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患者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与细胞凋亡指数相关性的研究
1
作者 吴倩 张微 方呈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81-85,共5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链抗原125(CA125)及可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L1)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与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就诊的76例宫...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糖链抗原125(CA125)及可溶程序性死亡分子1(PD-L1)水平的变化,以及其与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就诊的76例宫颈癌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时期在院进行体检的76例健康妇女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两组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的细胞凋亡指数;比较两组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及细胞凋亡指数,分析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与细胞凋亡指数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539、18.713、14.414,P<0.05)。实验组的细胞凋亡指数(6.87±2.89)高于对照组的细胞凋亡指数(2.44±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132,P<0.001)。临床分期为Ⅲ~Ⅳ期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均高于Ⅰ~Ⅱ期者(t值分别为14.444、6.047、8.401,P<0.05);肿瘤分化程度为高分化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均高于中分化和低分化者(F值分别为177.105、32.848、31.386,P<0.05);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均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t值分别为6.659、7.356、6.460,P<0.05);不同病理分类(鳞状细胞癌与腺癌)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患者的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均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89、0.662、0.495,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清SCC、CA125及PD-L1水平显著升高,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且均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正相关,其可为临床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及监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鳞状细胞癌抗原 糖链抗原125 可溶程序性死分子1 细胞凋亡指数
下载PDF
苯那普利对心衰模型大鼠不同时相血浆中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及心肌凋亡指数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季洪赞 冒晓蓓 +7 位作者 苏全胜 胡拥军 顾萍 郁红菊 段苏友 缪东培 殷宇刚 李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40-74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心肌凋亡指数(CAI)在心力衰竭模型中不同时相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缩窄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所致心力衰竭的大鼠动物模型,对正常喂养的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心衰... 目的探讨大鼠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及心肌凋亡指数(CAI)在心力衰竭模型中不同时相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采用缩窄大鼠腹主动脉造成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所致心力衰竭的大鼠动物模型,对正常喂养的8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心衰组(n=36)、苯那普利治疗组(n=36)及假手术组(n=36)。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组大鼠2、6、10及16w(共4时相,每时相大鼠均为9只)分别进行血浆AngⅡ、ALD及CAI的测定。结果大鼠心衰模型建立后AngⅡ、ALD及CAI在各时相明显增高,与同期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苯那普利治疗组在各时相明显降低AngⅡ、ALD及CAI指标,与同期心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苯那普利治疗组AngⅡ、ALD水平接近各时相假手术组(P>0.05)。AngⅡ、ALD与心力衰竭各时相均有一定相关性(F>F0.01)。结论AngⅡ、ALD及CAI在心力衰竭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苯那普利有效地减少心衰后心肌细胞凋亡,降低AngⅡ、ALD水平,防止心衰心肌进一步损害,对心衰的治疗及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心肌凋亡指数 苯那普利
下载PDF
p27蛋白及细胞凋亡指数在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胃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润 高海燕 +3 位作者 韩淑琴 刘俊霞 刘培茹 杨春燕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11期1642-1645,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胃黏膜中p27蛋白及细胞凋亡指数(AI)的表达水平,探讨p27蛋白及AI的表达与胃癌演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消化科门诊胃镜检查患者黏膜活检标本共155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5例、肠上皮化生3... 目的研究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胃黏膜中p27蛋白及细胞凋亡指数(AI)的表达水平,探讨p27蛋白及AI的表达与胃癌演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消化科门诊胃镜检查患者黏膜活检标本共155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5例、肠上皮化生30例、非典型增生32例、胃癌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及胃癌组患者胃黏膜中p27蛋白与AI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P27蛋白阳性染色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定位于细胞核,在胃癌组织浅表部位着色相对较强,而深部着色较弱。随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规律,P27蛋白表达水平呈现逐级减低,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细胞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内,浓缩的核质紧贴于核膜或核质呈现均匀染色,其周围无炎性反应,随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规律,AI在前3个阶段呈现逐级升高,至肠上皮化生最高,之后的2个阶段逐级下降,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与胃癌两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P27蛋白表达水平与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疾病类型呈负相关(r=-0.976,P<0.01),AI表达水平与上述疾病类型无相关性(r=0.060,P>0.05)。P27蛋白表达水平及AI均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27蛋白在胃黏膜中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与慢性胃病、胃癌前病变、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在胃癌的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指数 P27 慢性胃病 早期胃癌
下载PDF
补益营卫方对衰老皮肤表皮凋亡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司晓伟 周小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80-1082,I0011,共4页
目的:观察补益营卫方对衰老小鼠皮肤表皮凋亡指数的影响,探讨补益营卫方延缓皮肤衰老的机制。方法:以自然衰老小鼠为研究对象,HE染色观察各组皮肤表皮形态学变化,应用TUNEL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凋亡指数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补... 目的:观察补益营卫方对衰老小鼠皮肤表皮凋亡指数的影响,探讨补益营卫方延缓皮肤衰老的机制。方法:以自然衰老小鼠为研究对象,HE染色观察各组皮肤表皮形态学变化,应用TUNEL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凋亡指数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应用补益营卫方高、中、低剂量组处理后,可显著降低细胞凋亡,与老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剂量组之间,中剂量组对凋亡抑制作用最大,较其他组有明显差异(P<0.01),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补益营卫方通过抑制皮肤表皮细胞的凋亡,降低细胞凋亡指数,起到延缓皮肤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益营卫 皮肤衰老 凋亡指数 中医药
原文传递
NF-κBp65、Bcl-2、Bcl-xL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和凋亡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克君 李德春 朱东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05-109,共5页
背景与目的:核因子κB通过调控下游bcl-2家族基因表达参入细胞凋亡调节过程,而p53除了参入细胞周期调节外也参入依赖bcl-2基因的细胞凋亡调控。在胰腺癌中NF-κBp65、Bcl-2和Bcl-xL蛋白表达与p53和凋亡的关系还不清楚。本研究系统地分... 背景与目的:核因子κB通过调控下游bcl-2家族基因表达参入细胞凋亡调节过程,而p53除了参入细胞周期调节外也参入依赖bcl-2基因的细胞凋亡调控。在胰腺癌中NF-κBp65、Bcl-2和Bcl-xL蛋白表达与p53和凋亡的关系还不清楚。本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核因子κBp65及其下游的bcl-2和bcl-xL抑凋亡基因在胰腺癌(PC)中的表达以及与P53蛋白表达和凋亡指数(AI)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25例胰腺导管腺癌(PC)和9例正常胰腺组织(NP)中P53蛋白表达;Western印迹法分析NF-κBp65蛋白表达;RT-PCR分析Bcl-2和Bcl-XL蛋白表达,TdT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标记(TUNNEL)法了解胰腺癌细胞凋亡情况(AI)。结果:P53在PC组织阳性率(56%,14/25),高于NP组织阳性率(P<0.00);NF-κBp65、Bcl-2和Bcl-xL在PC组织表达相对值分别为:1.06±0.16、0.79±0.13、0.76±0.24,分别高于NP组织:0.23±0.016、0.23±0.074、0.18±0.026(分别P<0.05);14例p53阳性PC中,NF-κBp65、Bcl-2和Bcl-Xl表达相对值分别为:1.32±0.23、0.92±0.33、0.82±0.21;11例p53阴性PC中,NF-κBp65、Bcl-2和Bcl-xL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78±0.15、0.54±0.19、0.71±0.28(分别P<0.05,P<0.05,P>0.05);NF-κBp65和Bcl-2分别与P53表达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分别P<0.01,P<0.05),Bcl-xL与P53无相关性(P>0.05),NF-κBp65与Bcl-XL表达正相关(P<0.01),而NF-κBp65与Bcl-2表达无相关性(P>0.05);胰腺癌平均AI为(15.4±6.48)%,NF-κBp65表达与AI负相关(r=-0.297,P<0.05),而Bcl-2、Bcl-xL与AI无相关性(r=-0.203,P>0.05;r=-0.156,P>0.05)。结论:胰腺癌中抗凋亡因子表达上调,凋亡指数主要决定于NF-κBp65蛋白水平;NF-κBp65通过对下游bcl-xL基因表达的调控参与胰腺癌凋亡过程;p53在凋亡调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核因子κB BCL-2 bcl-xL P53 凋亡指数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凋亡指数的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洪雨 姜爱民 +2 位作者 宋光 关希丽 梅唤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0年第11期1315-1316,共2页
大量的研究证明,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个重要的血管形成因子.有文献报道,胃癌、脑肿瘤的新生血管化程度与肿瘤侵袭性及其预后有相关性,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对术后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长... 大量的研究证明,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有赖于新生血管形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一个重要的血管形成因子.有文献报道,胃癌、脑肿瘤的新生血管化程度与肿瘤侵袭性及其预后有相关性,是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对术后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进行长期预后的随访结果很令人失望,这些患者的术后肝内复发率很高.肿瘤的大小、门脉的侵袭和肝内转移被认为是导致复发的主要因素.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Ⅷ因子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同时采用 TUNEL 法测定肿瘤细胞的凋亡指数,以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原发性肝癌的肿瘤生物学行为及凋亡指数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凋亡指数 肝肿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放疗前后宫颈鳞癌组织凋亡指数与bcl-2、bax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万峰 郭国祯 +4 位作者 韩良辅 丁桂荣 惠延平 郭燕 马海昕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60,共6页
检测了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和放疗中凋亡指数 (AI)及bcl- 2、bax的基因表达 ,探讨了宫颈癌组织中基因表达与凋亡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 2和bax基因的表达 ,TUNEL法检测宫颈癌活检组织的细胞凋亡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bcl... 检测了宫颈鳞癌患者放疗前和放疗中凋亡指数 (AI)及bcl- 2、bax的基因表达 ,探讨了宫颈癌组织中基因表达与凋亡之间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bcl- 2和bax基因的表达 ,TUNEL法检测宫颈癌活检组织的细胞凋亡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bcl- 2和bax基因表达的细胞阳性率与凋亡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X射线照射 10Gy后 ,宫颈癌组织bax基因表达增强 (p<0 .0 5 ) ,凋亡指数亦明显增加 (p <0 .0 1) ,bcl- 2基因表达的细胞阳性率水平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照射前宫颈癌组织bcl- 2和bax的基因综合表达细胞阳性率与自发凋亡相关性较差 (p >0 .0 5 ,r=0 .370 3,其上界为 0 .70 71) ,而 10Gy照射后 ,宫颈癌组织中bcl- 2和bax的综合表达细胞阳性率与辐射诱导的凋亡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p <0 .0 5 ,r =0 .5 2 6 4,其上界为 0 .70 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癌 凋亡指数 AI BCL-2基因 BAX基因 放疗 放射治疗 细胞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六神丸对食管癌移植瘤细胞凋亡指数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黄立中 张慧 +2 位作者 田莎 李俊俊 张远 《吉林中医药》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六神丸对食管癌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细胞悬液建立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将48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DDP)、六神丸高剂量组、六神丸中剂量组、六神... 目的探讨六神丸对食管癌移植瘤组织细胞凋亡与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细胞悬液建立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将48只裸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顺铂组(DDP)、六神丸高剂量组、六神丸中剂量组、六神丸低剂量组,按照给药方案用药,用药20 d后处死动物,剥取瘤组织,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瘤体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法检测瘤体组织Bcl-2的表达。结果六神丸高、中、低剂量各组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模型组,给药各组瘤体组织内Bcl-2的表达活性均明显下降。结论六神丸通过下调肿瘤组织Bcl-2表达活性、促进细胞凋亡是六神丸抑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神丸 细胞凋亡指数 BCL-2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藏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凋亡指数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赞梅 刘五甲 +5 位作者 韩静绮 杨娟 白丽艳 张文彦 杜尕金措 祁玉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10期43-50,共8页
目的探讨藏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cl-2、Bax及Caspase 3和凋亡指数(AI)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60例世居藏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60例藏族乳腺纤维瘤石蜡组织切片中Bcl-2、Bax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DNA缺口... 目的探讨藏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cl-2、Bax及Caspase 3和凋亡指数(AI)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60例世居藏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60例藏族乳腺纤维瘤石蜡组织切片中Bcl-2、Bax和Caspase 3蛋白的表达;采用原位DNA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凋亡指数。结果藏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cl-2、Bax及Caspase 3的表达率分别为51.7%、76.7%及60.0%,藏族乳腺纤维瘤组织的Bcl-2、Bax及Caspase 3表达率分别为81.7%、85.0%和8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乳腺纤维瘤Bcl-2和Caspase 3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纤维瘤组织高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I阳性率与乳腺纤维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低于乳腺纤维瘤。AI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孕激素受体(PR)表达相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Bcl-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R)表达相关(P<0.05),Caspase 3的表达与ER表达相关(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cl-2蛋白表达与Bax、Caspase 3蛋白表达相关(P<0.05)。结论藏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Bcl-2、Caspase 3蛋白低表达;Bcl-2的表达与Bax、Caspase 3的表达相关;Bcl-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ER表达相关;藏族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AI低表达与凋亡蛋白Bcl-2、Bax、Caspase 3的表达无关;AI与肿瘤直径、TNM分期、PR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l-2 BAX CASPASE3 凋亡指数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 藏族
下载PDF
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指数及caspase8、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文秀 崔利娟 +1 位作者 陈煜 张秋云 《北京中医药》 2012年第1期62-64,共3页
目的研究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caspase8、caspase3表达量以及凋亡指数(AI)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150只,人血白蛋白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后,急性攻击以D-GalN400 mg/Kg和LPS100μg/Kg一次性腹腔联合注射。中药组在... 目的研究截断逆挽方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caspase8、caspase3表达量以及凋亡指数(AI)的影响。方法SPF级Wistar大鼠150只,人血白蛋白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后,急性攻击以D-GalN400 mg/Kg和LPS100μg/Kg一次性腹腔联合注射。中药组在急性攻击前给予截断逆挽方连续灌胃3天。急性攻击后4、8、12 h分别麻醉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原位细胞凋亡技术检测肝细胞AI,WB法检测肝细胞中caspase8和caspase3的含量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4、8、12 hAI均显著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中药组较模型组各相应时间点A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caspase8和caspase3表达量也有降低。结论截断逆挽方可降低肝细胞caspase8、caspase3表达量和AI,减轻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断逆挽方 慢加急性肝衰竭 凋亡指数 CASPASE8 CASPASE3
下载PDF
“标本配穴”电针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功能和细胞凋亡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赵钢 马莹莹 付嘉明 《上海针灸杂志》 2018年第4期461-465,共5页
目的通过"标本配穴"电针对针刺心肌缺血大鼠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和细胞凋亡指数影响的实验研究,观察治疗疗效,从而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 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正常组、模型组... 目的通过"标本配穴"电针对针刺心肌缺血大鼠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和细胞凋亡指数影响的实验研究,观察治疗疗效,从而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机制,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科学的方法。方法 4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内关组、标配组。采取连续14 d腹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造模。正常组、模型组大鼠只抓取固定,不针刺治疗。内关组电针双侧内关,标配组电针双侧内关、关元、双侧足三里,每日治疗1次,共21 d。大鼠于第22天行超声心动图机检测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FS);TUNEL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模型组大鼠LVEDd、LVESD高于正常组(P<0.01),而LVEF、LVFS值均低于正常组(P<0.01);内关组和标配组LVEDd、LVESD均低于模型组(P<0.01),标配组低于内关组(P<0.01,P<0.05);内关组和标配组中LVEF、LVFS值均高于模型组(P<0.01),标配组高于内关组(P<0.05)。正常组大鼠心肌AI值低于模型组(P<0.01);内关组、标配组均低于模型组(P<0.01);标配组低于内关组(P<0.05)。结论电针能够通过降低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LVEDd、LVESD值,提升LVEF、LVFS值,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细胞凋亡导致的代偿性心脏扩张、心功能低下,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程度,且"标本配穴"电针法比单纯内关电针法具有更好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本配穴 电针 心肌缺血 心脏功能 细胞凋亡指数 大鼠
下载PDF
Genipin对糖尿病小鼠下丘脑细胞凋亡指数及解偶联蛋白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志文 孙高慧 +1 位作者 段磊 贾鹏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genipin对糖尿病小鼠下丘脑细胞凋亡指数(AI)及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genipin低、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2只小鼠。采用长期高脂饮食及链脲佐菌素胰岛破坏法建立2... 目的探讨genipin对糖尿病小鼠下丘脑细胞凋亡指数(AI)及解偶联蛋白2(UCP2)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genipin低、高剂量干预组,每组12只小鼠。采用长期高脂饮食及链脲佐菌素胰岛破坏法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Genipin低、高剂量干预组小鼠分别给予5 mg/(kg.d)、10 mg/(kg.d)的genipin 0.1 ml连续灌胃2周,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替代。分别采用TUNEL染色法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计算各组小鼠下丘脑AI和UCP2蛋白阳性细胞率;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下丘脑UC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糖尿病模型组、genipin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预组下丘脑AI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而genipin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预组下丘脑AI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均P<0.05);且genipin低剂量干预组和genipin高剂量干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模型组UCP2蛋白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genipin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预组UCP2蛋白阳性细胞率均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均P<0.05)。Genipin低剂量和高剂量干预组UC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均P<0.05)。与genipin低剂量干预组比较,geni-pin高剂量干预组UCP2蛋白阳性细胞率、UCP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 Ge-nipin可以减少糖尿病小鼠下丘脑细胞凋亡和UCP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IPIN 糖尿病 下丘脑 细胞凋亡指数 解偶联蛋白2
下载PDF
人骨肉瘤中bc1_2的表达与凋亡指数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天 郭乔楠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65-367,I0014,共4页
目的研究bc1-2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与凋亡指数(AI)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4例骨肉瘤组织进行bcl-2蛋白的检测,应用细胞原位凋亡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34例骨肉瘤中2... 目的研究bc1-2蛋白在骨肉瘤中的表达,探讨与凋亡指数(AI)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34例骨肉瘤组织进行bcl-2蛋白的检测,应用细胞原位凋亡TUNEL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AI,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34例骨肉瘤中27例bcl-2蛋白(+)(79·5%)。bcl-2蛋白的表达与骨肉瘤分型无关,但与患者年龄、性别、5年生存状态相关,且与AI有相关性;另外,AI与预后有相关性。结论bcl-2蛋白、AI可能成为评估骨肉瘤预后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BCL-2蛋白 凋亡指数 预后
下载PDF
Endoglin表达和MVD检测与肺癌凋亡指数及临床病理特性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杜志强 李宇清 秦建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5期21-22,共2页
目的探究肺癌组织中Endoglin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与凋亡指数和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我院行肺癌根治手术后随访大于5年且临床资料完整的6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生存时间分为三组,生存时间≥5年者为... 目的探究肺癌组织中Endoglin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与凋亡指数和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对照研究我院行肺癌根治手术后随访大于5年且临床资料完整的6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生存时间分为三组,生存时间≥5年者为A组、生存时间3~5年者为B组,生存时间<5年者为C组,分别研究肺癌组织Endoglin的表达、MVD计数、凋亡指数(AI)与肿瘤病理、分期、预后、凋亡指数间的关系。结果 A组患者的MVD记数平均为(26.32±8.49),平均术后生存期为(6.5±1.3)年,与B、C组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组凋亡分数(AI)分别为(5.67±3.11)%、(8.49±3.42)%、(16.57±2.68)%,三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肺癌中的Endoglin表达和MVD记数与肺癌的凋亡指数密切相关,且MVD记数越高,凋亡指数越高,肿瘤恶性程度越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Endoglin表达 MVD记数 凋亡指数
下载PDF
KI-67、凋亡指数与新疆维吾尔族、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徐跃勋 王英红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宫颈鳞癌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及民族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维、汉族正常宫颈组分别20、11例作为对照组;维、汉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宫颈癌组织分别22、30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脱氧...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维族)、汉族宫颈鳞癌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及民族之间的差异。方法选取维、汉族正常宫颈组分别20、11例作为对照组;维、汉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宫颈癌组织分别22、30例。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组织中的Ki-67核抗原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结果新辅助化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维、汉族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Ki-67增殖指数维族高于汉族(P>0.05),化疗后均下降,汉族下降程度较维族高(P<0.05);维、汉之间化疗前凋亡指数汉族较维族高(P>0.05);化疗后汉族高于维族(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肯定,不仅可有效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而且能够诱导细胞凋亡,维、汉民族之间存在差异,汉族在化疗疗效上较维族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汉族 维族 KI-67核抗原 凋亡指数 新辅助化疗
下载PDF
大肠癌中NF-κB及Livin蛋白表达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柴漫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NF-κB及Liv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大肠癌和癌旁组织NF-κB和Livin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分析NF-κB和Livin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 目的探讨NF-κB及Livin蛋白在大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指数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大肠癌和癌旁组织NF-κB和Livin蛋白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情况,分析NF-κB和Livin与大肠癌发生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NF-κB和Livin表达的阳性率升高,凋亡指数降低(P均<0.05);Livin与NF-κB表达呈正相关(r=0.292,P<0.05),二者表达的阳性组织较阴性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 NF-κB和Livin的表达抑制了细胞凋亡,是大肠癌的诱因之一;并且NF-κB和Livin的表达相互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核因子ΚB LIVIN 细胞凋亡指数
下载PDF
慢性胃炎细胞凋亡指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玉峰 党中勤 李鲜 《光明中医》 2008年第5期557-559,共3页
目的:慢性胃炎细胞凋亡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1例,其中肝胃不和型41例,脾胃湿热型50例,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胃黏膜组织幽门螺杆菌、细胞凋亡基因Fas和Bcl-2表达情况以及凋亡指数。结果:脾胃湿热组和... 目的:慢性胃炎细胞凋亡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选择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1例,其中肝胃不和型41例,脾胃湿热型50例,采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胃黏膜组织幽门螺杆菌、细胞凋亡基因Fas和Bcl-2表达情况以及凋亡指数。结果:脾胃湿热组和肝胃不和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脾胃湿热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肝胃不和组,肝胃不和组的凋亡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湿热组。结论:除了HP感染的因素之外,机体气机阻滞也会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浅表性胃炎 凋亡指数 证型 相关性
下载PDF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对食管癌患者近期生活质量及细胞凋亡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姬卫国 《中医临床研究》 2011年第19期1-5,共5页
目的: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是郑玉玲教授集二十余年临床经验所研制的纯中药制剂,本课题以此为治疗方剂,通过国际通用的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其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通过对其治疗前后凋亡指数(AI)的测定,评价临床疗效,为该药的... 目的: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是郑玉玲教授集二十余年临床经验所研制的纯中药制剂,本课题以此为治疗方剂,通过国际通用的生活质量量表评估其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通过对其治疗前后凋亡指数(AI)的测定,评价临床疗效,为该药的临床应用及推广提供依据,也为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判定探索出一条科学、客观又切实可行的道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临床观察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食管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豆根管食通口服液"治疗,每天三次,每次一支(10ml,1g/ml),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替加氟,每天四次,每次4片(200mg),一个月为一个疗程,共两个疗程。治疗前、第一及第二疗程后分别测一次生活质量,量表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LQ-C30(V3.0)中文版进行问卷调查并行记分评定,同时测定血清细胞凋亡指数,比较其变化水平。统计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计算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豆根管食通口服液组在1疗程、2疗程后总体健康状况、各功能项目及绝大部分症状单项分别较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对生活质量各个领域均无明显改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腹泻(DI)项在治疗1疗程、2疗程后与治疗前相比得分明显提高(症状加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除个别症状单项因治疗前基础得分较低,治疗后得分减少不明显外,其余各项在1疗程、2疗程后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清凋亡指数方面,治疗组在1疗程、2疗程后分别较前有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间比较在1疗程后、2疗程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豆根管食通口服液能有效改善食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能显著提高细胞凋亡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豆根管食通口服液 生活质量 EORTCQLQ-C30量表 凋亡指数
下载PDF
阻癌胃泰对胃癌前病变细胞凋亡指数影响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王垂杰 李岩 任明智 《中医药学刊》 CAS 2004年第12期 2178,2193,共2页
目的:以MNNG合并胃黏膜机械损伤方法制作了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采用健脾化瘀方法,选用阻癌胃泰进行预防和治疗给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细胞凋亡指数.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预防给药还是治疗给药,以健脾化瘀为组方依据的阻癌胃泰具有... 目的:以MNNG合并胃黏膜机械损伤方法制作了胃癌前病变大鼠模型.采用健脾化瘀方法,选用阻癌胃泰进行预防和治疗给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了细胞凋亡指数.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预防给药还是治疗给药,以健脾化瘀为组方依据的阻癌胃泰具有较显著的预防和治疗胃黏膜上皮不典型增生作用.能够促进黏膜细胞的正常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前病变 阻癌胃泰 细胞凋亡指数
下载PDF
细胞凋亡指数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预后意义
20
作者 李立 杨明明 +1 位作者 刘铎 叶欧江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48例患者均接受过外科切除手术治疗并被分成2组:2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及另外的24例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通过TUNEL法,评价经福尔马林固定、...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48例患者均接受过外科切除手术治疗并被分成2组:24例接受新辅助化疗及另外的24例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通过TUNEL法,评价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预处理的48例OSCC标本的细胞凋亡水平,并且将TUNEL法标记的凋亡细胞百分比表示为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结果:在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组,高AI与好的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结合其它附加信息,如肿瘤分级、治疗方法,AI值可以作为OSCC患者的一个可靠的预后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后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 细胞凋亡指数(A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