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9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划行为理论无痛分娩结合接生手法对初产妇分娩出血量、会阴损伤及分娩疼痛的影响
1
作者 董梅 张运彩 +1 位作者 刘琳娜 徐华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4年第2期307-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无痛分娩结合接生手法对初产妇分娩出血量、会阴损伤、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拟在本院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无痛分娩结合接生手法对初产妇分娩出血量、会阴损伤、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7月拟在本院接受无痛分娩的初产妇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分娩护理,干预组给予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无痛分娩结合接生手法,比较两组出血量、产程、会阴损伤情况、简化版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分及舒适度。结果:干预组产后2h(185.96±13.47ml)、24h(216.15±21.09ml)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243.11±25.53ml、291.66±29.25ml),第一、二、三产程及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会阴损伤情况较对照组轻,SF-MPQ量表视觉模拟评分(3.15±0.88分)、疼痛分级指数(16.32±2.57分)、疼痛强度(1.83±0.45分)均低于对照组(4.67±1.12分、20.81±5.09分、2.47±0.62分),舒适状况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实施计划行为理论无痛分娩结合接生手法,能够减少初产妇分娩出血量和会阴损伤,减轻初产妇疼痛,提高身心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无痛分娩 计划行为理论 接生手法 分娩出血量 会阴损伤 分娩疼痛
下载PDF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癌患者出血量和血气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金云霞 邢春花 +2 位作者 佘勇军 马丽娟 邬冬云 《智慧健康》 2024年第7期158-160,共3页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癌患者出血量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实验组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 目的 探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癌患者出血量和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5月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实验组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对照组采用正常中心静脉压(CVP)技术,比较分析两组出血量和手术开始时(T1)、切肝结束时(T2)、手术结束时(T3)的动脉血气指标。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均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pH值、碱剩余(BE)、碳酸氢根(HCO3)在T2、T3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癌患者手术中,应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能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和改善血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 肝癌 出血量 血气指标
下载PDF
经鼻内镜高频电凝对鼻出血患者出血量改善情况分析研究
3
作者 刘烨松 刘亚珍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内镜高频电凝对鼻出血患者出血量改善情况、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鼻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填塞治疗)和观察组(60例,采用经鼻内镜高... 目的分析经鼻内镜高频电凝对鼻出血患者出血量改善情况、应激反应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120例鼻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填塞治疗)和观察组(60例,采用经鼻内镜高频电凝治疗),治疗后均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出血量、鼻腔恢复通气时间、鼻腔黏膜恢复时间,治疗前、治疗后3 d应激反应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鼻腔恢复通气、鼻黏膜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治疗后3 d两组患者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水平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鼻出血患者行经鼻内镜高频电凝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减轻应激程度,损伤较小,且并发症较少,治疗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鼻内镜高频电凝 鼻腔黏膜 出血 出血量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幕上深部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量临界值与临床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顾腾辉 李立 +1 位作者 高娟娟 钱伟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5期402-407,共6页
目的探讨幕上深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出血量临界值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科数据库登记的300例幕上深部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神经内科治疗后3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 目的探讨幕上深部自发性脑出血(sICH)患者出血量临界值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科数据库登记的300例幕上深部sICH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神经内科治疗后30 d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n=135)与预后不良组(n=165),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基于脑出血部位进行亚分组,观察幕上深部sICH患者出血部位与临床预后的关系,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幕上深部不同出血部位的出血量,预测临床不良结局的最佳临界值;用10折交叉验证法对预测性能进行验证;使用最佳出血量临界值验证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经Logistic回归分析,无论是否存在混杂因素情况下,sICH位置与幕上深部sICH患者预后有关(P<0.05);经ROC分析显示,基底节出血量为18.5 mL、丘脑出血量为8.5 mL时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幕上深部sICH不同部位的出血量10折交叉检验法的平均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2和0.885,进一步证实出血量预测的稳健性良好。根据出血量临界值划分为高出血量与低出血量,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无论是否调整相关混杂因素,不同部位出血量临界值仍与幕上深部sICH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幕上深部sICH患者的出血位置与临床预后具有一定相关性。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位置基底核团出血量,可以为临床预后评估、积极干预、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幕上深部脑出血 出血量 临界值 基底节 丘脑
下载PDF
分析Orem自理模式应用于产后出血护理对产妇出血量、自理能力的影响
5
作者 安超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与护理期间应用Orem自理模式的方法以及对患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随机选择80例产后出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n=40,基础护理)与...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与护理期间应用Orem自理模式的方法以及对患者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方法:研究开展时间: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随机选择80例产后出血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分组,包括对照组(n=40,基础护理)与观察组(n=40,Orem自理模式),评价两组患者综合护理效果。结果:在自我护理能力指标评分方面,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在产后不同时间出血量方面,观察组均小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在护理后负面情绪(焦虑、抑郁)评分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在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方面,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上述相关指标经过统计学分析均显示有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出血者在护理中采取Orem自理模式,可减少产后出血量,提高患者自理能力、服务质量,并有效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在临床同类疾病护理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OREM自理模式 出血量 自理能力 负面情绪
下载PDF
腹外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其术中出血量及复发率的影响
6
作者 李印虎 赵德贞 《中外医疗》 2024年第3期79-82,共4页
目的探究腹外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于菏泽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 目的探究腹外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4月—2023年4月于菏泽市中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腹外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炎性水平、疼痛感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白细胞介素-10、C反应蛋白水平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当天、术后1、3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0)及并发症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0.00%、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3.914,P均<0.05)。结论腹外疝患者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对于降低术中出血量、稳定其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降低其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外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术中出血量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后出血量的探讨影响
7
作者 陈在超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118-0121,共4页
探讨初产妇应用硬膜外麻醉分娩方案镇痛效果及对产后出血量影响。方法 460例初产妇就诊时间2022年4月-2023年4月,随机分组,A组硬膜外麻醉分娩,B组常规分娩。结果 A组各产程时间均较B组短,各产程VAS评分均较B组低,P<0.0;A组SAS、SDS... 探讨初产妇应用硬膜外麻醉分娩方案镇痛效果及对产后出血量影响。方法 460例初产妇就诊时间2022年4月-2023年4月,随机分组,A组硬膜外麻醉分娩,B组常规分娩。结果 A组各产程时间均较B组短,各产程VAS评分均较B组低,P<0.0;A组SAS、SDS、产后出血量均较B组低,P<0.05;A组顺产率较B组高,缩宫素用量较B组少,P<0.05;A组围产期并发症率较B组低,P<0.05。结论 初产妇接受硬膜外分娩镇痛,可缩短产程、减轻疼痛、减少出血量,还可安抚产妇情绪、减少围产期并发症,高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硬膜外麻醉 分娩镇痛 产后出血量
下载PDF
开颅手术与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对患者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陈光耀 曾松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1-0074,共4页
观察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中,不同术式(开颅、神经内镜微创)作用。方法 选择幕上HICH病例(N=60,时间范围2022.1.1-2023.9.30),分组依据为随机数表(2组):A组(n=30,手术方案:去骨瓣减压术)、B组(n=30,手术方案:神经内镜微创);比较指... 观察幕上高血压脑出血(HICH)治疗中,不同术式(开颅、神经内镜微创)作用。方法 选择幕上HICH病例(N=60,时间范围2022.1.1-2023.9.30),分组依据为随机数表(2组):A组(n=30,手术方案:去骨瓣减压术)、B组(n=30,手术方案:神经内镜微创);比较指标:(1)手术指标;(2)并发症;(3)预后;(4)神经功能;(5)昏迷指数。结果 B组手术耗时、ICU入住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分别为(1.62±0.34)h、(6.68±1.23)d、(154.68±30.89)ml、(92.68±4.87)%,均较A组更佳,P<0.05。较A组,并发症以B组更低,P<0.05。预后良好占比,较A组,以B组更高,P<0.05。手术前神经功能(NFDS)、昏迷指数(GCS)无差异,P>0.05;术后,NFDS以B组更低,GCS以B组更高,P<0.05。结论 幕上HICH治疗中,相较开颅,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指标更佳,血肿清除率更高,并发症更少,预后恢复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颅 神经内镜微创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术中出血量 血肿清除率 并发症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出血量的影响分析
9
作者 马春红 廖艳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68-0172,共5页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并评估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院内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80 例,按照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产... 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并评估对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院内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接诊的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80 例,按照双盲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产妇在应有的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施加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分析比对两组产妇临床血压变化情况,产后出血量情况,VAS评分及宫缩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血压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时段出血量更少,疼痛程度有所缓解,宫缩恢复时间更快,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较为理想,能较好的控制产后出血量,并促进各项身体机能恢复,保证母婴健康,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 产后出血 出血量
下载PDF
基于CT计算大脑前动脉瘤破裂后总出血量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国平 吕长磊 +1 位作者 寇明清 陈晓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2期736-740,共5页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后出血量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40例,整理一般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平扫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3D Slicer软件,使用该软件计算蛛网...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后出血量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搜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12月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40例,整理一般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平扫CT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3D Slicer软件,使用该软件计算蛛网膜下腔和/或脑室和/或脑内血肿的总出血量。根据改良Rankin量表分为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两组,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计算出约登指数以确定总出血量与预后的截断值。结果性别、年龄、动脉瘤部位、手术方式在预后不良和预后良好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疾病、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分级有无昏迷、总出血量以及出血的分布情况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显示,出血量多少与预后情况显著相关(OR值为1.101,95%CI 1.006~1.20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区分预后不良患者的曲线下面积为0.803(P<0.05),截断值约为13.04ml。结论大脑前动脉动脉瘤破裂后总出血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总出血量大于13.04ml与预后不良风险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脑前动脉 动脉瘤 出血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模型
下载PDF
集血袋联合称重器在经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统计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晶 闫秋菊 +1 位作者 王云飞 王炎烔 《中国医学装备》 2023年第5期207-211,共5页
评价集血袋联合称重器在高危经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统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选取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经产妇,按照术中出血量估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目测法统计出血量,观察组采用集血袋联合... 评价集血袋联合称重器在高危经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出血量统计的准确性和实时性,选取在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经产妇,按照术中出血量估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目测法统计出血量,观察组采用集血袋联合称重器统计出血量,分别将两组估算出血量与临床普遍应用的实验室测量法(血红蛋白法)估算出血量进行比较,并比较两组估算出血量所需要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组测出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χ^(2)=0.630,P<0.05);观察组与实验室测量法估算出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计算出血量所需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98,t=3.810;P<0.05),观察组能够节省统计术中出血的时间,能够精准实时计算出术中出血量,能够准确及时为临床医生的备血、输血治疗及给药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血袋联合称重器 经产妇剖宫产 出血量 血红蛋白法
下载PDF
深度学习联合光谱技术测量PKRP患者引流液中出血量的模型构建与验证
12
作者 吴慧颖 白松 +1 位作者 齐柯雯 栾博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2-854,共3页
探讨深度学习联合光谱技术测量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患者引流液中出血量的模型构建与效果验证。建立不同含血浓度引流液的吸收光谱与对应红细胞密度间的神经网络回归模型,实现吸收光谱到红细胞密度的直接回归预测。通过引流... 探讨深度学习联合光谱技术测量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切除术(PKRP)患者引流液中出血量的模型构建与效果验证。建立不同含血浓度引流液的吸收光谱与对应红细胞密度间的神经网络回归模型,实现吸收光谱到红细胞密度的直接回归预测。通过引流液流量实时计算出出血量并验证。结果显示,此预测模型算出的出血量与含血样本的标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认为深度学习联合光谱技术构建的智能测量模型,可准确测出引流液中的出血量,具有实时、便捷的优点,值得以后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光谱技术 引流液 出血量
下载PDF
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的影响
13
作者 李圣平 何恺 +2 位作者 汪威廉 霍成龙 王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27-31,共5页
目的:临床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对腹腔镜下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6月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北院区肝胆外科收治的肝血管瘤、肝癌和肝胆管结石等100例拟在腹腔镜下... 目的:临床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CVP)技术对腹腔镜下行肝叶切除术患者凝血功能和出血量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6月荆州市中心医院荆北院区肝胆外科收治的肝血管瘤、肝癌和肝胆管结石等100例拟在腹腔镜下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给予醋酸DDAVP联合LCVP,于术前1 d、术中及术后1 d静脉滴注醋酸DDAVP 15μg(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50 mL),术中采用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维持中心静脉压(CVP)<5 cmH2O。对照组给予正常中心静脉压管理,维持CVP在5~9 cmH2O,于术前1 d、术中及术后1 d静脉滴注0.9%氯化钠溶液50 mL。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_(1))、肝叶切除操作时(T_(2))、肝叶切除完成时(T_(3))、术毕(T_(4))时、术后1 h(T_(5))、术后1 d(T_(6))及术后3 d(T_(7))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同时记录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采集两组T_(1)、T_(5)、T_(6)、T_(7)静脉血测定凝血功能(PT、ACT、APTT)。结果:T_(1)、T_(5)、T_(6)、T_(7)时,两组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2)~4时HR、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_(1)、T_(5)、T_(6)、T_(7)时的PT、ACT、APT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输液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引流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DAVP联合LCVP技术在腹腔镜下行肝叶切除手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可提高安全性,且不对凝血功能形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去氨加压素 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技术 肝叶切除术 凝血功能 出血量
下载PDF
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低体温预防护理对围术期出血量、凝血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袁映红 宋慧敏 +2 位作者 林英 伍建容 肖东琴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3年第1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手术中低体温预防处理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凝血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于2017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8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中护理方式不同,将术中常规护理予以... 目的分析手术中低体温预防处理对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凝血功能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于2017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28例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术中护理方式不同,将术中常规护理予以对照组,术中低体温预防护理予以观察组,每组64例患者,观察比较2组术前术中体温、术中出血量、术前后凝血功能情况、术前与术后应激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患者术中体温较对照组术中体温高[(36.42±0.41)℃vs(34.46±1.02)℃],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04.12±6.15)mL vs(163.84±13.11)mL](P<0.05)。(2)对照组术后Fbg水平较术前升高,PT、TT、APTT水平较术前降低;观察组术后Fbg水平较对照组低,PT、TT、APTT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3)对照组术后NE、CRP及AD较术前明显升高,而观察组术后NECRP及A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观察组患者总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100.00%vs 87.50%)(P<0.05)。结论手术中低体温预防护理可有效保证患者凝血功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术中应激反应的出现概率,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具有积极护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低体温预防 出血量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临床与超声指标对剖宫产切口部妊娠术中出血量的预测价值
15
作者 张洁莹 万辉 +2 位作者 刘莹莹 芦钺 杜建文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58-363,共6页
探讨影响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术中出血量的危险因素,寻找能预测CSP术中出血量的临床及超声指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133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资料,按照术中出血量是否大于100 mL将患者分为A组(出血量<100 mL)和B组(出... 探讨影响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术中出血量的危险因素,寻找能预测CSP术中出血量的临床及超声指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分析133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超声资料,按照术中出血量是否大于100 mL将患者分为A组(出血量<100 mL)和B组(出血量≥100 mL),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中出血量的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出孕囊最大直径和剩余肌层厚度可作为预测术中出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截断值分别为32.5 mm和2.45 mm。本研究认为剩余肌层厚度和孕囊最大直径是预测CSP术中出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剖宫产切口部妊娠 术中出血量 危险因素
下载PDF
TEG/ROTEM对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出血量预测及指导备血的价值
16
作者 魏鹂娴 邵晨 +7 位作者 罗蕾蕾 何红梅 徐姝嫣 施玲灵 顾浩然 朱陈 陈建 卞兆连 《肝脏》 2023年第11期1301-1305,共5页
目的探讨TEG/ROTEM对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出血量预测及指导备血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诊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100例,依随机分组软件随机均匀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人... 目的探讨TEG/ROTEM对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出血量预测及指导备血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0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诊治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100例,依随机分组软件随机均匀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人数各50例。常规组和实验组分别予以传统凝血指标(CCTs)指导输血和血栓弹力图参数(TEG)指导输血。观察输血前后凝血指标的差异、血液制品用量和预后情况。结果两组间红细胞悬液(CRC)使用量的差异较小(t=3.244,P>0.05);实验组新鲜冰冻血浆(FFP)、血小板悬液(PC)和冷沉淀(CRYO)的输入量均显著小于常规组(t=6.866,8.335,10.256,P<0.05);常规组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注输2种血液制品的患者的人数显著高于实验组(χ^(2)=12.245,P<0.05),并且常规组在治疗过程中无需输注相关血制品的患者的人数显著小于实验组(χ^(2)=8.051,P<0.05)。另外,常规组在执行治疗的阶段出现输血反应的患者人数显著高于实验组(χ^(2)=9.256,P<0.05),所有患者的输血反应为轻微输血反应,未发生心功能衰竭、溶血、休克等严重输血反应。在对患者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凝血相关指标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凝血指标相关表现更良好,指标前后改善水平明显(P<0.05)。常规组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相关数值较实验组更低,表明实验组患者凝血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更优(P<0.05)。而两组的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死亡率、肝性脑病和腹水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762,0.271,1.010,0.211,0.298,P<0.05)。结论与常规凝血指导输血相比,TEG/ROTEM指导的输血方案可显著减少血液制品的用量,且不会降低止血成功率和升高再出血率、死亡率、肝性脑病及腹水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G/ROTEM 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 出血量预测
下载PDF
缩宫素结合硬膜外麻醉对单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母婴结局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锦艳 马莉娟 +2 位作者 葛玲丹 蔡莉 董添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20-324,共5页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单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孕妇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缩宫素结合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程时间、视觉...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硬膜外麻醉对单胎初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1年5月本院分娩的单胎初产孕妇10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缩宫素结合硬膜外麻醉)与对照组(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产程时间、视觉疼痛评分法(VAS)、产后出血量、母婴结局及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ADR)。结果:观察组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一产程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出血量产后30min(165.9±14.5ml)、2h(85.0±12.5 ml)、24h(71.0±9.0 ml)低于对照组(201.3±16.9 ml、102.1±15.7 ml、84.3±12.3 ml),宫口开3cm时、宫口全开时、胎儿娩出时,观察组的Cor、NE、ADR均低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77.4%)高于对照组(56.6%),而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软产道撕裂率、新生儿窒息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缩宫素结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单胎初产孕妇分娩,有利于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量并改善母婴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胎初产 分娩镇痛 缩宫素 硬膜外麻醉 出血量 母婴结局
下载PDF
精细化护理对分娩后产妇睡眠质量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颜丽芬 林少瑜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分娩后产妇应用精细化护理对睡眠质量和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石狮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施... 目的:探讨分娩后产妇应用精细化护理对睡眠质量和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2月石狮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化护理,观察组施以精细化护理,持续护理3 d,统计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产后出血量、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后产妇应用精细化护理可改善产后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减少产后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产妇 常规化护理 精细化护理 睡眠状态 心理状态 产后出血量
下载PDF
不同给药方式对米索前列醇治疗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畅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7期40-42,共3页
目的对比评价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口服给药、直肠给药)对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的影响。方法选择凌源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2021年3月治疗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60)采取米索前列醇口... 目的对比评价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方式(口服给药、直肠给药)对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的影响。方法选择凌源市中心医院2020年5月-2021年3月治疗的120例产后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60)采取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观察组(n=60)采取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比较2组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以及D-二聚体(D-D)、血钙、纤维蛋白原(FIB)。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00%,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呕吐、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2组DD、血钙以及FIB水平,DBP、SBP水平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口服给药、直肠给药治疗产后出血效果相当,但在产后出血量、用药不良反应方面直肠给药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米索前列醇 口服给药 直肠给药 出血量 不良反应
下载PDF
CT对脑出血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和临床预后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星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脑出血疾病采用CT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判断出血位置、出血量及临床预后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姜堰中医院收诊的脑出血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诊断,归纳总结患者的出血位置、出血量,... 目的:探讨临床诊断脑出血疾病采用CT技术的应用价值及判断出血位置、出血量及临床预后情况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姜堰中医院收诊的脑出血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诊断,归纳总结患者的出血位置、出血量,同时分析不同出血位置及出血量患者预后情况。结果:89例脑出血患者经CT诊断出血位置,其中6例患者出血灶位于脑干,15例患者出血灶位于小脑,25例患者出血灶位于丘脑,43例患者出血灶位于基底节区。计算患者出血量,42例患者出血量不超过30 mL,29例患者出血量在30~60 mL之间,18例患者出血量超过60 mL。89例患者经救治后,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8.99%,结合患者出血位置、出血量分析发现,出血灶位于脑干、出血量超过60 mL死亡率高于其他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CT技术诊断脑出血疾病,能够观察出血灶,统计出血量,其中出血灶位于脑干、出血量超过60 mL具有较高死亡率,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出血 出血位置 出血量 临床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