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候选株研究进展
1
作者 沈子城 孟闯 +3 位作者 谢添 刘炜 高冉 耿士忠 《中国禽业导刊》 2023年第5期45-51,共7页
疫苗是人和动物疾病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减毒沙门氏菌不仅可以被用作疫苗,也被用作疫苗载体制备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疫苗。目前,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主要通过重组载体(含宿主菌-载体平衡致死系统)或重组染色体来表达外源靶基因。重组... 疫苗是人和动物疾病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减毒沙门氏菌不仅可以被用作疫苗,也被用作疫苗载体制备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疫苗。目前,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主要通过重组载体(含宿主菌-载体平衡致死系统)或重组染色体来表达外源靶基因。重组靶基因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进入动物或人体内后,不仅能够表达蛋白诱导相应的抗体,而且沙门氏菌也能促进细胞免疫应答,增强免疫效果。近些年,伴随着基因工程的发展,越来越多针对细菌、寄生虫和肿瘤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候选株被构建,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重点介绍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氏菌 平衡致死系统 细胞免疫应答 重组疫苗 免疫保护 疫苗载体 疫苗候选株 寄生虫
下载PDF
携带IBV DNA疫苗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玉玲 王红宁 +2 位作者 曾瑜虹 阳泰 郭自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03-707,共5页
为研究携带IBV DNA疫苗重组减毒沙门氏菌免疫原性,本研究将携带有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M、N基因的pVAX1-S1、pVAX1-M和pVAX1-N重组质粒转入减毒沙门氏菌X4550株,构建IBV S1、M、N基因DNA质粒重组减毒沙门氏菌X4550疫苗株(X4550... 为研究携带IBV DNA疫苗重组减毒沙门氏菌免疫原性,本研究将携带有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S1、M、N基因的pVAX1-S1、pVAX1-M和pVAX1-N重组质粒转入减毒沙门氏菌X4550株,构建IBV S1、M、N基因DNA质粒重组减毒沙门氏菌X4550疫苗株(X4550/pVAX1-S1,X4550/pVAX1-M,X4550/pVAX1-N),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重组质粒体外表达,SPF鸡经口服免疫,测定体内组织分布及稳定性、特异性IgG、IgA、CD4+和CD8+T细胞含量并进行攻毒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可在体外细胞中表达目的蛋白;重组减毒沙门氏菌X4550疫苗株可在肠、脾、肝、心、肾、肺6个组织中分布并稳定存在;特异性IgG,IgA、CD4+和CD8+T细胞显著升高(p<0.01),用104EID50IBV M41株攻毒,保护率达到73%(11/15)。本研究为研制IBV基因减毒沙门氏菌疫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 S1、M、N基因 减毒沙门氏菌 重组减毒沙门氏菌X4550疫苗株
下载PDF
以减毒沙门氏菌运送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对小鼠的免疫原性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小荣 焦新安 +4 位作者 潘志明 张晓明 刘秀梵 黄金林 张如宽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57-161,共5页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通过RT PCR扩增鹅源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A基因 ,测序确认后 ,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和asd pVAX1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VAX1 HA和asd pVAX1 HA。将重组质粒转染...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序列 ,设计一对引物 ,通过RT PCR扩增鹅源H5亚型高致病力禽流感病毒HA基因 ,测序确认后 ,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和asd pVAX1得到重组表达载体pVAX1 HA和asd pVAX1 HA。将重组质粒转染P815细胞 ,经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 ,HA基因在细胞内得到了瞬时表达。进一步将重组质粒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X4 5 5 0得到两种运送DNA疫苗的重组沙门氏菌X4 5 5 0 (pVAX1 HA)和X4 5 5 0 (asd pVAX1 HA) ,以 1× 10 9CFU 只的剂量两次口服免疫BALB c小鼠 ,免疫小鼠不仅可以检测到HA特异性的血清抗体应答 ,而且还能抵抗稳定表达H5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的P815肥大细胞瘤的攻击 ,说明该运送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系统在体内能够成功释放所携带的质粒 ,并且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氏菌 H5亚型禽流感病 DNA疫苗 免疫原性 小鼠 HA基因序列 RT-PCR 免疫应答
下载PDF
EnMIC2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谢明权 覃宗华 +4 位作者 蔡建平 艾哈迈德 彭新宇 魏文康 吴惠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05-710,共6页
成功构建了表达鸡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necatrix)广东株(GD)微线蛋白2基因(EnMIC2)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EnMIC2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8.6%,分子量大小约为35ku,与抗E.necatrix... 成功构建了表达鸡毒害艾美耳球虫(Eimerianecatrix)广东株(GD)微线蛋白2基因(EnMIC2)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在IPTG诱导下获得了EnMIC2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表达产物约占菌体总蛋白的8.6%,分子量大小约为35ku,与抗E.necatrix的高免血清进行WesternBlotting,结果为阳性。将重组减毒沙门氏菌以108和109CFU/鸡免疫4日龄岭南黄肉鸡,免疫后2周血清中可检测到特异性IgG,3周时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同时可在肠道检测到特异性IgA的分泌。免疫接种后3周,试验鸡分别经口攻击感染500个E.necatrix(GD)孢子化卵囊,结果显示免疫组与非免疫组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但108和109CFU免疫组的卵囊总产量分别能降低26.62%和4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害艾美耳球虫 微线蛋白-2 减毒沙门氏菌 免疫保护
下载PDF
携带TGEV DNA疫苗减毒沙门氏菌的构建及安全性与免疫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杨恒 刘佳文 +2 位作者 曹三杰 黄小波 文心田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2-77,共6页
【目的】探讨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进行TGEV DNA疫苗口服免疫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扩增TGEV四川株(SC-H)S基因5’端约2.1 kb的主要抗原位点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重组质粒pVAX-S,体外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 【目的】探讨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进行TGEV DNA疫苗口服免疫可行性。【方法】通过RT-PCR扩增TGEV四川株(SC-H)S基因5’端约2.1 kb的主要抗原位点片段,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构建重组质粒pVAX-S,体外转染COS-7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检测S基因表达。通过电转化将pVAX-S转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构建SL7207(pVAX-S)重组菌,并在体外感染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以RT-PCR、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内S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情况。将SL7207(pVAX-S)重组菌以5×108、1×109、2×109CFU剂量口服接种BALB/c小鼠,分析其安全性,并以1×109CFU剂量的重组菌3次免疫BALB/c小鼠,通过间接ELISA检测免疫小鼠的血清IgG与肠道粘膜IgA抗体。【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VAX-S,且重组质粒能在COS7细胞中表达。重组菌SL7207(pVAX-S)感染巨噬细胞后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表达。小鼠口服接种不同剂量重组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免疫小鼠于二免后两周可检测到针对TGEV S蛋白的特异性血清IgG与肠道粘膜IgA抗体,且三免后两周与SL7207(pVAX1)空载体免疫组间分别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和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携带TGEV DNA疫苗的减毒沙门氏菌小鼠试验显示了良好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 S基因 减毒沙门氏菌 DNA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GM-CSF与生长抑素融合表达质粒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GH及IGF-Ⅰ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舒邓群 茆达干 +2 位作者 吴志敏 程宝 杨利国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14-818,共5页
40只22日龄小鼠,雌雄各半,平均分为4组。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分别经口给予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 DNA疫苗,剂量10^9CFU/只,2周后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一次,分析不同DNA疫苗对... 40只22日龄小鼠,雌雄各半,平均分为4组。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分别经口给予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pcS/2SS、pGM—CSF/SS和pGM—CSF+pcS/2SS DNA疫苗,剂量10^9CFU/只,2周后以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一次,分析不同DNA疫苗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和GH、IGF-Ⅰ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GM—CSF可增强免疫鼠脾淋巴细胞对特异性抗原刺激的增殖能力,以pGM—CSF/SS免疫组最强;DNA疫苗免疫组的GH和IGF-Ⅰ分泌水平都高于对照组。这些结果证明,GM—CSF对生长抑素DNA疫苗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介导DNA疫苗通过口服途径免疫动物是一种较好的免疫方式。pGM—CSF/SS的免疫效果优于pGM—CSF+pcS/2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CSF 生长抑素 减毒沙门氏菌 淋巴细胞增殖 GH IGF-Ⅰ
下载PDF
堆型艾美耳球虫cSZ1基因在减毒沙门氏菌的表达及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覃宗华 谢明权 +2 位作者 蔡建平 艾哈迈德 叶秀华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6-13,共8页
用PCR方法扩增堆型艾美耳球虫广东株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的阅读框架 (ORF) ,与质粒表达载体pYA3342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X6 2 12 ,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后将其电转化至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X4 5 5 0。经IPTG诱... 用PCR方法扩增堆型艾美耳球虫广东株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的阅读框架 (ORF) ,与质粒表达载体pYA3342连接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X6 2 12 ,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后将其电转化至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X4 5 5 0。经IPTG诱导获得了cSZ1基因在减毒S typhimurium的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 9 2 % ,重组蛋白分子量约为 19kDa。将重组减毒S typhimurium分别以 10 8或 10 9CFU 鸡经口免疫 4日龄岭南黄肉鸡 ,免疫后两周血清中可检测到抗cSZ1的特异性IgG ,3周时抗体水平达到峰值 ;2 5日龄时可在肠道检测到特异性IgA的分泌。免疫后 3周 ,试验鸡分别经口攻击感染 5 0 0个E acervulina孢子化卵囊 ,结果显示免疫组与非免疫组有相似的排卵囊曲线 ;计数攻虫感染后第 3 5~ 9 5天卵囊总产量 ,2个免疫组分别能降低 2 5 . 1%和 4 6 . 4 %的卵囊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型艾美耳球虫 减毒沙门氏菌 效果研究 免疫保护 大肠杆菌E.coli 鼠伤寒沙门氏菌 表面抗原基因 质粒表达载体 特异性IgG PCR方法 孢子化卵囊 重组质粒 高效表达 IPTG 表达产物 重组蛋白 抗体水平 子孢子 广东株 电转化
下载PDF
重组质粒在减毒沙门氏菌中的稳定性及其对细菌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雪燕 JOHN M.Dikki +2 位作者 江玲丽 帅江冰 方维焕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4-747,共4页
将含有外源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F和pCI-F转化减毒鼠伤寒门氏菌,探讨质粒类型和插入片段对重组质粒在细菌内的稳定性和细菌侵袭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质粒可降低减毒沙门氏菌在体外的增殖能力和侵袭力,也影响细菌在鸡体内的... 将含有外源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F和pCI-F转化减毒鼠伤寒门氏菌,探讨质粒类型和插入片段对重组质粒在细菌内的稳定性和细菌侵袭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质粒可降低减毒沙门氏菌在体外的增殖能力和侵袭力,也影响细菌在鸡体内的存活力;就质粒类型而言,pCI的影响大于pcDNA3,而以携带外源基因的重组质粒影响较为显著;外源基因插入也影响质粒在宿主菌内的稳定性。提示利用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DNA疫苗研究时,要考虑质粒类型与其在宿主菌内稳定性的关系、携带外源基因重组质粒对载体菌侵袭力和存活力的影响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氏菌 侵袭力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稳定性
下载PDF
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鸡球虫DNA疫苗的安全性、稳定性与免疫原性 被引量:17
9
作者 杜爱芳 王素华 胡松华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将携带鸡柔嫩艾美耳球虫540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5401的减毒沙门氏菌Z J111菌株(Z J111/pcD-NA 3-5401)口服接种于3日龄非免疫鸡,2周后进行第2次接种。结果表明,利用该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载体具有相对安全性,用限制性酶切分析和PC... 将携带鸡柔嫩艾美耳球虫5401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5401的减毒沙门氏菌Z J111菌株(Z J111/pcD-NA 3-5401)口服接种于3日龄非免疫鸡,2周后进行第2次接种。结果表明,利用该减毒沙门氏菌作为载体具有相对安全性,用限制性酶切分析和PCR鉴定证实,体内试验和体外培养的重组质粒在受体菌Z J111菌株内比较稳定。用Z J111/pcDNA 3-5401(108cfu)口服接种非免疫鸡,2周后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二免后2周用柔嫩艾美耳球虫孢子化卵囊攻击,观察其免疫效果。结果表明,重组Z J111/pcDNA 3-5401菌既能诱导产生抗鸡柔嫩艾美耳球虫抗体,也能显著增强淋巴细胞增殖水平(P<0.05);其抗球虫指数为164.98。试验结果显示,利用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DNA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芙耳球虫 5401基因 减毒沙门氏菌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减毒沙门氏菌载体及其在疫苗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小波 曹三杰 +1 位作者 文心田 杨恒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78-480,共3页
关键词 沙门氏菌载体 减毒沙门氏菌 疫苗载体 黏膜免疫反应 真核表达质粒 原核表达质粒 基因工程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细粒棘球蚴Eg95蛋白减毒沙门氏菌重组株的构建与免疫原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志昇 吴璟 +5 位作者 林源 李红兵 刘强 王志辉 郎多勇 杨文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探讨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为载体构建细粒棘球蚴口服活载体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将细粒棘球蚴Eg95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 YA3341中,构建重组质粒p YA3341-Eg95,并用PCR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先后电转入减毒沙... 目的探讨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为载体构建细粒棘球蚴口服活载体疫苗的可行性。方法将细粒棘球蚴Eg95基因插入到表达载体p YA3341中,构建重组质粒p YA3341-Eg95,并用PCR和酶切鉴定。将重组质粒先后电转入减毒沙门氏菌X3770和X4550,获得重组菌株St-Eg95,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析重组菌Eg95蛋白的表达情况。将重组菌St-Eg95体外培养传10代,每隔一代提取质粒,利用PCR鉴定重组质粒的稳定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均分为6组,其中4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St-Eg95 1×109、1×1010、1×1011和1×1012 cfu/ml,100μl/只,余下2组分别经口灌胃给予等体积野生型沙门氏菌1×107 cfu/ml和PBS,常规饲养30 d,观察生存情况。另取15只BALB/c小鼠,均分为3组,分别为St-Eg95免疫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St-Eg95组和阴性对照组按5×1010cfu/ml剂量的重组菌和阴性菌分别经口灌胃免疫小鼠,0.5 ml/(只·次),共2次,间隔2周。分别于免疫前和末次免疫后2、4和6周采血,收集血清。用细粒棘球蚴Ig G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ELISA)检测Eg95蛋白的Ig G抗体滴度。于末次免疫后6周处死小鼠,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特异性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经PCR和酶切鉴定表明,重组质粒p YA3341-Eg95构建成功,在重组菌St-Eg95中有目的蛋白Eg95的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为18 000,与预期大小一致。重组菌传10代后,PCR仍可扩增到约486 bp的Eg95基因片段。安全性实验结果显示,灌胃给予重组菌和PBS的小鼠30 d后均存活,活动正常;给予野生型沙门氏菌的小鼠均于4 d后死亡。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末次免疫后2周St-Eg95组小鼠特异性Ig G抗体水平即明显升高,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末次免疫后4周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值,约1∶1 700。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显示,末次免疫后6周,St-Eg95组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值)达到1.94±0.15,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1.14±0.12)和空白对照组(1.03±0.03)(P<0.05)。结论构建了能稳定表达细粒棘球蚴Eg95蛋白的口服减毒沙门氏菌重组株,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棘球蚴 EG95 减毒沙门氏菌 免疫原性
下载PDF
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在Vero细胞中表达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多聚蛋白基因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龙 方维焕 +4 位作者 樊拥军 许健 方立 李建荣 于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7-440,共4页
用长距离RT PCR扩增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ZJ2 0 0 0株多聚蛋白基因 ,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电转化dam- 和phoP- 双突变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株 ,并直接转染Vero细胞。RT PCR和间接免疫... 用长距离RT PCR扩增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IBDV)ZJ2 0 0 0株多聚蛋白基因 ,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I,电转化dam- 和phoP- 双突变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ZJ111株 ,并直接转染Vero细胞。RT PCR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可从Vero细胞中检测到阳性信号 ,SDS PAGE和West blotting均可检测到 4 1kD的蛋白条带。结果表明减毒沙门氏菌可将外源基因导入Vero细胞 ,并进行转录和表达 ,具有免疫反应性 ,为进一步研制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IBDV口服DNA疫苗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 多聚蛋白 减毒沙门氏菌 基因疫苗载体
下载PDF
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DNA疫苗诱导对新城疫病毒的免疫保护 被引量:9
13
作者 方维焕 梁雪芽 李建荣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7-530,共4页
探讨了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新城疫病毒 DNA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可行性。将含新城疫病毒 ( NDV) F4 8E9株融合蛋白 ( 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 F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ZJ111株 ( ZJ111/ pc D-NA3- F菌株 ) ,以... 探讨了以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载体传递新城疫病毒 DNA疫苗的安全性、免疫原性和可行性。将含新城疫病毒 ( NDV) F4 8E9株融合蛋白 ( F)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 pc DNA3- F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 ZJ111株 ( ZJ111/ pc D-NA3- F菌株 ) ,以 10 8CFU进行首免 ,2周后二免 ,二免后 4周攻击强毒株 F4 8E9,观察其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同时设只含空载体 pc DNA3的 ZJ111/ pc DNA3菌株对照及口服 PBS对照。结果表明 :重组 ZJ111/ pc DNA3- F菌株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对强毒株攻击的保护率达 6 4 .7%。重组 ZJ111/ pc DNA3- F菌株不仅能诱导雏鸡产生 NDV EL ISA抗体 ,而且诱导产生的法氏囊 B淋巴细胞和胸腺 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高于 ZJ111/ pc DNA3对照组。这些结果提示 ,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不仅可直接将 NDV F基因呈递给鸡体细胞进行表达 ,产生抗 NDV的体液免疫 ,而且还可诱导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氏菌 DNA疫苗 载体 新城疫病 免疫保护 免疫原性 安全性
下载PDF
表达鼠精子Cyritestin蛋白的减毒沙门氏菌疫苗株的构建及其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彦锋 靳风烁 +3 位作者 何畏 江军 王洛夫 靳文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54-557,共4页
目的 构建表达鼠精子cyritestin蛋白的可口服减毒沙门氏菌活疫苗株。方法 应用质粒TAZ83/ 13,将之进行双酶切获得含有成熟cyritestin蛋白cDNA序列的酶切片段。将其插入表达载体 pYA314 9中 ,构建重组质粒pCFL。将该重组质粒转入鼠沙... 目的 构建表达鼠精子cyritestin蛋白的可口服减毒沙门氏菌活疫苗株。方法 应用质粒TAZ83/ 13,将之进行双酶切获得含有成熟cyritestin蛋白cDNA序列的酶切片段。将其插入表达载体 pYA314 9中 ,构建重组质粒pCFL。将该重组质粒转入鼠沙门氏伤寒杆菌疫苗株X4 6 32和X4 5 5 0中 ,以获得重组菌株X4 6 32 (pCFL)和X4 5 5 0 (pCFL)。结果 该两种无抗药性的重组菌株在体外营养选择压力下 ,可较稳定地携带重组质粒传代繁殖。X4 5 5 0 (pCFL)在体内可较稳定地定居于Peyer’s结、肠系膜淋巴结和脾脏 ;X4 6 32(pCFL)可较稳定地定居于Peyer’s结。二者均可表达被抗cyritestin单抗 (mAb)识别的重组cyritestin蛋白。口服该疫苗菌株无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 X4 6 32 (pCFL)、X4 5 5 0(pCFL)疫苗株的构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ritestin蛋白 减毒沙门氏菌疫苗株 鉴定 避孕 精子抗原 蛋白表达
原文传递
携带DEV-gB/NP28重组减毒沙门氏菌诱导鸭的免疫应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鲜思美 李婷 +4 位作者 冯将 李鹏飞 包细明 张益 文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0-335,共6页
为探究表达鸭肠炎病毒(DEV)gB/NP28双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口服疫苗在鸭体内诱导免疫应答能力,本研究将构建的重组菌(pcDNA3.1-DEV-gB/NP28)/SL7207、DVE弱毒疫苗、重组质粒pcDNA3.1-DEV-gB/NP28及PBS分别免疫雏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 为探究表达鸭肠炎病毒(DEV)gB/NP28双基因重组减毒沙门菌口服疫苗在鸭体内诱导免疫应答能力,本研究将构建的重组菌(pcDNA3.1-DEV-gB/NP28)/SL7207、DVE弱毒疫苗、重组质粒pcDNA3.1-DEV-gB/NP28及PBS分别免疫雏鸭,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免疫鸭脾脏、胸腺、法氏囊、哈德氏腺组织中的抗原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肠道黏膜sIgA;间接ELISA方法监测血清中DEV特异性抗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增殖及IFN-γ、IL-4细胞因子含量,对该口服疫苗进行免疫学评价。结果表明,重组菌能够诱导鸭产生良好的黏膜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攻毒试验显示,在DVE强毒攻击下重组菌免疫可提供75%以上的保护,表明重组菌免疫对DEV攻击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性肠炎病 GB基因 NP28基因 减毒沙门氏菌 免疫应答
下载PDF
减毒沙门氏菌介导H9亚型禽流感DNA疫苗与灭活疫苗联合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潘志明 程宁宁 +5 位作者 刘蓓蓓 孙林 耿士忠 陈祥 黄金林 焦新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5,共5页
构建获得含有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AGGS-HA。重组质粒电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获得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CAGGS-HA)。重组菌SL7207(pCAGGS-HA)以5×109cfu的剂量2次口服免疫1日龄商品代伊莎... 构建获得含有H9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AGGS-HA。重组质粒电转化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SL7207,获得重组沙门氏菌SL7207(pCAGGS-HA)。重组菌SL7207(pCAGGS-HA)以5×109cfu的剂量2次口服免疫1日龄商品代伊莎褐蛋鸡后,再以油乳剂灭活疫苗加强免疫1次,并设立重组菌单独免疫组、灭活苗免疫组、空载体免疫组及空白对照组。联合免疫组和重组菌单独免疫组的小肠黏膜抗体效价与其他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的攻毒免疫保护水平与空载体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联合免疫组的免疫保护率最高,达100%,而灭活苗免疫组保护率为80%,表明减毒沙门氏菌介导的H9亚型禽流感DNA疫苗与灭活疫苗联合应用具有良好的免疫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亚型禽流感 减毒沙门氏菌 DNA疫苗 灭活油乳苗 联合免疫
下载PDF
减毒沙门氏菌运送的口服DNA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焦凤超 李迎晓 +1 位作者 刘纪成 焦新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口服DNA疫苗 减毒沙门氏菌 免疫应答 质粒DNA 外源DNA 免疫途径 感染途径 人兽共患
下载PDF
以减毒沙门氏菌为载体的GM-CSF与生长抑素DNA疫苗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舒邓群 陈荣达 +2 位作者 茆达干 吴志敏 杨利国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25-829,共5页
将含GM-CSF基因与生长抑素(SS)的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GM—CSF/SS转入减毒沙门氏菌株CS022。选择40只22~24g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2~4组为试验组,分别用上述重组减毒沙门氏菌株CS022以10^8、10^9... 将含GM-CSF基因与生长抑素(SS)的融合真核表达质粒pGM—CSF/SS转入减毒沙门氏菌株CS022。选择40只22~24g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口服生理盐水;2~4组为试验组,分别用上述重组减毒沙门氏菌株CS022以10^8、10^9、10^10CFU的剂量口服免疫小鼠,2周后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研究pGM-CSF/SS真核表达质粒在体内的稳定性和减毒沙门氏菌对小鼠的安全性。同时通过体外传代,研究该真核表达质粒在体外的稳定性。结果表明:10^8、10^9CFU剂量口服小鼠,成活率达100%,而10^10CFU剂量口服小鼠成活率降低至90%,腹泻率达50%。体外传10代和口服免疫4周后从小鼠肝脏和脾脏分离的减毒菌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酶切鉴定法证实,减毒菌中的重组质粒在体外和侵入小鼠体内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质粒DNA在传10代以后,虽然每代的质粒DNA含量有些变化,但总体趋势基本是恒定的,第10代时,质粒DNA的含量与第1代的含量差异不显著。上述结果提示,利用该减毒沙门菌作为载体传递pGM—CSF/SSDNA疫苗免疫小鼠具有相对安全性和稳定性,为进一步有效激发机体的免疫应答提供了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氏菌 GM CSF 生长抑素(SS) 安全性 稳定性
下载PDF
重组人KGF基因减毒沙门氏菌菌株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尚弟 哈小琴 +3 位作者 胡永浩 刘春杰 李戈 杨志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0期30-35,共6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减毒沙门氏菌,并进行稳定性检测及体外表达鉴定,为探索制备针对高原急性肺损伤的细胞因子保护剂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RT-PCR法从正常人皮肤组织总RNA扩增出KGF cDNA全长... 目的构建携带人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减毒沙门氏菌,并进行稳定性检测及体外表达鉴定,为探索制备针对高原急性肺损伤的细胞因子保护剂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采用RT-PCR法从正常人皮肤组织总RNA扩增出KGF cDNA全长,测序正确后将其定向插入到pcDNA3.0(+)质粒BamHⅠ和EcoRⅠ之间;以电转化法将构建成功的质粒转化入减毒沙门氏菌Ty21a中,获得重组减毒沙门氏菌菌株TPK,并将其在卡那霉素(+)和卡那霉素(-)的LB培养板上分别传代培养40代,每隔10代提取质粒进行PCR及酶切鉴定;TPK菌株转染A549细胞,转染24 h及48 h后以RT-PCR及ELISA法检测KGF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了携带KGF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TPK,其可稳定遗传,不因无选择性压力而使质粒丢失,并能在体外稳定表达KGF基因及蛋白。结论携带KGF基因减毒沙门氏菌TPK的成功构建和体外稳定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角质细胞因子KGF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 减毒沙门氏菌
下载PDF
减毒沙门氏菌递呈的TGEVS/N融合基因疫苗的口服免疫原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小波 张鑫淼 +4 位作者 曹三杰 文心田 李春松 梁恩涛 崔婷婷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94-600,共7页
目的研究携带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N融合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口服免疫原性。方法将真核质粒pVAX-S/N电转化鼠伤寒减毒沙门氏菌SL7207,筛选获得疫苗菌株SL7207(pVAX-S/N)。将菌株SL7207(pVAX-S/N)及对照组SL7207(pVAX-S)以1&#... 目的研究携带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S/N融合基因的重组减毒沙门氏菌的口服免疫原性。方法将真核质粒pVAX-S/N电转化鼠伤寒减毒沙门氏菌SL7207,筛选获得疫苗菌株SL7207(pVAX-S/N)。将菌株SL7207(pVAX-S/N)及对照组SL7207(pVAX-S)以1×109 CFU/只灌胃免疫小鼠,测定免疫小鼠诱导的抗TGEV(和抗沙门氏菌均SL7207)的血清IgG及肠道粘膜IgA抗体动态水平,同时测定42d免疫小鼠的干扰素水平。结果菌株SL7207(pVAX-S/N)构建成功,首免后2~6周可诱导产生抗TGEV(和抗沙门氏菌SL7207)的血清IgG,第4~6周可诱导产生抗TGEV(和抗沙门氏菌均SL7207)的肠道粘膜IgA,SL7207(pVAX-S/N)诱导的IgG和IgA抗体最高滴度均略高于SL7207(pVAX-S),但差异不明显(P>0.05)。SL7207(pVAX-S/N)免疫42d小鼠诱导的干扰素浓度为659.45pg/mL,低于SL7207(pVAXD-S)组。结论 S/N融合基因疫苗SL7207(pVAX-S/N)具有良好的口服免疫原性,但与SL7207(pVAX-S)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毒沙门氏菌 猪传染性胃肠炎病 融合双基因 构建 免疫原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