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溢流诱发堤坝决口的破坏特性和冲刷模式研究
1
作者
刘希合
《吉林水利》
2023年第7期37-42,共6页
泄洪引起的堤坝溢流对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通过实验室堤坝模型试验,研究沉积物尺寸对动态横向加宽过程、决口特征和冲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细的沉积物显示出较高的抗侵蚀和抗破坏能力以及在基础处较高的抗冲刷能...
泄洪引起的堤坝溢流对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通过实验室堤坝模型试验,研究沉积物尺寸对动态横向加宽过程、决口特征和冲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细的沉积物显示出较高的抗侵蚀和抗破坏能力以及在基础处较高的抗冲刷能力,而较粗的沉积物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最大冲刷深度与沉积物粒径呈近似线性关系,且冲刷位置位于堤坝中心至坝趾方向。模型试验丰富了堤坝受冲刷作用下的水流泥沙运动规律的理论研究,为防洪减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堤坝
决口特征
平衡
冲刷模式
粒径
导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库溯源冲刷模式初探
被引量:
19
2
作者
张跟广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6-94,共9页
本文在原型观测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水库的溯源冲刷过程,认为水库溯源冲刷具有两种模式——“全程剥蚀”式溯源冲刷及“局部跌坎”式溯源冲刷,文中通过对一般水库淤积物粒径分布范围及淤积结构进行分析,选取了三组级配的沙样...
本文在原型观测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水库的溯源冲刷过程,认为水库溯源冲刷具有两种模式——“全程剥蚀”式溯源冲刷及“局部跌坎”式溯源冲刷,文中通过对一般水库淤积物粒径分布范围及淤积结构进行分析,选取了三组级配的沙样进行了水槽试验,由水槽斌验可知,当淤积体干容重小于1.2~1.25t/m^3时,溯源冲刷呈“全程剥蚀”式;当淤积体干容重大于1.2~1.25t/m^3时,溯源冲刷则呈“局部跌坎”式。这个结论已被一些水库实测资料验证是正确的。此外,文中还指出,目前用于溯源冲刷计算的数学模型只能用于“全程剥蚀”式溯源冲刷过程中,不能用于“局部跌坎”式溯源冲刷过程。而本文根据试验资料给出了后者的计算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库
淤积物
溯源
冲刷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降雨作用下裂隙红黏土边坡渗流特征与冲刷模式
被引量:
15
3
作者
曹硕鹏
付宏渊
+2 位作者
高乾丰
于光涛
曾铃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43,共11页
针对降雨作用下裂隙红黏土边坡失稳破坏问题,开展红黏土边坡裂隙演化、降雨入渗及冲刷模型试验,提出基于图像摄影识别技术的边坡裂隙特征及含水率分布定量表征方法,揭示红黏土边坡裂隙演化规律,分析裂隙发育程度与降雨强度对红黏土边坡...
针对降雨作用下裂隙红黏土边坡失稳破坏问题,开展红黏土边坡裂隙演化、降雨入渗及冲刷模型试验,提出基于图像摄影识别技术的边坡裂隙特征及含水率分布定量表征方法,揭示红黏土边坡裂隙演化规律,分析裂隙发育程度与降雨强度对红黏土边坡渗流特征与冲刷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作用下红黏土边坡表面裂隙发育,其中坡面裂隙发育最强烈,其最大裂隙平均宽度为4.1 mm,最大裂隙深度为7.7 cm,最大裂隙率为10.4%,但坡底子裂隙和分支裂隙发育最充分,且主裂隙最先出现于远离坡面处;降雨作用下,雨水极易沿坡表裂隙形成优势流迅速渗入边坡内部,使边坡含水率增加且呈不均匀分布,出现局部暂态饱和区;裂隙发育程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强均会提高前期降雨入渗速率,并增加最终降雨入渗深度,其中坡底处入渗深度最大;极端降雨对裂隙红黏土边坡冲刷作用明显,造成坡面松散层流失,坡底显现冲刷痕迹,坡脚局部发生滑动。基于图像摄影识别技术定量分析边坡含水率分布的方法简单有效,研究成果可为裂隙性红黏土边坡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裂隙红黏土
模型试验
渗流特性
冲刷模式
原文传递
题名
溢流诱发堤坝决口的破坏特性和冲刷模式研究
1
作者
刘希合
机构
济南鲁桥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出处
《吉林水利》
2023年第7期37-42,共6页
文摘
泄洪引起的堤坝溢流对社会、环境和基础设施造成巨大的破坏。通过实验室堤坝模型试验,研究沉积物尺寸对动态横向加宽过程、决口特征和冲刷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细的沉积物显示出较高的抗侵蚀和抗破坏能力以及在基础处较高的抗冲刷能力,而较粗的沉积物则表现出相反的特征。最大冲刷深度与沉积物粒径呈近似线性关系,且冲刷位置位于堤坝中心至坝趾方向。模型试验丰富了堤坝受冲刷作用下的水流泥沙运动规律的理论研究,为防洪减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堤坝
决口特征
平衡
冲刷模式
粒径
导槽
Keywords
Dam
Breach feature
Equilibrium scouring mode
Particle size
Guide groove
分类号
TV131.6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库溯源冲刷模式初探
被引量:
19
2
作者
张跟广
机构
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86-94,共9页
文摘
本文在原型观测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分析了水库的溯源冲刷过程,认为水库溯源冲刷具有两种模式——“全程剥蚀”式溯源冲刷及“局部跌坎”式溯源冲刷,文中通过对一般水库淤积物粒径分布范围及淤积结构进行分析,选取了三组级配的沙样进行了水槽试验,由水槽斌验可知,当淤积体干容重小于1.2~1.25t/m^3时,溯源冲刷呈“全程剥蚀”式;当淤积体干容重大于1.2~1.25t/m^3时,溯源冲刷则呈“局部跌坎”式。这个结论已被一些水库实测资料验证是正确的。此外,文中还指出,目前用于溯源冲刷计算的数学模型只能用于“全程剥蚀”式溯源冲刷过程中,不能用于“局部跌坎”式溯源冲刷过程。而本文根据试验资料给出了后者的计算模式。
关键词
水库
淤积物
溯源
冲刷模式
分类号
TV145.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雨作用下裂隙红黏土边坡渗流特征与冲刷模式
被引量:
15
3
作者
曹硕鹏
付宏渊
高乾丰
于光涛
曾铃
机构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4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38001,51878070,52078066,52078067,52008041)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JJ40576)
+3 种基金
湖湘青年科技创新人才项目(2020RC306)
湖南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2019SK2171)
长沙市杰出创新青年培养计划项目(kq1905043)
长沙理工大学“双一流”科学研究国际合作拓展项目(2019IC04)。
文摘
针对降雨作用下裂隙红黏土边坡失稳破坏问题,开展红黏土边坡裂隙演化、降雨入渗及冲刷模型试验,提出基于图像摄影识别技术的边坡裂隙特征及含水率分布定量表征方法,揭示红黏土边坡裂隙演化规律,分析裂隙发育程度与降雨强度对红黏土边坡渗流特征与冲刷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作用下红黏土边坡表面裂隙发育,其中坡面裂隙发育最强烈,其最大裂隙平均宽度为4.1 mm,最大裂隙深度为7.7 cm,最大裂隙率为10.4%,但坡底子裂隙和分支裂隙发育最充分,且主裂隙最先出现于远离坡面处;降雨作用下,雨水极易沿坡表裂隙形成优势流迅速渗入边坡内部,使边坡含水率增加且呈不均匀分布,出现局部暂态饱和区;裂隙发育程度和降雨强度的增强均会提高前期降雨入渗速率,并增加最终降雨入渗深度,其中坡底处入渗深度最大;极端降雨对裂隙红黏土边坡冲刷作用明显,造成坡面松散层流失,坡底显现冲刷痕迹,坡脚局部发生滑动。基于图像摄影识别技术定量分析边坡含水率分布的方法简单有效,研究成果可为裂隙性红黏土边坡灾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裂隙红黏土
模型试验
渗流特性
冲刷模式
Keywords
road engineering
cracked red clay
model test
seepage characteristic
scouring mode
分类号
U416.1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溢流诱发堤坝决口的破坏特性和冲刷模式研究
刘希合
《吉林水利》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水库溯源冲刷模式初探
张跟广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降雨作用下裂隙红黏土边坡渗流特征与冲刷模式
曹硕鹏
付宏渊
高乾丰
于光涛
曾铃
《中国公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