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2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 9311白叶枯病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周元飞 戚华雄 +3 位作者 万丙良 卢兴桂 章琦 牟同敏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3期343-349,共7页
以 9311为轮回亲本 ,以IRBB2 1为抗白叶枯病供体亲本 ,通过杂交和三次回交以及两次自交 ,结合农艺性状的选择 ,建立起具 4 4个株系的BC3 F3 群体。分别用连锁标记 pTA2 4 8和基因内STS标记MXA2 1对抗性基因Xa2 1进行前景选择。用均匀分... 以 9311为轮回亲本 ,以IRBB2 1为抗白叶枯病供体亲本 ,通过杂交和三次回交以及两次自交 ,结合农艺性状的选择 ,建立起具 4 4个株系的BC3 F3 群体。分别用连锁标记 pTA2 4 8和基因内STS标记MXA2 1对抗性基因Xa2 1进行前景选择。用均匀分布在水稻全基因组的 2 4 8个SSR标记 ,进行两亲本之间的多态性分析 ,获得 76个具多态性的SSR标记 ,用于背景选择。结果选到基因型背景回复到轮回亲本的 73 6 8%- 88 16 %,且Xa2 1基因纯合的株系 4个 ,分别为M 0 71、M 0 82、M0 86和M 0 87。以Xa2 1的鉴别菌系菲律宾 6号小种PXO99接种鉴定表明 ,9311为感 (S) ,IRBB2 1为抗 (R) ,中选株系M 0 71和M 0 82的抗性与IRBB2 1相同 ,为抗 (R)级 ,M 0 86和M 0 87抗性略低于IRBB2 1,为抗到中抗(R/MR) ,这两个株系内单株之间抗性有差异。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 ,中选株系与轮回亲本 9311相似。以中选株系M 0 86与培矮 6 4S配制的F1和原组合两优培九 (培矮 6 4S/ 9311)进行比较 ,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有了明显提高 ,综合农艺性状相似。论文就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综合利用以及育种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白叶枯病 抗性基因 农艺性状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具有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早稻品种 被引量:14
2
作者 夏明元 李进波 +2 位作者 张建华 万丙良 戚华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利用高产早稻品系4384和优质早稻品种舟903杂交,杂交后代与4384回交后连续自交,在分离世代利用Wx基因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选择Wx基因型中具有TT位点的单株或株系,并在田间选择农艺性状。在BC1 F6获得92个Wx基因型纯合的株系... 利用高产早稻品系4384和优质早稻品种舟903杂交,杂交后代与4384回交后连续自交,在分离世代利用Wx基因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选择Wx基因型中具有TT位点的单株或株系,并在田间选择农艺性状。在BC1 F6获得92个Wx基因型纯合的株系,从中选择7个农艺性状较优以及外观品质较好的株系进入小区观察试验。综合农艺性状的表现和米质分析的结果,初步选育出产量较高及直链淀粉含量适中的品系Z080和Z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直链淀粉含量 早稻 品种选育 CAPS 农艺性状
下载PDF
运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改良9311白叶枯病抗性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元飞 戚华雄 +4 位作者 万丙良 卢兴桂 夏明元 章琦 牟同敏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3年第5期835-836,共2页
以 9311为轮回亲本 ,以IRBB2 1为抗白叶枯病供体亲本 ,通过杂交和三次回交以及两次自交 ,结合农艺性状的选择 ,建立起具 4 4个株系的BC3F3群体。分别用连锁标记 pTA2 4 8和基因内STS标记MXA2 1对抗性基因Xa2 1进行前景选择。用均匀分布... 以 9311为轮回亲本 ,以IRBB2 1为抗白叶枯病供体亲本 ,通过杂交和三次回交以及两次自交 ,结合农艺性状的选择 ,建立起具 4 4个株系的BC3F3群体。分别用连锁标记 pTA2 4 8和基因内STS标记MXA2 1对抗性基因Xa2 1进行前景选择。用均匀分布在水稻全基因组的 2 4 8个SSR标记 ,进行两亲本之间的多态性分析 ,获得 76个具多态性的SSR标记 ,用于背景选择。结果选到基因型背景回复到轮回亲本的 73 6 8% - 88 16 % ,且Xa2 1基因纯合的株系 4个 ,分别为M 0 71、M 0 82、M0 86和M 0 87。以Xa2 1的鉴别菌系菲律宾 6号小种PXO99接种鉴定表明 ,9311为感 (S) ,IRBB2 1为抗 (R) ,中选株系M 0 71和M 0 82的抗性与IRBB2 1相同 ,为抗 (R)级 ,M 0 86和M 0 87抗性略低于IRBB2 1,为抗到中抗(R/MR) ,这两个株系内单株之间抗性有差异。农艺性状考察结果显示 ,中选株系与轮回亲本 9311相似。以中选株系M 0 86与培矮 6 4S配制的F1和原组合两优培九 (培矮 6 4S/ 9311)进行比较 ,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有了明显提高 ,综合农艺性状相似。论文就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综合利用以及育种方法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9311品种 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育种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欣 施利利 +2 位作者 刘霞 丁得亮 王松文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50,共1页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 MAS技术 水稻 选育方法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综述)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海渤 《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68-72,共5页
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基本策略及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并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作物 育种 应用 基本原理 特点
下载PDF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育携有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3的水稻株系 被引量:23
6
作者 范宏环 王林友 +4 位作者 张礼霞 于新 王曦 金庆生 王建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1-334,共4页
通过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亲本材料18113携有的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导入亚种间恢复系H705和优质恢复系H706。利用EST标记C189检测目的基因,在18113/H705F3和18113/H706F3株系中,分别获得71和52份携有Xa23纯合基因型恢复... 通过杂交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亲本材料18113携有的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Xa23导入亚种间恢复系H705和优质恢复系H706。利用EST标记C189检测目的基因,在18113/H705F3和18113/H706F3株系中,分别获得71和52份携有Xa23纯合基因型恢复系。采用水稻白叶枯病Ⅳ型小种代表菌株浙173进行剪叶接种,分别鉴定出61和44份抗病株系,它们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准确率分别为85.92%和84.61%。研究结果表明,C189是检测Xa23基因的有效分子标记之一,不过,其假阳性的几率高于理论交换率的现象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白叶枯病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抗性基因 育种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其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0
7
作者 张文龙 陈志伟 +1 位作者 杨文鹏 蔡一林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9-43,共5页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越性入手,总结了影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主要因素,概括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前提与基础,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研...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研究日益深入。本文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越性入手,总结了影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主要因素,概括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前提与基础,综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研究,并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研究策略与展望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优越性 影响因素 应用研究 问题 策略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育成抗白叶枯病杂交稻协优218 被引量:51
8
作者 彭应财 李文宏 +1 位作者 樊叶扬 郑昀晔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7,共3页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把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 1导入到强优恢复系辐恢 83 8中 ,选育出抗白叶枯病恢复系中恢2 18,组配出强优势杂交中晚稻新组合协优 2 18。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抗白叶枯病、易制种等特性 ,于 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西...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把白叶枯病抗性基因Xa2 1导入到强优恢复系辐恢 83 8中 ,选育出抗白叶枯病恢复系中恢2 18,组配出强优势杂交中晚稻新组合协优 2 18。该组合具有产量较高、抗白叶枯病、易制种等特性 ,于 2 0 0 2年 2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协优218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Xα21 抗白叶枯病 选育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及其在水稻定向改良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吴昊 陈涛 +7 位作者 姚姝 张亚东 朱镇 赵庆勇 周丽慧 于新 赵凌 王才林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7,共6页
综述了分子标记的概念、特点、种类,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优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其在质量性状(稻米品质、抗病、抗虫性等)改良和数量性状(稻米产量、抗逆性、株型等)改良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并对研究中出现的问... 综述了分子标记的概念、特点、种类,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优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其在质量性状(稻米品质、抗病、抗虫性等)改良和数量性状(稻米产量、抗逆性、株型等)改良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并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 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 定向改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利用Wx基因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恢复系 被引量:8
10
作者 侯立恒 夏明元 +2 位作者 戚华雄 袁潜华 殷得所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32-36,共5页
为培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恢复系,以HC086为供体亲本(其Wx基因来自美国水稻品种Francis),以优良的水稻恢复系R898、R476、R838、R6547为受体亲本,利用PCR-AccI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在回交世代进行辅助选择,将供体材料控制直链淀粉的Wx... 为培育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的水稻恢复系,以HC086为供体亲本(其Wx基因来自美国水稻品种Francis),以优良的水稻恢复系R898、R476、R838、R6547为受体亲本,利用PCR-AccI分子标记检测技术在回交世代进行辅助选择,将供体材料控制直链淀粉的Wx基因导入到不同恢复系中。对后代株系的基因型及其直链淀粉含量的分析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普遍有了显著提高,受体亲本的直链淀粉含量由10.6%~14.4%提高到了18.0%~21.4%。改良株系与广占63S和Y58S的配组实验表明,F1代杂交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原组合有显著提高,并达到适中直链淀粉含量水平,且主要农艺性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说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改良水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快速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WX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培育抗螟虫转基因杂交稻恢复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开强 李孝琼 +4 位作者 韦宇 陈颖 王小姣 李林娟 郭嗣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目的】培育适合广西种植的抗螟虫转基因杂交水稻恢复系,为广西杂交水稻抗虫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广西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亲本广恢998、桂恢1561和桂恢110为受体,以携带Bt抗虫基因cry1C*的抗螟虫转基因材料T1C-19为供体,通过1次... 【目的】培育适合广西种植的抗螟虫转基因杂交水稻恢复系,为广西杂交水稻抗虫育种提供基础材料。【方法】以广西杂交稻骨干恢复系亲本广恢998、桂恢1561和桂恢110为受体,以携带Bt抗虫基因cry1C*的抗螟虫转基因材料T1C-19为供体,通过1次杂交、3次回交和8次自交,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技术,结合抗虫鉴定(室内离体接虫鉴定与室外自然鉴定)、苏云金芽孢杆菌(Baclillus thuringiensis)蛋白(Bt蛋白)含量测定和农艺性状选择培育适合广西推广应用的抗螟虫杂交水稻恢复系。【结果】对经过杂交、回交和自交育成的3个抗螟虫转基因恢复系KH998、KH1561和KH110进行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的千粒重均低于供体亲本T1C-19,KH1561的千粒重比原始亲本桂恢1561低,而KH998和KH110的千粒重较原始亲本分别提高1.40和3.40 g,产量优势变大;以KH110组配的杂交组合天丰A/KH110的产量比对照天优华占(CK2)增加1.29%,但所组配的其他杂交组合产量均低于对照特优63(CK1)和CK2。抗虫鉴定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及其配配杂交组合均具有与抗虫供体亲本T1C-19相当的抗性,均可有效抵御螟虫危害;杀虫蛋白含量测定结果表明,KH998、KH1561和KH110的平均Bt蛋白含量分别为0.24、0.65和1.41μg/g FW,其中,KH998和KH1561抗性群体的Bt蛋白能稳定表达,而KH110抗性群体的Bt蛋白表达不够稳定。【结论】通过回交转育结合MAS育成的3个抗螟虫转基因恢复系KH998、KH1561和KH110均可稳定遗传cry1C*基因,并成功表达Bt杀虫蛋白,且具有与供体亲本T1C-19相当的抗螟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恢复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农艺性状考查 抗螟虫鉴定 杀虫蛋白含量测定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晨 李思易 《生命科学仪器》 2008年第12期47-50,共4页
前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是将分子标记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过程中进行选择的一种辅助手段[1]。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或表现共分离关系的分子标记对选择个体进行目标区域以及全基因组筛选,从而减... 前言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 Selection)是将分子标记应用于作物品种改良过程中进行选择的一种辅助手段[1]。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或表现共分离关系的分子标记对选择个体进行目标区域以及全基因组筛选,从而减少连锁累赘,获得期望的个体,以达到提高育种效率的目的[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应用 品种改良 全基因组 目标区域 目标基因 育种效率 共分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改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洪爱 马洪文 +1 位作者 殷延勃 陈晓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07年第4期43-44,15,共3页
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特点及其在水稻改良中的优越性和近年来在水稻育种中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立训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2期11-12,共2页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水稻的育种、改良提供了新途径,重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和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原理、策略... 随着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为水稻的育种、改良提供了新途径,重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和改良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实践意义。本文概述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原理、策略,并着重介绍了该技术近年来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现状,包括质量性状改良、数量性状改良、基因聚合、基因渗入和回交育种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同时初步探讨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水稻 育种 改良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前景广阔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超 《湖南农业》 2015年第3期37-37,共1页
传统育种主要依赖于植株的表现型选择,但环境条件、基因间互作、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表现型的选择效率,培育一个优良品种往往需花费10多年,周期长,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均较为低下,因此,如何提高选择效率和准确率,成为了育... 传统育种主要依赖于植株的表现型选择,但环境条件、基因间互作、基因型与环境互作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表现型的选择效率,培育一个优良品种往往需花费10多年,周期长,工作效率和准确率均较为低下,因此,如何提高选择效率和准确率,成为了育种工作的关键。分子标记是指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种差异的特异性DNA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选择效率 DNA片段 传统育种 优良品种 工作效率 育种工作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宏亮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年第3期8-10,共3页
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的原理及其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上的应用现状,主要从单个基因的转移、多个抗病基因的聚合两个方面对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抗稻瘟病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 稻瘟病 育种
下载PDF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创制耐铝玉米种质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磊 潘金卫 +3 位作者 杨文鹏 任洪 王伟 柏光晓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08-915,共8页
【目的】将耐铝主效基因导入普通玉米自交系,筛选出耐铝玉米株系,为拓宽玉米耐铝种质资源及耐铝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玉米耐铝材料(CML530、CML532、CML533和CML534)和普通玉米自交系(西1、9058和LX9801)为材料,构建6个回交群体... 【目的】将耐铝主效基因导入普通玉米自交系,筛选出耐铝玉米株系,为拓宽玉米耐铝种质资源及耐铝育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玉米耐铝材料(CML530、CML532、CML533和CML534)和普通玉米自交系(西1、9058和LX9801)为材料,构建6个回交群体,基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利用与耐铝基因Zm M1、Zm M2、Zm ASL和Zm ALMT2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umc1468、ZmMATE1、ZmMATE2、MateF2和ALMT93496)进行靶基因选择,将耐铝主效基因导入到普通玉米自交系,结合植株田间表现,筛选出耐铝的稳定株系,并对其进行耐铝鉴定。【结果】在分离世代(BC1F1/S1)苗期对6个回交群体共581个株系进行靶基因选择,结果有69个株系中选,结合植株田间表现,最终获得17个稳定株系。基于分子标记检测结果,17个稳定株系的遗传背景恢复率为73.9%~93.8%,平均为83.4%。0.2 mmol/L AlCl3溶液处理下17个稳定株系的根系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根净增长度平均值为0.81 cm,极显著低于对照(0.5 mmol/L CaCl2溶液)(P<0.01,下同);稳定株系的根相对伸长率与轮回亲本差异达极显著水平;17个稳定株系的根相对伸长率为64.50%~83.33%,平均为74.74%,均为中等及以上耐铝株系,其中NS1、NS9、NS10、NS15和NS16为高耐铝株系。【结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可将耐铝主效基因导入普通玉米自交系,且导入多个耐铝基因株系的耐铝性较同一群体中导入单个耐铝基因的株系均有不同程度提高,表明多个耐铝基因累加可提高耐铝性。可见,该技术可作为耐铝玉米种质创制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酸性土壤 耐铝性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被引量:45
18
作者 冯建成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3期43-47,共5页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给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因此,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此,综述了分子标记的特点与类型及分子标记辅助...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给水稻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与传统育种技术相结合,可大大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周期。因此,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此,综述了分子标记的特点与类型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原理,着重介绍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育种上的利用现状,主要包括在回交育种、基因聚合、数量性状改良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同时讨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水稻 育种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水稻稻瘟病抗性改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涂军明 陈仕哲 吕锐玲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55-58,共4页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现代植物育种的手段之一。本文介绍了水稻稻瘟病及其抗性机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水稻稻瘟病抗性改良育种中的优越性和近年来取得的进展。
关键词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稻瘟病 抗性改良 应用
下载PDF
“福建省水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应用”项目通过鉴定
20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2期61-61,共1页
该项目是福建省科技厅2000年立项的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重点实验室承担。项目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对单个数量性状基因座进行定位的多种新方法;发展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理论,建立了基因型... 该项目是福建省科技厅2000年立项的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由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重点实验室承担。项目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对单个数量性状基因座进行定位的多种新方法;发展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理论,建立了基因型选择与表型选择相结合的数量性状标记辅助选择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水稻育种研究。构建两个水稻分子标记遗传图谱,对水稻许多重要性状进行QTL定位研究,建立了稻瘟病、白叶枯病和细条病抗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体系,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获得了一批抗性得到改良的珍汕97B、金山B-1、金山B-2的近等基因系。经过专家鉴定认为,该项研究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产生了原创性的科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水稻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技术体系 基因定位 遗传图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