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朱冬梅 王新 +4 位作者 刘平 李铮 刘永瑞 李金柳 高延庆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479-482,共4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预防角膜上皮下混浊的有效性和毒性作用。方法167例患者根据手术中应用MMC的浓度不同分为4组:200 mg.L-1MMC组40例,0.2 mg.L-1MMC组46例,0.02 mg.L-1MMC组39例,...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应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MMC)预防角膜上皮下混浊的有效性和毒性作用。方法167例患者根据手术中应用MMC的浓度不同分为4组:200 mg.L-1MMC组40例,0.2 mg.L-1MMC组46例,0.02 mg.L-1MMC组39例,术中应用不同浓度MMC浸泡角膜基质床2 m in;对照组42例,术中不应用MMC。观察术后2周、1月、3月和6个月时各组上皮愈合时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上皮下混浊、屈光状态和裸眼视力。结果术后各组上皮愈合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无差别(P>0.05)。200 mg.L-1MMC组和0.2 mg.L-1MMC组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屈光度近视化改变及裸眼视力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与0.02 mg.L-1MMC组和对照组相比,200 mg.L-1MMC组和0.2 mg.L-1MMC组术后上皮下混浊明显减少,屈光度近视化改变轻,裸眼视力高(P<0.05)。结论MMC有预防LASEK手术后角膜上皮下混浊增生的作用,最低有效浓度为0.2 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上皮下混浊 近视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晓峰 李龙标 马小玲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9-600,共2页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r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 ,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近期疗效。方法 LASEK治疗 18例 3 1眼高度近视 ,屈光度 -6 0D~ -10 0D ,随访 3~ 10月。结果 术后第 3月 (共 3 1眼 )角膜haze≤ 1... 目的 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aser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 ,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近期疗效。方法 LASEK治疗 18例 3 1眼高度近视 ,屈光度 -6 0D~ -10 0D ,随访 3~ 10月。结果 术后第 3月 (共 3 1眼 )角膜haze≤ 1级 2 7眼 (87 1% ) ,>1级 4眼 (12 9% ) ;裸眼视力 2 9眼 (93 5% )≥ 0 8,2 4眼 (77 4% )≥ 1 0。术后第 6月 (共 2 6眼 )角膜haze≤ 1级 2 4眼 (92 3 % ) ,>1级 2眼 (7 7% ) ;裸眼视力 2 3眼 (88 5% )≥ 0 8,2 0眼 (76 9% )≥ 1 0。结论 LASEK为治疗高度近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但是其长期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治疗 疗效 方法
下载PDF
聚乙二醇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谭业双 周霞 +1 位作者 李玲林 孙荣 《临床眼科杂志》 2011年第6期548-550,共3页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滴眼液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行LASEK术患者45例(90只眼),屈光度范围(-4.68±2.30)D(-1.75~-6.50 D),随机分为聚乙二醇滴眼液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术后角膜... 目的评价聚乙二醇滴眼液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观察行LASEK术患者45例(90只眼),屈光度范围(-4.68±2.30)D(-1.75~-6.50 D),随机分为聚乙二醇滴眼液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术后角膜刺激症状、上皮愈合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第1、3、5天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上皮愈合速度较对照组更快(P<0.05)。结论在LASEK术中合理使用聚乙二醇滴眼液,可明显减轻术后患者角膜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的更快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聚乙二醇滴眼液 角膜刺激症状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应用典必殊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新宇 刘磊 袁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844-845,共2页
目的:观察典必殊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05-06/2005-12在我院行LASEK术100例200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典必殊组,3g/L Tobramycin+1g/L Dexamethasone)和对照组(托百士组,3g/L To-bramycin),对两组病例... 目的:观察典必殊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05-06/2005-12在我院行LASEK术100例200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典必殊组,3g/L Tobramycin+1g/L Dexamethasone)和对照组(托百士组,3g/L To-bramycin),对两组病例术后角膜刺激症状、上皮愈合情况、视力、Haze程度及眼压情况进行对比观察,应用SPSS12.0软件包采用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1、3d角膜刺激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上皮愈合情况、眼压两组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合理使用典必殊可以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不会影响角膜上皮的愈合,不增加继发性高眼压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典必殊 角膜刺激症状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兔角膜超微结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崔馨 白继 +1 位作者 贺翔鸽 张怡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92,共2页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兔角膜创面愈合的情况,从组织学超微结构角度探讨角膜雾状混浊(Haze)及屈光度数回退的可能成因。方法:5 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8组,每只兔右眼行LASEK ,左眼行PR...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RK)术后兔角膜创面愈合的情况,从组织学超微结构角度探讨角膜雾状混浊(Haze)及屈光度数回退的可能成因。方法:5 2只新西兰白兔分为8组,每只兔右眼行LASEK ,左眼行PRK。术后1天、7天及1、3、4、5、6月处死动物取角膜行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比较术后每一时相点角膜上皮及角膜基质愈合的动态变化过程。结果:LASEK术后角膜上皮细胞、基底膜、基质内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的超微结构改变程度轻于PRK组。结论:术后LASEK组角膜创伤修复反应弱于PRK ,这可能是LASEK术后角膜恢复正常较早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分子激光角膜切削 近视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德全 邬永娟 罗毅 《河北医学》 CAS 2013年第3期386-388,共3页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31例(62眼)高度近视患者,对其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进行治疗。结果:31例高度近视患者经过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后,上皮愈合的...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选取31例(62眼)高度近视患者,对其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进行治疗。结果:31例高度近视患者经过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后,上皮愈合的平均时间为(3.56±1.5)d,术后第1天0级疼痛的眼数为25,占40.32%;Ⅰ级疼痛的眼数为18,占29.03%;Ⅱ级疼痛的眼数为16,占25.81%;Ⅲ级疼痛的眼数为3,占4.84%。术后半月平均裸眼视力为0.80±0.15;一个月后平均裸眼视力为0.93±0.2;三个月后平均裸眼视力为0.95±0.31。结论: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广泛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屈光回退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毛伟 周宏健 +1 位作者 陆斌 周雨声 《临床眼科杂志》 200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or laser epithellal kemtoplas- ty,LASEK)术后出现屈光回退的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在我院近视激光中心接受LASEK手术治疗...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or laser epithellal kemtoplas- ty,LASEK)术后出现屈光回退的各种可能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方法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在我院近视激光中心接受LASEK手术治疗的患者149例(278只眼),随访6~12个月。其中,发生屈光回退者15例(23只限),与余下的未发生屈光回退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屈光回退率在中低度近视组为2. 56%,高度近视组6.25%,超高度近视组13.68%,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9.117,P<0.05)。屈光回退组与未回退组比较,术前等效球镜、术中切削所占百分比差异有显著性(t=-2.815、-2.061,P<0.05)。结论LASEK术后屈光回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术前等效球镜、术中切削所占百分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屈光回退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屈光回退再治疗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莉 张汉斌 唐媚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6期530-532,共3页
目的比较准份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屈光回退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12只眼)LASEK(A组)和15例(23只眼)LASIK(B组)在术后屈光回退、欠矫再次手术病例。A组采用... 目的比较准份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和准分子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屈光回退再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预测性。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12只眼)LASEK(A组)和15例(23只眼)LASIK(B组)在术后屈光回退、欠矫再次手术病例。A组采用酒精浸泡保留上皮瓣的方法;B组采用原瓣掀起或再次重新制瓣的方法。结果术后1个月A组眼视力≥0.8者9只眼(占75%),B组≥0.8者2只眼(87%),等效球镜屈光度+1.0~-1.25D之间。B组有1只眼重新制瓣时出现角膜瓣错位,第3次手术行LASEK裸眼视力达到1.0。结论LASEK和LASIK在术后屈光回退、欠矫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LASIK术后恢复快,层间反应轻,稳定性好,优于LASEK,而LASIK在角膜薄、初次手术瓣异常、高度近视再次手术等选择上优于LASIK。两种手术方法在远期疗效和术后并发症等仍需更长期的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分子激光原位角膜 屈光回退 再治疗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术后角膜中神经生长因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畅 张一川 +2 位作者 叶静 乔诗凝 贺美 《临床眼科杂志》 2010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比较兔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两种手术后角膜中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表达的差异。方法选用健康、纯种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1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组为实验组,实验... 目的比较兔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与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两种手术后角膜中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表达的差异。方法选用健康、纯种新西兰白兔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1组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组为实验组,实验组白兔一眼行LASIK手术,另一眼行LASEK手术。术后1、7d,1、3、6个月取兔角膜做半定量RT-PCR检测兔角膜中NGF mRNA的表达。结果 LASIK手术后不同时间点兔角膜中NGF mRNA总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P=0.002),其中LASIK术后1、3、6个月组兔角膜中NGF mRNA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和术后1、7d组表达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EK术后早期(1、7d)兔角膜中NGF mRNA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增多;术后1、3个月兔角膜中NGFmRNA表达持续稳定增多,术后6个月时表达到最高峰;LASIK与LASEK两组比较:LASEK组在术后早期1、7d角膜中NGF mRNA表达增高,而LASIK组术后1个月才开始增高,随着手术后角膜神经再生修复时间的延长,两组角膜中NGF mRNA表达的差异越来越小。结论 LASIK与LASEK两种手术后角膜神经损伤修复存在差异,角膜中NGF mRNA表达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激光原位角膜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角膜 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0.1%溴芬酸钠滴眼液在中低度近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部分替代激素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佳 沈阳 +1 位作者 陈敏洁 周行涛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7年第4期256-260,264,共6页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0.1%溴芬酸钠滴眼液在中低度近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部分替代激素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队列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完善LASEK术前评估后顺利完... 目的观察非甾体类抗炎药0.1%溴芬酸钠滴眼液在中低度近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部分替代激素应用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角膜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随机对照队列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完善LASEK术前评估后顺利完成手术,随访至术后6个月。试验组58例,对照组60例,2组术前屈光度、眼压、角膜厚度无差异,等效球镜度数均低于-6 DS。术后1个月内均使用氟米龙滴眼液,试验组术后1个月后改用溴芬酸钠滴眼液,对照组全程使用氟米龙滴眼液,逐渐减量至停药。在术后1、2、3、6个月观察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视力、屈光度、眼压和角膜生物力学参数。结果角膜Haze试验组出现4例,发现后改用氟米龙,对照组出现1例,增加氟米龙用量,直至5例患者Haze逐渐消退,角膜均恢复透明。2组视力和屈光度在术后1、2、3、6个月差异无统计意义。2组术前,术后1、3个月及6个月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的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2个月时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约2 mm Hg(1 mm Hg=0.133 k Pa),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6,P=0.016)。角膜补偿眼压(IOPcc)结果显示,2组术前,术后1、6个月IOPc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2、3个月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 mm Hg和2 mm Hg),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55,P=0.003;t=-2.409,P=0.02)。2组术后各时间点的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均低于术前,而2组间差异在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意义。此外,2组眼部充血及术后主观症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均无特殊不良反应。结论中低度近视眼LASEK术后与常规使用氟米龙相比,术后1个月后采用溴芬酸钠滴眼液替代氟米龙,主观感觉、视力、屈光度及角膜生物力学稳定性一致,眼压的波动更小,角膜Haze的发生率略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溴芬酸钠 非甾体类抗炎药 糖皮质激素 角膜生物力学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岚岚 孙玉敏 张凤月 《齐鲁护理杂志》 2004年第9期684-685,共2页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治疗 高度近视 护理体会 LASEK
下载PDF
MEL-80治疗近视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郝更生 王勤美 《眼视光学杂志》 2008年第4期302-305,共4页
目的评价使用蔡司MEL-80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施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MEL-80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L... 目的评价使用蔡司MEL-80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施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使用MEL-80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LASEK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连续性病例76例(150眼),于术后第1天、第1、第3、第6和第12个月定期随访,检查裸眼视力,以显然主觉验光检查术后屈光状态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术后第10天、第1、第3、第6和第12个月时,裸眼视力平均值分别为4.91±0.15、4.97±0.26、5.05±0.37、5.12±0.20、4.96±0.24。预测性:术前屈光度等效球镜值为(-6.25±1.25)D,术后第3、第6和第12个月分别降到(+0.12±0.42)D、(-0.03±0.23)D、(-0.15±0.36)D,术后第3、第6和第12个月屈光度变化量在±0.50D以内的比例分别为94.6%、96.0%、97.3%。术后第3、第6和第12个月离焦等效球镜值在±0.50D内的眼数分别为88.0%、96.0%、96.6%。有效性:术后第3个月,24.0%的眼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5.1,94.6%的眼UCVA≥5.0,97.3%的眼UCVA≥4.9。术后第6个月,36.0%的眼UCVA≥5.1,96.0%的眼UCVA≥5.0,98.6%的眼UCVA≥4.9。术后第12个月,38.0%的眼UCVA≥5.1,98.0%的眼UCVA≥5.0,98.6%的眼UCVA≥4.9。安全性:术后第3、第6、第12个月,均无任何一眼最佳矫正视力(best spectacle correctedvision acuity,BSCVA)下降2行以上;分别有34.6%、34.6%和30.0%的眼BSCVA提高1行;16.0%、17.3%和14.6%的眼BSCVA提高2行。稳定性:术后第3、第6、第12个月显然验光值等效球镜平均值变化小于1.00D。结论使用MEL-80的LASEK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有良好的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预测性 有效性 安全性 稳定性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 被引量:5
13
作者 臧亚芳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4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方法:对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手术治疗的45例高度近视患者在围手术期及术中给予合适的护理。结果:围手术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随访半年,裸眼视力有显著性改善...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方法:对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手术治疗的45例高度近视患者在围手术期及术中给予合适的护理。结果:围手术期间患者均未出现明显并发症。随访半年,裸眼视力有显著性改善。结论:在术前和术中护理中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中要加强对患者的正确用眼的指导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高度近视 护理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旭康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5期439-440,共2页
目的 评估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 ASEK)治疗近视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病例 4 1例 (76只眼 ) ,均为角膜厚度较薄、不适合做 L ASIK的中高度近视患者 ,术后随访 3个月以上 ,其中男性 7例 (12只眼 ) ,女性 34例 (6 4只眼 ) ... 目的 评估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 ASEK)治疗近视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病例 4 1例 (76只眼 ) ,均为角膜厚度较薄、不适合做 L ASIK的中高度近视患者 ,术后随访 3个月以上 ,其中男性 7例 (12只眼 ) ,女性 34例 (6 4只眼 ) ,年龄 19~ 4 0岁 ,平均 (2 5 .2 3± 5 .15 )岁。术前球镜 - 2 .75~ - 18.0 D,平均 (- 9.18± 3.6 3) D;柱镜 0~ - 4 .5 D,平均 (- 1.74± 1.13) D;术前角膜厚度 4 6 3~ 5 6 2μm,平均 (4 98.6 1± 19.4 9)μm。采用 2 0 %酒精溶液浸泡 4 5秒制作角膜上皮瓣 ,激光切削使用“鹰视”准分子激光系统。结果  L ASEK术后上皮愈合平均时间为 (3.5 4± 0 .5 7)天 ,术后第 1天疼痛分级 :0级 15只眼 (19.7% ) , 级 33只眼 (4 3.4 % ) , 级 19只眼 (2 5 .0 % ) , 级 19只眼 (11.8% ) ;术后平均视力 :半月 :0 .86± 0 .2 5 ,1月 :0 .95± 0 .2 3,3月 :0 .94± 0 .2 9;无 1例矫正视力下降。术后平均屈光度 :半月 :(0 .5 5± 0 .6 1) D,1月 :(0 .2 4± 0 .88) D,3月 :(- 0 .35± 0 .36 ) D。术后 3月角膜 haze:0级 5 4只眼 (71% ) ,0 .5级 17只眼 (2 2 % ) , 级 5只眼 (6 .8% )。结论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L ASEK)治疗近视是安全有效的 ,可选择性应用于角膜厚度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近视 角膜厚度 LASEK LASIK 屈光度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后应征青年32例入伍后视力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振轩 赵宝文 于耀光 《实用医技杂志》 2012年第3期301-302,共2页
2008年10月至2011年3月,我们对空军某部32例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入伍的新兵进行了视力观察,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应征青年 视力 入伍 空军某部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应用对眼压影响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谭业双 周霞 +3 位作者 王志斌 芦小磊 华焱军 王玲丽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对眼压的影响。方法在术前和术后第1、4周及第12周,分别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和Goldmann眼压计(GAT)测量接受LASEK治疗的对照组和MMC组近视患者各150只眼的眼内... 目的探讨丝裂霉素C(MMC)在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对眼压的影响。方法在术前和术后第1、4周及第12周,分别采用非接触式眼压计(NCT)和Goldmann眼压计(GAT)测量接受LASEK治疗的对照组和MMC组近视患者各150只眼的眼内压。结果术前MMC组和对照组NCT眼压值分别为(15.77±1.90)mmHg和(15.60±2.11)mmHg;术前MMC组和对照组GAT眼压值分别为(16.21±1.90)mmHg和(15.90±2.11)mmHg。术后第1、4周及第12周MMC组和对照组NCT眼压值分别下降至(14.44±1.60)mmHg、(14.62±1.47)mmHg、(14.51±1.87)mmHg和(14.62±1.47)mmHg、(14.94±1.34)mmHg、(14.66±1.54)mmHg;术后第1、4周及第12周MMC组和对照组GAT眼压值分别下降至(14.35±1.58)mmHg、(14.42±1.38)mmHg、(14.75±1.80)mmHg和(14.76±1.47)mmHg、(14.84±1.32)mmHg、(14.55±1.45)mmHg。手术前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和MMC组术前和术后第1、4周及第12周NCT和GAT眼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SEK术后压平式眼压计眼压测量值偏低,按传统正常值衡量眼压测量结果可能延误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MMC对LASEK术后眼压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内压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
17
作者 刘军 伊琼 赵向阳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08-409,共2页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高度近视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37例74眼术前近视屈光度为-6D~ -15D,平均为(-10.5±0.7)D。采用美国博士伦公司Technolas217型准分子激光系统进行手术。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0.8者...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上皮下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高度近视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37例74眼术前近视屈光度为-6D~ -15D,平均为(-10.5±0.7)D。采用美国博士伦公司Technolas217型准分子激光系统进行手术。结果 术后裸眼视力≥0.8者1月时为47%,3月时52%,6月时97.5%。结论 LASEK治疗高度近视角膜偏薄患者具有良好的预测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治疗 疗效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改善视功能的临床应用特征
18
作者 崔馨 贺翔鸽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32期7258-7259,共2页
1983年,Trokel等将准分子激光应用于切削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为眼科手术的一场革命。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一度成为矫正近视的主要方法。由于其明显的术后疼痛、角膜雾状混浊、可矫正... 1983年,Trokel等将准分子激光应用于切削角膜,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成为眼科手术的一场革命。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一度成为矫正近视的主要方法。由于其明显的术后疼痛、角膜雾状混浊、可矫正范围有限,很快被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替代。但LASIK罕见然而严重的并发症如术中角膜瓣破碎、游离,术后上皮植入、创伤导致角膜瓣移位等使手术风险较PRK增高。由Camellin提出并开展了保留角膜上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sub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屈光手术,因手术过程中在角膜光学切削表面覆盖了一层角膜上皮而兼顾了LASIK和PRK的双重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视功能 眼科手 近视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联合丝裂霉素治疗LASIK术中不完全瓣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蓉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第12期94-95,共2页
不完全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屈光手术的主流,因其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矫正屈光范围大和屈光回退少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是目前角膜屈光手术中较理想的术式。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使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 不完全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是屈光手术的主流,因其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矫正屈光范围大和屈光回退少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是目前角膜屈光手术中较理想的术式。近年来,有文献报道使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治疗LASIK的角膜瓣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 分子激光原位角膜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临床效果观察
20
作者 黄鹤 杨旭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行LASEK手术的患者55例110只眼,其中男23例46只眼,女32例64眼,平均球镜当量为...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中联合应用丝裂霉素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行LASEK手术的患者55例110只眼,其中男23例46只眼,女32例64眼,平均球镜当量为(-7.78±2.09)D(-14.5~4.25 D),术中滴入0.2%丝裂霉素(mitomycin-C,MMC),浸润12 s后立即吸干,5 ml BBS冲洗。术后随访3个月。分析裸眼视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ASEK手术后平均裸眼视力1个月为0.95±0.19,2个月为1.01±0.14,3个月为1.09±0.13;电脑验光屈光度术后1个月为0.66±1.07,2个月为0.28±0.28,3个月为0.23±0.92(P均<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1.0视力情况分别为77.27%、90.00%、98.18%;术后3个月视力恢复明显(P<0.05)。术后角膜雾状混浊(HAZE)发生时间最早为11 d,最晚为129 d,平均35 d;术后3个月HAZE分级分别为0级占80%、0.5级占18%、1级占2%。结论:LASEK手术术中联合应用MMC矫正中低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 丝裂霉素C 近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