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时间分辨冷冻电子显微镜新方法
1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14-214,共1页
据Bhattacharjee S 2024年2月1日[Cell,2024,187(3):782-796.e23.]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时间分辨冷冻电子显微镜方法,并揭示了Hfl X介导的核糖体回收动态路径。所有生命过程都涉及细胞中分子之间的相互... 据Bhattacharjee S 2024年2月1日[Cell,2024,187(3):782-796.e23.]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基于微流控芯片的时间分辨冷冻电子显微镜方法,并揭示了Hfl X介导的核糖体回收动态路径。所有生命过程都涉及细胞中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核糖体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巨大分子机器,在将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时与转运RNA(tRNA)和多种蛋白质因子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动态路径 时间分辨 核糖体 遗传信息 分子机器 冷冻电子显微镜 蛋白质
原文传递
人釉原蛋白亮氨酸富集片段的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及其引导矿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田鲲 冯小云 +2 位作者 杜芹 廖楚航 任小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3-67,共5页
目的采用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体外重组的人釉原蛋白富亮氨酸片段(LRAP),分析其细微结构和聚集状态,结合矿化实验评估LRAP体外引导羟磷灰石生长的定向成核能力。方法人工合成LRAP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 Cold-SUMO行质粒构建,于宿主菌大肠杆... 目的采用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体外重组的人釉原蛋白富亮氨酸片段(LRAP),分析其细微结构和聚集状态,结合矿化实验评估LRAP体外引导羟磷灰石生长的定向成核能力。方法人工合成LRAP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 Cold-SUMO行质粒构建,于宿主菌大肠杆菌BL21plys中诱导表达并纯化,在冷冻电子显微镜下观察LRAP在p H值从3.5到8.0的环境中聚合自组装的过程,并在人工唾液中通过透射电镜观察羟磷灰石晶体的生长规律。结果通过原核表达成功得到纯度90%以上的LRAP蛋白提取物,当p H值为8.0时,LRAP能聚集成多聚体和纳米小球等功能结构,在人工唾液中能诱导羟磷灰石晶体生长成熟。结论作为简化的釉原蛋白功能域,LRAP兼备了自组装为纳米小球和c轴诱导晶体矿化的特性,可作为运用釉基质蛋白多聚物行无细胞修复牙体硬组织缺损的备选材料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子显微镜 釉原蛋白 釉原蛋白亮氨酸富集片段 羟磷灰石
下载PDF
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人釉原蛋白的自组装 被引量:1
3
作者 赖婷婷 陈亮 +1 位作者 张川 田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14-118,共5页
目的:采用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 TEM)体外观察人釉原蛋白的自组装过程,分析自组装各阶段蛋白的聚集状态及细微结构。方法:提取青少年下颌第三磨牙牙胚细胞总RNA,用RT-PCR获得人釉原蛋白基因全长,再与pMD19-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转入宿主菌E... 目的:采用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 TEM)体外观察人釉原蛋白的自组装过程,分析自组装各阶段蛋白的聚集状态及细微结构。方法:提取青少年下颌第三磨牙牙胚细胞总RNA,用RT-PCR获得人釉原蛋白基因全长,再与pMD19-T载体构建重组质粒,转入宿主菌E.coli Top10中诱导表达并纯化。冷冻电子显微镜观察pH值从3.5跃升至8.0时釉原蛋白发生自组装的聚合状态。结果:当pH值为8.0时在1~20 min内观察到釉原蛋白由低聚体逐步组装成多聚体、纳米球及纳米链等结构。结论:在适宜条件下,人釉原蛋白能分级组装成纳米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子显微镜 釉原蛋白 自组装
下载PDF
成熟登革病毒颗粒在中性培养条件下的冷冻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李鲲鹏 李茵茵 +3 位作者 李晶 魏伟 方美玉 刘建伟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542-1544,共3页
关键词 登革病毒 中性培养条件 冷冻电子显微镜 三维重构
原文传递
冷冻电子显微镜:打开生物分子结构大门的钥匙——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解读 被引量:6
5
作者 李川 王磊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0,共10页
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获得了原子级分辨率的蛋白质3D结构图,开启了揭秘生物分子结构测定的新时代;约阿希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研发了一种新的由2D结构图合成3D结构图的分析方法,... 理查德·亨德森(Richard Henderson)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首次获得了原子级分辨率的蛋白质3D结构图,开启了揭秘生物分子结构测定的新时代;约阿希姆·弗兰克(Joachim Frank)研发了一种新的由2D结构图合成3D结构图的分析方法,打破了生物样本排列规则、朝向固定、结构均一的限制;雅克·杜波谢(Jacques Dubochet)成功研发了可以迅速将液态水冷却成玻璃态水的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冰晶体分散电子束和破坏生物分子结构的问题。3位科学家因"为测定溶液中生物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而研发了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electron microscopy,简称为Cryo-EM)技术",荣获了2017年诺贝尔化学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化学奖 冷冻电子显微镜 生物分子结构测定
原文传递
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的冷冻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
6
作者 谢礼 张勤奋 +4 位作者 鲁兴萌 戴兴红 李鲲鹏 洪健 周雪平 《中国科学(C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8-774,共7页
应用冷冻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技术获得了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IFV)衣壳的三维立体结构.重构最终结果使用了5047个病毒粒子的数据.FSC曲线显示该重构结果的分辨率为18?.IFV的衣壳直径为302.4?,遵循拟T=3(P=3... 应用冷冻电子显微镜三维重构技术获得了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IFV)衣壳的三维立体结构.重构最终结果使用了5047个病毒粒子的数据.FSC曲线显示该重构结果的分辨率为18?.IFV的衣壳直径为302.4?,遵循拟T=3(P=3)二十面体对称.衣壳为单层,厚度15?,表面光滑致密,无明显突起或凹陷,无孔洞贯穿.将IFV衣壳结构与昆虫的类小RNA病毒-蟋蟀麻痹病毒(Cricket paralysis virus,CrPV)以及人小RNA病毒-人鼻病毒14(human rhinovirus14,HRV14)的衣壳进行比较,发现IFV衣壳结构与CrPV更为接近.与CrPV一样,IFV衣壳表面也缺少"Rossmann峡谷".同时预测了IFV结构蛋白VP2和VP3的肽链折叠拓扑结构,并对亚基在衣壳表面的分布位置进行了推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传染性软化病病毒(Infectious FLACHERIE virus) 冷冻电子显微镜 三维重构 肽链折叠
原文传递
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冷冻断裂法在生物样品观察中的应用
7
作者 黄克让 王珍 +3 位作者 陈蕾 崔凤展 彭潔莹 张敏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CAS 2022年第4期433-438,共6页
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Cryo-SEM)具有能在高真空状态下观察含水样品、分辨率高、制样简单快速、可对样品进行断裂刻蚀等优点,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有力工具.利用Cryo-SEM冷冻断裂法进行生物类样品表面形貌观察,既能观察到表面结构信息,又可... 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Cryo-SEM)具有能在高真空状态下观察含水样品、分辨率高、制样简单快速、可对样品进行断裂刻蚀等优点,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有力工具.利用Cryo-SEM冷冻断裂法进行生物类样品表面形貌观察,既能观察到表面结构信息,又可观察样品内部结构信息.以沙漠梭梭成熟分支中上部同化枝的植物样品和乳清蛋白纤维(WPIF)的液体样品为试验材料,对样品进行冷冻断裂处理,观察并对比冷冻断裂处理前后样品的结构.结果表明:植物样品冷冻断裂后在升华温度为-100℃、升华时间10 min、冷台温度为-175℃、观察电压5 kV的试验条件下可以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之间的细毛组织. WPIF冷冻断裂后在升华温度为-100℃、升华时间5 min、冷台温度为-175℃、观察电压5 kV的试验条件下可以观察到中链甘油三酯和蛋白纤维堆积而成的片层结构.未冷冻断裂处理的样品无法观察到以上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扫描电子显微镜 冷冻断裂 形貌观察 生物样品
下载PDF
两亲分子溶液聚集体结构的冷冻刻饰电子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郝京诚 黄建滨 +3 位作者 徐桂英 郑利强 刘维民 H.Hoffmann 《中国科学(B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73-279,共7页
利用冷冻刻饰电子显微镜(FF-TEM)技术研究了两亲分子溶液不同有序聚集体的结构,特别对一些两亲分子溶液体系形成的泡囊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聚集体结构的演变规律。对无剪切力下化学反应诱导L_3-相(海绵相)到层状Lα-相,手振荡层... 利用冷冻刻饰电子显微镜(FF-TEM)技术研究了两亲分子溶液不同有序聚集体的结构,特别对一些两亲分子溶液体系形成的泡囊结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探讨了聚集体结构的演变规律。对无剪切力下化学反应诱导L_3-相(海绵相)到层状Lα-相,手振荡层状Lα-相到多双层泡囊相及高剪切力作用下多双层泡囊相到单双层泡囊相的结构演变进行了冷冻刻饰电子显微镜追踪研究。首次报道了Zn^(2+)诱导的单链长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泡囊相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分子溶液 有序聚集体 冷冻刻饰电子显微镜 超分子自聚集体化学 剪切力 形成机理
原文传递
冷冻电镜成像中噪声的滤波方法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黄新瑞 李莎 高嵩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25-433,共9页
1冷冻电镜的发展背景在人类基因组测定之后,人们发现仅从基因组序列的角度无法完整、系统地阐明生物体的功能,因此,研究以蛋白质为主体的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尤其是生物大分子高分... 1冷冻电镜的发展背景在人类基因组测定之后,人们发现仅从基因组序列的角度无法完整、系统地阐明生物体的功能,因此,研究以蛋白质为主体的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尤其是生物大分子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研究甚至原子水平结构的研究[1-2]。透射电镜本质上有原子尺度分辨率的能力,但由于生物样品易受辐照损伤、图像衬度差、信噪比低的特点,使其对生物大分子的高分辨率结构解析比较困难[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子显微镜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成像 三维 信噪比
下载PDF
交叉学科冷冻透射电镜平台管理优化与实践
10
作者 李昂 卢静 张希浩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5-288,312,共5页
在学科交叉背景下,生物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平台在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极具特殊性和挑战性。针对传统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平台管理模式在学科交叉环境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运行团队“... 在学科交叉背景下,生物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平台在建设、运行、维护等方面极具特殊性和挑战性。针对传统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平台管理模式在学科交叉环境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运行团队“因学科施策”,在实验室安全、人员配置、预约机制、机时分配等方面提出差异化管理的优化策略并付诸实践。该方案的实施保证了设备的低故障率与高利用率,有效地平衡了参与交叉的各个学科的使用需求,为建立高效有序的新型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测试平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仪器平台 交叉学科 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冷冻电镜表征锂电池中的辐照敏感材料 被引量:2
11
作者 翁素婷 刘泽鹏 +7 位作者 杨高靖 张思蒙 张啸 方遒 李叶晶 王兆翔 王雪锋 陈立泉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60-780,共21页
冷冻电镜(cryo-EM)是表征辐照敏感材料的有力工具,已经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并在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同年,冷冻电镜首次被应用于观察金属锂的纳米结构,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结果,从此也在电池领域备受关注和蓬... 冷冻电镜(cryo-EM)是表征辐照敏感材料的有力工具,已经在生命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认可,并在2017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同年,冷冻电镜首次被应用于观察金属锂的纳米结构,取得了一些前所未有的结果,从此也在电池领域备受关注和蓬勃发展。冷冻或低温不仅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能电子束对样品造成的辐照损伤,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样品的反应活性,提高样品的稳定性。冷冻电镜可以为辐照敏感材料提供纳米甚至是原子尺度的微观结构信息。本文重点介绍了冷冻电镜在表征锂电池中辐照敏感材料的相关应用和成果,包括冷冻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cryo-FIB-SEM)和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以便读者了解冷冻电镜在解析电池工作机理和指导材料结构设计等方面发挥的优势和作用。随后,展示了冷冻电镜在金属锂的沉积/溶解行为、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的纳米结构、亲锂材料的储锂机理、全固态电池中固-固界面以及正极材料表面的固体电解质界面(CEI)膜等方面的应用与研究成果。最后,展望了冷冻电镜在未来的技术发展及其在电池领域的潜在应用与机遇。冷冻电镜技术的发展将有助于解析电池材料与界面结构,了解电池运行和失效机制,从而促进高比能和高安全性电池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镜(cryo-EM) 冷冻聚焦离子束-扫描电子显微镜(cryo-FIB-SEM) 冷冻透射电子显微镜(cryo-TEM) 金属锂电池 固体电解质界面(SEI)膜 正极电解质界面(CEI)膜
下载PDF
北大冷冻电镜全原子动力学分析进入新阶段
12
作者 王郁 《中国科技财富》 2019年第4期92-93,共2页
今年1月4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毛有东课题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底物结合的人源26S蛋白酶体的冷冻电镜结构和动力学》的长论文,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和机... 今年1月4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定量生物学中心毛有东课题组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底物结合的人源26S蛋白酶体的冷冻电镜结构和动力学》的长论文,通过冷冻电子显微镜和机器学习技术的结合,解析了人源蛋白酶体26S在降解底物过程中的七种中间态构象的高分辨(2.8-3.6埃)精细原子结构,局部分辨率最高达到2.5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分析 冷冻电镜 原子结构 26S蛋白酶体 国家重点实验室 冷冻电子显微镜 机器学习技术 介观物理
下载PDF
蛋白质三维结构解析的方法
13
作者 徐甲强 崔倩倩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6-124,共9页
三维结构是生物大分子功能分析的基础.对生物大分子的原子框架深入研究可以确定其结构、功能和进化的根源,有助于指导疾病的治疗以及靶向药物的开发.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承担者和体现者,对蛋白质结构的解析是阐明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 三维结构是生物大分子功能分析的基础.对生物大分子的原子框架深入研究可以确定其结构、功能和进化的根源,有助于指导疾病的治疗以及靶向药物的开发.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承担者和体现者,对蛋白质结构的解析是阐明其发挥功能的分子机制的前提.从原理、发展历程及优缺点等方面对现有的4种蛋白质结构解析方法进行了简要概述,即X射线衍射法、核磁共振法、冷冻电子显微镜法以及基于大数据进行蛋白质结构预测的AlphaFold人工智能系统,旨在回顾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目前蛋白质结构解析的发展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三维结构 X射线衍射 核磁共振 冷冻电子显微镜 AlphaFold
下载PDF
第二十一届现代科学仪器前沿技术研讨会及展览会(FTMSI)会议通知(第一轮)
14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科学仪器对于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的产出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体现和决定了科学技术的高度。近年来,超分辨荧光显微镜、冷冻电子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研究发现先后获得诺贝尔奖。世界主要国家对科学仪器的发展都高度重视,我国在“十... 科学仪器对于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的产出至关重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体现和决定了科学技术的高度。近年来,超分辨荧光显微镜、冷冻电子显微镜等科学仪器的研究发现先后获得诺贝尔奖。世界主要国家对科学仪器的发展都高度重视,我国在“十二五”时期启动了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十年来共计立项900余项,这些项目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科学仪器研发能力和生产制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仪器设备 现代科学仪器 科研成果 仪器研发 诺贝尔奖 前沿技术 荧光显微镜 冷冻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细胞质多角体病毒的高分辨成像及其三维重构的初步结果(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梁玉尧 Joanita Jakana +3 位作者 余学奎 Wah Chiu 张景强 周正洪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30,共5页
使用装有液氦冷却的冷冻样品支架的 30 0kV场发射冷冻电子显微镜拍摄了细胞质多角体病毒 (CPV) ,对这些电镜照片的频谱分析显示图像分辨率优于 0 6nm。我们的三维重构结果使用了最新设计的图象管理和二十面体重构系统 (IMIRS)软件包 ,... 使用装有液氦冷却的冷冻样品支架的 30 0kV场发射冷冻电子显微镜拍摄了细胞质多角体病毒 (CPV) ,对这些电镜照片的频谱分析显示图像分辨率优于 0 6nm。我们的三维重构结果使用了最新设计的图象管理和二十面体重构系统 (IMIRS)软件包 ,这是第一个基于Microsoft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冷冻电镜三维重构软件包。从得到的一个初步的CPV三维结构 ,可以看出CPV是具有T =1的病毒壳体 ,它的核心半径为 2 8 5nm ,在二十面体的顶点有十二个具有五次对称的突起 ,使它的半径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多角体病毒 高分辨成像 三维重构 冷冻电子显微镜 CPV 图像管理 频谱分析
下载PDF
解析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蛋白的三维构造
16
作者 杨智 《科学》 2015年第6期23-23,共1页
据英国Nature(2015)doi:10.1038/nature15247报道,清华大学的肖百龙、高宁和杨茂君等人运用蛋白质工程、X射线晶体学、单粒子低温冷冻电子显微镜和活细胞免疫染色等项技术.以中等分辨水平解析了压力蛋白1离子通道的全分子结构。
关键词 通道蛋白 离子通道 三维构造 解析 机械力 冷冻电子显微镜 敏感 X射线晶体学
下载PDF
《自然》发布2020年值得关注的生物技术
17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第2期36-38,共3页
2020年1月21日,全球顶级杂志《自然》(Nature)发表综述文章,“Technologies to watch in 2020”,请七位行业思想领袖预测技术发展将在今年产生的重大影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宏伟教授:更好地冷冻电镜样品在两到三年中透射式冷冻电... 2020年1月21日,全球顶级杂志《自然》(Nature)发表综述文章,“Technologies to watch in 2020”,请七位行业思想领袖预测技术发展将在今年产生的重大影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宏伟教授:更好地冷冻电镜样品在两到三年中透射式冷冻电子显微镜(cryogenic electron microscopy,cryo-EM)将成为解密大分子结构的最强大工具。这些结构对于理解生化机制和药物开发至关重要,而更有效地解析它们的方法可以加快此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结构 冷冻电镜 王宏伟 生化机制 值得关注 透射式 药物开发 冷冻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Protein Dynamical Structure Revealed by Temperature-jump Time-resolved Infrared Spectroscopy
18
《Bulletin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2014年第3期251-251,共1页
Protein could carry out its biological function only when it is folded into the right conformation,and the conformation might be changing during the activation process,therefore protein dynamical structure provides a ... Protein could carry out its biological function only when it is folded into the right conformation,and the conformation might be changing during the activation process,therefore protein dynamical structure provides a key clue to understand its function.Although many protein static structures have been resolved by X-ray crystallography,2D NM and cryoelectron microscope at atomic level,the static structure could be different from the dynamical structure,especially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In their continuous effort to study the protein dynamical structure with temperature-jump time-resolved infrared spectroscopy(Biophys.J.2007,93,2756–2766;Biophys.J.2009,97,2756–2766),a team lead by Prof.WENG Yuxiang from the Institute of Physics(IOP),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recently collaborated with Prof.CHA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红外光谱 蛋白质 动力结构 冷冻电子显微镜 动力学结构 显示 温度 X射线晶体学
下载PDF
Surfactant-free oil/water and bicontinuous microemulsion composed of benzene,ethanol and water 被引量:2
19
作者 Fei Song Jie Xu Wan Guo Hou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0年第7期880-883,共4页
通常,微乳液由油组成,水,表面活化剂并且有时 cosurfactant。此处,我们报导新奇没有表面活化剂的微乳液(作为 SFME 表示了) 没有 amphiphilic 的苯,水和乙醇镇静传统的表面活化剂的分子的结构。第三的系统的阶段行为被调查,发现... 通常,微乳液由油组成,水,表面活化剂并且有时 cosurfactant。此处,我们报导新奇没有表面活化剂的微乳液(作为 SFME 表示了) 没有 amphiphilic 的苯,水和乙醇镇静传统的表面活化剂的分子的结构。第三的系统的阶段行为被调查,发现在第三的阶段图有一个单相的区域和一个二阶段的区域。电的传导性测量被采用调查单相的区域,和 bicontinuous microregion 的 microregion, benzene-in-water (O/W ) 微乳液 microregion 被识别,它被结冰破裂传播证实电子显微镜学(FF-TEM ) 观察。微乳液微滴的尺寸在 20 鈥 ? 的范围是 0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 组成 乙醇 传统表面活性剂
下载PDF
In-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Non-aqueous Nano-dispersion Systems by Freeze-etching TEM and Comparative Study with Laser Scattering Method
20
作者 欧忠文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432-436,共5页
In-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non-aqueous nano-dispersion systems(NANDS) by freeze-etch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FETEM) was reported.To improve just-for-once successive rate of specimen preparation and get go... In-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non-aqueous nano-dispersion systems(NANDS) by freeze-etch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FETEM) was reported.To improve just-for-once successive rate of specimen preparation and get good characterization results,an improving specimen preparation method of freezing etching was developed.Size,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y of NANDS were directly visualized.Some information of particle dispersion feature and particle density can also be obtained.Reproductivity of the FETEM characterization is excellent.Comparing with laser scattering method,which is liable to give positive error especially for small size particle anchoring disperser,FETEM characterization can give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 of particle size.Moreover,FETEM can give dispersion feature of nanoparticle in non-aqueous medi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蚀刻透射电子显微镜 激光散射法 分散系统 纳米颗粒 原位表征 非水介质 粒子密度 样品制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