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部有开拓意义的研究力作——聂付生《冯梦龙研究》序言
1
作者 李时人 《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1期47-48,共2页
冯梦龙(1574-1646)编撰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作品。近数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全国至少有数十家出版社出版了“三言”,其影响更广播于一般读者。但这绝不是“三... 冯梦龙(1574-1646)编撰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已被公认为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经典作品。近数十年来,特别是近十几年,全国至少有数十家出版社出版了“三言”,其影响更广播于一般读者。但这绝不是“三言”及冯梦龙命运的全部。虽然当“三言”于晚明天启年间先后刊行后曾被海内“奉为邺架珍玩”,并传于域外,明末清初也有过几种翻刻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三言” 白话短篇小说 中国小说史略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 观念心理 生平著述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明末清初
下载PDF
世纪回眸:冯梦龙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2
2
作者 人弋 《殷都学刊》 2001年第2期67-69,111,共4页
综观20世纪的冯梦龙研究,前50年偏重作家作品考证,出现了一批像郑振铎、顾颉刚、赵景深、容肇祖、谭正壁等冯学大家,成果斐然,为冯梦龙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50年在考证上基本没有大的突破,但在作品文本的阐释方面亦有可... 综观20世纪的冯梦龙研究,前50年偏重作家作品考证,出现了一批像郑振铎、顾颉刚、赵景深、容肇祖、谭正壁等冯学大家,成果斐然,为冯梦龙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50年在考证上基本没有大的突破,但在作品文本的阐释方面亦有可喜的成绩,并且有试图从整体上把握冯梦龙的学术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三言二拍 作品考证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喻世明言
下载PDF
冯梦龙研究的可喜收获——评《畸人·情种·七品官》 被引量:1
3
作者 齐裕焜 包绍明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2年第5期84-85,共2页
王凌同志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冯梦龙,数年来屡有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畸人·情种·七品官》,是他辛苦劳动的结晶。王凌同志不是板起脸孔谈学术,而是以富有感情的笔调和通俗易懂的文字来撰写学术论文。比如论文集题为《畸人... 王凌同志利用业余时间研究冯梦龙,数年来屡有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畸人·情种·七品官》,是他辛苦劳动的结晶。王凌同志不是板起脸孔谈学术,而是以富有感情的笔调和通俗易懂的文字来撰写学术论文。比如论文集题为《畸人·情种·七品官》,不仅文字新鲜活泼,而且简明精炼地概括了冯梦龙生平、思想和文学上的主要特征,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行文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条件,扬长避短,不作长篇宏论和烦琐考证,而是以短小精悍、洗炼畅达为特色,并在内容上以立意新颖,见解独到见长。象《冯梦龙研究应该有一个大的突破》这篇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地位 冯梦龙研究 学术界 文字 学术论文 畸人 史料 生平思想 寿宁 文学史
下载PDF
冯梦龙研究七十年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志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CSSCI 1993年第5期59-64,共6页
冯梦龙,字犹龙,生于1574年(明神宗万历甲戌二年),死于1646年(南明唐王隆武丙戌二年),是明代杰出的俗文学大师,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集大成者,市民文学的先驱。他曾以“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前周柱史”、“顾曲散人... 冯梦龙,字犹龙,生于1574年(明神宗万历甲戌二年),死于1646年(南明唐王隆武丙戌二年),是明代杰出的俗文学大师,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集大成者,市民文学的先驱。他曾以“龙子犹”、“墨憨斋主人”、“吴下词奴”、“前周柱史”、“顾曲散人”、“香月居主人”、“詹詹外史”、“茂苑野史”、“绿天馆主人”、“无碍居士”、“可一居士”、“可一主人”、“墨浪主人”等笔名,整理、编纂、创作、出版了大量的话本小说、历史小说、笔记小说、民歌、散曲、戏剧等作品,深受广大市民喜爱,成为当时的畅销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七十年 中国文学史 三言 话本小说 古代白话小说 作品 历史小说 俗文学 总体研究
下载PDF
冯梦龙研究述略——记全国冯梦龙学术讨论会 被引量:1
5
《江苏社会科学》 1985年第12期13-15,共3页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典室,中国俗文学学会,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福建省文联等十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冯梦龙学术讨论会”于十月八日至十六日在福建省宁德、寿宁召开。到会代表对冯梦龙的生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在文学、政治...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古典室,中国俗文学学会,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福建省文联等十个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冯梦龙学术讨论会”于十月八日至十六日在福建省宁德、寿宁召开。到会代表对冯梦龙的生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在文学、政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作了充分交流和讨论。冯梦龙,明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苏州市)人。生于明万历二年(1574),卒于明隆武元年(或二年)即清顺治二至三年(1645—1646)。冯梦龙一生科场不利,直至崇祯三年(1630)才补贡。补贡后即出任丹徒县训导,崇祯七年(1634)升调福建寿宁知县,十一年解任。冯氏七十二岁前后曾去浙江苕溪、武林、石梁、天姥等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学术讨论会 通俗文学 政治思想 文学史 福建寿宁 福建省 明万历 文学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下载PDF
陆树仓遗著《冯梦龙研究》出版
6
作者 凌昌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112-112,共1页
冯梦龙,是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作家,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我校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中文系陆树仑先生的遗著《冯梦龙研究》,探讨了冯梦龙的生平、思想、文学和交游活动等。卷首有章培恒先生的“序”。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通俗文学 文学史 出版社 遗著 中文系 明代 作家 生平 地位
下载PDF
冯梦龙研究的一个突破——王凌《畸人·情种·七品官》荐介
7
作者 陈侣白 《东南学术》 CSSCI 1993年第1期78-79,共2页
明代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搜集、整理、编写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作品,数百年来广泛流传,其生平却鲜为人知,其著作也未得到充分肯定。王凌同志有鉴于此,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报刊上发表... 明代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搜集、整理、编写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作品,数百年来广泛流传,其生平却鲜为人知,其著作也未得到充分肯定。王凌同志有鉴于此,利用业余时间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论文,《畸人·情种·七品官——冯梦龙探幽》(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3月出版)就是这方面成果的结晶。收入书中的17篇文章,从总体和各个侧面发掘并剖析了冯梦龙的生平、思想和创作,在“探幽”的基础上提出了独见,填补了冯梦龙研究中的许多空白,很有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三言” 畸人 《喻世明言》 通俗文学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思想和创作 学术价值 量的研究
下载PDF
冯梦龙身后其俗文学作品的历史命运——兼谈容肇祖对冯梦龙研究的贡献
8
作者 王凌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24-29,共6页
明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著作丰富,“三言”是其俗文学的杰出代表作,长期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但由于时代、家庭、俗文学作品特点等因素限制,冯梦龙其人史籍记载少,其作品流失严重,在国内湮没了近三百年。现代冯学研究泰斗容肇祖率先系统研... 明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著作丰富,“三言”是其俗文学的杰出代表作,长期在海内外广泛传播。但由于时代、家庭、俗文学作品特点等因素限制,冯梦龙其人史籍记载少,其作品流失严重,在国内湮没了近三百年。现代冯学研究泰斗容肇祖率先系统研究冯梦龙,开启了“冯学”研究新阶段,为冯梦龙研究的两大突破作出了重要贡献,极大推动了冯梦龙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文学 冯梦龙研究 容肇祖 历史命运
下载PDF
冯梦龙“三言”对宋元话本的文人化改造
9
作者 王昕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0-17,共8页
冯梦龙“三言”对于宋元旧话的改订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题目的改订与增删,标志着文人对于通俗小说认知的突破;二是提升通俗小说的地位,意味着文人改造意识的觉醒;三是强调文学的通俗性,昭示着艺术与思想结合的新高度。在编创中,他... 冯梦龙“三言”对于宋元旧话的改订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题目的改订与增删,标志着文人对于通俗小说认知的突破;二是提升通俗小说的地位,意味着文人改造意识的觉醒;三是强调文学的通俗性,昭示着艺术与思想结合的新高度。在编创中,他注重题目的编排,强调人物与事件的内在联系,并利用小说题目来凸显人物性格特点。通过对宋元话本的改造,成功塑造了诸多典型形象,但这些人物塑造与故事价值却形成背离,表现为情节结构与人物关系复杂的作品,人物塑造稍显逊色;与情节小说相反,情节结构与人物关系简单,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更加立体、饱满。同时冯梦龙通过对原作的增补,注入改编或重构原作的主题与焦点,有意识地施以“情教”,利用小说的形式来灌输和推广正统的道德规范,实现了题材的拓展与主题的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三言” 宋元话本 文人化改造
下载PDF
论冯梦龙改编张凤翼《灌园记》的缘由与得失
10
作者 李兰兰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8-30,共13页
冯梦龙改编张凤翼《灌园记》为《新灌园》,原因有三:冯梦龙儒士经历和文学家身份的影响使其十分注重剧作忠孝志节的思想和文本情理结构的贯通;《灌园记》在明末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和市场空间,但在文学性和道德性上具有明显缺陷,难以继... 冯梦龙改编张凤翼《灌园记》为《新灌园》,原因有三:冯梦龙儒士经历和文学家身份的影响使其十分注重剧作忠孝志节的思想和文本情理结构的贯通;《灌园记》在明末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和市场空间,但在文学性和道德性上具有明显缺陷,难以继续流播;晚明社会崇尚戏曲教化功能,反对不合礼法的描写。受此影响冯梦龙对《灌园记》进行改动。改编后的《新灌园》弥补了原剧的不足,使其成为符合道德要求和时代审美的作品。但也招致《新灌园》过于强调教化主题、对原作改动过大、更偏重舞台表演的质疑。综合各种评价,冯梦龙的改编“得”多于“失”,《新灌园》的存在依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新灌园》 张凤翼 《灌园记》 戏曲改编
下载PDF
冯梦龙《智囊(智囊补)》中“闺智部”再探
11
作者 刘海燕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7-44,共8页
冯梦龙晚年编辑《智囊》一书,是他经世治世思想的重要反映。《智囊》“闺智部”中,冯梦龙精心搜集了七十多则女性智慧故事,并加以点评,分为“贤哲”和“雄略”两类。冯梦龙首次将女性的才胆识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搜集整理,将女性提升到与... 冯梦龙晚年编辑《智囊》一书,是他经世治世思想的重要反映。《智囊》“闺智部”中,冯梦龙精心搜集了七十多则女性智慧故事,并加以点评,分为“贤哲”和“雄略”两类。冯梦龙首次将女性的才胆识作为一个专题进行搜集整理,将女性提升到与男性并列的地位,充分挖掘其人格魅力,凸显了女性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智囊(智囊补)》 闺智部 智囊
下载PDF
冯梦龙文学思想探源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旭君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8-33,共6页
客观、历史、全面地了解作家的文学思想来源有利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研究。冯梦龙的文学思想以融合释道文化的儒家学说为基础,又深受明代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王阳明“心学”和李贽的“童心说”。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体现为“... 客观、历史、全面地了解作家的文学思想来源有利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研究。冯梦龙的文学思想以融合释道文化的儒家学说为基础,又深受明代多元化思想观念的影响,特别是王阳明“心学”和李贽的“童心说”。王阳明“心学”的影响体现为“心即理”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的“醒世”思想及个体价值思想。李贽“童心说”对冯梦龙文学思想的影响力最大,对儒学的批判观、男女平等观、尊重女性观等方面都直接反映在冯梦龙的文学作品中,影响了冯梦龙的文学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文学思想 仁义思想 “心学” “童心说”
下载PDF
关于冯梦龙的社友之质疑
13
作者 金苏 《学术研究》 1986年第4期50-50,共1页
《学术研究》1985年第五期刊出了《反封建启蒙思想家冯梦龙》一文,我读了后,深受教益。在冯梦龙研究中,评冯为著名文学家者多,论冯为卓越思想家者少,因而,此文将会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唯其如此,文中错误亦当指出,为免讹讹相传。其一,作者... 《学术研究》1985年第五期刊出了《反封建启蒙思想家冯梦龙》一文,我读了后,深受教益。在冯梦龙研究中,评冯为著名文学家者多,论冯为卓越思想家者少,因而,此文将会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唯其如此,文中错误亦当指出,为免讹讹相传。其一,作者说:冯梦龙于《古今谭概·序》中谈到曾同梅之熉组织过“古亭社”。查《古今谭概·序》之署名为“古亭社弟梅之熉惠连述”。按句读当为“古亭社弟”,非“古亭社”。据《清一统志》载:北周及唐尝于麻城置亭州。“古亭”当即“古亭州”之省,也就是指麻城。至于梅氏自称“社弟”,则因“冯为同社长兄”(钱谦益《赠冯二丈犹龙七十六寿诗》)之故。其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学术研究 启蒙思想家 反封建 文学家 钱谦益 麻城 学术界 古今 句读
下载PDF
全国首次冯梦龙学术讨论会综述
14
作者 冯研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85年第6期77-77,共1页
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中国俗文学学会、福建省文联、福建人民出版社、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宁德地区有关单位发起和筹办的全国首次冯梦龙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八日至十二日在福建省宁德县和寿宁县召开。... 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古代文学研究室、中国俗文学学会、福建省文联、福建人民出版社、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宁德地区有关单位发起和筹办的全国首次冯梦龙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八日至十二日在福建省宁德县和寿宁县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和三位从事冯梦龙研究的日本朋友。大会收到三十多篇论文,并就冯梦龙的生平思想和对中国俗文学所作的贡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科院 资本主义萌芽 冯梦龙研究 作品 学术讨论会 比较研究 出版社 总体研究 古代文学研究 小说集
下载PDF
冯梦龙“三言”:虚实空间的构建与转换
15
作者 程慧琴 潘旭君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30-36,共7页
作为中国古代俗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冯梦龙的“三言”创设了大量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小说空间,并且在虚实空间的构建与转换独具特色,主要表现为虚实空间转换方式的合理性与多元化;虚实空间场景切换的独特性与艺术性;虚实空间意识变化的主... 作为中国古代俗文学的杰出代表作,冯梦龙的“三言”创设了大量具有强烈象征意味的小说空间,并且在虚实空间的构建与转换独具特色,主要表现为虚实空间转换方式的合理性与多元化;虚实空间场景切换的独特性与艺术性;虚实空间意识变化的主动性与被动性;虚实空间人神变幻的同构性与象征性。其空间转换的表现手法精妙老道、流畅自然,为深入解读“三言”提供更加多样的路径和方法,且对小说的创作也是一个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三言 虚实空间 空间转换
下载PDF
冯梦龙尚真适俗的民歌观--以《挂枝儿》《山歌》为例
16
作者 郭超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4-40,共7页
冯梦龙在心学理论启蒙孕育下,构建其情教思想体系及文学观念,他所辑录的民歌专辑《挂枝儿》《山歌》,以人性为基础,还原民歌之文体地位;以“从俗谈”为原则,“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以情真为艺术核心,崇尚自然、抑止雕琢;以传播... 冯梦龙在心学理论启蒙孕育下,构建其情教思想体系及文学观念,他所辑录的民歌专辑《挂枝儿》《山歌》,以人性为基础,还原民歌之文体地位;以“从俗谈”为原则,“借男女之真情,发名教之伪药”;以情真为艺术核心,崇尚自然、抑止雕琢;以传播民歌为手段,施行教化、匡扶良俗,内蕴冯梦龙以情系理、理从情出情教思想的民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民歌观 《挂枝儿》 《山歌》
下载PDF
冯梦龙小说的域外传播--哈罗德·阿克顿人文性与唯美化的诠释
17
作者 陈夏临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41-48,共8页
英国汉学家哈罗德·阿克顿与北京大学英文系学生李宜燮合译冯梦龙“三言”作品,结集为《四则训诫故事》,在英语世界发表,拓宽西方世界了解冯梦龙“三言”作品的思想维度。阿克顿《四则训诫故事》的译作甄选视角,突出了冯梦龙“三言... 英国汉学家哈罗德·阿克顿与北京大学英文系学生李宜燮合译冯梦龙“三言”作品,结集为《四则训诫故事》,在英语世界发表,拓宽西方世界了解冯梦龙“三言”作品的思想维度。阿克顿《四则训诫故事》的译作甄选视角,突出了冯梦龙“三言”的人文主义精神,打破传统译著选材的伦理禁忌,使译本主旨更真实地反映“三言”的创作动因与人文风貌。阿克顿以其纯粹唯美主义文化思想,将“以诗译诗”翻译笔法与忠实原著中国风格的直译策略结合于译作中,使译文呈现浓郁的异域风情与绮艳文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四则训诫故事》 唯美主义 人文主义
下载PDF
冯梦龙《情史·情外类》之“外情观”
18
作者 李阳芷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17-22,共6页
冯梦龙《情史·情外类》之"外情"根据主角的身份,分为帝王与宠臣、权贵与弄童、彼此身份相当、人与精怪鬼神等几类,表现为绝对存在的权力关系、明显的男性中心意识、没有"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截然区... 冯梦龙《情史·情外类》之"外情"根据主角的身份,分为帝王与宠臣、权贵与弄童、彼此身份相当、人与精怪鬼神等几类,表现为绝对存在的权力关系、明显的男性中心意识、没有"同性恋"与"异性恋"的截然区分等方面的特点。书中体现的"外情观"是歌颂真情,反对负心和纵情,克制滥情。冯梦龙认为男男之间的真情值得被肯定;戏谑、讽刺有欲无情以及有欲有情而最终负心的故事;同时批判滥情现象,鄙弃昏聩之主和奸佞之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情史·情外类》 外情 同性恋
下载PDF
冯梦龙编剧学理论初探——以《墨憨斋定本传奇》为例诠释
19
作者 邹自振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9-15,共7页
冯梦龙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也是颇有成就的戏曲家。他自创传奇两种,整理改编《墨憨斋定本传奇》十二种,其曲论散见于他为改定本写的序和总评中,涉及编剧、表演、导演等诸多方面。他主张"曲以悦性达情"的创作意识,提出"... 冯梦龙是明末著名的文学家,也是颇有成就的戏曲家。他自创传奇两种,整理改编《墨憨斋定本传奇》十二种,其曲论散见于他为改定本写的序和总评中,涉及编剧、表演、导演等诸多方面。他主张"曲以悦性达情"的创作意识,提出"推陈致新""化腐为新"的理论主张,坚持"情节可观"的改编标准,并以"穷极离合之情"作为人物塑造的要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墨憨斋定本传奇》 编剧理论
下载PDF
冯梦龙“无讼”理念与当代法制文化的“两创”实践
20
作者 林松涛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16-22,共7页
明代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的"无讼"理念与价值在"三言"《智囊》《古今谭概》《情史》以及《寿宁待志》等诸多作品都有体现。冯梦龙在寿宁任知县时倡导"无讼"的实践较为完整地记载在《寿宁待志》中。这种&qu... 明代通俗文学大师冯梦龙的"无讼"理念与价值在"三言"《智囊》《古今谭概》《情史》以及《寿宁待志》等诸多作品都有体现。冯梦龙在寿宁任知县时倡导"无讼"的实践较为完整地记载在《寿宁待志》中。这种"无讼"理念在寿宁传承至今,仍有现实价值和借鉴意义。寿宁县人民法院法院立足地方,在传承中发展,努力挖掘冯梦龙"无讼"文化资源,借鉴冯梦龙的"无讼"理念与实践,提出了"源头预防、诉前布阵、简易审案、改革文书"的无讼新理念,建立有机统一、相互衔接的解决纠纷的"三级化讼"机制,努力实现司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研究 法制文化 “两创”实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