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7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砂土中冲刷条件下三筒基础水平承载特性研究
1
作者 赵学亮 王鑫 +3 位作者 陈馨睿 隋淑环 沈侃敏 邓温妮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6,共13页
通过开展小比尺三筒基础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冲刷条件下三筒基础水平承载特性,建立数值模型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与扩展,分析水平和弯矩荷载下,冲刷率e和相对筒间距S/D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三筒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冲刷修正系数dhe、... 通过开展小比尺三筒基础承载力模型试验,研究冲刷条件下三筒基础水平承载特性,建立数值模型对模型试验结果进行验证与扩展,分析水平和弯矩荷载下,冲刷率e和相对筒间距S/D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提出三筒基础极限承载力的冲刷修正系数dhe、dme的计算方法;采用固定荷载比方法,通过数值模型计算M-H加载条件下三筒基础的破坏包络线,分析冲刷率e和相对筒间距S/D对复合加载特性的影响,提出冲刷条件下三筒基础M-H破坏包络线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冲刷条件下的三筒基础受水平和弯矩作用直至破坏的过程,经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失稳破坏3个阶段;三筒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随冲刷率e的增大而下降,且下降速率逐渐增大,相同长径比的三筒基础的水平极限承载力随相对筒间距的减小而降低;随着冲刷率e的提高,三筒基础的M-H破坏包络线向内移动,随着相对筒间距S/D增大,归一化破坏包络线呈上凸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筒基础 冲刷 极限承载力 弯矩承载力 冲刷修正系数 包络线
下载PDF
考虑端部形状影响的矩形桥墩局部冲刷试验研究
2
作者 魏松 苏陈 +3 位作者 方睿智 朱大勇 佘海强 童煜霄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文章以宽度相同、长度不同的矩形桥墩为研究对象,考虑矩形、圆端形、三角尖形3种典型端部形状,在铺设10 cm等厚定级配沙的矩形长直水槽内进行不同流速下桥墩局部冲刷室内试验,量测不同时刻桥墩周边测点流场、墩周冲刷坑深度等参数,结合... 文章以宽度相同、长度不同的矩形桥墩为研究对象,考虑矩形、圆端形、三角尖形3种典型端部形状,在铺设10 cm等厚定级配沙的矩形长直水槽内进行不同流速下桥墩局部冲刷室内试验,量测不同时刻桥墩周边测点流场、墩周冲刷坑深度等参数,结合基本理论对桥梁基础局部冲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圆端形和三角尖形端部桥墩墩前下降水流和墩周马蹄形涡流强度较矩形端部小;在相同条件下,圆端形端部桥墩最大冲刷坑深度相对于矩形端部桥墩减小34.9%,而三角尖形端部桥墩最大冲刷坑深度相对于矩形端部桥墩减小66.7%;在保证矩形桥墩长宽比L/B≥2的前提下,当弗劳德数Fr≤0.111时L/B越小,墩周冲刷破坏程度越小,而当0.148≤Fr≤0.185时则相反。根据河道不同流速合理选择墩型,能够更好地预防冲刷破坏。试验结果可为桥墩局部冲刷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冲刷试验 矩形端部桥墩 圆端形端部桥墩 三角尖形端部桥墩 最大冲刷坑深度
下载PDF
塔里木河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影响的现场试验
3
作者 宗全利 张禹洋 +3 位作者 唐瑞泽 汤骅 刘华利 李琳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43,共12页
为研究现场条件下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的定量影响,设计制作了冲刷试验装置,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选取了4个典型位置,开展了胡杨、芦苇、红柳和骆驼刺4种典型根系的18组土体起动切应力和冲刷系数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起动切应力随... 为研究现场条件下植被根系对河岸冲刷特性的定量影响,设计制作了冲刷试验装置,在塔里木河干流上游选取了4个典型位置,开展了胡杨、芦苇、红柳和骆驼刺4种典型根系的18组土体起动切应力和冲刷系数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起动切应力随根系含量增大基本呈幂函数关系增大,且相同根系含量对应起动切应力红柳最大,胡杨和骆驼刺次之,芦苇最小;分析了单位根系含量变化对起动切应力的影响效果,其顺序为骆驼刺>胡杨>红柳>芦苇。②建立了起动切应力与根系体积密度的定量关系式;根系的存在可以减小土体冲刷系数,其值随根系含量增大基本呈幂函数关系减小,且单位根系含量增加对冲刷系数的减小效果次序为骆驼刺>胡杨>红柳>芦苇。③建立了有、无根系影响的冲刷系数与起动切应力幂函数关系式,并与已有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试验结果与现有研究结果规律一致,但对应的系数和指数均有所差异。研究成果能为塔里木河植被护坡和河岸冲刷过程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特性 起动切应力 冲刷系数 植被根系 现场试验 塔里木河
下载PDF
冰盖下组合桥墩的局部冲刷特性及水力特性
4
作者 陈秉如 冀鸿兰 +3 位作者 高鹏程 李扒栓 罗红春 牟献友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0,68,共9页
为研究冰盖对组合桥墩局部冲刷及其周围流场分布的影响,基于动床冲刷试验,在不同覆盖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水流条件和桥墩尺寸对组合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建立了预测明渠水流与冰盖流条件下组合桥墩最大冲刷深度的经验方程,并通过ADV测量了... 为研究冰盖对组合桥墩局部冲刷及其周围流场分布的影响,基于动床冲刷试验,在不同覆盖条件下,分析了不同水流条件和桥墩尺寸对组合桥墩局部冲刷的影响,建立了预测明渠水流与冰盖流条件下组合桥墩最大冲刷深度的经验方程,并通过ADV测量了墩前的流场。结果表明:组合桥墩的冲刷模式与串列桥墩相似,最大冲刷深度始终出现在墩正前方;经验方程中来流水深、来流流速、桥墩尺寸、冰盖糙率均与最大冲刷深度呈正相关关系;在粗糙冰冰盖流条件下,墩前的垂向流速最大,导致其最大冲刷深度总是大于同等条件下的明渠水流和光滑冰盖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桥墩 局部冲刷 冰盖糙率 最大冲刷深度 水力特性
下载PDF
新型旋转减冲装置对桩基局部冲刷防护试验研究
5
作者 张竞 程永舟 +2 位作者 程海洋 郑余伟 吕行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8,274,共10页
为减轻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周围局部冲刷对其结构安全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旋转减冲装置。在波流水槽中开展物理模型试验,改变波流条件、装置安装高度、安装距离,记录桩周冲刷发展历时,运用激光地形仪扫描冲刷坑形态,分析各工况下冲... 为减轻海上风电单桩基础周围局部冲刷对其结构安全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旋转减冲装置。在波流水槽中开展物理模型试验,改变波流条件、装置安装高度、安装距离,记录桩周冲刷发展历时,运用激光地形仪扫描冲刷坑形态,分析各工况下冲刷坑形态差异,验证装置不同安装距离、安装高度下的冲刷防护效果,提出了不同安装位置下的防护效率公式。结果表明:新型旋转减冲装置具有较好的冲刷防护效果,本试验工况下,桩周最大冲刷深度可减小44%左右。装置安装距离对冲刷防护效果影响较小,波流作用下的冲刷防护效果受装置安装高度影响显著,冲刷防护效果随装置安装高度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流共同作用 冲刷防护 桩基础 冲刷深度 减冲装置
下载PDF
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演变过程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茜 卢金友 +2 位作者 周银军 柴朝晖 黄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26,共6页
为进一步认识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的演变过程,基于长江中游典型边滩形态参数,采用概化水槽试验对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交错边滩纵向、横向和平面冲淤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下,纵向上,沿程呈冲刷态势,流量越大,冲深越大(... 为进一步认识清水冲刷下顺直河道交错边滩的演变过程,基于长江中游典型边滩形态参数,采用概化水槽试验对不同流量条件下的交错边滩纵向、横向和平面冲淤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工况下,纵向上,沿程呈冲刷态势,流量越大,冲深越大(流量为215 L/s的深泓平均冲深约是流量为46.71 L/s的2.1倍),且大流量下深泓纵向比降变缓;横向上,边滩侧以冲刷为主,冲刷最大的位置在滩边附近,其它部位则呈冲刷—淤积—冲刷的变化规律(如流量为215 L/s时,2#断面边滩以外部分(0,2]h平均冲深约3.5 cm、(2,12]h平均淤高约0.5 cm、(12,21]h平均冲深约0.7 cm);平面上,边滩整体下移,变得细长,淤积主要发生在边滩下游1m范围内。此外,上游异岸边滩的存在初期会促使下游边滩淤积,而后加深下游边滩的冲刷,且对边滩坡脚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冲刷 交错边滩 冲淤变化 水槽试验 顺直河道
下载PDF
波流作用下单桩冲刷的水泥土防护技术研究及应用
7
作者 王栋 杜波 戴国亮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3期32-38,共7页
桩基础在服役期间遭受波流联合作用会发生冲刷现象,通常需要进行防护防止冲刷加剧。水泥加固土是一种新型的冲刷防护方法,首先通过大量的冲刷起动试验探讨了不同水泥掺入比、养护时间等条件下的水泥加固土的抗冲刷性能。随后开展了一系... 桩基础在服役期间遭受波流联合作用会发生冲刷现象,通常需要进行防护防止冲刷加剧。水泥加固土是一种新型的冲刷防护方法,首先通过大量的冲刷起动试验探讨了不同水泥掺入比、养护时间等条件下的水泥加固土的抗冲刷性能。随后开展了一系列水泥土防护单桩的冲刷水槽试验,得到了波流共同作用下不同防护范围的桩周局部冲刷深度的时程发展曲线,并通过试验前后的冲刷坑对比分析了不同防护厚度水泥土的防冲刷性能,最后提出了冲刷防护效率参数,更直观地评价了不同防护范围水泥加固土的冲刷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桩基础 局部冲刷 水泥加固土 冲刷防护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四圆柱基础冲刷问题数值模拟研究
8
作者 俞梅欣 杨皓然 +2 位作者 朱艳 李小军 韩兆龙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1期13-17,60,共6页
海上风电场的基础冲刷问题危害着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针对某海上风机四圆柱基础的冲刷问题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描述水流动力学,采用Exner方程描述水-泥沙交界面运动,采用浸入边界法描述水和泥沙的耦合作用。... 海上风电场的基础冲刷问题危害着整体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针对某海上风机四圆柱基础的冲刷问题开展数值模拟研究。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描述水流动力学,采用Exner方程描述水-泥沙交界面运动,采用浸入边界法描述水和泥沙的耦合作用。采用单桩冲刷算例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对于风机的四圆柱基础冲刷问题,研究了0°和45°来流作用下的基础冲刷问题。模拟结果显示,4个圆柱基础均有不同程度的冲刷深度,上游圆柱产生的涡流场会引起下游圆柱基础的进一步冲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基础冲刷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高速公路边坡冲刷防护施工技术研究
9
作者 张微 王睿 +2 位作者 徐峥嵘 焦素昌 王达锋 《交通世界》 2024年第4期118-120,共3页
为分析高速公路边坡冲刷防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量取边坡土样,测定土样原始质量参数;通过边坡模拟装置与降雨模拟装置,模拟高速公路边坡降雨变化情况;对边坡坡面受力进行分析,获取降雨冲刷阻碍土壤移动的力,并定性分析边坡防护形式,记... 为分析高速公路边坡冲刷防护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量取边坡土样,测定土样原始质量参数;通过边坡模拟装置与降雨模拟装置,模拟高速公路边坡降雨变化情况;对边坡坡面受力进行分析,获取降雨冲刷阻碍土壤移动的力,并定性分析边坡防护形式,记录边坡降雨冲刷防护的动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防护施工后,边坡泥土冲刷减少率最高可达-50.26%,最低为-20.41%,能够有效地抵抗雨水冲刷,保证边坡结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冲刷防护 边坡施工
下载PDF
跨海铁路桥梁深水基础冲刷数值模拟
10
作者 陈经伟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2,共4页
拟建头门港铁路支线(头门港站—头门港东站)二期工程位于浙江省东部海域,跨海铁路头门港大桥所在海域潮汐现象显著,波高较大,基础冲刷明显。首先选择7个典型桥墩,分别采用经验公式(孙志林公式和韩海骞公式)、JTG C30—2015《公路工程水... 拟建头门港铁路支线(头门港站—头门港东站)二期工程位于浙江省东部海域,跨海铁路头门港大桥所在海域潮汐现象显著,波高较大,基础冲刷明显。首先选择7个典型桥墩,分别采用经验公式(孙志林公式和韩海骞公式)、JTG C30—2015《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公式、美国HEC-18公式及数值模拟方法计算桥墩冲刷深度,基于百年一遇水位采用Das公式计算冲刷坑范围。然后采用半经验半理论的冲淤计算公式,计算冲淤平衡后水深变化量。通过与理论公式计算的局部冲刷深度对比,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用于桥墩局部冲刷分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不管桥墩承台顺桥向尺寸如何变化,孙志林公式和HEC-18公式计算的冲刷深度偏大,韩海骞公式计算值最小,因此桥梁设计时宜采用规范公式计算冲刷深度;总体上桥墩承台顺桥向尺寸越大,冲刷坑面积越大;桥梁建成后水深下降了0.3~0.7 m,一般冲刷深度在3~5 cm,故分析该桥址处局部冲刷时可不考虑一般冲刷的影响;承台顺桥向尺寸在8~11 m时,与孙志林公式计算的局部冲刷深度相比,数值模拟值和规范公式计算值更接近,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桥墩局部冲刷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桥梁 冲刷深度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桥墩 承台
下载PDF
局部冲刷下砂土中桩-盘复合基础V-H组合承载特性
11
作者 邹新军 涂欣瑶 陈顺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海上风电基础除承受复杂组合荷载作用外,也受波流冲刷作用.为探讨局部冲刷对砂土地基中V-H联合加载下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自行设计的室内水槽试验装置,完成了一系列冲刷及模型载荷试验,获得了复合基础冲刷前后的荷载... 海上风电基础除承受复杂组合荷载作用外,也受波流冲刷作用.为探讨局部冲刷对砂土地基中V-H联合加载下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承载特性的影响,基于自行设计的室内水槽试验装置,完成了一系列冲刷及模型载荷试验,获得了复合基础冲刷前后的荷载-位移曲线,经无量纲化处理与曲线拟合,得到复合基础承载包络线及其简化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表明:局部冲刷作用使复合基础的竖向及横向抗力明显降低,削弱程度分别约12.1%和26.9%.进一步分析表明:存在一个最优预加竖向荷载(V),其对复合基础的极限横向承载力起到最显著的增强效果;此外,局部冲刷作用导致V-H联合受荷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的承载包络线明显向内收缩,所提出的简化计算公式可供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基础 单桩-摩擦盘复合基础 局部冲刷 组合荷载 承载力包络线
下载PDF
磁偶极子单自由度定位河床冲刷监测方法研究
12
作者 杨则英 孙英琳 王成赫 《建筑技术开发》 2024年第4期105-108,共4页
为解决传统磁偶极子定位方法依磁力梯度张量反演磁偶极子位置,所需测量矩阵复杂的弊端,从磁偶极子空间分布模式出发,仅以单自由度的磁偶极子在某点处所产生的磁场三分量来定位磁偶极子。依据磁偶极子空间分布模式,推导单自由度磁偶极子... 为解决传统磁偶极子定位方法依磁力梯度张量反演磁偶极子位置,所需测量矩阵复杂的弊端,从磁偶极子空间分布模式出发,仅以单自由度的磁偶极子在某点处所产生的磁场三分量来定位磁偶极子。依据磁偶极子空间分布模式,推导单自由度磁偶极子的反演方程,实现了磁偶极子单自由度定位。在此基础上,基于推导的反演方程,将磁偶极子单自由度定位方法与重力驱动河床冲刷监测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河床冲刷监测方法,该方法可以通过单自由度反演公式反映河床冲刷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冲刷 反演方程 磁偶极子 重力驱动
下载PDF
基于GA-WNN的桥梁基础结构局部冲刷风险模糊评估方法
13
作者 戴隆强 《粉煤灰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145-149,共5页
针对难以获取冲刷灾害危险性指数、冲刷风险评估精度较低、桥梁基础结构突发坍塌风险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WNN的冲刷风险模糊评估方法。在分析桥梁基础结构局部冲刷机理后,采用GA-WNN网络构建冲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冲刷风险评... 针对难以获取冲刷灾害危险性指数、冲刷风险评估精度较低、桥梁基础结构突发坍塌风险较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GA-WNN的冲刷风险模糊评估方法。在分析桥梁基础结构局部冲刷机理后,采用GA-WNN网络构建冲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冲刷风险评估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计算模糊评估指标权值;采用冲刷灾害危险性指数来反映冲刷风险的程度,结合GA-WNN网络,校验矩阵的最大特征根,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实现了冲刷风险模糊评估算法设计。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在评估冲刷风险时,可以将相对误差控制在2%以内,大幅度提高了评估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WNN网络 模糊评估 局部冲刷 桥梁基础结构 风险评估 冲刷机理
下载PDF
桥梁基础冲刷深度计算及水毁防治措施研究
14
作者 宋洪霞 《交通世界》 2024年第9期176-178,共3页
从水流运动、泥沙运动、冲刷坑发育等方面总结了桥梁基础冲刷机理,以某高速公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规范法和数值模拟法在基础冲刷深度中的应用,并利用ANSYS15.0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分析了水流流速和泥沙粒径对最大冲刷深度的影响。同... 从水流运动、泥沙运动、冲刷坑发育等方面总结了桥梁基础冲刷机理,以某高速公路悬索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规范法和数值模拟法在基础冲刷深度中的应用,并利用ANSYS15.0软件建立计算模型,分析了水流流速和泥沙粒径对最大冲刷深度的影响。同时,提出铺设实体材料和设置围护结构两大类措施来提高基础防冲刷能力,研究成果可为桥梁基础抗冲刷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基础 冲刷机理 冲刷深度 工程实例 ANSYS软件 防治措施
下载PDF
水流强度对淹没式方桩局部冲刷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杜升涛 王超琳 +2 位作者 杨博 王振鲁 梁丙臣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00,共9页
为研究不同水流强度作用下淹没式方桩的局部冲刷特性及流场变化,开展了非均匀沙条件下的桩基局部冲刷试验,分析了桩周的冲刷地形、冲刷深度变化规律;利用OpenFOAM对不同水流强度下的桩周流场进行了模拟,讨论了桩前马蹄涡、桩周回流和下... 为研究不同水流强度作用下淹没式方桩的局部冲刷特性及流场变化,开展了非均匀沙条件下的桩基局部冲刷试验,分析了桩周的冲刷地形、冲刷深度变化规律;利用OpenFOAM对不同水流强度下的桩周流场进行了模拟,讨论了桩前马蹄涡、桩周回流和下降水流的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清水冲刷条件下,桩周的冲刷坑深度、沙丘高度和受冲刷影响区域大小均随水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平衡冲刷地形下,高水流强度冲刷后桩周流动更加复杂,冲刷坑内的涡流强度大幅度提高;当水流强度接近1时,粗颗粒泥沙对细颗粒的屏蔽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桩周最大冲刷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桩 局部冲刷 水流强度 流场特性 模型试验 OPENFOAM
下载PDF
钩环式护圈对冰盖下桥墩局部冲刷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牟献友 陈秉如 +3 位作者 高鹏程 李扒栓 罗红春 冀鸿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26,共9页
基于桥墩局部冲刷原理,在水平护圈防冲措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改变桥墩周围水流流态的新型防冲设施—钩环式护圈。为探究钩环式护圈对圆柱形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效果,采用不同形状的钩环式护圈进行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桥墩周围的... 基于桥墩局部冲刷原理,在水平护圈防冲措施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能改变桥墩周围水流流态的新型防冲设施—钩环式护圈。为探究钩环式护圈对圆柱形桥墩局部冲刷的防护效果,采用不同形状的钩环式护圈进行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分析了桥墩周围的冲刷特征和水力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钩环式护圈的高度为1 cm、角度为135°且安装在床面时,防护效果最好;与光墩相比,桥墩安装钩环式护圈后,最大冲刷深度最多可减小62.2%,桥墩底部垂向流速、垂向紊动强度均明显减小。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计算桥墩周围无量纲最大冲刷深度的经验方程,该方程对明流和冰盖条件下水流均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冲刷 钩环式护圈 冰盖 冲刷特征 水力特性 最大冲刷深度
下载PDF
黄河下游近期持续冲刷过程中床沙粗化特性分析
17
作者 曹玉芹 夏军强 +1 位作者 周美蓉 陈建国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2,共12页
床沙组成的变化影响悬沙沿程恢复及河床阻力变化。本文基于黄河下游7个水文站1999—2020年的实测床沙资料,计算了各水文断面不同粒径组床沙占比的年际变化,分析了近二十年持续冲刷过程中不同河型河段床沙的时空粗化特性,讨论了河床冲淤... 床沙组成的变化影响悬沙沿程恢复及河床阻力变化。本文基于黄河下游7个水文站1999—2020年的实测床沙资料,计算了各水文断面不同粒径组床沙占比的年际变化,分析了近二十年持续冲刷过程中不同河型河段床沙的时空粗化特性,讨论了河床冲淤过程对床沙粗化的影响。从时间来看,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不同时期床沙的粗化特点不同,拦沙初期(2000—2006年)急剧粗化,拦沙后期(2007—2020年)粗化放缓,高村站及上游各站床沙呈波动粗化,高村站以下则变化不大,且粗化程度最强处由游荡段向下游过渡段转移;从空间来看,床沙沿程细化,游荡段以极粗沙为主,过渡段以粗沙和极粗沙为主,弯曲段的中细沙不可忽视。拦沙初期各河段床沙组成的调整表现为中细均冲;拦沙后期则表现为中粗均冲,极粗沙占比增大,利津以上各站细沙占比不足5%,对悬沙的补给受限,中沙和粗沙仍经受冲刷,极粗沙对相应悬沙有较好补给作用。河段汛后床沙中值粒径与河床累计冲刷量呈良好的幂函数正相关关系,但拦沙后期床面已粗化到相当程度,河床冲淤对床沙粗化的影响受限。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近期整个黄河下游床沙的粗化现状及预测下游河道冲淤变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沙粗化 不同河型 补给受限 持续冲刷 黄河下游
下载PDF
持续冲刷期内黄河下游河床演变特点分析
18
作者 高璐 徐向舟 张红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9,共7页
基于2006年10月至2018年11月黄河下游12个典型断面观测数据,通过分析断面主槽平滩形态特征参数变化率及深泓线和主槽中心线的摆动强度,探讨了持续冲刷期内下游河床的调整变化过程及特点。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断面形态调整表现出既有横向... 基于2006年10月至2018年11月黄河下游12个典型断面观测数据,通过分析断面主槽平滩形态特征参数变化率及深泓线和主槽中心线的摆动强度,探讨了持续冲刷期内下游河床的调整变化过程及特点。结果表明:黄河下游断面形态调整表现出既有横向展宽又有冲深下切或淤高态势;河床平面摆动促进了断面主槽形态调整,河相系数变化率与深泓线和主槽中心线摆动强度均成正相关关系;来水来沙条件是主槽形态改变的主要驱动力,且可引起局部河段深泓线摆动强度增大。通过调整小浪底水库的运行模式及布设控导工程可进一步塑造并维持稳定的黄河下游中水河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河床冲刷 主槽断面形态 平面形态 水沙变化
下载PDF
考虑冲刷效应的大跨桥梁地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
19
作者 王亚伟 朱金 +3 位作者 郑凯锋 苏永华 郭辉 李永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331,共9页
为研究冲刷效应对地震与风联合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在已建立的地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基础上,利用p-y曲线(p为土阻力,y为变形)折减法考虑不同冲刷深度的桩土荷载-位移关系,根据桩土荷载-位移关系和冲刷深度更新桩基的... 为研究冲刷效应对地震与风联合作用下大跨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在已建立的地震-风-车-桥耦合振动分析模型基础上,利用p-y曲线(p为土阻力,y为变形)折减法考虑不同冲刷深度的桩土荷载-位移关系,根据桩土荷载-位移关系和冲刷深度更新桩基的侧向支撑刚度和长度,从而考虑了冲刷效应对大跨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并将模型应用到江顺大桥冲刷效应的分析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基础冲刷减弱了地基土对结构的侧向约束,从而降低结构的自振频率,侧向振型的自振频率最大降低6.01%;在运营车辆和风荷载作用下,基础冲刷对结构的振动响应影响很小;在地震发生后,基础冲刷会增大结构的横向振动,结构的横向位移响应极值最大增大9.1%,横向位移响应谱也相应增大,而对结构的竖向振动影响很小;基础冲刷可能减小车辆横向加速度的响应,车辆的横向加速度响应极值最大降低7.7%,对车辆的竖向振动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效应 P-Y曲线 大跨桥梁 地震-风-车-桥系统 耦合振动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动水压力与冲刷作用下桥墩结构体系屈曲分析
20
作者 黄艺 江胜华 谭宇光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93,共5页
为研究冲刷与动水压力耦合作用下桥墩结构体系屈曲荷载及影响因素,采用能量法推导冲刷作用下桥墩结构体系的屈曲荷载计算公式,与等效单柱模型及有限元法进行对比验证,并利用能量法公式分析了墩长、桩根数、土质类型、桩长等因素的影响... 为研究冲刷与动水压力耦合作用下桥墩结构体系屈曲荷载及影响因素,采用能量法推导冲刷作用下桥墩结构体系的屈曲荷载计算公式,与等效单柱模型及有限元法进行对比验证,并利用能量法公式分析了墩长、桩根数、土质类型、桩长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刷深度为0~15 m范围内,以有限元计算结果为基准,能量法的平均误差为9.97%,等效单柱法的平均误差为34.67%,能量法公式与有限元基本吻合;减少墩长、增加桩根数、选用正方形桩等可增加桥墩结构体系的屈曲承载能力;考虑4种河床土质时,桥墩结构体系的最佳桩长范围为22~26 m。研究结果可供河流冲刷下桥墩结构体系稳定性的工程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 冲刷 屈曲 能量法 有限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