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比值、活化蛋白C、簇分化抗原64与重症肺炎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吕有凯 吉晓霞 云天奇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4期452-455,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比值、活化蛋白C(APC)、簇分化抗原64(CD64)与重症肺炎(SP)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SP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普通肺炎患... 目的分析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比值、活化蛋白C(APC)、簇分化抗原64(CD64)与重症肺炎(SP)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SP患者作为病例组,50例普通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测指标、临床肺部感染(CPIS)评分、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分析血清SAA/CRP、APC、CD64与SP患者CPIS评分、PSI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S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入院后28 d,根据病例组患者的预后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死亡,47例)与预后良好组(存活,53例),比较分析不同预后SP患者的血清SAA/CRP、APC、CD64。分析血清SAA/CRP、APC、CD64对S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吸烟史比例以及饮酒史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血清SAA/CRP、CD64、CPIS评分、PS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AP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CRP、CD64与SP患者的CPIS评分、PSI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APC与SP患者的CPIS评分、PSI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CRP、APC、CD64均为SP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病例组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47.00%(47/100),预后不良组患者的血清SAA/CRP、CD64均高于预后良好组,APC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AA/CRP、APC、CD64联合预测SP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93,大于SAA/CRP(曲线下面积为0.828)、APC(曲线下面积为0.776)和CD64(曲线下面积为0.785)单一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血清患者的SAA/CRP、CD64明显升高,APC明显降低,且血清SAA/CRP、APC、CD64联合指标检测对SP患者的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活化蛋白C 分化抗原64
下载PDF
分化抗原簇蛋白133在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及其与HBx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吴超 何前进 +1 位作者 李常海 黄涛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2-274,共3页
分化抗原簇蛋白133(CD133),又名Prominin-1、AC133,是近年发现的肝癌干细胞标志物[1].目前虽有大量文献显示,CD133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肝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但是其在肝癌发生前的表达状况及其在肝癌中高表达的原因尚不清楚[1-2].
关键词 HBX蛋白 分化抗原 乙型肝炎病毒 良恶性病变 肝脏 干细胞标志物 肝癌患者 AC133
原文传递
肝样腺癌患者的癌组织甲胎蛋白、CAR-T靶点蛋白及白细胞分化抗原133表达观察
3
作者 董小川 孙平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0期10-13,共4页
目的观察肝样腺癌癌组织甲胎蛋白(AFP)、CAR-T靶点蛋白(Glypican-3)及白细胞分化抗原133(CD133)的表达变化。方法36例肝样腺癌患者(观察组)及20例普通型胃腺癌患者(对照组),均行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癌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癌组织AFP... 目的观察肝样腺癌癌组织甲胎蛋白(AFP)、CAR-T靶点蛋白(Glypican-3)及白细胞分化抗原133(CD133)的表达变化。方法36例肝样腺癌患者(观察组)及20例普通型胃腺癌患者(对照组),均行肿瘤切除术,术中保留癌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癌组织AFP、Glypican-3及CD133,并分析AFP、Glypican-3及CD133表达与肝样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癌组织AF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7.2%(17/36)、10.0%(2/20),Glypican-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1%(22/36)、5%(1/20),CD13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8%(19/36)、35.0%(7/2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癌组织AFP、Glypican-3阳性表达率升高(P均<0.05)。CD133表达与肝样腺癌患者血清AFP水平升高有关(P<0.05)。结论肝样腺癌患者癌组织AFP、Glypican-3、CD133表达均升高。AFP、Glypican-3可能参与肝样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胎蛋白 CAR-T靶点蛋白 白细胞分化抗原133 肝样腺癌
下载PDF
S100蛋白和CD43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和基底细胞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4
作者 鲁华东 姜秋利 +1 位作者 张福汉 许建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1期1-3,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S100蛋白和簇分化抗原(CD)43免疫组化标记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和基底细胞腺瘤(B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手术切除的21例ACC和8例BCA患者病灶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 目的:探讨S100蛋白和簇分化抗原(CD)43免疫组化标记在涎腺腺样囊性癌(ACC)和基底细胞腺瘤(BCA)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间手术切除的21例ACC和8例BCA患者病灶标本,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行S100蛋白和CD43免疫组化染色并分析表达情况。结果:S100蛋白标记显示所有ACC病例均未见S100蛋白阳性的梭形细胞间质(0.0%),BCA可见S100蛋白强阳性的梭形细胞间质(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3标记显示ACC肿瘤细胞CD43阳性表达率为71.4%,而BCA肿瘤细胞CD43阳性表达率为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S100蛋白和CD43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涎腺ACC和BCA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基底细胞腺瘤 涎腺肿瘤 S100蛋白 分化抗原43
下载PDF
乳腺癌超声征象与p120ctn及CD133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
5
作者 谢文 汪珺莉 夏菲 《安徽医学》 2023年第2期181-184,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与P120连环蛋白(p120ctn)及抗原簇蛋白133(CD13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4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p120ctn、CD133表达... 目的探讨乳腺癌超声征象与P120连环蛋白(p120ctn)及抗原簇蛋白133(CD13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4月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乳腺癌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癌组织p120ctn、CD133表达情况。结果癌组织p120ctn、CD13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93%和67.59%;微小钙化点沿导管走向分布、血流显像情况丰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120ctn、CD133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癌组织p120ctn、CD133 IOD值、微小钙化点分布、血流显像情况、淋巴结转移联合预测疗效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80%和95.45%。结论乳腺癌患者超声征象微小钙化点分布、血流显像情况和淋巴结转移均与癌组织p120ctn、CD13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 P120连环蛋白 抗原蛋白133
下载PDF
可溶性簇分化抗原26和二肽蛋白酶Ⅳ在恶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世俊 黄伟萍 陈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3152-3154,3160,共4页
目的探讨可溶性簇分化抗原26(s CD26)和二肽蛋白酶Ⅳ(DPP-Ⅳ)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各50例,其中上皮源恶性肿瘤35例,恶性间皮瘤5例,恶性淋巴瘤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胸腔积液... 目的探讨可溶性簇分化抗原26(s CD26)和二肽蛋白酶Ⅳ(DPP-Ⅳ)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各50例,其中上皮源恶性肿瘤35例,恶性间皮瘤5例,恶性淋巴瘤1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胸腔积液的s CD26浓度和DPP-Ⅳ活性,比较s CD26和DPP-Ⅳ在不同胸腔积液中的差异。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的s CD26、DPP-Ⅳ及癌胚抗原(CEA)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的腺苷脱氨酶(ADA)水平明显低于良性胸腔积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间皮瘤患者的s CD26浓度明显高于上皮源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患者的DPP-Ⅳ和ADA活性明显高于上皮源恶性肿瘤、恶性间皮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 CD26和DPP-Ⅳ的检测对区分不同类型恶性胸腔积液有一定的辅助性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分化抗原26 二肽蛋白酶Ⅳ 恶性 胸腔积液 应用价值
原文传递
雷帕霉素对S180肉瘤细胞及CD90、CD133、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孔萍 王康嵘 张静 《西北药学杂志》 2021年第4期595-600,共6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及抗原分化簇90(CD90)、抗原分化簇133(CD133)、神经源性基因同源蛋白(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180肉瘤细胞,雷帕霉素低、中、高剂量组加入20、50、100 nmol·L-1...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对小鼠S180肉瘤细胞生长及抗原分化簇90(CD90)、抗原分化簇133(CD133)、神经源性基因同源蛋白(Notch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S180肉瘤细胞,雷帕霉素低、中、高剂量组加入20、50、100 nmol·L-1雷帕霉素,对照组加入等量培养液,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将KM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雷帕霉素低、中和高剂量组,每组10只。按照人体临床用量的0.5、1.0、2.0倍换算小鼠雷帕霉素用量后灌胃,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共3周,构建小鼠S180肉瘤皮下荷瘤模型。末次灌胃后24 h,测定小鼠体质量,记录瘤质量并计算抑瘤率。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鼠肿瘤组织CD90、CD133和Notch1的蛋白表达。结果雷帕霉素作用S180肉瘤细胞后,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升高(P<0.05),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同一作用时间,细胞增殖抑制率随雷帕霉素浓度的增加而升高(P<0.05);不同浓度雷帕霉素作用S180肉瘤细胞48 h后,细胞阻滞于G0/G1期,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小鼠肿瘤组织CD90、CD133和Notch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随雷帕霉素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小鼠肿瘤组织CD90、CD133和Notch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且随雷帕霉素浓度增加而降低(P<0.05)。结论雷帕霉素能通过下调CD90、CD133和Notch1蛋白表达影响S180肉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达到体内外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S180肉瘤细胞 抑瘤作用 抗原分化90(CD90) 抗原分化133(CD133) 神经源性基因同源蛋白(Notch1)
下载PDF
紫杉烷与铂类联合化疗对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清HE4、AFP、DDX4、CD133、CEA及T细胞亚群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璐 杨文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8期2153-2156,共4页
目的:探讨紫杉烷与铂类联合化疗对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甲胎蛋白(AFP)、DEAD家族多肽4(DDX4)、分化抗原簇蛋白133(CD133)、癌胚抗原(CEA)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江汉大... 目的:探讨紫杉烷与铂类联合化疗对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甲胎蛋白(AFP)、DEAD家族多肽4(DDX4)、分化抗原簇蛋白133(CD133)、癌胚抗原(CEA)及T细胞亚群的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江汉大学附属医院确诊的80例EOC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顺铂化疗,实验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铂类化疗方案,21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给予治疗4个疗程。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后血清HE4、AFP、DDX4、CD133、CEA水平以及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的比值。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E4、AFP、CEA、DDX4及CD13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HE4、AFP、CEA、DDX4及CD133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上述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所占比值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实验组患者各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烷与铂类联合化疗能明显降低EOC患者血清HE4、AFP、CEA、DDX4及CD133水平,升高T细胞亚群水平,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紫杉烷 铂类 人附睾分泌蛋白4 甲胎蛋白 DEAD家族多肽4 分化抗原簇蛋白133 癌胚抗原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CD133和Ki-67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5
9
作者 朱凯 何晶晶 +1 位作者 苏义林 陈天拓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1期1455-1459,共5页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组织中CD133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进行NB手术治疗患儿81例,手术中留取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瘤组织中的CD133和Ki-67蛋白的阳... 目的探讨小儿神经母细胞瘤(NB)组织中CD133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安徽省立医院进行NB手术治疗患儿81例,手术中留取肿瘤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瘤组织中的CD133和Ki-67蛋白的阳性率,分析CD133和Ki-67表达水平的相关性,及其表达水平与NB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分期、分化程度和肿瘤转移情况等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手术后电话随访患儿生存情况,共随访到67例,失访14例。通过Kaplan-Merier法建立生存曲线,分析CD133蛋白表达水平与患儿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在81例NB患儿病理组织中CD133阳性率为56.8%,Ki-67阳性率为59.3%,CD133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0.188,P=0.001);在Ⅰ期和Ⅱ期NB中CD133和Ki-67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Ⅲ、Ⅳ及Ⅳ-S期(P=0.0014,P=0.0009);在肿瘤细胞未分化的患儿中CD133和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分化程度高的患儿(P=0.0013,P=0.0009);在发生肿瘤转移的患儿中CD133和Ki-67阳性率显著高于未发生转移的病例(P=0.0013,P=0.0009);CD133和Ki-67的阳性率与性别和年龄无相关性(P>0.05)。CD133阳性患儿生存率低于阴性患儿(Log rank=53.80,P=0.001)。结论 CD133和Ki-67在NB组织中均有较高的阳性率,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表达水平与NB的发展和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分化抗原簇蛋白133 增殖标记物Ki-67 预后
下载PDF
胶质瘤组织中miR-200b与CD_(13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10
作者 刘爱群 余青云 +5 位作者 彭忠兴 黄叶青 刁胜朋 程静 王文涛 洪铭范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53-55,共3页
目的观察胶质瘤组织中miR-200b和CD13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80例胶质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20例接受开颅手术的脑外伤或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试验组胶质瘤组织及对照组正常大脑组织中的miR... 目的观察胶质瘤组织中miR-200b和CD133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将80例胶质瘤患者作为试验组、另选择20例接受开颅手术的脑外伤或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试验组胶质瘤组织及对照组正常大脑组织中的miR-200b与CD133,分析胶质瘤组织中miR-200b与CD133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试验组miR-200b阳性表达率(32.65%,32/80)与对照组(80.00%,16/20)比较,P=0.001。试验组CD133阳性表达率(67.50%,54/80)与对照组(15.00%,3/20)比较,P=0.000。试验组miR-200b与CD133的表达呈负相关(r=-0.09,P=0.006)。试验组miR-200b和CD133表达与患者病理分期有关(P均<0.05),与性别、年龄无关。结论胶质瘤组织中miR-200b低表达、CD133高表达,两者均与胶质瘤病理分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瘤 微小RNA-200b 分化抗原簇蛋白133
下载PDF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可溶性簇分化抗原26和二肽蛋白酶Ⅳ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卢旺娣 李琳玲 +1 位作者 于婷婷 陈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17年第5期660-662,共3页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可溶性簇分化抗原26(s CD26)和二肽蛋白酶Ⅳ(DPP-Ⅳ)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各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CD26浓度和DPP-Ⅳ活性。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可溶性簇分化抗原26(s CD26)和二肽蛋白酶Ⅳ(DPP-Ⅳ)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良、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各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sCD26浓度和DPP-Ⅳ活性。结果恶性胸腔积液组患者的sCD26、DPP-Ⅳ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胸腔积液sCD26曲线下面积(AUC)为0.91,灵敏度为86.5%,特异度为86.6%;胸腔积液DPP-ⅣAUC为0.90,灵敏度为82.7%,特异度为85.0%。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胸腔积液sCD26与DPP-Ⅳ水平呈显著正相关(95%CI:0.82~0.91,r=0.72,P<0.01)。结论 sCD26和DPP-Ⅳ的检测对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可溶性分化抗原26 二肽蛋白酶Ⅳ
原文传递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44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天拓 何晶晶 +1 位作者 苏义林 朱凯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0期1194-1198,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44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省立医院未行放化疗而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肾母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组织标本,病理诊断同步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CD133...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CD44在肾母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安徽省立医院未行放化疗而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肾母细胞瘤患者手术切除组织标本,病理诊断同步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组织中CD133和CD44阳性信号强度和阳性细胞数目,计算免疫组织化学评分。同时收集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共收集肾母细胞瘤患儿64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4例。年龄中位数为36个月,其中46例年龄≤36个月,18例年龄> 36个月。肿瘤大小(最大直径) 2~19 cm,中位数为6. 5 cm,其中32例≤6. 5 cm,另外32例> 6. 5 cm。58例表现为预后好的病理特征,6例表现为预后差的病理特征。根据NWTS的分期,24例为1期,26例为2期,4例为3期,8例为4期,2例为5期。免疫组织化学评分结果显示,44%(28/64)的标本为CD133阳性,13%(8/64)的标本为CD44阳性。CD133的免疫组织化学评分与肾母细胞瘤NWTS分期有正相关性(r=0. 813,P <0. 05);在女童中CD133评分高于男童(P <0. 05);CD133评分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 0. 05)。结论 CD133在肾母细胞瘤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肾母细胞瘤的发生及恶性程度存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母细胞瘤 肿瘤干细胞 分化抗原簇蛋白133 分化抗原蛋白44
下载PDF
CD133^(+)原代胃癌细胞生长、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检测
13
作者 程薇 陈学书 +5 位作者 谢渊 周建奖 袁航 贾岑岑 王琴容 赵艳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73-380,386,共9页
目的利用免疫磁珠从人原代胃癌细胞中分选CD133^(+)胃癌细胞,研究其在体内外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方法利用免疫磁珠从人原代胃癌细胞中分选CD133^(+)和CD133-原代胃癌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CD133的表达,进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 目的利用免疫磁珠从人原代胃癌细胞中分选CD133^(+)胃癌细胞,研究其在体内外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方法利用免疫磁珠从人原代胃癌细胞中分选CD133^(+)和CD133-原代胃癌细胞,用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CD133的表达,进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检测细胞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建立CD133^(+)和CD133-原代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其体内成瘤能力及移植瘤中CD133和Ki67表达。结果用免疫磁珠成功分选到CD133^(+)和CD133-原代胃癌细胞,与CD133-原代胃癌细胞组比较,免疫荧光证实CD133^(+)细胞中CD133高表达、体外形成的细胞克隆数明显增加(P<0.001);细胞划痕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CD133^(+)和CD133-细胞的伤愈百分比分别为(76.5±1.4)%和(39.8±2.0)%,侵袭细胞数分别为(624±37)/视野和(281±31)/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CD133^(+)细胞裸鼠内成瘤能力明显高于CD133-组,瘤组织中CD133和Ki67的表达水平也高于CD133-细胞(P<0.01)。结论CD133^(+)人原代胃癌细胞具有更强的体外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及体内成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运动 分化抗原簇蛋白133 原代胃癌细胞 侵袭 裸鼠成瘤
下载PDF
CD133与HDAC1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4
作者 席红利 黄文瑾 尚彦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51-555,共5页
目的检测CD133与HDAC1蛋白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原发部位肿瘤组织标本7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CD133和HDAC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CD133和HDAC1蛋白表达与老年... 目的检测CD133与HDAC1蛋白在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原发部位肿瘤组织标本7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CD133和HDAC1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CD133和HDAC1蛋白表达与老年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法分析CD133和HDAC1蛋白表达与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晚期胃癌组织中,CD13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HDAC1蛋白(P <0. 05); CD13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局部淋巴结转移、肝脏转移及腹膜侵袭显著相关(均P<0. 05),HDAC1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 05); Log Rank检验结果显示,CD133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不良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 614,P=0. 030),而HDAC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的不良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 909,P=0. 167)。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CD133蛋白表达对患者生存预测有一定价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 784;而HDAC1蛋白表达的预测价值较低,AUC为0. 557。结论 CD133蛋白在晚期胃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检测其水平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的术后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抗原簇蛋白133 蛋白去乙酰化酶 胃癌
下载PDF
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组织中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殷新明 许文林 +1 位作者 朱小兰 刘月琴 《重庆医学》 CAS 2018年第16期212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CD44v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向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CIN及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v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 目的分析变异型分化抗原簇44(17)(CD44v17)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向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CIN及宫颈癌之间的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D44v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细胞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CD44v17siRNA干扰宫颈癌HeLa、SiHa细胞RNA后,检测CD44v17、MMP9和Ki67的表达;以CD44v17基因慢病毒颗粒作用于荷瘤裸鼠,分析CD44v17siRNA对裸鼠成瘤能力的影响。结果 CD44v17的表达水平在CINⅠ、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逐渐升高;以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CD44v17、MMP9、Ki67表达水平在CINⅠ级组织无明显上升(P>0.05),在CINⅡ、CINⅢ级和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明显上升(P<0.05);将CD44v17siRNA转染宫颈癌细胞后,MMP9、Ki67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CD44v17基因慢病毒颗粒作用于荷瘤裸鼠后,肿瘤体积、质量均明显降低(P<0.01),荷瘤裸鼠的成瘤能力降低。结论 CD44v17在CIN向宫颈癌发展的过程中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望作为判定CIN是否具有恶变潜能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内瘤变 变异型分化抗原44(17) 基质金属蛋白酶9 KI67
下载PDF
槲皮素抑制CD38/ERK通路介导的肺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
16
作者 俞丽君 张辉青 +3 位作者 方卉 杜宇娜 游静 李蓉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5,16,共6页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CD38表达和炎性因子表达的潜在联系,以及槲皮素对LPS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抑制机制。方法 收集2023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血液标本作为感染组(n=50),另选取本... 目的 探讨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CD38表达和炎性因子表达的潜在联系,以及槲皮素对LPS诱导肺泡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抑制机制。方法 收集2023年5月至2023年12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肺部感染患者血液标本作为感染组(n=50),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血液标本作为对照组(n=50),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CD38和炎性因子水平表达。生物信息学预测槲皮素和CD38的关系,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LPS和不同浓度的槲皮素对MLE-12细胞活力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CD38、IL-18、TNF-α表达水平和MAPK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肺部感染组外周血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表面CD38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肺部感染组IL-6(P<0.01)和IL-10(P<0.05)水平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实验结果表明,与LPS组相比,LPS+槲皮素组的CD38、IL-18、TNF-α和p-ERK/ERK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肺部感染外周血白细胞中CD38表达上调,主要以淋巴细胞CD38表达升高为主,CD38促进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的释放是肺部炎症的发生机制之一。CD38是槲皮素调控的炎性反应的潜在靶点,槲皮素可以通过抑制CD38/ERK通路减少MLE-12细胞中由LPS诱导的炎性因子IL-18和TNF-α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抗原38 肺部感染 槲皮素 炎性反应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下载PDF
CD38联合SAA、NGAL或IL-6对脓毒症的诊断价值分析
17
作者 游静 张辉青 +3 位作者 杜宇娜 方卉 俞丽君 李蓉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9-12,26,共5页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液中CD38、SAA、NGAL和IL-6的表达水平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脓毒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液CD38、SAA、N... 目的 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液中CD38、SAA、NGAL和IL-6的表达水平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100例脓毒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和脓毒性休克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液CD38、SAA、NGAL和炎性因子(IL-4、IL-6、IL-10、IL-12、IL-17、TNF-α、IFN-γ)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脓毒症患者血液中CD38(P<0.05)、SAA(P<0.01)、NGAL(P<0.01)以及炎性因子IL-6(P<0.01)、IL-17(P<0.05)、IL-4(P<0.05)和IL-10(P<0.01)的表达均显著上升;与脓毒症组相比,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液中CD38(P<0.05)表达显著上调;ROC曲线显示,CD38、SAA、NGAL、IL-6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5、0.956、0.882、0.978,且当CD38与SAA或NGAL或IL-6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分别升高至0.986、0.934、0.997。结论 CD38与SAA或NGAL或IL-6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脓毒症的诊断效能,血液中CD38、SAA、NGAL及IL-6的升高可有效用于临床脓毒症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化抗原38 脓毒症 血清淀粉样蛋白A 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蛋白 白细胞介素6
下载PDF
RIP3、nCD11b、PCT动态变化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冯小云 蔡亲武 +1 位作者 王昌乐 罗海畅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4年第5期342-349,共8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败血症治疗过程中血清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分化抗原簇分子11b(antigen cluster differentiation molecule 11b,nCD11b)、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前... 目的探究新生儿败血症治疗过程中血清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receptor interacting protein 3,RIP3)、分化抗原簇分子11b(antigen cluster differentiation molecule 11b,nCD11b)、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0月海南省万宁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根据疗效不同将其分为有效组(n=56)和无效组(n=24)。比较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治疗前、治疗24 h、72 h后RIP3、nCD11b、PCT,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Spearman法、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及临床决策分析(clinical decision analysis,CDA)。结果有效组治疗24、72 h后RIP3低于无效组[24 h:(18.5±5.0)µg/L与(22.8±7.6)µg/L,72 h:(13.6±3.2)µg/L与(21.8±6.9)µg/L,F_(组间)=9.102,P值均<0.05];有效组治疗24、72 h后nCD11b低于无效组[24 h:(2.5±0.8)%与(3.8±1.2)%,72 h:(1.6±0.5)%与(3.7±1.2)%,F_(组间)=8.596,P值均<0.05];有效组治疗24、72 h后PCT低于无效组[24 h:(4.5±1.3)µg/L与(5.2±1.1)µg/L,72 h:(1.3±0.4)µg/L与(5.1±1.2)µg/L,F_(组间)=13.841,P值均<0.001];有效组治疗24、72 h后CRP低于无效组[24 h:(22.2±7.2)mg/L与(25.7±8.1)mg/L,72 h:(20.2±6.7)mg/L与(24.6±6.8)mg/L,F_(组间)=10.869,P值均<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72 h后,RIP3、nCD11b、PCT、CRP均是新生儿败血症疗效的独立相关影响因素(OR值分别为4.163、4.469、6.337、3.128,P值均<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治疗72 h后,各指标与疗效相关性更强(r值更大),且RIP3、nCD11b、PCT的r值均大于CRP,与疗效相关性更强;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72 h后,RIP3+nCD11b+PCT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0.939),预测灵敏度为87.50%,特异性为87.50%(P<0.001);DCA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72 h后RIP3+nCD11b+PCT联合检测方案对疗效进行预测具有临床净获益。结论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过程中,RIP3、nCD11b、PCT动态变化与患儿治疗应答有关,且其相关性强于常规的CRP,联合检测治疗72 h后RIP3、nCD11b、PCT对治疗无应答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和良好的临床效用,有望成为指导用药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受体相互作用蛋白3 分化抗原分子11b 降钙素原 疗效
下载PDF
有氧训练大鼠腓肠肌组织微小RNA-133a和肌细胞增强因子2的表达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嘉伟 任文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0期3730-3734,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微小RNA-133a、肌细胞增强因子2和成肌分化抗原可调解骨骼肌的分化与重塑。目的:观察有氧训练对腓肠肌微小RNA-133a、肌细胞增强因子2和成肌分化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有氧训练组,有氧训练组采用... 背景:研究表明微小RNA-133a、肌细胞增强因子2和成肌分化抗原可调解骨骼肌的分化与重塑。目的:观察有氧训练对腓肠肌微小RNA-133a、肌细胞增强因子2和成肌分化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有氧训练组,有氧训练组采用大鼠跑台运动模型,而对照组不进行运动训练。训练4,6周后采集各组大鼠腓肠肌组织,并称取腓肠肌的质量,实时定量PCR检测骨骼肌中肌球蛋白、微小RNA-133a、肌细胞增强因子2与成肌分化抗原mRNA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腓肠肌Ⅱ型肌纤截面积的改变。结果与结论:训练4,6周,有氧训练组大鼠腓肠肌的相对质量以及肌球蛋白重链-Ⅱa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Ⅱ型肌纤维横截面积即显著增大(P<0.05),其微小RNA-133a和肌细胞增强因子2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0.01),而成肌分化抗原mRNA的表达在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证实,有氧训练可上调大鼠腓肠肌组织微小RNA-133a、肌细胞增强因子2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133a 有氧训练 肌细胞增强因子2 成肌分化抗原 肌球蛋白重链-Ⅱa 组织工程
下载PDF
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miRNA-21、Ataxin-3、CD133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汪建 王兴远 +2 位作者 周伟 朱其荣 江波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18年第4期546-551,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微小核糖核酸21(miRNA-21)、多聚谷氨酰胺蛋白3(Ataxin-3)、白细胞分化抗原133(CD133)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9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微小核糖核酸21(miRNA-21)、多聚谷氨酰胺蛋白3(Ataxin-3)、白细胞分化抗原133(CD133)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医院收治的9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NC)分为NC组(n=43)与非NC组(n=50),所有患者均留取病理标本,有完整miRNA-21、Ataxin-3、CD133测定结果,分析化疗后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上述因子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NC组Ataxin-3阳性表达率、miRNA-21表达水平低于非NC组,CD133阳性表达率高于非NC组(P<0.05);随化疗反应程度的降低,Ataxin-3阳性率降低,CD133阳性率上升,miRNA-21表达增加(P<0.05);不同T分期、N分期、TNM分期及不同Ataxin-3、CD133、miRNA-21表达水平结直肠癌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taxin-3表达水平与结直肠癌3年生存率呈正相关(P<0.05),CD133、miRNA-21与结直肠癌3年生存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miRNA-21表达降低,Ataxin-3阳性率降低,CD133阳性率上升,且上述因子表达均与患者化疗反应性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小核糖核酸21 多聚谷氨酰胺蛋白3 白细胞分化抗原133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