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91篇文章
< 1 2 5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1
作者 吴丽媛 神祥金 +5 位作者 刘奕雯 马蓉 张佳琦 丁辰 吕宪国 姜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15-2126,共12页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草本沼泽分布区,该地区草本沼泽对于东亚生态安全及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反映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气候变化能够显著影响植被NPP。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NPP... 青藏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草本沼泽分布区,该地区草本沼泽对于东亚生态安全及碳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是反映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重要指标,气候变化能够显著影响植被NPP。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响应机理尚不明确。利用2000―2020年NPP数据和气象数据,对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NPP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NPP多年平均值为122.80 g C/m^(2),在2000—2020年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年NPP总体呈现显著增加趋势(0.79 g C m^(-2)a^(-1)),其中增加趋势最为显著的地区集中于研究区北部。研究发现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NPP主要受年均气温影响,年均降水对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NPP的影响并不显著。在不同季节,夏季和秋季升温均能够显著增加沼泽植被NPP,其中夏季夜晚最低温升高对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生长的促进作用比白天最高温升高更显著。在全球昼夜不对称增温背景下,未来模拟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NPP时,需重点关注白天和夜晚温度变化对草本沼泽植被生长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有助于评估青藏高原草本沼泽植被固碳潜力,并为青藏高原沼泽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沼泽 植被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权衡
2
作者 吴江航 李洋 +2 位作者 王迎新 刘向 孙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3-804,共12页
植物生产力分配和权衡是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了解植物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变化敏感区,研究其植物地上与地下部分权衡对了解高寒草地植被生存策略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生产力分配和权衡是植物生态学研究中的热点,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是了解植物响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关键。青藏高原作为气候变化敏感区,研究其植物地上与地下部分权衡对了解高寒草地植被生存策略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生物量分配调控机制已被广泛研究,但主要使用植物根冠比和地上-地下生物量比等方法来表征植物分配模式,缺乏考虑因植物生长周期导致的差异。使用青藏高原高寒草地103个样点的地上和地下净初级生产力数据,分析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两种主要草地类型的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权衡关系。利用气候因素和土壤因素等相关数据,结合方差分析、相关分析、相对重要性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探究环境因素对两种草地类型地上-地下净初级生产力权衡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高寒草甸的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地下净初级生产力和土壤养分含量显著高于高寒草原(P<0.05);(2)高寒草地植被生产力均向地下权衡(0.0199),且高寒草原(0.0354)的权衡值高于高寒草甸(0.0173);(3)结构方程模型发现,年平均降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速效氮含量是影响高寒草甸生产力权衡的主导因子,而年平均温度和年平均降水量是影响高寒草原生产力权衡的主导因子。研究表明高寒草甸的生产力权衡主要受气候和土壤因素共同影响,而高寒草原主要受气候因素调节。研究为理解植物地上-地下生物量分配调控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对系统了解高寒草地生物量分配模式和准确预测高寒草地植被动态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权衡 气候因素 土壤性质 高寒草地
下载PDF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河西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3
作者 刘一丹 姚晓军 +1 位作者 李宗省 胡家瑜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9-180,共12页
河西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优先区,而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段,开展该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及驱动力定量分析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碳交换、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综合作用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 河西地区不仅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保护优先区,而且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地段,开展该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评估及驱动力定量分析对于陆地生态系统与大气碳交换、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植被综合作用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基于MOD17A3产品数据、土地利用覆盖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R-贡献率和偏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2000—2020年河西地区植被NPP变化特征及土地利用覆被和气候变化对NPP的影响,结果表明:(1)河西地区耕地、水域和居民建筑用地面积整体呈增加趋势,而草地和未利用土地面积有所减少,且2010年后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整体动态度显著提高,其中,草地、耕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主导了土地利用类型的相互转换。(2)河西地区整体植被NPP呈增长趋势,2000—2010年和2010—2020年的变化斜率分别为0.86和1.29,且植被NPP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由东南向西北递减。(3)2000—2020年河西地区LUCC对植被NPP的影响逐渐增大,且气候变化对植被NPP的贡献率普遍高于LUCC,但二者对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所起的作用不同,表现为耕地、林地和草地的植被NPP影响因子以气候变化为主导,未利用土地和居民建筑用地的植被NPP影响因子逐步以LUCC为主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土地利用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河西地区
下载PDF
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4
作者 小红 王永芳 +3 位作者 郭恩亮 包玉海 康尧 美丽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102,共13页
为了探讨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0年12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同一时期的MODIS(Moderate-reso... 为了探讨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影响,本文基于2000~2020年12个月尺度的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Evapotranspiration Index,SPEI)和同一时期的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PP数据,运用Theil-Se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干旱与NP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干旱对锡林郭勒草原NPP的影响。结果表明:锡林郭勒草原气候整体呈湿润趋势,东部较西部更为明显;NPP呈增加趋势,由东北向西南递减;SPEI与NPP呈正相关的面积达99.88%,说明植被状况随着干旱的缓解整体趋于好转;时间上,SPEI与不同植被类型NPP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相关性最大的是典型草原;干旱的发生会造成NPP损失,其减少幅度随干旱强度和面积的增加而上升。研究结果可为应对气候变化、抗灾减灾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林郭勒草原 干旱 净初级生产力(NPP)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
下载PDF
添加氮磷与菌根抑菌剂对荒漠草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5
作者 丁琴 何嘉 +4 位作者 郭文龙 白皓天 张建军 杨鑫 沈月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32,共8页
采用原位控制试验的方法,以宁夏东部温性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解析氮、磷添加与菌根抑菌剂对草原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添加与菌根抑菌剂显著提高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NPP)与NPP(P... 采用原位控制试验的方法,以宁夏东部温性荒漠草原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解析氮、磷添加与菌根抑菌剂对草原植物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添加与菌根抑菌剂显著提高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地下净初级生产力(BNPP)与NPP(P<0.01)。磷与菌根抑菌剂添加的拮抗效应显著改变ANPP与NPP;施磷处理下菌根抑菌剂添加极显著增加ANPP与NPP(P<0.01);不施磷处理下菌根抑菌剂添加对ANPP与NPP无显著影响。氮、磷添加对ANPP、BNPP与NPP无显著交互作用。氮添加显著增加10~30 cm土层BNPP(P<0.01)。磷添加显著促进0~10 cm、10~30 cm与30~40 cm土层BNPP(P<0.01)。施磷处理下菌根抑菌剂添加显著增加深根型植物地上生物量(P<0.01)。深根型植物地上生物量占比与BNPP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磷添加通过提高深根型植物地上生物量占比,进而促进BNPP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东部温性荒漠草原初级生产力受到氮、磷添加与菌根抑菌剂的影响;与氮、菌根抑菌剂添加相比,磷添加对NPP的作用强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原 丛枝菌根真菌 净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未来气候情景下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特征
6
作者 徐士博 张美玲 宿茂鑫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201,共12页
[目的]揭示SSP126和SSP585两种气候情景下,不同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对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阐明青藏高原地区影响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的主控气候因素,为未来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 [目的]揭示SSP126和SSP585两种气候情景下,不同气候因素(气温和降水)对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阐明青藏高原地区影响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布特征的主控气候因素,为未来青藏高原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青藏高原48个气象站点基准期(1971—2020年)的日值气象数据、土壤类型数据以及模型所需要的站点管理数据,利用DAILY CENTURY(DAYCENT)模型,结合文献中对应站点的NPP实测值和MOD17A3遥感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校准,利用均方根误差、可决系数、效率系数等统计指标对模型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其次单向嵌套BCC-CSM1.1气候模式,对未来气候SSP126和SSP585情景下的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了时空统计分析。[结果](1)在SSP126和SSP585情景下青藏高原草地NPP均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特征,且NPP值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NPP值较低的区域则位于青藏高原以西的区域;(2)在SSP126情景下,青藏高原草地净初级生产力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波动范围最大的是长远期(2081—2100年),减小幅度为12.1%;在SSP585情景下,NPP总体呈现出平稳的上升趋势,其中近期(2021—2040年)的增长速率最高为12%;(3)与基准期(1971—2021年)相比,在SSP126和SSP585情景下,青藏高原85%以上的草地NPP呈现下降趋势,其中SSP126和SSP585与基准期(1971—2020)相比NPP值分别相对减少28%,23%。[结论]两种不同气候情景下,温度与NPP的相关性均高于降水。低温少雨是造成青藏高原西北地区草地NPP减少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YCENT模型 未来气候情景 净初级生产力 青藏高原
下载PDF
基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性及其控制因子分析
7
作者 岳笑 张良侠 +2 位作者 周德成 岳节 刘璐璐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8,共9页
基于IPCC有关生态脆弱性的定义,采用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评估指标,结合地理探测器对2000—2020年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及控制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整体生态脆弱性较高,75%的地... 基于IPCC有关生态脆弱性的定义,采用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作为评估指标,结合地理探测器对2000—2020年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性的空间格局及控制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整体生态脆弱性较高,75%的地区处于中度及以上脆弱性水平,其中中南部脆弱性相对较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生态脆弱性差异较大,未利用地的生态脆弱性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青藏高原地区生态脆弱性主要由气候、植被、地形和土壤因子的交互作用所控制,其中植被指数与水蚀模数的交互作用影响最大,而单一因子的解释力相对较弱。本文强调了基于IPCC脆弱性定义的单一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估生态脆弱性的有效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地区的生态脆弱性评估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净初级生产力 青藏高原 地理探测器
原文传递
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8
作者 赵莉蔓 王雪梅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04-112,共9页
【目的】探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MODIS遥感数据以及地形、气象因子和人类活动数据,运用Slope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玛纳斯河流域2001—2021年NPP的时空变化... 【目的】探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MODIS遥感数据以及地形、气象因子和人类活动数据,运用Slope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地理探测器,分析玛纳斯河流域2001—2021年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2001—2021年,玛纳斯河流域年平均NPP为125.63 g C/(m^(2)·a),2008年最低,为98.80 g C/(m^(2)·a),2016年最高,为163.98 g C/(m^(2)·a),NPP呈年际上升趋势。玛纳斯河流域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呈北部和南部区域低而中部区域高的特征,近63.84%的区域NPP呈增加趋势,其中26.98%的区域NPP显著增加(P<0.05);19.31%的区域NPP显著下降(P<0.05)。NPP随着高程和坡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最高值出现在玛纳斯河流域的低山林草区;NPP与气温和降水呈正相关。各因子对NPP的影响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高程>土地利用>降水>坡度>GDP>气温>人口密度>夜间灯光,其中高程与土地利用的交互作用对NPP的影响最大。【结论】玛纳斯河流域NPP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高程、土地利用以及降水对NPP的时空分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地理探测器 玛纳斯河流域
下载PDF
基于BEPS模型的塞罕坝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分析研究
9
作者 包志意 范文义 《森林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4,共11页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北部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模型(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BEPS)的关键驱动数据,获取高精度LAI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十分重要,然而当前大多研究采用的MODIS LAI产品缺乏可信度。为此... 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是北部生态系统生产力模拟模型(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BEPS)的关键驱动数据,获取高精度LAI对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十分重要,然而当前大多研究采用的MODIS LAI产品缺乏可信度。为此,基于LAI动态模型、PROSAIL辐射传输模型和层状贝叶斯网络(Hierarchical Bayesian Network,HBN)构建数据同化系统,获得空间分辨率为20 m的LAI数据,驱动BEPS模型,模拟塞罕坝机械林场2011—2021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并对NPP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贝叶斯同化方法获得的高分辨率LAI数据极大提高了MODIS LAI产品的精度;基于同化后的LAI数据驱动BEPS模型获取模拟森林NPP,与样地实测数据计算NPP间相关性较高(R^(2)=0.77);2011—2021年塞罕坝机械林场植被NPP平均值为307.4 g/(m^(2)·a),森林NPP呈现平稳增长趋势;不同植被类型模拟NPP存在较大差异,针叶林、落叶林及混交林模拟NPP分别为484.9、402.4、287.9 g/(m^(2)·a);植被NPP与温度因子相关性较高,偏相关系数为0.2~0.8,而植被NPP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总体而言相对较低,其偏相关系数为-0.3~0.4,在该地区降水量对植被NPP的影响较低,温度为该地区NPP变化的主导因子。研究结果可获取高空间分辨率的LAI数据,为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精准时空模拟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罕坝 叶面积指数 BEPS模型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下载PDF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分异特征
10
作者 赵唯茜 杜华明 +1 位作者 董廷旭 邢意珂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为了解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植被群落生产能力.基于2000—2020年的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估算了北方农牧交错带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对时空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方农牧交错带内... 为了解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植被群落生产能力.基于2000—2020年的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ASA)估算了北方农牧交错带内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并对时空特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北方农牧交错带内多年年均植被NPP,在东北部呈中间低四周高的分布;而在中南部植被NPP的分布呈现自南、东南向北、西北减少的分布特征.(2)2000—2020年北方农牧交错带单位面积年均植被NPP为234.33 gCm^(-2)a^(-1),年均植被NPP总量为167.90×10^(12)gCm^(-2)a^(-1).(3)研究时间段内植被NPP变化以波动增加为主,其变化范围190.91~284.09 gCm^(-2)a^(-1);与2000年相比,2020年NPP增加了42.05%.(4)植被NPP增加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6.98%;减少的区域占总面积的2.06%.植被NPP的时空分布特征表明了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内植被生态系统整体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农牧交错带 生态环境监测 CASA模型 净初级生产力(NPP)
下载PDF
安徽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估算--基于改进的CASA模型
11
作者 方浩玲 程先富 秦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01-1612,共12页
定量估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预测陆地碳循环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应用于NPP估算的CASA模型其精度仍有待提高。在已有CASA模型优化的基础上,考虑最大光能利用率(LUEmax)的动态变化来改进CASA模型,对改进前后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定量估算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对预测陆地碳循环趋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应用于NPP估算的CASA模型其精度仍有待提高。在已有CASA模型优化的基础上,考虑最大光能利用率(LUEmax)的动态变化来改进CASA模型,对改进前后的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并利用改进后的模型估算2001-2020年安徽省植被NPP。结论如下:(1)改进的CASA模型可应用于研究区的植被NPP估算,NPP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水平(R^(2)=0.736,P<0.01)。(2)改进后模拟的安徽省植被NPP在空间表达上能够呈现更多细节,时间上较改进前在生长季NPP值更高,非生长季值更低,拉大了NPP的年内变化。(3)2001-2020年安徽省植被NPP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多年平均值为547.61 gC m^(-2)a^(-1),年均增长量达2.18 gC m^(-2)a^(-1),2016-2020年间NPP增长最快。年内NPP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4)安徽省植被NPP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呈南北多、中间少的分布格局,高值区主要分布在皖南山区,皖西大别山区及部分淮北平原农作物区,低值区多分布在巢湖、长江沿线和淮河流域等植被覆盖密度较低区域。2001-2020年间安徽省植被NPP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面积占总面积的74.04%,大部分分布在地势平坦的淮北平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最大光能利用率 安徽省
下载PDF
气候因子对南疆三地州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演变特征的影响
12
作者 庞朝悦 刘玉婷 +1 位作者 张齐飞 阿依努尔·买买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9,140,共9页
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采用多种遥感卫星数据,估算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研究区2001—2020年植被生态系统时空演变特征,通过使用泰尔-森中值趋势分析法(Theil-Sen Median)和曼-肯德尔(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法相结... 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采用多种遥感卫星数据,估算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研究区2001—2020年植被生态系统时空演变特征,通过使用泰尔-森中值趋势分析法(Theil-Sen Median)和曼-肯德尔(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法相结合的方法定量分析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未来的变化趋势,逐像元计算气候因子与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相关系数。结果表明:(1)南疆三地州中喀什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指数最强,年均值在4~6 g/m~2范围内波动,和田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指数最弱,年均值在1.6~2.7 g/m~2范围内波动。(2)研究区近20 a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显著增加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10.18%,主要分布在喀什地区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显著减少面积占总面积的54.85%,主要分布在和田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未来有持续下降趋势。(3)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年均温度呈正相关性的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43.7%,与年均降水呈正相关性的分布面积占总面积的50.3%,表明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与降水相关性强于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生态系统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因子
下载PDF
2000—2020年喀什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13
作者 朱敏 木合塔尔·艾买提 +1 位作者 阿力木·依明 努尔比亚·阿布都克尤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4年第4期150-159,共10页
为全面且定量地掌握喀什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生长变化状况,基于MODIS17A3数据集,利用趋势分析、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2000—2020年喀什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 为全面且定量地掌握喀什地区植被生态系统生长变化状况,基于MODIS17A3数据集,利用趋势分析、地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研究2000—2020年喀什地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20 a喀什地区植被NPP均值为126.160 g C/(m^(2)·a),标准差为15.801 g C/(m^(2)·a);20 a喀什地区NPP整体呈缓慢增长趋势,但2010年NPP值发生突变,此次突变与降水量关系密切;喀什地区植被NPP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变异系数为0.050~4.344,莫兰指数为0.910,NPP高值较为集中地分布于水源丰富的绿洲地带。喀什地区近20 a植被生长状况持续向好,在近20 a植被NPP时空变化中,海拔、坡度和年降水量等结构型因素发挥决定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净初级生产力(NPP)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相关性分析 趋势分析 地统计分析 喀什地区
下载PDF
基于生态功能分区的广东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研究
14
作者 庄伟 严明 +3 位作者 伦见强 彭叶棉 吕逵弟 涂家财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4期131-137,共7页
开展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动态研究,是评估广东省植被碳汇、生态修复效果的需要。根据广东省生态功能区划,本研究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2001—2022年广东省植被NPP变化趋势,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南岭区E1和粤中... 开展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on,NPP)动态研究,是评估广东省植被碳汇、生态修复效果的需要。根据广东省生态功能区划,本研究采用线性倾向估计分析2001—2022年广东省植被NPP变化趋势,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南岭区E1和粤中区E2植被NPP多年平均值在1000 gC/(m^(2)·a)以上,成为南岭生态屏障和粤港澳大湾区外围丘陵浅山生态屏障的主体;2)珠三角区E4植被NPP多年平均值在各生态功能分区中最低[491.51 gC/(m^(2)·a)],依赖周边E1和E2生态区为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3)全省植被NPP呈总体增长趋势,粤西区E5植被NPP连片增长最为显著;4)林地恢复对全省植被NPP增长贡献大。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开展,将为弥补珠三角生态欠账、筑牢粤北生态屏障、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趋势分析 生态功能分区 土地利用类型 时空分布
下载PDF
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董凯辉 向男 +1 位作者 王明旭 万伟华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2期189-196,共8页
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绿色生态建设和国家土地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广东省为例,利用CASA模型模拟2000—2020年广东省NPP的空间分布,分析土地利用和NPP的时空演变,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NPP的影响... 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以期为区域绿色生态建设和国家土地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以广东省为例,利用CASA模型模拟2000—2020年广东省NPP的空间分布,分析土地利用和NPP的时空演变,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对NPP的影响。研究表明,2000—2020年,广东省土地利用变化明显,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其中珠三角等发达地区变化较为明显;NPP从670.74 gC/m^(2)增长至775.63 gC/m^(2),空间分布上呈现由珠三角中心区向外围递增的趋势;以城市扩张为主导的土地利用变化是NPP损失的主要原因,损失量主要来源于耕地和林地等高生产力的土地向建设用地的转换,其中城市扩张较快的区域如珠三角地区的NPP损失量较高。因此应注意优化土地利用格局,引导城市有序扩张,做到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净初级生产力 CASA模型 广东省
下载PDF
沈阳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分析
16
作者 刘娜 郭荣飞 +2 位作者 刘馨蕊 张涤非 曲健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城市资源环境检测的重要依据。基于沈阳市2000-2021年的NPP数据、DEM数据与气象数据,对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了气象因素与植被NPP变化的...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城市资源环境检测的重要依据。基于沈阳市2000-2021年的NPP数据、DEM数据与气象数据,对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分布特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了气象因素与植被NPP变化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1)时间维度上,沈阳市2000-2021年植被年均NPP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2)空间维度上,沈阳平均植被NPP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其中东部和北部丘陵地区具有较高的NPP均值;东南部、中西部分区域主要为人类生活区,NPP年均值较低;其余大部分区域为辽阔平原且位于城市周边区域,其NPP均值处于中间水平。(3)年均气温主要对植被NPP产生负向的影响,年降水量主要对植被NPP产生正向的影响,且年均温对研究区植被NPP的影响比年降水量更加显著。沈阳市2000-2021年植被年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总体呈缓慢增加趋势且空间分布差异明显,全市生态系统状况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分布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石羊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丽雯 王兴涛 +1 位作者 刘明春 王大为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18-828,共11页
利用CASA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拟石羊河流域2000—20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流域NPP的时空变化特征、稳定性和未来变化趋势,并从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3个方面探讨对NPP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1)... 利用CASA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拟石羊河流域2000—20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分析流域NPP的时空变化特征、稳定性和未来变化趋势,并从气候因素、地形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3个方面探讨对NPP的变化影响。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石羊河流域植被NPP多年平均值为291.01 g C·m^(-2)·a^(-1),呈不显著增加趋势,空间分布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2)2000年以来植被NPP呈增加趋势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6.4%,其中极显著增加和显著增加的区域分别占6.7%和10.1%。(3)NPP变化在中等波动以上(变异系数Cv≥0.25)的区域所占比例为50.4%。(4)从未来变化趋势看,石羊河流域植被NPP恢复的持续性较弱,呈增加并反持续的地区所占比例达到57.1%。(5)流域的植被NPP变化与气温、降水均成正相关,对气温的响应更为敏感。NPP随海拔高度和坡度增加呈现增大后减小趋势,近年来流域实施的一系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对植被NPP的增加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时空变化 驱动因素 石羊河流域
下载PDF
涪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对地形因子的响应
18
作者 邓小菲 王雪梅 +2 位作者 韩剑萍 杜华明 付小丽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8-116,共9页
针对长江上游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对地形因子响应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基于MOD17A3HGF和DEM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标准差法、相关系数法、空间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涪江流域2000—20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 针对长江上游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其对地形因子响应研究不够深入的问题,基于MOD17A3HGF和DEM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法、标准差法、相关系数法、空间统计法等方法,分析了涪江流域2000—202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变化及其在地形上的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涪江流域植被NPP呈现波动性、阶段性.流域NPP均值456.40~664.74 gC·m^(-2)·a^(-1),增幅为8.25 gC·m^(-2)·a^(-1),整体NPP水平在增加;(2)植被NPP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上游区是植被NPP高生产力聚集区,下游区是植被NPP低生产力聚集区.(3)流域内植被NPP空间变化以增加区域为主,呈“中波动较多,高低波动较少”的特征,上游区波动程度小于中下游区.(4)年均植被NPP随海拔、地形起伏度、坡度、地表粗糙度的增加先增高后降低,植被NPP对地形因子响应程度为:地形起伏度>坡度>海拔>地表粗糙度>坡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NPP) 时空变化 地形响应 涪江流域
下载PDF
全球不同气候带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变化趋势与可持续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雪 罗娅 +5 位作者 杨胜天 陆晓辉 周秋文 刘茂 石春茂 廖梦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729-3743,共15页
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趋势与可持续性,对于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碳源(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Theil-Sen斜率估计、Hurst指数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陆地NPP的变化趋势与... 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陆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变化趋势与可持续性,对于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碳源(汇)具有重要意义。运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Theil-Sen斜率估计、Hurst指数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陆地NPP的变化趋势与可持续性。结果表明:(1)全球陆地NPP有明显的地域分异规律,呈现低纬高、高纬低,沿海高、内陆低的特点。约48.79%陆地生态系统的植被NPP得到了改善,其中显著改善的面积占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8.45%,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北部和中部、亚马逊河流域西部、刚果盆地、欧洲南部、印度半岛西北部、中国黄土高原;轻微改善的面积占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40.34%,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中南部、亚洲东部和澳大利亚大陆东部。(2)各气候带NPP变化趋势和突变点表现为:热带、亚热带、极地带的NPP呈不显著下降趋势(R^(2)=0.111,P=0.176;R^(2)=0.144,P=0.120;R^(2)=0.002,P=0.854),热带无明显突变点,亚热带突变点为2015年,极地带突变点为2005年;干旱气候带的NPP呈不明显上升趋势(R^(2)=0.036,P=0.450),突变点为2009年;温带寒温带的NPP呈显著的上升趋势(R^(2)=0.533,P=0.001),突变点为2014年。(3)各气候带NPP与降水、气温的关系为:干旱气候带、极地带NPP为水分限制型,热带、温带寒温带NPP为热量限制型,亚热带NPP受气温、降水影响不显著。(4)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陆地NPP呈减少的面积(51.31%)大于增加的面积(48.69%)。其中,干旱气候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的NPP呈减少的面积明显大于增加的面积,将是防止NPP退化工作的重点区域。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外同行对比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源(汇)功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变化趋势 可持续性 气候带
下载PDF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20
作者 涂海洋 古丽·加帕尔 +2 位作者 于涛 李旭 陈柏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19-1233,共15页
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机制,引入重心模型分析2000—2017年我国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结合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NPP的... 为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各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分布特征与驱动机制,引入重心模型分析2000—2017年我国NPP的空间分布格局变化,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结合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定量区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NPP的相对作用。结果表明:(1)2000—2017年全国NPP均值为325.86 g C/m^(2),整体呈现出南方高北方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特点。(2)近18年全国与各陆地生态系统NPP均呈现增长趋势,全国NPP增长速率为4.4597 g C m^(-2)a^(-1),总净增加约0.391 Pg C。空间上全国与森林、草地、荒漠生态系统的NPP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农田与城市生态系统的NPP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表明NPP在该方向上的增速和增量最大。(3)全国NPP在华北、西北地区与四川盆地主要受降水的影响,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东部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各陆地生态系统之间城市生态系统NPP对降水响应的敏感度相对最高,荒漠生态系统NPP对温度响应的敏感度相对最高。(4)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全国NPP变化的贡献分别约占56%和44%,各陆地生态系统的NPP也表现为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此外气候变化对荒漠生态系统NPP的影响最大,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小,人类活动对各陆地生态系统NPP的影响大小则相反。研究结果可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制定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等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 净初级生产力 重心模型 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 驱动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