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12篇文章
< 1 2 1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冠疫情以来中国的出生人口波动解析
1
作者 张翠玲 封婷 郑真真 《人口与社会》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对全球人口变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包括非常规的生育减少、死亡增加和迁移的迟滞。由于疫情传播的严重程度、疫情的疾病负担、疫情传播与控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民众的健康风险认知以及受疫情影响的持续时间不同,一... 持续三年的新冠疫情对全球人口变动产生明显的影响,包括非常规的生育减少、死亡增加和迁移的迟滞。由于疫情传播的严重程度、疫情的疾病负担、疫情传播与控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民众的健康风险认知以及受疫情影响的持续时间不同,一些国家的出生人口出现了模式不同的波动。近年来中国出生人口数的加速下降和波动,是新冠疫情带来的推迟效应与中国出生人口数下降大趋势叠加的结果,未来两年可能有一定数量的补偿性生育,但仍将延续初婚和生育推迟的基本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出生人口 推迟效应 月度出生模式 补偿性生育
下载PDF
2023年全国出生人口902万人
2
《生活用纸》 2024年第3期26-26,共1页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人口数据。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 2024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人口数据。2023年年末全国人口(包括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140,96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死亡人口1,110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8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 人口出生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死亡率 外籍人员 出生人口 现役军人 人口数据
下载PDF
托幼一体化:应对当前出生人口下降的应然选择
3
作者 叶普莲 李淏天 《山东教育》 2024年第23期75-76,共2页
近年来,中国的新生儿出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低于2016年的1786万。与之相应,全国在园幼儿数量也出现下降,至2023年,在园幼儿数减少至4092.98万,幼儿园数量也缩减至27.44万所,学前教... 近年来,中国的新生儿出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23年出生人口为902万,低于2016年的1786万。与之相应,全国在园幼儿数量也出现下降,至2023年,在园幼儿数减少至4092.98万,幼儿园数量也缩减至27.44万所,学前教育领域发生了从“一园难求”到“一孩难求”的巨大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园幼儿 国家统计局 应然选择 下降趋势 出生人口 托幼一体化 学前教育领域 幼儿园数量
下载PDF
基于出生人口数据的全国小学师生规模变化预测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何万国 何万菊 +1 位作者 万雨婷 魏渝沁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29-140,共12页
运用出生人口位移系数预测法,根据21世纪前20年出生人口基础数据,预测2021—2035年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及其城乡分布;提出三种生师比预测方案,预测2021—2035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规模变化及其城乡分布,测算出未来15年平均每年新增小学教... 运用出生人口位移系数预测法,根据21世纪前20年出生人口基础数据,预测2021—2035年全国小学在校学生数及其城乡分布;提出三种生师比预测方案,预测2021—2035年全国小学专任教师规模变化及其城乡分布,测算出未来15年平均每年新增小学教师最低数为12.5万人。基于以上预测,文章提出应对小学教师变化的政策建议:要适时调整小学生师比,保持小学教师培养规模适度,加快小学教师结构优化与素质提升,优化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 小学生预测 小学教师规模预测 政策建议
下载PDF
2009—2019年北京朝阳区出生人口性别比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希霖 唐友池 +2 位作者 周玉博 李宏田 刘建蒙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3年第2期114-119,共6页
目的分析近十年特别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北京市朝阳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特征群体出生性别比分布情况。方法研究资料为2009—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分娩出生登记信息,共534376条记录,研究纳入分析变量主要包括新生儿性别、... 目的分析近十年特别是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北京市朝阳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以及不同特征群体出生性别比分布情况。方法研究资料为2009—2019年北京市朝阳区分娩出生登记信息,共534376条记录,研究纳入分析变量主要包括新生儿性别、分娩方式、母亲产次,还有新生儿父母双方年龄、民族、籍贯和户籍。为比较不同特征群体出生性别比,采用χ^(2)检验分析出生性别比例构成情况。采用中断时间序列模型,以2015年7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月度出生性别比为分析单位,研究全面两孩政策与出生性别比关系。为研究婴儿父母籍贯及户籍所在地与出生性别比的关系,将婴儿父母籍贯与户籍所在省份分为高出生性别比地区和中低出生性别比地区,前者指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性别比≥120的省份,后者指<120的省份。结果2009年出生性别比为113.0,2015年降至109.4,此后至2019年维持平稳,经中断时间序列分析未发现全面两孩政策显效后出生性别比的水平及趋势有所变化(P>0.05)。研究期间经产妇与初产妇(112.3 vs.107.2)、剖宫产与阴道产(114.0 vs.105.9)分娩婴儿性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父母籍贯均为高出生性别比地区婴儿的出生性别比显著高于父母至少一方籍贯为中低出生性别比地区的婴儿(114.2 vs.108.4,P<0.05);对于父母籍贯均为高出生性别比地区的婴儿,其父母至少一方为北京户籍者出生性别比显著低于父母双方均为京外户籍者(107.7 vs.118.0,P<0.05)。结论近十年北京市朝阳区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先降后稳的趋势,2016年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后,在考虑基线阶段变化趋势后,出生人口性别比无明显变化。经产妇及剖宫产分娩婴儿性别比偏高,籍贯均为高出生性别比地区且户籍均在京外的父母所生婴儿性别比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全面两孩政策 时间变化趋势
下载PDF
中国出生人口月度模式及其特征研究——基于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梁海艳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4,共11页
生育不仅是人类的自然行为,也是复杂的社会行为,人们的生育行为选择受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提出了“标准月”的概念,并将其用于校正两次人口普查前一年12个月... 生育不仅是人类的自然行为,也是复杂的社会行为,人们的生育行为选择受诸多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和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提出了“标准月”的概念,并将其用于校正两次人口普查前一年12个月的出生人口数,然后计算中国出生人口的月偏移度,并进一步从省区差异、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的维度分析中国出生人口月偏移度的基本特征。结果发现:中国出生人口的月度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独特性。总体上,普查前一年11月至后一年3月出生人口明显偏多,4月至10月出生人口明显偏少。中国出生人口月度模式具有一定的区域差异,天津、黑龙江、山东、陕西4个省(市)月出生人口离散系数明显偏高。出生人口月偏移度的城乡差异较为明显,城镇高于乡村。中国出生人口的月偏移度的性别差异并不明显,不存在男孩或女孩出生高峰月,男孩与女孩的出生月份分布模式几乎完全一致。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两点建议:一是教育行政部门调整小学生入学年龄的计算日期限制,建议调整为从入学当年8月31日至12月31日期间年满六周岁,这样能够保证让同龄学生可以在同一年入学;二是建议育龄夫妇在备孕过程中避免刻意通过各种手段预知胎儿性别,应秉持男女平等的观念,重点关注胎儿的发育和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 月度模式 季节性模式 标准月
下载PDF
出生人口队列生物样本库的建设与应用现状
7
作者 邢昊 刘瑞霞 +6 位作者 高屾 张恩婕 苏少飞 岳文涛 刘建辉 谢双华 阴赪宏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1期18-22,共5页
20世纪80年代至今,出生人口队列数量逐年增加,通过收集各类生物样本、调查问卷、临床检化验数据等来分析影响母子健康状况和疾病易感性的风险因素。每个队列在建立之初,依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和要求,设计所需收集的生物样本的类型[1]。1983... 20世纪80年代至今,出生人口队列数量逐年增加,通过收集各类生物样本、调查问卷、临床检化验数据等来分析影响母子健康状况和疾病易感性的风险因素。每个队列在建立之初,依据不同的研究目标和要求,设计所需收集的生物样本的类型[1]。1983年,芬兰建立了第一个出生队列——芬兰母亲队列(Finnish Maternity Cohort,FMC)[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队列 生物样本库 建设 应用
下载PDF
筑牢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第一道防线 被引量:1
8
作者 潘锋 张清涵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5期4-6,共3页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治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将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并被纳入“健康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就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进行部署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治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工作,将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并被纳入“健康中国”建设等国家战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就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进行部署安排,要求综合防治出生缺陷,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落实三级预防措施。针对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提交的就加强遗传病精准防控相关建议和提案,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等于2023年全国两会前夕做出积极回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道防线 出生缺陷 出生人口素质 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优生优育 医保局 优化生育 服务水平
下载PDF
2022年中国出生人口956万人
9
《生活用纸》 2023年第3期9-9,共1页
在2023年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介绍,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在2023年1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介绍,2022年,我国人口总量有所减少,城镇化率持续提高。2022年,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从性别构成看,男性人口72,206万人,女性人口68,969万人,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 人口出生 男性人口 人口总量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死亡率 出生人口 性别构成
下载PDF
出生人口性别比异常偏高与生育政策有关吗? 被引量:24
10
作者 穆光宗 李树茁 +1 位作者 陈友华 原新 《人口与发展》 CSSCI 2008年第2期22-27,共6页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生育政策 公共政策 男孩偏好 偏高 20世纪80年代初 全国人口普查 女孩
原文传递
加强优生咨询工作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淑敏 宋兰萍 霍昊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04年第5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优生咨询 人口素质 调查 妇女保健 出生人口
下载PDF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战略转变:从产前-围产保健到孕前-围孕保健 被引量:88
12
作者 郑晓瑛 宋新明 陈功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2-456,共5页
关键词 出生人口素质 围产保健 出生缺陷干预工程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 计划生育委员会 孕前 产前 生命早期 人力资本
下载PDF
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视角 被引量:43
13
作者 王军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33,共8页
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的原始数据,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视角,研究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2011~2... 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是本研究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家庭幸福感热点问题调查的原始数据,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视角,研究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可能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2011~2013年的重复测量,中国目前意愿生育水平在1.86左右;育龄人群现行生育政策条件下的终身生育水平为1.59,生育政策完全放开后的终身生育水平也仅为1.68,都显著低于意愿生育水平;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即使生育政策完全放开,中国2014—2020年每年多出生人口规模也不超过324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政策 生育意愿 生育行为 出生人口规模
下载PDF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影响因素及其解决对策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军 陈莉敏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7年第2期23-31,共9页
从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及失衡程度入手,对以往研究出生性别比失衡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归纳梳理。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育龄妇女的... 从分析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及失衡程度入手,对以往研究出生性别比失衡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归纳梳理。基于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及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运用分层线性模型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反向影响出生性别比;地区间的农民纯收入、文盲人口比例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差异对出生性别比的影响也较大,并且通过与总和生育率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影响出生性别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失衡 分层线性模型
下载PDF
流动人口变动对广东出生人口数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建武 李楠 赵勋 《南方人口》 CSSCI 2011年第6期56-62,共7页
大量研究证实流动人口会降低全国各城市生育率水平,但是两者的数量关系仍然不是十分清楚。本文以广东为例,利用1990-2005年广东流动人口和出生人口数据,对流动人口变动与广东出生人口数量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出生人口 广义差分法
下载PDF
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研究——兼论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钦池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共9页
在观察数据基础上,描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现象,并对其内在机理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普遍规律,其波动周期与生育间隔相关。正常情况下,周期成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并且稳定。中国出... 在观察数据基础上,描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现象,并对其内在机理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普遍规律,其波动周期与生育间隔相关。正常情况下,周期成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并且稳定。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成分明显大于其他国家,这与中国强烈的性别偏好有关。周期成分不是影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性别选择行为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尊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的客观规律,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中长期变化趋势。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拐点"已经出现,在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条件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将进入下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波动周期 生育间隔
下载PDF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社会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汤兆云 《人口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5-31,共7页
由于生育政策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规定,多生和早生受到了限制。因此,在我国传统生育意愿的作用下,它强化了个体生育者的性别选择意识,其行为结果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同时,由于农村和城镇在经济医疗条件上的差别,使得两者在计划生... 由于生育政策对生育子女数量的规定,多生和早生受到了限制。因此,在我国传统生育意愿的作用下,它强化了个体生育者的性别选择意识,其行为结果表现为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同时,由于农村和城镇在经济医疗条件上的差别,使得两者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上也出现了差异。这些差异对出生子女性别比的影响通过其地区差异、孩次差异、城乡差异表现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失衡 生育政策
下载PDF
女性就业竞争力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城乡差异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仲常 冉幕娟 《南方人口》 CSSCI 2006年第2期53-58,共6页
经验分析表明,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拥有更高的出生性别比,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解释此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城镇中男女性别在就业与教育中的差异都存在收敛的现象。但在农村中,男性和女性无论是在... 经验分析表明,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拥有更高的出生性别比,本文试图从经济学角度解释此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女性的就业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城镇中男女性别在就业与教育中的差异都存在收敛的现象。但在农村中,男性和女性无论是在就业竞争力还是在劳动收益上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而且,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与农村男性还是与城镇女性相比农村女性的受教育机会都要少得多,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农村女性与城镇女性的就业竞争力差异,并影响了城乡出生性别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就业竞争力 劳动收益 教育机会
下载PDF
1953-2010年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变化趋势及地理分布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智 张山山 +2 位作者 倪俊学 全星 刘锦桃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6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地域、民族的报告出生性别比情况,为治理我国出生性别偏高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不同年代大陆各省区市和各民族的出生性别比,将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同年代的出生性别比作系统聚类分析,并将... 目的了解不同年代、地域、民族的报告出生性别比情况,为治理我国出生性别偏高的现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不同年代大陆各省区市和各民族的出生性别比,将全国31个省市区不同年代的出生性别比作系统聚类分析,并将出生性别比与纬度、海拔、GDP等因素做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990年出生性别比开始偏高;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存在差异,有的地区严重偏高,最高的为海南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37.10和131.26,有西藏和新疆的出生性别比一直在正常范围;从二孩开始,出生性别比猛然升高;我国性别比偏高与地理分布有关。结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具有空间分布的广泛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应该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重点地区、人群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有的放矢地制定政策,达到控制我国出生性比偏高、保证人口均衡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人口普查 人口均衡
下载PDF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危害及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傅端林 伍彬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8-30,共3页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不仅造成人口结构不合理,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分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深层原因,将有助于我们从社会政治、经济及法律等方...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它不仅造成人口结构不合理,而且严重影响社会经济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分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产生的深层原因,将有助于我们从社会政治、经济及法律等方面制定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从而弱化人们的性别偏好,塑造良好的生育文化和人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人口性别比 比例失衡 危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