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生次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龚文进 方欣 +1 位作者 陆绮君 黎建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第9期1389-139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出生次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调查了广州市207名青少年,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不同出生次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影响。结果不同出生次序的青少年在孤独倾向、自责... 目的探讨不同出生次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调查了广州市207名青少年,并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探讨不同出生次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各维度的影响。结果不同出生次序的青少年在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和冲动倾向4个心理健康维度上差异显著(F=8.233,35.559;P<0.01和F=2.731,2.668;P<0.05)。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表明,独生子女孤独倾向显著高于其他组,长子自责倾向显著高于其他组(LSD检验,P<0.01);次子身体症状明显高于长子组和独生子女组,幼子和独生子女冲动倾向显著高于次子组(LSD检验,P<0.05)。结论不同的出生次序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明显,学校应该有的放矢,关注不同群体青少年的心理薄弱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出生次序 独生子女
原文传递
出生次序、父母受教育程度与大学生认知方式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晓惠 葛明贵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39-241,共3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认知方式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出生次序认知方式无显著差异;大学生认知方式与父亲受教育程度有关,父亲受教育程度中等的大学生认知方式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大学生,同时也高于父亲受教...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认知方式差异显著,非独生子女大学生不同出生次序认知方式无显著差异;大学生认知方式与父亲受教育程度有关,父亲受教育程度中等的大学生认知方式得分显著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大学生,同时也高于父亲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大学生,但差异并不显著;母亲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低的大学生认知方式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认知方式 出生次序 父母受教育程度
下载PDF
大学生出生次序、自尊与人际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韩晓红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11期69-70,共2页
目的:结合自尊这一人格因素探讨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郑州大学3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独生与非独生、非独生子女中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独生与... 目的:结合自尊这一人格因素探讨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郑州大学30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独生与非独生、非独生子女中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自尊水平差异不显著。独生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分之间差异不显著,在非独生子女中,不同出生次序大学生在与人交谈困扰因子、人际交往困扰因子及人际关系困扰总分上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次序 自尊 人际关系 大学生
下载PDF
从精神分析角度看家庭出生次序规律对大学生的影响
4
作者 王丹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第19期101-103,共3页
本文结合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了出生次序规律对人格产生的影响。特别针对大学生群体,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从客观到主观的过渡时期,出生次序规律对他们人格形成以及成长成才都至关重要。最终结论是,只有实现人格的自由,... 本文结合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了出生次序规律对人格产生的影响。特别针对大学生群体,他们的自我意识正在从客观到主观的过渡时期,出生次序规律对他们人格形成以及成长成才都至关重要。最终结论是,只有实现人格的自由,才能摆脱出生次序规律对人生的不利影响,才能让自己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析 出生次序 大学生
下载PDF
高校大学生出生次序、人际关系与自尊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瑜 刘晓丽 《知识经济》 2016年第11期139-140,共2页
目的:旨在探析大学生的出生次序、人际关系与自尊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自尊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 目的:旨在探析大学生的出生次序、人际关系与自尊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三者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用自尊量表和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及Pearson相关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大学生的自尊高低与其人际关系的困扰程度呈现明显的负相关(r=-0.376,P<0.01),而与是否独生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下的显著差异,但在非独生子女中,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其人际关系困扰程度相异(P=0.023)。在人口学各变量上,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仅在性别与学历方面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出生次序 人际关系 自尊
下载PDF
大学生安全感与其出生次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蕊 丁伶灵 《科技视界》 2017年第6期108-109,共2页
目的:借助安全感量表(SQ)讨论个体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与其在后天获得的安全感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1000名被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安全感量表(SQ)对被试的安全感指数进行测评。结果:得出在同一代家庭中,排行... 目的:借助安全感量表(SQ)讨论个体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与其在后天获得的安全感是否有一定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1000名被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安全感量表(SQ)对被试的安全感指数进行测评。结果:得出在同一代家庭中,排行中间的孩子的安全感指数最高,其安全感平均值为57.89,而长子和独生子女的平均值则分别是55.57、55.52,其中个体安全感指数最低的是在一个家庭中出生最晚的孩子,它的平均值是55.20。经方差分析得出,个体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与其安全感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P=0.476>0.05),进一步多重比较分析表明,无论是怎样的配对,各组数据间的安全感指数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例如在家庭中最早出生的孩子与最晚出生的孩子的安全感指数比较为没有显著性差异(P=0.686>0.05)。结论:个体在家庭中的出生次序对个体安全感的获得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安全感 出生次序 大学生
下载PDF
乡镇二孩家庭儿童的人际关系:出生次序及同胞性别组合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屈晓兰 陈袁佳 陈屈峰 《中国特殊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0-76,共7页
采用出生次序及同胞性别组合调查问卷和儿童关系评估量表对湖南乡镇小学1117名高年级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出生次序及同胞性别组合对乡镇二孩家庭儿童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1)亲子关系,男-男组合母子支持性关系最差。(2)师生关系,次... 采用出生次序及同胞性别组合调查问卷和儿童关系评估量表对湖南乡镇小学1117名高年级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出生次序及同胞性别组合对乡镇二孩家庭儿童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发现:(1)亲子关系,男-男组合母子支持性关系最差。(2)师生关系,次子质量低于长子,特别在男-男、女-女组合中;男-男组合的长子和次子以及女-女组合的次子师生关系质量较差。(3)同伴关系,男-女和女-男组合中男孩支持性关系好于女孩;次子比长子同桌关系更消极;女-女组合的同性朋友关系好于男-男和女-男组合;女-女组合次子的同性与异性朋友关系具有高亲密、高冲突特点。(4)陌生人关系,次子比长子消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人际关系 出生次序 同胞性别组合 乡镇二孩家庭
原文传递
影响贫困地区青年农民心理健康的因素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叶金辉 雷良忻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3-27,共5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心理健康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贫困地区青年农民在整个中国人口中的比例还相当大 ,因而贫困地区青年农民的心理状况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贫困地区青年农民的心理健康受到文化程度、婚...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心理健康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要。贫困地区青年农民在整个中国人口中的比例还相当大 ,因而贫困地区青年农民的心理状况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贫困地区青年农民的心理健康受到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出生次序、所经历的生活事件、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所采取的防御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青年农民 社会支持 防御方式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症状自评量表 人文化程度 婚姻状况 职业 出生次序
下载PDF
家庭规模、资源约束与子女教育分布——基于CFPS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4
9
作者 陶东杰 王军鹏 张克中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54,共10页
"数量-质量权衡"理论认为,在资源约束下,家庭规模越大,子女平均受教育水平越低,然而家庭规模对子女教育分布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当多子女家庭面临强资源约束时,父母可能让部分子女辍学打工,补贴其他子女,反而会提高部... "数量-质量权衡"理论认为,在资源约束下,家庭规模越大,子女平均受教育水平越低,然而家庭规模对子女教育分布的影响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当多子女家庭面临强资源约束时,父母可能让部分子女辍学打工,补贴其他子女,反而会提高部分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本文建立一个包含同胞间转移支付的家庭教育投资决策模型,与使用CFPS数据实证研究的结果一致地表明:强资源约束下,家庭规模越大,子女中最高教育水平越高;出生次序、同胞中女性比例与子女教育水平正相关。随着家庭资源约束程度降低,以上效应逐渐减小。本文研究结论为提高国民受教育水平和教育机会均等化的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规模 出生次序 教育 资源约束
下载PDF
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心理学家——R.扎荣茨
10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3期265-265,共1页
R.扎荣茨(192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固研究出生次序、家庭规模等因素对儿童智力发展的影响以及社会促进等问题而著名。1978年获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杰出科学贡献奖。
关键词 心理学家 二十世纪 出生次序 智力发展 等因素 社会 美国
下载PDF
分家析产、财富冲击与生育行为:基于清代至民国初期浙南乡村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楠 甄茂生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5-159,共15页
本文利用浙江南部松阳县石仓村阙氏族谱及分家契约文书,对中国传统社会分家制度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传统社会分家制度的作用下,出生次序与生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出生次序每滞后1个单位,生育子女数量平... 本文利用浙江南部松阳县石仓村阙氏族谱及分家契约文书,对中国传统社会分家制度与生育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研究发现:在传统社会分家制度的作用下,出生次序与生育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出生次序每滞后1个单位,生育子女数量平均减少0.3人。其原因在于分家制度导致分家前后财产产权属性的变化,对处于不同婚育周期的儿子产生不同的生育激励。出生次序靠前的儿子,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可以用分家前大家庭的财富养育自己的儿女,因而有多生育子女的倾向;而出生次序靠后,特别是分家时还未到婚育年龄的儿子,受分家后经济条件的约束会抑制自身生育水平。本文不仅为中国传统社会是否存在人口控制提供了新的实证证据,同时首次从分家角度为如何实现这种人口控制提供了新的解释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家析产 出生次序 生育行为
原文传递
二孩家庭儿童社会适应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倩倩 洪秀敏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6-128,共13页
了解"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二孩家庭儿童的发展差异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保障,亦是贯彻落实人口新政配套政策体系的重要诉求。本研究以3818个二孩家庭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二孩家庭儿童社会适应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了解"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二孩家庭儿童的发展差异是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保障,亦是贯彻落实人口新政配套政策体系的重要诉求。本研究以3818个二孩家庭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二孩家庭儿童社会适应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二胎儿童的社会适应水平更高,社会能力显著高于头胎儿童,愤怒攻击、焦虑退缩显著低于头胎儿童;头胎儿童中,适应不良型占比最高;二胎儿童中,适应良好型和适应一般型占比较高;家庭环境和父母积极教养对二孩家庭儿童社会适应的解释率均大于出生次序的解释率,且父母积极教养的解释率最高。为促进二孩家庭儿童的社会适应,家庭、幼儿园、社区三大系统应协力共创适宜的教育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孩家庭 社会适应 出生次序 家庭环境 积极教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