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例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评价
1
作者 俞勇 王英杰 +3 位作者 贾云飞 黄宝静 何颂跃 刘川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探讨在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中如何评价过错诊疗行为与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法源司法科学证据鉴定中心2017—2021年25例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医疗损害责任... 目的 分析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探讨在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中如何评价过错诊疗行为与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北京法源司法科学证据鉴定中心2017—2021年25例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医院在胎儿体质量评估、分娩方式选择、产程观察与肩难产处置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及其与患儿损害后果之间的关系。结果 过错医疗行为评定为主要原因2例,同等原因10例,次要原因8例,轻微原因1例,无因果关系1例,未明确原因力3例。结论 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医疗损害法医学鉴定过程中,从产前评估、分娩方式告知、规范使用缩宫素、肩难产操作规范性等环节,客观分析医疗行为是否履行诊疗义务,同时需充分考量不同危险因素的客观风险性和损伤预防的困难性,综合评价过错医疗行为在损害结果中的原因力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医疗损害 案例分析
下载PDF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手术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董延召 刘福云 郭永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072-2073,共2页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即产瘫,主要是由于分娩过程中患儿头肩受到过度的分离作用导致的一侧或两侧臂丛神经损伤。目前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为0.15‰~3‰之间。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体重指数及巨大儿数量逐渐增加,发...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即产瘫,主要是由于分娩过程中患儿头肩受到过度的分离作用导致的一侧或两侧臂丛神经损伤。目前文献[1]报道其发生率为0.15‰~3‰之间。在我国,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产妇体重指数及巨大儿数量逐渐增加,发生率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2]。由于神经损伤的程度不同,且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不同的继发畸形,因此很难制定统一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目前国际上对不能自行恢复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均认为需早期手术治疗[3],但对其手术方法却有不同的主张,且对手术后的效果鲜有报道。我院自2004年至2013年对126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行神经移植和神经转位术,其中72例获得3年以上随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早期手术治疗 体重指数 分娩过程 生活质量 继发畸形 发育过程 治疗方案
下载PDF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清汉 陈德松 +3 位作者 方有生 苑壮 张明生 马希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00-402,共3页
目的 探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时机与方法。 方法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4月对 32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进行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术时年龄 3个月~ 2岁 ,平均 10个月 ,6个月以内 19例 ,大于 6个月 13例。手术方法 :臂丛... 目的 探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时机与方法。 方法  1997年 10月~ 2 0 0 1年 4月对 32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进行早期显微手术治疗 ,术时年龄 3个月~ 2岁 ,平均 10个月 ,6个月以内 19例 ,大于 6个月 13例。手术方法 :臂丛神经松解 12例 ,臂丛神经瘤切除端端缝合或神经桥接移植 7例 ,膈神经移植于上干前股或肌皮神经 7例 ,肋间神经移植于肌皮神经 (经神经移植 ) 6例。神经松解及神经吻合均应用显微器械操作 ,用 7/ 0或 9/ 0无损伤缝合线缝合。 结果 术后 30例患儿获随访 1~ 3年 5个月 ,平均 1.9年。疗效评定标准 :肱二头肌肌力达 4级以上为优 14例 ;3级者为良 9例 ;2级以下者为差或无效 7例。优良率为 76 .7% ,其中年龄小于 6个月的 19例为 84 .2 % (16 / 19) ;大于 6个月的 11例为 6 3.6 % (7/ 11)。 结论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 ,出生后 3~ 6个月无明显屈肘功能恢复者即应行显微手术治疗 ,神经松解和神经吻合效果优于神经移植术 ,根据术中探查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术式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早期显微外科手术 治疗 手术方法 产伤
下载PDF
穴位注射为主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林小苗 杨立星 +2 位作者 宋雄 邹林霞 陈维华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第7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4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被动功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以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40例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被动功能康复训练和针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穴位注射治疗,以临床疗效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是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穴位注射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下载PDF
针刺督脉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瘀阻脉络证 被引量:4
5
作者 贾鲲 李海天 +4 位作者 张曼 马建强 刘炜 李逸清 吕忠礼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联合运动疗法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瘀阻脉络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推拿、物理疗法、药物等常规康复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督脉联合运动疗法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瘀阻脉络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推拿、物理疗法、药物等常规康复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取针刺督脉联合运动疗法。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2组肩手综合征量表(SHSS)评分、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粗大运动功能(GMFCS)、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 FM)评分以及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功能改善优良率,分析2组患儿的臂丛功能综合疗效和患肢血液循环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肩手综合征量表的感觉、自主神经、运动评分低于对照组,FMFM量表(B区、C区、E区)评分、GMFCS量表(A区、C区)和PDMS F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手指功能优良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儿的臂丛功能优良率为81.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4%(P <0.05);观察组患儿的患肢血液循环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P <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刺督脉联合运动疗法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瘀阻脉络证,可促进肩手功能好转,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督脉 运动疗法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瘀阻脉络证
下载PDF
致残性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31例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静芳 刘燕儒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70-172,共3页
目的:探讨致残性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回顾性追访及分析。结果:31例平均出生体重4035.5g(3500g~5500g)。肩难产发生率45.2%(14/31)。所有患儿均于生后1... 目的:探讨致残性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发病的危险因素、治疗和预后。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1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回顾性追访及分析。结果:31例平均出生体重4035.5g(3500g~5500g)。肩难产发生率45.2%(14/31)。所有患儿均于生后1~3天被发现上肢主动活动障碍。初次接受手术最小年龄为2岁。虽经多次手术但因局部肌肉萎缩,患肢功能改善欠佳。结论:肩难产及巨大儿是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较明显的危险因素。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最好产后6个月内积极治疗,否则易后遗为致残性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损伤 危险因素 肩难产
下载PDF
运动疗法加电刺激治疗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聚伍 黄宗强 贺长清 《中医正骨》 2005年第6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电刺激治疗 运动疗法 肢体功能恢复 神经手术 2003年 1998年 电刺激疗法 生长发育 心理功能 临床治疗 肩胛下肌 总结报告 后遗症 肌挛缩
下载PDF
新生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106例的临床分析及远期效果 被引量:3
8
作者 荣辉 吴明昌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57-59,共3页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发病率已明显减少,但这类损伤的严重后果往往造成医疗纠纷,除预防臂丛神经损伤外,如何估计预后是产科儿科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统计本院新生儿病房15年来(1980~1994年)收治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发病率已明显减少,但这类损伤的严重后果往往造成医疗纠纷,除预防臂丛神经损伤外,如何估计预后是产科儿科共同关心的问题,为此,统计本院新生儿病房15年来(1980~1994年)收治的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资料完整的106例,分析病因及临床类型,对其中50例作回顾性随访,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临床分析 低出生体重儿 肩娩出 损伤 产程异常 神经麻痹 医疗纠纷 肘关节 锁骨骨折
下载PDF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被引量:6
9
作者 钟丽霞 肖淑梅 +1 位作者 杨红琳 王益超 《中国康复》 2010年第4期286-287,共2页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年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康复作用。方法:39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均采用患肢全经电针及按摩、健肢巨刺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39例中上、下干型及病程≤6个月的患儿其痊愈率明显高...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年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的康复作用。方法:39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均采用患肢全经电针及按摩、健肢巨刺治疗。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39例中上、下干型及病程≤6个月的患儿其痊愈率明显高于全臂丛型及病程>6个月的患儿(均P<0.05)。结论: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早期采用患肢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可获较好疗效,而且治疗时间越早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全经电针法 巨刺法 按摩
下载PDF
回顾分析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丽娟 关鑫 +3 位作者 任丽 常靖 付静 曲昌华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7年第3期384-385,共2页
目的 探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产科近5年所发生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18例的孕期检查和分娩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平均出生体重4075 g(3350~5050 g),肩难产10例.结论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目的 探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产科近5年所发生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18例的孕期检查和分娩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患者,平均出生体重4075 g(3350~5050 g),肩难产10例.结论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与巨大儿、肩难产及助产因素密切相关,认真作好孕期检查、提高胎儿体重评估的准确性、加强孕期健康教育,可避免或减少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新生儿神经损伤 分娩并发症 产瘫
下载PDF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原因及因果关系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范利华 刘瑞珏 《中国司法鉴定》 2004年第2期12-14,58,共4页
目的分析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探讨此类损伤与医疗过程的因果关系及医疗参与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不能恢复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案例中出生体重、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手术助产、有无肩难产及接产医院类型等因素对新生儿臂... 目的分析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原因,探讨此类损伤与医疗过程的因果关系及医疗参与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不能恢复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案例中出生体重、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手术助产、有无肩难产及接产医院类型等因素对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产生的影响,并比较了15例不能恢复的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案例中有肩难产和无肩难产两种情况在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手术助产、接生医院各因素的差异。结果本组资料中胎儿巨大(60%)、肩难产(53.3%)、催产素使用不当(40%)、手术助产(27%),是发生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其中无肩难产与有肩难产两组比较,有肩难产组的第二产程延长的比例高,两组有显著差异;而在出生体重、孕周、催产素使用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发生是多因素的,至今为止,临床产科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在围产期的预测率仍较低。考虑到此因素,在法医鉴定中对此类多因一果案件的鉴定应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确定这些危险因素与医疗过程的关系,与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不当的参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因果关系 医疗参与程度 产伤 肩难产 新生儿
下载PDF
MRI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荣兴 王萍 覃浩玲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24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MRI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儿均采用MRI多序列扫描,将获得图像进行处理,分析MRI在分娩性臂丛损... 目的:探讨MRI在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儿均采用MRI多序列扫描,将获得图像进行处理,分析MRI在分娩性臂丛损伤患儿中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DWIBS序列对臂丛神经根及神经节的显示率要高于STIR/long TE序列(P<0.05);臂丛锁骨上和锁骨下神经显示差异不显著(P>0.05)。6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MRI检查显示,除2例未发现臂丛神经异常改变外,神经瘤13例,撕裂囊肿22例,臂丛束轻度肿胀13例(图1、图2),鞘膜撕裂并囊肿形成18例。平扫显示T2WI 3D DRIVE信号增高,T1WI信号低;STIR/long TE序列臂丛神经增粗、迂曲或不连续,DWIBS序列显示损伤神经信号增高。结论: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采用MRI诊断效果理想,该方法具有多平面成像、分辨率高、无创伤等优点,能够为患儿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应用效果 价值
下载PDF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后患肢主要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玥 尚国栋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1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讨彩声多普勒超声观察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后患肢主要动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变化,为临床观测患儿上肢发育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对31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腋动脉、肱动脉管径及血流峰值速度... 目的探讨彩声多普勒超声观察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后患肢主要动脉的管径和血流速度变化,为临床观测患儿上肢发育状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对31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测量腋动脉、肱动脉管径及血流峰值速度,并行患、健侧对比。结果患侧腋动脉和肱动脉管径较健侧细,腋动脉平均管径患侧为(0.22±0.01)cm,健侧为(0.24±0.01)cm;肱动脉平均管径患侧为(0.19±0.01)cm,健侧为(0.21±0.0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血流峰值较健侧低,腋动脉平均血流峰值患侧为(74.16±4.83)cm/s,健侧为(97.06±6.55)cm/s;肱动脉平均血流峰值患侧为(60.57±4.01)cm/s,健侧为(83.44±4.73)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侧与健侧腋动脉阻力指数(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博动指数(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与健侧肱动脉RI、P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后患儿患肢腋动脉和肱动脉管径变细,血流峰值速度降低,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能对观测患儿上肢的发育状况和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下载PDF
手法治疗小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对照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巧莲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11期1872-1873,共2页
目的洪学滨主任医师是全国著名的小儿推拿专家。他在长期的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中,总结出一套较为独特的手法技巧。现将洪老改良后的手法与原始治疗手法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两种手法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60例。将2008年7... 目的洪学滨主任医师是全国著名的小儿推拿专家。他在长期的治疗臂丛神经损伤中,总结出一套较为独特的手法技巧。现将洪老改良后的手法与原始治疗手法进行对比,观察分析两种手法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全臂丛神经损伤患者60例。将2008年7月以后30例列为改良手法组,2008年6月以前30例列为原始手法组。结果改良手法组显效率优于原始手法组。结论改良手法治疗小儿分娩性臂丛损伤更有针对性,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学滨 小儿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手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100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尚清 韩雪 《河南中医》 2004年第9期61-62,共2页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针刺疗法 穴位注射 神经肌肉治疗仪 蜡疗
下载PDF
神经肌电图检测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6
作者 孙海峰 刘南平 +2 位作者 沙彦妮 周立明 杨平 《宁夏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84-586,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评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检测。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确定损伤部位、程度并评价预后。结果40例分娩性臂丛...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评估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keypoint肌电-诱发电位仪对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进行检测。测定臂丛神经主要支配肌肉的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确定损伤部位、程度并评价预后。结果40例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患儿根据肌电图结果,按损伤部位分类:上干型12例,上中干型8例,下干型6例,中下干型6例,全臂丛8例。按损伤程度分类:完全损伤1例,不完全损伤39例,其中,严重损伤8例,轻度损伤31例。结论神经肌电图对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客观定位、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
下载PDF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诊治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亮 顾玉东 《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 2003年第5期301-306,共6页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又称产瘫),是指在分娩过程中胎儿的一侧或双侧臂丛神经因受到头肩分离暴力作用而发生的牵拉性损伤.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损伤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神经探查手术 继发畸形
下载PDF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2
18
作者 黄轶刚 陈亮 顾玉东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手术指征 产瘫
下载PDF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的中西医治疗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迎红 徐建华 《中原医刊》 2006年第18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分娩性臂丛神经损伤 中西医治疗 分娩损伤 住院病人 中西医结合 肌电图检查 周围神经 损伤 分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