者中,其庸先生应是我相处最长、受教最多的一位,算来已有三十余年,其中包括退休以后的十多年间,他仍一如既往甚至更加勤勉地治学诲人。按常理,我应当对他的治学理路有较多的领会和心得,而其实却做不到。究其原因,除去自身的浅陋愚钝外,实在因为先生领域广阔、造诣深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力量 治学 冯其庸 感受 执著
原文传递
冯批失范疑窦频——冯其庸先生《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谬误辩难(续篇)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志尧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39-43,共5页
资深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花数十年心血编纂一部长达160万字的巨著《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且被吹嘘为"发前人所未发,为当代红学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可读性、欣赏性极强,且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关于《红楼梦》的传世... 资深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花数十年心血编纂一部长达160万字的巨著《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且被吹嘘为"发前人所未发,为当代红学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可读性、欣赏性极强,且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关于《红楼梦》的传世佳本。"研读后始知此乃虚浮夸饰之词。为减轻对广大读者和后学的贻误和不良影响,特逐条加以辩难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其庸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 评批失范 辩难匡正
下载PDF
冯批失范疑窦频——冯其庸先生《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谬误辩难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志尧 《铜仁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22-29,40,共9页
资深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花数十年心血编纂一部长达160万字的巨著《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且被吹嘘为"发前人所未发,为当代红学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可读性、欣赏性极强,且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关于《红楼梦》的传世佳本。... 资深红学家冯其庸先生花数十年心血编纂一部长达160万字的巨著《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且被吹嘘为"发前人所未发,为当代红学的最新成果","是一部可读性、欣赏性极强,且有极高收藏价值的关于《红楼梦》的传世佳本。"研读后始知此乃虚浮夸饰之词。仅从上卷前40回的评批中就凸现出包括常识性、知识性、思想性、学术性等方面的失范现象达14处之多。为减轻对广大读者和后学的贻误和不良影响,特逐条加以辩难匡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其庸 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 评批失范 辩难匡正
下载PDF
从贫苦农家走出的文化巨匠--读《风雨平生》,忆冯其庸先生
13
作者 叶君远 程成 《中国图书评论》 CSSCI 2017年第12期9-12,共4页
《风雨平生》一书是冯其庸先生晚年所做口述自传,这项工作开始于2012年8月,那时先生身体已经相当虚弱,常病卧于榻上,录音断断续续,整理成文字之后,先生又支撑病体,亲自增删修改五次,前后历时四年方始完成。而一年半之后,先生便遽归道山... 《风雨平生》一书是冯其庸先生晚年所做口述自传,这项工作开始于2012年8月,那时先生身体已经相当虚弱,常病卧于榻上,录音断断续续,整理成文字之后,先生又支撑病体,亲自增删修改五次,前后历时四年方始完成。而一年半之后,先生便遽归道山,故此书成为先生的遗作。令懦者立、嬉者戒、怠者起的人生启示录先生用“风雨平生”作书名,可谓意味深长。从先生自述可知,他这一生曾历经风风雨雨,遭受许许多多磨难与坎坷。先生另有一篇文章,题目叫“渡尽劫波见光明”,“渡尽劫波”者,正此意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其庸 风雨 文化 农家 口述自传 人生启示
下载PDF
一梦红楼五十年——评冯其庸《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修订本
14
作者 吕启祥 《出版广角》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6-87,共2页
其庸先生治学领域广阔、气魄宏大,“红学”是他长期关注、用力最勤的领域。他起先致力于作者生平家世之学、作品版本校勘之学,继而对小说的思想、艺术、语言等做了全面深入的探究,吸取前人成果,积累自身识见,于晚年成就了评批本此... 其庸先生治学领域广阔、气魄宏大,“红学”是他长期关注、用力最勤的领域。他起先致力于作者生平家世之学、作品版本校勘之学,继而对小说的思想、艺术、语言等做了全面深入的探究,吸取前人成果,积累自身识见,于晚年成就了评批本此一巨帙。可谓具积学之富、集成之功,2005年面世即广受欢迎,三年之后又重新修订,由青岛出版社出版,较前更趋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订本 红楼梦 评批 冯其庸 青岛出版社 作者生平 治学 校勘
下载PDF
一颗文心──冯其庸书画摄影展读后散记
15
作者 刘曦林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39-140,共2页
关键词 冯其庸 艺术家 书画摄影展 文化精神 人文关怀 文化学养 书法艺术 摄影艺术 艺术观念 艺术形式
下载PDF
“山中高士晶莹雪”隐喻对象辨正——与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商榷
16
作者 王志尧 《温州大学学报》 2004年第5期36-40,共5页
冯其庸先生对红学界关于“山中高士晶莹雪”隐喻薛宝钗的看法作了新的解释:“山中高士”非指薛宝钗,而是破折号“晶莹雪”。认为薛热衷于功名利禄,不配称高士,冷冰冰的雪才是“山中高士”。联系曹公关于高士的用典、薛宝钗的全部言行表... 冯其庸先生对红学界关于“山中高士晶莹雪”隐喻薛宝钗的看法作了新的解释:“山中高士”非指薛宝钗,而是破折号“晶莹雪”。认为薛热衷于功名利禄,不配称高士,冷冰冰的雪才是“山中高士”。联系曹公关于高士的用典、薛宝钗的全部言行表现以及与林黛玉之间的对比,“山中高士”隐喻薛宝钗,“世外仙姝”隐喻林黛玉都很恰切得当。我们不能苛求于封建时代的一位淑女。由此而论,对红学中的不少表现手法和语言,不能琢磨得过头,否则,真理超出半分便是谬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冯其庸 山中高士 晶莹雪 薛宝钗
下载PDF
万劫不灭求学求真之心——感受冯其庸先生治学为人的精神力量
17
作者 吕启祥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3,共3页
为了总结上个世纪的《红楼梦》研究成果,并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2003年1月,我刊开办了"百年红学"专栏。栏目得到中国红楼梦学会和诸多红学家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先生作为栏目特邀顾问,始终对... 为了总结上个世纪的《红楼梦》研究成果,并纪念曹雪芹逝世240周年,2003年1月,我刊开办了"百年红学"专栏。栏目得到中国红楼梦学会和诸多红学家的关心、指导和帮助。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冯其庸先生作为栏目特邀顾问,始终对我们给予无私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们受益良多;我们的栏目题字和《百年红学》一书书名均由冯其庸先生题写。2005年6月,他亲自来豫出席由我们栏目策划运作的"2005全国中青年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给我们莫大的鼓励。2010年10月16日,为纪念冯先生从事教育和学术研究六十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隆重举行"国学前沿问题研究暨冯其庸先生从教六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作为"百年红学"栏目主持人,我因故未能参加。现栏目特编发一组会议专辑,以示对冯其庸先生崇高敬和诚挚感谢。衷心祝愿冯先生健康长寿、再创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力量 冯其庸 治学 感受 求真 求学 专辑 顾问
下载PDF
冯其庸、李希凡、王蒙谈《红楼梦》的思想
18
作者 薛海燕 冯其庸 +1 位作者 李希凡 王蒙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2004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邀请了冯其庸、李希凡、王蒙等著名红学家来校讲学,举办了“《红楼梦》活动周”。李希凡先生五十年前就曾提出《红楼梦》中有“初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王蒙先生著名的《红楼启示录》等论著也曾深入探... 2004年10月,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邀请了冯其庸、李希凡、王蒙等著名红学家来校讲学,举办了“《红楼梦》活动周”。李希凡先生五十年前就曾提出《红楼梦》中有“初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王蒙先生著名的《红楼启示录》等论著也曾深入探讨《红楼梦》思想艺术的启示意义,而冯其庸先生也很重视对《红楼梦》思想的研究,他的近作《论〈红楼梦〉思想》也已产生强烈反响。共同的兴趣和不尽相同的观点,促使三位名家就如何评价《红楼梦》的思想进行了对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冯其庸 李希凡 王蒙 《红楼启示录》 中国海洋大学 民主思想 资产阶级 思想艺术 文学院
下载PDF
访红学家冯其庸
19
作者 郑铁生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1期1-7,18,共8页
文章围绕冯其庸先生的《瓜饭楼丛稿》的出版展开访谈,重点对冯先生在红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做了梳理。
关键词 冯其庸 红学 《瓜饭楼丛稿》
下载PDF
中国记忆学者口述资源库建设的实践——以冯其庸先生为个案 被引量:6
20
作者 宋本蓉 田苗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6,50,共5页
文章概述了2012年8月到至今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为学者冯其庸先生建设口述资源库的实践过程,探讨了学者口述资源库的建设。
关键词 学者 口述史 资源库 实践 冯其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