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1篇文章
< 1 2 1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缩宫素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对产妇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影响
1
作者 李晓东 郑艳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期4-7,共4页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对产妇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参...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对产妇凝血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参照组采取常规缩宫素治疗,研究组采取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凝血相关指标、血栓弹力图指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5,P<0.05);治疗后,研究组产妇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短于参照组,血清纤维蛋白原指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产后出血产妇实施缩宫素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积极改善相关凝血指标和血栓弹力图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 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凝血指标 栓弹力图指标
下载PDF
评价产前检验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对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价值
2
作者 杨丽琼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04-0107,共4页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诊断中D-二聚体、凝血指标的价值。方法 将6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纳入同期63例正常孕妇,组别分别为调查组、正常组,均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参与研究,均行D-二聚体检验,后落实各项凝血指标检验,观察结果。... 分析妊娠期高血压诊断中D-二聚体、凝血指标的价值。方法 将63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纳入同期63例正常孕妇,组别分别为调查组、正常组,均在2022年6月-2023年6月参与研究,均行D-二聚体检验,后落实各项凝血指标检验,观察结果。根据调查组患者高血压分型划分组别,30例为单纯高血压,被纳入A组;25例为轻度子痫前期(PE),被纳入B组;8例为重度PE,被纳入C组,观察各指标结果,同时统计各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 D-二聚体检测后有较大差异,调查组高于正常组,P<0.05。TT、PT以及APTT等指标检测后有较大差异,调查组短于正常组,P<0.05。在D-二聚体的检测中,结果在A组低于B组和C组,且B组低于C组,均有差异,P<0.05。在TT、PT以及APTT的检测中,结果在A组长于B组和C组,且B组长于C组,均有差异,P<0.05。综合检验对妊娠期高血压有100.00%的阳性检出率,高于D-二聚体92.05%(58例)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凝血指标93.65%(59例)的阳性检出率,P<0.05。结论 D-二聚体+凝血指标的方案不仅能维持高妊娠期高血压检出率,且能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辨别,可调控降压措施,有效预防子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指标 诊断价值 D-二聚体 产前检查 妊娠期高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传统凝血指标预测脑卒中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临床价值
3
作者 贺扬欣 张萌 +3 位作者 崔颖 马峰 岳彦伟 王宝燕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91-96,102,共7页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与传统凝血指标在预测脑卒中血栓栓塞症的价值。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0月—2022年3月在我院输血科进行TEG检测的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做TEG和抽血...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TEG)与传统凝血指标在预测脑卒中血栓栓塞症的价值。方法 采用单中心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10月—2022年3月在我院输血科进行TEG检测的符合标准的脑卒中患者178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做TEG和抽血检查传统指标,根据影像学诊断结果分为单纯脑卒中组97例,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组81例;合并VTE组患者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分为预后良好组59例,预后不良组22例。采用TEG分析仪检测TEG相关指标变化。采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传统凝血指标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传统凝血指标与TEG指标的关系;ROC曲线分析传统凝血指标与TEG指标对脑卒中合并VTE的预测价值。结果 合并VTE组患者R、K值均明显低于单纯脑卒中组,MA、CI值、Angle角均明显高于单纯脑卒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合并VTE组患者FIB水平明显高于单纯脑卒中组,APTT、TT、PT水平均明显低于单纯脑卒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IB水平与R、K值呈负相关,与MA、CI值、Angle角呈正相关(均P<0.05);APTT与R、K值呈正相关(均P<0.05),与MA、CI值、Angle角呈负相关(均P<0.05),TT与R、K值呈正相关(均P<0.05),与MA、CI值、Angle角呈负相关(均P<0.05);PT与R、K值呈正相关(均P<0.05),与CI值、Angle角呈负相关(均P<0.05)。TEG各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脑卒中合并VTE的曲线下面积为0.927,传统凝血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906。TEG各项指标联合检测预测脑卒中合并VTE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89,传统凝血指标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61,TEG对于脑卒中合并VTE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略高。结论 传统凝血指标与TEG指标对预测脑卒中血栓性栓塞具有一定价值,及时识别脑卒中患者血凝状态的异常,评价患者预后,但TEG略有优势,临床需相互结合,有利于早期预测疾病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栓弹力图 凝血指标 栓栓塞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孕中期血小板参数、钙离子浓度、凝血指标与病情程度及母婴结局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周立娜 张蕾 +2 位作者 孙晓娜 于春燕 白娅琴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7-261,共5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孕中期血小板参数、钙离子(Ca^(2+))浓度、凝血指标与病情程度及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PIH患者作为PIH组,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另外选取同期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 目的:观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患者孕中期血小板参数、钙离子(Ca^(2+))浓度、凝血指标与病情程度及母婴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120例PIH患者作为PIH组,根据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另外选取同期10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孕中期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Ca^(2+)浓度及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根据PIH组母婴结局将其进一步分为不良结局组与良好结局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对PIH患者母婴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PIH组患者PLT、Ca^(2+)浓度、PT、APTT低于对照组(均P<0.05),PDW及FIB高于对照组(均P<0.05)。轻度组患者PLT、Ca^(2+)浓度、PT、APTT高于中度组与重度组,PDW低于中度组与重度组(均P<0.05),且Spes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PI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PLT、Ca^(2+)浓度、PT、APTT呈负相关,与PDW水平呈正相关(均P<0.05)。120例PIH患者中,共34例出现不良母婴结局(早产15例、新生儿窒息10例、宫内窘迫8例、围产期死亡1例),不良结局组患者PLT、Ca^(2+)浓度、PT、APTT均低于良好结局组(均P<0.05)。ROC特征曲线结果显示,PLT、Ca^(2+)浓度、PT、APTT预测母婴结局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43.760×10^(9)、2.875 mmol/L、10.715 s及29.020 s,且四项指标联合预测PIH患者母婴结局的AUC及敏感度均高于单一指标预测(均P<0.05)。结论:PIH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PLT、Ca^(2+)浓度、PT、APTT及PDW水平密切相关,且PLT、Ca^(2+)浓度、PT联合APTT对PIH患者母婴结局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建议临床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压疾病 小板参数 钙离子浓度 凝血指标 病情程度 母婴结局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5
作者 石悦 李春艳 +3 位作者 孟华 窦菲菲 白托娅 包超楠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7期1208-1210,共3页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在酒精性肝病的不同阶段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FL)组60例,酒精性肝炎(AH)组120例,酒精性肝硬化(AC)组120例;另选取60例...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ALD)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在酒精性肝病的不同阶段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0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酒精性脂肪肝(AFL)组60例,酒精性肝炎(AH)组120例,酒精性肝硬化(AC)组120例;另选取60例男性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酒精性肝病不同临床分型组间及与对照组之间血小板参数、凝血指标的差异。结果:AFL组与对照组血小板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和AC组PDW、MPV检测值均高于对照组,PLT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PDW、MPV检测值仅在AC组高于AFL组(P<0.05),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FL和AH组PLT值明显高于AC组(P均<0.05),而AFL组与AH组间PL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L组APTT、PT、TT、FIB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PT值较对照组延长(P<0.05),APTT、TT、FIB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APTT、PT、TT值较对照组升高,FIB水平较对照组降低(P均<0.05)。与AFL组和AH组比较,AC组APTT、PT、TT值升高,FIB值降低(P均<0.05)。AFL组上述四个指标与AH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酒精性肝病的病情及早期干预的指标,PT对酒精性肝炎有一定的鉴别价值,凝血指标对于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分期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小板参数 凝血指标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及与凝血指标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赵会 赵鸿芳 +1 位作者 王淼 朱艳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00例RA并焦虑抑郁患者,比较各证型一般资料、焦虑抑郁评分(SAS、SDS评分)、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DAS28...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00例RA并焦虑抑郁患者,比较各证型一般资料、焦虑抑郁评分(SAS、SDS评分)、炎症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Pearson相关分析SAS、SDS评分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结果:①不同焦虑抑郁程度分级上,轻度焦虑抑郁以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为主,中度至重度皆以肝肾亏虚证为主。②4种证型中,痰瘀痹阻证PLT水平高于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P<0.05);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PT高于痰瘀痹阻证(P<0.05)。③相关性分析发现,湿热痹阻证SAS、SDS评分与FDP呈正相关,与PT、APTT、TT呈负相关。寒湿痹阻证SAS评分与DD呈正相关,SDS评分与PLT呈正相关。痰瘀痹阻证SAS评分与DD呈正相关。肝肾亏虚证SAS评分与PLT呈正相关,与PT、APTT呈负相关;SDS评分与PLT、FIB、DD呈正相关,与PT呈负相关。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焦虑抑郁患者凝血指标水平与其不同中医证型有关,临床应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配合活血化瘀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焦虑抑郁 凝血指标 中医证型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对术后出血的预测价值分析
7
作者 邵建兰 彭俊文 周琼莱 《浙江创伤外科》 2024年第2期291-293,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对术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38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出血与否将患者分为出血组(n=12)和未出血组(n=126)。检测两组患者活... 目的研究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血常规及凝血指标对术后出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38例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根据患者术后出血与否将患者分为出血组(n=12)和未出血组(n=126)。检测两组患者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红蛋白(Hb),并评估以上指标在甲状腺术后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在凝血指标和血常规方面,未出血组PT(13.23±0.94 vs.16.67±1.05,s)、D-Di(0.32±0.24 vs.0.54±0.29,mg/L)水平低于出血组,PLT(197.35±42.54 vs.163.93±14.49,×10^(9)/L)、Fbg(2.77±0.46 vs.0.54±0.29,mg/L)水平高于出血组(P<0.05),APTT、TT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Fbg最佳阶段点为1.99g/L,预测甲状腺术后出血AUC与PT、PLT、D-Di比较无差异(Z=0.317,P=0.733);D-Di最佳阶段点为0.39 mg/L,其AUC与Fbg、PLT比较无差异(Z=0.147,P=0.892;Z=0.507,P=0.612);PT、PLT最佳阶段点分别为15.64s、166.76×10^(9)/L,两者AUC比较无差异(Z=0.251,P=0.796;Z=0.299,P=0.763;Z=0.536,P=0.591),PT、PLT、Fbg、D-Di的最佳阶段点分别为15.64s、166.76×10^(9)/L、1.99 g/L、0.39 mg/L;四者的敏感度分别为91.67%、75.00%、83.33%、75.00%;四者的特异性分别为99.21%、82.54%、81.75%、78.57%;最大约登指数分别为0.812、0.692、0.654、0.574。结论凝血指标和血常规对甲状腺术后出血有一定应用价值,PT、PLT、Fbg、D-Di预测甲状腺术后出血的效能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 凝血指标 甲状腺术后出
下载PDF
凝血指标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左君秋 余燕燕 +2 位作者 周红霞 彭红梅 刘秀娟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4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究凝血指标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急性... 目的探究凝血指标联合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6月于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55例为研究对象,比较急性肾损伤组(40例)及急性肾损伤未发生组(115例)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凝血指标、MCP-1水平。探究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凝血指标、MCP-1预测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的临床价值。结果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MCP-1水平较未发生组升高(t=20.506、20.551、21.120、16.230;均P<0.001);急性肾损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未发生组降低(t=8.441;P<0.001)。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无关(t=0.521、0.760、0.648、2.399;P=0.477、0.383、0.341、0.121),与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C)、血肌酐(Scr)、三酰甘油(TAG)、高脂血症、高血压有关(t=15.681、12.942、11.694、6.914、12.836、8.392、9.724、14.856、11.372;均P<0.001)。以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为因变量,临床资料中P<0.05的变量为自变量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尿酸、TC、TAG、Scr、高血压、高脂血症、PT、TT、FIB、APTT、MCP-1为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490、3.357、3.050、2.980、3.264、2.861、3.287、2.939、3.466、9.196、3.350、3.281、2.974、3.404;95%CI分别为:2.210~4.770、1.947~4.767、1.862~4.238、1.838~4.122、2.104~4.424、1.751~3.971、2.065~4.510、1.813~4.065、2.416~4.516、1.982~4.410、2.082~4.618、2.103~4.459、1.780~4.168、2.092~4.716;P值分别为:0.002、0.004、0.005、0.002、<0.001、<0.001、<0.001、0.007、0.002、<0.001、<0.001、<0.001、<0.001、<0.001)。结论TT、APTT、PT、FIB、MCP-1水平与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有关,对慢性肾脏病患者急性肾损伤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脏病 急性肾损伤 凝血指标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下载PDF
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梁静 谢佩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1期43-45,69,共4页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剖宫产产后采用缩宫素进行止血,观察组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4例行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剖宫产产后采用缩宫素进行止血,观察组采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进行止血。比较2组临床效果、产后出血量、凝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产后2、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显著缩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预防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妇凝血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子宫 剖宫产 产后出 卡孕栓 缩宫素 凝血指标
下载PDF
四联疗法配合消化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玉晓锋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7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配合消化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UB)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岑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PUB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联合组在四... 目的:探讨四联疗法配合消化内镜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PUB)的效果及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5月岑溪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PUB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各38例。常规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联合组在四联疗法基础上予以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出血量少于常规组,止血时间、溃疡愈合时间早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胃泌素-17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胃泌素-17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联疗法联合消化内镜治疗PUB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快速止血以减少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出 消化内镜治疗 四联疗法 凝血指标
下载PDF
凝血指标、25羟维生素D水平联合产后出血预测评分预测产妇产后出血的价值
11
作者 薛新会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联合产后出血预测评分预测产妇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23名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将其分为发生组65名和未发生组58名。比...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联合产后出血预测评分预测产妇产后出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该院收治的123名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产后出血将其分为发生组65名和未发生组58名。比较两组产前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25(OH)D水平和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分析其单项及联合预测产妇产后出血的价值。结果:发生组PT和APTT均长于未发生组,FIB水平低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组产前25(OH)D水平低于未发生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PT、APTT、FIB、25(OH)D水平、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单项及联合预测产妇产后出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7、0.750、0.821、0.811、0.791、0.892,联合预测的价值最高。结论:PT、APTT、FIB、25(OH)D水平、产后出血预测评分联合预测产妇产后出血的价值高于五者单项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 凝血指标 25羟维生素D 预测 价值
下载PDF
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凝血指标的关联及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测效能分析
12
作者 周琳娜 《广州医药》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产妇凝血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出血预测评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阴道分娩产妇,根据产后出血情况,将合并产后出血...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产妇凝血指标的相关性,以及出血预测评分对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测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21年1月—2022年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36例阴道分娩产妇,根据产后出血情况,将合并产后出血的36例患者列为病例组,其余100例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凝血指标,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验证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结果与凝血指标的相关性,依据实际出血情况,验证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各凝血指标对产后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病例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为(7.33±2.46)分,D-二聚体(D-D)为(2.62±0.41)mg/L,均高于对照组[(6.14±2.06)分、(2.17±0.45)mg/L],纤维蛋白原(FIB)为(4.42±1.25)g/L,低于对照组(5.23±1.16)g/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为(37.44±10.25)s,凝血酶原时间(PT)为(15.45±4.12)s,凝血酶时间(TT)为(16.77±4.25)s,均高于对照组[(30.11±10.12)s、(12.49±4.11)s、(13.34±4.18)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系数分析,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经阴道分娩产妇的D-D、APTT、PT、TT呈正相关,与FIB呈负相关。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后得知,产后出血预测评分及凝血指标对产后出血均有一定预测价值,但产后出血预测评分的AUC值大于各凝血指标。结论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产妇凝血功能指标呈正相关,将产后出血预测评分与凝血指标检测相结合能实现对产后出血的早期识别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分娩 产后出 产后出预测评分 凝血指标 预测效能
下载PDF
围术期凝血指标变化预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李孟阳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3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围术期凝血指标变化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开封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未发生再发骨折的3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 目的探讨围术期凝血指标变化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在开封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未发生再发骨折的3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资料,纳入发生组;另收集同期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发生再发骨折的36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的资料,纳入未发生组。由研究者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分析围术期凝血指标变化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关系,并基于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围术期凝血指标变化对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骨密度T值低于未发生组(P<0.05);术前1d,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PT、AP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发生组TT短于未发生组,FIB高于未发生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7d FIB高表达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OR>1,P<0.05),骨密度T值及术后7dTT高表达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后7dTT、FIB预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价值的AUC均>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价值较高。结论术后7d时TT、FIB与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再发骨折有关,二者可作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术后再发骨折的预测指标,且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脊柱骨折 凝血指标 骨密度
下载PDF
降钙素原 凝血指标联合多核细胞计数检测对腹腔感染的诊断价值
14
作者 余潇 杨静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104-106,共3页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凝血指标、多核细胞计数在腹腔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腹腔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积液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G+)组(28例)和... 目的 分析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凝血指标、多核细胞计数在腹腔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9月宣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腹腔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腔积液培养结果分为革兰阳性菌(G+)组(28例)和革兰阴性菌(G-)组(56例),并选取同期腹腔非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PCT、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及腹腔积液多核细胞计数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探讨三者在腹腔感染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G-组PCT、TT、多核细胞计数明显高于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G+组、G-组PCT、凝血指标、多核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T、TT、多核细胞计数三者诊断G-菌所致腹腔感染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55 ng/m L、21.35 s、2 140×10^(6)/L,三者结果均大于最佳临界值时,诊断G-菌感染的阳性预测值为91.3%。结论 联合检测PCT、凝血指标、多核细胞计数对诊断G-菌所致的腹腔感染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凝血指标 多核细胞计数 腹腔感染
下载PDF
改良式冲洗法与不停泵回血法对血液透析管路冲洗效果及患者凝血指标 体外循环凝血程度的影响分析
15
作者 孙亚楠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5期150-153,共4页
目的 探究改良式冲洗法以及不停泵回血法在血液透析管路冲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凝血指标、体外循环凝血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3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 目的 探究改良式冲洗法以及不停泵回血法在血液透析管路冲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凝血指标、体外循环凝血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4月—2022年3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透析器冲洗与密闭回血法冲洗血液透析管路,观察组采用改良式冲洗法以及不停泵回血法冲洗管路。评估2种方式的冲洗效果,对比2组干预首日、结束透析治疗当日的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水平,评估2组干预后的体外循环凝血等级。结果 观察组管路内气泡残余评分低于对照组,大型不溶性微粒数量及回血时氯化钠注射液用量少于对照组,压迫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束透析治疗当日,观察组体外循环凝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束透析治疗当日,2组FIB均高于干预首日,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束透析治疗当日,2组PT、APTT均短于干预首日,观察组PT、APTT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 采用改良式冲洗法以及不停泵回血法冲洗血液透析管路,可减少管道内气泡及不溶性微粒堆积,提高管道通畅度,同时稳定患者凝血功能,减轻体外循环凝血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式冲洗法 不停泵回 液透析管路冲洗 凝血指标 体外循环
下载PDF
基于炎症因子和凝血指标分析老年重症肺炎预后的危险因素
16
作者 陈秋雨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炎症因子、凝血指标情况,并分析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改善老年SP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救治后28d内存活的122例老年SP患者的...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P)患者炎症因子、凝血指标情况,并分析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改善老年SP患者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苏州市独墅湖医院)救治后28d内存活的122例老年S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存活组,另回顾性分析同时期内死亡的28例老年SP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死亡组。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炎症因子、凝血指标,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老年SP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中进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的患者占比均高于存活组,死亡组血小板计数(PLT)水平低于存活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存活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进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PLT水平低、NLR水平高、PCT水平高、CRP水平高均为影响老年SP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OR=2.277、1.874、1.237、1.508、1.654、1.576,均P<0.05)。结论进行机械通气、长期卧床、PLT水平低、NLR水平高、PCT水平高、CRP水平高均为影响老年SP患者预后死亡的危险因素,可针对上述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老年SP患者预后不良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重症肺炎 预后 危险因素 炎症因子 凝血指标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患者血细胞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
17
作者 乔伟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20-0024,共5页
探讨血细胞参数、凝血指标、肝功能指标在在酒精性肝硬化不同肝功能分级中的差异。方法 将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300例ALD患者分为三组:酒精性脂肪肝(AFL)组60例,酒精性肝炎(AH)组120例,酒精性肝硬化(AC)组120例。将60... 探讨血细胞参数、凝血指标、肝功能指标在在酒精性肝硬化不同肝功能分级中的差异。方法 将2015年1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300例ALD患者分为三组:酒精性脂肪肝(AFL)组60例,酒精性肝炎(AH)组120例,酒精性肝硬化(AC)组120例。将60例同时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进一步将AC组按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分为A级组33例,B级组48例,C级组39例。收集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BC、HB、HCT均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升高而降低(P均<0.05);RDW-CV、MCV值随着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升高而升高,A级组<B级组<C级组(P均<0.05)。PDW值在C级组高于B级组(P<0.05),余组间比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MPV、PLT值在不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肝功能损伤程度加重,APTT、PT、TT检测值随之升高,而FIB值随之下降(P均<0.05)。AST、TBIL随着肝功能分级严重程度而升高(P<0.05);ALB随着肝功能损害加重降低(P<0.05)。结论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酒精性肝病的病程及酒精性肝硬化的分级有关。血小板参数可以作为临床上判断酒精性肝病的病情及早期干预的指标。凝血指标对于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和分期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肝功能分级 红细胞参数 小板参数 凝血指标
下载PDF
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降压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患者凝血指标的影响
18
作者 汤江英 汪海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76-0179,共4页
分析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降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影响。方法 对收入的妊娠期高血压对象进行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 分析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降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影响。方法 对收入的妊娠期高血压对象进行治疗研究,对照组接受硝苯地平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剂量的阿司匹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的综合治疗有效率、综合治疗满意率较高,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良妊娠结局较低,患者治疗后的凝血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与血压水平改善结果较好,可推广。结论 低剂量阿司匹林可有效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阿司匹林 降压治疗 妊娠期高 凝血指标
原文传递
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临床检验价值
19
作者 阚君菊 黄晓静 戚琤红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9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同期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的D-二聚体和凝血相关指标。结果疾病组纤维蛋白原、D-...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指标在妊娠期糖尿病中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96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与同期3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的D-二聚体和凝血相关指标。结果疾病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孕中晚期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孕早期,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凝血时间长于孕早期组(P<0.05);分娩后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低于分娩前,凝血酶原时间短于分娩前,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凝血时间长于分前(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指标可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疾病诊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凝血指标 D-二聚体 临床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