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热负载红外探测器渐变壁厚冷指结构设计
1
作者 岳晨 闫杰 +1 位作者 王冠 方志浩 《红外》 2025年第4期27-32,共6页
随着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研制水平的提高,对杜瓦结构提出了低漏热的需求。通过力学仿真与传导热负载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低热负载红外探测器渐变壁厚冷指结构设计,并探究了渐变壁厚冷指的外径渐变位置对力学可靠性与传导漏热的影响。结果表... 随着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研制水平的提高,对杜瓦结构提出了低漏热的需求。通过力学仿真与传导热负载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低热负载红外探测器渐变壁厚冷指结构设计,并探究了渐变壁厚冷指的外径渐变位置对力学可靠性与传导漏热的影响。结果表明,若采用大量级振动条件,则渐变壁厚冷指的外径渐变位置可适当上移,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若采用小量级振动条件,则外径渐变位置可适当下移。在满足力学可靠性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热负载,并进行了组件优化验证。该结构在保证力学可靠性的前提下,可将杜瓦静态热负载降低15%~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冷指 传导热负载
下载PDF
冷指结晶法去除LiCl熔盐中的碱土金属Sr、Ba
2
作者 林钦 王玉娇 +6 位作者 程明 孙波 付海英 窦强 周金豪 周再春 刘秋华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6,共10页
快堆乏燃料干法后处理中会产生含多种金属元素的LiCl废盐,分离废盐中的金属杂质既可净化熔盐,有利于盐的循环利用,又可减小废盐量,实现废物最小化。利用自行研制的冷指结晶装置,探索了LiCl熔盐中Sr、Ba两种碱土金属的分离和分离中的影... 快堆乏燃料干法后处理中会产生含多种金属元素的LiCl废盐,分离废盐中的金属杂质既可净化熔盐,有利于盐的循环利用,又可减小废盐量,实现废物最小化。利用自行研制的冷指结晶装置,探索了LiCl熔盐中Sr、Ba两种碱土金属的分离和分离中的影响因素,并结合Fluent软件模拟确定较佳的分离工艺,进一步明确LiCl分离碱土金属的规律。研究表明,影响冷指结晶法分离效果的主要因素为熔盐初始温度,当熔盐温度高于660℃时,Sr、Ba去除率较佳;同时发现熔盐中Sr、Ba含量低于0.55%(w/w)时,其去除效率均可超过80%。进一步研究发现熔盐晶体不同部位的Sr、Ba去除效果不同,其中结晶盐顶部的杂质分离效果最佳,底部及内层的熔盐分离效果较差。含有Sr、Ba的LiCl熔盐较佳分离条件为温度660~670℃,气体流速10 L·min^(−1),生长时间20 min,此时LiCl盐中Sr、Ba的去除率可达90%。实验结果证实了冷指结晶法从电解质废熔盐中纯化溶剂盐的可行性,可为纯化废盐、实现熔盐的重复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Cl熔盐 冷指 碱土金属 分离
原文传递
基于TC4/Ni杜瓦冷指焊缝微观组织及接头结构的研究
3
作者 沈练 李冉 +4 位作者 魏超群 赵维艳 朱鹏飞 徐世春 戚雁武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5,共8页
针对微型节流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冷指,选取TC4/Ni的钎焊形式,从钎焊方法和钎料类型的焊缝微观组织以及接头结构设计的可靠性等方面对TC4/Ni的钎焊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应力、形变和降温时间仿真以及防锈蚀分析结果,研... 针对微型节流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冷指,选取TC4/Ni的钎焊形式,从钎焊方法和钎料类型的焊缝微观组织以及接头结构设计的可靠性等方面对TC4/Ni的钎焊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应力、形变和降温时间仿真以及防锈蚀分析结果,研究TC4/Ni冷指端面结构钎焊工艺具有一定工程实用意义;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高温真空钎焊+AgCu28钎料组合的较佳工艺方案,满足对控制元素偏析和减少焊接脆性相生成的目的;同时综合考虑钎透率、充耐压试验及剪切强度测试的结果,确定锥形焊缝为较佳焊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瓦冷指 真空钎焊 TC4钛合金
下载PDF
油包水型乳状液蜡沉积冷指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鹏宇 姚海元 +3 位作者 宫敬 杨威 周元欣 刘慧姝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采用我国某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作为实验介质,利用蜡沉积冷指实验装置研究了油包水型乳状液蜡沉积量随含水率和剪切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高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探讨了沉积物碳数分布随乳状液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切条件下油... 采用我国某油田生产的高含蜡原油作为实验介质,利用蜡沉积冷指实验装置研究了油包水型乳状液蜡沉积量随含水率和剪切强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高温气相色谱分析技术探讨了沉积物碳数分布随乳状液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剪切条件下油包水型乳状液蜡沉积量随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随着剪切强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含水率和剪切强度对沉积物的碳数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而沉积物的碳数分布对沉积层的硬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清管的难易程度。这些研究结论为今后开展油-水两相蜡沉积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水型乳状液 蜡沉积冷指实验 含水率 剪切强度 碳数分布
下载PDF
红外探测器用微型杜瓦冷指结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林日东 王鑫 孟令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206-1208,共3页
文章介绍采用MSC.PATRAN 2006和MSC.NASTRAN 2006用于对封装红外探测器的微型杜瓦冷指结构进行力学和热学分析的方法,从而获得冷指薄壁部分壁厚的优化设计。
关键词 红外探测器 微型杜瓦 冷指结构 优化设计
下载PDF
蒙特卡罗方法调整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的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徐翠华 王思广 +3 位作者 周强 张庆 任天山 耿秀生 《中国辐射卫生》 2003年第4期203-204,共2页
目的 用蒙特卡罗(MC)方法计算效率和实测效率的比较,调整HPGe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提高MC方法计算HPGe探测器γ射线探测效率的准确度。方法 在理论分析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对γ射线探测效率影响的基础上,用^(137)Cs刻度源在... 目的 用蒙特卡罗(MC)方法计算效率和实测效率的比较,调整HPGe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提高MC方法计算HPGe探测器γ射线探测效率的准确度。方法 在理论分析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对γ射线探测效率影响的基础上,用^(137)Cs刻度源在不同距离处实际测量HPGe探测器的效率,并将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调节前、后计算效率与实测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调节前与调节后相比,理论计算与实测效率相对偏差的平均值由5.301%提高到3.937%。结论 相对偏差的明显改善,不仅增强了MC软件的模拟计算功能,也提高了放射性测量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死层厚度 冷指尺寸 高纯锗探测器 Γ射线
下载PDF
冷指实验研究碳酸钡结垢规律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振 王丽玲 《当代化工》 CAS 2014年第2期194-197,共4页
污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碳酸钡、硫酸钡、镁盐、硫酸锶等。国内外学者对碳酸钙结垢规律的研究很多,对碳酸钡的研究相对较少一些。通过冷指实验,控制离子浓度、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以及溶液的过饱和度,以研究这些... 污垢中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碳酸钡、硫酸钡、镁盐、硫酸锶等。国内外学者对碳酸钙结垢规律的研究很多,对碳酸钡的研究相对较少一些。通过冷指实验,控制离子浓度、反应温度、pH值、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以及溶液的过饱和度,以研究这些参数对碳酸钡结垢的影响。结果表明,碳酸钡垢的生长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减小,pH为9时最小,浓度对其生长速率的影响不甚明显。利用冷指实验研究碳酸钡结垢规律是一种较新的方法,其研究成果为油田除垢防垢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指 碳酸钡 结垢 规律
下载PDF
同轴型HPGe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的调整
8
作者 张建芳 特木尔巴根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960-963,共4页
利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和实验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晶体死层厚度及冷指尺寸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当探测器的死层厚度为0.22 cm,冷指半径和长度分别为0.301和1.00 cm时,模拟效率与实验效率、模拟能谱与实验能谱符合很好。
关键词 蒙特卡罗方法 高纯锗探测器 死层厚度 冷指尺寸
下载PDF
冷指尺寸对超高频微型脉冲管制冷机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敏 周峰 +3 位作者 冯天石 梁孟麟 唐清君 陈厚磊 《真空与低温》 2021年第1期94-99,共6页
冷指是脉冲管制冷机的重要部件,其尺寸大小决定压缩机乃至制冷机整机的尺寸,其内部的功热转换效率和损失等会对制冷机的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为满足脉冲管制冷机微型化的需求,必须提高制冷机频率、减小冷指尺寸,而冷指尺寸的缩小又会影... 冷指是脉冲管制冷机的重要部件,其尺寸大小决定压缩机乃至制冷机整机的尺寸,其内部的功热转换效率和损失等会对制冷机的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为满足脉冲管制冷机微型化的需求,必须提高制冷机频率、减小冷指尺寸,而冷指尺寸的缩小又会影响制冷机的性能。为了掌握冷指尺寸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SAGE软件对运行频率为130 Hz,直径为8~9 mm的微型同轴脉冲管冷指进行理论建模与数值计算,得到了超高频脉冲管制冷机性能随冷指尺寸的变化规律。在计算工况范围内,蓄冷器直径9 mm、长度40 mm、脉冲管直径4.3 mm的超高频微型脉冲管制冷机性能最优,且能够在20 W输入电功率条件下,提供0.64 W@80 K的制冷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管制 超高频 微型 冷指
下载PDF
高含蜡原油在冷指装置中的沉积及其与环道的对比 被引量:4
10
作者 路宏 王传硕 +4 位作者 李鹏程 周良胜 陈晶华 王军 颜筱函 《当代化工》 CAS 2021年第12期2825-2829,2834,共6页
以渤海某高含蜡原油为实验介质,开展了剪切冷指沉积实验分析,掌握了不同油温、流速和沉积时间下高含蜡原油的沉积规律。进一步采用适用于低含蜡油的Weispfennig关系式开展沉积厚度折算,并与所测试环道沉积厚度数据比对分析。结果表明:... 以渤海某高含蜡原油为实验介质,开展了剪切冷指沉积实验分析,掌握了不同油温、流速和沉积时间下高含蜡原油的沉积规律。进一步采用适用于低含蜡油的Weispfennig关系式开展沉积厚度折算,并与所测试环道沉积厚度数据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对所研究的高含蜡原油,当引入相变潜热无量纲参数、考虑石蜡相变的影响后,有助于提高冷指与环道沉积厚度的折算精度,从而更好适用于高含蜡原油的沉积数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指沉积 环道沉积 高含蜡原油 沉积厚度 折算
下载PDF
基于冷指的不同防蜡率计算方法分析
11
作者 卜乾 王培鸿 +6 位作者 张兆军 皮海虹 田震 杨竣捷 高欣 韩彪 武小霞 《当代化工》 CAS 2017年第1期78-81,共4页
防蜡率的测定对防蜡剂的有效筛选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标准中推荐的防蜡率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利用自行改造的冷指装置对不同温度、剪切强度和作用时间下加剂前后的蜡沉积物进行了测定,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防蜡率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防蜡... 防蜡率的测定对防蜡剂的有效筛选具有重要意义。考虑到标准中推荐的防蜡率计算方法的局限性,利用自行改造的冷指装置对不同温度、剪切强度和作用时间下加剂前后的蜡沉积物进行了测定,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的防蜡率计算方法。结果表明:防蜡率与防蜡沉积速率随温度区间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油温为47℃、壁温为37℃时的防蜡沉积速率为99.83%,明显高于防蜡率;防蜡沉积速率与防蜡率随剪切强度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作用时间较短时,防蜡沉积速率比防蜡率大,超过4 h后两者基本不再随时间变化;所用防蜡剂对各碳数的防蜡效果各异,对C44之前的碳具有防蜡效果,C44及其以后的碳具有负面作用。在实际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合理选取或三种防蜡率计算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蜡原油 冷指 防蜡剂 防蜡率 计算方法
下载PDF
高胶质原油冷指沉积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伟森 付云 +5 位作者 尹洪超 来建宾 段林林 向凤仙 陈韵 张义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12期2810-2813,共4页
渤海某油田存在普遍的井筒沉积堵管现象,清管周期长且效果不理想。进行除蜡作业时发现,油品输送温度高于析蜡点仍产生沉积且不同产量下的井筒沉积情况不同。为探究产量不同时井筒沿线的沉积物变化规律,开展室内蜡沉积冷指实验。结果表明... 渤海某油田存在普遍的井筒沉积堵管现象,清管周期长且效果不理想。进行除蜡作业时发现,油品输送温度高于析蜡点仍产生沉积且不同产量下的井筒沉积情况不同。为探究产量不同时井筒沿线的沉积物变化规律,开展室内蜡沉积冷指实验。结果表明:当井筒壁温在析蜡点以下时,随着油壁温差增大,沉积速率和沉积厚度增大;当井筒壁温接近析蜡点时,造成沉积的主要因素是胶凝淤积,故仍需对析蜡点以上的温度进行清管作业;产量的波动会导致油温发生变化,随着产量的减小,同一壁面温度出现的位置越靠近井底,清蜡的深度也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筒 析蜡点 沉积速率 沉积厚度 冷指实验
下载PDF
核能测井低温冷指研究
13
作者 叶士禄 韩晶 《低温工程》 CAS CSCD 1992年第3期44-49,19,共7页
关键词 测井 低温冷指 核能测井
下载PDF
小型低温制冷机冷指结构优化试验研究
14
作者 郑珍珍 高瑶 +2 位作者 张永清 单伟根 王波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0-23,共4页
对一款分置式制冷机冷指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排出器网片的填充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目数的网片组合填充方法,提高制冷机的制冷量;优化排出器的冷端堵头结构,降低了气体的流动阻力;优化排出器弹簧安装方法,减小了排出器与冷指气缸的同轴... 对一款分置式制冷机冷指结构进行了优化,通过优化排出器网片的填充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目数的网片组合填充方法,提高制冷机的制冷量;优化排出器的冷端堵头结构,降低了气体的流动阻力;优化排出器弹簧安装方法,减小了排出器与冷指气缸的同轴度,提高了制冷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指 回热器 网片
原文传递
斯特林制冷机冷指气缸的测量与分析
15
作者 范仙红 张铠 孙闽 《低温与超导》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5-28,共4页
依据测量系统分析评价的要求,以斯特林制冷机中关键薄壁零件冷指气缸为例,通过对冷指气缸内孔直径尺寸的测试数据的采集,运用测量系统评价方法,对影响冷指气缸测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测量的可靠性,保... 依据测量系统分析评价的要求,以斯特林制冷机中关键薄壁零件冷指气缸为例,通过对冷指气缸内孔直径尺寸的测试数据的采集,运用测量系统评价方法,对影响冷指气缸测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测量的可靠性,保证了斯特林制冷机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系统分析 测量设备 斯特林制 冷指气缸
原文传递
叉指型液冷微槽道蒸汽腔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16
作者 庞逸晨 孙志坚 +1 位作者 王卓然 俞自涛 《能源工程》 2023年第6期24-31,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叉指型液冷的微槽道蒸汽腔的结构,在蒸汽腔的内部集成了液冷流道并与工质流道交错布置,从而将单相对流换热与相变换热两种传热模式集中在一个散热器中。针对其传热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并与同尺寸下的微通道液冷散热器...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叉指型液冷的微槽道蒸汽腔的结构,在蒸汽腔的内部集成了液冷流道并与工质流道交错布置,从而将单相对流换热与相变换热两种传热模式集中在一个散热器中。针对其传热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并与同尺寸下的微通道液冷散热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所制备的液冷蒸汽腔均温性能好,结构简单,加工简便,可靠性高,满足散热器薄型设计的要求。液冷蒸汽腔在不同工况下的启动时间为40至80 s,热响应性能良好。在实验的工况下,液冷蒸汽腔的最高温度相比微通道液冷至多可以降低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液 蒸汽腔 传热性能
下载PDF
MH油田常温转输系统含水原油黏壁温度研究
17
作者 何旺达 米翔 +3 位作者 王雪娇 扎依旦·艾尔肯 吕茜娣 史航宇 《化工管理》 2024年第12期155-159,共5页
MH油田原油含蜡易凝,冬季极寒(-40℃)环境下常温集输过程中原油黏壁概率增大,威胁管道安全运行。因此,亟需判断MH油田在实际运行工况以及未来工况下的常温转输可能性。通过改进后的冷指实验测得MH油田各转油站油品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流... MH油田原油含蜡易凝,冬季极寒(-40℃)环境下常温集输过程中原油黏壁概率增大,威胁管道安全运行。因此,亟需判断MH油田在实际运行工况以及未来工况下的常温转输可能性。通过改进后的冷指实验测得MH油田各转油站油品在不同含水率和不同流速下的黏壁温度,并采用极端梯度上升(XGBOOST)算法开展黏壁温度预测。其结果表明,M131、M18、BL、M2转油站原油在55%~80%含水率和0.90~2.72 m/s流速下的黏壁温度均低于凝点0.25~11.01℃,随含水率和流速增大,原油黏壁倾向减弱,黏壁温度降低。不同工况下XGBOOST算法黏壁温度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平均误差仅为8.36%。原油黏壁温度与各因素的重要度排序为含水率、原油凝点、流速,XGBOOST算法可用于预测MH油田转输系统变工况下常温转输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原油 常温转输 黏壁温度 冷指实验
下载PDF
高纯锗探测器探测效率的MCNP模拟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建芳 赵广义 +3 位作者 王玉德 王明勇 马玉刚 张慧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3-846,共4页
利用同轴型高纯锗(HPGe)探测器测量152Eu和133Ba在15cm处的探测效率,调节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同轴型HPGe探测器的全能峰效率进行模拟计算,并将计算效率与实验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HPGe探测器的死层厚度... 利用同轴型高纯锗(HPGe)探测器测量152Eu和133Ba在15cm处的探测效率,调节探测器死层厚度和冷指尺寸,利用Monte Carlo方法对同轴型HPGe探测器的全能峰效率进行模拟计算,并将计算效率与实验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HPGe探测器的死层厚度为0.22cm,冷指半径和长度分别为0.301cm和1.00cm时,模拟效率与实验效率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锗探测器 全能峰探测效率 MONTE CARLO方法 死层厚度 冷指尺寸
下载PDF
油水两相流蜡沉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鹏宇 于达 +3 位作者 赵文婷 张宇 杨旭 宫敬 《化工机械》 CAS 2011年第4期385-392,485,共9页
在总结国内外多相流动中蜡沉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目前对油水两相蜡沉积机理、冷指实验、环道实验和蜡沉积动力学模型的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多相混输 油水两相流 蜡沉积 冷指实验 环道实验 动力学模型
下载PDF
杜瓦热耗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林国画 孟令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95-197,共3页
随着红外探测器杜瓦组件生产数量和品种的增加,对杜瓦热耗提出一致性好和较低热耗的要求,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杜瓦热耗的因素,从实际出发,根据应用的具体情况提出需要控制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际制作样品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了... 随着红外探测器杜瓦组件生产数量和品种的增加,对杜瓦热耗提出一致性好和较低热耗的要求,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杜瓦热耗的因素,从实际出发,根据应用的具体情况提出需要控制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际制作样品和对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为降低和稳定控制杜瓦热耗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对杜瓦设计、开发、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耗 发射率 冷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