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河源区冰缘环境沼泽的研究——献给竺可桢教授诞辰百周年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广友 邓伟 邵庆春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6-94,共9页
青藏高原腹部的长江河源区属千典型的现代冰缘环境,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中、低纬高原沼泽。沼泽的形成过程和类型特征与非冰缘区有明显不同,本文划分出10个主要沼泽类型,并阐述了生态结构特征。
关键词 沼泽 冰缘环境 河源 长江 竺可桢
下载PDF
中国天山高山冰缘环境中的寒冻风化剥蚀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耕年 熊黑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332-341,共10页
通过量测天山高山冰缘环境中崩落在公路上的寒冻风化碎屑,给出寒冻风化剥蚀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玉希莫勒盖达坂寒冻风化剥蚀率平均为0.0115m/a,哈希勒根达坂的平均剥蚀率是0.0014m/a,冰达坂的平均剥蚀率是0.0018m/a。对寒冻风化作用... 通过量测天山高山冰缘环境中崩落在公路上的寒冻风化碎屑,给出寒冻风化剥蚀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玉希莫勒盖达坂寒冻风化剥蚀率平均为0.0115m/a,哈希勒根达坂的平均剥蚀率是0.0014m/a,冰达坂的平均剥蚀率是0.0018m/a。对寒冻风化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海拔、坡向、温度和降水、岩性构造及地形条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环境 寒冻 风化 剥蚀作用 天山
下载PDF
高山冰缘环境中冰碛母质土壤的发生与演化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耕年 宋长青 熊黑钢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4-212,共9页
研究区位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冰缘环境中。末次冰期冰碛和新冰期冰碛上发育高山草甸土,海拔3000-3700m。小冰期冰碛上发育高山寒冻土,海拔3700-3800m。土壤的剖面结构、粘土矿物组成和... 研究区位于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海拔3000m以上的高山冰缘环境中。末次冰期冰碛和新冰期冰碛上发育高山草甸土,海拔3000-3700m。小冰期冰碛上发育高山寒冻土,海拔3700-3800m。土壤的剖面结构、粘土矿物组成和化学成分分析均表明土壤的发生演化与冰川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碛 土壤 粘土 冰缘环境 母质土壤 冰川地貌
下载PDF
天山高山冰缘环境中岩石漆的形貌、成分和成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傅海荣 刘耕年 +1 位作者 魏遐 张小咏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9-434,共6页
在乌鲁木齐河源海拔3800m以上的空冰斗内发育有黑色富Mn型岩石漆。运用特征元素浓度线扫描对岩石漆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寻了岩石漆与下伏基岩在成因上的关系;电镜扫描实验发现典型的葡萄状一半葡萄状一片状的表面微形态序列。实验... 在乌鲁木齐河源海拔3800m以上的空冰斗内发育有黑色富Mn型岩石漆。运用特征元素浓度线扫描对岩石漆表面成分进行了分析,并探寻了岩石漆与下伏基岩在成因上的关系;电镜扫描实验发现典型的葡萄状一半葡萄状一片状的表面微形态序列。实验结果显示,岩石漆的物质成分不可能来源于下伏基岩,而是外部来源;粘土矿物在岩石漆形成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岩石漆表面出现蜂窝状的溶蚀孔洞,可能是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及河谷后峡地区工业生产造成的酸性污染物传递到河源区对岩石漆化学腐蚀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环境 乌鲁木齐河源 空冰斗 岩石漆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部冬给措纳湖湖区冰缘环境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罗栋梁 金会军 +1 位作者 杨思忠 Bernd Wünnerman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35-940,共6页
冬给措纳湖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北部,湖区高寒沼泽、冰缘环境、冻土分布及其演化在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有其自身特点.为探讨冬给措纳湖湖区冻土分布及冰缘环境,2009年5月9—26日,对冬给措纳湖进行了考察,发现冻融草丘、冻胀丘遗迹... 冬给措纳湖位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东北部,湖区高寒沼泽、冰缘环境、冻土分布及其演化在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有其自身特点.为探讨冬给措纳湖湖区冻土分布及冰缘环境,2009年5月9—26日,对冬给措纳湖进行了考察,发现冻融草丘、冻胀丘遗迹、寒冻裂缝、热融洼地、古冻融褶皱等现代冰缘及古冰缘现象在湖区普遍存在.湖东、西岸的沼泽湿地中,热喀斯特发育明显,形成热融洼地和冻融草丘.湖北岸阶地及草场中存在零星和岛状冻土,经钎探表明,当时融化深度为0.3~0.8m,0.4m深度处冻土有胶结冰发育.湖东冲积平原的沼泽湿地中,冻融草丘和热融洼地存在;冻胀丘遗迹、寒冻裂缝在沼泽湿地边缘泥炭覆盖地存在.湖北岸二级阶地剖面发现古冻融褶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给措纳湖 冰缘环境 岛状冻土 泥炭丘遗迹 冻融褶皱 冻融草丘
下载PDF
南极大陆冰缘环境变迁与沿海盐湖生态特征 被引量:5
6
作者 王自磐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7-25,共9页
现代南极大陆冰缘地理地貌,形成于18000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南极大陆冰盖的退缩,以及随后的大陆均衡抬升和海平面变化等过程。研究表明,在维斯德福尔特丘陵地,这一过程仍在继续,并导致该区许多海生盐湖自然环境和理化因子的... 现代南极大陆冰缘地理地貌,形成于18000年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南极大陆冰盖的退缩,以及随后的大陆均衡抬升和海平面变化等过程。研究表明,在维斯德福尔特丘陵地,这一过程仍在继续,并导致该区许多海生盐湖自然环境和理化因子的改变,以及湖中生物的种群结构的变化和群落演替。本文通过对这些现象的剖析,阐明了南极大陆冰缘环境变迁的客观存在,为进一步研究南极乃至全球气候变化提供生态学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环境变迁 盐湖生态 大陆 冰缘环境
下载PDF
中国第四纪晚更新世晚期以来冰缘环境 被引量:1
7
作者 崔之久 宋长青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根据古植被、古动物的间接标志以及冰缘现象等直接标志为依据,认为把我国晚更新世多年冻土南界划到北纬39—40°最为合适。进入全新世中国北方的气候出现过明显的波动和干湿变化,在高温期时气温较现在高1—2℃,在小冰期气温较... 本文根据古植被、古动物的间接标志以及冰缘现象等直接标志为依据,认为把我国晚更新世多年冻土南界划到北纬39—40°最为合适。进入全新世中国北方的气候出现过明显的波动和干湿变化,在高温期时气温较现在高1—2℃,在小冰期气温较现在低2.0—2.5℃。这些变化对植被和动物的生存、迁移以及人类活动产生深刻的影响。此外,多年冻土下限和雪线高度与现代相比有明显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冰缘环境 石线 多年冻土 第四纪
下载PDF
泰山南坡沉积物特征及第四纪冰缘环境探讨
8
作者 郭慧玲 张建伟 +5 位作者 郭秀岩 高擎 申卫星 袁西龙 陈岩 王锡魁 《山东国土资源》 2012年第6期6-9,共4页
针对泰山第四纪冰川有无的争议,在泰山南坡采集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孢粉分析结果显示优势植物种群为"松属+中华卷柏+蒿属+藜科",指示的沉积环境为湿冷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石英颗粒表面,显示出边缘棱角清晰、具贝壳状断口... 针对泰山第四纪冰川有无的争议,在泰山南坡采集沉积物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孢粉分析结果显示优势植物种群为"松属+中华卷柏+蒿属+藜科",指示的沉积环境为湿冷环境。扫描电镜观察石英颗粒表面,显示出边缘棱角清晰、具贝壳状断口和解理片的冰川环境特征。通过热释光测试得样品年龄为(30.54±2.59)kaB.P.,相当于末次冰期主冰期中的Paudorf-Stillfried间冰阶。根据泰山现代气候环境推演泰山古气候温度和降水量,得出泰山地区在末次冰期时具备了形成冰川的基本气候条件。鉴于Paudorf-Stillfried间冰阶持续的时间较短,因此初步推断该沉积物指示的古气候环境为冰缘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特征 第四纪冰缘环境 指示意义 泰山南坡
下载PDF
黄山第四纪季风型冰缘环境探讨
9
作者 周秉根 《地球》 2000年第6期6-7,共2页
自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以来,学术界对黄山第四纪有无冰川作用争论很大。笔者在黄山第四纪古地理环境研究的基础上,认为黄山第四纪不具备冰川发育条件,而是一个季风型冰缘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关键词 第四纪 冰川遗迹 黄山 季风型冰缘环境 占地貌 古气候
原文传递
用GPR对冰缘环境冰川结构的形变填图
10
作者 何雪洲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动态》 2002年第2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探地雷达 GPR 冰缘环境 冰川结构 形变填图
下载PDF
黄山第四纪冰缘地貌特征与古环境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周秉根 《安徽师大学报》 1992年第1期68-74,共7页
黄山残留的第四纪冰缘地貌类型多样,有些类型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根据残留冰缘地貌的分布和地貌组合特征,结合古地理环境的分析,得出黄山第四纪冰期时,是属于我国东部海洋性高度冰缘区。
关键词 黄山 第四纪 冰期 季风型 冰缘环境
下载PDF
冰缘环境中的应用地球物理学
12
作者 吴永礼 《国外科技新书评介》 2010年第1期13-13,共1页
在冰冻地区科学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全球变暖引起的永久冻土层的消退、地表以下地层的性质和地表以下地层发生变化的过程,地球物理学技术能用来研究地面的冰和描述永久冻土的范围,但是,在山区和极地地区的勘测则需要传感器联结... 在冰冻地区科学中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如全球变暖引起的永久冻土层的消退、地表以下地层的性质和地表以下地层发生变化的过程,地球物理学技术能用来研究地面的冰和描述永久冻土的范围,但是,在山区和极地地区的勘测则需要传感器联结、数据获取与解释、反向处理程序、寒冷和偏远环境中的运筹等方面的专门技术,本书首先介绍主要的地球物理学方法,然后通过一些实例说明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这些实例都是由国际上著名的各种野外技术专家测量和撰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学 冰缘环境 应用 永久冻土层 技术专家 物理学方法 冰冻地区 全球变暖
原文传递
北京西山古山洪堆积——马兰砾石形成环境及年代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演俦 魏兰英 +2 位作者 尹金辉 尹功明 赵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1-620,共10页
在北京西山永定河支流清水河流域构成马兰台、燕家台、梁家台和青龙涧小台等台地的砾石堆积物可称之为马兰砾石。其岩性、岩相、地形和地貌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山洪泥石流沉积的特征。释光和1 4 C测年结果表明 ,马兰砾石形成于约 3... 在北京西山永定河支流清水河流域构成马兰台、燕家台、梁家台和青龙涧小台等台地的砾石堆积物可称之为马兰砾石。其岩性、岩相、地形和地貌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显示出山洪泥石流沉积的特征。释光和1 4 C测年结果表明 ,马兰砾石形成于约 30kaB .P .至约1 3kaB .P .,覆盖在马兰砾石之上的全新世复合古土壤发育于约 8kaB .P .至约 2 .5kaB .P .。马兰砾石上部及上覆古土壤的植物硅酸体组合反映 ,马兰砾石堆积时期研究区可能发育着以藜科、蒿属等草本植物为主的干旱 -半干旱草原植被 ;而全新世古土壤发育时期出现了森林或草原 -森林植被。马兰台、燕家台、梁家台和青龙涧小台等台地应是末次冰期盛冰阶冰缘气候环境中暴雨山洪事件的稀性泥石流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兰砾石年代 冰缘环境 古山洪泥石流堆积 全新世 古土壤 古环境
下载PDF
呼伦贝尔高平原全新世早晚期砂、土楔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被引量:11
14
作者 金会军 常晓丽 +2 位作者 郭东信 杨思忠 何瑞霞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5-779,共15页
砂、土楔等楔状构造是多年冻土曾经存在的可靠证据,其与多年冻土及年均地、气温度的关系也是重建古冰缘环境的依据。在呼伦贝尔高平原中南部的乌尔逊河、辉河、新巴尔虎东旗和鄂温克旗发现大量砂、土楔及伴生的冻融褶皱。通过对其形态... 砂、土楔等楔状构造是多年冻土曾经存在的可靠证据,其与多年冻土及年均地、气温度的关系也是重建古冰缘环境的依据。在呼伦贝尔高平原中南部的乌尔逊河、辉河、新巴尔虎东旗和鄂温克旗发现大量砂、土楔及伴生的冻融褶皱。通过对其形态、规模及围岩(土)结构分析,并根据楔内充填物及围土的^(14)C定年结果判断,砂楔形成于早全新世(约10.0~7.5kaB.P.),当时研究区年平均气温为-6.5~-7.0℃;土楔形成于晚全新世(约2.3~2.0kaB.P.),其时年平均气温为-5.0~-5.5℃。这表明,早全新世更为干寒,风沙堆积活跃,多年冻土分布广泛;进入晚全新世后,气候转暖,呼伦贝尔气温与现今大兴安岭北部(即满归以北)的年半均气温(-5.0~-5.4℃)大体相当。据此推测,当时呼伦贝尔高平原的冻土发育程度与满归以北地区现今大片多年冻土状况相似。早全新世砂楔(脉)形成时期气温比现今大兴安岭北部低1.5~2.0℃。依此可见,早全新世该区多年冻土地温低于现今大兴安岭北部的地温(-1.5~-2.0℃),冻土厚度超过80~1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高平原 砂、土楔 晚全新世 古气候和冰缘环境 冻土地温和厚度
下载PDF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区及拉尔敦达坂冰缘块体运动观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崔之久 熊黑钢 刘耕年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99-206,共8页
1986年以来对天山冰缘环境中的块体运动现象倒石堆、石冰川、活动层蠕动和泥流舌进行了观测研究。海拔3600—3950m之间倒石堆大量发育,按补给方式主要有雪崩型、崩落型和冲积型等,测得倒石堆表面运动速度平均3.15cm/a;前缘平均运动速度... 1986年以来对天山冰缘环境中的块体运动现象倒石堆、石冰川、活动层蠕动和泥流舌进行了观测研究。海拔3600—3950m之间倒石堆大量发育,按补给方式主要有雪崩型、崩落型和冲积型等,测得倒石堆表面运动速度平均3.15cm/a;前缘平均运动速度为2.22cm/a。石冰川大多由倒石堆演化而来,呈叶状,分布在3300—3950m之间,前缘运动速度平均21cm/a。海拔3460—3540m,坡度10—17°,坡向170—90°的活动层向坡下的平均蠕动速度为1.13cm/a。海拔2800—2900m的拉尔敦达坂朝北坡发育大量泥流舌,表面平均运动速度13.9cm/a,前缘前进的平均速度为2.76c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 运动 速度 冰缘环境
下载PDF
冰缘风沙地貌与沉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馨 李孝泽 +1 位作者 易朝路 朱志勇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9-210,共12页
冰缘风沙地貌与沉积是在冰缘寒冷干旱气候环境中,伴有冰川或冻融作用影响,主要由风沙作用形成的荒漠地貌.现代冰缘荒漠主要分布于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及中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部分温带沙漠也有古冰缘荒漠沉积分布.冰缘沙丘的规模一... 冰缘风沙地貌与沉积是在冰缘寒冷干旱气候环境中,伴有冰川或冻融作用影响,主要由风沙作用形成的荒漠地貌.现代冰缘荒漠主要分布于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及中低纬度的高海拔地区,部分温带沙漠也有古冰缘荒漠沉积分布.冰缘沙丘的规模一般较小,沙丘沉积富含腐殖质及冰粒,并兼具冻融和积雪层理构造等,砂的化学及物理成熟度较低.冰缘风沙沉积往往与邻近的其它沉积相伴生,如黄土、冰川、湖泊、海洋甚至火山碎屑,因而可参与区域气候、环境,尤其是古环流的恢复与重建,也可为研究温带荒漠在冰期时的演化提供参考.目前在冰缘沙漠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在确定冰缘荒漠的原因过程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更多工作有待进行.青藏高原腹地的普若岗日冰缘沙丘与戈壁,是我国典型的冰缘荒漠地貌与沉积,研究其地貌与环境过程,对丰富我国沙漠学研究内容和了解晚第四纪高原腹地气候、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沙漠环境 风沙地貌与沉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寒区环境考察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7
作者 常晓丽 金会军 +6 位作者 何瑞霞 杨思忠 于少鹏 吕兰芝 郭东信 王绍令 康兴成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6-182,共7页
由于东北地区最近150a来的显著气候变暖和清朝开禁政策以来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已经产生了显著变化.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和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及其寒区水文、生态环境的显著、急速恶化,继20世纪50—6... 由于东北地区最近150a来的显著气候变暖和清朝开禁政策以来强烈的人为活动影响,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已经产生了显著变化.由于社会经济活动日益增多和许多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及其寒区水文、生态环境的显著、急速恶化,继20世纪50—60年代大规模经济开发时的冻土研究高潮之后,东北地区冻土和寒区环境问题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重要问题.为研究中国-俄罗斯原油管道工程(漠河-大庆段)的气候变化与冻土退化对管道工程地基基础长期稳定性的影响问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在2007年7—8月组织了“大兴安岭多年冻土与环境”科学考察,考察的主要区域涉及大兴安岭西坡从漠河(不连续多年冻土区)至阿尔山(多年冻土南界和下界附近)以及东坡从漠河、大杨树(零星岛状多年冻土区)至嫩江平原北部大庆附近(季节冻土区).考察中发现多处重要古冻土遗迹和重新研究了乌玛和伊图里河不活动冰楔群,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以研究第四纪,特别是全新世以来,多年冻土和寒区环境演化和变化.考察过程中,对大兴安岭(漠河-黄岗梁)和长白山的针叶林优势种(兴安松和章子松)树木年轮进行了系统采样,以详细研究小冰期晚期以来的气候和环境变化.考察结果表明:最近50a来,受显著气候变暖和强烈人类活动影响,东北多年冻土已经产生显著退化,南界有较大幅度(40~120km)北移.根据最新预测表明,在未来50~100a气候变暖情景下,多年冻土将继续退化,但面积上的变化将较慢.这可能归结于东北地区较好的地表覆被条件和丰富的地下冰、雪盖减少,以及可能显著增强的西伯利亚-蒙古冷高压在冬季形成的强大、稳定和广泛的大气逆温层结对兴安-贝加尔型冻土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兴安-贝加尔型冻土 寒区环境演化冰缘现象 不活动冰楔群 砂(土)楔
下载PDF
冰缘带的隐秘花园(下)
18
作者 孙海 徐波 《花卉》 2015年第10期48-52,共5页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苏醒”的石块 能在冰缘带生存的高山植物精灵们为了消除冰缘环境的不利影响,纷纷演化出了一系列适应冰缘气候的独门绝技。高大的塔黄和雪莲演化出了独特的“温室”结构;扭连钱、雪兔子们为自己盖上了厚厚的“棉... 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苏醒”的石块 能在冰缘带生存的高山植物精灵们为了消除冰缘环境的不利影响,纷纷演化出了一系列适应冰缘气候的独门绝技。高大的塔黄和雪莲演化出了独特的“温室”结构;扭连钱、雪兔子们为自己盖上了厚厚的“棉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缘环境 花园 高山植物 演化 气候
下载PDF
再论青藏高原苔原:地球第三极地理极性之确认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广友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97-105,共9页
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苔原,关系到地球是否有地理意义的第三极——高极,因此其是全球地理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给出苔原定义的基础上,拟定了由5个要素组成的苔原环境指标组合。这5个要素分别是7月平均气温为0℃~10℃;位于冰盖或冰川外围... 青藏高原是否存在苔原,关系到地球是否有地理意义的第三极——高极,因此其是全球地理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给出苔原定义的基础上,拟定了由5个要素组成的苔原环境指标组合。这5个要素分别是7月平均气温为0℃~10℃;位于冰盖或冰川外围的冰缘区,寒冻强烈;存在多年冻土;土壤为寒冻土;植被无林。青藏高原7月平均气温介于0℃~10℃的范围约占高原面积的50.4%,为129.64×104 km2;在此范围内,山谷冰川广泛分布,现代冰缘环境典型,寒冻过程强烈;连续多年冻土占高原多年冻土面积的72.5%,土壤为寒冻土,且冰沼土发育;植被因海拔高度突破森林线而无林,仅有小灌丛、草类及苔藓等;因此,判定青藏高原存在苔原。青藏高原沼泽湿地植物多特有种,冻胀泥炭丘普遍,与多边形土等形成冻胀组合,构成沼泽苔原。高原外围山地发育山地苔原,中部发育高原苔原。青藏高原具有山原性质,因此有世界唯一的山原苔原,表现出苔原的多样性。中国除长白山、阿尔泰山和天山以外不存在苔原的传统观点是不正确的,青藏高原苔原才是中国苔原的南缘。高原苔原的发现将从地理环境上确认青藏高原全球第三极的地理极性,这对深化高原环境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原 青藏高原 多年冻土 冰缘环境 沼泽 判定指标
下载PDF
北京西山灵岳寺古冰川沉积物何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旭东 严富华 麦学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0-37,共8页
北京西山灵岳寺附近的第四纪沉积物不是真正的古冰川沉积物。该处山腰凹地中一套以粗大砾石为主的混杂堆积是较典型的复式稀性泥石流堆积体,其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前,而不是晚更新世末期产物。所谓晚更新世末期的冰川堆积体和冰蚀地貌,实... 北京西山灵岳寺附近的第四纪沉积物不是真正的古冰川沉积物。该处山腰凹地中一套以粗大砾石为主的混杂堆积是较典型的复式稀性泥石流堆积体,其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前,而不是晚更新世末期产物。所谓晚更新世末期的冰川堆积体和冰蚀地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晚更新世时期,北京西山地区属冰缘环境,而非冰川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气候 古孢粉 冰缘环境 更新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