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Talbot自成像和几何成像关系的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冯婕 周仁魁 +3 位作者 赵建科 袁湘兰 陈永权 张周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332-2335,共4页
针对Talbot自成像与几何光学成像毫无关系的传统观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几何光学成像原理和物理光学成像原理对光栅成像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发现在某一特殊的Talbot成像距离处,光栅自成像和几何成像有相同的成像规律,当光源为单色光照... 针对Talbot自成像与几何光学成像毫无关系的传统观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几何光学成像原理和物理光学成像原理对光栅成像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发现在某一特殊的Talbot成像距离处,光栅自成像和几何成像有相同的成像规律,当光源为单色光照射时可以认为光栅的几何成像实际上是某一个特殊位置的Talbot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lbot自成像 几何成像 信息光学 透镜后置 几何畸变
下载PDF
井间视电阻率的几何成像方法 被引量:9
2
作者 沈平 强建科 +1 位作者 李永军 阮百尧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079-1084,共6页
基于非全空间直流电场的原理,采用镜像法推导出有别于半空间和全空间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求出与所有电位对应的视电阻率;以观测井深为纵坐标、供电井深为横坐标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图,由此得出井间异常体的影像图;应用三维三线性插值有... 基于非全空间直流电场的原理,采用镜像法推导出有别于半空间和全空间的视电阻率计算公式,求出与所有电位对应的视电阻率;以观测井深为纵坐标、供电井深为横坐标绘制视电阻率等值线图,由此得出井间异常体的影像图;应用三维三线性插值有限单元正演模拟方法,计算并分析几种典型的地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由视电阻率等值线形态能够判断异常体的空间形态和正确位置,但井间低阻体表现为高视电阻率异常,井间高阻体表现为低视电阻率异常;采用该方法所得垂向分辨率较高,确定深度较准确,但不能得出地层真电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电阻率 镜像法 井间成像 几何成像
下载PDF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三线阵成像几何模型构建与精度初步验证 被引量:164
3
作者 唐新明 张过 +5 位作者 祝小勇 潘红播 蒋永华 周平 王霞 郭莉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1-198,共8页
根据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总体设计,分析资源三号卫星高精度几何处理的关键问题,结合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几何特性,提出基于虚拟CCD线阵成像技术的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成像几何模型。利用资源三号卫星第一轨影像大连地区数据,完成前视、正视、... 根据资源三号测绘卫星的总体设计,分析资源三号卫星高精度几何处理的关键问题,结合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几何特性,提出基于虚拟CCD线阵成像技术的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成像几何模型。利用资源三号卫星第一轨影像大连地区数据,完成前视、正视、后视的传感器校正产品的生产试验,不同控制点情况下进行平差试验,初步生产该地区的数字表面模型(DSM)和数字正射影像(DOM),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四角布设控制点的情况下DOM平面精度优于3m,DSM高程精度优于2m。与国外相近分辨率的卫星相比,资源三号测绘卫星可以达到较高的几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 成像几何模型 虚拟CCD阵列 区域网平差 空间前方交会
下载PDF
高分辨SAR-GEC影像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张过 祝彦敏 +1 位作者 费文波 李德仁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5,共4页
提出并构建SAR影像GEC(Geocoded Ellipsoid Corrected)产品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用RPC模型替代SAR影像GEC产品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基于RPC模型的GEC产品的定向和纠正。最后用TerraSAR-X影像验证其理论和算法,得... 提出并构建SAR影像GEC(Geocoded Ellipsoid Corrected)产品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用RPC模型替代SAR影像GEC产品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基于RPC模型的GEC产品的定向和纠正。最后用TerraSAR-X影像验证其理论和算法,得到如下结论:针对高分辨SAR影像GEC级别产品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能用于SAR影像的定向以及正射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 GEC产品 严密成像几何模型 RPC模型 模型定向 TERRASAR-X
原文传递
基于高分辨率合成孔径雷达影像建筑物成像几何结构的震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崔丽萍 王晓青 +1 位作者 窦爱霞 金鼎坚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2-282,329,共11页
传统的利用震后单幅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对建筑物的震害特征分析大多基于街区范围,很少基于其成像几何结构.本文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上的建筑物成像几何结构,分析了建筑物单体的震害特点,建立了利用距离向线性灰度累加的方法提取规则... 传统的利用震后单幅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对建筑物的震害特征分析大多基于街区范围,很少基于其成像几何结构.本文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上的建筑物成像几何结构,分析了建筑物单体的震害特点,建立了利用距离向线性灰度累加的方法提取规则未倒塌建筑物的叠掩区和阴影区及倒塌建筑物的倒塌区,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各几何特征区域的纹理特征,如同质度、不相似度和熵的计算及其组合特征分析,由此建立了基于SAR影像建筑物成像几何结构的震害分析方法.采用该方法对2010年玉树MS7.1地震震后玉树县城区的高分辨率SAR影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叠掩、阴影和二次散射亮线是进行建筑物震害解译的有效几何结构特征,其中叠掩区和阴影区的影像纹理特征具有较好的震害识别能力;与传统的简单特征统计方法相比,考虑建筑物SAR影像成像几何结构的特征统计法,可以显著提高建筑物的震害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遥感 玉树MS7.1地震 建筑物 成像几何结构
下载PDF
平台姿态误差对TDICCD相机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巫兆聪 杨帆 +2 位作者 巫远 朱军 韩杏子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研究卫星平台姿态误差对TDICCD相机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有助于提出姿态指标设计要求以提高相机几何成像质量,以像点位移为中间参量,研究平台姿态误差和成像几何质量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平台姿态误差引起的像移速度、偏流角和积分时... 研究卫星平台姿态误差对TDICCD相机成像几何质量的影响有助于提出姿态指标设计要求以提高相机几何成像质量,以像点位移为中间参量,研究平台姿态误差和成像几何质量指标之间的定量关系。基于平台姿态误差引起的像移速度、偏流角和积分时间等成像参数误差分析,结合严密几何成像模型推导像点位移的误差模型,建立从像点位移量到相邻像元间角度畸变、长度畸变、像元分辨率和定位误差等几何质量指标的定量模型,构建从平台姿态误差到相机成像几何质量指标的完整定量分析链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偏航角姿态误差是影响成像几何质量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姿态误差 像移 成像几何质量 TDICCD相机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干涉SAR成像几何仿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帆 白璐 +1 位作者 洪文 向茂生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195-2200,共6页
为了提高干涉SAR成像几何经典仿真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把计算机图形学引入干涉SAR成像几何仿真中,利用OpenGL图形库和Z缓冲算法来完成目标的阴影区计算,利用像素操作和图形变换法完成目标采样点的插值和坐标计算。最后,利用典型几何体和... 为了提高干涉SAR成像几何经典仿真算法的精度和效率,把计算机图形学引入干涉SAR成像几何仿真中,利用OpenGL图形库和Z缓冲算法来完成目标的阴影区计算,利用像素操作和图形变换法完成目标采样点的插值和坐标计算。最后,利用典型几何体和不同大小场景进行干涉成像几何仿真精度和效率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干涉 成像几何 仿真 计算机图形学
原文传递
一种基于干涉成像几何的水体类地表干涉处理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松涛 向茂生 《遥感技术与应用》 CSCD 2007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在地形高程测绘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工程应用中,场景中的水体类地表由于后向散射系数极小,相干性差,导致相位信息的噪声大,最终严重影响反演DEM的质量,以及由此得到的雷达正射影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成像几何...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在地形高程测绘方面有其独特的优点。工程应用中,场景中的水体类地表由于后向散射系数极小,相干性差,导致相位信息的噪声大,最终严重影响反演DEM的质量,以及由此得到的雷达正射影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涉成像几何的水体类地表在相位域进行干涉处理的方法,恢复场景中水体区真实相位,以得到高质量的DEM。通过对实测的机载干涉SAR数据进行处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相关系数 干涉成像几何 平坦地形相位特征
下载PDF
基于成像几何模型的火星探测器定位研究
9
作者 盛庆红 刘微微 赵华 《测绘工程》 CSCD 2012年第5期1-4,共4页
对数亿千米之外的火星探测器进行跟踪导航定位,是火星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我国深空网尚未建成,利用中国VLBI网对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的定位精度仅约0.1as,难以为火星探测器的精密定轨提供数据保障。提出以遥感影像进... 对数亿千米之外的火星探测器进行跟踪导航定位,是火星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我国深空网尚未建成,利用中国VLBI网对火星探测器"火星快车"的定位精度仅约0.1as,难以为火星探测器的精密定轨提供数据保障。提出以遥感影像进行火星探测器几何定位的全新技术方法,利用严密传感器成像几何模型,通过地面控制点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坐标与其对应像点在像方坐标系中坐标之间的几何关系,解算探测器空间位置。对美国奥德赛号(Odyssey)火星探测器进行定位试验,精度达到了2.93mas,为我国火星探测器定位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星探测器 定位 成像几何模型 精度
下载PDF
几何成像区域红外小目标像素数测量方法
10
作者 王伟超 司文涛 +2 位作者 袁光福 黄海军 张禹豪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81-88,共8页
在目标成像过程中,受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衍射、大气扰动等因素的影响,目标能量弥散,图像边缘模糊。传统的基于阈值分割的方法获取的几何成像区域目标像素数误差大,制约了小目标辐射强度的测量精度。针对在像平面投影形状为矩形的目标,提... 在目标成像过程中,受红外光学成像系统衍射、大气扰动等因素的影响,目标能量弥散,图像边缘模糊。传统的基于阈值分割的方法获取的几何成像区域目标像素数误差大,制约了小目标辐射强度的测量精度。针对在像平面投影形状为矩形的目标,提出一种几何成像区域像素数测量方法。首先建立目标成像模型,并将成像模型简化至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然后分别构建目标尺度特征鉴别曲线;最后从特征曲线中提取目标边长几何成像像素数,从而得到了几何成像区域目标像素数。仿真和外场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红外小目标 几何成像区域 计算方法 误差
原文传递
天绘二号卫星双基成像几何模型改正算法
11
作者 陈刚 钱方明 +1 位作者 刘志铭 楼良盛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17-2424,共8页
主辅星的成像几何模型直接影响着InSAR数据处理的多个环节,包括复影像概略配准、去平地效应、InSAR定位、基线定标、区域网平差、正射纠正等。天绘二号卫星在成像时,为了保证算法统一,主辅星都采用了收发分置的双基成像几何模型。对于... 主辅星的成像几何模型直接影响着InSAR数据处理的多个环节,包括复影像概略配准、去平地效应、InSAR定位、基线定标、区域网平差、正射纠正等。天绘二号卫星在成像时,为了保证算法统一,主辅星都采用了收发分置的双基成像几何模型。对于影像概略配准、去平地效应、InSAR定位等环节,双基成像模型只是增加了算法的复杂度,但对于基线定标,这带来了新的挑战:(1)现有基线定标算法均针对主辅星为单基成像的几何模型,无法适用于天绘二号;(2)收发两两组合产生4条基线,4条基线存在相关,导致基线定标难以实施。为了确保基线定标精度,本文提出了主辅星双基成像几何模型改正算法,并对辅星成像几何模型的改正精度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和试验表明该方法引入误差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涉合成孔径雷达 分布式卫星 等效相位中心 成像几何模型 基线定标
下载PDF
基于OpenGL的传感器成像几何仿真 被引量:1
12
作者 薛超 赵羲 《内江科技》 2012年第4期124-124,175,共2页
通过指定OpenGL仿真参数与传感器成像几何间的对应关系,设计一种能准确仿真得到传感器成像几何的方法。通过实验,得到与原始影像成像几何一致的仿真图像,证明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
关键词 OPENGL 成像几何 管线 内/外方位元素
下载PDF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三线阵影像高精度几何检校 被引量:57
13
作者 蒋永华 张过 +4 位作者 唐新明 祝小勇 秦前清 李德仁 付兴科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23-529,553,共8页
高精度几何检校是测绘卫星实现立体测图的关键。提出了用于星载光学卫星在轨几何检校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推导了多线阵CCD拼接的内方位元素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偏置矩阵及内方位元素模型的多检校场联合几何检校模型和几何检校方案... 高精度几何检校是测绘卫星实现立体测图的关键。提出了用于星载光学卫星在轨几何检校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推导了多线阵CCD拼接的内方位元素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偏置矩阵及内方位元素模型的多检校场联合几何检校模型和几何检校方案。针对我国第一颗民用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利用华北多个地区1∶2000的数字正射影像和数字高程模型对资源三号三线阵影像进行几何检校,利用河北安平靶标区域三线阵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方案,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无控制点平面定位精度优于20 m,利用靶标控制点的平面定位精度优于0.6 m,高程精度优于0.5 m,达到资源三号测绘卫星所能达到的理论极限精度;并验证了资源三号三线阵相机并不存在镜头光学畸变,只是存在主距变化、CCD排列旋转等引起的线性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 严密几何成像模型 几何检校 相机畸变 立体平差
下载PDF
双基高比线面阵结合立体测绘几何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瀛搏 胡斌 +2 位作者 胡海彦 方勇 傅丹膺 《航天返回与遥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42,共11页
目前,中国1︰5 000大比例尺航天立体测绘及城市测绘能力存在不足,现有光学测绘卫星的性能指标和测绘体制难以满足大比例尺立体测图的需求,亟需开展甚高精度航天立体测绘新体制研究。文章提出双基高比线面阵结合测绘新体制,以解决在城市... 目前,中国1︰5 000大比例尺航天立体测绘及城市测绘能力存在不足,现有光学测绘卫星的性能指标和测绘体制难以满足大比例尺立体测图的需求,亟需开展甚高精度航天立体测绘新体制研究。文章提出双基高比线面阵结合测绘新体制,以解决在城市等复杂地物目标测绘中存在的遮挡、畸变和辐射差异等问题。以共线条件方程为基础,分析面阵相机和线阵相机的成像机制,给出顾及像点特性的各类系统误差模型,引入各类附加观测值,建立双基高比线面阵结合立体测绘的传感器严格几何成像模型,并基于仿真影像进行双基高比线面阵结合定位精度分析,验证了成像模型的正确性,可为实现1︰5 000比例尺甚高精度航天立体测绘提供一种新思路和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基高比 线面阵结合 几何成像模型 立体测绘 航天遥感
下载PDF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传感器校正产品几何模型 被引量:39
15
作者 潘红播 张过 +6 位作者 唐新明 周平 蒋永华 祝小勇 江万寿 许妙忠 李德仁 《测绘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6-522,共7页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为了获取较大的幅宽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其三线阵相机和多光谱相机采用了多片CCD拼接成像的方式获取地面影像。如直接提供分片的CCD影像产品,用户难以使用。传感器校正产品解决了CCD影像拼接的问题,拼接后的影像不仅视... 资源三号测绘卫星为了获取较大的幅宽和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其三线阵相机和多光谱相机采用了多片CCD拼接成像的方式获取地面影像。如直接提供分片的CCD影像产品,用户难以使用。传感器校正产品解决了CCD影像拼接的问题,拼接后的影像不仅视觉无缝,同时几何无缝。该产品同时解决了多光谱波段间配准的问题,且生产过程中引入的投影差误差和交会误差可以忽略不计。该产品消除了大部分畸变,故拥有极高的RFM替代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精度。本文利用安平和登封地区的三线阵数据进行验证,试验区三线阵传感器校正产品RFM替代精度优于1%像元,无地面控制点立体定位精度优于15 m,带控制点平面误差在3 m以内,高程误差在2 m之内,且三线阵平差平面定位精度要优于两线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校正产品 资源三号 严密成像几何模型 有理多项式模型
下载PDF
有理函数模型在光学卫星影像几何纠正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过 李扬 +1 位作者 祝小勇 唐新明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0年第4期51-57,共7页
分析了中国光学卫星影像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并采用有理函数模型(RFM)拟合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分别对"资源二号"两景影像(平原与山区)和"遥感二号"一景影像进行了几何纠正试验。试验中,参考相应地区1∶10 000数字正... 分析了中国光学卫星影像的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并采用有理函数模型(RFM)拟合严密成像几何模型,分别对"资源二号"两景影像(平原与山区)和"遥感二号"一景影像进行了几何纠正试验。试验中,参考相应地区1∶10 000数字正射影像(DOM)选取一定数量的控制点用于精化有理函数模型参数,结合相应地区1∶10 000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影像进行正射纠正,纠正精度反映了RFM拟合严密成像几何模型的正确性,但同时也反应了中国光学卫星与法国、美国光学卫星在内检校工作上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密成像几何 有理函数模型 几何纠正 光学卫星
下载PDF
利用成像匹配与成分分离的航空图像云检测
17
作者 王瑜 李佳田 +3 位作者 张文靖 王聪聪 吴华静 李键 《高技术通讯》 EI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20-827,共8页
研究了遥感图像云检测,提出了基于几何成像匹配与成分分离的航空图像云检测算法。由于传统的云检测算法未考虑云具有半透明性的特点,直接提取的云纹理包含有多余的下垫面纹理。该算法依据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将一幅遥感图像看作是由下垫... 研究了遥感图像云检测,提出了基于几何成像匹配与成分分离的航空图像云检测算法。由于传统的云检测算法未考虑云具有半透明性的特点,直接提取的云纹理包含有多余的下垫面纹理。该算法依据线性光谱混合模型,将一幅遥感图像看作是由下垫面与云的光谱线性地构成的,考虑像素间的局部平滑,进行云成分分离,采用局部二值模型(LBP)特征描述云的纹理,进而通过构建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进行云检测。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航空图像云检测具有一定的效果,对于薄云区域以及边缘区域也能有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成像匹配 成分分离 局部二值模型(LBP)特征 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 云检测
下载PDF
顾及姿态线性误差的微小卫星面阵影像在轨几何检校
18
作者 王朗 尤红建 王慧贤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8,共4页
微小卫星由于平台体积、重量、能源等限制,其上搭载的姿态、位置测量设备精度不高,导致其直接对地定位误差较大。通过对某微小卫星嵩山地区的多景面阵影像进行姿态角常差检校,发现姿态角系统误差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规律。为了提高定位精度... 微小卫星由于平台体积、重量、能源等限制,其上搭载的姿态、位置测量设备精度不高,导致其直接对地定位误差较大。通过对某微小卫星嵩山地区的多景面阵影像进行姿态角常差检校,发现姿态角系统误差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规律。为了提高定位精度,本文提出一种针对面阵的顾及姿态线性误差的偏置矩阵和二维探元指向角几何检校模型。相对于传统的姿态角常差检校模型,本文方法考虑了姿态角系统误差随时间线性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经过内外方位元素检校后,卫星的定位精度从数十千米提升到十米以内,相对于传统的常差模型,本文提出的检校模型有效地消除了姿态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系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卫星 严格几何成像模型 参数检校 姿态角线性误差模型 二维探元指向角
原文传递
通用遥感图像系统几何校正算法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仕美 李景山 李雨航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6-23,共8页
针对多卫星多传感器系统几何校正的通用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设计模式的系统几何校正算法。该算法运用模板方法和简单工厂方法,解决了多卫星多传感器在系统几何校正过程中的差异性问题,实现不同卫星不同传感器的系统几何校正处... 针对多卫星多传感器系统几何校正的通用可扩展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设计模式的系统几何校正算法。该算法运用模板方法和简单工厂方法,解决了多卫星多传感器在系统几何校正过程中的差异性问题,实现不同卫星不同传感器的系统几何校正处理。通过规范辅助数据的输出格式解决多卫星多传感器校正参数不统一的问题;抽象出系统几何校正功能的一般执行过程,在模板方法中确定该功能的执行逻辑;运用简单工厂方法,用卫星和传感器标识作为参数,选择具体的实现算法,完成相应的处理功能。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在保证定位精度的情况下实现对多卫星多传感器的校正处理,并在不改变原有代码的情况下实现对新增卫星传感器的系统几何校正功能的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模式 通用性 可扩展性 系统几何校正 辅助数据分离 严密成像几何校正模型
下载PDF
相控阵超声检测扇形扫描的两种成像方式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国良 侯金刚 +1 位作者 蔚道祥 刘恩凯 《无损检测》 2019年第12期57-60,共4页
介绍了相控阵超声检测扇形扫描的两种成像方式,即按实际几何结构成像和按声程成像。分别采用这两种成像方式检测近表面裂纹缺陷,通过对显示结果的比较,得出按实际几何结构成像的方式较优的结论;对焊缝检测,采用按实际几何结构成像更易... 介绍了相控阵超声检测扇形扫描的两种成像方式,即按实际几何结构成像和按声程成像。分别采用这两种成像方式检测近表面裂纹缺陷,通过对显示结果的比较,得出按实际几何结构成像的方式较优的结论;对焊缝检测,采用按实际几何结构成像更易准确判别缺陷,从而更能有效地确保焊缝质量、提升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扇形扫描 按实际几何结构成像 按声程成像 近表面裂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