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0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驳地主与农民关系的错误言论——以减租减息运动前的山东为例
1
作者 苑朋欣 《天中学刊》 2024年第2期124-130,共7页
从减租减息运动前的山东来看,地主与农民之间存在着残酷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地主阶级依仗权势及其所占有的土地、财产,肆意对农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贪婪成性、凶狠残暴、作恶多端。大量事实表明: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根本没... 从减租减息运动前的山东来看,地主与农民之间存在着残酷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地主阶级依仗权势及其所占有的土地、财产,肆意对农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剥削和压迫。他们贪婪成性、凶狠残暴、作恶多端。大量事实表明: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根本没有什么合理性,地主也不是什么心地善良、乐善好施的好人,广大农民在他们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生活困苦、饥寒交迫,终日挣扎在死亡线上。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就是当时农村社会的主要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租减息运动 山东 地主 农民 意识形态
下载PDF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油画《减租减息》的保护修复与作品探析
2
作者 赵樱乔 赵丹丹 《天工》 2024年第2期63-65,共3页
《减租减息》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重大历史题材油画,具有红色主题油画和农民题材油画的双重文化价值。作品在长时间的保存中受到环境影响,油画材料老化,作品物质结构出现损伤,博物馆文保院对藏品进行了完整的保护性修复。以《减租减... 《减租减息》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重大历史题材油画,具有红色主题油画和农民题材油画的双重文化价值。作品在长时间的保存中受到环境影响,油画材料老化,作品物质结构出现损伤,博物馆文保院对藏品进行了完整的保护性修复。以《减租减息》油画的修复为例,阐述油画作品的修复过程和方法,分析作品表现的历史事件,介绍作品的美学来源并解读作品图像语言。通过保护修复延续作品的艺术内涵和历史意义,探索作品的文化与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修复 《减租减息 历史题材油画 博物馆 土地改革
下载PDF
山西榆社县减租减息推行中的困境与应对
3
作者 郝平 安旺旺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4-122,共9页
作为较早推行减租减息的“实验县”,山西省榆社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度遭遇较大困境。这其中,农民的复杂心态、地主的阻挠破坏、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和运动方式“过火”等一系列问题尤为棘手。为此,中共通过持续动员广大民众、改造问题地... 作为较早推行减租减息的“实验县”,山西省榆社县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度遭遇较大困境。这其中,农民的复杂心态、地主的阻挠破坏、干部队伍建设问题和运动方式“过火”等一系列问题尤为棘手。为此,中共通过持续动员广大民众、改造问题地主、整改干部队伍、纠正“过火”行为等措施,并且在政策的执行和问题处理上注重民主协商,兼顾各方权益,从而有效地维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榆社县减租减息的“实验”是中共在实施减租减息过程中发现问题、积极应对、逐步调整方法和措施,进而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为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成功推行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社县 减租减息 困境与应对
下载PDF
疫情下的“减租减息”
4
作者 张义学 《西部大开发》 2023年第1期52-55,共4页
“减租减息”是是我国应对困难的优良传统。抗日战争最艰难的1942年,党中央在全国各个根据地号召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共克时艰。疫情暴发3年来,中央出台多项政策,陕西各地也拿出具体措施,广泛开展减租、减息... “减租减息”是是我国应对困难的优良传统。抗日战争最艰难的1942年,党中央在全国各个根据地号召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团结各阶级、各阶层人民,共克时艰。疫情暴发3年来,中央出台多项政策,陕西各地也拿出具体措施,广泛开展减租、减息、退税、降费……千方百计减轻市场主体经营负担,帮助中小企业渡难关,迎接市场回暖、经济复苏的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体 中小企业 减租减息 退税 经济复苏 降费 具体措施 抗日战争
下载PDF
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中的“说理会” 被引量:8
5
作者 俞小和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2-61,共10页
抗战时期,中共确立了减租减息的基本土地政策,并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不断摸索,成功地在抗战后期找到了把政策变为现实的最佳方法,也就是"说理会"模式。"说理会"需要经历工作组和基层干部繁难的宣传和组织,并通过农... 抗战时期,中共确立了减租减息的基本土地政策,并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不断摸索,成功地在抗战后期找到了把政策变为现实的最佳方法,也就是"说理会"模式。"说理会"需要经历工作组和基层干部繁难的宣传和组织,并通过农民群众团体的具体安排才得以顺利举行。通过"说理"斗争,农民组织起来,保卫了自己的经济利益,提高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中共培养了忠实于党的事业的基层骨干,从而大大提高了对农村的掌控能力。当然,"说理"斗争在局部地区或者某个时间阶段,不免有"左"的倾向和表现,但基本上得到较好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减租减息 说理 斗争
下载PDF
华中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探析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建国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101,共11页
华中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一开始就遭到地主阶级的激烈抵抗。为了打破僵局,抗日民主政府将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允许高利贷在某种限度内存在,使华中抗日根据地民间借贷的僵局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减租仍然遭到地主的顽固抗拒,使得抗日民... 华中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一开始就遭到地主阶级的激烈抵抗。为了打破僵局,抗日民主政府将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允许高利贷在某种限度内存在,使华中抗日根据地民间借贷的僵局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减租仍然遭到地主的顽固抗拒,使得抗日民主政府在减租僵局的突破上举步维艰。直到1943年下半年之后,由于局势的逐渐稳定以及农民(佃农)成为运动的主力,减租才在"反贪污"运动中走向彻底化。本文还从受益阶层、土地占有关系、阶级结构、农村借贷关系、乡村社会的政治状况等方面分析了减租减息对华中抗日根据地产生的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抗日根据地 减租减息 社会变迁 政治生态
下载PDF
党性与乡土之间--抗战中后期减租减息运动中的山东农村基层党员 被引量:5
7
作者 杨发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6-85,共10页
抗战中后期,面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农村不同阶级和个体根据时局变化和自身处境采取了相应的应对举措。具有中共党员与乡村社区居民双重身份的农村基层党员,既要履行党员义务和服从组织决议,又需考量身家利益并处理与... 抗战中后期,面对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农村不同阶级和个体根据时局变化和自身处境采取了相应的应对举措。具有中共党员与乡村社区居民双重身份的农村基层党员,既要履行党员义务和服从组织决议,又需考量身家利益并处理与亲友街坊间的关系。在运动中,他们一般扮演着三种角色:政党意志的执行者、乡村社区利益的维护者和身家利益的追逐者(捍卫者)。其中部分党员具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和清晰的行为导向,部分党员则是各种角色兼而有之,部分党员所扮演的角色甚至变动不居。重塑农村社会秩序的减租减息运动引发了基层党员应具有的党性原则和农民固有的乡土原则之间的张力,纠结于党性和乡土之间的基层党员以不同的行为抉择来应对党组织在农村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租减息运动 农村基层党员 党性 乡土 道义 理性
下载PDF
华北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斗争”模式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徐建国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79,共10页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中,"斗争"不仅限于一种行为和手段,同时形成一种政治运作模式。运作过程中,在斗争对象的树立上,注重培养农民的阶级意识;在斗争方式的运用上,注意根据运动发展阶段及斗争对象的差异,用通俗易... 在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中,"斗争"不仅限于一种行为和手段,同时形成一种政治运作模式。运作过程中,在斗争对象的树立上,注重培养农民的阶级意识;在斗争方式的运用上,注意根据运动发展阶段及斗争对象的差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口号、培养积极分子、发挥农会等群众团体的作用、营造农民在人数和气势上的优势等方式来组织和引导农民;在斗争分寸的把握上,既要调动农民斗争积极性,又把斗争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在斗争果实的获取上,强调进一步强化农民的斗争意识,推动运动向深入发展。通过"斗争"模式的具体运作,中共唤醒了农民的阶级意识,发动广大农民投身抗日洪流,并将农民和乡村社会纳入现代国家政权建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减租减息 斗争模式
下载PDF
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永芳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90-95,共6页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开展过程大致分为酝酿发动(1938—1939年)、初步开展(1939—1941年)、普遍开展(1942—1943年)、深入查减(1944—1945年)等四个阶段。运动...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开展过程大致分为酝酿发动(1938—1939年)、初步开展(1939—1941年)、普遍开展(1942—1943年)、深入查减(1944—1945年)等四个阶段。运动开展的成绩和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是削弱了农村封建剥削势力,使根据地的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是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坚持长期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三是激发了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促进了人民抗日武装力量的发展;四是团结了各个阶层,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不断巩固和扩大。减租减息运动胜利开展的历史经验是:充分发动和依靠农民群众是基本前提;对地主阶级既要实行一些让步又要打击其反抗活动是基本原则;正确认识斗争规律,避免“左”、右倾向是重要保证;根据本地特点,具体而灵活地执行减租减息法令是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晋冀鲁豫根据地 减租减息
下载PDF
华中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建国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8-71,共4页
在 相 当 长 的 时 间 内 ,华 中 抗 日 根 据 地 的 减 租 减 息 运 动 一 直 停 留 在 宣 传 阶 段 。 随 着 军 事 形 势 的 好 转 ,减租 减 息 运 动 在 1942年 以 后 逐 渐 深 入 ,当 抗 战 临 近 胜 利 时 ,形 成 高 潮 。值 得 ... 在 相 当 长 的 时 间 内 ,华 中 抗 日 根 据 地 的 减 租 减 息 运 动 一 直 停 留 在 宣 传 阶 段 。 随 着 军 事 形 势 的 好 转 ,减租 减 息 运 动 在 1942年 以 后 逐 渐 深 入 ,当 抗 战 临 近 胜 利 时 ,形 成 高 潮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不 同 地 区 的 减 租 减 息 在 时 间上 、程 度 上 的 差 别 很 大 。就 整 个 华 中 抗 日 根 据 地 而 言 ,减 租 减 息 后 ,地 租 剥 削 有 了 明 显 减 轻 ,但 高 利 贷 剥 削 依 旧 严重 ,这 主 要 是 因 为 “ 减 息 ” 并 不 是 为 了 消 灭 高 利 贷 剥 削 ,而 是 为 了 促 进 借 贷 关 系 的 发 展 ,因 而 ,各 根 据 地 在 不 同 程度 上 对 借 贷 关 系( 包 括 高 利 贷 )采 取 保 护 政 策 。 因 此 ,华 中 抗 日 根 据 地 减 租 减 息 运 动 的 重 点 是 减 租 ,农 民 在 减 租中 得 到 了 可 观 的 物 质 利 益 。出 于 发 展 借 贷 、促 进 生 产 的 考 虑 ,高 利 贷 在 华 中 抗 日 根 据 地 一 直 存 在 。也 正 因 为 如 此 减 租 减 息 才 取 得 了 明 显 的 成 效 ,在 坚 持 统 一 战 线 的 前 提 下 ,赢 得 了 农 民 的 衷 心 拥 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抗日根据地 减租 减息
下载PDF
从对抗到屈从: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地主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建国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8-164,共7页
作为一项危及地主利益的具有改良性质的土地政策,减租减息自然会遭到地主阶级本能的对抗,他们采用种种方法抵抗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在减租减息运动的不同阶段,地主采用了不同的对抗手段,并且地主的态度呈现从观望、敌视、屈从到恐惧的... 作为一项危及地主利益的具有改良性质的土地政策,减租减息自然会遭到地主阶级本能的对抗,他们采用种种方法抵抗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在减租减息运动的不同阶段,地主采用了不同的对抗手段,并且地主的态度呈现从观望、敌视、屈从到恐惧的转变,这是以革命性的群众运动打击地主对抗的具体表现。以地主阶级为视角,研究地主对抗手段的多样性和态度变化的轨迹,可以更好地展现减租减息运动所具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减租减息 地主 对抗 屈从
下载PDF
刘少奇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的重大贡献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梅玲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61-64,60,共5页
刘少奇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的重大贡献张梅玲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山东抗日根据地受到敌人的反复“扫荡”和分割“蚕食”,困难重重。加之当时中共山东分局与115师领导对某些问题认识不够一致,因而在政权建... 刘少奇对山东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的重大贡献张梅玲1942年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山东抗日根据地受到敌人的反复“扫荡”和分割“蚕食”,困难重重。加之当时中共山东分局与115师领导对某些问题认识不够一致,因而在政权建设、群众运动等方面,均存在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租减息 山东抗日根据地 刘少奇 农救会 开展群众运动 发动群众 党的领导 群众工作 抗战时期 抗日战争
下载PDF
实践中的转变: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中的减息政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建国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8-115,共8页
在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中,减息政策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借贷利率的限制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规定的利率过低,造成农村金融借贷停滞,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困难,放开对借贷利率的限制成为唯一的选择。减息政策... 在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运动中,减息政策的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借贷利率的限制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由于规定的利率过低,造成农村金融借贷停滞,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很大困难,放开对借贷利率的限制成为唯一的选择。减息政策经历了从严格的利率限制到完全放开的转变,这是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政策改变,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放开对借贷利率的限制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恢复农村借贷的效果,借贷困难的局面一直持续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根据地 减息政策 借贷利率 放开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鄂豫边区农民对减租减息的心态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泰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28-33,共6页
1940年鄂豫边区开始执行党的减租减息政策。在边区"双减"运动开展过程中,农民对这一政策呈现出不同的心态。本文在展现鄂豫边区农民对"双减"的复杂心态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形成原因以及边区党委和政府在克服农民中... 1940年鄂豫边区开始执行党的减租减息政策。在边区"双减"运动开展过程中,农民对这一政策呈现出不同的心态。本文在展现鄂豫边区农民对"双减"的复杂心态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其形成原因以及边区党委和政府在克服农民中存在的消极心态、引导其积极心态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从一个侧面展示出鄂豫边区党委和政府在"双减"运动中实事求是的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豫边区 减租减息 农民 心态
下载PDF
群众运动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减租减息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士花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10,共10页
群众路线作为中共的基本路线,同样被运用到减租减息运动中。运用阶级斗争理论,深入群众之中,进行"谁养活谁"的思想教育,尽量启发农民的自觉,是中共发动、组织群众运动的重要环节。山东抗日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践证明,... 群众路线作为中共的基本路线,同样被运用到减租减息运动中。运用阶级斗争理论,深入群众之中,进行"谁养活谁"的思想教育,尽量启发农民的自觉,是中共发动、组织群众运动的重要环节。山东抗日根据地推行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践证明,减租减息与群众运动相辅相成,二者互为促进,相互影响。群众对中共的坚决拥护,正是中共推行减租减息政策最宝贵的收获和经验。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由此获得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被运动起来的群众常有过火行为,因此减租减息群众运动又存在严重的"左"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抗日根据地 群众运动 减租减息
下载PDF
从晋察冀根据地的减租减息看党处理农民问题的经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海新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34-35,共2页
晋察冀根据地减租减息政策的实施经历了试行、普及的阶段,在不断总结经验,修正偏差过程中得到完善。在运动进行中,党和边区政府积累了正确解决和处理农村阶级关系和农民问题的大量而有益的经验。
关键词 晋察冀根据地 减租减息 农民问题 经验
下载PDF
关于减租减息运动中的农民动员——以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徐建国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抗战时期,中共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晋冀鲁豫边区在执行该政策的过程中,正确分析了农民的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查找思想根源、宣传政策法令、培养积极分子、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口号、开展有组织的斗争等具体措施,把广大农... 抗战时期,中共实行了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晋冀鲁豫边区在执行该政策的过程中,正确分析了农民的思想状况,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查找思想根源、宣传政策法令、培养积极分子、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口号、开展有组织的斗争等具体措施,把广大农民动员到运动中来,并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做法,对于现阶段的群众动员工作仍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晋冀鲁豫 减租减息 群众动员
下载PDF
抗战时期太行根据地减租减息运动 被引量:3
18
作者 柴达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0-42,共3页
太行根据地的减租减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37—1940年根据地处于创建和开辟时期的土地政策。 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115师344旅、青年抗敌决死纵队第一、第三队奉命先后进入太行山区,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创建以太行山为... 太行根据地的减租减息,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937—1940年根据地处于创建和开辟时期的土地政策。 1937年10月,八路军129师、115师344旅、青年抗敌决死纵队第一、第三队奉命先后进入太行山区,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创建以太行山为依托的晋冀豫抗日根据地的指示,一面打击日军,一面与冀豫晋省委配合,结合本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实行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合理负担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租减息运动 太行山区 土地政策 中共中央北方局 十二月事变 第二次反共高潮 封锁沟 抗战以来 冀南区 群众斗争
下载PDF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的历史作用和经验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学礼 《党史研究与教学》 2006年第5期51-58,共8页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削弱了封建剥削,改变了农村土地占有状况,团结了大部分地主和农民抗日,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日、生产、政权的积极性。此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根据形...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边区开展的减租减息运动,削弱了封建剥削,改变了农村土地占有状况,团结了大部分地主和农民抗日,提高了农民参加抗日、生产、政权的积极性。此运动是中国共产党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出发,根据形势需要领导开展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在运动中党把减租减息运动与根据地的其他革命斗争和各项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协调和促进;采取了科学、灵活多样的方式和方法,提高了运动的质量和水平。晋察冀边区减租减息运动的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晋察冀边区 减租减息 统一战线 经验 作用
下载PDF
陕甘宁边区已土改地区减租减息工作问题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建国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0-97,共8页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已进行土地改革地区的减租减息工作,在主要任务、方式、内容方面与未进行土地改革地区都有较大差异。由于边区政府政策比较切合实际,使得已土改地区的减租减息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已进行土地改革地区的减租减息工作,在主要任务、方式、内容方面与未进行土地改革地区都有较大差异。由于边区政府政策比较切合实际,使得已土改地区的减租减息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边区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安定,进一步激发了边区广大农民群众的抗战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陕甘宁边区 减租减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