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歇性鼻饲联合冰刺激吞咽功能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张晓莉 徐茜 麻永花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鼻饲联合冰刺激吞咽功能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 目的:探讨间歇性鼻饲联合冰刺激吞咽功能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2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间歇性鼻饲联合冰刺激吞咽功能干预。比较两组血压水平、吞咽功能分级及反流、误吸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观察组反流、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间歇性鼻饲联合冰刺激吞咽功能干预在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吞咽功能,降低反流及误吸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间歇性鼻饲 冰刺激吞咽功能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酸冰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干预的效果
2
作者 辛辉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56-0059,共4页
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酸冰刺激疗法,对该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取自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酸冰刺激疗法,实验... 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酸冰刺激疗法,对该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10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取自本院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即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酸冰刺激疗法,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每组各50例。以治疗有效率、营养状态指标、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前两组营养状态指标对比差异小(P>0.05),实验组治疗后显高于参考组(P<0.05)。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对比差异小(P>0.05),实验组治疗后显高于参考组(P<0.05)。神经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对比差异小(P>0.05),实验组治疗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酸冰刺激疗法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表现出显著效果,对患者的营养状态指标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改善其吞咽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该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冰刺激疗法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治疗有效率 营养状态 吞咽功能障碍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电刺激联合冰刺激训练对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曹拂晓 张飞飞 +1 位作者 林其昌 陈洁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期197-198,208,共3页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冰刺激训练对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PE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及EICU住院的气管插管PED的患者60例,均接受干预训练,采用电刺激联合冰刺激干预30例(观察组),采用电刺... 目的探讨电刺激联合冰刺激训练对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PED)的疗效。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ICU及EICU住院的气管插管PED的患者60例,均接受干预训练,采用电刺激联合冰刺激干预30例(观察组),采用电刺激干预30例(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拔管后6h内(基线)及干预后1周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GUSS)量表进行吞咽功能评估,记录GUSS评分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拔管后6h内的GU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和对照组GUSS评分均高于干预前,观察组GU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电刺激联合冰刺激训练可改善气管插管拔管后患者吞咽障碍的程度,效果优于单一的电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冰刺激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冰刺激疗法对危重症患者口渴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冯会玲 崔娇 +3 位作者 马俊杰 王硕 周晓云 范晓华 《中国临床护理》 2023年第12期732-737,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冰刺激疗法对危重症患者口渴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INAHL、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冰刺激疗法对危重症患者口渴干预效果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 目的系统评价冰刺激疗法对危重症患者口渴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PubMed、CINAHL、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冰刺激疗法对危重症患者口渴干预效果的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3月31日。由2名经过培训的研究者对文献独立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研究,共计1117例危重症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冰刺激疗法能缓解危重症患者口渴程度[MD=-2.867,95%CI(-4.102,-1.632),P<0.001]及口干程度[SMD=-1.449,95%CI(-1.658,-1.240),P<0.001],改善口腔唾液pH值[MD=0.922,95%CI(0.824,1.021),P<0.001],不支持冰刺激疗法可以改善患者的口渴痛苦[SMD=-1.481,95%CI(-2.391,-0.571),P=0.050]。结论冰刺激疗法对危重症患者口渴有改善作用,能缓解危重症患者口渴、口干程度,改善其唾液pH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刺激疗法 危重症患者 口渴 口腔护理 META分析
下载PDF
三子利咽汤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 被引量:5
5
作者 桑穆惠 朱建 +1 位作者 徐浩刚 范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412-415,共4页
目的探讨三子利咽汤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营养管理、心理疏导及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餐前30 min予生理盐水进... 目的探讨三子利咽汤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营养管理、心理疏导及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对照组餐前30 min予生理盐水进行咽部冰刺激,观察组以三子利咽汤浓煎代替生理盐水,每日刺激2次,每次15 min,每周治疗5 d。4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生活质量及营养状况,疗程结束后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吞咽功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的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提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2组营养状况指标均明显提高,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22/30)(P<0.05)。结论三子利咽汤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能更有效缓解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营养状况,且操作简单易行,经济负担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训练 三子利咽汤 冰刺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梅 张娜 +2 位作者 贾茹 高琳琳 葛方方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究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究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对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以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女30例,男21例,年龄(63.52±9.63)岁;治疗组女31例,男20例,年龄(62.36±9.12)岁。对照组予以摄食训练,治疗组予以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比较两组患者训练前及治疗4周后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评分、舌骨喉复合体动度及不良事件。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训练前后治疗组的VFSS评分分别为(2.69±0.34)、(7.96±1.25)分,对照组分别为(2.85±0.41)、(5.62±1.02)分,训练前两组患者VF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VFSS评分均高于训练前,且训练后治疗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t=10.358,P<0.001)。两组患者训练前舌骨前移、舌骨上移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后,两组患者的舌骨前移、舌骨上移距离均高于训练前;且训练后治疗组舌骨前移、舌骨上移距离长于对照组(t=5.296、9.107,均P<0.001)。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96%(1/51),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73%(7/51),治疗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27)。结论咽部冰刺激联合摄食训练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吞咽功能,改善舌骨喉复合体动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咽部冰刺激 摄食训练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下载PDF
改良式口腔护理联合冰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宋雁 路法枝 秦沙沙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9期125-128,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口腔护理联合冰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6... 目的:探讨改良式口腔护理联合冰刺激在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3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60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改良式口腔护理联合冰刺激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吞咽功能、口腔致病菌检出率、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1个月后两组吞咽功能均显著改善,且研究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口腔致病菌检出率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较对照组(18.83%)低,满意度(96.67%)较对照组(81.6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个月后两组吞咽障碍生活质量量表(SWAL-QOF)评分均显著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式口腔护理联合冰刺激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留置胃管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口腔细菌定植,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满意度,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吞咽障碍 留置胃管 改良式口腔护理 冰刺激 吞咽功能
下载PDF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酸冰刺激疗法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作用
8
作者 曹慧 周晓茂 +2 位作者 胡臻妮 梁丽 黄志东 《西部医学》 2023年第10期1528-1532,共5页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与酸冰刺激相结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酸冰刺激治疗,观...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与酸冰刺激相结合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酸冰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分析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前蛋白(PAB)、转铁蛋白(TRF)、白蛋白(ALB)、血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淀粉样蛋白(Aβ1-42)、神经肽Y(NPY)、锥蛋白样蛋白1(VILIP-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吞咽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PAB、TRF、ALB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PAB、TRF、ALB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VFS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NIHS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VFSS/NIHSS升高/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APP降低、Aβ1-42升高(P<0.05),观察组APP/Aβ1-42降低/升高水平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NPY、VILIP-1、NSE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NPY、VILIP-1、NSE降低水平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比较发现,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酸冰刺激疗法有利于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同时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降低神经损伤,可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冰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神经损伤
下载PDF
吞咽治疗仪联合冰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韩海彬 申世军 赵瑞轩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治疗仪联合冰刺激对其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单纯给予吞咽治疗仪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在吞咽治疗仪基础上...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治疗仪联合冰刺激对其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0例单纯给予吞咽治疗仪治疗,设为对照组;40例在吞咽治疗仪基础上给予冰刺激,设为观察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SSA)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IOS)评分、营养状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发现,2组治疗前SSA评分、FIOS评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以及治疗期间呛咳误吸、胃管反流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单独发生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SA评分和治疗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FIOS评分、TC、TG、ALB、HB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治疗仪联合冰刺激治疗效果良好,可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恢复,提升患者进食能力,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更好的防范吞咽障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吞咽障碍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治疗仪 冰刺激 吞咽功能
下载PDF
间歇性鼻饲联合冰刺激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唐亚兰 石旋捷 唐翠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5期706-709,共4页
目的探讨间歇性鼻饲联合冰刺激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间歇性鼻饲联合冰刺激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及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间歇性鼻饲联合冰刺激训练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及误吸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营养状况各指标均有所升高,吞咽功能各指标评分明显降低;组间比较观察组营养状况各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而吞咽功能各指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误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鼻饲联合冰刺激训练可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态,提升患者吞咽功能,降低误吸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鼻饲 冰刺激训练 脑卒中 营养状况 吞咽功能
下载PDF
酸刺激与冰刺激改善吞咽障碍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文凤 张华芳 +1 位作者 李思涵 苏杰 《循证护理》 2023年第2期207-213,共7页
目的:比较酸刺激与冰刺激对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酸刺激与冰刺激改善吞咽障碍效果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 目的:比较酸刺激与冰刺激对吞咽障碍的改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酸刺激与冰刺激改善吞咽障碍效果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7月31日。2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酸刺激或酸冰联合刺激较冰刺激改善吞咽障碍的疗效更好[RR=1.25,95%CI(1.09,1.44),P=0.001];但酸刺激或酸冰联合刺激与冰刺激在缩短咽部转运时间[SMD=-0.16,95%CI(-0.34,0.03),P=0.10]、减少并发症发生率[RR=0.56,95%CI(0.24,1.30),P=0.18]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酸冰刺激比冰刺激改善吞咽障碍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维生素C和食醋是推荐的酸刺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激 冰刺激 吞咽障碍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下载PDF
早期介入冰刺激结合吞咽-摄食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群 韩金星 李慧 《循证护理》 2023年第21期3975-3978,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冰刺激结合吞咽-摄食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荣军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病人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蓝色球)62例接受常规...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冰刺激结合吞咽-摄食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荣军医院2019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病人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蓝色球)62例接受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红色球)62例在常规治疗及吞咽摄食训练基础上早期介入冰刺激训练,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吞咽-摄食功能、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洼田饮水试验、电视X线吞咽功能检查(VFSS)评分、总有效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介入冰刺激结合吞咽-摄食训练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病人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刺激 吞咽-摄食训练 脑梗死 吞咽障碍 吞咽功能 护理
下载PDF
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配合冰刺激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宋春荣 刘桂莲 +1 位作者 刘露 刘鑫 《安徽医专学报》 2023年第3期144-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配合冰刺激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计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胃管配合冰刺激,研究组给予间歇性经口置管...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配合冰刺激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计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胃管配合冰刺激,研究组给予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配合冰刺激,比较两组吞咽功能、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吞咽功能均得到改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Ⅱ级吞咽功能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水平均得到提高(P<0.05),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配合冰刺激干预,能够改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经口置管管饲法 冰刺激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下载PDF
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唐建香 瞿慧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8期2273-2275,共3页
目的:探究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 目的:探究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表(SWAL-QOL)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数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2例。两组患者入组后均根据实际病情及基础疾病予以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抗血小板、控糖降压、调脂等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常规组予以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予以咽部冰刺激联合吞咽功能训练,两组患者均于给药2周后评估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评估SSA评分及SWAL-QOL评分及组患者治疗期间、治疗2周后并发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SA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治疗后SSA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6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WAL-QOL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观察组治疗后SWAL-QOL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17,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37,P>0.05)。结论:吞咽功能训练基础治疗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有助于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 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 咽部冰刺激 吞咽功能训练 安全性
下载PDF
利咽启闭方冰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
15
作者 马静丽 王建晖 +1 位作者 冯雪 李彦杰 《中医研究》 2023年第10期50-53,共4页
目的:观察利咽启闭方冰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dysphagia after stroke,DAS)的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南石医院就诊的DAS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颅直... 目的:观察利咽启闭方冰刺激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dysphagia after stroke,DAS)的疗效。方法:选择南阳南石医院就诊的DAS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中风基础对症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治疗,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咽启闭方(药物组成:炒桃仁、红花、当归、桔梗、柴胡、枳壳、赤芍、法半夏、天麻、郁金、石菖蒲、僵蚕),加水煎药汁至30 mL,将无菌医用大棉签完全浸泡于所煎药汁中冰冻成型,并用其刺激患者颈前部、两侧腮部、口唇和口唇内、舌后2/3、悬雍垂、软腭、舌腭弓、咽腭弓、咽后壁等皮肤和皮肤黏膜,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每次30 min,每日1次,每周6次。两组均治疗20 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脱落9例,对照组脱落9例。治疗组治愈11例,显效14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24%(37/41);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70.73%(29/41)。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洼田饮水试验、微型营养评价量表、吞咽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利咽启闭方冰刺激联合tDCS治疗DAS有较好疗效,能改善中风后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药物安全可靠,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吞咽障碍 中风后 利咽启闭方 冰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电视荧光吞咽造影检查 洼田饮水试验 微型营养评价量表 吞咽生活质量量表
下载PDF
咽部冰刺激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16
作者 韩芳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11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观察咽部冰刺激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安阳市灯塔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 目的:观察咽部冰刺激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安阳市灯塔医院收治的76例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咽部冰刺激训练与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洼田饮水试验(WTDWT)]、舌骨—喉复合体动度(甲状软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舌骨前移、舌骨上移)、吞咽功能[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生活质量[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窒息)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WTD-WT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153,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甲状软骨前移、甲状软骨上移、舌骨前移、舌骨上移距离均显著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2、5.399、2.037、2.939,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SSA评分显著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7,P<0.05),两组患者SWAL-QOL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9,P<0.05)。治疗2周内,研究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29,P<0.05),两组患者营养不良、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61、1.013,P>0.05)。结论:咽部冰刺激训练联合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急性脑梗死继发吞咽障碍患者,疗效较好,有助于增强患者舌骨—喉复合体动度,促进其吞咽功能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部冰刺激 低频脉冲电刺激 急性脑梗死 吞咽障碍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冰刺激与门德尔松手法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效果
17
作者 梁志党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6期90-92,106,共4页
目的:观察冰刺激与门德尔松手法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 目的:观察冰刺激与门德尔松手法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该院收治的80例卒中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吞咽治疗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冰刺激和门德尔松手法治疗,两组均治疗10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吞咽障碍分级、荧光吞咽造影检查(VFSS)评分、环咽肌扩张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37/40),高于对照组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吞咽障碍分级、VF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环咽肌扩张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刺激与门德尔松手法联合吞咽治疗仪治疗环咽肌失弛缓症可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减少环咽肌扩张次数,安全性良好,效果优于单用吞咽治疗仪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咽肌失弛缓症 冰刺激 门德尔松手法 吞咽治疗仪 吞咽障碍
下载PDF
间歇性置管注食联合中药冰刺激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罗江萍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5期0090-0093,共4页
研究间歇性置管注食+中药冰刺激用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纳本院2021.02-2022.12的138例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间歇性置管注食干预)、研究组(间歇性置管注食+中药冰刺激干预),每组69例,观察组间干预效果。结... 研究间歇性置管注食+中药冰刺激用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纳本院2021.02-2022.12的138例卒中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间歇性置管注食干预)、研究组(间歇性置管注食+中药冰刺激干预),每组69例,观察组间干预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研究组干预后心率和呼吸频率更稳定,肺静态顺应性与血氧饱和度、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得分均更高,以上组间对比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 间歇性置管注食+中药冰刺激用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中效果良好,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相关性肺炎 中药 冰刺激 间歇性置管注食 预防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咽部肌群冰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莫健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0060-0063,共4页
主要分析在脑卒中后实施咽部肌群冰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效果,对其吞咽障碍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验样本共抽取60例,随机进行有效分组性处理,分为两组,其中... 主要分析在脑卒中后实施咽部肌群冰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效果,对其吞咽障碍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诊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实验样本共抽取60例,随机进行有效分组性处理,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常规治疗联合冰刺激治疗的设为对照组,组内有患者30例,另一组将实施咽部肌群冰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的设为观察组,组内同样有患者30例、比较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式后的差异情况。结果 有助于减少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误吸情况的发生、缩短住院周期、使满意度及临床疗效大幅提升,同时充分提高了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通过对两组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分析后得到,与对照组的有效率(76.66%)相比,观察组的有效率(96.66%)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样对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和住院时间对比分析后,对相关数据评析:观察组的分数相对更低(P<0.05);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后,对相关数据分析,观察组的分数更高(P<0.05);结论 将咽部肌群冰刺激联合电刺激治疗应用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中,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有效的减少患者误吸情况的发生,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长,而且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得到提高,而且使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咽 部肌群冰刺激 刺激 治疗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